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相亲风刮多久

合集下载

相亲节目的影响——Precious 10.28

相亲节目的影响——Precious 10.28

潘奕
俞夏 陈晨 张闻
但是
《非诚勿扰》马诺
语录一: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且无业的男嘉宾问马 诺: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么 马诺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还是坐在宝马里边哭 吧„„ 语录二:一个长相很帅气的男嘉宾说自己曾谈过 七八个女朋友。 马诺接着说:“还没有我的零头多呢!” 语录三:马诺还直白地问男生:“你家有钱吗?” 男生则直接宣布“我家是开厂的,在上海有三套房 子。” 语录四:“宝马也不算高级车,只是中档车吧, 早知道他们会嫉妒,我就说个好点儿的车了。”

改革成果
1.浙江卫视不再播出《为爱向前冲》 2.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改走温情路线,一改 往日“灭灯不眨眼”的火爆性情 ; 无论是 嘉 宾质量还是主持水平方面都实施了更为严 格的管理。 3. 其他电视台也表示将认真学习广总局的管理 规定,把好话题关、嘉宾关、内容关、主持 关、播出关,进一步提高节目品质。
社会文化快餐
节目的发展历程
1.1988年山西电视台开播的荧屏相亲节目《电视红 娘》; 2.1995年,海峡对岸的相亲节目《非常男女》一夜 走红 ; 3.在1999年至2007年的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今 日有约》; 4.2000年前后,国内各电视台跟风开办了三十多档 婚恋节目 ,《相约星期六》等。 5.2010年春节之后 ,《非诚勿扰》,《我们约会 吧》的‚双城记‛ ,后来的《为爱向前冲》、 《缘来是你》、《恋爱亮起来》、《百里挑一》 ……
消极影响 2、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 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这种价值观过分看重人 生的物质享乐,认为人生就在于追求物质享乐, 就是为了吃好、穿好、玩好。人生的目的就是及 时行乐,追求个人物欲的满足。这种人生价值观 常常表现为无远大理想,否认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主张及时享乐,讲眼前“实惠”,甚至把追求个 人快乐看作人生第一要义。

电视相亲类节目泛滥原因何在

电视相亲类节目泛滥原因何在

电视相亲类节目泛滥原因何在“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近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众多的相亲节目纷纷亮相荧屏,如火如荼。

例如,《非诚勿扰》节目,通过24位女生亮灯和灭灯的方式,来决定男嘉宾的去留。

节目在走红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如宝马女、富二代、艳照门等话题,引起观众热议——此类相亲节目,除了提高收视率外,最终能成就几对真正的情投意合者?可以说,相亲节目的“泛滥”,已经让许多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而拜金女、富二代等“明星嘉宾”的层出不穷和一些嘉宾可能存在身份“造假”,也引起了观众的质疑。

此次,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文件,可谓一针见血,每一条都直指相亲节目的软肋。

新闻后的跟帖中,多数网友也都支持广电总局对相亲类节目的整饬。

我们在为禁令叫好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广电总局以行政命令禁止某一类节目,可以想见相亲节目积弊之深。

那么,为什么相亲节目“忽如一夜春风来”,如此泛滥?首先,在此类节目中,原本最核心的相亲已不再是主要内容,反之,嘉宾出位的言论、生猛的话题,才成为节目追逐的目标。

相亲交友只是外在形式,内在揭示了困扰很多人的现实问题——金钱、房价、婚姻和家庭关系。

这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观众关注,提高了收视率。

但是,正如东方卫视《百里挑一》制片人邵智愚所说的:“目前的约会交友类节目,其实都是同一个节目,只不过是一个正版加N个盗版而已。

对于收视无止境的追求,放任媒体责任和道德底线。

”在这类节目中,很多男嘉宾一上来就展示自己的财产,一些女嘉宾则对富二代分外青睐。

此种情况下,难免让人觉得婚姻有了价格(而非价值)。

而一项调查显示,高达九成的观众表示:此类节目会助长拜金主义,扭曲婚恋观念。

浅析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浅析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浅析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电视作为这个信息时代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传媒工具,在生活娱乐文化的传递和表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正如《娱乐经济》一书作者沃夫在书中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

