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粤北红岭钨矿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粤北红岭钨矿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红岭钨矿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县,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钨矿之一。
辉钼矿是红岭钨矿床中的重要矿物之一,其年代学研究对于探讨该矿床形成的时代和地质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辉钼矿属于硫化物类矿物,通常富集在岩石的石英脉中。
以往对红岭钨矿辉钼矿的年代学研究主要采用铀-铅(U-Pb)和银-铜-钼(Ag-Cu-Mo)等方法,但由于矿物中普遍存在含铀量较低和银量、铜量、钼量不均等问题,因此研究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而钨矿床中往往富集辉钼矿,因此采用重多金属硫化物中普遍富集的Re-Os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可为研究该地区矿床的时代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
辉钼矿中重金属(主要是钼和铼)始终与Os形成稳定的同位素体系,因此可利用他们的同位素比值来确定辉钼矿的年代。
研究发现,红岭钨矿中的辉钼矿Re-Os年龄为2.65亿年,这一位置对应于中三叠世早期。
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网络精选矿床含有以下元素在地球大气爆炸前便存在但相对稀少:铼、锇以及较轻稀土元素(除镧系)。
该矿床的形成与早期陆壳增生和造山带形成的相关活动有关。
同时,该矿床的发现也为该地区的矿产资源调查和选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Re-Os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广泛,不仅可用于矿物年代学研究,还可用于研究地球内部动力学和地球化学过程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为红岭钨矿的地质演化和找矿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意义和实践价值。
红岭钨矿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为2.65亿年,这项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这一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辉钼矿的年代学研究为红岭钨矿的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过确定辉钼矿的年龄,可以推断出红岭钨矿是在中三叠世早期形成的。
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华南地区经历了多次拗陷及燕山期构造运动的时期,较高的成矿活动可能与地壳运动和热液活动有关。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矿床类型,其中磁铁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矿物之一。
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成矿作用的制约至关重要。
该矿床中的磁铁矿主要由Fe、Mn、Si、O等元素组成,其中Fe含量较高,约占总质量的60%以上,Mn含量次之,约占10%左右,而Si和O的含量则较低。
该矿床中磁铁矿主要是与硫化物矿物共生的,同时也与黄铁矿、铜矿、锌矿等矿物有一定的联系。
这些矿物的共生关系反映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历史,同时也揭示出了成矿作用所涉及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与矿床形成的关系。
在该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中,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磁铁矿的高Fe含量与Mn含量的较低,表明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富Fe而贫Mn的源岩有一定的联系。
同时,磁铁矿中一些微量元素(如Co、Ni、Cu、Zn等)的含量也较高,这些元素也参与了矿床的形成。
此外,磁铁矿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稀土元素的赋存形式和含量变化也为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线索。
总之,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中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成矿作用的制约十分重要。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及其与大地构造背景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同类型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针对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制约的研究,我们可以列出一些相关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根据对磁铁矿元素含量的测试,我们发现该矿床中的磁铁矿主要由Fe、Mn、Si、O等元素组成。
Fe的含量约占总质量的60%以上,Mn含量约占10%左右,而Si和O的含量则较低。
这表明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富含Fe而贫Mn的源岩有关。
其次,磁铁矿与硫化物矿物共生,同时也与黄铁矿、铜矿、锌矿等矿物有联系。
这些矿物的共生关系反映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历史,同时也揭示出了成矿作用所涉及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与矿床形成的关系。
