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八年级测量物质的密度(期末复习通用,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20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人教版)专题25 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版)

故选:D。
3.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46.8g
故选:C。
二.填空题(共3小题)
8.某同学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如图所示,该同学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正确读数是5mL。
【分析】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首先明确量筒刻度的每一个大格代表多少,然后看每一个大格分成几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是分度值;读数时视线和凹面的底部相平,仰视时示数偏小,俯视时示数偏大。
C、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由图乙,m=100g+2g+1g=103g,故C错误;
D、液体的质量,m液=103g﹣79g=24g,液体的体积,V液=20ml=20cm3,
液体的密度,ρ液= = =1.2g/cm3,故D正确。
故选:D。
7.小明在盆中洗樱桃时发现樱桃会沉入水中。他想知道樱桃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烧杯中装入盐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②将一个樱桃放入盐水中,测得总质量为87.8g;③把盐水和樱桃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为60.0mL;④把樱桃从盐水中拿出,测得剩余盐水读数为50.0mL。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量筒时要注意认清其量程和分度值以及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学会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
【解答】解:
故答案为: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专题 测量物质的密度【四大题型】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四大题型】【人教版】【题型1 测量液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题型2 实验探究: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题型3 实验探究: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题型4 测量密度常见的错误】.................................................................................................................................【知识点1 测量液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测量液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近几年中考的重要考点。
下面几个方案,都可以测量液体的密度,但实验中产生的误差却大不相同。
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该实验的原理为:ρ=m/V。
方案一: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将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液体读出液体的体积V3、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质量m2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m2-m1)/V。
误差分析:由于液体向外倒的时候有挂壁现象。
所以液体质量(m2-m1)比量筒中的液体质量要小一些,所以该方案测出的液体密度会偏小。
方案二: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烧杯中加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质量m23、将烧杯中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m2-m1)/V。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三 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
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
1L=1dm3 1mL=1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密度变小。
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上期末复习实验专题《测量物质的密度》1.小刚妈妈从银座超市买了一桶花生油,小刚想利用在学校学到的“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来测量花生油的密度,于是他从学校借来了有关器材,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此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小刚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将空烧杯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当加入最后一个最小砝码时,指针的指向仍然如甲图所示。
小刚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最后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m1=45g;(3)将花生油倒在量筒里,如图乙所示。
花生油的体积为V=________cm3;(4)将量筒中的花生油倒在空烧杯中,将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的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________g;(5)小刚根据测量的数据算出花生油的密度为ρ油=________kg/m3;(6)已知该花生油的密度在0.911×103kg/m3~0.918×103kg/m3之间,请你根据小刚的测量结果分析,小刚的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2.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_(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________,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在“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足量的水、细线、待测小金属块(质地均匀)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1.体积的单位:m 3、dm 3(L)、cm 3(mL)、mm 3。
2.换算关系:1m 3=103dm 3;1dm 3=103cm 3;lcm 3=103mm 3;1L=1dm 3;1mL=1cm 3。
3.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
4.测量体积的方法: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尺寸,求出其体积。
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溢水法”测体积。
若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可用“针压法”——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浸没入水中,或“沉锤法”——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
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①要认清量筒分度值和量程,②读数时,视线要和凹形液面底部或者凸形液面顶部平行。
【例题1】如图所示,不计细绳的体积,量筒内水的体积为___ml,物体的体积为___ml。
