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自动切换资料
PCX操作箱及辅助装置说明书(电压切换)

1
·概述·
1.3 性能特点 本装置全部选用进口继电器、高性能的电阻和高可靠性的电连接器,大大提高了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和
稳定性。
2
·技术性能及指标·
2 技术性能及指标
2.1 额定电气参数
额定直流电压:
220V 或 110V
2.6 电磁兼容性能
试验项目
要
求
1 快速瞬变干抗试验
满足 GB/T 14598.10-2007 规定的 A 级试验
2 1MHz 脉冲群干扰试验 满足 GB/T 14598.13-2008(eqv IEC 60255-22-1:2007)规定的Ⅲ级试验
3 静电放电试验
满足 GB/T 14598.14-1998(idt IEC 60255-22-2:1996)规定的 4 级试验
信号回路接点载流容量: DC220V 60W(灯泡负载)
交流电压回路接点载流容量: AC380V 5A
2.2 主要技术指标
当直流电源的电压在 80%~110%范围内变化时,装置能正常工作;
2.3 环境条件
使用温度 -10℃至+55℃ 相对湿度 5%~95% 大气压力 66kpa~110kpa (海拔高度 2500m 以下)
2.4.3 冲击电压
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装置的直流输入回路、输出触点等各回路对地,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 回路之间,能承受 1.2/50µs 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开路试验电压为 5kV。
3
·技术性能及指标·
2.5 耐湿热性能
装置能承受 GB/T 2423.3-2006 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温度+40℃±2℃、相对湿度(93 ±3)%,试验时间为 48h,在试验结束前 2h 内,用 500V 直流兆欧表,测量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 对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5MΩ; 介质强度不低于 2.4.2 规定的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的 75%。
量程自动切换电压表设计

量程自动切换电压表是一种能够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自动切换量程以保证测量精度的电子测量仪器。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量程自动切换电压表设计方案:1. 电路原理:-使用多个测量范围的电阻分压器,并通过开关控制不同范围的电阻分压器接入电路。
-利用比较器电路和逻辑电路来检测输入电压的大小,并控制开关切换电阻分压器,以实现自动量程切换。
2. 组件选择:-选择合适的电阻分压器,确保在不同量程下具有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
-选取高精度的比较器和逻辑电路芯片,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自动切换逻辑设计:-设计比较器和逻辑电路,用于检测输入电压的大小,并根据设定的阈值来触发自动量程切换。
-确定切换逻辑,例如通过比较输入电压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应采用哪个量程。
4. 显示单元设计:-配置数码显示单元,将测量到的电压值显示在数码显示屏上,以便用户观察。
5. 电源和隔离设计:-确保电路的稳定供电和电气隔离,以保证测量精度和安全性。
6. 原理图绘制和布局:-根据设计要求绘制电路原理图,并考虑元件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确保信号传输路径短小,减少干扰和误差。
7. 实际搭建和调试:-按照原理图在实际硬件上搭建电路。
-进行电路调试和测试,验证自动切换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8. 性能验证:-对设计的量程自动切换电压表进行性能验证,包括准确度、响应速度、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量程自动切换电压表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的稳定性、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设计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更详细和复杂的设计和优化。
量程自动切换电压表设计

量程自动切换电压表设计1. 引言量程自动切换电压表是一种能根据被测电压的大小自动切换量程的电子测量仪器。
