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6.1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教案新人教版
思想品德:3.6.1《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3)请上述三名学生发言,在此基础上,请一名学生总结国徽图案的涵义。
(二)国家的性质
1、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
3、人民包括哪些人?P4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本学期总课时
NO: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少数敌对分子)
说明: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国徽图案的涵义,进而认识我国的国家性质,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一)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国家领导人的情景表明了什么?
(1)如果条件允许,课前可组织学生走访人大代表,了解有关情况。
本课小结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巩固新课
《基础学习与能力提升》相关习题。
教后记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 必须与极少数敌人作斗争
2.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 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拔高教育】K12九年级政治全册 3.6.1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

1、结合时政热点,帮助学生理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使学生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2、引导学生明确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自觉维护
法律的权威。
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教学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课型
讲授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任务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
解决对 策
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创设情境。
研
习
【1、人民怎 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全国人大
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4、依法治国是治国的基本方略。
关国事
出示材料
2012年3月5日-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2872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出席大会,代表人民意愿,共商国是.代表们提出了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 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的议案共489件。
我思考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相关知识。
我明白
1、引导学生随 时关注与所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时政热点。
教学反思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7 、联系钓鱼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法方式理性爱国。
知识梳理
1、带着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思考,来关注时政热点。
2、阅读教材,在书上将找到的知识点标注出来,并尝试用各种图示将全国人大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表现出来。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六课 第1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教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

参与政治生活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德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2.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制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
二、本课地位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对第二单元内容的具体化,更好地了解第三单元的内容,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单元的内容。
同时,第三单元对于学生了解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共同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如果说,本书四个单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单元就是其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全书是一根完整的链条,第三单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把握好这一环,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重要基石。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第七第八课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难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加上年纪比较小,对什么是人民代表以及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一无所知,我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争通过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和讨论中增长智慧。
五、教学设计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导入新课:导入:请同学们阅读P73的小故事,想一想这则小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小结:我们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我们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呢?这是我们第六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六课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板书)老师:为什么我们可以参与政治生活?小结:因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板书)(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板书)探究一:带着以下问题进入情景A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B人民怎样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的权力?模拟情景:选举人大代表(通过现场的模拟情景,让学生理解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人民---选举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学生回答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板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板书)探究二:结合探究活动P74,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与权利是怎样的(多媒体显示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示意图)学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A请问你在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示意图得到哪些信息?B探究活动: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市人大代会通过,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总结: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板书)探究三:学生观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一览图》,思考一览表说明了什么?小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板书)经过五十多年来数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不懈努力,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社会法和诉讼法7大门类的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初步形成。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6.1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6.1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知道人民怎样当家作主,认识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及全国人大的职权,了解依法治国方略的内涵及要求,知道在法治国家里国家机关和公民应该怎样做【学习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学习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一、课前导入:(1分钟)二、自主探究交流质疑(9分钟)(一)要点知识:(认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各题,课本标注)1.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人民怎样当家作主)?2.全国人大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3.全国人大的职权4.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及要求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区别三、师生互动精讲点拨(20分钟)【例题分析】材料一: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修改后的宪法中,第五条增加了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二:漫画“我说啥就是啥”(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基本方略?对这一方略,你是怎样理解的?(2)运用材料一的结论。
分析材料二现象的危害,并回答实施这一方略对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四、课堂小结知识巩固(10分钟)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当家作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两个文明一起抓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A.公民B.人民代表C.人民中国共产党D.4.从xx年新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至今,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除外)全部完成新一届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6亿多村民直接参加了选举活动,99%的村庄选出了村民满意的村委会。
这一事实()1 / 2A.表明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就是直接选举B.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C.表明我国的国家机关都是直接选举产生的D.是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物的体现5.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08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全国政协的委员聚集北京,共商国事。
政治九年级人教新课标6.1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说课稿

