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143)

合集下载

医师资格考试外科学科目重点整理

医师资格考试外科学科目重点整理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病理过程和形态学改变 疾病的分类和命名 病理学诊断方法和意义
药理学定义:研究 药物与机体相根据 药物作用机制,分 为治疗药物和诊断 药物。
药理学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临床研 究和流行病学研究。
药理学在医学中的 重要性:为临床合 理用药提供科学依 据,保障患者用药 安全有效。
诊断方法:临床 特征、实验室检 查等
防治原则:预防 为主,治疗为辅
罕见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各异, 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罕见淋巴疾病:如淋巴瘤、淋巴管瘤等,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 的具体情况和病理特征。
罕见血管与淋巴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医生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肿瘤免疫治疗的 未来展望:探讨 肿瘤免疫治疗的 未来发展方向和 潜在机会,以及 面临的挑战和问 题。
干细胞治疗:用于修复和替换受损组织 组织工程:构建人工器官和组织 细胞疗法:治疗疾病和损伤 生长因子和基因治疗: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诊断辅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分析,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 断
治疗原则:针对血管与淋巴疾病 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 疗方法
病因:多由于外伤、炎症、肿瘤压迫等原因导致周围神经受损。 分类:根据受损的神经不同,可分为臂丛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等。 症状:疼痛、麻木、肌肉萎缩等,不同神经受损表现不同。 治疗: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科。
生理学基础:外科学考试的重要知识点,包括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 能、生理参数等。
生理学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了解病人生理状态,制定合理的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必考知识点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必考知识点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必考知识点2017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必考知识点汇总胰腺损伤的临床表现胰腺因其位置深而隐蔽,故容易漏诊,死亡率高达20%.a)上腹部明显压痛和肌紧张(损伤后胰液积聚于网膜囊内所致);b)肩部疼痛(膈肌受刺激);c)弥漫性腹膜炎(外渗的胰液经网膜孔或破裂的小网膜进入腹腔)。

d)胰腺假性囊肿(如渗液局限在网膜内未及时处理,日久可形成假性囊肿)。

注意:腹腔穿刺液和尿淀粉酶可升高,有一定诊断参考价值。

但并非胰腺创伤特有,上消化道穿孔也可以;且胰腺损伤也可以淀粉酶不升高。

横膈损伤的表现及处理1.临床表现:横膈损伤伴有腹腔脏器疝入胸腔时,肺受压萎缩、心脏移位,产生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紫绀、休克等症状。

2.诊断:X线胸片检查最为重要。

3.处理:诊断一经证实手术指征明确。

特别注意腹部多发性损伤时注意探查横膈。

(1)手术需将疝入胸腔的脏器还纳,分两层缝合膈肌破口。

(2)如疝入的器官已与胸腔发生广泛粘连,宜经胸腔入路进行还纳、修补。

腰背痛的原因患有腰背痛的病人,原因都不尽相同,例如老人家多因骨质疏松、关节退化而造成腰背痛,而年轻人多因肌肉创伤劳损、疲劳或椎间盘突出,但仍须经诊断才清楚。

总括而言,腰背痛可分为六大成因:1.一般性发炎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等病患者,产生腰背痛的机会很高。

2.创伤如扭伤肌肉、筋、关节脱位、韧带撕断、骨折等。

3.细菌感染主要是关节部位受细菌感染。

4.关节退化关节因退化或磨损造成痛楚,如椎间盘突出。

5.肿瘤骨骼、神经线或内脏器官如子宫、大肠等出现肿瘤,均可能导致腰背痛。

6.新陈代谢(metabolic)随着年龄增长,骨骼中的钙质会渐渐流失,导致骨质疏松,同时也会导致腰背痛。

化学性胃损伤1.病因:误服强酸、强碱的化学物质2.损伤部位:幽门区及小弯最严重,口腔及食道同时损伤。

3.病理:(1)浓酸使蛋白质凝固,不易穿孔;(2)强碱与组织蛋白形成胶冻样物,易穿孔。

4.处理:(1)急性期包括止痛、镇静并口服有中和作用的解毒剂。

外科学重要知识点(精心整理)

外科学重要知识点(精心整理)

外科学重要知识点(精心整理)外科学无菌术一.无菌术的基本概念与常用办法1.基本概念外科疾病大致分为: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性质的疾病五类。