它能够在不同的电压范围内精确测量电压并显示结果。
本文将介绍量程自动切换电压表的设计原理、电路结构和关键技术。
2. 设计原理量程自动切换电压表的设计原理是基于电压的量程切换和信号处理。
它通过感知输入电压的大小,并根据预设的电压范围选择合适的量程进行测量。
以下是该电压表的基本设计原理:•输入电压感知:设计中需要使用示波器或电压检测电路来感知输入电压的幅值和频率。
•量程切换: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通过开关电路控制电压表的量程切换。
•信号处理:根据量程的切换,将输入电压转换为合适的电压范围,并进行信号调理和滤波。
•结果显示:经过信号处理后的电压值将显示在电压表的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屏上。
3. 电路结构量程自动切换电压表的电路结构主要包括输入电路、量程切换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显示电路。
以下是该电压表的典型电路结构:3.1 输入电路输入电路主要负责接收被测电压并将其传递给后续的电路进行处理。
它通常包括输入保护电路、放大电路和输入选择开关。
输入保护电路主要是为了保护电压表免受过大的输入电压的损坏。
它通常使用稳压二极管、过压保护电路等来限制输入电压的幅值。
放大电路负责将输入电压进行放大,以便后续电路可以正确处理。
放大电路通常使用运放或差动放大器。
输入选择开关用于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
它可以是机械式开关或电子开关,它们根据输入电压与预设的电压范围进行比较,并选择适当的量程。
3.2 量程切换电路量程切换电路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将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到合适的范围。
它通常使用数字电路或模拟开关电路来控制电压表的量程切换。
量程切换电路要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以保证测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它可以通过比较器和逻辑电路实现。
3.3 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负责将经过量程切换的输入电压转换为合适的电压范围,并进行信号调理和滤波。
电压并列 电压切换

电压并列:如果是单母线分段接线,当某段母线pt停运,而该母线的线路又继续工作,需要计量二次电压,则投入pt并列装置,将另外一段母线的pt二次电压并列至停运pt的二次侧,达到目的。
前提是一次处于并列状态,否则二次不能并列。
如果是双母线接线,也大同小异,也有专门的并列装置,在出现母线并列运行方式下,如果某组母线的pt停运,也可以并列切换使另外一组母线的线路同样可以有计量二次电压。
电压切换:主要是切换电压的,主要供给保护装置及计量等,使装置的电压随刀闸的切换而随之改变.比如为双母线,当线路在I母运行,-1刀闸合位,线路保护装置应取I母电压,线路在II母运行,-2刀闸合位,线路保护装置应自动切II母电压. 电压并列前提条件必须是分段或者母联开关在合位,而电压切换分段或者母联开关应该在分位,就是说电压切换是靠相关二次回路自动切换的
PT并列:两段母线,每段母线一台PT,当I母PT预试时,需要退出运行,而此时I母的保护继续运行(考虑到带低压闭锁功能),保护失去电压会发生误动,此时需要用II母PT维持两段母线上的保护电压,因此,需要PT并列。
并列时先并一次,合母联/分段开关,再将PT并列把手打在并列位置。
需要将母联/分段开关的两侧刀闸、开关接点串接到二次PT并列回路中,确保只有在一次并列的情况下,二次才能并列。
切换:双母接线,I、II母分列运行,当线路在I母运行时,二次必须取I母电压,II母同。
当运行人员进行一次隔离开关的切换时,二次电压也能自动切换,采用刀闸辅助接点来控制。
一般取刀闸常开接点来启动重动线圈,取刀闸常闭接点来
复归重动线圈。
一般来说并列是公用回路切换是对于单个保护和计量装置的。
可自动切换量程的数字电压表

. I可自动切换量程的数字电压表一、实验任务制作可调量程的电压表,通过继电器调节电压表的量程,使电压在0V~200mV,200mV~2V之间转换。
二、各个芯片的资料1、ADC0832ADC0832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一种8 位分辨率、双通道A/D转换芯片。
该芯片具有体积小,兼容性,性价比高的优点。
ADC0832 具有以下参数:8位分辨率;双通道A/D转换;输入输出电平与TTL/CMOS相兼容;5V电源供电时输入电压在0~5V之间;工作频率为250KHZ,转换时间为32μS;一般功耗仅为15mW;8P、14P—DIP(双列直插)、PICC 多种封装;商用级芯片温宽为0°C to +70°C,工业级芯片温宽为−40°C to +85°C;芯片接口说明:CS_ 片选使能,低电平芯片使能。
CH0 模拟输入通道0,或作为IN+/-使用。
CH1 模拟输入通道1,或作为IN+/-使用。
GND 芯片参考0 电位(地)。
