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105例分析)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病例分析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病例分析放射科张国俊根据典型的CT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各期的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不难,CT诊断急性硬膜下血肿极为迅速可靠,而等密度的硬膜下血肿则CT不容易显示,极易漏诊。
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作者就2008年8月------2009年11月在工作中遇到的3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8年8月--2009年11月3例,其中1例经手术治疗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男2例,女1例;35岁1例,65-70岁,2例;从出现症状到CT检查时间2天—15天;临床表现;头痛3例,肢体麻木、乏力2例,1例有明确外伤史。
检查方法:均使用东软CT-C2800螺旋CT机,以听眉线为基线,向颅侧连续扫描10层,层厚及层距为10mm。
患者1、女,35岁,半月前头部轻微碰击伤,头痛,无恶心、呕吐,头面部软组织未见明显肿胀。
CT检查显示:颅骨完整,双侧额颞部硬膜下腔轻度増宽,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中线结构居中,诸脑室大小、形态、密度未见异常。
影像诊断:双侧额颞部硬膜下腔少量积液,建议短期复查CT。
期间,患者无任何不适,拿我院所做CT到国龙医院外科就诊,国龙医院诊断,基本正常。
于今日到我院外科,自己要求检查CT。
CT显示,颅骨完整,双侧额颞部硬膜下腔轻度増宽,左额颞顶部等密度硬膜下血肿,部分呈斑片状高密度,轻度占位效应,左侧大脑皮质及侧脑室稍受压,中线结构稍右偏,局部脑沟消失。
颅骨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诊断:1、双侧额颞部硬膜下腔少量积液,2、左额颞顶部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诊断明确,患者快速转入上级医院。
患者2、男,67岁,临床病史,头稍痛,肢体乏力、麻木。
头颅CT显示:颅骨完整,左侧额颞顶部紧贴颅板下带样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左侧大脑皮质明显受压,左侧脑室受压变小,移向对侧。
中线结构明显右偏,左额颞顶部局部脑沟消失,右侧脑室扩大。
影像诊断:左侧额颞顶部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诊断明确,患者极速转入上级医院。
硬膜下血肿CT诊断108例分析

硬膜下血肿CT诊断108例分析
吴淑贝;林美福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5(017)002
【摘要】硬膜下血肿CT诊断108例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吴淑贝,林美福,陈凤英,王聚贤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我们收集经CT检查、临床手术证实为亚急性或慢性硬膜下血肿108例,现分析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本组108例硬膜下血肿中慢性96例,亚急性...
【总页数】1页(P53)
【作者】吴淑贝;林美福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50.4
【相关文献】
1.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30例分析 [J], 沈春升
2.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26例分析) [J], 甘龙生;邓靖红
3.颅骨钻单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08例分析 [J], 卫永茂;吴国强
4.慢性硬膜下血肿CT诊断68例分析 [J], 李志宏
5.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30例分析) [J], 陈斯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伤性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的CT分析

结论 : 大脑镰 、 小脑幕硬膜下血肿 的C T表现具有特征性 , 只要 全面分 析病变 C T征象 , 都能作 出正确诊断 。
关键词 : 肿 ; 血 硬膜 下 ; ; 层 摄 影 术 ; T 脑 体 C