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是临床医学的一具基本操作规范,其要紧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治理制度。

(1)灭菌法: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物理办法和化学办法。

物理办法:高温--常用;紫外线---用于空气的灭菌;电离辐射----用于药品、抗生素等的灭菌化学办法:应用甲醛、环氧乙烷、戊二醛等溶液举行灭菌,课杀灭一切微生物(2)消毒法:又称抗菌法,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别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的微生物。

是灭菌法(20-30min可杀死所有微生物)高压蒸汽灭菌物品可保留2周。

3.手术人员的术前预备;普通预备,手臂的消毒和穿无菌衣及戴无菌帽的办法。

A.手臂消毒包括清洁和消毒两个步骤:先是用蘸有胖皂液的消毒刷对手及手臂作刷洗,清除皮肤上的各种污渍;然后用消毒剂做皮肤消毒(最经典的皮肤消毒剂是:70%的酒精)B.刷手办法、穿无菌手术衣、带无菌手套(3)戴手套的原则尚未戴无菌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套口的向外翻折部分,别能碰到手套外头。

(4)接台手术怎么样洗手穿衣?1.应先做相对无菌手术,再做相对有菌手术。

2.如前一次为污染手术,则连接施行手术时,应重新洗手。

3.如前一台为无菌手术,手术完毕时手套已破,则需重新洗手。

4.如无菌手术完毕,手套未破,延续施行另一手术时,可别重新刷手,仅需用酒精或新洁尔灭菌溶液浸泡5min;或灭菌王涂擦手及前臂,再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手术区域皮肤消毒办法1.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繁殖器等部位,别能用碘酊消毒,应选用刺激性小的0.75%吡咯烷酮碘。

2.在植皮时,供皮区的消毒可用70%酒精摩擦2-3次。

3.涂擦皮肤时消毒剂时,普通由手术中心部向外周涂擦。

如为感染性伤口、肛门部、结肠造瘘口等部位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向切口部涂擦。

(完整版)外科学整理笔记

(完整版)外科学整理笔记

创伤1.依据伤后皮肤完好性分类闭合伤:皮肤保持完好无开放性伤口者,如伤害,挤压伤,扭伤等。

开放伤:有皮肤损坏者,如擦伤,扯破伤等。

又依据伤道种类再分为贯穿伤,盲管伤,切线伤,反跳伤。

按伤情轻重分类:小伤:局部软组织伤害,但仍可坚持工作,无生命危险,或只要小手术。

中等伤:丧失作业能力和生活能力,需手术,但一般无生命危险。

重伤:危及生命或治愈后有严重残疾者。

2.组织修复的基本方式是由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重生增殖 .充填 .连结或代替伤害后的缺损组织。

完好修复:组织缺损完好由本来性质的细胞来修复,恢还原有的构造和功能,为理想的恢复。

不完好修复,常见,组织伤害不可以由本来性质的细胞修复,而是由其余性质的细胞增生取代来达成。

3.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①局部炎症反响阶段:主假如血管和细胞反响、免疫应答,血液凝结和纤维蛋白的溶解②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增殖、分化、迁徙,分别合成分泌组织基质和形成重生毛细血管,并共同构成肉芽组织。

③组织塑形阶段:胶原纤维交联增添、强度增添;剩余的胶原纤维被胶原蛋白酶降解;过分丰富的毛吸血管网减退和伤口的粘蛋白及水分减少等。

4.创伤愈合的种类: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本来的细胞为主,仅含少许纤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重生修复过程快速,构造和功能修复优秀。

二期愈合:以纤维组织修复为主,不一样程度的影响构造和功能恢复,常见于伤害程度重、范围大、坏死组织多,且常伴有感染而未经合理的初期外科办理的伤口。

5.创伤并发症:感染、休克、脂肪栓塞综合症、应激性溃疡、凝血功能阻碍、器官功能阻碍。

6.造成呼吸道堵塞的原由:①颌面、颈部伤害后,血液、血凝块、骨碎片、软组织块、呕出物和分泌物及异物堵塞气道;颈部血管伤形成血肿压迫,或气管直接受损等也可造成气道堵塞。

②重型颅脑伤致伤员深度昏倒,下颌及舌根后坠,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或堵塞气道,③吸入性伤害时,喉及气道粘膜水肿,④肺部爆震伤造成的肺出血或气管伤害。

