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融学研究生中国院校排名榜

合集下载

金融学考研21所重点院校推荐

金融学考研21所重点院校推荐

金融学现在是个很热门的学科,主要研究现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与整个金融经济的运动法律。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关于银行与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论与实务,关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理论与实务,关于金融宏观调控与整个金融经济的理论与实务,以与关于金融管理特别是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

一、该专业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1.货币银行学热度分析:2006年以来,借助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效应,各家银行纷纷推出本、外币理财新产。

之前就倍受关注的银行业持续加温,成为热点。

就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主要在银行系统、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多在金融教学、研究领域就业。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进入工商企业和上市公司成为许多金融人才的就业方向。

2.金融经济热度分析:截至2007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315.62亿美元(不包括##特区、澳门特区和##地区对外负债),比上年末增加85.74亿美元,增长2.65%。

许多新兴的名词如外汇储藏增速、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国有银行股改、股票印花税都涉与到重要的金融经济理论问题。

就业方向:该方向就业X围比拟广泛,与其他各个方向都有交叉的地方。

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外向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以与中资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等相关工作。

3.投资学热度分析:中国股市经历牛市后,人们对投资学的兴趣也随之高涨,其实投资不仅仅是证券投资,其X围极广泛。

国家开展、企业赢利、个人获利,都离不开投资。

就业方向:第一,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第二,到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企业投资工作;第三,到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第四,到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一般都是一线的操作员,因为没有任何单位会让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进入管理层,即使是基层管理岗位。

2023全国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最新版)

2023全国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最新版)

2023全国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最新版)2023全国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前十2023全国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第一:中国人民大学2023全国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第二:复旦大学全国金融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最低分数是:664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金融学专业可以做的工作有:公募或者私募基金,要求综合能力比较高,一般做渠道开始比较多,找到客户,卖了产品,提成也会水涨船高。

或者去上市公司投资部、证券部:福利待遇以及上升通道的话,得看公司实际情况,不同公司差别较大。

金融类专业对学生数学的要求大都非常高。

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

学过高等数学的金融类人才更受欢迎,尤其是在证券、保险类,例如保险精算师。

高考专业怎么选择1、选专业看个人兴趣大学几年都是围绕你所选择的专业来学习,所以千万要慎重筛选,最好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专业,这样就不会因为学不进导致挂科等,总之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日后学起来也更轻松,家长也要尊重孩子,优先考虑到孩子的意愿。

其次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例如你的数学成绩很差,但所选择的专业又和数学有很大关系,那么这样学起来也会很难受,专业学不精通的话,未来就业也不太好。

2、选专业根据大学优势来定先敲定一些感兴趣的专业,再根据专业来筛选大学,因为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最直观的就是那些特色院校,如师范类、财经类、交通类、医学类等等,它们在各自领域内都有很不错的优势。

就比如你想学师范,那么最好优先选择师范类院校,这对于未来就业会更有帮助,虽然一些综合类院校也有招收师范生,但还是建议选择一所师范类院校。

3、选专业注意横向比较父母和考生明确选择志愿的方向后,要做两个方面的专业比较。

一是同类性质院校比较,衡量选择拟报考专业的院校实力;二是不同类性质院校但有同类专业的比较,衡量选择不同院校的专业实力。

此外,相同名称的专业在不同类院校中培养的方向和侧重点也有不同,父母和考生还要注意这方面内容。

经济类大学排名

经济类大学排名

经济类大学排名经济类大学排名经济学在当今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一所优秀的经济类大学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是对中国经济类大学的排名,旨在为学生提供参考。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是中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在经济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该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学生可以接受顶级的经济学教育。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经济类学院之一。

该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师团队,引领学生在经济管理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3.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是中国最早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学院之一。

学院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完备的教育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

4.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学院是中国顶级的商学院之一,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化背景的商业领袖。

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

5.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院之一,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经济学人才。

学院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机构。

6.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是中国在金融领域颇具声誉的学院之一,为学生提供专业的金融学教育和培训。

7.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是江苏省内最好的经济学院之一,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师团队和优质的学术资源。

8.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是中国最知名的经济学院之一,该学院的教师擅长于经济研究和经济政策分析。

9.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湖北省内的一所优秀学院,学院的教育质量和研究实力备受肯定。

10.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好的经济学院之一,学院在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方面位居前列。

以上是中国经济类大学的排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此排名仅供参考,学生还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地理位置、学费、专业设置等。

