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12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黑龙江哈九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

黑龙江哈九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0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5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生代号填写清楚。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 1 C—12 N —14 O —16 Na—23 Mg —24 Al —27 Cl —35. 5 Fe—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6分)1. 右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概念依次与a、b、c、d、e不相对应的一组是()A .生命活动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其它化学物质调节、CO2B .物质出入细胞、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乙醇进出细胞C .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 .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细菌、乳酸菌2.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A .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 .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 .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3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

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钙浓度过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4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原因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纺锤体的牵拉引起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是细胞分裂到达一定时期着丝点自行分裂引起的。

黑龙江哈尔滨九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

黑龙江哈尔滨九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9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生代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1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Cu—64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6分)1.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相邻脱氧核苷酸间碱基与碱基的连接经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C.植物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D. 糖被与细胞的保护、润滑、识别、免疫和自由扩散等有关2.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无突变发生),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并根据染色体数目不同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各组细胞数如右图。

下列对图中所示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 复制B.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C.乙组细胞中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D.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被15N标记(原料含14N),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个被15N 标记的甲细胞3. 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

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 .由③到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B .由⑤×⑦得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 .若③的基因型是Aadd ,则⑨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 .由③到⑨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4.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 和RNA 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作用不包括A. 促使细胞膜上蛋白质变性,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B.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 促使染色体中的DNA 与蛋白质分离,利于染色色剂与DNA 结合D. 促使染色体中的DNA 解旋,有利于染色剂与DNA 结合5.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

2012哈三中三模理科综合

2012哈三中三模理科综合

2012年哈尔滨三中第三次高考模拟试题理科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Si 28 S 32 Cl35.5 Al 27 K 39 Fe 56 Cu 64 I 127 Ag 108第I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生理过程一定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氧呼吸酶的合成 B.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C. DNA复制和转录D.抗体与抗原结合2. 亲核蛋白是在细胞质内合成后,需要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

以下有关亲核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合成的蛋白质均为亲核蛋白B.核孔是该类物质进入细胞核的通道C.亲核蛋白可能参与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D.亲和蛋白是受细胞质基因控制合成的3.运动员在参加激烈比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可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彻底清除C.大量产热后,热量的散失主要是通过皮肤血管的舒张来实现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4、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蝗虫等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样方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5.人类在正常情况下,精子形成过程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数目和类型包含有①44+XY ②22对+XX ③22+Y ④22+X ⑤22对+YY ⑥88+XXYYA.①③④B. 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6.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右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丁为微生物B.若用右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丙处于最高营养级C.若丁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循环利用D.若乙为初级消费者,则乙种群的有机物总量比甲的小7.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汽油是纯净物,乙醇汽油是混合物B.煤干馏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C.乙烯、乙醇和乙酸均能发生加成反应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因为油脂发生了加成反应8.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和101KPa的条件下,4.9LCH4完全燃烧生成的H2O的分子数为0.4N AB.1molNH3中含有3N A对电子对C.Na2O2与H2O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 O2时, 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L HF中所含电子数为N A9. 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含甲基、乙基两个支链的烷烃有A.2种B.4种C.8种D.12种10.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AlO2-、Na+、NH4+、NO3-B.25℃,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 的溶液中:K+、Na+、SO42-HCO3-C.常温下,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Na+、CO32-、Cl-、NO3-D.在酸性KMnO4溶液中:Na+、Cl-、SO42-、NO3-11. 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和Z可以组成一种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B.X和Y可以组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3∶1和2∶1的两种化合物C.X、Y、Z可以组成一种盐,其中X、Y、Z元素原子个数比为4∶2∶3D.由X、Y、Z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微粒只有2种12. 25℃, 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醋酸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OH-)=c(H+)+c(CH3COOH)B.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c(CH3COO-)>c(Na+)>c(H+)>c(OH-)C.②和③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7 mol/LD.由水电离出的c(OH-):②>③>①13.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100mL,将它分成两等份。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综.pdf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综.pdf