湘东南锡田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湘东南锡田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郭春丽;李超;伍式崇;许以明【摘要】湘东南锡田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具有大型规模的钨锡多金属矿田,该矿田位于湘赣边界,南岭成矿带与钦杭成矿带的交汇部位,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拼合带.目前对于矿体与成矿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矿体形成时代的问题尚存争议,钨锡矿化究竟是与印支期还是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矿田中众多矿体是否同期形成,这些问题仍待进一步确定.本文选取了两个矿床,即山田云英岩-石英脉型锡多金属矿床和桐木山破碎带蚀变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分别对来自这两个矿床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的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158.9±2.2)Ma(2SD)和(160.2±3.2) Ma(2SD),表明这两个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早期.高精度的云母Ar-Ar 和辉钼矿Re-Os年龄数据表明锡田钨锡多金属矿田的垄上、荷树下、山田、桐木山矿床均形成于150 ~160 Ma,即南岭与花岗岩有关钨锡多金属矿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高峰期.上述两个辉钼矿样品的铼含量分别为12.44×10-6和2.367×10-6,指示成矿物质分别为壳-幔混合来源和地壳来源,为准确认识该矿田的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进一步的制约.本文还对南岭地区晚侏罗世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中90个辉钼矿的铼含量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钨锡多金属矿的成矿物质绝大多数为地壳来源,少数为壳-幔混合来源.【期刊名称】《岩矿测试》【年(卷),期】2014(033)001【总页数】11页(P142-152)【关键词】晚侏罗世;锡田;钨锡多金属矿田;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南岭成矿带;钦杭成矿带【作者】郭春丽;李超;伍式崇;许以明【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湖南株洲412007;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湖南郴州4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3187Re-187Os同位素体系被认为是最适合直接对硫化物矿物进行定年的工具[1]。
云南北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云南北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葛良胜1,郭晓东1,邹依林1,李振华1,张晓辉2(1.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2.武警黄金十三支队,云南昆明650111)摘 要: 云南北衙金矿床是滇西北地区与喜山期富碱岩类有关的典型代表之一。
矿床成矿与区内富碱岩体(脉)形成与分布具有空间上形影相随、时间上相近或稍晚、成因上密切相关的联系。
研究表明,北衙金矿矿化类型多样,特别是于近期发现的具有特大远景的红土型矿化体,更成为该矿区的一大特色。
矿石中金属矿物复杂,蚀变强烈且分带明显。
对矿床和相关的富碱岩体(脉)开展的金丰度值、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研究表明,富碱岩体本身并不是矿质的源地,成矿流体和主要矿质均源于地球深部,文章初步讨论了岩浆成岩与流体成矿之间的关系,指出岩浆的形成、演化与侵位过程实际上是深部流体上升的载体以及矿质在流体中得以集中并成矿的热机。
关键词: 北衙金矿床;富碱岩体;成因;云南中图分类号: P 611;P 61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21412(2002)0120032209 北衙金矿床是滇西北地区发现较早的与喜山期富碱岩体脉有关金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
特别是最近在北衙矿区红土型矿化的发现与突破,加大了北衙式金矿床的找矿意义,对该金矿开展地质研究将有助于区域相似金矿床的寻找工作。
矿区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北衙乡。
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板块的西部边缘,区域性的NW 向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近SN 向的永胜—程海断裂带和N E 向的丽江断裂带分别在矿区的南、西北和东部通过。
在区域富碱岩体带中,北衙金矿区位于中岩带中部的鹤庆—北衙岩体集中区内[1,2,3]。
1 矿区地质特征北衙矿区总体上受南无山复式背斜东翼的一个NN E 向次级向斜构造控制,地形上为一个小型的SN 向山间盆地,已知的矿化带和主要的矿体分布在该盆地的东西两侧的山坡上(图1)。
现有矿区长6.5km ,宽约为3.5km 。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研究

收稿日期:2019-10-13 作者简介:刘张荣(1987~),男,云南大理市人,地质工程师,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及矿山地质工作。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研究刘张荣1,赵 玉2,陈立豪3(1.云南黄金集团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云南 鹤庆 671507;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3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是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田内成矿元素以金、铁、铜为主,伴生大量的铅、锌、银等。
