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介绍

合集下载

地源热泵的概念

地源热泵的概念

地源热泵的概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热能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的环境友好型设备。

它利用地下地热能源,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将地下的热能提取到地面上,然后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为建筑物内的供暖、制冷和热水提供能源。

地源热泵系统由地热换热器、热泵主机、水泵、蓄水池等组成。

地热换热器一般埋设在地下1.5-2米深的地下,换热器外部通过与地下热交换的方式将地下的低温热能传递给热泵主机。

热泵主机中的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地下的低温热能并将其转化为制冷介质的低温低压气体。

这些低温低压气体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换热器将其释放出去。

高温高压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并释放出高温热量。

这热量被传递到建筑物内的供暖系统或热水系统中,并为室内提供热量。

压力调节器将高温高压液体的压力调节到适当的值,并通过膨胀阀降低其温度和压力,以便重新进入蒸发器。

地源热泵系统的使用具有多种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地热能源在地下循环利用,不会消耗和浪费能源。

其次,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虽然初始投资较高,但是由于其高效的能源利用率,长期来看,其运行成本是较低的。

再次,地源热泵系统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

它不使用燃料燃烧,不产生废气和废渣,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地源热泵系统还可以实现冷暖两用,既可以供暖,也可以制冷,满足不同季节的需求。

最后,地源热泵系统使用寿命较长,可达20-30年。

然而,地源热泵系统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

其次,地下换热器的安装需要进行地下工作,需要考虑到地下管道的布置和地下结构的支撑。

再次,地热反射率和土壤导热性对系统的整体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热资源差异也会导致地源热泵系统的效果不同。

此外,地源热泵系统在寒冷地区需要考虑冬季地下热交换器的结冰问题。

地源热泵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在住宅、商业建筑、学校、医院等各类建筑物中应用。

地源热泵知识

地源热泵知识

地源热泵知识全解一,什么是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

二,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转移。

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热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此时地能为“冷源”。

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三,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

其中水源热泵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气式。

三个系统之间*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水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

四,地源热泵技术路线地源热泵技术路线有以下两种:土--气型地源热泵技术和水--水型地源热泵技术土--气型地源热泵技术以美国的技术为代表,水--水地源热泵技术以北欧的技术为代表。

二者的差别是:前者从浅层土壤或地下水中取热或向其排热,通过分散布置于各个房间的地源热泵机组直接转换成热风或冷风为房间供暖或制冷。

后者是从地下水中取热或向其排热,经过热泵机组转换成热水或冷水,然后再经过布置在各个房间的风机盘管转换成热风或冷风给房间供暖或制冷。

由于美国的土--气型地源热泵技术,可以不用地下水,采用埋设垂直管、水平管或向地表水抛设管路等多种方式,直接从浅层土壤取效或向其排热,不受地下水开采的限制,推广的范围更大、更灵活。

五,地源分类地源按照室外换热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1)土壤埋管系统,(2)地下水系统,(3)地表水系统。

根据循环水是否为密闭系统,地源又可分为闭环和开环系统。

闭环系统如埋盘管方式(垂直埋管或水平埋管),地表水安置换热器方式。

开环系统如抽取地下水或地表水方式。

此外,还有一种“直接膨胀式”,它不象上述系统那样采用中间介质水来传递热量,而是直接将热泵的一个换热器(蒸发器)埋入地下进行换热。

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地源热泵定义:把地面做低温热源的热泵,即从地面土壤中吸热来取暖的循环设备。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并采用热泵原理,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简介地源热泵概述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即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

地热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转移。

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热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

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冷热源目前,地源热泵已成功利用地下水、江河湖水、水库水、海水、城市中水、工业尾水、坑道水等各类水资源以及土壤源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形式水源/地源热泵有开式和闭式两种。

