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试卷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整理与复习试题(含单元过关测试及解析)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整理与复习试题(含单元过关测试及解析)全册

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单元知识梳理易混易错 分析易混点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可任意的选择,即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比如判断公交车是否运动,要以地面或路边静止的建筑物、大树为参照物,如果以公交车上的人为参照物,那么公交车是静止的。

例:两辆并排行驶的汽车甲和乙,速度相同、方向相同,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乙车是( )的。

A 、向前运动B 、静止C 、向后运动解析:由于两辆车速度相同、方向相同,可以把两辆车当作一个整体,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乙车是静止的。

答案:B易错点一 描述物体的位置通常我们用方向各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看所要描述的物体在参照物的哪个方向,距离参照物有多远,用××在参照物的××方向××米处来描述。

例:结合图示,回答问题请以学校为参照物,描述书店和商场的位置。

解析:描述位置时,先确定参照物,本题中的参照物是学校。

其次确定方向,根据图示,上方为北方,则书店在学校的正西方向,商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最后确定距离,书店距离学校900米,商场距离学校1200米。

答:书店在学校的正西方向900米处,商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1200米处。

北易错点二滑动与滚动滑动与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的运动方式。

滑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如滑冰刀在冰上的运动。

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或滚动,如车轮在地上的运动。

例:下列运动中,属于滑动的有(),属于滚动的有()。

A、行驶中汽车的车轮B、玩滑梯C、雪橇在冰上运动D、皮球从斜坡落下解析: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处于转动状态,是滚动;玩滑梯时,人体与滑梯的接触面没有改变是滑动;雪橇在冰上运动方式是滑行,属于滑动;皮球是球体,从斜坡落下时,会滚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30分)1. 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能是或。

3. 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要有轨道和轨道。

4. 旋转的指尖陀螺的运动形式是,上下往复运动的钢尺的运动形式是,荡着的秋千的运动形式是5. 在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说明物体运动得越6. 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的大小。

7.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和。

8 . 以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时,可以用判断方向,用测量距离。

二、火眼金睛判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20分)1.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

( )2. 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只有滚动和滑动两种情况。

( )3. 我们可以通过改进“过山车”来让小球运动得更快。

( )4. 测量走路的快慢时,两位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可以一个沿直线走,一个沿曲线走。

( )5. 物体平移时的轨迹是弧线,摆动时的轨迹是直线。

( )6. 在相同距离内,可以通过比较物体运动所用时间的多少来确定其快慢。

7. 没有设计图,我们照样可以制作“过山车”。

( )8. 无风时,下落的雨滴是做直线运动。

( )9. 在相同时间内,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 ) 10. 拨动的钢尺、压下弹起的弹簧和荡秋千三者的运动形式完全不同。

(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1. 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不可以用( )。

A. 软尺B. 细绳C. 直尺2. 当一辆汽车行驶时,车轮和地面的摩擦是( );急刹车时,车轮和地面的摩擦是( )。

A. 滚动摩擦滑动摩擦B.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C. 滑动摩擦滑动摩擦D. 滚动摩擦滚动摩擦3.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2分)1、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太阳)。

2、太阳高度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长)。

3、一般情况下,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面积的(一半)。

4、地球上能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是因为有丰富的(氧气、水分、养分),保证动植物呼吸的(氧气),和适宜生存的(温度、湿度、光照)环境。

5、下面各图所示的是日食的三种类型,其中①是(全食),②是(环食),③是(偏食)。

6、光源距离遮挡物越远,产生的影子越(清晰);遮挡物距离光屏越远,产生的影子越(模糊)。

二、判断题。

(10分)1、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形状有关。

(√)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3、每光夜晚来临,月亮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4、只要没有乌云和不下雨,我们天天都能看到月亮。

(×)5、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月亮面向着地球的一面,而无法看到月亮背着地球的那一面。

(√)6、太阳表面有时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称为“黑子”。

(√)7、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仪器。

(√)8、影子的产生不仅要有光源,还要有遮挡物和光屏。

(√)9、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10、地球上不同地方在同一时间观察到的月相可能略有不同。

