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及临床诊疗最新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荧光定量检测法的性能验证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荧光定量检测法的性能验证崔燕红;赵一琳;宛传丹【摘要】目的对基于QIGEN cube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与ABI 7500核酸扩增仪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定量检测系统进行性能评估.方法参照《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WS/T 420-2013的性能验证方案,采用质量控制(质控)血清与临床标本评价所用商品试剂盒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与检测下限;同时参照《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说明》标准,统计分析实验偏差并与厂家声明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精密度验证结果显示,2个浓度水平(level 1、level 2)质控品的批内变异系数(CV批内)分别为0.3%、0.9%,批间变异系数(CV批间)分别为0.4%、1.11%,均小于厂家声明值(5%).线性范围试验显示,在1.0×102~1.0×108 kU/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2=0.999,P<0.001),高于厂家声明区间(2.0×101~1.0×109 kU/L).正确度验证结果显示,室间质评中的5个浓度水平质控品的实测值与质控样本理论值间偏倚分别为0.10、0、0、0.26和0.26,均小于0.4对数值(log值).最低定量检测下限为1.0×102 kU/L,高于厂家声明的最低检测限(0.5×102 kU/L),但与定量限(1.0×102 kU/L)一致.结论本实验室建立的HCV-RNA定量检测系统在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与检测下限方面的性能指标均满足卫生行业标准与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认可准则的要求,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报告.【期刊名称】《实用检验医师杂志》【年(卷),期】2018(010)003【总页数】5页(P168-172)【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性能验证;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作者】崔燕红;赵一琳;宛传丹【作者单位】215500 江苏常熟,常熟市医学检验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15500 江苏常熟,常熟市医学检验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15500 江苏常熟,常熟市医学检验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导致慢性肝炎的重要嗜肝病毒之一,全球感染人数很多。
临床医学检验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 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检验诊断技术 也呈现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趋势,提 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多学科交叉融合
临床医学检验诊断技术的发展涉及医 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 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技术的快速发 展。
02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及应用
高通量测序技术
当前的临床医学检验技 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灵敏度、特异性和 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 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检验成本高昂
部分高端检验技术成本 较高,使得其在临床应 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前沿动态关注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诊断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未 来临床医学检验诊断技术将更 加注重个体化差异,实现针对 不同人群的精准诊断。
06
血液与体液检验诊断技术
血液分析仪性能提升
高速、高精度检测
最新一代血液分析仪实现了高速、高精度的自动化检测, 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多参数分析
现代血液分析仪能够同时检测多个血液参数,包括红细胞 、白细胞、血小板等,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智能化数据处理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血液分析仪能够自动 识别异常结果,并提供智能化分析和建议,辅助医生做出 更准确的诊断。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
代谢组学技术
介绍代谢组学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以及常用方法。
代谢组学技术的应用
阐述代谢组学技术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如疾病诊断、药物 研发、营养学等领域。
核酸检测发展情况汇报

核酸检测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核酸检测成为了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核酸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就核酸检测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核酸检测的技术发展。
传统的核酸检测技术主要包括PCR 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基因芯片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检测时间长、操作复杂、设备昂贵等缺点。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核酸检测技术如循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纳米孔技术(ONT)等也逐渐应用于核酸检测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准确性和便捷性。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核酸检测的应用情况。
在疫情防控中,核酸检测成为了诊断和筛查感染者的重要手段。
不仅如此,核酸检测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环境监测、医学诊断、法医学等领域。
在疫情期间,各国纷纷加大对核酸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加快检测速度,提高检测准确性,以期更好地控制疫情的传播。