”放眼这半个多世纪,伴随着中国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脚步,中国的综艺节目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推陈出新到如今已蔚为大观的局面。

时至今日,综艺节目已经发展成为电视银屏上最常见的一种节目形态。

它通常被放在周末档的黄金时段,甚至被有些卫视放在工作日的黄金时段和电视剧一拼高下,创造出一个个收视奇迹。

如今的综艺节目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精神面貌,调剂了社会气氛,丰富着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创新改变了电视节目的理念和思维。

从该角度来看,我们很有必要全面地对综艺节目进行研究探讨,这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综艺节目甚至整个电视业都是有深远建设意义的。

一、综艺节目的起源和分类(一)综艺节目的定义综艺节目:是一种娱乐性的节目形式,通常包含了许多性质的演出,例如音乐与搞笑等类型,而且通常只在电视上播出。

大部分的综艺节目会邀请现场观众参加录影,但也有现场实况播出的节目,与真人秀节目有很多类似之处。

1(二)综艺节目的起源1、欧美综艺节目的兴起自1936年11月2日BBC在亚历山大宫正式开播以来,电视已经历了70余年的历史。

电视综艺节目起源于欧洲, 1938年BBC直播了《Spelling Bee》(拼写蜜蜂),这是欧美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视游戏节目,尽管在节目中参赛者只是简单的被要求正确地拼写出单词。

综艺节目的另一个里程碑是1955年9月商业性的独立电视公司ITV的出现。

与BBC的节目相比,ITV的节目更加轻松,出现了像《你来选择》《让你的钱翻倍》这样的节目,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

2尽管在次之前BBC已经播出过像猜谜游戏《我的位置在哪里》,戏剧栏目《过去的好日子》,布偶节目《苏蒂》等,但这些节目无论在服饰还是语言上都过于保守未引起观众的反响。

关于相亲节目的一篇论文

关于相亲节目的一篇论文

相亲,是否真的非诚勿扰?2010年中国最火的节目是什么?快男?星光大道?我型我秀?……如果说09年甚至更早的几年里,各类选秀节目占据了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那么放眼望去,2010年最吸引眼球的非相亲节目莫属了。

在这个恋爱自由、结婚自由的时代,恐龙、青蛙、女博士不再是单身的象征,无数俊男美女、白领小资也成为了“剩男剩女”。

电视台意识到青年群体交友的需求,各类电视相亲节目就应运而生了。

《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百里挑一》、《为爱向前冲》……形形色色的交友节目在各大地方电视台陆续上演,刮起了一阵相亲旋风。

各行各业、不同地区的单身一族们,争相报名参加。

“相亲”,这个几年前大多数人羞于提起的词,如今却被多数年轻人追捧,勇于将自己的终身大事搬到了电视荧幕上。

一、相亲节目的真面目目前交友婚配节目最火的是《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相亲进行时》、《爱情来敲门》等。

然而,节目虽然火了,但效果甚微。

是男人太挑剔,还是女人要求太高?看过之后不难发现,上节目交友的绝大多数女嘉宾,不是来相亲交男友,而是来作秀的。

如“刻薄拜金女”马诺、“男版凤姐”范涛之流。

一个个不仅是“拜金狂”、“物欲狂”、“享受狂”,没车、没房、没存款的男人根本就进不了她们的法眼。

而且经常信口开河,穿着暴露,大秀性感,尽显万种风情,把自己内心最隐私、最本能和外表最疯狂、最性感的一面,毫无顾忌,赤裸裸的展现在大庭广众之下。

而上节目交友的绝大多数男嘉宾,也只是来炫耀的。

如“60%极品男”沈勇、“真假富二代”刘云超之辈。

他们不仅是“猎艳狂”、“好色狂”,没有辣人身材、妩媚风情、玩功纯青的女人,别来“敲门”。

而且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信口雌黄、胡说八道,不是“高衙内”在世,就是“薛幡”现身,或者整个一“粪青”。