中图分类号 : 5 . 5 R6 1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0 —4 9 2 0 ) 10 9—2 0 82 0 ( 0 80 —0 30
1 资料 与方 法
本组 1 中 , 1 8例 男 3例 , 5例 ; 龄 1  ̄6 女 年 0 8岁 , 均 3 平 5岁 ,
C 表 现 为 小 脑 幕 区 的 片 状 影 2 , 月 形 1例 , 例 累及 大 脑 T 例 新 1 镰 则 呈 镰 刀 状 。血 肿 位 于 双 侧 小 脑 幕 区 4例 , T 表 现 为 对 称 C 或 不 对 称 的 v 形 高 密 影 3例 , 1例 累 及 大 脑 镰 则 呈 Y 形 高 密 影 。窦 汇 以下 血 肿 边 界 欠 清 , 汇 以上 则 较 清 , 肿 无 明 显 占 窦 血 位 现 象 。大 脑 镰 硬 膜 下 血 肿 1 例 , 其 局 限 大 脑镰 的前 , 部 O 依 后 或 全程而 表现 为局 限或 全 程带 状高 密影 ,T表 现 为内缘平 C 直 , 缘弧 形或波浪的带状高密影 。 外
硬 膜 下 血 肿 在 颅 脑 外 伤 是 常 见 的 颅 内 血 肿 之 一 , 位 于 而
2 结
C 分 型 :8 中 , 脑 镰 硬 膜 下 血 肿 1 T 1例 大 O例 , 脑 幕 硬 膜 小 下血 肿 8例 , 据 是 否 合并 其 他 颅 脑 损 伤 分 为 单 纯 型 和 复 合 型 根
[ ]王忠诚. 4 神经外科学 [ . M] 武汉 : 湖北 科学技术 出版社 ,9 8 24 1 9 : 8—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影像学表现⑴.CT:•内板下方双凸形高密度,边缘锐利,均匀或不均匀;血肿局限,多不超越颅缝,若骨折超越颅缝,则血肿可超过颅缝;常合并颅骨骨折;可多发,占位效应明显。
(二)硬膜下血肿⑴.CT平扫:①急性硬膜下血肿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少数为等或低密度;范围广泛,可跨越颅缝;常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占位效应明显;②亚急性、慢性期: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其内可有分隔或钙化;可双凸形,其内可有分隔、钙化。
增强可见远离颅骨内板的皮层和静脉及血肿包膜强化③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与脑组织密度相等•单侧:占位效应,同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双侧:双侧脑室对称性变小,体部呈长条状;前角内聚,呈“兔耳征”;脑白质塌陷,脑沟消失。
㈠中心型肺癌【影像学表现】CT:支气管壁增厚、管腔变窄、闭塞肺门肿块,常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典型者呈“S”纵隔结构受侵,血管受压、移位、变窄、闭塞。
纵隔淋巴结增大(三)脑膜瘤影像学表现2.CT平扫:典型表现: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均一高或等密度肿块,边界清楚。
常有点状、不规则或全部钙化。
占位明显,水肿较轻。
以广基底和颅骨内板或硬膜相连。
可见相邻颅骨骨质增生或破坏。
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一致强化;边缘锐利.3.MRI平扫:•T1WI多与脑皮质信号相等,少数为低信号;周围见低信号环,为肿瘤包膜;•T2WI可为高,等或低信号.•瘤内信号不均,表现为颗粒状,斑点状或轮辐状;(血管,钙化,囊变)•瘤周可见轻中度水肿带.•增强:明显均一强化;邻近脑膜可见“脑膜尾征” (鼠尾状强化)肝脓肿CT,CT:平扫显示肝实质间圆形或类圆形低P病灶,中央为脓肿,P均匀或不均匀,CT值高于水而低于肝,出现小气泡时可见液平面,密度低于肝而高于脓肿的为脓肿壁,急性期脓肿壁周围出现水肿带边缘模糊增强:脓肿周围壁呈环形明显增强,弄清和周围水肿带明显屋强化,一般常见“双环征”(水肿带+浓重壁周围屋水肿则呈单环,还可见“三环征”,环征和脓肿内的小气泡为肝脓肿的特征性表现)骨肉瘤X线基本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好发,骨质浸润性破坏,肿瘤骨形成、骨膜反应及骨膜三角、软组织肿块。
CT诊断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

CT诊断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CT诊断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50例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美国GE全身CT扫描机,距阵256×256,层厚1.0 cm,扫描时间4.8秒。
50例中18例同时行增强扫描,造影剂为60%泛影葡胺,按每公斤体重1~2 ml 静脉加压快速注射后立即扫描,层次同增强前。