最终选择的大学应该与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相符。

金融和财经类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详细

金融和财经类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详细

金融和财经类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是中国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排名第一的经济学院。

她不仅是中国经济学家的摇篮,也是中国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基地,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干部和优秀企业家。

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下属2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博士点,11个硕士点,3个本科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教授52人、副教授4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2人、硕士生导师42人。

学院聘请了斯蒂格里茨、蒙代尔、泽尔滕、阿马蒂亚?森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名誉教授,聘请了原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副主任王春正,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魏礼群,中央财经领导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前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等政府官员为兼职教授。

其深厚的研究底蕴和卓越的师资条件,为本科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新世纪以来,学院在承传优良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教学科研改革,开办了“国家经济学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班”、“经济学-数学实验班”和“理论经济学研究生实验班”,实施了“本硕连读”、“硕博连读”、“中外联合培养本科生”、“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双语教学”以及“外教教学”等改革措施,实现了经济学高级人才培养的连续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大大提升了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途径,使本科生出国率达到10%,研究生保送率达到30%,国家机关、外企以及各类大型公司就业率达到60%。

1.1经济学专业(国家经济学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班”)经济学专业为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经济工作能力,培养理论功底扎实、适应性强的开放型、创新型、综合型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人才。

实行以学生导师制、课外理论教学辅导基地、学生科研竞赛、学生科研项目资助、学生假期学术旅行、学生社会实践、本硕博连读选拔(60%以上的升研率)、基地学术讲座等为支点的培养体系,对基地本科生实施全方位教育,重点培养高水平的经济学基础人才。

金融专业大学排名

金融专业大学排名

1.人民大学全国重点,在大学里,金融学的整体实力最强,从早年的黄达到现在的周升业都是金融学的有名人物;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不论是货币银行,证券投资还是国际金融都有一手.地区优势明显,学生素质高。

2.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人民银行的嫡系,这一点优势无与伦比,学生水平高,基础条件好(费用也高)注重实际,容易找到工作。

3.西南财经大学 (原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第一高校)优势:全国重点,金融学中的货币银行学在全国最强,从他的硕士招生规模就可以看出来,校园环境好,清净。

同学多,金融系统里校友多,以后有好处。

4上海财经大学(原财政部直属第一高校)优势:全国重点,证券学好,货币银行,国际金融一般,保险也可以,区位优势明显。

5.北京大学优势: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不用别的,只要是北大,出来就不愁。

地方好,学校景色建设好。

6.厦门大学985全国重点,货币银行,金融工程好,学校环境优美,有好的老师(张亦春)学生素质比较高。

7.复旦大学优势:985全国重点,全国仅次与人大的金融综合性大学,在各方面都比较强,尤其是国际金融,货币银行。

接受西方知识比较新,学校氛围也好,有几个好老师(姜波克)。

8.对外经贸大学(原对外经贸部直属第一高校)优势:全国重点,国际金融强,十分注重抓英语,注重实用能力,区位优势明显9..南开大学优势:985全国重点,从解放开始就树立了自己在国际金融学的首席地位,保险精算也是全国最好,学校好,学生素质高10.中央财经大学(原隶属于财政部)优势:区位优势,有好的学校条件,学生素质一流。

11.东北财经大学(原隶属于财政部) 优势:环境好,上学可以当疗养院,学生素质好12.西安交通大学(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优势:名牌大学,货币银行学比较好,原来人民银行直属学校(陕西财经学院),有几个好老师13.湖南大学(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优势:985全国重点大学,全国最早引如保险精算的学校,保险不错,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湖南财经学院)货币银行也不错。

中国金融类大学排名

中国金融类大学排名

关于金融排名,我见到的有两个比较准确的一个是网络上多为流传的中国金融强校的排名:1.人民大学考研难度:难(公平,招生规模不大)优势:全国重点,在大学里,金融学的整体实力最强,从早年的黄达到现在的周升业都是金融学的有名人物;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不论是货币银行,证券投资还是国际金融都有一手.地区优势明显,学生素质高。

劣势:官场气息浓厚,思想守旧,老师因为在北京,无心教学,只想出名,常在中央台抛头露面,学校在北京hao象算比较破.2.五道口考研难度:难(公平招生规模60人左右)优势:人民银行的嫡系,这一点优势无与伦比,学生水平高,基础条件hao(费用也高)注重实际,容易找到工作。

劣势:学校太小,没有大学的气氛,官僚思想严重。

没有固定的老师。

3.西南财经大学考研难度:较难(比较公平,招生规模大:250人左右)优势:全国重点,金融学中的货币银行学在全国最强,从他的硕士招生规模就可以看出来,校园环境hao,清净。

