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机械功和机械能例题与习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经典大题例题(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为80N的物体在30s内匀速提升3m,已知拉力F为50N,若不计绳重和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B.动滑轮重力为50N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4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答案:DA.由图可知,有两段绳子吊着动滑轮,即n=2。
绳端移动的距离为s=nh=2×3m=6m绳端移动的速度为v=st=6m30s=0.2m/s故A错误;B.忽略绳子的重力和摩擦的情况下F=1n(G物+G动)则G动=nF−G由于n=2,则G动=2F−G=2×50N-80N=20N 故B错误;C.拉力做功为W总=Fs=50N×6m=3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Wt=300J30s=10W故C错误;D.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ℎ=80N×3m=24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100%=240J300J×100%=80%故D正确。
故选D。
2、健身教练要增大学员的运动量,会加快音乐的节奏,这样可以提高运动的()A.时间B.效率C.速度D.功率答案:DA.健身教练要增大学员的运动量,运动的时间是一样的,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运动的方式并未改变,所以效率是一样的,故B不符合题意;C.健身运动一般是肢体的运动,人的位置并未改变,不影响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D.健身教练要增大学员的运动量,加快音乐的节奏,人的运动节奏也加快,即单位时间做的功更多,由功率的定义可知,功率变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匀连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最费力的是()A.B.C.D.答案:A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没有额外功。
选项A中为动滑轮,拉力F1=2G;选项B中为定滑轮,拉力F2=G;选项C中滑轮组有效绳子段数n=3,则拉力F3= G;选项D中有用功等于总功,斜面长为高的23倍,则W有=W总Gh=F4sGh=F4×2h。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综合练习一(含解析)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综合练习一(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小明直接用水桶装着水从一楼提到三楼的家中,克制水的重力所做的功和克腰桶的重力所做的功区分是〔〕A.总功和有用功B.总功和额外功C.有用功和额外功D.均是有用功2.两台机器的机械效率区分是η甲=75%,η乙=60%,当它们各自做的有用功之比为W甲:W乙=3:4时,两台机器各自的总功之比为〔〕A.3:5B.3:4C.4:5D.15:163.运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来提升重物,那么〔〕A.最多可以省1/3的力B.最多可以省的力C.最多可以省一半的力D.条件缺乏,无法确定4.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复杂机械是〔〕A.杠杆B.斜面C.一个定滑轮D.一个动滑轮5.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下图,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N,斜面长2m、高1m。
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有用功。
g取10N/kg,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只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B.做的有用功是40JC.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D.物体遭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6.如下图,应用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G 的物块,不计绳重和摩擦,其机械效率为60%.要使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到达90%,那么需求提升重力为G 的物块的个数为()A.3 个B.4 个C.5 个D.6 个7.如下图,杠杆处于平衡形状,那么F的力臂是〔〕A.OAB.OCC.ODD.FD二、多项选择题8.关于杠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杠杆只要运动在水平位置才是处于平衡形状B.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一定在支点的两侧C.杠杆一定有支点D.杠杆的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中间,也可以在杠杆的两端9.如图滑轮组提升重40 N的物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假定物体吊着不动,人对绳子的拉力F为零B.假定物体上升1 m,那么拉力做功一定是40JC.假定使物体上升1 m,拉力做功50J,那么效率为80%D.假定物体上升1 m,那么拉力做功一定大于40J10.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来提升重物,作用于绳端拉力是40N,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那么被提起的物重能够是〔〕A.40NB.80NC.120ND.160N11.如下图,拉力F=80N,物体重力G=120N,不计摩擦和绳重.假定将物体匀速提高1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80JB.动滑轮的重力为40NC.拉力做的总功为120J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12.如下图为脚踩式渣滓筒的表示图,在翻开盖子的进程中,是杠杆ABC和杠杆DEF在起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杠杆ABC是以B为支点,是省力杠杆B.杠杆ABC是以B为支点,是费力杠杆C.杠杆DEF是以D为支点,是费力杠杆D.杠杆DEF是以D为支点,是省力杠杆三、填空题13.如图甲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局部表示图.请在图乙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由图可以判别〝F1________F2〔选填〝>〞、〝<〞或〝=〞〕,判别依据是________14.如下图,某同窗在作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N,那么,他以脚尖O为支点将身体撑起,双手对空中的总压力是________N.15.如下图,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把同一货物提到相反高度,假定不计绳重和摩擦,且G 动<G物,那么运用________滑轮可以省力,运用________滑轮机械效率较高.假定用乙图匀速提升重为18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120N,物体降低此进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动滑轮重________N.16.用如下图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G,所用拉力F为300N,将重物提升3m所用的时间为10s.求:(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________J;(2)拉力的功率________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17.如下图,用一个长为1.2 m的斜面将重为45 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到0.4 m的高台上,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那么把重物拉上高台时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四、计算题18.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完成海底沉船全体打捞任务的国度,图甲是起重工程船将〝南海1号〞沉船打捞出水的状况。
