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必须掌握的成语及解释
一年级成语积累,带解释

一年级成语积累,带解释
一年级是学生们开始接触成语的阶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年级成语及其解释:
1. 一心一意,指专心致志,全力以赴,不分心思考其他事情。
2.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不容许有任何差错。
3. 一视同仁,指对待每个人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4. 一帆风顺,比喻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5.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一次行动达到两个目的。
6. 一鸣惊人,形容某人或某事物一出现就引起轰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7. 一诺千金,形容一个人讲话算数,信守承诺,非常可靠。
8. 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得非常彻底,毫无余地。
9. 一见钟情,形容两个人初次见面就产生强烈的爱慕之情。
10. 一往无前,形容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
这些成语是一些常见且容易理解的,适合一年级学生积累和理解。
希望对你有帮助!。
100个一年级成语和解释

100个一年级成语和解释不怕路远,就怕志短;不怕缓慢,就怕常站;不怕贫困,就怕惰懒;不怕对手悍,就怕自己颤。
能够破裂的人,必定真正活过。
林黛玉的破裂,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裂,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我们要打造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首选作为学生,就应当先把学习学好。
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学问,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101个一年级成语和说明1.欢声雷动:欢乐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
形容热情欢呼的动人场面。
2.欣喜假设狂:欣喜:欢乐;假设:好象;狂:失去限制。
形容开心到了极点。
例如:全班同学~,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3.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快乐。
例如:春节晚会上,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代表,在舞台上载歌载舞,庆祝节日。
4.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光明的繁华景象。
5.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暖和,百花盛开,风光美丽。
譬如巡游、欣赏的大好时机。
例如:~,我带着孩子们在田园里做活。
6.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漂亮的风光。
譬如蒸蒸而上的景象。
出处: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春光明媚:明媚:美妙,得意。
形容春天的景物显明得意。
8.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
春天的意味正浓。
例如:北国仍旧春寒料峭,南国却已~了。
9.精卫填海: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譬如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譬如意志坚决,不畏困难。
10.愚公移山:譬如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决不移地进展斗争。
例如:在现代化建立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
11.百折不回:折:挫折。
譬如意志坚毅,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12.勇往直前:英勇地始终向前进。
14.痛痒相关:形容彼此关系亲密。
15.情深似海: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行量。
16.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例如:神僧~,寡人酬答不尽。
17.按部就班:指学习工作等遵照必须的步骤渐渐深化或提高。
小学1-6年级语文课本中必须掌握的成语及解释(精华版)

小学1-6年级语文课本中必须掌握的成语及解释(精华版)一年级(上)略一年级(下)1.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
形容热烈欢呼的动人场面。
2.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示例:全班同学~,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3.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
示例:春节晚会上,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代表,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欢庆节日。
4.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5.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示例:~,我带着孩子们在田园里做活。
6.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
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
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8.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
春天的意味正浓。
示例:北国依然春寒料峭,南国却已~了。
9.精卫填海: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10.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
11.百折不回:折:挫折。
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12.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14.痛痒相关: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15.情深似海: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16.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示例:神僧~,寡人酬谢不尽。
17.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示例:她通常是从一个角度写,而不是从几个角度写;还只是~地写,而不是错综交叉地写。
18.由浅入深:从浅到深。
19.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20.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统编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学语文一年级成语大全(附解释)

1.大雨滂沱: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
形容雨下得很大。
2.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
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3.草长莺飞:莺:黄鹂。
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示例:这样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连绵不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示例:~的高山阻挡我们的去路。
5.根深固本:根基牢固,难以动摇。
6.浇树浇根:后半句是交人交心。
指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
7.根深叶茂:茂:繁茂。
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
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8.高堂广厦:指高大、宽阔的厅堂、房屋。
9.玉宇琼楼:琼:美玉;宇:房屋。
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
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10.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
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11.雏鹰展翅:雏:幼鸟。
幼鹰展开翅膀飞翔。
比喻青年人开始独立生活、工作。
示例:大学已经毕业了,这正是他~的时侯。
12.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
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
示例: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
13.错落有致:错落:参差不齐。
致:情趣。
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14.曲径通幽: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
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15.千岩竞秀:岩:山崖;竞:竞赛。
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
形容山景秀丽。
16.万壑争流:壑:深沟,借指溪流。
许多溪水竞相奔流。
形容山中胜景。
17.鸡飞狗跳: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
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18.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
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19.惊涛拍岸:汹涌的波涛不断地向岸边涌来。
20.骄阳似火: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把树叶都晒蔫了。
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例:夏天的中午骄阳似火,人们都不愿出门。
21.形态各异:事物的形状或表现各不相同。
例:元宵灯会上,形态各异的花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前去观赏。
22.一碧如洗:蓝天仿佛被水冲洗过一样,非常美丽。
例:天空一碧如洗,让人心旷神怡。
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必须掌握的成语