(√)三、选择题。

(20分)1、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是因为(C)。

A.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远B.太阳距离地球比较远C、太阳和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2、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C)。

A.XXX→低→高B.低→XXX→低C、低→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云层越厚看起来越白B、云层越厚看起来越黑C、云的黑白与云层薄厚无关4、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主要的特点是(B)。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22分)1、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可能也会()。

2、人在行走时,身体的运动形式是(),手臂的运动形式是()。

3、车轮在地上的运动是(),滑冰时冰刀在冰面上的运动是()。

[填“滚动“或“滑动”]4、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

5、六棱柱在斜坡上运动时,当坡度较低时,六棱柱的运动形式是(),当坡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六棱柱的运动形式会变成()。

6、组装“过山车“轨道时,我们应先从()开始组装,沿着设计的轨道路线,搭建到”过山车“的(),[填”起点“或”终点“]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因为材料不足而导致不能完成”过山车“的情况,又能提高效率。

[填”起点“或”终点“]二、判断题。

(10分)1、有的物体是永远不会运动的,如楼房、树木。

()2、参照物必须是绝对静止的物体。

()3、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只需说明方向即可。

()4、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是静止的。

()5、桌球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6、橡皮、铅笔和乒乓球在斜面上的活动都是滑动的。

()7、高度越高,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慢。

()8、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是相对的。

()9、组装“过山车“时高度够高就是好。

()10、要确定“过山车“的位置,首先钉确定方位。

()3、挑选题。

(22分)1、“小红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300米处”在这句话中,()是参照物。

A. 300米B.小明家C、小红家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要选择另一个()为参照物。

A.假设不动的物体B.高大的建筑物C、颜色鲜艳的物体3、滚动的易罐的活动轨迹是()。

A. B、C、4、从甲地到乙地,甲用了40分钟,乙用了38分钟,丙用了36分钟,()的速度最快,()的速度最慢。

A.甲B.乙C、丙5、以下关于弹簧摇马的活动,说法精确的选项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检测试试题含答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检测试试题含答案(全册)

教科版⼩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检测试试题含答案(全册)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单元测试卷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班级:姓名:学号:⼀、填空题( ⼀空1分,共10分)1.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改变,那么物体是( )的。

如果物体相对于另⼀物体位置没有发⽣改变,那么物体是( )的。

2. 在⽣活中,我们利⽤( )和( )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马路上⾏驶的汽车以( )为参照物时是静⽌的。

(填“车上座椅”或“路边⼤树”)4. 推箱⼦是箱⼦的运动⽅式叫做( )。

钟表指针的运动⽅式叫做( )。

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 )。

圆球在斜⾯上的运动⽅式是( )。

5.两个物体运动时间相同,我们可以通过⽐较( )来⽐较运动快慢。

(填“运动距离”或“运动姿势”)⼆、判断题(⼀题2分,共10分)1.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 )。

2. 同⼀种物体的不同部分可以有多种运动⽅式,如落地风扇有转动和摆动两种运动⽅式,汽车有移动、转动、滚动三种运动⽅式。

( )3. 在物体不同的位置上贴上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观察与描述物体的运动。