再者,我们来看一下核酸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核酸检测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核酸检测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精准化,检测设备将更加小型化、便携化,检测速度将更加快速,检测准确性将更加高效。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融合,核酸检测技术也将更好地服务于医疗、环境、食品等领域,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核酸检测技术在疫情防控和生物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发展也呈现出快速、多样化和智能化的趋势。
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核酸检测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兰州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防治及诊疗服务能力调查

兰州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防治及诊疗服务能力调查【摘要】目的了解兰州市辖区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HC,简称丙肝)诊疗服务与病例报告现况,掌握全市丙肝防治网络建设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指导医疗机构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兰州市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丙肝诊疗及数据报告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共调查医疗机构97家,综合医院31家,专科医院12家,乡镇及社区服务中心54家;65.98%的医疗机构开展肝炎相关诊疗服务,其中43.30%的机构开展丙肝诊疗服务;57.73%的医疗机构开展丙肝初筛抗原抗体检测服务,其中综合医院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丙肝抗体,乡镇及社区服务中心均采用试纸条快速检测抗原抗体法;23.26%的综合及专科医院开展核酸检测服务,33.33%的机构开展核酸检测委托其他机构检测;84.57%的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网络报告工作,其中79.27%的机构有网络报告内部核查程序;37.21%的综合及专科医院开展丙肝抗病毒治疗服务。
结论兰州市医疗机构丙肝服务能力整体不均衡,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丙肝服务能力低,不能满足当前丙肝防治需求,建议政府急需加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丙肝诊疗服务能力建设。
【关键词】医疗机构;丙型肝炎;诊疗;服务能力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的一种。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专题报告指出,自1989年医学界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以来,全球已有1.7 亿人受到感染,全球丙型肝炎流行率平均为3 %,而且每年以新增300~400 万例患者的速度在蔓延。
不断的研究发现,丙型肝炎传染性广泛、慢性化率高、多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疾病,加之没有相应的疫苗,无论从疾病对患者健康的危害,还是对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考虑,丙型肝炎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如果能够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丙肝的治疗效果好于乙肝,大多数患者有望实现治愈[1、2、3]。
为进一步做好兰州市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必须要有很好的医疗资源来提供支持,为此我们对兰州市辖区医疗机构丙型肝炎诊疗服务和病例报告现况进行调查,为下一步开展我市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政府部门进行医疗资源配置提供科学数据。
研究核酸诊断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研究核酸诊断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和医学的不断进步,新的诊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其中,核酸诊断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敏感的分子诊断技术,自问世之后便成为了医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
目前,核酸诊断技术已经在临床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病毒感染、肿瘤筛查以及基因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核酸诊断技术的概述核酸诊断技术是一种依据特定核酸序列的扩增或杂交来判断是否存在某个病原体或基因突变的分子诊断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PCR、LAMP、NASBA等各种方法对核酸进行扩增,然后进行检测,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在检测过程中,核酸诊断技术能够通过精准的检测,避免了传统诊断技术因为不够敏感而导致误诊、漏诊等情况。
二、核酸诊断技术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当前,核酸诊断技术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已经成为了病毒检测的“金标准”。
例如,在 COVID-19 疫情期间,核酸检测成为了最为常见和重要的检测方法,不仅准确度高,而且在检测速度上也有了较大提升。
此外,核酸检测方法可根据不同病原体的特异性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或探针,对不同病原体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极大提高了检出率的同时,也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三、核酸诊断技术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除了病毒检测,核酸诊断技术在肿瘤筛查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通过检测 DNA、RNA 等核酸材料来发现和研究肿瘤相关的基因。
此外,研究者们通过分析肿瘤特有的基因变异或者 mRNA等分子表达情况,探索各种肿瘤特有的分子标记,以培养出早期诊断技术。
核酸诊断技术的高灵敏度、高准确性以及不受细胞脱落影响等显著优势,使得它可以被应用在肿瘤筛查上,准确地检测出早期肿瘤病变,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四、核酸诊断技术在基因学研究中的应用核酸诊断技术在基因学研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实验目的的需要,分别可设计针对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核酸探针。
