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部流变学_主题创新报告_20131004
小学科学《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科学《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科学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分组材料: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板块平移学具等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课题《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三、教材分析科学概念: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了解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增强避震的意识。
教学重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资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地震》、《火山》、《板块运动》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汶川地震前后的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别能力。
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地震和火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四、教学方法1、收集资料、分析资料2、模拟实验3、情景展示法五、教学过程(一)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形地貌1、复习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地形地貌?这些地形地貌是不是永远不变的?在不久前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汶川地震前后的地形和地貌。
提问:地震使汶川地形地貌发生了哪些的变化?2、观察四川省汶川地震前后对比图(百度图片/i?ct=50331 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B%C4%B4%A8%CA%A1%E3%EB%B4%A8%B5%D 8%D5%F0%C7%B0%BA%F3%B6%D4%B1%C8%CD%BC&in=3268&cl=2&lm=-1&pn=0&rn=1&di=47166609960&ln=2000&fr=ala0&fmq=&ic=&s=&se=&sme=0&tab=&width=&heig ht=&face)(板书:地震改变地形地貌)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感受更明显、引导学生根据目标回答,突出地震迅猛地、激烈地改变地形。
地球的内外循环是什么

地球的外部循环
水循环
蒸发:水从地表 蒸发到空气中
凝结:水蒸气在 空气中凝结成水
滴
降水:水滴从空 中降落到地表
径流:地表水汇 入河流、湖泊等
水体
地下水:地表水 渗入地下形成地
下水
蒸发:地下水蒸 发回到空气中,
完成水循环
碳循环
碳循环是地球外部循环的重要组 成部分
碳循环的主要形式包括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等
磷循环的影响: 磷元素是生物生 长和繁殖的重要 元素,对生态系 统的平衡和稳定 具有重要作用
磷循环的挑战: 过度使用化肥和 农药等人类活动, 导致磷元素流失 和污染,对生态 环境造成威胁
THANK YOU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氮元素 转化为硝酸盐,供植物吸 收
硝酸盐通过雨水、河流等 途径进入海洋,形成硝酸 盐循环
磷循环
磷元素在地球上 的分布:主要存 在于岩石、土壤 和水体中
磷循环的过程: 通过风化、侵蚀、 沉积等过程,磷 元素从岩石中释 放到土壤和水体 中,再通过生物 吸收、排泄、死 亡和分解等过程, 回到土壤和水体 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碳循环包括大气、海洋、陆地等 生态系统
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 响
地球化学探索地球内部的地震活动与地壳运动的地球化学背景与变化

地球化学探索地球内部的地震活动与地壳运动的地球化学背景与变化地震活动与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的重要地质现象,对于地球化学的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化学的背景与变化可以通过地震活动和地壳运动来理解。
本文将探讨地球内部地震活动与地壳运动的地球化学背景及其变化。
一、地震活动的地球化学背景与变化地震活动是地壳运动最直接、明显的表现之一,而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的重要地质过程。
地球表面的地震活动与地壳运动背后的地球化学背景与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球内部的构造和物质组成地球内部由不同的层次构成,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
地球的地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而地幔则以铁、镁等元素为主要组成部分。
这种不同的物质组成为地震活动与地壳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不同物质的运动与变化导致地震现象的发生。
2. 地球的热力活动地球内部的热力活动也是地震活动与地壳运动的地球化学背景之一。
地球内部的热力活动包括地球内部的热流、地热能的释放等,这一活动导致了地球内部的温度变化和物质的运动。
地震活动和地壳运动往往伴随着地球内部的热力活动,也受其影响。
3. 地球的物质循环地球的物质循环也是地震活动与地壳运动的地球化学背景之一。
地球上的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岩石循环等,这些循环过程中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移使地震活动和地壳运动成为可能。
地震活动与地壳运动的地球化学背景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系统。
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地球内部地震活动与地壳运动的发生。
二、地壳运动的地球化学背景与变化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地质构造的变动,包括地壳的抬升、沉降、断裂和变形等。
地壳运动的地球化学背景与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构造应力与地质断裂地壳运动与构造应力密切相关。
地球内部因各种因素产生巨大的应力,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地壳的变形和地质断裂。
地壳断裂使地壳运动产生,地震活动也在断层面上发生,从而导致地球化学背景与变化。
2. 地壳演化与板块运动地壳运动与地球的板块运动密切相关。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完美优秀课件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模拟板块运动造成的地形变化
模拟实验一:把一块毛巾对折两次,用手 从两端向中间挤压。
模拟实验二:将一块橡皮泥,用手从两端 往外拉。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在地球的深 部,越往下去, 温度越来越高, 地球的深部物质 就像一锅煮热的 粥,在不断地运 动。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 完美优 秀课件 2
•
2、班组完工后,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 统管理 ,对班 组已完 成并形 成系统 功能的 产品, 经验收 后,即 组织人 力、物 力和相 应的技 术手段 进行产 品保护 ,直至 形成最 终产品 ,并指 派专人 看护直 至交付 业主使 用为止 。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形变化

