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糖产业链调研报告
2024年食糖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食糖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食糖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食糖市场的发展与经济情况、消费习惯以及农业生产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食糖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了解食糖市场的潜力和前景。
2. 食糖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2.1 市场规模食糖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味道和质量的追求,食糖需求量逐年上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食糖市场的年总销售额已超过X亿元,并且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2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调整,人们对于食糖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从传统的白砂糖到品种多样的细砂糖和果糖等,消费者对于食糖产品的选择愈发多元化。
此外,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低糖、无糖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对食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3. 食糖市场的主要品种和销售渠道3.1 主要品种食糖市场的主要品种包括白砂糖、细砂糖、红糖和黄糖等。
其中,白砂糖是市场上最常见的食糖品种,其较为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日常烹饪中。
3.2 销售渠道食糖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超市、食品加工企业和线上电商等。
超市作为零售渠道之一,以其便捷的购物环境和较为全面的品种选择,成为食糖市场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食品加工企业作为批发渠道,对于大规模采购食糖具有重要影响。
线上电商作为新兴渠道,通过互联网的便利性和产品信息的丰富,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购买选择。
4. 食糖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影响因素4.1 竞争格局食糖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分散,市场上存在着多家食糖生产企业和品牌。
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在食糖供应链上的垄断地位,加大了小型食糖生产企业的竞争压力。
此外,进口食糖的竞争也对国内食糖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4.2 影响因素食糖市场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农业生产、政策法规、消费者需求和国际市场等。
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充足供应是食糖市场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策法规的制定与调整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对进口食糖的关税和配额限制等。
中国糖的市场:结构变化与价格关联

中国糖的市场:结构变化与价格关联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二、中国糖业市场概述 (5)2.1 中国糖业市场的发展历程 (7)2.2 中国糖业市场的特点 (8)2.3 中国糖业市场的规模与结构 (9)三、中国糖业市场的结构变化 (10)3.1 主要产区与销区分布 (11)3.2 产业链结构分析 (12)3.3 市场竞争格局 (13)3.4 市场集中度变化 (15)四、糖价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16)4.1 国内外糖价波动特征 (17)4.2 影响糖价的因素分析 (18)4.3 政策因素对糖价的影响 (19)4.4 季节性因素对糖价的影响 (20)五、价格关联分析 (21)5.1 上游原材料价格与糖价的关系 (23)5.2 下游产品价格与糖价的关系 (24)5.3 进出口价格与糖价的关系 (25)5.4 消费者价格与糖价的关系 (26)六、结论与建议 (27)6.1 结论总结 (29)6.2 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30)6.3 对行业参与者的建议 (31)一、内容概述糖市场概述:介绍中国糖市场的规模、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参与主体,为后续分析市场结构变化奠定基础。
市场结构变化:分析中国糖市场的结构变化,包括产品种类、市场份额、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变化。
价格波动分析:探讨中国糖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包括国内外糖市供求关系、季节性因素、政策因素等。
