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验项目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21 -- 2021 年度第 1 学期)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题目: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环工1201学号:8学生:明指导教师:敬红设计周数:一周成绩:日期:2021 年 1 月20日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1.1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根底上,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方案,使学生不但能够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容,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通过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稳固本门课程所学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展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通过设计,了解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噪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为今后能够独立进展某些噪声控制工程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根底2、要求2.1 调查现场,确定物理性污染的类型。
通过噪声测量和频谱分析,确定噪声源、声源所处声学环境、声源性质、噪声污染程度及围;通过振动的测量和评价,确定振动的强度、围,影响大小;通过现场周围情况,确定电磁辐射的类型、强度、频率等。
2.2 根据相应的标准确定超标值,计算出相应的减低量。
2.3 根据物理性污染的性质、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物理性污染综合控制方案〔包括几种主要物理性污染的具体控制方案〕。
2.4设计计算。
2.5工程制图:〔1〕平面布置图,〔2〕降噪设备或设施的构造图,〔3〕隔振元件图,〔4〕隔振设施构造图。
非标准件图。
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零部件等编号,并附明细表,即按工程制图要求。
有能力的同学采用计算机制图。
2.6编写设计说明书。
要求打印稿。
3、任务3.1 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实验室通风系统配有风机一台〔功率13kW,转速2900r/min,流量5500m3/h,叶片数为10,进、排气口尺寸均为φ215mm,风机外形尺寸为880×380×730mm〕,风机近声场噪声频谱如表4所示。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西安工程大学《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课程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班级:环境工程1101学号:41104040114姓名:赵文刚2014年12月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3)一、设计题目 (3)二、设计目的 (3)三、设计资料 (3)四、完成成果 (3)第二章课程设计计算书 (4)一、吸声降噪的设计原则 (4)二、计算步骤 (4)三、结论 (6)四、参考文献 (7)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空压机房降噪系统设计二、设计目的1、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训练;2、熟悉基础资料的收集方法及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3、初步掌握噪声污染控制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方法;4、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际问题。
三、设计资料某工厂空压机房设有2台空压机,位于地面中央,距噪声源2m,测得的各频带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各频带声压图倍频带中心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频率(HZ)声压级(dB) 89 91 94 96 95 92 94 该空压机房内部尺寸为:长10m,宽6m,高4m。
房间壁面为混凝土墙面。
试采取有效措施对车间噪声进行设计控制,达到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
四、完成成果1、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
2、相关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第二章 课程设计计算书一、吸声降噪的设计原则(1) 先对声源进行隔声、消声等处理,如改进设备、加隔声罩、消声器或建隔声墙、隔声间等。
(2) 当房间内平均吸声系数很小时,采取吸声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单独的风机房、泵房、控制室等房间面积较小,所需降噪量较高,宜对天花板、墙面同时作吸声处理;车间面积较大,宜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处理;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宜采用局部吸声处理,同时设置隔声屏障;噪声源较多且较分散的生产车间宜作吸声处理。
(3) 在靠近声源直达声占支配地位的场所,采取吸声处理,不能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大纲

《污染物控制工程I---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3207课程名称:污染物控制工程I---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总学分:2 总学负荷:56自主学习:28课内总学时数:28课内实验/实践/上机学时:0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大学英语I、II》、《大学物理》、《环境化学基础I、II、III、IV》、《工程基础I、II、III、IV、V、VI》、《环境生物基础I、II、III》、《环境分析与评价I》、后续课:《污染物控制工程II》、《环境分析与评价II》、《污染物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等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污染物控制工程I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而物理性污染与控制工程是污染物控制工程I中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该专业学生掌握物理性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具备环境工程中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工作能力。
