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高考名师猜题卷-语文01(原卷版)
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金卷江苏卷(一)语文试题

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金卷江苏卷(一)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注意事项:ຫໍສະໝຸດ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晟,高密人。笃学善文辞,尤工诗。少举进士,如洛阳。时进士类修边幅,尚名检。晟豪举跌宕,不蹈绳墨,遂弃去,渡河,客赵、魏间。
庄宗建号,以豆卢革为相。革雅知晟,辟为判官,迁著作佐郎。天成中,复为朱守殷判官。守殷伏诛,晟亡命至正阳。未及渡,追骑奄至,疑其状伟异,睨之。晟不顾,坐淮岸扪弊衣啮虱,追者乃舍之。渡淮至寿春,节度使刘金得之,延与语,晟佯喑不对。授馆累日,忽谒汉淮南王安庙。金先使人伏神座下,悉闻其所祷,送诣金陵。时烈祖辅吴,四方豪杰多至,晟口吃,造次不能道寒暄,坐定,辩论风生,上下今古,听者忘倦。烈祖酷爱之,使出教令辄合指,遂预禅代秘计。每入见,移时乃出,尤务谨密,人莫窥其际。烈祖受禅,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中书侍郎。
A.秋毫无犯 淡妆浓抹 丝丝入扣
B.秋毫无犯 轻描淡写 环环相扣
C.有条不紊 轻描淡写 丝丝入扣
D.有条不紊 淡妆浓抹 环环相扣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但丁精神的基本特征就是深刻、崇高、锲而不舍的自我批判、自我忏悔、自我完善的自觉意识以及对全民族、全人类道德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思虑和关切。在人类物质进步的发展历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预测金卷(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2020 届高三语文预测金卷(一)语文(时间:150 分钟满分:16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叶兆言从小生活在祖父叶圣陶身边,_______________之下,阅读了不少经典名著,打下了的文字功底,可谓家学渊源深厚。
上世纪80 年代,叶兆言与余华、苏童等一起登上文坛,他们以独特的小说叙述方式了文坛新局面,被评论界冠以“先锋派” 的称号。
A .耳濡目染结实开创B .耳濡目染坚实开创C.言传身教结实开展 D .言传身教坚实开展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一种以自嘲、颓废、麻木的生活方式为特征的“丧文化” 正在流行,“葛优躺” “懒猫瘫”等表情包疯传,但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是那样的状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笑过之后,还会继续出发。
①就业的压力、生活的预期让很多年轻人跑着也赶不上②实际上大多数青年人依旧在梦想之路上大步向前③很可能就是奔跑之余路上歇歇的调剂品而已④这类表情包泛滥的根本原因在于让一些年轻人的内心产生了共鸣⑤更不要说“躺着”“瘫着”⑥他们对“葛优躺”“懒猫瘫”点赞、转发、戏谑A.②③④①⑤⑥B.②⑥③④①⑤C.④①⑤②⑥③D.④⑥①⑤②③3.下列诗句中的横线上应填的劳动行为,正.确.的一项是(3 分)①谁家_________ 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②昼出耘田夜__________ ,村庄儿女各当家。
③_______ 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④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趁霜晴。
A.打稻绩麻刺绣煮茧B.煮茧绩麻刺绣打稻C.打稻刺绣绩麻煮茧D.煮茧刺绣绩麻打稻4.下列诗句,与漫画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8 题。
2020年江苏高考名师猜题卷-语文01(解析版)

2020年江苏高考名师猜题卷-语文01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国学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________的国学著作,凝聚了很多古人的智慧,难免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
国学的________决定了国学阅读必须注重甄别,择善而读。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唯有细嚼慢咽,拒绝________,才能真正领悟慢慢领悟,融会贯通。
A. 卷帙浩繁鱼龙混杂生搬硬套B. 洛阳纸贵参差不齐生搬硬套C. 卷帙浩繁参差不齐囫囵吞枣D. 洛阳纸贵鱼龙混杂囫囵吞枣1.C 【解题思路】“卷帙浩繁”形容书籍或篇章多而纷繁。