同学多,金融系统里校友多,以后有hao处。

劣势:不注重数学,思想保守,区位没有优势,近些年走下坡路。

4.上海财经大学考研难度:难(比较公平参加联考招生规模100人左右)优势:全国重点,证券学hao,货币银行,国际金融一般,保险也可以,区位优势明显。

劣势:金融学历史短,原来隶属财政部,没有金融学传统,老师水平一般(有一两个还行,比如戴国强)5.北京大学考研难度:难(有传言说在北京每年都有漏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有两个院招金融学硕士,招生规模一般,不大。

)优势:中国最hao的大学之一,不用别的,只要是北大,出来就不愁。

地方hao,学校景色建设hao。

劣势:金融学一般,没有什么高人,经济学家一群,但在金融学方面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什么建树。

6.厦门大学考研难度:较难(比较公平,可能可以调剂招生规模75人左右)优势:985全国重点,货币银行,金融工程hao,学校环境优美,有hao的老师(张亦春)学生素质比较高。

经济学研究生排名

经济学研究生排名

西方经济学1. 中国人民大学2. 武汉大学3. 北京大学4. 中山大学5. 南开大学6. 华中科技大学7. 厦门大学8. 复旦大学9. 东北财经10. 清华大学B+等(16个):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B等(16个):暨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青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1. 中国人民大学2. 北京大学3. 西南财经大学4. 南开大学5. 复旦大学6. 上海财经7. 中央财经8. 中山大学9. 厦门大学10. 暨南大学11. 湖南大学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3. 武汉大学14. 西安交通大学15. 上海交通大学16. 东北财经大学17. 南开大学18. 中南财经政法19. 清华大学20. 同济大学21. B+等(30个):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广东商学院、河南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广西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22. B等(30个):宁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青岛大学、深圳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兰州商学院、郑州大学、安徽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北大学世界经济1. 南开大学2. 复旦大学3. 武汉大学4. 辽宁大学5. 吉林大学6. 中国人民大学7. 厦门大学8. 北京大学9. 华东师大学10. 南京大学11. B+等(17个):河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12. B等(16个):外交学院、山东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海南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云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大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延边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天津财经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 中国人民大学2. 武汉大学3. 复旦大学4. 新疆大学5. 青岛大学6. 南开大学7. 中国地质大学8. 重庆大学9. 北师大10. 西安交通11. 西北大学12. 中南财经大学13. B+等(18个):南京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中山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14. B等(18个):南京大学、河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1. 南开大学2. 中国人民大学3. 兰州大学4. 暨南大学5. 厦门大学6. 北京大学7. 东北师范大学8. 吉林大学9. 武汉大学10. 南京大学11. 中山大学12. 河南大学13. 西安交通大学14. 西北大学15. 华东师大16. 上海财大17. 四川大学18. 复旦大学19. 东南大学20. 清华大学21. 东北财经大学22. B+等(32个):西南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燕山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南昌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深圳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辽宁师范大学23. 等(31个):云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宁波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新疆财经学院、辽宁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河海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华侨大学财政学1. 中国人民大学2. 厦门大学3. 东北财经大学4. 中央财经大学5. 中南财经大学6. 武汉大学7. 上海财经大学8. 江西财经大学9. 西南财经大学10. B+等(14个):山东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北京大学、辽宁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广东商学院、山西财经大学B等(13个):天津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山东财政学院、西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四川大学、沈阳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吉林大学产业经济学1. 浙江大学2. 对外贸易大学3. 东北财经4. 中国人民大学5. 北京交通大学6. 西安交通大学7. 西南财经大学8. 南开大学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 上海交通大学11. 厦门大学12. 江西财经大学13. 暨南大学14. 上海财经大学15. 武汉大学16. 复旦大学17. 北京大学18. 重庆大学19. 北京工商大学20. 湖南大学21. 武汉理工大学22. 辽宁大学23. 合肥工业大学24. 湖南科技大学25. 上海大学26. 上海海事大学27. 哈尔滨商业大学28. 浙江工商大学29. 上海师范大学30. B+等(44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石河子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河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扬州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四川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沈阳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31. B等(43个):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大学、广东商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长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东北大学、长江大学、吉首大学、同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宁波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太原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广西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海大学劳动经济学1. 中国人民大学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3. 浙江大学4. 中南财经政法5. 南开大学6. 东北财经7. 西南财经大学8. B+ 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辽宁大学、山西财经大学、重庆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扬州大学9. B等(10个):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1. 中国人民大学2. 东北财经大学3. 上海财经4. 厦门大学5. 天津财经大学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 浙江工商大学8. 暨南大学9. 西安交通大学10. 辽宁大学11. 中央财经大学12. B+等(16个):湖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山东经济学院13. B等(17个):西北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石河子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长春税务学院、河南财经学院、福州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中南大学、深圳大学数量经济学1. 吉林大学2. 中国人民大学3. 华中科技大学4. 东北经济大学5. 清华大学6. 西安交通大学7. 南开大学8. 复旦大学9. 重庆大学10. 厦门大学11. 西南财经大学12. 暨南大学13. 