价格关联因素:分析影响中国糖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如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国际贸易等。
市场发展趋势:基于市场结构变化和价格波动分析,预测中国糖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中国糖市场的结构变化和价格关联,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促进糖市场的健康发展。
1.1 研究背景糖,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原料,其市场需求具有持续稳定增长的特性。
在过去几年中,全球糖市经历了显著的结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糖的生产和消费格局,还对糖的价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3年食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食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行业概况食糖是人类最传统的食品之一,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糖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19年食糖生产量为1223.38万吨,同比增长7.9%,其中白砂糖产量占到了85.7%,是我国食糖的主要品种。
二、市场分析1. 食糖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糖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之一,需要量逐渐增加。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食糖消费量超过2000万吨,其中白砂糖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红糖、黄糖、黑糖、冰糖等其它糖品所占比例则较小。
2. 食糖市场供应我国的食糖供应主要以国内自给为主,少量进口。
2019年我国进口食糖84.8万吨,同比下降23.2%,其主要进口国家为泰国、巴西和印度。
3. 食糖价格受到原材料甘蔗和糖厂供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食糖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食糖市场价格略有上涨,其中白砂糖价格为每吨4695元,同比上涨了1.8%。
4. 未来市场预测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糖果食品和饮料的消费需求会不断扩大,因此糖市场的需求量还将继续增长。
同时,能源领域对于甘蔗秸秆、蔗渣等副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将对糖市场需求带来提升。
未来几年,食糖行业仍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三、竞争格局我国食糖市场竞争格局已逐渐形成,并且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相对稳定。
白糖市场行业领导者为威海广泰、糖业股份、甘肃华坪、兴森科技等企业,而红糖、黄糖等糖品市场则相对分散,没有明显的龙头企业。
此外,加工产业链较长,生产环节涉及到甘蔗种植、采摘等较为复杂的过程,因此切入该市场的门槛较高。
四、发展机遇1. 市场需求的增加:人类对甜食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因此食糖的消费需求空间非常大。
2. 政策资金支持:政府对于甘蔗种植、食品加工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和资金投入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中国制糖业产业分析报告

中国制糖业产业分析报告一、基本特性产业特性(一)食糖生产相对集中我国的甘庶和甜菜的播种区域比较集中,甘蔗糖产区以广西、云南和广东为主,甜菜糖产区以新疆、黑龙江和内蒙古为主。
与此相适应,我国食糖生产也相对集中于这6个省区.2001年我国制糖原料种植面积共2073万亩,生产食糖620万吨。
其中,南方的广西、云南和广东三个地区的糖料(甘蔗)播种面积为1386万亩,产糖量为505.34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6。
4%和81.5%。
北方糖料(甜菜)播种面积为529。
4万亩,产糖量为69.4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5.5%和11.2%。
在全国各省区中,广西是食糖的最主要产区,其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分别占全国的36.8%和48。
4%,位居全国首位。
(二)食糖消费主要依靠国内生产,同时保持较低的净进口水平。
1991年以来,我国食糖消费需求量一直徘徊在630万吨至870万吨之间,而近两年则稳定在720万吨左右。
其间,食糖净进口除1995年和2001年超过100万吨外,其余年份都在70万吨以下;食糖自给率除1995年和2001年分别为69%和86%外,其它年份都在86%以上。
总的来看,近十多年来,我国食糖消费主要依靠国内生产。
古巴是中国传统的食糖进口国,年产糖能力1200万吨。
我国每年从古巴援助性进口40万吨左右的原糖。
古巴还保持着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蔗价格由糖业部制定,食糖由国家统购统销。
(三)国内糖市波动大,糖价变化快。