2.教学目标及意义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理性污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控制原理与技术,掌握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热、光等物理因素的基础知识、污染特性、评价方法及标准;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城市噪声与振动、城市噪声评价的方法及其他物理污染的问题能力。
以适应今后从事噪声、振动及其他物理性污染的控制工作,或为物理性污染控制的研究打下基础,并达到专业培养规定的业务要求。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1)了解物理环境与环境物理学,掌握物理性污染及其研究内容,并了解环境物理学的学科体系。
(2)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掌握噪声污染的社会性、特殊性和危害性;掌握声波的产生,传播,声波的量度,噪声的评价基本知识;掌握吸声、隔声、消声、隔振等控制噪声的基本原理,典型设计计算方法,降噪、隔振方案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技术条件;通过现场实验使学生基本了解声学现象、噪声测量仪器、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
(3)振动污染及其控制:了解振动与振动污染概念,理解振动的基本物理量、振动的性质、简谐振动系统、波动的产生与传播,掌握环境振动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掌握振动控制技术、减振材料与装置及其应用。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1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1<i>仅供参考</i>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补充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途径。
通过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1.调查现场,确定物理性污染的类型。
通过噪声测量和频谱分析,确定噪声源、声源所处声学环境、声源性质,噪声污染程度及范围;通过振动的测量和评价,确定振动的强度、范围,影响大小;通过现场周围情况,确定电磁辐射的类型、强度、频率。
2.根据相应的标准确定超标值,计算出相应的减低量。
3.根据物理性污染的性质、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物理性污染综合控制方案(包括几种主要物理性污染的具体控制方案。
4.设计计算。
5.工程制图:(1)平面布置图,(2)降噪设备火设施的结构图,(3)隔振元件图,(4)隔振设计图。
非标准件图。
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零部件等编号,并附明细表,即按工程制图要求。
有能力的同学采用计算机制图。
6.编写设计说明书。
按要求打印稿。
二、设计(实验)正文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1 隔声罩的设计 1.1噪声标准GBZ 1―2002 规定,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实验室等作业场所的噪声标准为75dB(A),即LA≤75dB,取LA=75dB。
又因为LA≈NR+5,所以NR=LA-5=70dB。
声压级和NR的关系为Li=a+bNRi(a、b为不同倍频带中心频率的系数,查表得) 1.2降噪量的确定IL=L实i-L标i+K(设定K=3) 1.3设计隔声罩①考虑隔声的重点主要放在125Hz-4000Hz之间查资料得可选择超细玻璃棉(密度20kg/m,厚度100mm)②隔声附加值=10lgα③隔声罩应有隔声量R=IL-10lgα④查资料可得可选用4mm的钢板做隔声罩,其固有隔声量查表得3<i>仅供参考</i>⑤隔声罩实际隔声量IL=R+10lgα⑥隔声罩失策声压级=实际噪声源-实际降噪量1.4检验过程因为总声压级60.975,所以合格2消声器的设计2.1噪声标准NR=702.2消声器应有消声量IL=L实-L标2.3设计消声器的参数由下表可知噪声主要分布在125Hz和500-4000Hz,而人耳对噪声的敏感频段在250Hz-*****Hz,所以需要消除的噪声在500―4000Hz,选用阻性消声器<i>仅供参考</i>①D=300,选用直管式消声器②采用超细玻璃棉,查吸收系数a0 (0)4.341 - 0LA SL ③消声器所需长度()P消声重点在500―4000Hz,所以取消声器的长度为1.5m ④选择吸声材料护面结构流速V=Q/S=*****/(3600*3.14*0.15)=41.8m/s,采用玻璃布加铁丝网的护面结构⑤高频失效f上=1.85C/D=1.85*340/0.3=2097Hz 所以4000Hz以上开始高频失效。
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教案2012

当声波的波阵面是垂直于传播方向的一系 列平面时,称其为平面声波。 2.2.2 球面声波、柱面声波 2.2.3 声线 2.2.4 声能量、声强、升功率
2.3 声波的叠加 2.3.1 相干波和驻波 2.3.2 不相干声波 2.3.3 声音的频谱
教 学 后 记
周 次
教学 时数
第四章 噪声测试和监测
章
4.4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 4.5 振动及其测量方法
节
第五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1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5.2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内容
教 1、熟悉工业企业噪声测量方法 学 2、了解振动及其测量方法 目 3、了解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的 4、熟悉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内容
多媒体教学 教 引导式、启发式教学 学 手 段 与 方 法
作
业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备注
第三章 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3.1 噪声的评价量
3.1.12 噪声掩蔽 3.1.13 语言清晰度指数和语言干扰级等概念
3.2 环境噪声评价标准和法规 3.2.1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3.2.2 产品噪声标准
汽车定置噪声 地铁车辆噪声 3.2.3 噪声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标准 铁路及机场周围环境噪声标准 3.2.4 环境质量标准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室内环境噪声允许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教 学 后 记
周 次
第4周
第 8 次课
2011 年 3 月 15 日
教学 时数
2 学时
章 第六章 噪声控制技术概述 节
1、熟悉噪声控制基本原理与原则 教 2、掌握噪声源发声机理及城市环境噪声源分类 学 3、了解城市规划对噪声控制的影响 目 4、了解噪声管理以及城市绿地降噪 的 及 要 求