开式系统:是直接利用水源进行热量传递的热泵系统。

该系统需配备防砂堵,防结垢、水质净化等装置。

闭式系统:是在深埋于地下的封闭塑料管内,注入防冻液,通过换热器与水或土壤交换能量的封闭系统。

闭式系统不受地下水位、水质等因素影响。

1、垂直埋管--深层土壤垂直埋管可获取地下深层土壤的热量。

垂直埋管通常安装在地下50-150米深处,一组或多组管与热泵机组相连,封闭的塑料管内的防冻液将热能传送给热泵,然后由热泵转化为建筑物所需的暖气和热水。

垂直埋管是地源热泵系统的主要方式,得到各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2、水平埋管--大地表层在地下2米深处水平放置塑料管,塑料管内注满防冻的液体,并与热泵相连。

水平埋管占地面积大,土方开挖量大,而且地下换热器受地表气候变化的影响。

3、地表水江、河、湖、海的水以及深井水统称地表水。

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什么是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和深层的大地能量,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然能源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然后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的系统,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的组成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地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

其中地源热泵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气式。

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地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

地源热泵热源地源热泵已成功利用地下水、江河湖水、水库水、海水、城市中水、工业尾水、坑道水等各类水资源以及土壤源作为地源热泵的冷、热源。

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在自然界中,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热量也总是从高温传向低温。

人们可以用水泵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实现水由低处向高处流动,热泵同样可以把热量从低温传递到高温。

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工作时它本身消耗很少一部分电能,却能从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壤等)中提取4-7倍于电能的装置,提升温度进行利用,这也是热泵节能的原因。

地源热泵是热泵的一种,是以大地或水为冷热源对建筑物进行冬暖夏凉的空调技术,地源热泵只是在大地和室内之间"转移"能量。

利用极小的电力来维持室内所需要的温度。

在冬天,1千瓦的电力,将土壤或水源中4-5千瓦的热量送入室内。

在夏天,过程相反,室内的热量被热泵转移到土壤或水中,使室内得到凉爽的空气。

而地下获得的能量将在冬季得到利用。

如此周而复始,将建筑空间和大自然联成一体。

以最小的低价获取了最舒适的生活环境。

地源热泵基础知识

地源热泵基础知识

地源热泵基础知识一、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低品位能源, 通过热泵技术获取可供空调使用的冷热水的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根据地热的利用方式, 分为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

二者不同之处是: 水源热泵直接利用水作为热源, 土壤源热泵需要通过换热器从土壤中获取能量。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通常由地源热泵机组、地热能换热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

地源热泵机组与常用的水冷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仅水源部分的温度有所差别。

此外, 地源热泵冷热工况的转换, 一般是通过机组以外管道阀门的切换来实现的。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的重要组成部分。

垂直地埋管方式, 是在垂直钻孔内埋置U型换热管道, 然后由水平管将U型管并联成系统, 水从管道内流过并与土壤换热。

垂直地埋管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运行比较稳定和可靠。

还有一种是水平地埋管方式。

二、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浅层常温土壤或地下水的能量作为能源的新型热泵技术。

该技术可以同时供暖和制冷, 并且能够提供生活热水。

利用水与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 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 供给室内采暖, 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 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 此时地能为“冷源”。

地源热泵系统冬季代替锅炉从土壤中取出热量, 以30~40℃左右的热风向建筑物供暖, 夏季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排热, 以10~17℃左右的冷风形式给建筑物制冷。

地源热泵技术节能效果显著, 消耗1kW的能量, 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它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 是一种的理想的“绿色技术”。

从能源角度来说, 它是一种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

三、地源热泵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地源热泵在国内也被称为地热泵。

根据利用地热源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3类: 土壤源热泵或称土壤耦合热泵(GCHP)、地下水热泵(GWHP)、地表水热泵(SWHP)。

地源热泵的特点和基本形式

地源热泵的特点和基本形式

地源热泵的特点和基本形式地源热泵(区别于热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的空调技术。

热泵的理论基础源于卡诺循环, 与制冷机相同, 是按照逆循环工作的。

由于全年地温波动小, 冬暖夏凉, 因此地热可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 即冬季从土壤中采集热量, 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从土壤中采集冷量, 把室内多余热量取出释放到地能中去。