上海财经大学14. +等(21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华侨大学、湘潭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15. B等(21个):河海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南大学、宁波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山东经济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福州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合肥工业大国防经济学1. A+上海财经大学2. A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 B+中央财经大学4. 西安交通大学5. B 中国人民大学6. 西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1. 北京大学2. 中国人民大学3. 武汉大学4. 辽宁大学5. 东北财经大圩6. 厦门大学7. 浙江大学8. 暨南大学9. 中南财经政法10. 中央财经大学11. 华中科技大学12. B+等(17个):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13. B等(16个):广东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集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 南开大学3. 浙江大学4. 东北财经大学5. 湖南大学6. 厦门大学7. 武汉大学8. 复旦大学9. 中国人民大学10. 上海财经大学11. 中南财经政法12. 南京大学13. 辽宁大学14. 西安交通大学15. 中山大学16. 中央财经大学17. 宁波大学18. 南京农业大学19. 西南财经大学20. 华中科技大学21. B+等(30个):浙江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东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湖北大学、江南大学、广西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长春税务学院、上海海事大学、重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苏大学、兰州商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中国农业大学22. 等(30个):浙江工商大学、深圳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大学、贵州财经学院、沈阳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东华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云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会计学1. 厦门大学2. 东北财经大学3. 上海财经大学4. 中南财经政法5. 中国人民大学6. 湖南大学7. 中央财经大学8. 西南财经大学9. 暨南大学10. 武汉大学11. 天津财经12. 北京工商13. 江西财经14. 中山大学15. 中国海洋16. 西安交通大学1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8. 复旦大学19. 北京大学20. 重庆大学21. 南开大学22. 辽宁大学23. 中南大学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5. 清华大学26. 上海海事大学27. 石河子大学28. +等(42个):上海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浙江财经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东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上海大学、兰州商学院、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云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湘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29. 等(42个):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大学、重庆工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长安大学、深圳大学、河南财经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福州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广东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贵州财经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江大学税收学1. 厦门大学2. 东北财经大学3. 上海财经大学4. 中国人民大学5. 中央财经大学6. 中南财经政法7. 南开大学8. 西南财经9. 武汉大学10. B+等(14个):山东大学、辽宁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北京工商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天津财经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大学11. B等(14个):复旦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四川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沈阳大学、西北大学一、金融:主修课程: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证券投资与管理、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原理等就业方向: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社保中心、各大企业董事会秘书处等备注:此专业最牛之处是传说中的穆老大亲自授课,每周一课,场场爆满,曾被电视台录制。

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榜单(最新)

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榜单(最新)

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榜单(最新)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榜单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由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2、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

由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

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3、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

4、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简称“上海财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全国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5、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简称厦大(XM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福建省和厦门市共建,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金融学研究生中国院校排名榜来源:刘美男†的日志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五道口)1)师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学校里的导师大多是奋斗在金融前线的高官,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如果想在银行或国内证券公司就业,这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由于没有固定的老师,所以学术氛围差了一些,不适合立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

业内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学术论文水平一般,但是从是实际工作的能力比较强。

由于没有自己的本科生,所以录取比较公平。

最近几年招生人数都稳定在7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公费。

2)考试特点专业课考试内容广泛,是所有院校中考试范围最广的,也是唯一不指定任何考试参考书目的院所。

专业课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面,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从题型上看,不需要计算能力,不考察数理分析能力。

对于阅读面比较广以及记忆力比较强的学生是一个优势。

从试卷给分情况来看,高分也有不少,不及格的也有很多。

所以,专业课是可以拉开差距的。

如果能够考到120分以上就比较高了。

从分数线来看,没有380分以上是很难最终被录取的。

所以对数学成绩要求比较高,没有130分以上,除非其它几门考试成绩有竞争力,否则是很难被录取的。

复试以口试为主,包括英语和专业课。

推荐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考这里,主要是因为要看的书太多,如果全部从头学,要花很多时间。

