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n技术及室内部署策略
802.11n技术详解

9
802.11n的关键技术
Spatial multiplexing补充
MIMO技术运用了多径效应的正面
影响,使用多天线来实现多通道,传 输信息流经过空时编码形成多个信息 子流经过多个天线发射出去,多天线 接收机使用先进的空时编码处理能够 分开并解码这些数据子流,从而实现 最佳的处理。
SIFS的时间间隔是16usec
20
802.11n的关键技术
Block Acknowledgements
按照11n协议,对于MSDU聚合帧的确认,可以作为一个帧来确认。对于
MPDU聚合帧,需要对构成该聚合帧的每个帧进行分别确认。 为了提高MAC层效率,协议定义了block acknowledgement机制,可以通 过一个frame来实现对整个MPDU聚合帧的确认。 据了解:Block Acknowledgements+Frame Aggregation可以将文件传输 等流量的吞吐提高100%。 在AC上可以通过display wlan client verbose 查看已经建立的BLACK ACK
19
802.11n的关键技术
Reduced Interframe Spacing (RIFS)
按照11协议,在收到确认帧和发送下一帧之间需要一个时间间隔 (IFS)。较11协议,11n定义了更短的IFS并称之为RIFS,提高了发送 效率。但是该模式只能应用于greenfield模式,即纯n的设备。 RIFS将两个帧间的时间间隔缩短到2usec
层,随后几年IEEE相继提出了802.11b、802.11a和802.11g的物理层标 准。
(2)802.11b提供了最大11Mbit/s的传输速率,802.11a和802.11g提
802.11n技术简介

802.11n技术简介IEEE-802.11n 整合了早期802.11 协议的所有修订和增补内容,其中包括实现QoS 的802.11e 增强MAC技术以及省电技术。
IEEE-802.11n 设计目标就是为了实现高吞吐量。
目前宣称的最高速率可达300Mbps(两个独立数据流/40MHz 信道宽度)。
如果以IEEE-802.11a/g的最高速率54Mbps 作为比较,802.11n 通过使用下文所述的技术,可以实现高达300Mbps 的数据吞吐量。
技术优势相对传统802.11技术,802.11n具备以下技术优势:ν 更高的有效数据吞吐能力802.11n采用了一系列新机制以增加可用带宽。
基于802.11a/g的无线局域网在物理层可提供最高54Mbps数据率(毛速率,非净速率),但网络层的实际速率只有22-26Mbps。
而802.11n 吞吐量目前已经达到300Mbps的毛速率,实际速率可达120-130Mbps。
理论上说,由802.11n 标准定义的速率在四个空分数据流模式下高达600Mbps。
这是首次无线速率超过有线快速以太网络速率。
ν 更可靠的无线覆盖新的802.11n技术不仅提高了数据吞吐量,而且,还缩减了无意义的接收区域,这将为有效使用无线网络带来更好的信号覆盖和更高的稳定性,特别是对那些专业环境中特殊用户。
ν 更远的距离一般来说,数据吞吐量随收/发信机的距离增加而减少。
但802.11n的整体性能提高确保了AP发出的信号经过给定距离到达接收端后,明显比802.11a/b/g强。
兼容性802.11n是一个向后兼容IEEE-802.11a/b/g的新标准,但是,新标准的优势只有支持802.11n 的AP或客户端才能享受。
为了允许基于802.11a/b/g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客户端(也称为传统客户端)能够在802.11n 网络中共存,802.11n的无线接入点(AP)必须提供特殊的模式用于混合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性能并不会有实质性提升。
无线网络方案

无线网络方案1000字无线网络方案是一种无线通信方式,它通过使用无线信号传输数据来实现网络连接。
其主要应用在室内及城市居民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提供无线互联网接入、语音通信等功能。
以下是一个基于802.11协议的无线网络方案:1. 网络设备和布置方案(1)网络设备使用基于802.11协议的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卡作为网络接入设备。
路由器使用双频段无线信号,支持2.4GHz和5GHz频段,可支持高速、稳定的无线网络连接。
无线网卡需要符合802.11协议,支持无线接入。
(2)布置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置,以保证网络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可采用分布式布置、板块式区域覆盖、点对点覆盖等方法进行网络部署。
2. 网络安全方案(1)认证机制采用WPA2-PSK(WiFi Protected Access II Pre-Shared Key)认证机制进行认证,即通过预先共享密码的方式建立安全连接。
(2)数据加密使用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访问控制通过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过滤和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过滤等措施,限制非授权设备的访问。
3. 管理和维护方案(1)网络管理使用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进行管理,包括对路由器的配置、监控、维护等操作。
(2)网络维护对路由器、无线网卡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升级,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3)用户服务提供专业的用户服务,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网络问题和故障。
总之,以上是一个基于802.11协议的无线网络方案,它能够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无线网络连接和通信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结合具体场景和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实施。
80211n技术及室内部署策略合集