( )4.设计过⼭车时坡度不能发⽣变化。

( )5.⼩明跑了100⽶,⼩红只跑50⽶,⼩明更快。

( )三、选择题(⼀题2分,共20分)1.⽪球在围绕着中⼼轴转的同时,整体位置也发⽣变化,这种运动⽅式是()。

A.滑动B.滚动C.转动2.下列运动属于滚动⽅式的是()。

A.⾬天⾛路滑倒B.⽤抹布擦桌⼦C.骑⾃⾏车前⾏车轮的运动3.⽤⼿将⼩球沿着桌⾯推出,()阶段⼩球在做曲线运动。

A.⼩球在桌⾯上滚动B.⼩球冲出桌⾯在空中C.⼩球落到地上继续滚动4.龟兔赛跑,同⼀段路,兔⼦10分钟到达终点,乌龟5⼩时到达。

谁快?( )A.兔⼦B.乌龟5.猪妈妈要到菜地⾥采摘南⽠。

⼩猪噜噜拍拍胸脯说:“妈妈,我是⼩⼩男⼦汉,我来帮你。

”⼩猪噜噜来到菜地,摘了个最⼤的南⽠。

他⽤双⼿搂着南⽠,想抱起来放在肩上扛回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试卷及答案大全.docx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试卷及答案大全.docx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一、填空。

( 26 分, 2′× 13)1. 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 )、()、()、()直至 ( )的过程。

2. 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和( ) 等。

3. 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和 ()。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4 分,3 ′× 8)1.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都能自己制造 " 食物 " ——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是相同的。

()3.种子在土壤中是先向上长出茎,发育成幼芽,再长根。

()4.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 )5.所有的植物都是用种子来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 )6.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要用显微镜看。

( )7.凤仙花的果实是由雌蕊发育来的。

( )8.所有的植物都有它的生命周期。

( )三、单项选择题。

(15 分, 3 ′× 5)1.凤仙花的身体由 ( )个部分组成。

A.4 B.5 C.62.牵牛花的茎是 ( )。

A. 直立茎 B.缠绕茎 C. 攀缘茎 D. 匍匐茎3.解剖凤仙花应 ( ) 撕下花的各个部分。

A. 从内到外 B. 从外到内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 ( ) 。

A. 选种 - 放土 - 下种 - 浇水 B. 选种 - 下种 - 放土 - 浇水 C. 选种 - 放土 - 浇水 - 下种5. 凤仙花的果实是( )的。

A.椭圆B.圆 C.圆柱形四、简答。

( 35 分 )1.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 15 分)2.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 ?( 20 分)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

( 16 分, 2′× 8)1.刚孵出来小蚕的颜色是 ( ) 。

2. 蚕的一生经历了()、 ()、()、()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教科版科学3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满分:100 时间:40分钟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太阳和月球共有的特点是:它们的形状都是()。

【答案】球体【解析】【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表面有环形山、自身不会发光、是一个球体,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一个球体。

2.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答案】日晷【解析】【详解】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它是通过观察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来计量时间。

3. 太阳高度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_________;太阳高度越低,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________。

【答案】(1). 短(2). 长4. 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

【答案】月相【解析】【详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

5.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________,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

【答案】天然卫星【解析】【详解】地球的卫星分为人造卫星和天然卫星,而月球是在地球基本形态的初期就形成的,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6. 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_____的,地是_____的。

【答案】(1). 圆(2). 方7. 地球上能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是因为有丰富的(),保证动植物呼吸的空气,和适宜生存的温度环境。

【答案】液态水【解析】【详解】地球上能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是因为有丰富的液态水,保证动植物呼吸的空气,和适宜生存的温度环境。

人和动植物能正常呼吸,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8. 在收集和选用资料做主题海报时,需要经历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 ),比较资料、选用资料等步骤。

【答案】科学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制作地球主题海报,只有将积累的经验与新发现巧妙地结合起来,才可能在设计时获得良好的结果。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2分)1、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

2、太阳高度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太阳高度越低,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

3、一般情况下,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面积的()。

4、地球上能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是因为有丰富的(),保证动植物呼吸的(),和适宜生存的()环境。

5、下面各图所示的是日食的三种类型,其中①是(),②是(),③是()。

①②③6、光源距离遮挡物越远,产生的影子越();遮挡物距离光屏越远,产生的影子越()。

二、判断题。

(10分)1、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形状有关。

()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3、每光夜晚来临,月亮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4、只要没有乌云和不下雨,我们天天都能看到月亮。

()5、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月亮面向着地球的一面,而无法看到月亮背着地球的那一面。