DI 数据信号输入,选择通道控制。
DO 数据信号输出,转换数据输出。
CLK 芯片时钟输入。
Vcc/REF 电源输入及参考电压输入(复用)。
单片机对ADC0832 的控制原理:正常情况下ADC0832 与单片机的接口应为4条数据线,分别是CS、CLK、DO、DI。
但由于DO端与DI端在通信时并未同时有效并与单片机的接口是双向的,所以电路设计时可以将DO和DI 并联在一根数据线上使用。
当ADC0832未工作时其CS输入端应为高电平,此时芯片禁用,CLK 和DO/DI 的电平可任意。
当要进行A/D转换时,须先将CS使能端置于低电平并且保持低电平直到转换完全结束。
此时芯片开始转换工作,同时由处理器向芯片时钟输入端CLK 输入时钟脉冲,DO/DI端则使用DI端输入通道功能选择的数据信号。
在第1 个时钟脉冲的下沉之前DI端必须是高电平,表示启始信号。
在第2、3个脉冲下沉之前DI端应输入2 位数据用于选择通道功能,当此2 位数据为“1”、“0”时,只对CH0 进行单通道转换。
110v 220v自适应电源的原理 -回复

110v 220v自适应电源的原理-回复110V和220V自适应电源的原理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自适应电源。
自适应电源是一种能够根据输入电源的不同电压要求自动调整输出电压的设备。
它可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网电压标准,无需手动切换或使用变压器。
那么,110V和220V自适应电源是如何工作的呢?首先,自适应电源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输入电源、控制电路和输出电路。
1. 输入电源:输入电源是指供电给自适应电源的外部电源。
在国际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电网电压标准是不同的,一般为110V或220V。
自适应电源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输入电压。
2.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自适应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检测输入电源的电压,并根据检测结果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
当输入电源的电压变化时,控制电路会自动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输出电路:输出电路是自适应电源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它负责将调整后的电压输出给连接在自适应电源上的设备或系统。
输出电路需要能够稳定地提供所需的输出电压,以满足设备或系统的工作要求。
接下来,我们可以详细讨论110V和220V自适应电源的工作原理。
对于110V自适应电源,当输入电源的电压为110V时,控制电路会检测到这个电压并保持输出电源的电压为110V。
如果输入电源的电压发生变化,控制电路会感知到并相应地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以保持所需的输出电压稳定不变。
同样地,220V自适应电源也是按照类似的原理工作。
当输入电源的电压为220V时,控制电路会检测到这个电压并保持输出电源的电压为220V。
如果输入电源的电压发生变化,控制电路会感知到并相应地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以保持所需的输出电压稳定不变。
总结起来,110V和220V自适应电源通过控制电路来自动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网电压标准。
这种自动调整的功能使得自适应电源能够方便地应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而无需手动调整或使用变压器。
电压并列与电压切换

电压并列与电压切换名词通俗解释电压并列:对于单母线分段接线,当I段母线PT停运,而该母线的线路继续工作,需要计量和保护的二次电压,则投入电压并列装置,将II段母线的二次电压提供给I段母线上的保护和计量装置(前提是一次处于并列状态)。
对于双母线接线,同样的,当#1母线上的PT停运,也可以通过电压并列将#2母线PT的二次电压提供给#1母线上的线路的保护与计量装置。
电压切换:双母接线时,#1、#2母线分列运行。
某条线路运行在哪条母线上,二次就相应使用哪条母线PT的电压。
当运行人员对一次隔离开关进行切换时,二次电压也要能自动切换。
电压并列回路01原理以10kV单母分段为例,下图为一次主接线图。
电压并列与电压切换_1下面分析某型号电压并列装置的10kV电压并列回路。
当两段母线分列运行时,分段断路器3QF处于断开位置,一次分列运行,二次也是分列运行的;若I母PT需要停运,I母上的线路仍需继续正常运行,我们可以将分段断路器3QF 合上,使一次处于并列运行状态,此时将电压并列把手打到并列位置,自动并列回路中的J4、J5、J6继电器带电,其中J4、J5常开接点闭合,两段母线的二次电压在电压并列装置内完成并列,此时10kV高压室屏顶小母线上的电压(保护、计量)均为II母PT的二次电压。