我国糖业基础相对薄弱,农业丰欠变化大,食糖产量波动剧烈。
自1991年11月国家产业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把食糖经营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食糖市场彻底放开以后,近10年来,我国食糖行业发展迅速但起伏波动很大。
食糖价格受榨季供求关系影响,从1991~1992年榨季产区最低价格1700元/吨左右(当年全国产糖770万吨),上涨到1994~1995榨季产区4800元/吨(当年全国产糖550万吨左右),经过缓慢回落,1998~1999榨季,全国产糖量达到创纪录的880万吨,造成该榨季开始后糖价跌落到1900元/吨,而1999年受霜冻自然灾害的影响,糖料连续2年大幅度减产,使1999-2000、2000-2001俩个榨季产糖量锐减到680吨和570吨,价格一路飚升到2001年4月榨季结束后4547元/吨的高峰。
我囯糖业的特殊性和食糖市场分析报告

我囯糖业的特殊性和食糖市场分析报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糖业生产国之一,糖业在中国具有独特的特殊性。
本报告首先将介绍中国糖业的特殊性,然后对中国食糖市场进行分析。
中国糖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资源丰富:中国拥有广大的农业土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糖甘蔗、糖蜜、蔗渣等都是中国农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糖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高度的自给自足:中国糖业市场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大部分食糖都是国内生产的。
这种自给自足的特殊性使得中国在糖业方面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3. 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是糖业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古代已经掌握了糖的制作技术,糖业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
4. 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市场需求巨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人们对食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接下来,我们对中国食糖市场进行分析:1. 市场规模庞大:中国食糖市场规模庞大,需要量巨大。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2. 行业竞争激烈:中国食糖市场竞争激烈,多家企业在市场上竞争。
其中,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3. 产品结构多样化:中国食糖市场的产品结构比较多样化,包括蔗糖和甜菜糖等多种类型。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低糖、无糖食糖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4. 国际贸易影响:中国食糖市场受到国际贸易的影响较大。
国际市场上的糖价波动、进口政策的调整等都会对中国食糖市场带来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糖业具有独特的特殊性,并且中国食糖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产品结构多样化等特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糖业生产国之一,中国糖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糖业生产国之一,糖业在中国具有独特的特殊性。
本报告将继续探讨中国糖业的特殊性,并对中国食糖市场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一、中国糖业的特殊性1. 广泛的农业资源利用:中国农业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糖甘蔗、甜菜等。
糖果市场调研报告(共13篇)

糖果市场调研报告(共13篇)彩虹糖果市场调研报告时间:2010.12.地点:各大超市类型:充气糖果品牌:彩虹糖调查起因及目的:包装对于产品价值体现以及宣传作用。
调查对象及范围:中国各个阶层的消费群体彩虹糖是世界最大宠爱食品和休闲食品制造商美国跨国公司玛氏公司早中国推出的系列产品之一,彩虹糖起源于美国,1995年原果味彩虹糖进入中国市场,2001年酸劲味彩虹糖上市成功,更加新鲜刺激的品尝享受,深受消费者喜爱。
彩虹梦之队带着彩虹糖足迹踏遍中国,彩虹糖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品牌。
包装主题设计理念:色彩符合其口味,围绕其特色的彩虹带,呼应了其倡导的“玩味无限”的广告语。
直观的表现了产品特点。
彩虹糖的所有产品包装均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来设计。
市场上有的系列产品包装类型:A礼品型材料:纸质、塑料小桶(便于保存和运输)产品销售对象:大众均适合,最主要深受年轻人喜欢,所以包装主要以活泼,鲜亮为主。
顺应时代潮流。
因为多数用于送礼所以此类产品价位较高,包装要求也较高。
B经济家庭型材料:塑料软纸制成特点:因为此类产品面对的消费群体是家庭,因此方便简洁为宜,同时包装的简易也是产品成本降低,物美价廉。