也不建议数学比较弱的同学考这里。

考试难度很高。

3)就业前景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国内金融系统培养人才,所以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国内金融系统,包括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等。

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不错。

进外企和私企的非常少。

整体来看,如果想出国,建议不要考这里。

最大的优势是这里的导师都是人民银行系统各个司局的干部,人际关系非常强,这一点重要性不言而喻。

2.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1)师资人大在中国的金融界历来被视为老大哥,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土鳖和海龟。

是全国金融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货币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是人大前校长,中国金融学会前会长,也是中国金融学会历任会长中唯一一位学者会长(其余都是由在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

周升业教授也是中国金融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

在中青年一代学者中,也有像陈雨露教授(人大副校长兼任财长金融学院院长,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和现代金融理论),吴晓求教授(人大研究生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资本市场和证券投资),张杰教授(原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金融制度学),赵锡军教授(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瞿强教授(院长助理,原应用金融系系主任,主要研究货币金融理论)这样的在国内金融界声名显赫的。

国内很多金融界著名学者都是在人大财政金融学院攻读的学位。

2)考试特点人民大学的金融理论自成体系,照自己的体系来出题。

从专业课试题上来看,比联考难度要大得多。

分数线至少是90分,但是高分很少。

110分以上的很少,所以拉不开差距,除非是专业课很强的。

所以,如果要考上,主要是两个障碍:一个是专业课,可以分数不高,但是一定要过线,这个还是很有难度的。

特别是有些年份老师改卷子的分寸很紧,比如2004年。

还有一个是数学,由于其他三门课分数拉不开差距,所以数学成绩就成了重中之重。

每年数学成绩都是高分如云。

不过人大金融的复试线不是很高,所以如果数学能拿到120分(这个不是很难的),是完全可以通过初试分数线的。

总体上看,由于招收人数和专业课成绩的区别,人大总体难度比复旦大学还是要容易一些。

但是要特别重视专业课。

往年很多高分都是卡在了专业课上,这点一点儿也不比北大容易。

虽然人大的专业课最近几年加强了计算题的比重,不过总体上还是以简答论述为主,侧重综合分析能力,出的试题结合参考书和现实,不求死记硬背。

记忆力很重要,但排斥死记硬背的学生。

只要下功夫努力学,跨专业的同学未必比本专业的同学差。

这一点,人大没有歧视。

人大金融的排外程度也不高,每年外校外地考入的占50%以上,北大、清华考入的每年有之。

3)就业前景人大金融的就业前景非常只好,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人大金融设有实验班,是从所有硕士生中严格选拔出来的。

其就业形势非常好,完全可以和北大清华相比。

普通班的情况也很好。

人大金融学硕士生找工作的情况在整个人大都是数一数二的。

从这几年来看,进入国际级大投资银行的每年都有,比如高盛,摩根。

当然了,这些企业对学生素质要求很高的。

国际大企业每年也都在人大金融招人,像宝洁,联合利华等等。

从整体上看,毕业后进各大金融机构总行和分行的人也很多,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进入了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这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进入国企的人数也很多。

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师资有厉以宁,张维迎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坐镇,虽然不全是金融学领域的导师,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导师应该是曹凤岐教授。

今年来,有一大批海归的加盟,实力提升更快。

2)考试特点专业课考试难度比较大,侧重一定的数学能力,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还有就是考试范围要广,和人大一起是全国仅有的两所院校初试中强化财务管理知识的学校(联考只是稍微涉及)。

专业课给分情况与人大差不多,但是对公共课要求比人大高,所以不建议数学英语不好的同学报名。

理工科考生还是很有优势的。

出国机会比较多,很多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这一点人大比不了。

整体上看,北大光华的金融学考研录取分数线至少需要370分以上,当然,专业课的难度比较大。

如果不下大功夫,还是不要尝试了。

另外,与其它院校不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要求考数学三,难度大大增加。

3)就业前景北大的金融学虽然还不是国家的重点学科,但牌子在这摆着,所以就业形势也非常不错,而且有很多的出国机会。

4.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师资导师主要有两个有名的,一个是中国金融工程学会会长宋逢明教授,还有一个是研究公司金融的朱武祥教授。