一上来就炫耀自己家财,对女人说话粗俗不堪,一副纨袴子弟形象跃然纸上,根本就没有素质。

电视台借指导男女相亲交友婚配之名,制造亮点、获取卖点、争夺收视率,而那些所谓的男女嘉宾,多是用钱雇来的“托儿”。

真人秀节目的“怪胎”:电视相亲类节目——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例

真人秀节目的“怪胎”:电视相亲类节目——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例
影 响 力进 行 了预 测 。

视真人选秀节 目。一时间,平民化选秀热潮掀起 ,形 态各异 的表演者纷纷勇敢 地面对广大观众展示才艺。 在这种表象之下掀起 了 “ 超女现象 ” “ 大众文化对抗
精 英文 化 ” “ 美 到 审 丑 ” “ 审 电视 娱 乐 化 泛 滥 ”等 相
关评论 。本文不再对 以上观点加 以赘述 ,但值得思考 的是,最近在选秀节 目的孕育下催生 出了一种新型节 日:电视相亲类节 目。 “ 电视娱乐化 ”的 问题再次成
成是对 电视可 以将任何文化都具象 、直观、浅显地呈 现的一种肯 定。以 《 非》 《 我》为例 的现代相亲类节 目,可以归类在上文提到的娱乐益智类型中 。时过境
57哪 喑
巾 外 文 艺
式:电视相亲类节 目或 电视速配 节 目或 电视 交友 类节 目。与以往的交友类节 目相 比,现在此Hale Waihona Puke 节 目增添 了更多特 点,最为
明显 的就 是具 有 后现 代 主 义 风 格 。
关 键 词 :真人秀; 《 非诚 勿扰 》; 《 我们约会吧》;后现代主 义 从 2 0 年 湖 南 04 卫视 重 磅 打 造 的 《 级 女 声 》 开 超 始 , 中 国各 省 级 或 地 方 电 视 台相 继 跟 风 推 出一 系列 电

电视相亲 “ 真人秀”
电视节 目大体上可分为新闻、娱 乐益智 、教育 以
及 服 务 四 大 类 型 。 由于 划 分 的 标 准 不 同 , 电视 节 目的
观众认为 电视相亲是在众人面前现丑,所以节 目缺乏 嘉宾参与。加之 节 目的新鲜感 一旦消退 ,直接 影响节 目收视率 。所以此类节 目在 “ 鲜亮风光 ”之后纷纷退 场 。 就 在 20 年 年 底 , 湖 南 卫 视 在 购 买 了 英 国 09

当爱情遭遇游戏——电视相亲流行另类风气

当爱情遭遇游戏——电视相亲流行另类风气

场 深 入 持 久 的 道 德 批 判 。 但 随 后 传 出 视 台为 了提 升 收视 率 ,甚 至将 电视 相
娱 的 消 息却 是 : 由于 电视 台 和 不 少征 婚 亲节 目异 化 成 了一 场 场 完全 “ 乐 至 者 都 期望 制造 轰 动效 应 以获 得 更 多 关 上 ” 表 演 , 过 找 “ 子 ” “ 儿 ” 的 通 媒 、托 到
3 5岁的 杭 州青 年赵 贤 伟不 久前 因在 电视 占目中 I 大炫 富 而成 为 “ i 1 网络 红人 ” 事 后 . 也 样 做 只是 为 自己的 小 店傲 免 费 广 告 。 这 图片 )
里去 。
从 而 在云 南 本 土 论坛 网站 上 引 发 了 一
更 令 人 发 指 的 是 ,一 些 地 方 的 电
: 开“ 揭 郭兮 ” 真 面 目 的
外 包 的 创 收 版 面 《 周 资 一
讯 》 骗 取版 面办 起 了一份 并 ,
郭兮 到底 是 个 怎 样 的 人物 呢? 随 无 收 益 的 《 教育 、 培训 》 告 广
然 据 肉 搜 索 ” 不 断 深 入 , 久 便 有 专 版 , 后 长 期 借 此 “ 点 ” 的 不
“ 领 派 ” “ 工 派 ” 个 泾 渭 分 有 人敢 和 他 深 交 ,他 甚 至 经 常 向 同事 呢? 用 网友“ 白 和 民 两 引 苏公 子 ” 的一 首打 油诗来
网友 阵营 间的激 烈论 战 , 他也 被 借 钱 后 拒 不 赔 还 。 而 了“ 市 白领 代言 人 ” 都 的位 置 , 内 省 家媒体 都对 此进 行过报 道。
g 聘个 女友 回家过年 , 待遇 从优 》 的 曝 出了 “ 郭兮 ” 的真 实身份 。原 来 , 此人 尘 : 人察 觉真 相露 , 佳 生米熟饭 泪 无痕 ;