中考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复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功、功率和机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C.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D.精密的机械,机械效率能达到100%2.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重30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C.拉力F的功率为4WD.有用功为120J4.农村建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
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重600N的建材在10s内匀速提高3m。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滑轮的机械效率η=75% B.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C .滑轮自身的重力为100N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小为3m5.如图甲,轻质杠杆AOB 可以绕支点O 转动,A 、B 两端分别用竖直细线连接体积均为1000cm 3的正方体甲、乙,杠杆刚好水平平衡,已知AO :OB =5:2;乙的重力为50N ,乙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 .甲物体下方放置一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6000cm 3的水(甲并未与水面接触),现将甲上方的绳子剪断,甲落入容器中静止,整个过程不考虑水溅出,若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为50NB .甲的密度为2×103kg/m 3C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400PaD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4N6.如图所示,某人用扁担担起两筐质量为m 1、m 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O 点时,扁担水平平衡,已知l 1>l 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O 点移近相同的距离△l ,则A .扁担仍能水平平衡B .扁担右端向下倾斜C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 2-m 1)21ll l -D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 2-m 1)2l l l- 7.一个刻度准确的杆秤,如果用了质量较大的秤砣,则用该秤称出的物体的质量比实际质量( )A .偏大B .偏小C .一样大D .无法判断8.用4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2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的自由端用大小分别为F 1和F 2的拉力,将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同B.F1大于F2C.v1大于v2D.F1和F2做的功不相等9.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10.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0N,动滑轮的重力为20N.在把物体匀速提升1m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都是100JB.甲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 ,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300JC.甲、乙滑轮组中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相等D.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相等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是一种小型千斤顶,当手往下压动摇臂时,能把顶着的重物微微抬高一段很小的距离。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分别标记出小车停下的位置。
(1)标记③是小车在_______表面上停下的位置;(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
(选填“快”或“慢”)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_______;(3)乙同学用此装置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处滑下,均在铺有木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发现高度越高,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_______,由此可知:小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所处_______有关。
【答案】木板慢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越远高度【解析】【分析】【详解】(1)[1]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所受的阻力越小,移动的距离越大,而水平桌面上铺上毛巾、棉布、木板时,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则移动的距离最大,故标记③是小车在木板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2]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由以上实验探究知,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移动的距离就越小,由此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3)[4]小车从此装置的不同高度滑下,则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而小车与水平面接触的粗糙程度相同,即小车所受的阻力相同,那么小车所处的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就越大,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越远。
[5]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大,即动能就越大,而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那么小车的动能越大,其重力势能也越大,所以小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所处的高度有关。
2.小明利用图甲装置研究某燃料热值。
他取少量燃料置于燃烧皿中,测出总质量为 30g,点燃后对100g的热水加热4min立即熄灭燃料,再测得燃料和燃烧皿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中a线所示。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经典大题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如图,用相同的滑轮组将重分别为G 1和G 2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 1和F 2,机械效率分别是η1和η2。
若G 1>G 2,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A .F 1>F 2,η1>η2B .F 1<F 2,η1<η2C .F 1<F 2,η1>η2D .F 1>F 2,η1<η2答案:A同一滑轮组绳的有效股数n 相同,动滑轮重相同,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由F =1n (G +G 动)可知,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所用的拉力越大,由G 1>G 2可知,两次所用的拉力的关系为F 1>F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 有W 总×100%=Gℎ(G +G 动)ℎ×100%=G G +G 动×100%=11+G 动G ×100% 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所以,两次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关系为η1>η2,故BCD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
故选A 。
2、物理学中把机械对重物施加的力与人对机械施加的力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益MA,用于比较不同机械的省力程度,现用图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描述滑轮组的机械效益MA与物体重力G、机械效率η与机械效益MA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答案:CA.物重为G,动滑轮重力为G动,人对机械施加的力为F,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n。