“洛阳纸贵”形容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生搬硬套:比喻不了解人家真正长处,而去机械地搬用他人的经验做法,结果事与愿违。
也泛指机械的模仿者愚蠢可笑。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教育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怎样处理学生,如果不涉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就是了。
①家长对此有异议②如果老师违规或者存在师德师风等问题③还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或者投诉举报④都属于教育方式方法的范畴⑤涉及违法犯罪的则有相应的法律解决渠道⑥可以通过与学校、老师沟通的方式来解决A.⑥②④①③⑤ B.⑥⑤②④①③C.④①⑥②③⑤ D.④⑤①⑥②③2.C【解题思路】本语段侧重阐述老师处理学生不当的应对方法。
从相关语句可以看出,老师处理学生不当有三种情况:“不涉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空缺前语);“违规或者存在师德师风等问题”(②所言);“涉及违法犯罪”(⑤所言)。
作答时先按处理不当的程度,由轻及重安排语句的基本顺序,同时找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原卷版)

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
⑤又在另一拱门中
A. ②③④①⑤B. ②⑤④①③C. ④①②⑤③D. ④③②⑤①
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
B.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李白)
C.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D. 作为外孙,撰写外祖母的行状,袁宗道既不敢虚美外祖母,也不愿隐瞒外祖母的美德。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
(2)尔当识此意言语中的“识大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四传为处士文深,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闬,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公委禽焉。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畅也。自有妇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饮,且少鲑菜耳,今何突致此衎衎者?”遍视其囷箧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心力竭矣。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恭人不食,外大母亦绝噉。恭人不起,而太夫人哀可知也。即逮今五十余年,而语及辄涕。居尝语子:“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贫而好施也。若所以有兹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孙无忘先姑哉!”
2020年江苏名师高考语文试题原创卷含答案

2020年江苏名师高考原创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女性是一个神秘的性别。
在各个民族的神话和宗教传说中,她既是美、爱情、的象征,又是诱惑、罪恶、堕落的象征。
她长久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掀开面纱,我们看到的仍是的面影和眼波。
有人说,女性是晨雾的绿色沼泽。
这个譬喻形象地道出了男子心目中女性的危险魅力。
A.丰饶变幻莫测萦绕B.丰满变幻莫测缠绕C.丰满神秘莫测缠绕D.丰饶神秘莫测萦绕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在全市首推文明养犬规范十条,包括养犬登记、遛狗区域、带狗出门要牵狗绳、清理粪便等,同时还将具体处罚也列了出来,一目了然。
B.对陌生人缺乏警惕,对朋友圈又缺乏客观的认识,这使得不少用户陷入了朋友圈的虚假信息。
他们习惯于通过别人展示出来的信息来做判断,思考过程过于简短也过于简单。
C.数据显示,共享单车日均活跃车辆仅占报备总量的16%,这意味着共享单车的经营现状艰难,乱象丛生,也意味着车辆投放总量严重过剩。
D.培养特色农业非一日之功,要下足绣花功夫,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构建产供销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打造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现代产业体系。
3.下列选项中,对诗句涉及的古代习俗阐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菊花酒一般用菊花酿成,文人墨客也常采摘新鲜菊花泡酒饮,称为“露饮”。