哈41中学“有效教学”改革 八年级化学导学案主备教师:授课时间:学习 目标1.化合价的应用 2.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重 点化合价的应用难 点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导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自学导航 1.化合价口诀 2.说出 H2O的意义 二、合作探究 (一)化合价的应用: (1)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2)求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例如:求高锰酸钾(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设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同时标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如K为+1价,O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以列式:(+1)×1+ x·1 +(-2)×4=0 ,则x=+7 例1:求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例2:求高锰酸钾(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练习题:1. 求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2. 求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3)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正前,负后,约简交叉下落 以氧化铝为例: 1)写出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符号,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 : Al O 2)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标在正上方: +3 -2 Al O 3)将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简: Al2O3 4)用化合价原则检查化学式:(+3)×2+(-2)×3=0代数和为0,说明化学式正确。

练习题:已知下列元素在氧化物中的化合价,写出他们氧化物的化学式: (二) 化学式的书写 (1)单质化学式书写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_____表示。

例如:硫___,磷___,铁___,氦气____; ②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用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例如:氧气____,臭氧_____。

(2)化合物化学式书写 ①写出元素符号并排列元素:金属元素写在___边,非金属元素写在___边。

当两种都是非金属元素时,氧元素写在___边。

②写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用小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_____。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高三三模理综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高三三模理综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高三三模理综物理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转动,每面上有一质量为的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已知物体在最高点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则物体在最低点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B.C.D.第(2)题一块铀矿石中含的质量为m,铀衰变后生成铅,的半衰期T。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加热该铀矿石能使铀核衰变速度变快C.经过2T时间后该矿石含的质量还剩D.400个原子核经半衰期T后还剩余200个第(3)题如图所示。

质量m=20g的导体棒ab垂直放在宽度l=0.5m的平行金属导轨上,导轨下端与一电源和电阻连接,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磁感应强度大小B=1 T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导体棒中通有0.4A的电流时恰好能保持静止,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sin 37°=0.6,cos 37°=0.8,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是( )A.0.05B.0.25C.0.5D.0.8第(4)题物理课上老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平整且厚度均匀的铜板固定在绝缘支架上,将一质量为m的永磁体放置在铜板的上端,t=0时刻给永磁体一沿斜面向下的瞬时冲量,永磁体将沿斜面向下运动,如图所示。

若永磁体下滑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f大小不变,且(式中θ为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面。

则图乙中关于永磁体下滑过程中动能E k和机械能E随磁体下滑高度h变化的图像一定错误的是( )A.B.C.D.第(5)题无线蓝牙耳机摆脱了线材束缚,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与手机等设备实现无线连接。

2012 哈三中三模 物理

2012 哈三中三模 物理

2012年哈尔滨三中第三次高考模拟试题理科综合测试第I 卷(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的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x —t 图象中图线1表示物体1做曲线运动B .x —t 图象中t 1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C .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物体3和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v —t 图象中t 4时刻物体4的速度改变方向15.如图所示,图中的圆a 、b 、c 的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a 圆位于地球表面,以b 圆为轨道的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c 的圆心与地心重合,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地球表面a 圆处放置的物体的线速度比在赤道表面的物体的线速度大。

B .在地球赤道表面放置的物体的线速度比以b 圆为轨道的运行的卫星的线速度大。

C .卫星可以沿轨道c 做匀速圆周运动。

D .在地球表面a 圆处的正上方可以有同步卫星。

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L 1、L 2、L 3、L 4为规格均为“9V ,6W ”的完全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输入端交变电压为U ,已知L 2、L 3、L 4正常发光,则: A .电压表的示数为27V B .电流表A 的示数为2AC .L 1可以正常发光D .输入端交变电压为27V17.如图所示,在一真空区域中,AB 、CD 是圆O 的两条直径,在A 、B 两点上各放置电荷量为+Q 和-Q 的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C 、D 两点的电势相同C .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沿直线CD 从C 点移到D 点电势能增大 D .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直线AOB 上,O 点受到的电场力最大18.如图所示,A 、B 、C 三个一样的滑块从粗糙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 由静止释放,B 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v 0,C 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水平,大小也为v 0,最终三个滑块均到达斜面底端,则:A .滑到斜面底端时,A 和B 的动能一样大 B .滑到斜面底端时,B 的动能最大C .A 和B 滑到斜面底端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一样多D .A 和B 滑到斜面底端动能相同19.如图所示,斜面体A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小物体B 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体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 1,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N 1。