【答案】30,10.【解析】由于物体没放入量筒中水里时,水的体积是30ml,完全放入水里时,液面对应的刻度为40ml,在不计细绳体积的情况下,这40ml 指的是水和物体的总体积,所以物体的体积为40ml -30ml =10ml.知识点二:密度的测量1.测固体密度方法:(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 1;(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记下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 2;(4)得出固体的密度21m V V ρ=-.2.测液体密度方法:(1)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2)把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记下液体体积V;(3)测出烧杯和烧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2;(4)得出液体的密度12m m V-ρ=【例题2】如图,小红同学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28g,现将适量盐水装入烧杯,并放在天平的左盘,测量其质量,待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6.3测量物体的密度(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质量与密度》第3节 测量物体的密度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如右图所示: (1)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ml :1ml=1cm 3;1L=1000ml=1dm³; (2)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①选:选择量程与分度值适当的量筒;②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③测:若量筒内的液体内有气泡,可轻轻摇动,让气泡释放出来;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与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
2.测量固体的体积:(1)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相关的数据,再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来。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排液法”间接地测定:V=V 2-V 1①下沉物体(如金属块、小石块等等)的测量方法;②漂浮物体(如石蜡、木块等等)的测量方法:沉坠法或针压法。
【例题1】要想一次较精确地用量筒量出125mL 的酒精,应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量筒。
下列各项中,前面的数值是量筒的量程,后面的数值是量筒的分度值( )。
A .100mL 、1mL B .150mL 、2mL C .150mL 、5mL D .200mL 、10mL 【答案】C【解析】解:因为要一次量去酒精,所以A 不符合要求;最大量度为150mL 和20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要量取125mL的酒精,选用分度值为5mL的比2mL的更加容易精确,所以B、D不符合要求,C符合要求。
故选:C。
【变式1】要想一次测出密度为0.8×103kg/m3,质量为100g的煤油,有下列四种量筒可供选择,最好选用( )A.量程为50mL,分度值为2mL 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1mLC.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5mL D.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2mL【答案】D【解析】解:煤油的质量m=100g,密度ρ=08×103kg/m3=0.8g/cm3煤油体积V=mρ=100g0.8g/cm3=125cm3=125mlA、B:因为要一次量取煤油,A、B都不能满足,因此答案A、B不符合要求;C、D:量程为0~200ml和0~25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0~250ml,分度值为2ml的量筒,所以D选项合适;故选:D。
八年级测量密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测量密度知识点总结密度是表示物质“致密”程度的物理量,在物理学、化学以及材料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八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测量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掌握测量密度的内容,本文将对八年级测量密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密度的概念与计算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ρ 表示。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密度:ρ = m/V其中,ρ 表示密度,m 表示物质的质量,V 表示物质的体积。
二、测量密度的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可以通过一般的实验器材进行。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然后测量物质的体积,最后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得出物质的密度。
2. 浸没法浸没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然后将其浸没于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对液面升高的测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3. 容积法容积法是一种精确的测量密度的方法,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比较特殊的实验器材。
在实验中,先要进行器材的校准,然后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通过精确测量器材的体积,再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得出物质的密度。
三、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在实际生活中也常用克每毫升(g/mL)来表示。
四、常见物质的密度1. 一般固体:金属的密度一般较大,如铁的密度为7.8g/cm³,铜的密度为8.96g/cm³。
氧化物的密度一般较小,如氧化钠的密度为2.27g/cm³。
2. 一般液体:水的密度是1.0g/cm³,酒精的密度为0.79g/cm³。
3. 一般气体:空气的密度为1.22kg/m³,氧气的密度为1.43kg/m³。
五、注意事项在测量密度之前,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前需要清洁实验器材,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
2. 测量时需要保持实验器材的稳定,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021-20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演练(人教版)专题24 密度(解析版)

专题24 密度知识梳理密度符号:ρ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3、公式:ρ=m/v4、单位主单位: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5、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3千克/米3或1×103kg/m3=1g/cm3 1L=1dm3=10-3m3;1ml=1cm3=10-3L=10-6m36、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7、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密度值一定,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8、应用:(1)据m=ρv可求物体的质量。
(2)可鉴别物质。
(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3)可据v=m/ρ求物体的体积。
9、密度与温度。
密度作为物质的一种特性,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7小题)1.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密度是物质的属性,物质不同,密度一定不同【分析】从表中可以得出信息,物质虽然不同,但密度可能相同,固体物质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已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和体积的大小,根据密度公式可比较质量的大小。
【解答】解:A、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受物质温度、状态、种类的影响,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根据公式ρ=,同一物质ρ一定,不能说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故A错误;B、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B错误;C、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同,故C正确;D、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物质的密度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没有天平只有量筒,若要取0.2 kg的煤油(ρ=0.8×103kg/m3),则可以( )
A.用量筒量取200 mL煤油
B.用量筒量取100 mL煤油
C.用量筒量取250 mL煤油
D.用量筒无法办到
2.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3.在实验室中常用“悬垂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计算木块密度的公式为( )