物理性污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8 -- 2019 年度第 1 学期)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题目: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班级:环工1601学号:201605010109学生姓名:胡言午指导教师:郝润龙设计周数:二周成绩:日期:2019 年 1 月12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1.目的 (3)2.要求 (3)3.任务 (3)二、设计正文 (4)1.设计题目分析 (4)2.消声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隔声罩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隔振设计......................................................................... 1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 (12)四、参考文献 (13)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1.1.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方案,使学生不但能够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通过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通过设计,了解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噪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物理性污染检测课程设计 (2)

物理性污染检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理性污染的概念、特征及检测方法,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物理性污染的概念和特征通过讲解物理性污染的概念及其特征,让学生了解物理性污染的基本概念和常见表现。
2. 物理性污染的检测方法通过介绍目前主流的物理性污染检测方法,如激光粒度分析法、图像分析法、滤纸采样法等,让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思路、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培养学生对物理性污染实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3. 课程实践在课堂上,教师会请同学们组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检测样本学生需准备样品;样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1.取自校园内周边的水、土或尘土等样品;2.自己准备样品(如沙子)。
3.2 实验条件与仪器设备学生将学习使用以下工具:1.放大镜2.显微镜3.雾量计4.大喷雾器5.浓缩器3.3 实验操作将以上两种样品通过各种工具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区别和相似点。
4. 实验报告在课程结束后,每个小组需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将讨论结果和学习心得写入其中。
三、课程设计评价1.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1.实验步骤的描述是否准确,流程是否清晰;2.结论描述是否合理、正确;3.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是否描述清楚与详细;4.是否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5.实验报告书写是否规范、易读。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1.操作是否规范、得当;2.仪器使用及状态是否正确;3.实验操作流程是否规范;4.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是否与理论相符;5.实验结束时仪器是否恢复到原状。
四、总结本课程设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不仅知道物理性污染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也了解了常见的物理性污染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具体的污染检测方法与问题。
此课程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也增强了其实践探究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教学大纲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50227Z11
课程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Experiment of Physical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集中实践环节(选修)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先修课程要求:大学物理、环境科学概论、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适应专业:环境工程
参考教材:
无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实验课程。
通过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将掌握《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设计程序和步骤,同时这门课也会教会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包含: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实验2个,光污染及其防治实验1个,电磁辐射监测实验2个。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掌握物理性污染实验原理及应用,掌握实验中各技术指标的分析测定程序及实验方法,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能力和素质要求:学会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设备,具备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与纪录实验现象,整理与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无实践教学安排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工业企业噪声监测
掌握工业企业噪声的测量方法
普通声级计(包括配套附件)、声级校准仪
《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验项目
序号
项Hale Waihona Puke 名称主要内容和要求主要仪器设备
1
声级计原理及使用
掌握声压级的测量,掌握声级的测量
普通声级计(包括配套附件)、声级校准仪、振动仪
2
交通噪声监测
掌握交通噪声的测量方法
普通声级计(包括配套附件)、声级校准仪、加速度计
3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
掌握区域环境噪声的测量,掌握噪声污染分布图的绘制,掌握声音的频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