哈尔滨九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理综 答案

哈尔滨九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理综 答案

哈九中三模理科答案语文1、B2、B3、A4、D5、A6、C7、(1)译文:船夫刚才因我痛哭而感到惊奇,说:“恰逢有巡逻船在此经过,我们为何不移船(到别处)呢?”因此就摇船到河中心,设酒举杯相劝。

采分点(惊:感到惊奇;值:适逢,恰逢;诸:兼词,之乎、船呢?中流:流中,水流中间;属:劝酒;句意:盍,为什么不)(2)译文:(我们)渡过河之后,疑心有神灵在暗中相助,以显示这次聚游的伟观。

”采分点(省略主语:我们;济:渡过;相:帮助;著:使……显露,显示)。

8、【参考答案】其一:“断香残酒情怀恶”,(1分)这一句直接写词人“情怀”,该句贯穿和笼罩全篇的感情。

(1分)“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色,使词人倍感“情怀恶”(1分),而“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梧桐叶落”“心还寂寞”的萧索冷落和不尽苦衷(2分)(或“道出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其二:“又还寂寞”(1分)是直接抒情,这一笔抒情统领全诗(1分)之景,从远景乱山、归鸦、暮色,到近处的落叶、秋风,寂寞之景,皆体现寂寞之心,含蓄而深沉(1分)。

结句抒情,尤其是“又还”一词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使全词意境蕴涵深广)(1分)。

突出的表现了词人失去亲人和故乡长期积郁的孤独之感、亡国亡家之痛等复杂难言的心情(1分)。

9、【参考答案】“梧桐落”,落叶片片,象无边的愁绪一样,飘落在她的心上;风声阵阵,象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

(1分)情景交融,(1分)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2分)。

诗人触景伤怀,引出后句“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国破家亡的伤痛,背井离乡的哀愁,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

(2分)10、廊腰缦回,钩心斗角。

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日光下澈,佁然不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1、(1)BD (2)在风雨中竹林前听竹,笛音清晰、高扬、悠长、波涛汹涌、声威远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三次模拟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三次模拟试题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5年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能力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生代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Na—23 Cl—35.5 Fe—56 Cu—64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6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现象B.煤的气化、石油分馏、海水制镁、海带提碘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C.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羊毛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D.甲苯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苯甲酸,而甲烷不反应,说明苯环能够使甲基变活泼8.某X溶液可使甲基橙呈红色,在该溶液中可能含有K+、Fe2+、A13+、NH4+、CO32―、SO32―、SO42―、AlO2-、SiO32-、C1―中的若干种,现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现象及产物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中肯定存在Fe2+、A13+、NH4+、C1-B.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K+和C1-C.沉淀G在空气中放置过程中,沉淀颜色会由白色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D.标准状况下将一试管D气体倒扣在水槽中充分吸收(假设所得溶液没有扩散),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36mol/L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图1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 ℃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B.图2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C.图3表示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醋酸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D.图4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10.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10H14O,已知A为芳香族化合物,苯环含有两个取代基,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又知A既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9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生代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1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Cu—64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6分)1.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相邻脱氧核苷酸间碱基与碱基的连接经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C.植物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D. 糖被与细胞的保护、润滑、识别、免疫和自由扩散等有关2.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无突变发生),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并根据染色体数目不同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各组细胞数如右图。

下列对图中所示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 复制B.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C.乙组细胞中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D.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被15N标记(原料含14N),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个被15N标记的甲细胞3. 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