()6、太阳表面有时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称为“黑子”。

()7、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仪器。

()8、影子的产生不仅要有光源,还要有遮挡物和光屏。

()9、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10、地球上不同地方在同一时间观察到的月相可能略有不同。

()三、选择题。

(20分)1、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是因为()。

A. 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远B.太阳距离地球比较远C、太阳和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2、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 高→低→高B. 低→高→低C、低→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云层越厚看起来越白B、云层越厚看起来越黑C、云的黑白与云层薄厚无关4、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主要的特点是()。

A. 能转动B.很大C、有生命5、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太阳的能量来自核聚变B. 太阳是个气态的球体C、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小6、端午节那天我们可能看到的月相是()。

A. B. C.7、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最终我们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一、填空。

(26分,2′×13)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 (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水分)、(空气)、(温度)、(阳光)和(土壤)等。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食物)和(氧气)。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4分, 3′×8)1.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都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 √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是相同的。

( ×)3.种子在土壤中是先向上长出茎,发育成幼芽,再长根。

( ×)4.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 √ )5.所有的植物都是用种子来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 ×)6.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要用显微镜看。

( √ )7.凤仙花的果实是由雌蕊发育来的。

( √ )8.所有的植物都有它的生命周期。

( √ )三、单项选择题。

(15分, 3′×5)1.凤仙花的身体由( C )个部分组成。

A.4B.5C.62.牵牛花的茎是( B )。

A.直立茎B.缠绕茎C.攀缘茎D.匍匐茎3.解剖凤仙花应( B )撕下花的各个部分。

A.从内到外B.从外到内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 A )。

A.选种-放土-下种-浇水B.选种-下种-放土-浇水C.选种-放土-浇水-下种5.凤仙花的果实是( A )的。

A.椭圆B.圆C.圆柱形四、简答。

(35分)1.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5分)答: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2.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20分)答: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

(16分,2′×8)1.刚孵出来小蚕的颜色是(褐色)。

2.蚕的一生经历了(蚁蚕)、(成蚕)、(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一生)。

3.(卵)是蚕生命的开始,(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4分, 3′×8)1.蚁蚕吃的桑叶不需要切成碎片或条状。

( √)2.养蚕、织丝是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 √)3.蚕蛾不是昆虫。

( × )4.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 )5.植物有它的生命周期,动物没有它的生命周期。

(×)6.蚕蜕皮是为了长大,就像衣服小了,换大衣服一样。

( √)7.雄蚕蛾的身体比雌蚕蛾大一些。

(√)8.我们可以在养蚕的房间里使用杀虫剂灭蚊子。

(×)三、单项选择题。

(24分, 3′×8)1.选择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 A )。

A.卵-幼虫-蛹-成虫B.幼虫-卵-蛹-成虫C.卵-蛹-幼虫-成虫D.卵-幼虫-成虫-蛹2.蚕丝织成的布叫做( B )。

A.棉布B.丝绸C.涤纶3.蚕喜欢吃( A )。

A.桑叶B.白菜叶C.竹叶4.蚕的生命周期为( C )。

A.一个月B.两个月C.56天5.下列哪种动物要经过变态( A )?A.蟾蜍B.鸡C.大熊猫6.爷爷、奶奶、外婆属于( C )。

A.青年组B.中年组C.老年组7.把蚕茧上的丝拉出来可以把蚕茧放在( B )中浸泡。

A.冷水B.热水C.温水8.蚕宝宝一共蜕( C )次皮?A.2B.3C.4四、简答。

(36分)1.蚕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答: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2.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答: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一、填空。

(28分,2′×14)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它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保持相平)。

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水结冰时要向周围(散发)热量。

3.我可以用(阳光晒)、(手捂热)等方法加快冰的融化。

冰融化时向周围(吸收)了热量。

4.水能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蒸发。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5.水在自然界同时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促成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

(18分, 3′×6)1.可以用( B )方法准确的知道一杯水的温度。

A 用手触摸B 用温度计测量C 用口尝2.-8℃读作( C )A 8摄氏度 B减8摄氏度 C零下8摄氏度3.测量水温时,应用手拿温度计的( A )A 上端B 中间C 下端4.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从( C )来的。