汉代人有中秋饮菊花酒的习俗,其最初目的是求阳通神和辟谷成仙。
B.“箫鼓追随春社近”,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故名“春社”,这是祭祀土神的日子。
人们借春社之机,开展各种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活动。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放灯始于汉代,东汉明帝刘庄因提倡佛法,曾敕令正月十五“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祭神,表示对神佛的尊敬。
D.“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古时,逢踏春之日,无论后宫闺阁,或是田野巷陌,斗草游戏无处不见,人们在田地郊野采集百草以自娱。
2020年全国高考名师猜题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全解全析)02

2020年全国高考名师猜题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中国美学史的幻象世界(节选)赵建军发掘和阐释中国美学史的逻辑本质,要找到合适而恰切的概念维度,这个概念要具备如下条件:作为单词它必须是多音节的,以单字为词,不便于进行现代阐释和学术的理解、交流;作为该概念组合词的构成词素,必须是源自中国本土且能够作为独立词语表达意涵的;最好在世界上能够寻到对应性的词语,其涵意可以各表所指,但所指却具有相通性,这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对中国美学史的阐释逻辑进行考量。
综此几点,我们认为,“幻象”一词很适合用来描述中国美学史的发展逻辑。
“幻”和“象”均植根于本土文化,在原始巫文化中便用到它们,以后都纳入美学史的阐释系统。
其中的“幻”字,在巫文化中“巫师”便被称为“幻人”。
《说文解字》解释“幻”为“不肖”,指通过“变化”、“变幻”性操作实现造生和化成(教化)之意。
至于“象”字,渊源甚古,原始图腾和巫术皆为对“象”的文化操作。
由物象而生图象、意象,最早的成果就是《周易》中的“卦象”。
“卦象”可以理解为综合“天象”(天文)、地象(地文)而成的人化之象(人文)。
美学是人文造化的产物,中国美学应当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经验诠释系统,而最初形成的“卦象”,蕴含有中国美学的逻辑因子和理论模型。
“幻象”作为组合词,其构成“词素”的逻辑蕴涵却异常丰富,形成系统,这就为开掘该词的美学蕴涵,基于现代视野赋予逻辑蕴值提供了可能空间。
西方美学和佛教美学中也有对应于“幻象”的相应词语,英语的“幻象”写作illusion,梵语的幻象写为māyā,它们与中国传统美学对“幻象”的“不肖”、“恍惚变幻”有某种相通,但由于分属不同的话语系统,中国美学史的幻象逻辑所表达的独特蕴涵,可以通过中西语境中的差异比照,得到更深入的发现和揭示。
就根本方面来说,幻象逻辑是揭示中国美学史深层本质的一个十分合适的维度。
从词面上说,中国传统美学对“象”的理解都是“幻”的。
2020届江苏省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2020届江苏省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一、语言知识与运用(每题3分,共12分)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窗花就是那些人人__________的剪纸,这些看上去平平常常的人物鸟兽花草的图案,每一个都携带着深远的历史传说和美好的__________愿望。
美妙的窗花,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美好的梦想__________地展示出来了。
看一眼那些红艳艳、绿茵茵、紫溜溜的窗花,就让人心里甜蜜蜜的。
A. 屡见不鲜希冀惟妙惟肖B. 司空见惯祈求惟妙惟肖C. 屡见不鲜祈求跃然纸上D. 司空见惯希冀跃然纸上2. 位于宁波文化广场全新综合体“河清坊”二楼的“梨枣”书店已正式向宁波读者开放,“梨枣”二字颇有韵味,下列诗句中的“梨枣”与书店名同义的一项是(3分)A. 兵火万卷尽,梨枣灾可知。
B. 春来梨枣尽,啼哭小儿饥。
C. 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
D.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3. 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对联,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池馆重新接草堂②宦游西蜀③烟尘誓扫还金阙④志复中原⑤诗继少陵⑥派开南宋⑦更入清风明月⑧高吟铁马铜驼A. ③⑧④②/①⑦⑥⑤B. ②④⑧③/⑤⑥⑦①C. ⑤⑥⑦①/②④⑧③D. ①⑦⑥⑤/③⑧④②4.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A. 大理人别有情趣,很有福气,几乎家家院内是繁花,户户门外有清流。