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过程只克服动滑轮重力做额外功。
则机械效益MA=GF=G1n(G+G动)=nGG+G动=n1+G动G由以上关系式可知,MA与G不成正比,故A错误;B.由A推导的关系式可知,物体重力G增大时,机械效益MA也随之增大,但随着物重G增大,MA应变化得越来越慢,故B错误;CD.由MA=GF可知F=G M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GnF=GnGMA=MAn由以上关系式可知η与MA成正比,故C正确,D错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测试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测试题(含答案)(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知识考点+测试题第十二章机械能一、动能和势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物体做的功越多,表示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另一方面,能量越大,说明做功的本领也越大)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2、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3、重力势能①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②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高度相同的物体,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二、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例如: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成它的动能;弯弓射箭时,弓的弹性势能转化成箭的动能;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与蹦床接触后,运动员的动能转化成蹦床的弹性势能;滚摆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单摆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2、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华骑自行车下坡时,想到一个问题:“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回家后她找来了小车、停表、刻度尺和充当斜面的木板进行探究,如图所示。
首先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做出以下猜想,猜想一:与小车的质量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三: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物体下滑时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而同一物体质量不变,高度越大势能越大,下滑速度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断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2)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在小车内放置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从高度相同的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由顶端下滑到底端的时间.小华测量的结果如下表,她怀疑第三次测量错误,这时她想起释放时推了一下小车,对此她进行了反思:释放时推了一下小车,小车的动能________,下滑时间缩短.于是修正了这一错误并进行了重新测量,发现时间仍为2.5秒。
表中四个数据的下滑路程和时间都相同,即速度相同,说明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跟质量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猜想一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实验次数1234小车内放置钩码的质量m/g050100150时间t/s 2.5 2.5 2.0 2.5(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将同一小车分别从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不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下滑到底端的时间。
她通过测量发现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速度不同、猜想三是正确的结论。
请对小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她“速度不同”判断错误的原因是路程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不能只比较时间。
正确的方法是计算出每次下滑的速度,才能下结论。
(4)小华又作出:“小车下滑的快慢还与斜面倾角有关”的猜想,你认为在斜面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她________(选填“需”或“不需”)要对这一猜想进行探究,原因是倾角是指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夹角大小代表斜面陡与平的程度,倾角越大高度____________。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章节习题(带解析)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
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其中A为货物,B为液压支撑杆。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B.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C.B点是支点,液压支撑杆施加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D.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2.下列活动与相应的物理知识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确定形状不规则物体重心--二力平衡条件B.用注射器推药液--大气压强C.镊子、赛船用的桨--杠杆平衡条件D.荡秋千、发条玩具--动、势能的转化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情浓,棕叶飘香。
这一天,精彩的赛龙舟比赛在全国各地举行。
家家户户弥漫着粽子的清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闻到粽子的香味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船桨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赛龙舟时运动员摇动船桨使龙舟快速前进,船桨是省力杠杆D.龙舟在水面上漂浮时所受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4. 如图所示的等刻度均匀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在杠杆的i点,若测力计示数为3牛,则一个重为2牛的钩码一定挂在杠杆的()A.b点B.e点C.j点D.n点5.如图,在拉力F=500N的作用下,将重为800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了2m,在此过程中物体上升的高度为1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A.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增加C.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0%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00N6.要用30N的力刚好提起40N的物体,若不计机械本身重力和摩擦,则下列简单机械可以采用的是()A.一个定滑轮B.杠杆C.一个动滑轮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7.下列是小红同学整理教材中有关力学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定滑轮既能改变拉力的方向,又能省力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斜面在使用时能省力,但需多移动距离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8.如图所示,在研究滑轮组时,A物体重为6N,当拉动甲测力计,使A以0.2m/s的速度匀速右移时,甲、乙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0N和2.4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2WB.