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军博士出席第三届中国社会管理论坛

合集下载

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完善建议_吴长军

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完善建议_吴长军

消费日报/2010年/5月/19日/第C02版观察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完善建议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北京市经济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吴长军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很多困难,急需国家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政策支持。

而政府采购优先采购与安排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

如何合理整合政府采购资源,采用有效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效应,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发展。

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法理依据公共财政经济理论依据。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必然要求。

公共经济学原理认为:政府在安排财政支出计划时,必须遵循社会公共利益原则,重视促进国家经济社会政策目标的实现,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

据统计,我国目前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工业生产总值、70%左右的工业新增产值、近60%的销售收入和出口额、税收的40%以上和75%的就业岗位均来自中小企业。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对促进就业、活跃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信息化水平低,资金短缺,经营管理水平落后,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具有公共政策功能的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理应为中小企业公平进入政府采购市场提供最为有效的保障。

国内法律政策依据。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公平合理分享政府采购市场,我国《政府采购法》及《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政府采购必须向中小企业倾斜,优先安排采购。

因此,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政策功能之一。

《政府采购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

社会资本与超额在职消费:激浊扬清还是推波助澜

社会资本与超额在职消费:激浊扬清还是推波助澜
I;B J92KCS(1D./1.UD2./% +i1+SSDT++i+1R2DT+U+-CS% N(T+-,.,1+/+T+/% N(T+-,.,1++,TD-(,O+,2
收稿日期 %"%! 3"9 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之治0 的 政 府行 为 与 企 业 创新(基 于 2 国 家 队0 持 股的 研 究$ !9%"$%"%9"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基于转型经济背景的研究$ !9!9$%"%<" %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 资助项目! 财会+%"!9,%$ 号" %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 人才工程项目! 中宣办发+%"!;,<4 号" 作者简介 杨兴全&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公司财务研究%杨征! 通讯作者" &男&博士研究生&主 要从事公司财务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 期
&&杨兴全&杨&征( 社会资本与超额在职消费(激浊扬清还是推波助澜
$!
一 引L言
在职消费指高管依靠特权获得的特殊待遇&是存在于工资之外的报酬或利得&譬如高档办公室-私人 交通工具-餐饮与娱乐消费等! 孙泽宇和齐保垒&%"%!" +!, '在职消费 作 为 企 业 日 常 经 营 中 一 项 不 可 避 免 的 支出&其存在虽有一定合理性&但%"!%年中国铁建年报中 披 露 出 的5)#9 亿 元 业 务 招 待 费&仍 引 起 社 会 一 片 哗然! 孙世敏等&%"!$" +%, '在职消费经 济 性 质 如 何)其 内 在 作 用 机 理 何 在)这 一 系 列 问 题 激 起 广 泛 学 术 争 论'综观已有文献&在职消费产生可溯源于# 效率观$ 抑或# 代理观$'一方面&基于# 效率观$&作为高管稳 固自身地位# 商品$ 之一&在职消费所蕴含隐形激励有效强化高管辨识度 ! G+,Q+-S(, 和 :UD,Q/+-&%""< " +#, ' 出于缓解货币薪酬不足之替代性补偿契机&在职消费可有效遏制企业管理层人才流失&亦在提升工作效 率-拓展商业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效用! 孙世敏等&%"!$" +%, '另一 方 面&部 分 学 者 从 委 托 代 理 理 论 出 发&提 出在职消费# 代理观$ &将在职消费视作高管侵占企业资源-牟取个人私利的掏空隧道之一'在职消费初衷 虽为促进企业绩效&但因管理层与股东的目标分歧而极易诱发 高 管 腐 败 行 为 ! 陈 汉 文 等&%"%" " +<, &高 管 有 强烈自利动机驱使其滥用职权且通过在职消费以迎 合自 身权力寻 租之私 欲 ! W+V1MRC 和 =-D+Q&%""#%王 明 虎和荣益辰&%"!5" +;3$, &倘若在职消费超 出 一 定 额 度&也 即 体 现 为 超 额 在 职 消 费&其 必 然 会 引 发 企 业 高 昂 的代理成本&进而损害企业利益! 8.D等&%"!!" +9, '