02并列与解列逻辑通过自动并列回路可以看出,当#1PT和#2PT两者中仅有一台PT处于工作位置,另一台PT处于非工作位置,自动并列回路才具备导通的必要条件。
当两台PT同时处于工作位置时,自动并列回路是断开的,无法完成电压并列。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电压并列回路:若需要完成并列逻辑,则需将采集的分段开关位置(DL)、分段手车刀闸位置(S9)、分段隔离手车刀闸位置(3S9)的常开接点进行串接后,再接入电压并列装置,当以上三者同时闭合的情况下,方才允许并列。
若此时将并列把手(7QK)至于并列位置,1-2接点导通,并列继电器3YQJ1、3YQJ2、3YQJ3得电,对应接点闭合完成两段母线并列。
双母线系统中电压切换的作用

双母线系统中电压切换的作用一、引言1.1 背景介绍双母线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系统配置,它具有两条独立的输电线路,每条线路都有自己的母线。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电压切换操作,以实现电力的可靠供应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1.2 任务目标本文旨在探讨双母线系统中电压切换的作用,详细介绍电压切换的原理、方法和影响,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电压切换的原理2.1 电压切换的定义电压切换是指将电力系统中的电压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的操作。
在双母线系统中,电压切换通常指的是从一条母线切换到另一条母线,以实现电力的连续供应。
2.2 电压切换的原理电压切换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母线切换器:双母线系统中通常会配备母线切换器,用于将负荷从一条母线切换到另一条母线。
母线切换器能够实现快速、稳定的切换操作。
2. 电压控制系统:电压控制系统可以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调节。
在电压切换过程中,电压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感知电压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保护装置:电压切换过程中需要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双母线系统中通常会配备各种保护装置,用于监测和保护电力系统的设备和线路。
三、电压切换的方法3.1 手动切换手动切换是指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电压切换的方法。
在双母线系统中,手动切换通常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 检查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切换操作的安全性。
2. 手动操作母线切换器,将负荷从一条母线切换到另一条母线。
3. 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切换操作的成功。
3.2 自动切换自动切换是指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电压切换的方法。
在双母线系统中,自动切换通常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 电压控制系统感知到母线电压的变化,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压切换。
2. 自动控制系统发出切换信号,控制母线切换器完成切换操作。
3. 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确保切换操作的成功。
四、电压切换的影响4.1 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双母线系统中的电压切换可以保证电力的连续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电路实验第二次实验实验名称:增益自动切换电压放大电路院(系):专业:姓名:学号:实验室: 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3/4/20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实验二增益自动切换电压放大电路的设计一、实验内容及要求用运算放大器设计一个电压放大电路,其输入阻抗不小于100kΩ,输出阻抗不大于1k Ω,并能够根据输入信号幅值切换调整增益。