结果:50例患者经平扫后,48例诊断为硬膜下血肿,2例经增强扫描和随访后明确诊断,平扫诊断符合率96%。
53个血肿形态各异,急性和亚急性血肿19个,血肿均呈新月形,慢性硬膜下血肿34个,8个呈新月形,14个呈半月形,12个呈双凸形;急性血肿11个均为高密度;8个亚急性血肿5个为高密度,3个为混合密度;34个慢性血肿9个为混合密度,21个为等密度,4个为低密度。
急性硬膜下血肿以高密度为主,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高密度比率降低,等密度或混合型密度比率增加。
结论:CT扫描可提高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T in diagnosis of subdural hematoma.Method:50 cases of subdural hematoma used the U.S. GE whole body CT Scanner,matrix was 256×256,thickness was 1.0 cm,scan time was 4.8 seconds.50 cases in 18 cases was took simultaneously enhanced scan,60% contrast agent Diatrizoate,per kilogram of body weight immediately after scanning 1-2 ml intravenous bolus injected pressure,level was with enhanced front.Result:In 50 patients after the scan,48 cases diagnosed with subdural hematoma,2 cases diagnosed after enhanced scan and follow-up,scan diagnosis rate was 96%. hematoma shapes were 53,acute and subacute hematoma was 19,showed a crescent-shaped hematoma,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was 34,8 crescent-shaped,14 showed a half-moon,12 double-convex.11 acute hematoma hematoma density were high density,5 for high-density in 8 subacute hematoma,mixed -density 3.34 chronic hematoma 9 mixed density,21 of equal density,low density 4.Acute subdural hematoma with high -density-based,subacute and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lower high-density ratios,such as density or mixed-density ratio increases.Conclusion:CT scans can increase the rate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subdural hematoma,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CT scan;Subdural hematomaCT是诊断硬膜下血肿安全可靠的手段,能直接地显示血肿的形态和范围。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及诊断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 C T 表现 及 诊 断
韩 忠 英
( 天镇县人 民医院, 山西 天镇 0 8 0 ) 3 2 0
网膜漏 口内混 入脑 脊液或血块凝结不 良、 细胞 或破 碎的血细 红 胞沉 降于血肿 的下 方时 ,在半月形的血肿 内见到下部致密 、 上 方低 密度 的液体界 面。
于秋慧 , 久明. 李 婴儿氧舱治疗重度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近期头
31 等 密度硬膜下血 肿的形成 .
等密度硬膜下 血肿多为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 发生于硬脑膜与蛛 网膜之间 。形成于伤后 第 4天至第 3周 , 可分为早期和晚期。 早期出现细胞 沉淀反应 ,
颅c T观察f . J 医学影像学杂志 ,0 2 1( ) 13 1 2 0 ,2 3 :8 .
韩玉 昆 、金汉珍 等人认 为 , I H E的脑 细胞 凋亡是 一 可逆
7 岁 。有轻微创伤史者 9 , 明确创 伤史者 5例 , 1 例 无 病程 7d ~ 1 年。临床有 头痛 、 恶心呕吐 、 肢体无力 、 步态不稳 , 重者偏瘫 。
性过程 。本文搜集 的 19 4 例患儿中复查 C T表现恢复正常 5 , 6例 占 3 %; 7 6 外部性 脑积液 5 0例 , 3 . 发 生不 可逆 后遗症日 占 35 %;