该矿田内生矿化以斑岩体为中心,向外环状依次分布斑岩型、矽卡岩型及热液型三种不同类型的矿化,三类矿化成矿时代集中出现于37~32Ma之间。
三种类型的矿化属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列中不同矿化阶段的产物。
关键词:成矿时代;成矿系列;云南北衙中图分类号:P618 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85(2020)2-230-5北衙金多金属矿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鹤庆县境内,是金沙江-红河铜-钼-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
至2015年底,矿区累计探获(333)类以上共伴生资源量金360吨,品位2 47克/吨,铁1 7亿吨,品位37%,铜81万吨,品位0 52%,铅260万吨,品位2 01%,锌80万吨,品位1 38%,银9000吨,品位45克/吨,硫1266万吨,品位10 41%。
其中金已达超大型,北衙金多金属矿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已发现大量斑岩型矿化、矽卡岩型矿化;随着近年来勘查工作的深入,红泥塘、笔架山、芹河等地区新探明一批似层状热液矿化体,因此北衙金多金属矿田内共发现了三种类型的内生矿床。
近年来大量积累的不同矿化类型的同位素研究成果,为研究北衙矿田成矿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通过总结H-O、S、Pb及成矿年代学研究,探讨了北衙金多金属矿田内不同类型矿化成矿物质来源及演化关系。
1 矿区地质特征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图1a),是该区域重要的Cu-Mo-Au成矿带,该带北起唐古拉,南至金平,延伸约两千公里,带内发育一系列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体有关的铜、钼、金矿床(图1b)。
滇西北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成矿环境

滇西北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成矿环境滇西北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是云南省重点钼矿床之一。
该矿床主要产钼、铜、银、铅、锌等多种金属矿物,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多金属矿床。
近年来,科学家对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进行了多次研究,发现其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辉钼矿是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中常见的钼矿物,Re-Os同位素可作为其年龄的可靠指标。
研究人员对铜厂沟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分析,得出年龄为1.98亿年。
这一数字表明,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地质时代较为短暂。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辉钼矿中Re和Os元素的来源和分配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地壳物质是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中Re 和Os元素的主要来源,而铜、铅等金属元素则主要来自深部地幔和地幔源物质。
这证明了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是一种有机会深成岩石成矿作用参与的岩浆热液成矿类型。
综合而言,滇西北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成矿床。
通过对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成矿环境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该成矿床的形成及演化过程,为其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年龄:1.98亿年这个数据表明,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大约持续了几百万年。
这个时期是地球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气候变化明显,各种动物和植物生命形式也在快速演化。
与此同时,许多重要矿床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
2. 辉钼矿Re元素含量:400-480 ppb这个数据表明,地壳中的Re元素含量很低,但在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中,Re元素富集到了相对较高的程度。
Re元素是一种助催化剂,能够促进硫化物矿物的形成。
因此,Re元素的富集可能与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的硫化物成矿过程有关。
3. 辉钼矿Os元素含量:3.46-3.58 ppb这个数据表明,Os元素也是一种含量非常低的元素,但是它在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中得到了富集。
滇西北衙金矿矿床特征及成因初探

40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滇西北衙金矿矿床特征及成因初探谭 帅(辽宁省冶金地质四〇二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鞍山 114002)摘 要:滇西北地受板块挤压和地质活动的影响,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北衙金矿是其典型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地质科研意义和找矿远景指导价值。