本次调查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其实在现在的年轻人早已摒弃了那种复杂的包装设计而更多的趋向于简单大方的包装设计,而对于结构的要求,他们更多的喜欢的是那些新颖的包装结构,那些异型结构的包装盒更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深受消费者喜爱。
彩虹梦之队带着彩虹糖足迹踏遍中国,彩虹糖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品牌。
彩虹糖在中国有10年历史,品牌知名度达到69%,但第一提及率却相当低。
不见不买的产品类型现在包装的一般趋势现在的食品不光在设计上寻求新异更在结构上花了心思,其包装设计早已超出人们的想象,色彩艳丽的有、淡雅的也有,可以说层次不穷。
时间的加速也带动了设计者的想法的飞跃,创意也早已代替了传统的实际构思,同时现在的年轻人求新的心理早已占据了实惠的心,包装的设计更是符合他们的求新心理,所以异性盒的设计、简单的或有创意的设计已不断映入大众的眼睛。
白糖调研报告摘要

白糖调研报告摘要
本调研报告主要针对白糖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白糖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原料,被应用于食品、饮料和烘焙等行业。
白糖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主要受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推动。
其次,全球白糖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生产国包括巴西、印度和中国等。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白糖出口国,而中国是最大的白糖进口国。
这些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量对全球白糖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然后,白糖市场受到供应和需求因素的影响。
供应方面,天气、种植面积和生产技术等因素对白糖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需求方面,人口增长、消费习惯和生活水平等因素对白糖需求产生影响。
最后,白糖市场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低糖和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为白糖市场提供了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白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白糖市场研究报告

白糖市场研究报告一食糖产品介绍食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制药等含糖食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常规生产食糖的基本原料是甘蔗和甜菜。
甘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
在世界主要产糖国中,中国和美国是既种甘蔗又种甜菜,主要原因是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幅员辽阔、纵跨纬度较大。
但在中国,甘蔗占全部糖料生产的88%,甜菜占12%;而在美国,甜菜和甘蔗在糖料生产中所占比例接近,均为50%左右。
二食糖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食糖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加工环节不同、深加工程度不同、加工工艺不同、专用性不同,食糖可以分为原糖或粗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方糖、赤砂糖、土红糖等。
按加工程序不同可分为原糖和成品糖两种,原糖是由压榨厂一次性压榨甘蔗或甜菜之后结晶而得的产品,主要以散货形势存在。
炼糖厂对原糖进一步深加工后,精炼出的就是不同规格的成品糖。
在我国,成品糖又可细分为绵白糖、白砂糖、赤砂糖、冰糖等等,可直接用于食用消费或用于食品加工业消费。
根据我国目前炼糖技术的不同(主要指在精炼过程中采用添加剂的不同),成品糖又可分为由亚硫酸法和碳化法精炼的硫化糖和碳化糖。
在存储方面,碳化糖品质较优,在存储过程中,可以比较好地保持白色,不易发黄变色,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价格较为昂贵。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
目前世界市场上交易的主要是原糖。
糖料与其它作物不同的是,收获后不能直接变成商品糖,必须经过工业化加工,因此白糖属于工业品。
三世界食糖市场介绍世界食糖市场的特点:1. 生产相对集中。
从生产方面来看,世界食糖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并且大多是第三世界国家,如巴西、印度、泰国等等。
而全球几个主要产糖国的食糖除了满足本国国内的需求外,还要大量向国外出口,因为一些大的消费国生产不能自给,还需要进口,如俄罗斯、美国等。
2. 食糖消费介于刚性消费与弹性消费之间。