A. B.
C. D.
4.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20 40 60 80
A.20 g,1.0×103kg/m3
B.60 g,0.8×103kg/m3
C.60 g,1.0×103kg/m3
D.20 g,0.8×103kg/m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9分)
5.(2012·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一种方法。
由图可知,该量筒的量程为mL,该物体的体积为mL。
6.小平同学想知道一块均匀大岩石的密度,于是他从这块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密度。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这一小块岩石的质量是g,将其放入装有8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100 mL,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是k g/m3,它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7.(2012·徐州中考)测量大米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
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
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 g。
又测出48 g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
天平平衡时,
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为g。
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
kg/m3。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8.(8分)某同学对一蜡块的密度进行测量,实验时使用的铁丝其体积可忽略不计。
他采用的
测量方法如下:
(1)如图所示,利用天平称量此蜡块的质量为g。
(2)用细铁丝扎在蜡块上并浸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蜡块的体积为
m3。
(3)经过计算,该蜡块的密度为kg/m3。
(4)假设在步骤(2)中,此同学用力稍大了一些,将蜡块压到了量筒底部。
这样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蜡块密度的测量。
9.(11分)(2013·威海模拟)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
于是和小
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
(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 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
cm3;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ρ= g/cm3。
(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0.2 kg煤油的体积为V===0.25×10-3m3=250 cm3=
250 mL,故可用量筒量取250 mL煤油。
故选C。
2.【解析】选A。
在设计实验步骤的时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力求减小实验的误差。
因此,本题应该先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再测量倒出酸奶后烧杯和剩余酸奶的质量,这样两者之差就是倒出酸奶的质量,而此时量筒内酸奶的体积也就是倒出的酸奶的体积,这样操作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因而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
故选A。
3.【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V2是液体和助沉物的总体积,V3是液体、助沉物和木块的总体积,故木块的体积为V=V3-V2,则木块的密度为ρ==,故选C。
4.【解析】选A。
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V=0时,所对应的质量m即为量杯的质量,故量杯的质量m杯=20 g;要计算液体的密度,可任选表格中的一组数据,如选取第三组数据可得到:m 杯+m液=80 g,即20 g+ρ液V液=80 g,故ρ液===
1 g/cm3=1.0×103kg/m3。
5.【解析】由题图可知量筒的量程为100 mL;未放物体前水的体积V1=50 mL,放入物体后物
体和水的总体积为V2=60 mL,该物体的体积为V=V2-V1=60 mL -50 mL =10 mL。
答案:100 10
6.【解析】在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根据“左偏右旋,右偏左旋”的原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由题图所示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可知,小块岩石的质量为m=50 g+3.4 g=53.4 g,小块岩石的体积为V=100 cm3-80 cm3=20 cm3,则小块岩石的密度为ρ===2.67 g/cm3=2.67×103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小块岩石的密度和大块岩石的密度是相等的。
答案:右53.4 2.67×103相等
7.【解析】测量大米密度的原理是ρ=,若把大米间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大米
的体积偏大,从而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小;要准确测量大米的密度,关键是准确测量大米的
体积,在这里采用的是排水法,即通过测量排开水的体积来测量大米的体积,则排开水的质量为m排=m1-(m2-m米)=143 g-(151 g-48 g)=40 g,大米的体积为V米=V排===40 cm3,该大米的密度为ρ===1.2 g/cm3
=1.2×103kg/m3。
答案:小151 1.2×103
8.【解析】(1)由题图天平右盘所加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可知,此蜡块的质量为
m=20 g+10 g+2.0 g=32.0 g
(2)由题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 5 mL,则蜡块的体积为V=140 cm3-100 cm3=40 cm3=
4×10-5m3
(3)该蜡块的密度为
ρ===0.8 g/cm3=800 kg/m3
(4)因铁丝的体积忽略不计,故将蜡块压到量筒底部也不会影响蜡块体积的测量,所以不会影响蜡块密度的测量。
答案:(1)32.0 (2)4×10-5(3)800 (4)不会
9.【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密度的测量。
(1)①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由图甲可知,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V=40 mL=40 c m3;③由图乙中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可知,
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是20 g+
10 g+4.2 g=34.2 g,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m=76.2 g-34.2 g=42 g;④早餐奶的密度ρ===1.05 g/cm3。
(2)根据实验原理,要测液体的密度,就要知道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早餐奶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因此求出水的体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烧杯中装水的质量m=m1-m0,烧杯中装水的体积V=;烧杯中装早餐奶的质量m=m2-m0,早餐奶的体积与水的体积相等,所以早餐奶的密度为ρ===
ρ水。
答案:(1)①平衡螺母②40 ③42 ④1.05
(2)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