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31套) 通用10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中考历史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2.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以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3. 世界史: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印度、古代中国、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世界战争与和平、冷战、现代科技革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科技成就等。

2.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等方面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历史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等。

4. 练习法:布置历史习题,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

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讲解历史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第二课时:进行历史习题训练,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历史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历史习题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地图、音乐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历史]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31套) 通用18

[初中历史]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31套) 通用18
文艺复兴:①时间:14世纪
②地点: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③核心:人文主义思潮;
④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⑤代表人物:先驱是但丁,意大利,代表作是《神曲》;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5、《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评价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主要活动;①1799年发动政变,夺去了政权。②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③颁布《法典》,确立资产阶级立法规范,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④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发动对外战争。拿破仑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反抗,最终导致他的失败。
3、《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5、《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6、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7、评价华盛顿
运用:无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考标解读
1、14---16世纪人类的两大发现,人的发现指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指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的两大发现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解体,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4、《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一:中国古代史1.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了解夏商周的更迭过程及其政治制度掌握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变革及其影响1.2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了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及其主要思想掌握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二、专题二:中国近代史2.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掌握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及其原因2.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掌握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三、专题三:中国现代史3.1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掌握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及其复兴之路3.2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掌握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四、专题四:世界史4.1 古希腊文明与罗马帝国的兴衰了解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及其影响掌握罗马帝国的兴起、衰落及其影响4.2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宗教改革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掌握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五、专题五:历史现象与历史思维5.1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了解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及其意义掌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5.2 历史解释与历史评价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价的含义及其方法掌握历史解释与历史评价的原则及其注意事项六、专题六:古代科技与文明交流6.1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了解古代中国在农业、手工业、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掌握古代中国科技对世界的影响6.2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了解古代文明之间的贸易、战争、文化交流等方式掌握古代文明交流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七、专题七: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7.1 历史事件的影响与意义分析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掌握历史事件的研究方法和视角7.2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评价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贡献及其影响掌握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八、专题八:历史文献与历史遗迹8.1 历史文献的价值与解读了解历史文献的种类、特点及其价值掌握历史文献的阅读和解读方法8.2 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了解历史遗迹的重要性及其保护措施掌握历史遗迹在历史教育中的作用九、专题九:历史学科方法与研究9.1 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了解历史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特点掌握历史学科研究的方法论9.2 历史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了解历史学科在当代的新发展、新理论、新方法掌握历史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十、专题十:历史素养与历史教育10.1 历史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了解历史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掌握提高历史素养的方法和途径10.2 历史教育的目标与方法了解历史教育的意义、目标及其方法掌握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的作用十一、专题十一:历史转折与时代变迁11.1 工业革命与全球格局的变化了解工业革命的起源、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掌握工业革命后的全球格局变化11.2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掌握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十二、专题十二: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抗争12.1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与解放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及其意义掌握殖民地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12.2 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了解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掌握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后的发展道路十三、专题十三:冷战与当代国际政治13.1 冷战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冷战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掌握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13.2 当代国际政治的特点与趋势分析当代国际政治的主要问题、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当代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十四、专题十四:历史与现实的关联14.1 历史对现实的启示分析历史事件、现象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掌握正确看待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方法14.2 历史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历史教育对个人、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掌握历史教育在培养公民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十五、专题十五:历史考试策略与复习方法15.1 历史考试的类型与特点了解历史考试的种类、题型及其特点掌握应对不同类型历史考试的策略和方法15.2 历史复习的有效方法与技巧掌握历史复习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技巧提高历史复习效果,为中考历史考试做好准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史、历史现象与历史思维、古代科技与文明交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历史文献与历史遗迹、历史学科方法与研究、历史素养与历史教育、历史转折与时代变迁、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抗争、冷战与当代国际政治、历史与现实的关联以及历史考试策略与复习方法等十五个章节。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打包31套)-通用11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打包31套)-通用11
③导火索: 林肯就任总统
④爆发(开始标志):年, 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⑤转折点: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⑥结束:年, 北方战胜南方
⑦性质: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⑧意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⑨林肯贡献: 、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教学反思
科目
历史
年级
初三
班级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教学目标
识记: 无
教材分析
理解: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运用: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运用: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考标解读
、理解: 美国南北战争(九上—)
①时间: —
②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业, 南部种植园经济)。 矛盾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理解: 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年, 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开展对东方的殖民掠夺,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世纪后半期,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号称“日不落帝国”。
对英国影响:①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侵略, 掠夺了大量财富。英国人将这些财富, 转化为国内工业生产的资本。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野蛮性与残酷性。②提供海外市场:印度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巨大的商品市场, 进一步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促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意义: 、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保留了封建残余。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一:中国古代史1.1 夏商周时期:了解夏商周的更迭,理解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2 春秋战国时期:掌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3 秦朝:掌握秦朝的建立和灭亡,了解秦始皇的主要功绩。