从历史上看,全球食糖消费量与人均GDP的变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各个国家(地区)的饮食习惯却密切相3. 市场供求变化较大,价格波动剧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糖产业调研报告一、品种概述 01.1产品基本情况 01.1.1 食糖种类 01.1.2 食糖榨季 01.1.3 制糖工艺 01.2食糖的商品属性 (2)1.3食糖的金融属性 (3)1.3.1 国外商品市场波动对食糖价格的影响 (3)1.3.2 出口汇率变化对食糖价格的影响 (3)1.3.3 国内期货市场的投机因素 (3)1.4产品等级标准 (3)1.5产品的仓储物流情况 (4)1.6食糖替代品 (5)二、宏观分析 (8)2.1全球食糖市场情况 (8)2.1.1 全球食糖产区、产量分布情况 (8)2.1.2 全球市场价格情况 (11)2.1.3 影响全球产量因素 (12)2.1.4 影响全球食糖价格的因素 (12)2.1.5 世界食糖进出口情况 (14)2.2全球食糖发展趋势 (14)2.2.1 市场前景分析 (14)2.2.2 市场风险分析 (16)三、微观分析 (17)3.1我国食糖市场情况 (17)3.1.1 我国食糖产区、产量总体情况 (17)3.1.2 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市场却呈现供过于求的格局。
(18)3.2我国食糖产区、产量分布 (18)3.3我国食糖价格情况 (22)3.3.1 价格大起大落,创出历史新高,与国际市场的关联性越来越强。
(23)3.3.2 现货价格持续走低,影响期货价格 (24)3.4影响我国产糖量因素 (24)3.4.1 自然条件因素 (24)3.4.2 国家政策因素 (24)3.5影响我国糖价格因素 (25)3.5.1食糖产销不稳定是造成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25)3.5.2糖料生产的波动是食糖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
(25)3.5.3 季节性因素 (25)3.5.4 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进口和走私对国内食糖市场的影响较大。
(26)3.6有关食糖政策情况 (26)3.6.1 国家储备糖制度 (26)3.6.2 我国食糖的进出口政策 (26)3.6.3 直补政策 (27)四、食糖产业链情况 (27)4.1我国食糖生产加工情况分析 (27)4.1.1 食糖生产成本与利润分析 (27)4.1.2 我国白糖生产的特点 (28)4.2我国食糖消费情况分析 (28)4.2.1 我国食糖消费特点 (28)4.2.2 含糖产品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个别行业增速放缓 (29)4.2.3 食糖工业消费比例 (29)4.2.3 食糖消费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累计销糖量同比上升 (30)4.3食糖生产加工企业分析 (30)4.4食品、饮料企业分析 (33)4.4.1 饮料企业 (33)4.4.2 食品行业 (35)4.4.3 乳业 (35)五、食糖上线分析 (36)5.1食糖投资前景分析 (36)5.2食糖投资风险分析 (37)总结 (38)一、品种概述1.1 产品基本情况食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糕点等含糖食品和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食糖主要是白糖、红糖和冰糖三种,这三种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
食糖作为一种甜味食料,是人体所必须的三大养分(糖、蛋白质、脂肪)之一,食用后能供给人体较高的热量(一公斤食糖可产生3900大卡的热量)。
1.1.1 食糖种类食糖的种类很多,除蔗糖外也包括淀粉糖和其他功能糖。
根据加工环节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深加工程度不同、专用性不同,食糖可以分为原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方糖、赤砂糖、土红糖等。
白砂糖、绵白糖俗称白糖。
食品、饮料工业和民用消费量最大的为白砂糖,按照国标GB317-1998生产的一级及以上等级的白砂糖占我国食糖生产总量的90%以上。
优级、一级白砂糖,91.90%赤砂糖、红糖,2.60%精制糖, 0.60%绵白糖, 3.80%原糖, 1.10%白砂糖(以下简称“白糖”)几乎是由蔗糖分这种单一成份组成的,白糖的蔗糖分含量一般在95%以上。
食糖生产的基本原料是甘蔗和甜菜,甘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
我国甘蔗糖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地,甜菜糖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地。
尽管原料不同,但甘蔗糖和甜菜糖在品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
1.1.2 食糖榨季我国食糖的生产销售年度从每年的10月1日到翌年的9月31日。
甘蔗糖榨季从每年的11月(第一家糖厂开榨)开始,次年的4月(最后一家收榨)结束;甜菜糖榨季从每年的10月开始到次年的2月结束。
我国食糖主产区中海南和广东湛江开榨较早,云南开榨较晚。
1.1.3 制糖工艺一、“一步法”与“二步法”产糖比例图制糖教科书中把制糖分为:甘蔗制糖、甜菜制糖、精制糖生产(即粗糖精炼)三大类。
有的同事形象的把甘蔗制糖、甜菜制糖统称为“一步法”制糖;把精制糖生产(粗糖精炼)称为“二步法”制糖。
通常人们所说的“一步法”,是指在糖料产区的田间糖厂,就地加工糖料(甘蔗、甜菜)直接生产成品糖,即“耕地糖”;包括:耕地白砂糖、耕地赤砂糖、耕地红糖等。
人们所说的“二步法”,是指以原糖(粗糖)或低等级砂糖为原料,经过精炼提纯,加工制成精炼糖;包括:精制白砂糖、精制绵白糖、精制方糖、单晶冰糖等等。
“一步法”制得的糖,由于加工清净工艺的不同,可大致分为碳酸法(清净工艺)糖、亚硫酸法(清净工艺)糖、石灰法(清净工艺)糖等。
采用碳酸法清净工艺生产的甘蔗耕地白糖,可以达到一级品以上质量标准,经过工艺改进,可以达到优级品以上的质量水平,和甜菜耕地白糖一样,可以直接投放零售市场。
石灰法清净工艺生产的甘蔗耕地赤砂糖、耕地红糖都可达到国家对食糖卫生标准与理化指标的要求,可供直接食用。