外科学常见知识点汇总

外科学常见知识点汇总

外科学常见知识点汇总1、创伤:指机械性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2、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与促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3、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等比例地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保持正常。

是外科病人最易发生的一种缺水。

4、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失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5、颅内压增高:由于某些疾病造成颅腔容积缩减或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超过其代偿能力,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0mmH20以上,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综合征。

6、脑疝:颅内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

7、血肿:是由于种种外力作用,导致血管破裂、溢出的血液分离周围组织,形成充满血液的腔洞。

8、条件性感染:在人体局部或全身的抗感染能力下降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并未致病的菌可以变为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感染或机会性感染。

9、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在广谱抗菌药物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过程中,原来的致病细菌被抑制,耐药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机体菌群失调而产生新的感染使病情加重。

10、外科感染: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等并发的感染。

11、疝: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空隙进入另一部位。

12、逆行性嵌顿疝(Maydl疝):嵌顿的内容物通常多为一段肠管,有时嵌顿肠管可包括几个肠袢,形如W,疝囊内各嵌顿肠袢之间的肠管可隐藏在腹腔内。

13、疖:俗称疥疮,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

多由金葡菌、偶可因表皮葡萄球菌或其他致病菌致病。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142)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142)

类风湿关节炎(RA)知识点二:类风湿关节炎概述临床表现——关节表现临床表现——关节外表现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关节影像学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欧洲及美国风湿病学会2010年修订【新】满足以下各项的总分至少6分见后鉴别诊断同前述目前常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内容如下:①晨僵≥1小时,病程>6周;②有至少3个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至少6周;④关节肿呈对称性,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片有本病改变;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数值高于正常人)。

上述7项中有4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续表女,40岁。

双手第2、3近端指间关节肿痛6周,晨僵>1小时。

实验室检查:Hb90g/L,WBC4.3×109/L.PIT433×109/L;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ANA( -)。

最可能的诊断是A.风湿性关节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类风湿关节炎D.骨关节炎E.痛风性关节炎『正确答案』C女性,50岁。

类风湿关节炎病史7年,治疗不正规。

近3个月来感双手指关节痛加重,晨僵约1小时。

查体:双手第2 ~4掌指关节(MCP2~4)肿胀、左手第1 ~4近端指间关节(PIP●~4)肿胀,压痛明显,右手PIP2和PIP3肿胀伴压痛,双侧腕关节肿胀并屈伸明显受限。

双手X线提示骨质疏松,双腕关节各骨融合,双手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间隙变窄。

此患者双手X线达到类风湿关节炎的分期是A. I期B. Ⅱ期C. Ⅲ期D. IV期E.无法分期『正确答案』D类风湿关节炎,受累关节最常见的是A.肩关节B.膝关节C.足关节D.近端指间关节E.远端指间关节『正确答案』D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最常见的表现是A.胸腔积液B.关节隆起部与受压部皮下出现无痛性结节C.弥漫性肺间质病变D.足跟、足掌部位痛E.小腿痛性皮下结节『正确答案』B女,45岁,双手指间关节疼痛半年,左腕关节肿痛1个月。

查体:左腕关节肿胀,压痛(+),双手第2、4、5近端指间关节压痛(+),无肿胀。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1水电解质是体液的主要成分,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2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40%;女性占35%3细胞外液:男、女各占20%,可分为血浆液5%,组织间液占15%4有一小部分组织间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故可称为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如结缔组织液和所谓的透细胞液如:脑脊液、关节腔液、和消化液5细胞外液最主要的阳离子:Na+;阴离子Cl-、HCO3 –细胞内液最主要的阳离子:K+和Mg2+,阴离子:HPO42-和蛋白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正常的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人体正常的酸碱度环境为pH=(7.40±0.05);人体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排泄来完成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血液缓冲系统主要为HCO3-/H2CO3最为重要6体液正常渗透压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血容量的恢复和维持:肾素-醛固酮系统7体液失衡的三种类型:容量失调、浓度失调、成分失调8低渗性脱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病因:1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反复呕吐、慢性肠梗阻)2大创面的慢性渗液3.等渗性缺水补水过多9等渗性脱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外科病人最易发生这种缺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

它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的)的迅速减少;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