通过对该矿床的特征与成因的分析,可以对该区域内的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丰富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北衙金矿;矿床特征;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3-0040-2收稿日期:2019-03作者简介:谭帅,男,生于1986年,汉族,吉林松原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查。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区是一个以金为主,伴生矿众多,与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近年来很多地质研究者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矿体的浅部,即-1700m 以上的地表。
随着对中深部的勘查力度的加大,先后发现一些新的热液矿体,累计探明金矿储量超过100T 左右。
北衙金矿的矿床类型和成矿地质环境在三江地区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1]。
1 矿床特征阐述北衙金矿矿床是一个具复合成矿作用的斑岩型金矿,成矿地质环境优越,矿床规模大,勘探和开采条件好,是一个理想的大型金矿靶区。
该区域位于德格-中甸陆块、扬子陆块与兰坪-思茅陆块结合部东侧之扬子地台西缘,面积约20平方公里。
该矿床长期受到印度板块的冲击碰撞形成的造山运动的影响,形成了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
该岩带对喜马拉雅期为主的岩浆-构造-成矿作用,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北衙地区的岩浆侵入活动在其抑制下形成了稳定的金属矿床[2]。
1.1 区域地质矿床所属的区域地层发育比较完善。
下元古界由片麻岩、片岩、变粒岩构成的苍山山脉主体,集中出露于大理洱海西侧。
而古生界地层分节于洱海附近,其中二叠系海相、海路交互相玄武岩广泛发育期间,是本区金矿化的初期矿源;中生界碎屑岩、碳酸盐岩构成了北衙成矿区的有利地层。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区笔架山矿段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矿段内出露的岩浆岩以喜山期形成的浅成侵入 富碱斑岩为主,岩 性 主 要 为 石 英 正 长 斑 岩 (ξοπ),其 次为煌斑岩,呈脉状产出,走向长一般几十米至几百 米,宽几米至十几米。石英正长斑岩脉旁侧常有零星 矿体产出。经 钻 探 控 制,61勘 探 线 深 部 石 英 正 长 斑 岩脉有变大趋势,深部很可能存在一定规模的石英正 长斑岩体。
图 1 北衙金多金属矿区矿段分布图
豹斑状灰岩、似 角 砾 状 灰 岩 夹 泥 质 条 带 灰 岩,三 段 为 泥 质 灰 岩 、细 晶 灰 岩 、蠕 虫 状 含 泥 质 灰 岩 ,四 段 为 铁 质 砂 屑 灰 岩 ,五 段 为 中 —厚 层 状 白 云 质 灰 岩 及 白 云岩。
矿区内主要发育南北向断裂,其次为近东西向断 裂,近南北向断裂为控矿断裂。矿区褶皱构造为北衙 向斜,轴长近 12km,两翼宽 1.2~1.8km,轴向北北 东,为一宽缓短轴向斜。其中,西翼出露三叠系中统 北衙组,倾向东,倾角 20°~60°;东翼出露三叠系中 统北衙组、三叠系下统青天堡组及二叠系峨眉山组, 倾向西,倾角 10°~40°;核部产状平缓,地貌上形成 北衙南北向山间盆地,被第四系覆盖。
图 2 北衙金多金属矿区地质简图(据文献[3],修改)
英正长斑岩。 矿区内接触带矽卡岩型主矿体产于喜山期富碱
斑岩与三叠系中统北衙组灰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其 次发育有:① 表生作用 形 成 的 风 化 堆 积 型 (残 坡 积 型)矿体;② 呈 脉 状 的 构 造 破 碎 带 型 矿 体;③ 层 间 破 碎带型矿体。目前,已圈定出金、铁、铜,银、铅、锌多 金属矿体共 400余条,其中规模较大者为 KT52矿体 (见图 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床地质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及其地质意义
刘博1,张长青2,黄华1,和中华3,王从明3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3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4)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与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
近年来,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已探明金矿已达到超大型矿床规模,其伴生的铁、铜、银、铅、锌也达到了大-中型矿床规模。
该矿床的主要原生矿床成因类型包含了石英正长斑岩铜金矿化,发育于岩体与围岩接触部位及灰岩捕虏体内的矽卡岩型铁金(铜)矿(主要矿床类型),围岩层间破碎带内的热液脉型铅银(金)矿及铅锌矿,构成了斑岩成矿系统。
前人在地球化学、成岩年代学、成矿流体等方面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之前的工作缺少直接的成矿年龄数据,此次对该矿床内的2件辉钼矿样品行了分析测试,将有助于解决成矿时代及成岩成矿关系的问题。
1 矿区地质特征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地处三江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的弧形结合部位,位于扬子陆块西缘丽江-盐源中生代坳陷的南西端,西邻NW向金沙江-红河断裂、东靠SN向宾川-程海断裂,北有NE向丽江-木里断裂。
矿区主要由6个矿(化)段构成,以北衙向斜轴部为界分为东西两个矿带:东带包括桅杆坡、笔架山、锅盖山矿(化)段,西带包括万硐山、红泥塘、金沟坝矿(化)段。
北衙地区三叠系地层出露广泛,也有少量二叠系地层出露。