甲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6WC.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甲测力计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0.8JD.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甲测力计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1.2J9.如图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则()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10.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当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2m时,物体升高了0.5m,被提升的重物的质量为20kg.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阻力,则拉绳子的力应为()A.40NB.49NC.98ND.5N11.下列各种工具,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撬棒B.天平C.筷子D.钓鱼杆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机械可以省功B.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C.使用定滑轮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D.船桨是一个省力杠杆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不可能大于1B.做功所用时间越长,功率越小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做的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二、多选题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及绳重、摩擦均忽略不计,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测力计在两边拉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则()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NB.弹簧测力计受到的合力为0C.钩码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钩码的拉力是平衡力D.两侧的滑轮都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木块时,应尽量匀速B.斜面的倾斜程度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C.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没有影响D.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沿斜面所用的拉力越小3.用一个动滑轮在5s内将一重为2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3m,拉力为150N,则()A.使用动滑轮所做的有用功是450JB.物体匀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C.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66.7%D.拉力的功率是180W4.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运动,而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C.静止在桌子上的书受到的桌子的支持力与书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越省力5. 如图甲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均不计,改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后,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0.3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机械功和机械能例题与习题【例1】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m(图1),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分析】水平推箱子做的功W1,等于水平推力F和水平前进的距离s的乘积Fs。
匀速举箱子时用的力F′与箱子重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举箱子是F′克服重力(阻力)G使箱子在F′方向上升高h,所做的功W2=F′h=Gh,这种情况下,常常为了简便而说:克服阻力G做的功W2=Gh。
【解答】F=50N,s=10m,G=100N,h=1.5m。
W1=Fs=50N×10m=500J。
W2=Gh=100N×1.5m=150J。
答:他推箱子做功500J,举箱子做功150J。
【说明】题中给了两个力:50N、100N,也给了两个距离:10m、1.5m。
千万不要死记乱套公式,算出两个功:W1=100N×10m=1000J,W2=50N×1.5m=75J。
对于公式,务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运用。
W=Fs中的F是使物体在它的方向上通过距离s的力,s是物体在F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例2】重为100N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移动80m,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竖直方向上物体没有发生移动;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是由于物体有惯性,可以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作用力。
【解答】W=Gh=100×0=0【说明】力对物体做功,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如果有作用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发生移动,或者不受作用力,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都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例3】某人用100N顿的水平拉力,将500N顿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移动8m,拉力做了多少功?若他用100N顿的力竖直向上提此重物,他对物体做多少功?【分析】当他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于物体,物体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8m,他对物体做的功应等于FS。
而他用100N顿的力竖直向上提重物时,物体仍静止不动,物体没有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他对物体没做功。
【解答】W1=F1F1=100N×8m=8×102J∵s2=0∴W2=0【说明】做功有两个必要的因素,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该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例4】高出水面30m处有一个容积是50m3的水箱,要用一台离心式水泵抽水给水箱,1h 能把水箱充满即可。
这台水泵的功率至少是多少千W?(取g=10N/千克)【分析】这道题要求的功率。
功率P=W/t,其中t是1h,而W可以根据W=Gh求出,其中G是50m3水重,h是30m。
G的值,从水的体积V和密度ρ求出质量m以后就知道了。
思路P=W/t→W=Gh→G=mg→m=ρV【解答】m=ρV=1×103kg/m3×50m3=5×104kgG=mg=5×104kg×10N/kg=5×103NW=Gh=5×103N×30m=1.5×107JP=W/t=1.5×107J/3600s=4200W=4.2kW答:水泵的功率应不小于4.2kW。
【例5】重2540N的货物。
如图2所示,滑轮组把它提升1.7m。
若不考虑摩擦,也不考虑滑轮和绳子的物重,则:(1)绳端拉力F是多少N?(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m?(3)若考虑摩擦、滑轮和绳子的物重,须在绳端施力8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分析】使用滑轮组时,重物G由n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G所用的力F就是重物G的n 分之一;由于重物G是由n段绳子承担,当重物升高hm时,绳末端移动的距离s=nhm;若考虑摩擦、滑轮和绳子的物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解答】(1)绳端拉力为F=G/n=2540N/4=635N(2)绳端移动的距离为s=nh=4×1.7m=6.8m(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Gh/Fs=Gh/Fnh=G/Fn=2540N/(4×800N)≈79%【说明】如何判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是解机械效率有关问题的关键,解题时可以用机械做功的目的来分析。