脉血栓 形成 2 。 例
3 讨论
[ 李松 年 , 2 ] 唐光健 . 现代全 身 C T诊断学 [ 】 E : 国医药 科技 出版 M 京 中 社 ,0 1 13 . 2 0 :2 3 ( 收稿 日期 :0 0 1— 2 21—22 )
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肿体积估算:
ABC/2法: • 临床使用最广泛,由椭圆体体积的计算公
式衍变而来,计算圆形-椭圆形血肿的体 积最佳
• 在血肿的中央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层面,测 量最大的线性长度A(cm)、最大的宽径 B(cm)和最大的深度C(cm),相乘然后除 以2。
• 线径A和B垂直 • 深度C为层面数×层距
5层×0.8cm
血肿磁共振信号变化
血肿分类: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按血肿来源和部位
按病程 和血肿 形成的
时间
01 急性血肿(3天内) 02 亚急性血肿(3天~3周)
03 慢性血肿(3周以上)来自硬膜外血肿• 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 • 好发于颞、额顶和颞顶部 • 约占全部颅内血肿30% • 颅骨骨折所致 • 最常见的出血来源为脑膜中动脉破裂(70%-80%) • 原发昏迷时间短,再度昏迷前可有中间清醒期 • 急性约占85%,亚急性约占12%,慢性约占3%
小脑幕硬膜下血肿
小脑幕硬膜下血肿依小脑幕缘分布而出现不同形状,勾勒出各层面小脑幕
Y
V
八
女,72岁 头痛2周 小脑幕下血肿
鉴别诊断
• 硬膜下积液 • 脑萎缩
硬膜下积液
• 也称硬膜下水瘤,多系外伤后蛛网膜破损, 形成活瓣,脑脊液进入硬膜下腔不能回流 所致
• CT:表现为新月形或弧形低密度影,CT值 近似于脑脊液,密度均匀,边缘较光整, 相应部位脑回变平,脑沟变浅
• 与软脑膜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即蛛网膜下 腔,内含脑脊液和较大的血管
• 不深入脑沟,使蛛网膜下腔在某些部位扩 大成为蛛网膜下池(脑池),其中最大的 是小脑延髓池
软脑膜
• 由胶质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 • 薄而富有血管 • 附于脑的表面并伸入脑沟内
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体会

本组40 例硬膜下血 肿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13 ~79岁,平 均42岁。有外伤史患者中摔伤22例,交 通事故伤7例,碰 撞打击伤 11例。受伤后血 肿出现 时间1~ 5 个月。头 晕头 痛2 6 例,智力下降及 反 应 迟钝15 例,肢体 乏力行 走不 稳10 例,语言 功 能障碍7例,定向力或 性格改变7例。 1.2 方法
特 殊 部 位的硬 膜 下血 肿主 要 指大 脑 镰、小脑 幕 硬 膜 下血 肿。大 脑镰硬膜下血肿正常大脑镰宽为<3 m m,硬膜下血肿表现为大脑 纵裂呈带状增宽,密度增高,宽为3~12 mm,CT值达68~85 Hu,可 有占位效 应。硬膜侧有坚硬的硬膜阻挡,故其内缘平直而光整,外 缘因蛛网膜的张力低和脑沟、脑回的阻 力不均衡呈局限的弧形或 波 浪状。但与脑 沟不通为其 特点,并可依 此 与蛛网膜 下腔出血相 鉴 别[4]。小脑 幕 硬 膜 下血 肿呈 扇形、片状、新月形等 形 状的高密度,内 缘止于小脑幕切迹处。边缘光滑锐利,占位效 应不著。由于小脑幕 凹面向下,横断扫描像一般 显 示:血 肿位于小脑幕上者,其内侧缘 清 晰,外 侧 缘 模 糊;位于小脑 幕 下者反 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 、 0天 发 生 输 卵 管 流 产 1例 , 1 2例 输 卵 管 妊 娠 破 裂 。误 诊 的教 训 应吸 取 , 工作 不 能粗 枝 大叶 , 同时 对 辅 助 检查 的结 果 应仔 细分 析 , 能盲 目依 赖 , 好鉴 不 做 别 诊 断 , 合分 析 判断 , 态 观察 。及 时发 现 和 诊 断 综 动 早 期 未破 裂 的 异位 妊 娠 , 少 误诊 , 免差 错 事 故 的 减 避
易 发 生 输 卵 管妊 娠 破 裂 或 流 产 , 至 危 及 生 命 时 才 直
作 出正 确 诊 断 。本 资料 有 4例误 诊 异位 妊 娠 为 宫 内 孕 而行 人 流术 , 1 因术 前 未做 B超 , 中刮 出组 除 例 术 2 1 避 免 盲 目操 作 , 高 手 术 质 量 , 宫 术 手 术 并 . 提 吸 不 复 杂 . 均 凭 感 觉 操 作 , 加 了手 术 难 度 与 风 险 但 增 性, 手术 操 作 医生 的 训练 尤 为重 要 , 除需 要 技 巧与 经 验 的 积 累外 . 要 细 心 , 中 未 吸 到 胚 胎 组 织 及 绒 还 术 毛 , 出组织 与 妊 娠时 间不 符 , 否 与过 度 屈 曲或 子 吸 是
硬 膜 下血 肿 表 现 为 头 痛 、 吐 , 分 患 者 可 有 偏 瘫 、 呕 部 大小 便 失禁 等 。
2 3 密度 .