2)考试特点非常重视金融学中的数理分析,不过有时候给人感觉是过分的迂腐在数学模型之中,对实际问题重视程度有所不够。

由于偏好理工科学生,复试的时候还得考计量经济学,所以报考者基本上是跨专业,考取难度很大。

它是全国唯一一个要求考数学一的学校,这一点,基本上堵死了经济类本专业读的可能性。

总之,清华大学的金融学比起北大和人大还是比较弱的。

不过金融工程还是比较强的。

5.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的实力很强,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绝对的一流。

和人大同为全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学科。

不过,由于天津市本身的魅力这两年在下降,学校的生源也有大幅度的下滑,前年居然跌到了315的低分。

今年分数反弹,但还是没有办法和人大,复旦比。

考试难度中等。

全国金融学联考得国际金融部分的出题学校。

应该说,南开大学的国际金融和保险学水平还是排名全国第一。

在教育部的评估中,其国际金融的科研实力甚至超过了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排名全国第一。

钱荣堃教授是我国国际金融领域的泰山北斗,是中国的MBA之父,不过其现在已经过世。

现在的学术带头人是马君潞教授,在国内很有名。

据说南开大学培养的硕士全部都是国际金融领域的。

保险学是传统优势。

刘茂山教授非常有名。

保险精算专业全国第一,中国保险精算师老师委员会就设在南开大学。

由于联考难度不大,对跨专业的考生是一件好事。

但是这几年,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给人的感觉是国际金融水平已经不如复旦大学有名,但是其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业内其地位不容质疑。

学生素质比较高,但是就业不如人大和复旦。

这一点主要是在与天津的城市环境不好。

6.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1)师资全国第四个国家重点学科。

绝对的名牌。

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张军、刘红忠这样的青年学者,(主要是海龟)致力于金融学最前沿的研究。

2)考试特点虽然复旦的金融学不过是这两年突然起来的,但是由于招生人数比较少,大部分名额给了保送和单独考试的学生,加上上海的吸引力,考取难度实在太大。

06年录取线达到了惊人的422分。

复旦大学是联考的领头学校,大部分试题是复旦大学出的。

联考的范围比较广,但是难度不大。

专业课成绩普遍很高,130分以上的人很多。

推荐跨专业的学生报考。

英语要求一直都是60分以上,数学没有130分基本不可能考上。

应该注意的是,同样是参加联考,复旦大学的专业课成绩给分很高,而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则判卷尺度比较紧。

总之,考研难度很大,风险很高。

录取比例远远超过了20:1。

而且,由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内部其他专业是参加复旦大学自己组织的经济学统一考试,所以金融专业的考生不能在本院调剂。

这一点,更加大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还有一点,人大的学生在选导师的时候是双向选择,而复旦大学是指定,所以即使考上,也没有自己选择导师的权利。

3)就业前景学科底蕴虽不如人大,但毕竟是名校,而且有着一批海归,所以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而且有很多出国的机会。

7.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原先是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应该是很响的了,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数二,拥有像曾康霖、刘锡良、殷孟波这样的著名学者。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

是全国第5个国家重点学科。

但是,由于成都这座城市地处西部,本身的吸引力不够,再加上前两年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走下坡路的迹象。

再加上招生规模与日俱增,几乎有些过于饱和了。

像前年,金融学参加复试的居然有260个人。

另外,西南财大的保险精算专业考数学四,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的。

像南开大学,考数学三。

还有一些学校考数学一。

不过,考试难度不大,如果数学不好,可以考这里试一试。

由于地处西部,英语分数线可以比国家线降5分,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就业形势一般,很多毕业生都去了南方。

总体上就业不如北京和上海的高校。

这一点是考试难度比较低的最大原因。

8.厦门大学经济学院04年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重点学科。

参加联考比较公平,可能可以调剂招生规模不大。

总分只要能在370以上基本就可以被录取了。

但是据说专业课判卷尺度比较严。

优势:货币银行学和保险学实力比较强,学校环境优美,有好的老师(如张亦春、江曙霞、郑振龙、林宝清等)学生素质比较高。

还有,厦门大学的经济管理学科整体上很强,如财政学,会计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所以学校也很重视。

所以学生的知识面和资源享受方面有一定优势。

劣势:就业不如北京、上海有地区优势。

整体上一般。

不过,在南方,还是很不错的。

9.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实力本来一般,是上海市重点学科。

有一些比较好的老师,如戴国强。

前年聘请了美国著名学者,美国康乃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黄明教授担任院长。

不过这点与整个专业实力的提高不一定有太大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