凡是用机械来升高物体的,使物体升高所做的功为有用功;且有W有=Gh,即有用功等于被升高的物体的重力与其提升高度的乘积。
凡是动力做的功就是总功;且有W总=Fs,它等于力与机械在动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而用来克服摩擦和机械自身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W额=W总-W有。
图2【例6】下面的物体中,只具有动能的是______;只有势能的是______;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
A.停在地面上的汽车。
B.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C.被起重机吊在空中静止的货物。
D.弹簧。
E.在水平铁轨上正行驶的火车。
【分析】停在地面上的汽车没有运动,它不具有动能;因在地面上,它也没有势能。
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它在运动着,具有动能;它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又具有重力势能。
在空中静止的货物,它没有动能,只有重力势能。
弹簧在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时,它不具有弹性势能。
水平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只有动能没有势能。
【解答】只有势能的是C;只有动能的是E;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B。
【说明】在确定物体具有何种能量时,应按照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定义,分析物体是否在运动,是否被举高,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符合哪一种能量的定义,就确定物体具有哪一种能量。
【例7】下列物体各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1)高速升空的火箭;(2)被拉长的弹弓橡皮条;(3)被水电站拦河坝拦住的上游水;(4)竖直到达最高点的上抛小球。
【分析】对照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定义,即能判断出上述物体各具有什么形式的能。
【解答】(1)高速升空的火箭,速度不为零,且高度在增加,因此具有动能和势能。
(2)被拉长的弹弓橡皮条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3)被拦河坝拦住的上游水是流动的,具有功能;同时水位又被拦河坝提得较高,因此又具有重力势能。
(4)小球被竖直抛到最高点时,不再运动,速度为零,因此只具有重力势能。
【例8】判断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势能是否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1)货物在钢丝绳的牵引下上升,但速度在减小;(2)电梯上升得越来越快;(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4)弯曲的钢锯条在逐渐变直。
【分析】(1)货物在上升过程中,离地面的高度增加,运动速度减小。
(2)电梯在上升过程中,离地面的高度及运动速度都增加。
(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其离地面的高度和运动速度都没有发生变化。
(4)弯曲的钢锯条在逐渐变直的过程中,弹性形变逐渐变小。
【解答】(1)货物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2)电梯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3)汽车的重力势能、动能都不变。
(4)钢锯条的弹性势能减小。
【说明】在说明动能的大小和变化时,应抓住质量和速度进行分析;说明势能的大小和变化时,应抓住质量和离地面的高度或抓住弹性形变的情况进行分析。
【例9】一只乒乓球由高处静止下落撞击地板后又上升,在整个过程中,乒乓球机械能转化的情况是 [ ]A.势能→动能→势能。
B.动能→势能→势能。
C.动能→势能→动能→势能→动能。
D.势能→动能→势能→动能→势能。
【分析】乒乓球在高处,由于被举高具有势能。
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速度增大,在撞击地面前,球的全部势能转化为动能。
在撞击地板的一瞬间,由于球发生形变,球的动能转化为球的弹性势能。
球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又转化成动能,使球产生一个反方向的速度(如不考虑能的损失,则此速度与球撞击地板前的速度大小相同),向上跳起。
在上升的过程中,动能又逐渐转化成势能,直至动能为零。
从下落到反跳的全过程中,经历的能量变化过程是: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
填空题1.人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水所做的功是功,对桶和绳所做的功是功.2.起重机将3000N的物体在1min内匀速升高20m,在这段时间内起重机做的功为6×104J,起重机的功率为W。
3.如图1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N,那么他将身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N,若他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他的功率至少为W。
图14.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把同样重的木头从一楼搬到三楼,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长,两个对木头做功的大小关系是W甲W乙(选填“>”、“=”或“<”=,对木头做功快的是同学。
5.某起重机将1×104N的重物沿竖直方向提起,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物在开始的30s内上升的高度为16m,在接着的10s内又匀速上升了8m。
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在匀速运动过程中,起重机对重物的拉力的功率是W;在上述的40s内重物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6.重500N的物体,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s.在这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w.7.某商场售货员用20N的水平推力使质量为65kg的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3m,则该售货员对货物做功J,货物的重力做功J,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是N.8.用10N的水平拉力,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N,若木块移动了0.5m,则拉力做的功J.9.(如图2所示,已知物重等于G,请你补充一个物理理,用物得G和补充的物理量求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补充的物理量名称和符号: 机机械效率= .10.用图3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h . 绳子移动的距离为;所做的有用功为;假设所用的拉力为F,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图2 图311.如图4所示,小穆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匀速拉起重为6N的物体,使物体升高了0.2m,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则有用功是J,机械效率为.12.用如图5所示的机械拉着重5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0N,绳子末端的水平拉力为5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2m/s,则10s内拉力做的功是J.图4 图513.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当将一个重为1000N的重物匀速提升2m时,人站在地面上所用的拉力为312.5N,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该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J,机械效率是.14.一台液压起重机在10s内把一辆重为15000N的汽车举高了2m,起重机对汽车做了焦的功,功率是W。
15.图6为某举重运动员在0.5s内由支撑到起立将杠铃举起过程中拍摄的两张照片,杠铃的质量为100kg,则杠铃重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