利用这些探针,研究人员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还可以探索人类基因组中不同区域的功能,有利于对一些遗传疾病的研究。
临床常见传染病及检测方法

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旳身体健康,提升人口素质,有效控制病毒性 肝炎(HBV、HCV)艾滋病和梅毒等传染性疾病旳传播,加强肝炎、 艾滋和梅毒等传染病旳预防与控制工作,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及最新旳《中国预防与 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3年)》。
HBsAg
逆转录
肝脏细胞
血液中
前基因组旳 RNA
HBcAg
p22crAg HBeAg
完整旳HBV
ssRNA
不完整 dsDNA
空心粒子
HBeAg
核
HBV 复制机制
HBsAg
临床潜伏期45-180天,平均60-90天 类型:急性,重症肝炎,慢性及病毒携带 者 30-50 % 5岁或者5岁以上感染者产生 黄疸,5岁下列旳黄疸发生率少于10% 临床体现为厌食,疲劳,恶心,呕吐,腹 痛,关节肌痛,低热,皮疹和黄疸 大多数成人感染后六个月内会恢复且产 生免疫力. 感染HBV后,30-90 % 旳 5岁 下列小朋友和 2-10 % 5岁以上会演变成慢 性感染 15-25 % 慢性感染者因为慢性肝病过 早死亡
HIV旳试验室检测
HIV 特异性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大批量处理 化学发光技术-封闭式全自动化 迅速检测技术-试纸条 确认试验-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 HIV 特异性抗原检测 Ag+Ab联合检测(同步定性检测HIV p24抗原和HIV-1或 HIV-2抗体)
Gilead Sciences
2023
乙肝旳临床治疗途径:
筛查
诊疗
治疗措施旳 选择
监测治疗旳 反应
治疗目的
HBsAg
ALT HBeAg 抗-HBe HBV DNA HBV 基因型 CBC 肝硬化
临床医学检验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

微型化
发展微型化、便携式的检测设备,方便患者在家或基层医疗机构进 行快速检测。
多组学整合
整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数据,提供更全面 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
对临床医学的影响和意义
提高诊疗水平
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仪器原理
自动化生化分析仪采用光学、电化学等原理,对生物样品中的化 学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分析项目
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可进行多种项目的分析,如血糖、血脂、肝功能 、肾功能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优势特点
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等特 点,大大提高了临床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临床医学检验诊断技术的最 新进展
汇报人:
2023-12-23
• 引言 •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 免疫学诊断技术 • 生化学诊断技术 • 微生物学诊断技术 • 血液学诊断技术 • 临床医学检验诊断技术的挑战与展
望
01
引言
临床医学检验诊断技术的重要性
疾病诊断
临床医学检验诊断技术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的检 测和分析,为医生提供客观、准确的诊断依据,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病程和预后。
病毒分离与培养技术
采用特定的细胞培养方法,对病毒进行 分离和培养。
病毒核酸检测技术
采用PCR、实时荧光PCR等技术对病 毒核酸进行检测,具有高度的灵敏度
和特异性。
病毒抗原检测技术
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病毒抗原,如酶 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病毒抗体检测技术
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人体对病毒的免 疫反应,如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等。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7 9 0年英 国学者 D n ae等在电镜下发现 了完整 H V颗粒 B
即 D ns 粒 [ R D o ae 颗 6 eV s等 随 后 用 电 子 显 微 镜 观 察 1 3 , 8例
H s g阳性 的慢性肝炎患者 的肝组织 , BA 发现 了直径约 2 m的 5i r
核心抗原( c g颗粒/ HB A ) 7 1 。常规 电镜法的优点是标本用量小 , 制
ban ifrtpe itblt n tefrt5 o r rm to e o sta d ri nac : rdca i y i h is h us f i o srk n e n
i un e nciiao t me ] erlg ,9 6 4 ( )3 1 3 5 n ec l c c [. uooy1 9 ,6 2 :4 — 4 . l f o n l u o JN
2 0 ,2 6 :3 0 13 . 0 1 3 ( )1 3 — 3 5 [3 董郡 . 1] 病理学【 . 2版. M] 第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6 8 2 88 19 :3 — 3 . [ ] 张培林. 1 4 神经解剖学【 . : 民卫生 出版社 ,9 7 52 5 3 M] 北京 人 1 8 :1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是目前肝炎诊疗中的关键步骤!
五种乙型肝炎病毒核酸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比较,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9年 第3期——吴星,黄维金, 周诚 ,庄辉 等(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北京大学医学部)
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 “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及临床监 测的研究” ——鲁凤民教授 北京大学肝炎试剂研究中心
临床验证和对比
以湖南圣湘乙肝磁珠法为例
* 9例定值在12 ~50 IU/ml之间
圣湘磁珠法技术在灵敏度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与进口试剂具有很好的一致 性,能够很好的胜任临床药物疗效的观察和治疗终点的确定。
Sansure-HBV :圣湘HBV磁珠法 Roche-HBV :罗氏 AmpliPrep-Cobas TaqMan HBV Test X-HBV:国内一家上市公司的HBV产品(浓缩煮沸法)
* 由美国坦福大学医学中心Keeffe教授(专家组)提供
国内行业指导原则
国家SFDA技术审评中心“863”课题《 HBV DNA定量试剂 技术审评指导原则》中指出:
HBV DNA建议最低检测限应≤30 IU/mL。
DNA提取纯化方法不建议采用煮沸法进行DNA提取。
国内行业标准
内标全程参与! 核酸上样量≥20 ul!
国际治疗路线
(一)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肝路线图
开始治疗 HBV-DNA基线水平监测 治疗第12周 评估原发性治疗失败 HBV-DNA水平较基线水平下降幅度<1log/ml 治疗第24周 评估抗病毒疗效的早期预测因子
60IU/ml如何检测?