探讨中国的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

探讨中国的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

探讨中国的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摘要: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是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中国为例,探讨了中国的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实践与发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通过分析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本文旨在对中国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全面的讨论和研究。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成为维系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中国作为一个广泛的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多元的社会需求,其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体系也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实践与发展,以及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进展。

第一部分:中国社会治理的实践与发展1.1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在社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政策和规划,积极引导和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

同时,政府还负责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在实践中,政府通过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组织机构,提高政府运行的效率和效能,以更好地履行社会治理的职责。

1.2 市场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市场的自由竞争和市场监管机制的建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市场的发展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市场失灵和不公平问题,需要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合作来解决。

1.3 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社会力量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公民参与等社会力量的兴起,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创新。

社会力量通过参与公共事务、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引导和监管,激发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

吴长军博士应邀为北京市通州区司法局干警做行政法理论与实务专家讲座

吴长军博士应邀为北京市通州区司法局干警做行政法理论与实务专家讲座

吴长军博士应邀为北京市通州区司法局干警做行政法理论与实务专家讲座2016年7月8日下午,吴长军博士应邀为北京市通州区司法局干警做行政法理论与实务专家讲座,并与广大干警现场交流讨论。

讲座由北京通州区司法局办公室高飞主任主持。

通州区司法局及基层司法所等干警100多人参加了讲座。

吴长军博士系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物资学院流通法研究中心秘书长、青岛仲裁委员会专家仲裁员、北京重光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

吴长军博士结合现实情况,系统讲解了行政法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

特别结合监狱管理、戒毒管理、社区矫正管理、帮教安置管理、律师管理、公证管理、法律援助管理、司法鉴定管理、人民调解管理、基层法律服务管理、法制宣传、依法治理、司法考试工作领域具体行政执法案例,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规范司法行政执法的具体理念与基本要求,对进一步规范司法干警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总体司法行政水平,实现司法行政职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支持作用。

吴长军博士出席国家行政学院《建设智库之路》发布与智库建设研讨会20141019

吴长军博士出席国家行政学院《建设智库之路》发布与智库建设研讨会20141019

吴长军博士应邀出席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梦与智库建设”研讨会
2014年10月19日,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和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梦与智库建设”研讨会暨魏礼群新著《建设智库之路》发布会在国家行政学院会议中心二层中厅举办。

吴长军博士应邀参加了会议。

吴长军博士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后、北京市重光律师事务所并购与反垄断事务部主任律师,兼任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经济法学会理事。

兼任北京劳尔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易克诺美咨询服务中心执行主任。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魏礼群著《建设智库之路》一书首发。

该书真实记录了魏礼群先后在国务院研究室、国家行政学院、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等不同智库工作期间,对我国智库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其中一些文稿已经公开发表,多数文稿尚属首次面世。

书中的思想、观点和实践是对我国不同类型智库建设进行的重要探索。

与会领导与专家建议,为了使我国加快从智库大国走向智库强国,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制度,把智库建设纳入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多样化,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社会治理的需要。

而社会组织作为非政府组织,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参与社会治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组织具有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作用。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全民的公共服务需求。

而社会组织作为公益性组织,能够发挥其专业化和灵活性的优势,提供各种形式的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

社会组织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

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组织作为中间组织,能够搭建起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将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社会组织具有监督和提供反馈意见的作用。

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的代表,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提供反馈意见,帮助政府进行治理决策,提高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社会组织能够促进社会的参与和共建。

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的组织形式,能够号召和组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促进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实现社会的共建共享。

1. 加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

社会组织要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培养和选拔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的人才,为社会治理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2. 加强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社会组织与政府应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政府应当给予社会组织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为其提供便利的政策环境和资源支持。

3. 注重社会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社会组织要注重创新,不断试验和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模式和新方式。

社会组织还应积极推动组织形式的多样化,鼓励和扶持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提高社会组织的整合能力和服务水平。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社会治理往往是由政府单独负责,社会组织在其中的角色相对较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单一的政府治理模式已经难以应对。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

社会治理需要多方参与,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等各方力量。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参与,让各方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合力。

社会组织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专业和优势,为政府提供意见和建议,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二,加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

政府应该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社会组织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其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社会组织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组织能力。

注重社会组织的参与价值。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支持。

政府和社会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尊重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为社会组织的参与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四,加强社会组织的沟通和合作。