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③到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B.由⑤×⑦得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 .若③的基因型是Aadd ,则⑨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 .由③到⑨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4.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 和RNA 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作用不包括A. 促使细胞膜上蛋白质变性,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B.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 促使染色体中的DNA 与蛋白质分离,利于染色色剂与DNA 结合D. 促使染色体中的DNA 解旋,有利于染色剂与DNA 结合5.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 .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 .图1中a 点和图3中e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 点对应C .图1中b 点和图3中f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 点对应D .图1、2、3中的b 、c 、f 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6.右图为动物体内一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结构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图中b 、c 、d 、e 共同构成突触②e为组织液,当其中的Na +含量过低时容易导致肌肉不能正常收缩 ③b中的物质释放到e 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c 的流动性④b中的物质一定引起d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 .对二甲苯 B .丙酸 C .2—甲基丙烷 D . 2—甲基丙烯8.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pH 均为3的硫酸与醋酸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pH 仍然为3B .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固体NaOH ,一定有c(Na +)+ c(H +)=c(Cl -)+c(ClO -)+ c(OH - )C .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D .室温下,各为0.1mol·L —1的CH 3COONa 、CH 3COOH 的混合溶液中,的值不随溶液的pH 变化而变化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Al 2(SO 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 3++4NH 3·H 2O =AlO 2-+4NH 4++2H 2O a b c d e c(CH 3COOH) ·c(OH —) c(CH 3COO —)B.Fe2O3与HI溶液反应:Fe2O3+6H+ =2Fe3+ +3H2OC.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2I-+2H++H2O2=I2+2H2OD.Mg(OH)2溶于浓NH4Cl溶液的主要原因是:Mg(OH)2+2H+=Mg2++2H2O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9H10的含苯环的烯烃(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4种B.实验室制乙烯过程中,把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说明一定生成了乙烯C.芥子醇()能发生氧化、取代、水解、加聚反应D.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不一定属于醛类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1表示可逆反应2X(g) Y(g)△H<0 温度T1<T2的情形B.图2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C.图3中a、b、c三点中只有b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图4是向20 mL pH = 3 的醋酸溶液中滴加 pH=11的NaOH溶液过程中pH变化曲线12.X、Y、Z、W、U是分别位于短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X与W位于同一主族,Z 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W、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Y元素的单质在X的某种氧化物中可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B.Y、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NaOH溶液环境下构成原电池,Z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C.室温下,0.05 mol/L U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 > 1D.Y 、Z 、U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Y > Z > U13.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A .由TiO 2制得1mol 金属Ti ,理论上外电路转移2NA 电子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 2O 2- - 4e - == CO 2↑C .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 +”接线柱应连接Pb 电极D .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 的总量减少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t x v ∆∆=,当t ∆非常非常小时,tx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15.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 ,环A 与球B 间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由于B 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 与B 球一起向右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杆对A 球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B .当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 球的拉力保持不变C .B 球受到的风力大小为tan B m g θD .当风力增大时,A 受到的摩擦力也将增大16.如图所示,某物体自空间O 点以水平初速度v 0抛出,落在地面上的A 点,其轨迹为一抛物线。

现仿此抛物线制作一个光滑滑道并固定在与OA 完全重合的位置上,然后将此物体从O 点由静止释放,受微小扰动而沿此滑道滑下,在下滑过程中物体未脱离滑道。

P 为滑道上一点,OP 连线与竖直方向成45º角,则此物体:A .由O 运动到P 点的时间为gv 02 B .物体经过P 点时,速度的水平分量为v 0C .物体经过P 点时,速度的竖直分量为v 0D .物体经过P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v 017.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A 、B 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 1和F 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撤去F 1、F 2后受摩擦力的作用减速到停止,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 1和F 2大小相等B. F 1和F 2对A 、B 做功之比为2:1C. A 、B 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D. 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 、B 做功之比为1:2[来源18.一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 ,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上端固定在O 点,如图甲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大小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F 1=7F 2,设R 、m 、引力常量G 、F 1、F 2均为己知量,忽略各种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B .卫星绕该星的最小运行速度为R Gm C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mF 71 D .星球的质量为GmR F 722 19、如图所示,R 1、R 2为定值电阻,L 为小灯泡,R 3为光敏电阻,当 照射光强度减小时:A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 .R 2中电流减小C .小灯泡亮度变暗D .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 20.边长为a 的闭合金属正三角形框架,左边竖直且与磁场右边界平行,完全处于 垂直于框架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现把框架匀速水平向右拉出磁场,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图象与这一过程相符合的是:21.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A 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在t 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 秒小球又回到A 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A .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增量的大小为gtB .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222mg tC .从A 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减少了222/3mg tD .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减少了22mg tII 卷(非选择题、本卷共18题。

)(一)必考题22.(8分)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 x ,甲乙两同学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1)甲同学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其电阻,多用电表电阻挡有3种倍率,分别是×100Ω、×10Ω、×1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