2 O例 血 肿 为等 密 度 , 病 时 间 3天 ~2 发
个 月 之 间 , 4例 为低 密 度 , 病 时 间 5天 ~ 1个 月之 2 发
间 , 5例 血 肿 为 高 、 或 等 低 混 杂 密 度 , 中 1 3 低 其 4例 血 肿前 部 为 低 密度 , 部为 等或 高 密 度 , 密 度差 分 后 见 界面。 3例 血肿 内缘呈 高密 度线 条状 形 。 余 血肿 均 其
对慢性 硬 膜 下血 肿 的诊 断更 具 有 独特 的 意义 。现 将 我 院 1 9 ~ 20 6 0 1年 经 C 检 查 手 术 证 实 的 1 5例 9 T 0 作 回顾 性 分析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复 方泛 影 葡 胺 6 ~8 ml O 0 。
2 结 果
2 1 部 位 血 叶 位 于 左额 颞 顶 部 6 . 3例 , 额颞 顶 右
3个 内 缘 呈 双 弧 凸 形 。
1 1 一般 资料 本组 1 5 , 7 . o 例 男 4例 , 3 女 1例 , 年 龄 9 8岁 ; 明确 外 伤 史 8 ~8 有 3例 , 2例 无 明确 外 伤 3 史; 发病 时 间最 短 1 时 , 长 1年 余 ; 小 最 主要 症 状 : 急 性 硬 膜 下血 肿 表 现 为 意 识 障 碍 、 心 、 吐 等 , 性 恶 呕 慢
量 , 保 手术 安 全 , 少并发 症 。 确 减 22 综合分析 、 . 动态 观察 是 减 少 漏 吸 的 重 要 方 法 。 有 报 道 , 期 异 位 妊 娠 误 诊 为 早 期 宫 内 妊 娠 达 早 2 . [ , 部 分患 者 如果 误 行人 工 流 产术 , 后 更 66 1 这 2 术
维普资讯
6 2 5
An h lg fM e ii e. t b r 2 0 Vo . 1. . t o o y o d cn Oc o e 0 2. 1 2 No 5
手 术 质量 , 从 以下 方 面加 以防 范 。 应
表 1 漏 吸 、 宫 不 全 的 相 关 因 素 吸
宫 畸 形 有 关 。 认 真 复 查 子 宫 位 置 大 小 , 新 探 查 宫 要 重 腔 , 时 发现 问题 , 时认 真处 理 , 计 手术 有 难度 , 及 及 估
织 未 仔 细检 查 所 致 , 余 3例 术 前 有 停 经 伴 阴 道 流 其
血 , 经 B超 检 查 提 示 为宫 内孕 。人 流术 中 刮 出 组 均
发 生 , 患 于未 然 。 防
参 考 文 诊 分 析 .中 国 实 用 妇 高 3
科 与 产 科 杂 志 . 9 . 0 4 2 0 1 6 1 ( ):4 9
可 在 B超 监 护 下 手 术 , 免 盲 目手 术 操 作 , 防 止 避 既 子宫 穿 孔 , 又预 防 可避 免 的吸 宫不 全或 漏吸 。 年来 近 未婚 人 工流 产 的数 量增 加 , 资 料统 计 , 孕人 流 占 本 初 3 , 宫 产 率 逐 年 上 升 , 宫 产 术 后 人 流 数 量 增 6 剖 剖
加, 子宫 畸形 等 使得 高 危 因素 的群 体 增加 , 高难 度 的
硬膜下血肿的 C T诊 断 ( 1 5 分析 ) 附 0例
广西 河池 地 区 第一人 民 医院 ( 州市 5 6 0 ) 王 缉胜 黄柳 明 韦蔚 兰 宜 4 3 0
硬 膜 下 血 肿 ( D C 诊 断 的 价 值 很 大 , 其 S H) T 尤
部3 6例 , 额部 3例 , 右 双侧 额 颞 顶部 3例 。 2 2 形 态 颅 骨 内板 下 方呈 异 常密 度 区 , 大 多数 . 绝 血肿 均 呈 新 月状 , 内缘 弧形 凹面 , 组 1 5例共 1 8 本 o 0
个血 肿 ,O 1 2个表 现 为新 月状 影 , 3个 血肿 内缘 平 直 ,
人 工 流产 手 术 明 显增 加 , 于 术 中难 以 纠正 子 宫 位 对 置 者 可 采 用 药 物 流 产 。 免 手 术操 作 发 生 意 外 或 吸 避 宫 不 全 。 人工 流 产术 应 由熟 练 的 医生施 行 , 量在 需 尽
B超 监 护 下 手 术 , 直 观 , 准确 , 实 提 高 手 术 质 既 又 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