802.11n技术特点
20MHz频宽(HT20)
单流: 65Mbps 双流: 130Mbps(当前主流) 三流:195Mbps 四流:260Mbps
802.11n技术特点
更高的吞吐量
11a/g设备吞吐量:大于20Mbps 11n设备吞吐量
单流HT40吞吐量: 大于90Mbps 双流HT40吞吐量: 大于140Mbps
40MHz频宽
2.417
2.427
2.437
2.447
2.457
2.467
5
10
4
9
3
8
13
2
7
12
1
6
11
2.412
2.422
2.432
2.442
2.452
2.462
2.472
14
2.484
40MHz频宽
更多的子载波
每20MHz的子载波数为48个,接入速率为54Mbps
帧聚合
MAC服务数据单元汇聚(A-MSDU帧聚合)
MAC Service Date Unit MSDU汇聚多个去往同一目的的以太网帧,将其封装在一单独 802.11帧里传播 因以太网帧远小于802.11帧,因此MSDU更加有效
帧聚合
1×1:一发一收,单流 1×2:一发两收,单流 2×2:两发两收,双流 2×3:两发三收,双流 3×3:两发(动态选择三路发射单元中最优的两路发射单元)三 收,双流
提纲
IEEE 802.11n概述 802.11n关键技术 802.11n兼容性 802.11n产业现状 京信802.11n解决方案 802.11n室内部署策略
11g:用户独享带宽为1Mbps,并发用户数20个 11n:用户独享带宽为1Mbps,并发用户数100个
802.11N协议基础及网络部署

802.11g
54Mbps (实际25Mbps)
带宽的大幅度提升使得每个接入点可以接入更多的客户端。
全面向下兼容a/b/g
2.4 GHz 5.8 GHz
Not support
b only
g only, b/g mix, b only
n only, b/g/n mix, g/n mix,b/g mix, g only, b only n only, a/n mix, a only
技术要求
在传输速率方面,802.11n可以将WLAN的传输速 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供 到300Mbps甚至高达600Mbps;覆盖范围可以扩 大到好几平方公里,使WLAN移动性极大提高; 兼容其他标准(包括3G) 。
802.11N技术简介
产生原因
Wi-Fi联盟在802.11a/b/g后面的一个无线传输标 准协议, 为了实现高带宽、高质量的WLAN服务, 使无线局域网达到以太网的性能水平,802.11任 务组N(TGn)应运而生。
目录
802.11n 概述 802.11n 关键技术 影响802.11n速率的关键因素 802.11n设备部署
802.11n部署——部署策略
2010年Q4-2011年Q4:
新建网络:以11n设备为主。 原有网络扩容:新增11n设备,与原有11g设备 混合部署。 利用2-3年时间逐步替换原有11g设备,实现11g 向11n的平滑升级。
IP报文长度(byte)
1*1实际速率 (无加密) Mb/s
1500
512
88
20MHz 60 40MHz 120
802[1].11n技术及室内部署策略
![802[1].11n技术及室内部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5ec9101581b6bd97f19ea0a.png)
一般网网络拓扑式Βιβλιοθήκη InternetRADIUS 服务器 网管 AC PORTAL
汇聚交换机
中间可能经过多级汇聚 或其他很多网络设备
POE交 换机
AP
各种设备的功能介绍
Portal:返回用户门户网站(中国联通登陆界面) Radius:计费认证(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程用户
• 1.单独放装,场景:高校宿舍(用户数比 较多) • 2.与已有室分合路(专用合路器),场景 :酒店(酒店对美观有要求/天线输出功 率12db左右) • 3.建议:综合考虑用户数、带宽、覆盖效 果及施工可行性确定最优方式。
WLAN应用前景
• WLAN的移动性弥补了有线网络的不足 • 随着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也可用【共享网 络/无线网卡】)、智能手机普及,WLAN 以其低廉的价格将会有广大的用户
拨号认证)
网管:对网络设备监控,比如交换机,AP是否离线 AC(无线控制器):对AP集中管理,比如信道规划,发射功率控制,给用户分 配IP等(有时可能用专门的BASE服务器),跟以上提到的服务器接口 汇聚交换机:数据转发,网络拓扑,一个节点变成多个节点
POE交换机( Power Over Ethernet ):对AP供电
说明:对于无线桥接产品的应用只是特殊应急模式,由于桥接的 不稳定性,避免大量用户投诉。
追求创新 追求发展 追求卓越 追求和谐
WLAN产品应用场景
1.普通AP:一般组网的末端设备 2.CPE:解决盲区覆盖(无线放大器/中继)
3.双频AP:解决网线问题,AP之间通过无线桥接,有一台AP接 入网络即可
4.无线网桥:解决上行传输问题
802.11n无线局域网部署指南