10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即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又称原发性缺水11.是指由于水分摄入超过排出造成体液,主要是细胞外液的容量过多又称水中毒12高钾血症降低血钾的措施有哪些?答:(1)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和食物;(2)降低血清钾浓度:①促使钾暂时转移到细胞内:5%碳酸氢钠液、高糖及胰岛素静脉滴注。

主治医师外科知识点总结

主治医师外科知识点总结

主治医师外科知识点总结一、外科学基本概念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疾病、畸形、创伤以及其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特点是直接干预病变部位,通过手术操作来修复或切除异常组织,并以此来治愈或改善疾病。

外科学包括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骨科等多个学科,不同的学科针对不同的器官和组织疾病进行治疗。

外科医师需要掌握丰富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知识,以及手术技能和临床经验,才能胜任外科工作。

二、外科手术常规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外科手术的第一步,包括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正确认识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手术适应症、评估手术风险和制定手术计划等。

术前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治疗效果。

2. 术中操作术中操作是外科手术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消毒、麻醉、切口、止血、解剖、切除病变组织、缝合等一系列操作。

外科医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手术操作技巧,严格按照手术计划进行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3. 术后处理术后处理是外科手术的重要环节,包括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给予必要的护理、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等。

外科医师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情况,及时处理术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常见疾病1. 肝胆胰疾病肝胆胰疾病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包括肝脏肿瘤、胆囊结石、胰腺炎等。

肝脏肿瘤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等,其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放化疗等。

胆囊结石是胆囊疾病的主要表现,可以引起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胆囊切除术。

胰腺炎是胰腺疾病的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引起胰腺坏死和脓肿形成,其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炎、营养支持和镇痛,部分病例需要手术干预。

2. 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包括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消化道肿瘤等。

消化道出血是指胃肠道黏膜或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其原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静脉曲张等,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隔、膈疾病
原发性纵隔肿瘤概述
原发纵隔肿瘤概述:纵隔解剖及分区
以胸骨角与第4胸椎下缘的水平连线为界,把纵隔分为上、下两部。

在气管、心包前面的间隙为前纵隔;在气管、心包后方的(包括食管和脊柱旁纵隔)称后纵隔。

气管、心包所在的含有很多重要器官的纵隔间隙为中纵隔,又称为“内脏器官纵隔”。

临床上常将两种分区综合来定病变部位。

原发纵隔肿瘤概述:临床表现(1)
压迫症状:
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
吞咽困难
颈胸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
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受侵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原发纵隔肿瘤概述:临床表现(2)
特殊症状:
畸胎类肿瘤与肺、支气管相通时会咯出毛发和皮脂分泌物;
胸腺肿瘤可出现重症肌无力;
甲状腺肿瘤可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部分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有腹泻、腹胀或高血压、面部潮红、多汗等症状。

原发纵隔肿瘤概述:诊断
X线检查:重要手段,前后位+侧位初步判断类别
CT检查:了解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关系
超声检查:了解囊、实性,及与心脏、大血管关系
放射性核素扫描:非囊性纵隔甲状腺肿,I131(+)
纵隔镜或经胸壁穿刺活检:不适合手术,病理又不肯定时用于明确诊断
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活检:
诊断性放射治疗:用于待确诊的淋巴源性肿瘤或恶性胸腺瘤
原发纵隔肿瘤概述:治疗
多数为良性,但有恶变可能
绝大多数纵隔肿瘤:
手术切除
淋巴源性肿瘤:
除个别孤立结节可手术切除
其他均应放化疗
原发纵隔肿瘤概述:常见纵隔肿瘤特点
神经源性肿瘤:
后纵隔最常见的肿瘤。

主要源于肋间神经近脊椎段或行走于椎旁的交感神经链,极少数病例肿瘤源自膈神经或迷走神经。

神经源性肿瘤多数系良性。

神经源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施行手术彻底切除。

畸胎类肿瘤(1):
包括畸胎瘤和皮样囊肿,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仅含有外胚层组织(皮肤、毛发、皮脂腺及其分泌物)的是皮样囊肿。

既含外胚层又有中胚层(骨质、牙齿、肌肉等)和内胚层(消化道、支气管、胰腺等)组织者称为畸
胎瘤。

畸胎类肿瘤(2):
畸胎类肿瘤大多数属良性,少数实质性者可发生恶性变。

皮样囊肿和囊性畸胎瘤内容物会继发感染,如穿破至肺或支气管,患者咳出皮脂腺分泌物或毛发,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