A 从杯壁渗出来的。

B 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浸出来的。

C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

5.水变成水蒸气要向周围( B )热量。

A 吸收 B放出 C 不吸收也不放出6.与水的蒸发快慢无关的是( C )A 温度的高低B 是否有风 C水的多少1.小芳测量水温时把温度计拿出水面读数。

(×)2.用手捂温度计的玻璃泡,里面的液体会上升。

(√)3.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4.云、雾、露、霜都是由水变成的。

(√)5.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会凝固成冰。

(√)6.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7.冰不能直接变成水蒸气。

(×)8.我们看不水蒸气是因为它的微粒太小。

( √ )四、我的发现(8分)我认真观察过水和冰,我知道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答: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不同点:水是液体、会流动、柔软的、没有固定形态;冰是固体、有固定形态、坚硬的五、简答。

(30分)1.下雨后地面有一些水洼,天晴了水洼里的水很快就会干,水到哪去了?答:水被出来的太阳蒸发成水蒸气,散布到空气中了。

2.小红在吃冰棍时发现冰棍下面有许多白雾,这是怎么回事?答:那是因为冰棍的温度很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所以才会出现白雾。

3.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总是不会溢出,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怎么回事?答:那是因为海洋中的水不断地在蒸发成水蒸气,散布到天空中,天空中的水蒸气聚集的太多则会下雨,雨下下来流到江河里,循环不息。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一、填空。

(22分,2′×11)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为(磁极)。

磁铁有两个(磁极)。

3.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

4.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5.(罗盘)是实用价值最大的指南针。

6.普通实用型指南针,它主要由(支架、磁针、方向指示盘、外壳)组成。

1.磁铁只有蹄形的。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3.同极相互吸引,异极相互排斥。

(×)4.把两个相同的磁极称同极,不相同的磁极称异极。

(√)5.把两个或多个磁铁组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变化。

(√)6.磁石是一种能吸铜的矿石。

(×)7.磁针红色一端是北极,指北的,用字母N表示。

(√)8.磁铁只有接触到含有铁的物质时,才能将其吸引。

(√)9.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T”形磁铁有三个磁极。

(×)10.把磁铁摔成两块,这时就会形成两个只有一个磁极的磁铁。

(×)三、单项选择题。

(21分, 3′×7)1.两个磁极接近。

(B )相互排斥,(A )相互吸引。

A.同极B.异极2.最早的指南针“司南”是直接用(A )制成的。

后来的指南针是用(B )制成的。

A.磁铁矿石B.磁铁矿石磁化钢针3.“司南”的(A )极在勺柄前端,(B )极在与勺柄相对的勺子前端。

A.南B.北4.(B )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A.铜针B.钢针5.磁铁的形状是(B )。

A.五种 B各种各样6.磁力能穿透物体,隔着(A )的物体能吸铁。

A.薄的B.厚的7.一个磁铁如果每月受到敲击,高温或强磁场等影响,磁力大小一般(A )A.会发生改变的B.不会发生改变的四、我的研究(12′×3)1.我们在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磁铁在这些地方有什么作用?答:发电机,磁生电;电动机,电生磁;广播、耳机里面,电震动转为磁震动;指南针,指示方向。

2.用指南针怎样辨明方向?答:指南针,司南,罗盘上的磁铁有南(S)、北(N)两极,地球磁场的“S 极”在地理位置的北极,“N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

指南针的S 极吸引地磁的N 极,所以指南针等的“南极(S极)”通常都指向南方。

答:(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3.对于条形以外的形状的磁铁,我们能找到它的南北极吗?怎样找?答:(1)用悬挂法,描述:用线系住磁铁中间,把它挂在空中,等静止下来,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

(2)用指南针法,描述:用一块已知南北极的磁铁的一个极去靠近这一磁铁,相吸,磁极相反;相斥,磁极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