1920年宁夏地震形成的湖泊
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 生里氏8级地震,在引发海啸造 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一座名为 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3 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到影响 露出水面。
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 生里氏8级地震,在引发海啸造 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一座名为 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3 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到影响 露出水面。
实验二:用两本科学书模拟两大板块的水 平移动、上下移动,观察地形发生什么变 化。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科学家预言:未来的某一天, 东非大裂谷终会将它东面的陆地 从非洲大陆分离出去,从而产生 一片新的海洋以及众多的岛屿。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经历了大 约6500万年的时间,喜马拉雅山 每年以0.33厘米——1.27厘米的 速度上升,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 每年仍以1.82厘米的速度上升。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 球 的 内 部 结 构
岩石圈
软流层
东非大裂谷
我们来做板块碰撞、平移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用两本科学书表示两个大陆板块, 把两本书平放在桌面,模拟板块碰撞,观 察板块的变化。想一想,板块这样的碰撞 运动会使地表产生怎样的地形地貌。
我们来做板块碰撞、平移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用两本科学书表示两个大陆板块, 把两本书平放在桌面,模拟板块碰撞,观 察板块的变化。想一想,板块这样的碰撞 运动会使地表产生怎样的地形地貌。
地震前的汶川
地震后的汶川
地球内部运动 引起的地形变化
火山
地震
日本富士山
长白山天池
1963年,冰岛以南的大 西洋中,一艘渔船在海面作业, 人们突然看到那里的海水汹涌翻 滚,烟柱腾空而起,结果一昼夜 之内在海面升起了一座岛屿(苏 尔特塞岛),为冰岛共和国增加 了一块新的土地。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教学设计_模板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教学设计_模板《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二、了解火山和地震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
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
地球的流变学分层

地球的流变学分层
地球内部的机械或流变分层不一定与组成分层相匹配。
学生学习盆地分析时最感兴趣的流变边界之一是岩石圈和软流圈之间的分异。
这是因为沉积盆地中的垂直运动(沉降、隆起)主要是对地球最上层流变带变形的响应,或是对地幔传递的应力通过岩石圈的传导的响应。
岩石圈是地球坚硬的外壳,由地壳和地幔上部组成。
特别重要的是要注意岩石圈的热厚度和弹性厚度之间的差异。
人们普遍认为岩石圈底部由特征等温线(1100–1330℃,)表示,地幔接近其固相线温度。
热岩石圈中的热流是通过传导实现的,而下伏软流圈中的热流则是通过对流实现的。
对流地幔中的温度梯度是绝热梯度。
下伏区域,即软流圈,比岩石圈弱,能够相对容易地通过流动发生变形。
软流圈的上部被称为低速区,在这里P波和S波的传输速度显著下降,可能是由于部分融化。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东非大裂谷中的瀑布,壮观啊!
“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 体挥发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 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 火山。火山爆发能喷出多种物质。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 玛峰是 喜玛拉 雅山脉 的主峰, 海拔 8848.13 米,是 地球上 第一高 峰。
喜马拉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形成历史 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的 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 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距今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 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 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余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 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 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 山脉。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 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现在还在缓 缓地上升之中
因地震堵塞河道拐弯流经汶川的河流
因地震导致路面扭曲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
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 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 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 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
火山: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助手平台提供
北京万方软件股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限公司
2013-10-04
报告目录
i.报告核心要素....................................................................................................... I 一、主题简介........................................................................................................ 1 二、主题相关科研产出总体分析........................................................................ 1 2.1 文献总体产出统计 ................................................................................ 1 三、主题相关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2 3.1 中文期刊论文 ........................................................................................ 2 3.1.1 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 2 3.1.2 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 3 3.1.3 发文较多期刊 ............................................................................. 3 3.1.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3 3.1.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3 3.1.6 最近相关中文期刊论文 .............................................................. 4 3.2 学位论文 ................................................................................................ 4 3.2.1 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4 3.2.2 学位论文增长趋势 ..................................................................... 4 3.2.3 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 ............................................................. 4 3.2.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4 3.2.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4 3.2.6 最近相关学位论文 ..................................................................... 5 3.3 中文会议论文 ........................................................................................ 5 3.3.1 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5 3.3.2 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 5 3.3.3 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 ..................................................... 6 3.3.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6 3.3.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6 3.3.6 最近相关中文会议论文 .............................................................. 6 3.4 外文期刊论文 ........................................................................................ 6 3.4.1 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6 3.4.2 外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 7 3.4.3 最近相关外文期刊论文 ............................................................. 7 3.5 外文会议论文......................................................................................... 7 3.5.1 近十年外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7 3.5.2 外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 7 3.5.3 最近相关外文会议论文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