1.4 汉朝:了解汉朝的兴衰,掌握汉武帝的主要政绩。

1.5 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解三国鼎立,掌握西晋和东晋的更迭,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二、专题二:中国近代史2.1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2 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3 洋务运动: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4 戊戌变法: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5 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三、专题三:中国现代史3.1 五四运动: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2 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3 抗日战争: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4 解放战争: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四、专题四:世界古代史4.1 古埃及: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果,如金字塔、木乃伊等。

4.2 古希腊:了解古希腊的文明成果,如奥林匹克运动会、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4.3 古罗马:了解古罗马的文明成果,如罗马竞技场、罗马法等。

4.4 古印度:了解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如佛教、种姓制度等。

4.5 古中国:了解古中国的文明成果,如长城、孔子、秦始皇等。

五、专题五:世界近代史5.1 新航路的开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和影响。

5.2 文艺复兴: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4 美国独立战争: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5 法国大革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六、专题六:世界现代史6.1 第一次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课教学案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一)一、课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二、范围:七上第1、2、3课三、目标要求:(1)识记元谋人、北京人两个文化遗存;(2)识记半坡人、河姆渡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3)识记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四、考点分析:五、自主识记检查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______人类,北京人距今约______万年。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______最多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和______的国家;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

他们已普遍使用______石器,来种植农作物。

3、距今约四五千年,______和______,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联合起来,在______一战中大败东方的______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族。

4、后人尊称黄帝为“______”,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______,他的属下______发明了文字,______编出了乐谱。

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______”。

5、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传说,______生活俭朴,克己爱民,______宽厚待人,以身作则,______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们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_____。

6、约______年,_____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______社会结束,______社会开始。

六、知识梳理七、课内训练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有()A、200万年B、170万年C、80万年D、70万年2、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印度B、古巴比伦C、中国D、埃及3、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省余姚县农民在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处遗址。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打包31套)-通用2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打包31套)-通用2
.都有巨额赔款 .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③法国: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 )
.①②.②③.③④.①③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迎战敌舰,不幸壮烈殉国。( )
三、命题规律
、考察数量以及题型
该单元每年都有题目涉及,年以改错题、材料题出现;年以选择题、材料题形式出现。年、年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年是选择题和探究题;年选择题、判断题。年材料题。年探究题。
、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虎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
、左宗棠举办洋务、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马关条约》①时间:年
②内容:、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亿两
、增辟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年)————完全沦为
年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利益,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帅领下,大举侵华。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史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

2. 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时期。

2.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

3. 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2. 难点: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和文化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古代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古代史题目,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古代史知识的系统掌握情况。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

2. 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时期。

2.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

3.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2. 难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革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虎门销烟:①时间:1939年6月3日到25日(6月26日定为世界禁毒日);
②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
2013年5分,考察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的影响。
2014年4分,考察威海卫战役;《南京条约》
2016年2分,考察鸦片战争
3、2017命题趋势
根据近年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本单元的内容是中考的重点,每年都有涉及;主要考察几大条约的影响,但近几年分数偏低,注意与专题的结合点,重点关注。
③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完全沦为
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利益,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帅领下,大举侵华。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①时间:1901年
②内容:
A、赔款: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5.《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③法国: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
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大大加深
①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②罪行:A、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Hale Waihona Puke 科目历史年级初三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教学目标
识记: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圆明园残迹图
2、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教材分析
理解:1、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2、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大大加深
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①时间:1895年
②内容:A、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时间:1840---1842年英国发动;
②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实质:打开中国的大门,把中国变为它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③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主要内容:A、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破坏);B、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便利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左宗棠-------举办洋务、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C、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英勇抗战,最后被鱼雷击中沉没,全舰250多名官兵牺牲(民族英雄)。
二、中考真题
1、改错题。但在近代,中华文明遭到了西方列强的摧残,例如八国联军火烧北京圆明园。()
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
3.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海军将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
D.《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4、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5、中日《马关系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运用:《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考标解读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1、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史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考察分值及考点
2008年10分,考察了火烧圆明园、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略、《马关条约》、《南京条约》的影响。
2009年11分,考察甲午中日战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2010年3分,考察火烧圆明园。
2011年3分,考察《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点。
2012年5分,考察《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7.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迎战敌舰,不幸壮烈殉国。()
三、命题规律
1、考察数量以及题型
该单元每年都有题目涉及,2008年以改错题、材料题出现;2009年以选择题、材料题形式出现。2010年、2011年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012年是选择题和探究题;2013年选择题、判断题。2014年材料题。2016年探究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