射频链路
3
空间复用
4
保护间隔
5
20 MHz 与 40 MHz OFDM 信道
6
天线分集
7
传输波束成形
7
数据链路层增强
8
帧聚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块确认
10
速度与吞吐量
10
调制编码方式
10
合规、设计与集成
12
Wi-Fi CERTIFIED™ n 认证项目
12
PoE
13
现有的基础架构
14
2.4 GHz 与 5 GHz 频段
15
20 MHz 与 40 MHz 模式
16
向后兼容
16
客户设备
17
VoWiFi
17
安全
18
站点勘测
19
迁移与部署策略
20
结语
22
1
802.11n 无线局域网部署指南
概述
1997 年,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在 802.11 原始标准中对无线局域网(WLAN) 技术首次做出了定义。最初的 WLAN 设备采用称为直接序列扩频(DSSS)或跳频扩频(FHSS) 的射频技术,支持 1 Mbps 与 2 Mbps 的数据速率。从 1997 年开始,随着 IEEE 对 802.11 标 准进行修订以支持新的技术,WLAN 的数据速率逐渐增加。1999 年批准通过的 802.11a 修正 案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 5 GHz 频段上支持 6~54 Mbps 的数据速率。同年, 802.11b 修正案定义的高速直接序列扩频(HR-DSSS)机制可在广泛使用的 2.4 GHz 频段上 支持 5.5 Mbps 与 11 Mbps 的数据速率。2003 年,IEEE 批准通过了 802.11g 修正案,后者同 样采用 OFDM 技术,在 2.4 GHz 频段上支持 6~54 Mbps 的数据速率。用户与企业一直期待 802.11-2009 修正案,它定义的高吞吐量(HT)技术可支持高达 600 Mbps 的数据速率。802.11n 技术增强并优化了物理层与 MAC 子层,从而支持如此高的数据速率。
802.11n技术汇报