一年级语文课本必掌握的成语1.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
形容热烈欢呼的动人场面。
2.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示例:全班同学~,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3.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
示例:春节晚会上,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代表,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欢庆节日。
4.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5.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示例:~,我带着孩子们在田园里做活。
6.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
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
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8.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
春天的意味正浓。
示例:北国依然春寒料峭,南国却已~了。
9.精卫填海: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10.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
11.百折不回:折:挫折。
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12.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14.痛痒相关: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15.情深似海: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16.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示例:神僧~,寡人酬谢不尽。
17.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示例:她通常是从一个角度写,而不是从几个角度写;还只是~地写,而不是错综交叉地写。
18.由浅入深:从浅到深。
19.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20.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必会成语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成语大全(附解释)成语是小学语文学习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孩子们不仅能够用成语为自己的语言和作文润色、加分,同时也能从成语典故中学到不少古人的智慧。
一年级1.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
形容热烈欢呼的动人场面。
2.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示例:全班同学~,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3.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
示例:春节晚会上,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代表,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欢庆节日。
4.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5.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示例:~,我带着孩子们在田园里做活。
6.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
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
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8.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
春天的意味正浓。
示例:北国依然春寒料峭,南国却已~了。
9.精卫填海: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10.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
11.百折不回:折:挫折。
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12.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13.痛痒相关: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14.情深似海: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15.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示例:神僧~,寡人酬谢不尽。
16.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示例:她通常是从一个角度写,而不是从几个角度写;还只是~地写,而不是错综交叉地写。
17.由浅入深:从浅到深。
18.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一年级常用成语及解释

一年级常用成语及解释朝各代的文化和历史保存在成语之中,这使成语具有各朝各代鲜明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
熟知成语典故之人,一读到成语,那些历史事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常用成语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一年级常用成语及解释1:1.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示例:这时父亲如果能够保持着相当丰裕的收入,家中当然充满一片~。
2.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指朝廷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3.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示例:这是第一次出马,人们都~,心里突突跳着准备战斗。
4.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5.身强力壮:形容身体强壮有力。
示例:那时,忠大伯还~,墩实个子,红脸庞,短胡子黑里带黄。
6.铜筋铁骨: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
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
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7.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
是指学习比较好,学位比较高的,刻苦学习的,比较认真的好学生。
8.立雪求道:旧指学生恭敬受教。
比喻尊师。
9.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10.孺子可教:指年轻人可培养。
1.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2.可歌可泣:泣,不出声地流泪。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3.艰苦卓绝:卓绝:极不平凡。
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4.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
使天地惊动。
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
5.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
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6.流星赶月: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
形容行动迅速。
7.众星捧月: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8.烘云托月:烘,渲染;托,衬托。
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
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一年级常用成语及解释2:1.奋起直追:振作起来,紧紧赶上去。
2.宁折不弯: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
(精编)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必须掌握的成语及解释

一年级(上)略一年级(下)1.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
形容热烈欢呼的动人场面。
2.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示例:全班同学~,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3.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
示例:春节晚会上,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代表,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欢庆节日。
4.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5.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示例:~,我带着孩子们在田园里做活。
6.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
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
”7.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
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8.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
春天的意味正浓。
示例:北国依然春寒料峭,南国却已~了。
9.精卫填海: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10.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
11.百折不回:折:挫折。
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12.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14.痛痒相关: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15.情深似海: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16.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示例:神僧~,寡人酬谢不尽。
17.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示例:她通常是从一个角度写,而不是从几个角度写;还只是~地写,而不是错综交叉地写。
18.由浅入深:从浅到深。
19.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20.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21.漫山遍野:漫:满;遍:到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必须掌握的成语及解释
【精卫填海】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
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示例:在现代化建
设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
【卧薪尝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
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
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说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后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股:大腿。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后来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
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青梅竹马】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龙生九子】古代传说,一龙所生的九条小龙,形状性格都不相同。
比喻同胞弟兄志趣各有差别,并不一样。
也说龙生九种
【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请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约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
一个人先画成,左手拿过酒准备喝,同时用右手为蛇画脚,并说:“我还能给蛇画脚呢!”脚还没有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给它添上脚呢?”后形容多此一举。
【亡羊补牢】《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
还不算迟。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牢:牲口圈。
【杯弓蛇影】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见于《风俗通义·怪神》)。
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叶公好龙据说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
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
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见于汉代刘向《新序·杂事》)。
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汗牛充栋】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意思是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
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充:装满。
栋:房屋。
【乘龙快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
出处:《魏书·刘昞传》:“……昞遂奋衣来坐,神志肃然,曰:‘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婿,昞其人也。
’瑀遂以女妻之。
”快婿:称意的女婿。
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
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
假:借。
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
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马前卒】封建社会称武将、官吏出征出行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
现指在前边摇旗呐喊、为人捧场的人物。
【扑朔迷离】古乐府《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抓住兔子的耳朵把它提起来,雄的脚必搔爬(扑朔),雌的则把眼眯起(迷离),由此可辨雄雌。
但在奔跑时,则很难分辨是雄是雌。
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