电路应实现的功能与技术指标如下:1.基本要求1)放大器能够具有0.1、1、10三档不同增益,并能够以数字方式切换增益。
2)输入一个幅度为0.1~10V的可调直流信号,要求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压在0.5~5V 范围内,设计电路根据输入信号的情况自动切换调整增益倍率。
3)放大器输入阻抗不小于100kΩ,输出阻抗不大于1kΩ。
2.提高要求1)输入一个交流信号,频率10kHz,幅值范围为0.1~10V(峰峰值Vpp),要求输出信号电压控制0.5~5V(峰峰值Vpp)的范围内。
2)能显示不同的增益值。
3.创新要求1)利用数字系统综合设计中FPGA构建AD采集模块,来实现程控增益放大器的设计。
分析项目的功能与性能指标:(1)项目功能:1、当输入电压为直流电压时,能够根据电压的大小自动选择电压增益,具体表现为当:(1):当0.1<V<0.5时,电压增益为10(2):当0.5<V<5时,电压增益为1(3):当5<V<10时,电压增益为0.12、当输入电压为交流电压时,通过交流整合电路和滤波电路得到交流电路的峰峰值,通过得到的电压选择放大增益,其增益的具体选择与直流电压时相同。
(2)性能指标:在各个增益的需要范围内能够得到相应的增益输出,在增益跳变时要在0.5V和5V 不能有过大误差。
二、电路设计(预习要求)(1)电路设计思想(请将基本要求、提高要求、创新要求分别表述):基本要求:电路的放大增益部分通过两个反向运算放大器实现,通过设计运算放大器的电阻比来得到相关增益,而该实验中,将电源电压的15V经过分压得到0.5V以及5V电压,用比较器将输入的直流电压与0.5V和5V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器的输出电平来控制模拟开关的选择通路,进而控制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增益。
提高要求:提高要求中因为输入电压为交流电压,因此需要将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是本实验的主要问题,因此可以设计紧密整流电路以及滤波电路来精确提取交流信号的峰峰值并且与比较电压进行比较,后续部分与直流时相同。
(2) 电路结构框图(请将基本要求、提高要求、创新要求分别画出): 直流部分:交流部分:(3) 电路原理图(各单元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择说明): 一:基础部分:(1)分压电路:工作原理:直流电路中的分压电路,将15V 的电压通过设计电阻分压来得到0.5V 以及5V 。
参数计算:由于输入电压为15V,需要得到的电压分别为0.5V和5V,因此,只需将15V分为2:1,得到5V后将5V分为9:1,即可分别得到0.5V和5V,这里我选择的电阻为100kΩ、45 kΩ、和5 kΩ。
同时,加上100nF的电容可以使得到的输出电压比较稳定。
元器件选择说明:100kΩ、45 kΩ、和5 kΩ可以得到5V和0.5V电压,100nF 可以使输出稳定。
(2)比较电路:工作原理:使用LM311作为比较器,LM311可以将在正向端输入的电压信号与比较信号进行比较,若输入信号大于比较信号,则比较输出高电平,反之,则输出低电平。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LM311需要加上拉电阻,可以使得到结果更精确。
参数选择:2 kΩ的上拉电阻元器件说明:LM311以及2 kΩ电阻(3)放大电路以及模拟开关:工作原理:通过两个UA741运算放大器可以实现电压的正向放大,通过模拟开关选择运算放大器的负反馈通路来控制增益的数值。
参数选择:由于运算放大器的虚短、虚断的要求,因此输入电路的电阻为100 k Ω,负反馈电阻分别为10 kΩ、100 kΩ、1 MΩ,由此来实现3种增益的选择。
元器件说明:输入电阻100 kΩ、负反馈电阻10 kΩ、100 kΩ、1 MΩ,UA741、4052模拟开关二:提高部分:(1)精密整流滤波电路:工作原理:将输入的正弦信号通过二极管以及相关电阻进行整流,再用电容滤波得到准确的峰峰值。
参数选择:对交流信号进行整流时,通过傅里叶变换可得在第二个UA741处的电阻值为10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14kΩ。
而正弦分量的滤去通过电容实现。
元器件说明:100kΩ,2个IN4148,314kΩ,100nF的电容(4)列出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请设计表格列出,提高要求、创新要求多用到的器件请注明)注:元件(提高)中的元件清单为出去基础外里外还需要的元件清单(5)电路的仿真结果(请将基本要求、提高要求、创新要求中的仿真结果分别列出):(1)基础部分:(2)提高部分:增益为10时:增益为10增益为1增益为0.1 输入输出增益为1:输入输出重合增益为0.1:输入输出三、硬件电路功能与指标,测试数据与误差分析(1)硬件实物图(照片形式):(2) 制定实验测量方案: 基础部分:利用电位器进行分压,来得到不同的输入电压并且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同时,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通过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比值来确定增益的值。