病毒学完全应答 HBV-DNA<60 IU/ml 继续治疗 监测HBV-DNA/6个月 病毒学部分应答 HBV-DNA:60 ~2000 IU/ml 增加药物治疗 监测HBV-DNA/3个月 病毒学不充分应答 HBV-DNA>2000 IU/ml 增加/更换有效的药物治疗 监测HBV-DNA/6个月
国内现状
陈旧的技术
繁琐的过程
加热煮 沸
过柱吸 附 高速离 心
国内现状
令人揪心的性能
国内HBV DNA检测方法多为煮沸法,试剂灵敏度 均为500IU/ml或1000IU/ml。
国内大部分HCV RNA检测方法多为柱提法,试剂 灵敏度≥1000IU/ml。
专家呼吁
专家呼吁:高精度,超敏感的核酸诊断试剂的开
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及临床诊疗 最新进展
汇报人:
目录
Part 1 肝病PCR检测国内外需求及现状 Part 2 肝病PCR检测最新解决方案 Part 3 肝病PCR检测的发展趋势
目录
Part 1 肝病PCR检测国内外需求及现状 Part 2 肝病PCR检测最新解决方案 Part 3 肝病PCR检测的发展趋势
国内主流方法
国际主流方法
核酸检测发展要求
高精度 高品质
高科技
磁珠法技术
磁珠法
磁珠(电子显微镜)
----核酸诊断领域新方向。
磁珠分离器
技术原理
原理
DNA
----通过超顺磁性颗粒富集 核酸,实现样品高纯度、高 灵敏度的检测。
磁珠与DNA的结合
技术性能
磁珠法提取核酸效率高,纯度高,特异性好。 采用最新一代的磁珠提取核酸技术,无需加热、无 需高速离心、灵敏度极高,能够很好的满足临床诊疗 的需求。
何去何从
面对当前肝病毒
核酸检测技术的
现状,我们真没
有办法了吗?
解决方案
Part 1 肝病PCR检测国内外需求及现状 Part 2 肝病PCR检测最新解决方案 Part 3 肝病PCR检测的发展趋势
核酸检测发展要求
临床核酸提取技术的发展:
旋转离心柱法 玻璃粉吸附法 二氧化硅吸附法
酚氯仿法
煮沸法
磁珠法
没有经过ROX校正
注*:2倍梯度稀释,5个样本各重复3次检测
经过ROX校正
发展趋势
自动化的要求
不管技术多么复杂或简单, PCR技术逐步向自动化、高通量的方向发展!
抗干扰能力强,能胜任高血脂、强溶血以及药物治
疗标本的检测,是临床疾病检测的有力手段。
极易实现自动化。
临床验证和对比
以湖南圣湘乙肝磁珠法为例
灵敏度可达10IU/ml,是国产主流试剂的50-100倍;
准确定量线性范围为20IU/ml~2.0×109IU/ml
可检测HBV A、B、C、D、E、F、G、H共8个基因型。 设置了监控内标IC,有效避免假阴性。 设置内参比荧光ROX,定量更准确。
员安排。
发展趋势
准确化的要求
----内标监测系统, 假阴性的克星。
内标的作用
• 内标参与核酸提取与扩增,通过检测内标是否正常来监 测核酸提取和核酸扩增的有效性,试验结果是否有效, 避免PCR假阴性。
FAM:525nm
目的基因
HEX:555nm
内标
HEX曲线 FAM曲线
真阴性
ROX的作用
设置了参比荧光ROX,用于校正枪的误差、耗材质量(如管 盖厚度、透光性能不一致)所导致的光能损失、仪器孔间 差异,使结果更准确。
国际需求
2008年美国肝病协会CHB防治指南:持久消除HBV是乙肝的治疗终点, HBV DNA病毒载量尽可能小于或等于10 IU/ ml。
国际需求
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2010年指南指出:将HBV DNA病毒载量尽可能控 制在10-15 IU/ ml,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复发。 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2011指南指出:丙肝患者治疗的目标需HCV RNA病 毒载量低于50 IU/ ml。
发展趋势
Part 1 肝病PCR检测国内外需求及现状 Part 2 肝病PCR检测最新解决方案 Part 3 肝病PCR检测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简单化的要求
(25×33+288÷3)×15=?
发展趋势
一步法技术:最简便的PCR技术
一步操作即可实现核酸提取。
发展趋势
一步法技术优势:
快速,处理96个样本仅需 30min。 成本低,仅需一套移液器即可实现病毒检测。 操作步骤少,减少误差发生率,提高准确性。 极易掌握,对操作人员要求低,方便科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