好花还须绿叶衬,这翡翠的绿叶,正衬托着他们那社会主义幸福“生活之花”呢!B. 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
C.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D. 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这位观察别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不太好的阴影。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江苏卷)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江苏卷)语文甲、必考内容(142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三更有梦书当枕祝勇读书需要一种心境。
安详的心绪以及静谧的氛围,都可以将我带入那种既恍惚空灵又旖旎美妙的境界中去。
在一种如诗的意境中读书,心灵会像热水里的新茶一般丝丝缕缕地舒展开来,抑或会感到那个温暖的杯底从心房间熨过,熨平心上的每一条褶皱。
心境摇曳不可读书,功利浮躁不可读书,灵魂纷乱不可读书。
读书需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仿佛人于树下禅定,风声雨声车声马声,无一入其耳;酒色财气,无一动其心。
其中境界如徐燕谋赠钱钟书先生的佳句:“北海西山都可恋,我来只为读奇书。
”于幽美如诗情琴韵的意境之外读书,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想起一位伟人青年时锤炼自己,专拣市声嘈杂之处读书,常激赏赞叹,这种大境界,非常人所能修得。
看来,片刻宁静,一室温馨,对读书人是何等重要。
求生存的匆促步履,打乱了众生心灵的止水。
爱于时光的余白处,慵读几页书,犒赏一下干渴的灵魂,可是家务劳动、友人来访、子女教育以及电视喇叭的聒噪,使你无处躲藏。
日常的喧嚣里,早已找不到须臾的宁静。
所以深夜是最宜于读书的时候。
这时,人已去,茶已凉,片刻前还热闹非凡的斗室骤然阗寂。
家人睡熟,喋喋不休的电视也早已哑然无声。
月华似水,佳期如梦,拧亮床头一盏青灯,取一个舒适的姿势,或躺或坐,罗衾掩住半个身子就可以了。
书是选好的,就放在枕下,不必从书架上查取。
用不着书签指路,一下就能翻到要看的地方,对于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来说,这动作就该像手巧的售货员取货一样娴熟。
不紧不慢地接着昨天的看,若是情节极佳的小说,可以一口气读上三五十页;若是散文,品上几篇也就够了,不必太多。
像少年时读书那样,不眨眼看到天明,是不可能的,因为明天一早,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等待着我。
学生时代焚膏继晷的苦读对我来说已成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
不再去想那些,用宁静的读书为每日的繁忙画上一个优雅的休止符,已经令我感到自豪,哪怕只读三五页,也已满足,关键是活出一分安然的心境,心甘情愿地做精神麦田里最后的守望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江苏高考名师猜题卷-语文01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国学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________的国学著作,凝聚了很多古人的智慧,难免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
国学的________决定了国学阅读必须注重甄别,择善而读。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唯有细嚼慢咽,拒绝________,才能真正领悟慢慢领悟,融会贯通。
A. 卷帙浩繁鱼龙混杂生搬硬套B. 洛阳纸贵参差不齐生搬硬套C. 卷帙浩繁参差不齐囫囵吞枣D. 洛阳纸贵鱼龙混杂囫囵吞枣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教育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怎样处理学生,如果不涉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就是了。
①家长对此有异议②如果老师违规或者存在师德师风等问题③还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或者投诉举报④都属于教育方式方法的范畴⑤涉及违法犯罪的则有相应的法律解决渠道⑥可以通过与学校、老师沟通的方式来解决A.⑥②④①③⑤ B.⑥⑤②④①③C.④①⑥②③⑤ D.④⑤①⑥②③3.下列联语从上下两句的关系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A.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杜甫)B.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杜荀鹤)C.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王夫之)D.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徐霞客)例句: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社会难免会没有阴暗面,我们常常喜欢放大黑暗,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义愤地谴责和鞭挞黑暗。