社会治理需要各部门、各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调。

政府应该加强与社会组织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起常态化、制度化的合作机制。

社会组织之间也应该加强合作,共享资源,形成合力,提高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影响力和效果。

第五,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的方式和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组织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工具,创新参与方式和方法。

政府可以建立在线平台,供社会组织发布信息、提供服务和参与决策;社会组织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渠道,扩大影响力,推动社会治理的创新。

谈谈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问题

谈谈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问题

谈谈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问题
王名;张严冰;马建银
【期刊名称】《社会》
【年(卷),期】2013(000)003
【总页数】11页(P18-28)
【作者】王名;张严冰;马建银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推动政府与社会互动合作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第三届中国社会管理论坛之“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分论坛综述 [J], 杨丽
2.关于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建议案 [J], 王名
3.改革有利于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J], 华源
4.紧抓“十三五”战略机遇期加快形成广州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J], 王福军
5.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长军博士出席第三届中国社会管理论坛
2013年5月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共同主办,巨人教育集团协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管理论坛: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举行。

北京易可诺美咨询服务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商业法研究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博士后、北京重光律师事务所反垄断法律事务部主任吴长军博士,应邀出席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主持。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赵胜轩,民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戴均良,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原民政部副部长徐瑞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王东进,以及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主席金判锡教授(Pan S. Kim)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论坛。

陈宗兴副主席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在社会管理领域进行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创造性探索,鼓励研究院在魏礼群院长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做出积极的贡献。

刘川生书记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欢迎感谢,她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本次论坛主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她预祝取得丰硕成果,也期待专家学者们为北师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徐瑞新,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主席金判锡也在论坛致辞。

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发表主旨演讲。

魏礼群指出,本届论坛以“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为主题,集中研讨社会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对于推动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现代化很有意义。

魏礼群认为,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是加强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魏礼群指出,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

他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四个加快形成“,全面阐发了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总体要求,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思路和重要观点。

魏礼群强调,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改革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坚持社会体制改革正确方向,坚持问题意识和制度导向,坚持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坚持在各方面体制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坚持加强宏观指导和鼓励基层创造相结合。

随后,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赵胜轩,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宋贵伦,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长程天权也发表了主旨演讲。

会上还发布了社会体制蓝皮书《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No 1,》,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群总编辑分别作了蓝皮书的介绍和致辞。

该书是中国社会体制方面的第一本蓝皮书,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资助,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组织编写,包括总报告、专题篇、实践篇
和理论篇,回顾了2008年以来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成就,并就下一步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下午,三个分论坛“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和“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同时举行,分别由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马剑飞和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主持。

演讲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现场互动热烈,讨论深入。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邓文奎、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刘应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台湾政治大学资深教授吴琼恩,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等发表演讲。

闪淳昌强调,应当更加关注应急管理顶层设计,推进理念的转变,切实做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成立国家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委员会,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综合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制。

李强认为,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单位、组织的社会责任建设,老百姓的社会责任教育可以称之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四个抓手”。

新疆自治区文联名誉主席刘宾,四川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友以及河北肃宁县、重庆市谈了地方政府实践经验、面临的挑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刘宾认为,新疆特殊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特点、特殊的区情,决定社会管理在新疆必然会面临特殊复杂性,表现出同内地大部分省区有别的区位特点,要把广泛的公民教育机制、对社会宗教事务的管理、社会信息传播管理纳入社会管理体制。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马仲良、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边慧敏、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浩明、北京团市委副书记郭文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促进会熊久玲、绿家园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汪永晨、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上海仁德基金会副秘书长束鹏等嘉宾就“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做了主题发言。

马仲良认为,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非常重要,使其协助政府发挥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汪永晨呼吁,让企业周围的公众有渠道知情,让社区有圆桌对话制度,增强公众参与。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社会发展总监马湄丽(Mairi Mackay)、联合国艾滋病署临时代办过涛娜等分享了国际社会管理的经验借鉴。

会上还举行了捐赠仪式上,巨人教育集团捐赠200万元用于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为尹雄董事长颁发证书。

国务院部委、北京市及各区县、重庆市、新疆自治区、四川省德阳市和广安市、山东省淄博市、河北省廊坊市和肃宁县、以及广东省东莞市等有关领导,来自美国、英国、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联合国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代表约300余人出席了论坛。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新华网)、中新社、中国日报网、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数十家媒体参加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