26
802.11n部署应用建议( 802.11n部署应用建议(续) 部署应用建议
16
PHY层 PHY层 40MHz Mode
802.11n技术通过将相邻的两个20MHz信道绑定成40MHz,使传输速 率成倍提高。 准确地讲,应该是不只一倍。对于11a/b/g,为了防止相邻信道干扰, 20MHz带宽的信道在其两侧预留了一小部分的带宽边界。而通过 Channel bonding,这些预留的带宽也可以用来通讯,从而进一步提高 了吞吐。这样的话,sub carriers可以达到108个。
14
PHY层 (续 PHY层 MIMO (续)
3×3是主流的原因 × 是主流的原因
3×3天线 是性价比 最高的选 择。
如果继续增加发送和接收天线的数目,对传输速率的影响 很小,从上图可以看出,如果使用3×4甚至4×4模式,系 统的性能增加的很少,但系统的成本却直线上升,这个成本 的增加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硬件系统复杂度增加,另一 方面是系统耗电的增加和功耗增加带来的散热问题等。
13
PHY层 (续 PHY层 MIMO (续)
3×3、2×3和2×2的性能差异
三根天线岂不是 要比两根天线整 整快50%?
没有那么多,因为实际 速率受其它参数的影响, 但是由于3×3用的发射 天线更多,可以使实际 性能比2×3最多高20%左 右。
注:增加天线的个数可以提高空间分集的正交性。
2
802.11n标准进展 802.11n标准进展
802.11
802.11b
802.11a/g
802.11n
从草案到标准,只有一步之遥,当然无需更换硬件。
3
802.11n是准4G技术 802.11n是准4G技术 是准4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帧聚合
MAC协议数据单元汇聚(A-MPDU帧聚合)
MAC Protocol Date Unit MPDU不收集以太网帧,而是将每个以太网帧转化为802.11帧,再 将这些帧按照目的地址收集起来,这样可节省802.11封装
帧聚合
确认阻止(Block Acknowledgment)
提纲
IEEE 802.11n概述 802.11n关键技术 802.11n兼容性 802.11n产业现状 京信802.11n解决方案 802.11n室内部署策略
MIMO
核心技术:MIMO 提高吞吐量 改善信噪比 提高无线链路健壮性
MIMO
MIMO技术:波束成形 通过调整多天线信号使得接收端信号强度改善 一般用户于接收端只有单天线和表面反射障碍较少(如空旷环境) 发射端通过调整无线信号相位,接收端进行反馈
MIMO
MIMO技术:多径或空间分集 多径效应:信号通过不同路径到达接收端 空间分集:各个天线将信号通过不同路径发送给接收端 通过信号处理,将各路到达的信号叠加,从而提高SNR
MIMO
MIMO技术:空间复用 通过多条通道,并发传递多条空间流,成倍提高系统吞吐量 发射机及接收机的增加将会有效提高信噪比
11g:用户独享带宽为1Mbps,并发用户数20个 11n:用户独享带宽为1Mbps,并发用户数100个
802.11n 分类
从无线模式分类
AN:5.8GHz的11n GN:2.4GHz的11n AGN:2.4GHz/5.8GHz的11n
802.11n 分类
从发射/接收单元分类
1×1:一发一收,单流 1×2:一发两收,单流 2×2:两发两收,双流 2×3:两发三收,双流 3×3:两发(动态选择三路发射单元中最优的两路发射单元)三 收,双流
2.467
5
10
4
9
3
8
13
2
7
12
1
6
11
2.412
2.422
2.432
2.442
2.452
2.462
2.472
14
2.484
40MHz频宽
更多的子载波
更多的子载波
802.11a/g子载波 每20MHz的子载波数为48个,接入速率为54Mbps
802.11n HT20:单条流每20MHz的子载波数为52个 单流:速率提升至58.5Mbps 双流:速率提升至117Mbps HT40:采用40MHz频宽信道时,单条流子载波数可提高至108 个,速率可提升至135Mbps 单流:速率提升至121.5Mbps 双流:速率提升至243Mbps
802.11n发展历程
两大阵营产品兼容性
不同阵营存在“不友善”因素 “不友善”不代表不兼容 测试最佳性能时,尽量采用相同阵营的设备
802.11n技术特点
802.11n技术特点
更高的接入速率
40MHz频宽(HT40) 单流: 150Mbps 双流: 300Mbps(当前主流) 三流:450Mbps 四流:600Mbps
802.11n发展历程
IEEE802.11n 历史上的两大阵营
WWISE联盟 >>Broadcom / 意法半导体 / TI / linksys ……
TGn Sync联盟 >>Atheros / Cisco / Intel / Marvell / 诺基亚 / 北电 / 三星
两大阵营产品兼容性 两大阵营主体技术类似 OFDM / MIMO / MAC层优化 互操作性不存在问题
802.11n技术特点
更大的覆盖范围
MIMO技术:波束成形改善SNR MIMO技术:多经或空间分集改善SNR 同等情况下11n产品的覆盖距离至少可达到11g产品的两倍
802.11n技术特点
更多的并发接入用户数
客户端带宽共享 同等接入体验下11n AP的并发接入数为11g AP的5倍以上 同等接入用户下11n AP的用户独享带宽是11g AP用户独享带宽的 5倍以上 典型并发用户数
802.11n技术及室内部署策略
提纲
IEEE 802.11n概述 802.11n关键技术 802.11n兼容性 802.11n产业现状 京信802.11n解决方案 802.11n室内部署策略
802.11n发展历程
IEEE802.11n 发展历程
2002年9月:IEEE高吞吐量研究组成立 2005年7月:IEEE802.11n draft 1.0通过 2007年3月:IEEE802.11n draft 2.0通过 2009年9月:IEEE802.11n 正式发布
40MHz频宽
两种频宽模式:HT20 / HT40 20MHz频宽:满足兼容性 40MHz频宽: 满足高性能需求 两个20MHz信道被捆绑,一个是主,一个是辅 主信道: 发送beacon报文和部分数据报文 辅信道: 发送其它报文
40MHz频宽
2.417
2.427
2.437
2.447
2.457
802.11n技术特点
20MHz频宽(HT20)
单流: 65Mbps 双流: 130Mbps(当前主流) 三流:195Mbps 四流:260Mbps
802.11n技术特点更来自的吞吐量11a/g设备吞吐量:大于20Mbps 11n设备吞吐量
单流HT40吞吐量: 大于90Mbps 双流HT40吞吐量: 大于140Mbps
HT40 单流:速率提升至150Mbps 双流:速率提升至300Mbps
帧聚合
帧聚合概念
802.11帧除包含有效信息外,还包含射频前缀及MAC信息 帧聚合即是把两个以上帧聚合成一个帧传输
帧聚合
MAC服务数据单元汇聚(A-MSDU帧聚合)
MAC Service Date Unit MSDU汇聚多个去往同一目的的以太网帧,将其封装在一单独 802.11帧里传播 因以太网帧远小于802.11帧,因此MSDU更加有效
前向纠错FEC
前向纠错FEC提升
802.11a/g 前向纠错码率为3/4 802.11n 前向纠错码率为5/6
HT20 单流:速率提升至65Mbps 双流:速率提升至130Mbps
HT40 单流:速率提升至135Mbps 双流:速率提升至270Mbps
更短的保护间隔
更短的保护间隔
802.11a/g保护间隔为800ns 802.11n保护间隔为400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