6.1 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一、教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对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有机形成,体现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力求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和发展性。
二、教材分析1.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中第六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该课在新课标中属于法律与社会秩序板块。
教材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内容,是中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2.教学目标: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及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理解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方式,从而自觉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对国家决策的认同感;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
三、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了成人意识,希望成为师生交往中被尊重、被认可的一方。
同样,在知识的学习方面,他们也渴望“成人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学生比较陌生但喜欢探讨的话题。
据我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关注自己或他人的政治权力,但观念比较模糊,存在困惑,很多学生不了解作为人民的自己是怎样当家作主的,因此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熟悉度和好奇心,这为他们深入学习本课提供了有利条件。
思想品德:3.6.1《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全册)(4)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学案例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自律、依法维权,做一个有正确权利意识的合格接班人。
那么,在我国,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有哪些保障?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材料一、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材料二、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2896票赞成的高票通过了以反对分裂、促进统一为主旨的法律──《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三、继铁路票价、民航票价听证会后,各地纷纷举行了水价听证会、公交车票价格听证会等,一些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小事”也开始由老百姓自己做主。
学生思考作答并得出结论(学生答第二问时出示准备的国徽图案)结论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徽图案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活动二〔3月10日(周末)放学后,几个八年级的同学边走边聊。
〕学生甲:我爸爸到北京参加人代会去了,妈妈也出差了,走,到我家去玩。
学生乙:我也想去北京参加人代会,多光荣。
学生甲:做梦吧,你现在连公民都不是学生乙:虽然我不是公民,我也是国家的主人,为什么就不能参与国家的管理?学生甲:这我也说不清,反正你没有这一权利。
学生乙:那让我们一起去问问《思想品德》老师吧。
学生甲:好!请你以老师的身份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后回答。
结论2: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等权利;公民的权利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概念(略);人民与公民的区别(略)。
反思不足之处:一、在组织学生探究时,较为肤浅,还没有达到课程中讲到的四个层面要求,老师没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去探讨;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够全面。
九年级思品教案(第六课)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能力目标:1.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制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德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增强民主和法律意识。
2.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学;问题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首先,请同学们看书然后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1人民怎样行使权力?2、全国人大同中央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3、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4、教材P76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代会通过,我们可以说:。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6、教材P77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7、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含义是什么?8、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二)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板书)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板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内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呢(1)人民怎样行使权力?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从左至右)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地位最高,权力最大讨论: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我们可以说: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府两院”具有监督作用;人大代表有人民选出,人大代表不满意,就是人民群众不满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九年级政治 6.1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 (2)

6.1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德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2、知识目标: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能力目标: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制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是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课时数: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人民代表大会》片段(二)课程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人民怎样当家作主当家作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治依法治国方略国家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预习展示/自主性学生自学1.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谁?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2.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什么?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它有哪些职权?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6.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何意义?7.依法治国的要求有哪些?8.依法治国的前提、中心环节、关键、必要保证、重要环节和核心分别是什么?9.依法行政有什么重要性?(四)主题式学生讨论/自主探究探究一: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途径教师精讲点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探究二: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教师精讲点拨: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他监督,向它报告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讨论:从P75图示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这说明我国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社会生活中得很多问题都通过法律来解决;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治的轨道。也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适用法律上平等。
④任何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P76相关链接告诉我们:国家行政机关是重要法律实施机关。我国绝大部分法律包括涉及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与人民群众利益有关的法律都要由行政机关去落实。
因此,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看法,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也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能力目标:1.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制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
(学生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府两院”具有监督作用;人大代表有人民选出,人大代表不满意,就是人民群众不满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从中可以得出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她国家机关的关系:
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他监督,向它报告工作。
全国人大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大,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它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他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高检察院都要向它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
设问: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享有什么权力?
二、新课讲授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第六课参入政治生活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板书)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板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内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呢
(1)人民怎样行使权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德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教学难点:人民怎样行使权力?
教学方法: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学;问题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个人修改
一、时事导入
在2005年3月14日上午举行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反分裂国家法》以2896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获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反分裂国家法》已3月14日通过并施行。
问: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享有什么权力?
2、除此权力外,它的职权还包括哪些?
板书
设计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教学
反思
⑤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P77
⑥依法治国对公民个人的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新课
小结
注意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权力机关、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区别开来。
拓
展
与
延
伸
阅读与感悟:
在2005年3月14日上午举行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反分裂国家法》以2896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获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反分裂国家法》已3月14日通过并施行。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
违法必究: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各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பைடு நூலகம்律面前一律平等。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从左至右)
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讨论:
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我们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