提高部分: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通过示波器屏幕示数来得到该电路的增益。
(3)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1)函数发生器 2)示波器 3)数组万用表 4)直流电压源(4) 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分模块调试法:在测量前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该模块会得到的内容,在进行实际测量后将得到的内容与预先估计的内容进行比较,如果不同,就对该模块进行一步步的查错分析。
当所有模块的输出值与预想值相同时,进行整体的测量,如果输出不正确,那么只需对模块间的连线进行检查,直至测量结果与预想值相同。
调试技巧:可以用静态调试的方法即只加固定的电平信号来进行直流测量可用万用表测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结合电路原理分析,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进行相关修改时,要记得将电源断开,防止由于电路的变化导致短路等事情的发生。
(5) 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并与设计结果比较分析: 1)基础部分:但误差较小,在允许范围内。
2)提高部分: 增益为10:输入为V pp =0.128V ,输出为V pp =1.6 V输入为V pp =0.48V ,输出为V pp=4.2V增益为1:输入为0.608V ,输出为0.6V输入电压为V pp =5.2V ,输出电压为V pp=5.12V增益为0.1:输入电压为V pp=5.44V,输出电压为V pp =544mV 输入电压为V pp=10.6V,输出电压为V pp=1.36V 输入波形输出波形输入波形输出波形输入波形输出波形从以上波形可以得到,当输入为交流信号时,基本实现了自动切换增益。
(6)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在调试中,电路搭好后发现无法得到电压的自动增益转换,由于是直流电压源,于是,用万用表进行排查,后发现第二个反向的运算放大器居然不满足虚短、虚断的原则,后来,发现在面包板的一排没有给予负电压,导致了运算放大器没有正常工作,也就导致了自动增益的无法实现。
再次实验时,10与1时都可以实现了,但是,0.1却无法实现,或者说,增益不是0.1,而是0.01,于是,我检查增益为0.1的一条支路,发现应该使用10 kΩ的电阻,我使用的是1 kΩ的电阻。
换为10 kΩ的电阻后,实现了0.1的增益。
四、总结(1)阐述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设计中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比较与整流。
方法:通过查阅电子线路书发现LM311可以实现电压的比较,并且输出高电平,于是通过使用LM311和4052实现了增益的自动切换。
整流是通过查阅网络,实现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
(2)总结设计电路和方案的优缺点:优点:电路相对来说,要实现的功能明晰,是的设计时想法比较明确,模块化较强。
而提高又是在基础电路上加上整流滤波电路,比较方便。
缺点:该实验不是单一模块,而是由多模块组成的,在检查时,需要对每一个模块进行检查,同时,由于面包板的使用时各模块放置位置不合理,导致电路显得很乱,给查错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
(3)指出课题的核心及实用价值,提出改进意见和展望:本次试验将模电与数字电路结合起来,通过数字信号来控制模拟电路的工作,实现了自动化的功能。
很好的完成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同时,也很好的给了我们一个意识:在模电试验中,数字电路的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结合可以完成很多难以实现的功能,这也是每一个大型电子元件都需要的。
(4)实验的收获和体会:第一次搭电路板时一定要做到足够的认真,尽量减少搭电路的问题,电路的检查工作比搭电路的工作更为繁琐,也更困难。
同时,在调试电路时,确实需要耐心。
比如说:本次实验室基础部分,需要用万用表对每一个元件引脚进行电压值的测量,对每一根线进行仔细的检查,这个工作量是巨大而又枯燥的,需要我们给予自己足够的耐心与细心,每模电实验都不会是轻松的,但,经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五、参考文献【1】刘京南电子线路基础【2】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