电视相亲利弊

电视相亲利弊

“相亲”的共性1、媒体即是媒婆三台相亲节目在华夏大地扮演着大媒婆的角色,毕竟都是“媒”的中介本性,媒婆也是作秀赚钱为第一要务,至于是否般配、发生什么后果媒体是不用考虑的,只要赚来广告、刺激收视率就算“成功”,搞笑、得瑟的电视节目与媒婆的八面玲珑、搞怪无二至,没见得对当事人的多少责任感。

2、“视网膜”三台相亲节目均与征婚交友网站“联姻”,现如今三个征婚交友网站几乎都已收费——看信都要收费——提前实现网络龟毛收费服务。

记起了几年前百合网搞相亲专门店之举,眼见着将不可商品化、量化的爱情幸福兜售,果然连道德缺陷的商业都没有接受这个怪胎。

征婚交友网不断地输送着会员给电视台作节目“食材”,倒是惠及了参与节目的寻爱者,出一下风头,间或得到一个恋爱对象,但结局难料。

商业化的相亲让“视网膜”罩得浑身乱颤、于娱乐和真心妄想流动间掺杂了商惑商祸。

难怪会有《爱情买卖》和“坐在宝马里哭泣”的合理化。

3、模式雷同——皇帝选妃的流弊不是吧?这年头适婚人群女多男少?每个节目都是20至50人不等的女子,被化妆得失去了本真,也的确是,每个女子打扮起来都漂亮,不输给所谓的演艺明星,却被几个男子挑选来去,被选中的大有被皇帝“宠幸”的失态。

固然,真爱真缘可以不用说话就一见钟情者,但终极目的为娱乐作秀的相亲节目仅是肤浅地意淫爱情与幸福,“快餐”实在是不营养。

4、主持人、点评老师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没安排乐嘉之类的媒婆助理,仅凭何炅之幽默机智便唱得一台大戏,倒简单;《非诚勿扰》的乐嘉、浙江卫视的点评嘉宾大有没法深刻、没法指点相亲成功者而言语不尽,相爱、亲爱之道被“快餐”流程阻断隔避,台上牵手的相亲男女终成眷属者十之一二就算造化了。

孟非之类被一些不足智慧、内涵肤浅的观众追捧着,倒成就了靠嘴皮子吃饭者的名气与名人身份,媒婆做得成功。

与时俱进,廉价化、快餐化爱情?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与时俱进吧,没有灵魂地去恋爱。

简化的乐子速化的“爱”,少了考验、痛苦与坚持,快意地结婚随性地离婚,是人性解放的标志之一。

电视相亲节目被叫停

电视相亲节目被叫停

电视相亲节目被叫停,你怎么看?4.答:“你愿意经常跟我一起骑自行车吗?”在中国收视率颇高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一位年轻的男嘉宾向女嘉宾马诺祈求般地提问。

马诺则笑着用一句“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回答,让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之哗然。

毫无疑问,马诺和她所代表的一批“物质女孩”,寻求的爱情充斥着金钱、地位、权力和享乐至上。

这不仅引起了中国社会对节目中盛行的畸形“婚恋观”的广泛批评,也引发了受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屡受挑战和践踏的深深忧虑。

中国各地省级卫视争相模仿,纷纷推出相亲节目。

一时间,荧屏里遍布“剩男剩女”,“拜金女”“富二代”等相亲话题人物轮番登场亮相。

中国政府的广电行政主管部门对此迅速重拳出击,整治电视婚恋情感类节目低俗丑陋之风。

我认为广电总局的通知规定得十分到位,来得很及时,如果电视台只为收视率,放任媒体责任和道德底线,用越来越大胆的言论挑战观众的极限,相亲节目即便不被广电总局叫停,也会被观众无情抛弃。