其实,我们更应该去做那束光,那束在黑暗来临的时候照亮他人的光。
谴责和鞭挞让我们高尚,但没有后续行动,高尚也仅仅是口头的。
A.客观公正地对待阴暗面B.用积极的行动影响世界。
C.用大爱之心去温暖世界。
D.要做名副其实的高尚者。
5.下列各项中,对漫画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是()(3分)A.成功产生于长期的坚持中。
B.人生安全不能靠虚幻维持。
C.讽刺无所作为的消极等待。
D.临溪慕鱼,不如退而结网。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题。
《鸿雪因缘图记》序龚自珍《鸿雪因缘图记》者,兵部侍郎江南河道总督长白麟公之所作也。
自髫发之岁,至四十岁,为图八十,是为第一卷;自四十至五十,为图复八十,为第二卷。
其第一卷,阮相国、祁尚书序之矣。
道光辛丑秋,自珍游淮,以内阁后进礼谒公浦上,睟乎其容,慰劳有加,使自珍缀言于第二卷之简端。
微公命,自珍固有所欲言,重以公命,乌能无言。
古今名臣硕辅所遇之世不齐,为承平之臣易乎?为优劳况瘁、盘根错节、立奇功、勘大变之臣易乎?则必曰为承平者易矣。
虽然,固有辨。
今使所遇而永承平无事也,起家功名,致身华贵,一切勿问,固不得预于贤大夫之数。
其人固良易贤矣,不甘以科名华贵竟矣,不过博览书史,周知掌故,上足以备人主燕闲之顾问,宦辙所至,宏奖士类,进其春华秋实之士而奋舞之,其人虽贤,诚无甚难及者。
若乃内韫含韬略,外示纾余,蓄孟门、积石于方寸,可以谈笑生风雷,而汪洋澹涵,冲乎夷易,使人不见驶疾惊骇之迹,猝有事变,投袂而起,若劲弩激箭之发,若储之数十年于其怀抱间者。
之人也,盖于天下可以常、可以变之全局大势,烂熟于胸中,而不可方物以逶迤于承平华贵者也,斯岂寻常意计所能以臆轩轾者?今我麟公,殆其人哉,殆其人哉。
百有六十图,虽亦谈人伦之乐事,侈门内之祥和,簪笔以入,承轺以出,无亢厉之言,有回翔之态。
公弱冠通籍于全盛之朝,家世翔华,山川清晏,宜其然也。
然而微窥公行部所及,山川形势,人民谣俗,古迹今状,皆备载之,弗为无本之说,与不急之言,而又问民生之疾苦,讨军实之有无,天下形势,半在于是。
而姑韬晦其所学,不欲张大其名目,以托于百六十篇之绘事记云尔。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勘大变之臣易乎勘:平定B.殆其人哉殆:赞赏C.侈门内之祥和侈:显扬D.与不急之言急:紧要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龚自珍是作为后进内阁的官员拜见麟公的,麟公和蔼可亲,给了他很多安慰和鼓励,且让龚自珍为他的第二卷画作序。
B.作者认为,天下太平时的臣子好当,但是他们也容易滋生贪图享乐、追求荣华富贵的思想,一生平庸,无所作为。
C.作者认为,麟公是太平时代的官员,却不是只知享受高官厚禄的人,不能用寻常的意想和估计去推测他的为人。
D.《鸿雪因缘图记》内容丰富,有人间亲情,有家族情况,也涉及人民困苦的生活,军备虚实,以及天下的形势。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微公命,自珍固有所欲言,重以公命,乌能无言。
译文:(2)而姑韬晦其所学,不欲张大其名目,以托于百六十篇之绘事记云尔。
译文:9.作者分析了哪三类“承平之臣”,请利用文中词语进行简要概括。
(4分)答: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①王沂孙白石②飞仙,紫霞③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
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注释】①草窗:周密。
南宋亡后,周密与王沂孙等过从甚密,并结成诗社,互相唱和、赠答,写了些慨叹亡国之作。
后隐居不仕,归隐山林。
草窗词卷:指周密《蓣洲渔笛谱》。
②白石,指南宋词人姜夔。
周密词即学白石词的清空俊雅。
③紫霞:南宋词人杨缵,他善识曲创调。
10.“几番”二句是怎样状友人身世和才思的?(5分)答:11.前人论及本词是说,“风月”、“山川”二句倜傥而凝重,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6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2)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__,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3) 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 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5) 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6) 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7) 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