X线检查如见到骨质或牙齿有诊断意义。

治疗宜采用手术切除肿瘤。

胸腺瘤(1):
上前纵隔最多见的纵隔肿瘤
按细胞组织学结构可分为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和混合型
部分病例细胞组织形态属于良性,但有恶性行为,可侵及心包、胸膜、大血管等无法根治切除
对放疗敏感,化疗有一定的疗效
胸腺瘤(2):
胸腺瘤约有l0%-45%合并重症肌无力
肿瘤切除后部分病例肌无力情况有好转,而另一部分病例则肌无力症状反见加重,后一情况多见于浸润性胸腺瘤的患者。

胸腺瘤的治疗应以争取手术治疗为主。

对经探查不能切除或切除不够彻底的恶性肿瘤,术后应给予放射或辅以化疗。

支气管囊肿及食管囊肿:
支气管囊肿多在中纵隔、气管隆突附近。

食管囊肿多位于后纵隔食管周围。

气管和食管囊肿的治疗一般经囊肿偏向一侧后外剖胸切口做囊肿切除术。

纵隔内甲状腺肿:
95%系颈部甲状腺肿向胸骨后下延发展而成,
5%由异位于纵隔内甲状腺组织发展而成
可压迫气管、食管、无名静脉或上腔静脉,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大部分经颈切口即可切除
淋巴源性肿瘤:
包括淋巴肉瘤、霍奇金病、网状细胞肉瘤和淋巴母细胞瘤,均为恶性。

多位于前、中纵隔。

有慢性消耗症状,常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除极个别孤立性淋巴源性肿瘤可行外科手术切除者外,绝大多数病例仅适于做放化疗。

总结:原发纵隔肿瘤好发部位
膈疝:分类
先天性膈疝
后天性膈疝
创伤性膈疝
先天性膈疝:
解剖学上的缺失或弱点是先天性膈疝的好发部位。

分为胸骨旁裂孔、胸腹裂孔和食管裂孔。

先天性膈疝诊断明确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食管裂孔疝:
各类膈疝中最为常见
原因既有食管裂孔发育不良,又有体质肥胖、多次妊娠、慢性便秘等后天因素。

治疗:临床症状轻的病例可采用内科治疗
下列情况则需考虑外科的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无效,反复发作吸入性肺炎,胃液反流程度严重引致食管炎或食管黏膜形成溃疡,有呕血、便血、下段食管形成瘢痕性狭窄者。

创伤性膈疝:
胸部闭合性创伤和膈肌破裂或膈肌受刀、刃或枪弹的直接创伤,均可引致创伤性膈疝。

膈肌破裂,特别是裂口较大者,由于胸腔压力为负压,腹内脏器很容易疝人胸腔。

胸部X线检查显示胸内胃泡或多个肠袢内的液平面,可明确诊断。

创伤性膈疝明确诊断后应施行手术治疗。

练习题:
女性,40岁,3年来劳累后气促,胸片示:前上纵隔类圆形阴影压迫气管,最可能的诊断是:
A.淋巴瘤
B.神经源性肿瘤
C.肺癌
D.胸骨后甲状腺肿
E.心包囊肿
『参考答案』D
女性,38岁,体检发现右前上纵隔椭圆性阴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首先的诊断是:
A.胸腺瘤
B.淋巴瘤
C.神经源性肿瘤
D.心包囊肿
E.支气管囊肿
『参考答案』A
男性,42岁,X线及CT检查发现纵隔肿瘤入院,下列哪项肿瘤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A.神经鞘膜瘤
B.畸胎瘤
C.胸骨后甲状腺肿
D.淋巴瘤
E.胸腺瘤
『参考答案』D
对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治疗原则是:
A.药物治疗
B.放疗
C.化疗
D.胸腺切除术
E.肿瘤切除术
『参考答案』D
支气管囊肿好发于:
A.前上纵隔
B.前纵隔
C.后纵隔
D.前下纵隔
E.中纵隔
『参考答案』E
关于胸腺瘤,下列哪个叙述不恰当:
A.好发于前上纵隔
B.可以伴有重症肌无力
C.可能细胞组织形态上是良性,但有恶性侵袭能力
D.手术切除后,重症肌无力均可缓解
E.手术应完整切除胸腺及前纵隔脂肪组织
『参考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