国内各电视台举办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多数是依靠媚俗、造假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一个小伙子或一个姑娘让众多的异性来品头论足,或者几对男女来搞电视速配,这种速配的姻缘能真正幸福的会有几对,与经过恋爱走进婚姻殿堂的人相比,这种速配只能算是速冻食品,一旦温度上升自然会溶解。

真无法想象,男女双方的感情仅仅靠一期相亲节目就能完成对接,这爱情质量也太劣质了吧。

更何况,相亲类节目还向观众传达了一些不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娱乐了大家的同时也愚弄和坑害了观众。

可喜的是,国家广电总局终于开始对泛滥而低俗的电视相亲交友类节目动起了“刀子”,真应该为这一叫停击节叫好!电视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巨大,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电视节目播出的画面、言语以及这些声像暗含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着极大的教化意义和示范意义,它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可以说丝毫马虎不得。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电视台单单为了收视率,完全淡化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公共道德,用庸俗的节目和粗俗的言语吸引观众,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广电总局叫停此类节目正当其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荧屏“相亲风”还能刮多久?职场秀或异军突起
2011年02月07日04:15广州日报莫斯其格我要评论(7)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节目“霸占”了2010年的荧屏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荧屏综艺节目突然猛刮了一阵“相亲风”,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和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电影)为代表的相亲节目一时间被全国观众追捧。

虽然这股风潮曾经有消停的痕迹,但到了2011年年初,《非诚勿扰》舞台上两位当红女嘉宾的去留又让观众重新关注这档节目。

不过,也有观众在问,“相亲”到底还能火多久?2011年,我们依然被众多相亲节目包围吗?答案是否定的在2011年,必将有更多的不同类型的综艺节目对相亲节目发起冲击。

“婚姻秀”
回归电视根本的服务功能
主要节目:《欢喜冤家》、《老公看你的》、《婚姻保卫战》、《向幸福出发》、《精诚所至》
相亲热之后,荧屏在去年迎来了“婚姻潮”,江苏卫视一口气推出了两档婚姻幸福秀节目《欢喜冤家》和《老公看你的》,前者重在“解决矛盾”,后者主要“秀出恩爱”。

这两档节目的收视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为了增加节目的吸引力,江苏卫视还请到雪村(微博)等明星夫妻的加盟。

而浙江卫视也不甘落后,一档名为《婚姻保卫战》的节目也悄然抢占市场;央视也不落后,《向幸福出发》正是探讨现代夫妻婚后相处之道。

在2011年伊始,婚姻类节目的走势依旧看涨,除了现有的婚姻秀节目外,还增加了几位“新军”湖北卫视求婚类情感节目《精诚所至》正式亮相荧屏,传闻湖南卫视也在筹划一档名为《为她而战》的新节目,定位为“以拯救婚姻为主体的真人秀”。

谈到婚姻秀持续升温的原因,江苏卫视的品牌推广部负责人刘原认为,这正是“回归到电视节目根本的服务功能来”。

记者点评:婚姻要不要“秀”?姚晨和凌潇肃这对明星夫妻离婚收场,让网友一直讨论,是不是他们把日常生活放大到所有人的视线中,最后气球越来越大,反而沦为“杯具”。

也有电视人不同意,认为平凡人跟明星不同,一起参加节目,拥有一份共同的回忆,或许对小夫妻的感情是一种很好的促进。

情感类节目
让“悲情故事”活泼一点
主要节目:新版《人间》
作为情感类节目的鼻祖,江苏卫视《人间》曾经迅速走红,但之后,众多情感节目慢慢走进瓶颈,不仅引发观众对于情感类节目是不是造假的怀疑,还让这类节目被批“滥情”,不少情感节目在收视率大受影响的情况下顶不住压力纷纷下马,连《人间》也一度停播。

不过,进入2011年,情感类节目又有回暖迹象改版后的新《人间》于1月回归,并在收视和口碑上逐渐挽回颓势。

改版后的《人间》较之以前的悲情路线,在叙事风格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而讲故事形式则保留了下来。