(赵翼《诗论》)(8) 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__。
(《论语微子》)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斫琴心语田金发“世有嘉木,心自通灵……自力正直,巍巍德荣。
”吟诵着久远的诗句,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跨过一条淡淡的小溪,那一排岩石后面,就是父亲种的两棵梧桐。
青绿色的树皮光润洁净,细直的树干像挺拔的腰杆。
春天,满树紫花,恍若云霞;夏天,浓荫蔽日,凉风飒飒;秋天,风吹叶落,满地金黄;冬天,墨枝披雪,遒劲沧桑。
“一棵是我师傅的,一棵是你的。
”“你的呢?”“我是这片石头,守着你们。
”说话的是父亲,问话的是我。
父亲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家里穷,十几岁不得不出门学艺。
从没听说过古琴,到对古琴如数家珍。
从第一次选料做琴,到成为小有名气的斫琴师,父亲整整用了二十年。
靠着斫琴以及古筝等其他乐器的制作,父亲吃饱了饭,有了积蓄,成了家。
十五岁那年暑假,父亲让我学习斫琴。
一开始,父亲不让我动手,也不教也不讲,只是不住地使唤我搬木坯,打扫刨花和锯末,气得我一直嘟囔:不干了!可是想想父亲一台学习机的许诺,又把所有的气恼压回去。
一周后,父亲带我回老家。
我第一次见到这两棵梧桐树。
父亲取出古琴,对着大树弹起来。
曲罢父亲问我听出了什么?我摇摇头,父亲点点头。
“学贵乎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父亲看着梧桐树继续说:“那年我刚学艺,师傅外出。
附近邻居过来借刨花引火,我随手拿了块旧木头塞给他。
没想到竟然犯了大错。
”“为啥?”我问。
“那块木料,是师傅的师傅留给他最珍贵的念想啊!”父亲闭着眼睛,满脸泪水。
停了好久,才继续说道:“那块木料,师傅保存了很多年,每天看一眼,琢磨如何下手,做一张最好的古琴。
没想到我却有眼不识金镶玉,把它当柴火烧了。
”“那后来呢?”我担心地问。
“我师傅气得整整病了一个月。
我生怕师傅把我赶走。
谁知他再也没提此事。
”我长长地替父亲叹了口气。
父亲看我一眼继续说:“直到好多年后我准备出师才对我说:丢了木头事儿小,丢了心人就毁了。
记住:万物不可轻侮。
做琴如此,做人亦如此。
”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
话也就随风而逝。
随后的日子里,我上学、工作、结婚、生子。
本想着幸福的人生就这样走下去,谁知工作单位经营不善解散了。
经历了一系列生存挫折后,我又找到父亲开始学斫琴,不为别的,仅是为了养家糊口。
父亲对我更严格了。
“有的材料要先在水里泡半年,定型需要一到两年。
”“灰胎要刮五六层,每一层胎刮完以后都要等干透之后才能打磨找平上漆。
”“斫琴要刀到手到,心到眼到。
”……父亲一遍遍地说,我一遍遍地改。
我慢慢发现自己并不只是为了生计而斫琴,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斫琴,它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也许是因为对古琴有了更深的理解,听着父亲的话也感觉格外有道理。
父亲见我听话,反而唠叨少了。
那次我见完客户回来,根据客户需求规划出图纸拿给父亲过目。
当时他正在吃饭,见我拿来图纸立刻停下给我指点。
这个怎么铲,那个怎么刨,连比划带说,唯恐不详细。
母亲端过来午饭,他赶紧递给我一碗。
我让他先吃再讲,他说我讲完再吃。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想起第一次学琴时父亲对我的吆喝,再到如今平易近人,我突然笑了。
有一年,我独自回了趟老家。
两棵梧桐树越发粗壮,像两个巨人,笑看云淡风轻。
三天后,我伐下了其中一棵,带回作坊。
第一斧子下去梧桐发出的声音,仿佛惊动了什么似的。
我有强烈的预感,父亲的意愿成了!板材晾了一年后,我开始斫琴。
此后又两年,我独自待在一个山脚下的作坊里,用这棵梧桐剖成的十张板子做面板做了十种琴。
挖槽腹、用梓木斫底板、披漆胎、罩面漆……两年时间,除了春天的风、冬天的雪,除了夏天的泉流和秋天的大雁,没人知道我在这里。
我自己坐在石头上,于夕阳余晖中看挂在墙上的尚未完工的琴坯。
没人跟我说话,但我能真切地听到万物说话的声音,每一声都真实而纯正。
父亲五十六岁生日那天,我把他带到琴房。
十张琴一字排列,整整齐齐。
父亲看了看琴,又看了看我,随手拿起一张弹起来。
琴声淡淡,朴实清新。
恍惚中我似乎听到斧凿丁丁,桨声欸乃,而青树绿荫里,一位老者正曲罢收琴,问小子曰:“薄木丝弦,其音何谐?”小子曰:“琴为心声,人琴合一。
”(选自《人民日报》 2018年09月03日)13.父亲种下两棵树,为什么要一棵给师傅,一棵给儿子?。
(4分)答:14.文中“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
话也就随风而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分)答:15.标题为“斫琴心语”,根据文本,概括“心语”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