自下而上分别是:上二叠统峨眉山组(P2β)灰绿色玄武岩;下三叠统青天堡组(T1q)黄绿色、灰绿色、灰黑色砂泥岩、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及含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的砂砾岩;中三叠统北衙组(T2b)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铁质砂屑灰岩、泥质灰岩及蠕虫状生物碎屑灰岩,该组为矿区的主要赋矿地层; 第四系(Q)更新统与全新统的褐红色,黄褐色残坡积砂砾及粘土。
矿区总体上受南无山复式背斜东翼的一个次级NNE向向斜构造控制。
区内还存在NNE向,EW向和NW向断裂构造,其中EW向断裂控制着区内富碱斑岩的分布。
在北衙矿区的万硐山、红泥塘、笔架山、桅杆坡及其外围的盐水箐、炭窑、羊俊、南大坪、马头湾、松桂等地均有岩体出露。
富碱斑岩的岩性主要有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黑云正长斑岩,徐兴旺等(2006)报道在万硐山矿段深部钻孔中存在石英钠长斑岩。
区内广泛发育的围岩蚀变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矽卡岩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赤铁矿化等。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本次用于Re-Os同位素分析的2件含辉钼矿样品84ZK10-1和92ZK9-1均采自石英正长斑岩较厚、矽卡岩发育、矿化较强的钻孔。
其中,84ZK10-1为青天堡组内与主成矿期石英正长斑岩的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碎裂状辉钼矿化、黄铁矿化石英脉,辉钼矿伴生黄铁矿呈脉状、浸染状分布于石英脉内,切穿了黄褐
576 矿床地质2012年色、灰黑色砂泥岩。
92ZK9-1为风化较强的辉钼矿化石英正长斑岩,辉钼矿呈浸染状、脉状分布于土褐色石英正长斑岩内,未与其他硫化物共生。
两者的辉钼矿均为铅灰色的片状、鳞片状集合体。
样品经粉碎至60~80目,在双目镜下分选至纯度达99%以上,并用玛瑙钵研磨至200目,用于Re-Os同位素分析。
Re-Os同位素分析测试工作在国家地质测试中心Re-Os同位素实验室完成,采用Carius管封闭溶样分解样品,Re-Os同位素分析原理及详细分析流程依据Shirey等(1995)和Du等(2004) 。
3 分析结果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2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测试结果列于表1,本次分析的辉钼矿中w(普Os)很低,接近于0,w(Re)分别为(16.38±0.13)×10-6和(2.511±0.019)×10-6,Re与187Os含量变化协调,辉钼矿187Re-187Os模式年龄为(36.46±0.59)Ma和(47.43±0.66)Ma。
表1北衙金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试结果
w(Re)/(μg/g)w(普Os)/(ng/g)w(187Re)/(μg/g)w(187Os)/(ng/g)模式年龄/Ma 样品号m/g
测定值不确定度测定值不确定度测定值不确定度测定值不确定度测定值不确定度84ZK10-1 0.05049 16.38 0.13 0.2773 0.0148 10.29 0.08 6.254 0.072 36.46 0.59
92ZK9-1 0.10049 2.511 0.019 0.3272 0.0070 1.578 0.012 1.248 0.010 47.43 0.66
4 讨论
此次测试分析所得的两个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36.46±0.59)Ma和(47.43±0.66)Ma,其中84ZK10-1号样品为与主成矿期的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辉钼矿,因而该样品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36.46±0.59) Ma可以指示该矿床的形成年龄。
对于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的成岩年龄已有大量报道,其中较精确数据包括:和文言等(2012)测得万硐山石英正长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4.92±0.66)Ma,红泥塘石英正长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6.24±0.63)Ma;徐受民(2007)测得万硐山石英正长斑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3.3±1.5)Ma,笔架山正长斑岩锆石SHRIMP U-P b年龄为(34.4±1.4)Ma。
这些成岩年龄数据与本次测定的84ZK10-1号样品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36.46±0.59)Ma)在误差范围内接近,指示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形成于(36.46±0.59)Ma左右,说明该矿床形成于新生代古近纪渐新世早期。
侯增谦等(2006)指出这一时期也是三江构造带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高峰期(35 Ma左右)。
根据前人对该成矿带其他矿床成矿年龄和相应富碱斑岩成岩年龄的测定,可知在这一成矿带内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几乎是同时发生的(李勇等,2011;和文言等,2011;彭建堂等,2005)。
作为与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有关的矿床之一,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和整个三江新生代斑岩成矿带内Cu(Mo-Au)矿床一致,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晚碰撞期(始于40 Ma)成矿作用的产物。
而风化较强的辉钼矿化石英正长斑岩内92ZK9-1的辉钼矿年龄虽不能与矿区岩体对应,但与邻区同属金沙江成矿带的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的中期岩浆活动(42~47 Ma)(彭建堂等,2005)年代接近,说明北衙矿区可能也存在与马厂箐矿床中期岩浆活动相对应的岩浆活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