对于观众来说,天天看悲情故事显然口味太重,但活泼一点的叙事节目则比较吸引人。

记者点评:随着选秀节目、传统的综艺娱乐节目的日渐式微,以真情实感为基础的情感类节目又重新回到观众面前。

对于这类节目来说,保证真实性、杜绝“假冒伪劣故事”,是节目能否真正在荧屏上站稳脚跟的关键。

职场节目
全民参与的“职场宝典”
主要节目:《非你莫属》、《职来职往》
曾几何时职场类节目热播于各大卫视,但高端的节目平台、单一的节目模式,使得当时的求职节目昙花一现。

但从去年年末开始,聚焦社会热点的求职类节目再度崭露头角天津卫视率先推出《非你莫属》打响了求职节目回归荧屏的第一枪。

随后中国教育电视台职场类节目《职来职往》获得了极高的关注,一度被封为求职者的“职场宝典”。

这两档节目的推出都获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

在2011年,异军突起的职场类节目必将会收获更多的关注。

从已有的两档节目中不难发现,此次回归的职场节目与以往的求职节目有所不同,以《职来职往》为例,首先他真实还原了面试过程并且降低了报名门槛,做到全民参与。

其次在节目形式上也有所突破,亮灯灭灯形式的加入在荧屏上更具视觉冲击力,同时3轮面试的规则也让节奏显得更加的紧凑。

记者点评:面试现场的真实还原、全民参与的模式、紧凑的内容、富有形式感的规则创意,以上几点若能继续发挥,职场类节目应该会更具看头。

“达人秀”
遍地开花
年初七,一台名为《达人春晚》的节目将在东方卫视播出,该节目同时是“第二季中国达人秀启动狂欢夜”,预示着在2010年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国达人秀》将迎来第二季。

今年《中国达人秀》一年将推出两季,《中国达人秀》再掀“达人”风潮的决心显而易见。

《中国达人秀》第一季的成功举办,让“达人”节目在2010年的荧屏四处开花,《中华达人》、《天下达人》、《我最有才》等相继出现。

到了2011年,越来越多电视台瞄准了这个创造了收视和广告奇迹的“香饽饽”,将综艺节目重心放在“达人”身上。

如今,不仅浙江卫视以一档同类节目《天下达人秀》叫板东方卫视,山东卫视的《中华达人》、广东卫视的《功夫达人》、广东珠江频道的《叮王争霸》第二季以及深圳的《深圳达人喜乐会》等都将对《中国达人秀》发起冲击。

记者点评:《中国达人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煽情”,在今年的两季节目里他们还会继续玩“煽情”吗?观众将来对这个招数还买不买账?而这类节目
最后会不会陷入“达人”不“达”的怪圈?
相亲秀
还能红多久?
婚恋交友是人类永恒的主题,2010年《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彻底打破了此类节目停滞不前的僵局。

明快、刺激、一见钟情式的交友模式,完全切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因此被观众追捧。

但由于部分嘉宾的言论和个别节目的出位包装,相亲节目一度陷入“人人喊打”的尴尬局面中,不少“名嘴”纷纷预言,这类节目的“寿命”大概只有一年时间。

如今,“一年”即将期满,相亲节目已经到了跟观众说拜拜的时候了吗?好像还没有。

反而新节目《爱情连连看》等的参与,让相亲节目似乎重新焕发了青春。

点评:仅仅依靠几位男女嘉宾的影响力拉升的收视显然并不能长久。

从这个角度来说,相亲节目到底能红多久,取决于节目的策划组是否能想出更新更好的点子,将节目推向新的高度。

歌唱选秀
能否挽回颓势?
虽然歌唱选秀节目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但节目还是会继续办下去2011年,湖南卫视将举办《快乐女声》,青海卫视也将继续推出《花儿朵朵》,广东电视台也要高调推出一档推广粤语歌曲的歌唱大赛。

这些节目将靠什么秘密武器挽回观众的心?各大电视台都信心满满地说:“创新。

”至于他们最后出了什么新招,谜底要到今年夏天才一一揭晓。

点评:歌唱类选秀节目逐渐走下坡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各电视台要是
想让这类节目重新唤回观众的兴趣,还真得拿出点真本事来个大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