亚硫酸法清净工艺生产的甘蔗耕地白糖,与碳酸法清净工艺生产的甘蔗耕地白糖相比较,虽然部分卫生、理化指标略显逊色,但也可达到国家食糖卫生标准与理化指标要求,也可供直接食用。
此外,采用石灰法清净工艺生产的甘蔗耕地原糖(又名,粗糖),只能供作精炼糖厂再加工用的原料。
“二步法”制得的糖,是指以甘蔗原糖或低等级砂糖为原料经精炼加工制得的精炼糖。
“二步法”中的“第二步”精炼加工,可以建新厂、可以将原有“一步法”糖厂改建成精炼糖厂,也可在“一步法”糖厂内增设精炼糖加工车间;采用何种方案,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一步法”中的石灰法,如果是生产原糖,可以采用散装、散运,对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卫生条件要求也不像对待成品糖那样严格,因此、原糖成了国际食糖贸易的主要品种。
二、“二步法”只是甘蔗糖可供选择的一种生产加工方式选择、不选择“二步法”,主要取决于:甘蔗产地具备不具备直接生产销售区所需优质糖的条件;销售区希望不希望购进原糖或低等级砂糖原料自己加工精炼。
如前所述,不论甘蔗或甜菜碳酸法糖厂,只需在糖料产地经过“一步”加工,即可达到销区对产品质量、品种的要求,因此无须再进行“第二步”精炼加工。
同样,石灰法赤砂糖厂、红糖厂也无须再走“第二步”。
采用石灰法生产的原糖,则必须走“第二步”,只有经过“第二步”,将原糖加工成精炼糖后,才能投放市场。
至于采用亚硫酸法工艺生产的糖要不要走“第二步”,则根据具体情况可有不同选择:1、如果生产的亚硫酸法一级以上白砂糖,质量优良,不愁销售,就没有必要走“第二步”。
2、有的亚硫酸法糖厂出不了一级糖,只能生产二级糖或不合格品,就可以考虑将这些低等级糖,供作精炼糖厂再加工的原料,走“第二步”。
3、为了解决亚硫酸法一级以下等级糖比例过大(含一级糖,重点是二级糖和不合格品),同时精炼糖厂原料不足的问题,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一部分条件差、规模小的亚硫酸法糖厂,改为供应精炼糖厂低级砂糖原料的原料糖厂(设备基本不动,工艺流程简化,提高甘蔗压榨量)或原糖厂(工艺流程、设备均大为简化,较大幅度的提高甘蔗压榨量)。
4、为发展规模糖业,扩大先进龙头制糖企业原料供应范围,从整体上提高糖品质量、延长生产期、增加食糖品种,也可考虑将龙头厂周围或跨地区的亚硫酸法小糖厂改为向龙头厂提供低等级砂糖或原糖的原料供应厂。
总之,要不要搞“二步法”,一要看市场需要,二要看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合理性。
三、食糖品种、等级过于单一是我国糖业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甘蔗糖厂90%以上是亚硫酸法糖厂;所产的糖将近80~90%是亚硫酸法一级糖(含一级以下糖),品种、等级过于单一。
如果说,在过去食糖紧缺的年代,食糖好歹一样卖、能吃就行,能买着糖就算好事的话(当时凭票证供应);如今、时过境迁,市场商品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富裕了,买什么都得先挑选质量,买红糖讲求色、香、味,买白糖讲求洁白纯净,一级糖已经退出了北京市超市、连锁店的货架。
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仍然守着我生产什么样的糖(主要是一级及一级以下糖太多),你就得买什么样的糖的老概念不变,就会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对于要不要加快发展精炼糖,业内企业家也存在着:首先要抢占高档、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和应首先守住一般传统产品市场两种不同的想法。
从国内市场对精炼糖需要的情况看,近年来、需求量的增长远比我们预计的要快。
精炼糖的主要供应对象是:精细食品加工业(包括:奶粉、婴幼儿食品、罐头食品、果露酒、高档糖果、名优高档食品等),饮料工业,餐饮业的餐桌糖,超市、连锁店的小包装袋糖,和航空、宾馆、旅游、医药、军工等行业的特需用糖等。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和食品加工工业对食糖品种、质量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要,必须调整现有过于单调的食糖产品结构,适量压缩比例过大的亚硫酸法一级糖、二级糖,增加精炼糖和其他食糖品种的比例。
为增加市场精炼糖的供应,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是、在沿海地区进口原糖加工精炼;二是、在甘蔗产区调减亚硫酸法工艺生产的糖,改产一定数量的低等级砂糖或原糖,供应沿海和北方精炼糖厂加工;三是、直接进口精炼糖。
在国内食糖生产供过于求、品种、档次不大对路,销售困难的情况下,应该着重考虑采纳第二种方案。
1.2 食糖的商品属性白糖的商品属性较弱:(1)白糖的属性和一般的农产品相似,季产年销,可再生。
且由于存在保质期,不像金属那么稳定,因此很少留库存,即使有库存,也会在未来轮出,所以白糖的商品属性不强。
从10年或者更长的跨度来看,价格基本是水平波动的走势,或者说是区间大幅振荡,而不是像物价指数那样有一个长期向上的趋势性走势。
(2)随着今后甘蔗榨乙醇技术在国内的运用,考虑到乙醇作为原油的替代品和原油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未来白糖的价格也会受到原油价格的影响,商品属性会得到增强,而这将导致白糖的波动区间发生上移。
1.3 食糖的金融属性食糖本属农产品,由于其在国计民生中逐渐占据地位,其商品属性发生变化,由单纯的商品属性过度到双重属性,即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各国政府的价格和自由贸易控制,正是由于食糖产品产量的不确定性,人们通过期货市场这个工具来回避价格风险,继而使食糖具有了金融属性,因而在研究食糖价格的变化的时候必须从更宏观的界面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