地源热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地下水热泵:为开放系统。

该系统占地面积小, 非常经济。

它要求保证机组正常运行的稳定水源, 温度范围在7—21℃, 需要打井, 为保持地下水位需要注意回灌, 从而不破坏水资源。

(2)河湖水源热泵:为开式或闭式系统。

该系统投资小, 水系统能耗低, 可靠性高, 且运行费用低, 但盘管容易被破坏, 机组效率不稳。

(3)土壤热泵:为闭式系统。

垂直埋管系统占地面积小, 水系统耗电少, 但钻井费用高;水平埋管安装费用低, 但占地面积大, 水系统耗电大。

2 地源热泵伏于传统空调的特性2.1 在技术方面(1)传统的空调系统不论是水冷还是风冷, 由于它的换热器必须置于暴露的空气中, 因此会对建筑造型造成不好的影响, 破坏建筑的外观;而地源热泵把换热器埋于地下, 且远离主建筑物, 故不会对其造型产生影响。

(2)风冷换热器与水冷换热器的换热环境均为大气, 故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会明显降低换热效率;而地源热泵换热器是和大地换热, 换热对象是1m以下的地层, 其初始温度大约等于年平均温度, 基本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这种温度特性使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运行效率要高40%~60%。

(3)普通空调对环境的影响是很严重的, 它不仅对臭氧层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 还由于夏季将废热排入大气, 冬季吸收大气中的热量而使大气、住宅周围的环境更加恶劣;而地源热泵可以利用大地的蓄热能力, 把夏季多余的排入大地的热能在冬季取用, 把冬季多余的冷能在夏季取用, 以达到冬夏两季室内的供暖与供冷。

地源热泵课件

地源热泵课件

地源热泵课件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简称GSHP)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空调供热的绿色能源技术。

它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本文将从地源热泵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源热泵的原理地源热泵利用地下的恒定温度进行能量转换。

地下温度相对稳定,通常在10摄氏度左右。

地源热泵通过地下的水源、土壤或岩石等介质,将地下的热能吸收到室内,或者将室内的热能排放到地下。

具体来说,地源热泵通过地下回路中的工质(通常是水或抗冻液)与地下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室内的供暖或制冷。

二、地源热泵的优势1. 高效节能:地源热泵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进行能量转换,相比传统的供暖方式,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

根据统计数据,地源热泵的能效比通常在3-5之间,即每消耗1单位的电能,能够产生3-5单位的热能,相当于能源利用效率达到300%-500%。

2. 环保节地:地源热泵不产生废气、废水和噪音等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同时,地源热泵利用地下的热能进行供暖,不需要额外的燃料,减少了对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

此外,地源热泵的设备安装在地下,不占用地面空间,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3. 适应性强:地源热泵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学校、医院等。

无论是新建还是旧建筑,地源热泵都可以灵活应用。

此外,地源热泵还可以与其他能源设备相结合,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地源热泵的应用领域1. 住宅建筑:地源热泵在住宅建筑中应用广泛。

通过地下回路与室内的热交换,实现供暖和制冷的目的。

地源热泵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还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家庭的能源开支。

2.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通常面积较大,对供热供冷的需求也较大。

地源热泵可以满足商业建筑的能源需求,同时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例如,大型购物中心、写字楼等商业建筑常常采用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供热供冷。

地源热泵的特点及施工难点解析

地源热泵的特点及施工难点解析

地源热泵的特点及施工难点解析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GSHP)是一种利用地下的热能实现供暖和制冷的系统。

其特点和施工难点如下所述:1.高效节能:地源热泵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来供暖和制冷,相比传统的采暖设备,具有更高的能效。

根据数据,地源热泵的能效比(COP)可以达到3-4,即每消耗1单位的电能,可以获得3-4个单位的热能。

2.环保低排放:地源热泵没有直接的燃烧过程,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3.稳定性好:地下温度相对稳定,不受季节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能够提供稳定的供暖和制冷效果。

4.灵活性高:地源热泵可以通过地下的水源、土壤或岩石等热源进行采暖和制冷,适用范围广泛。

5.可以与其他能源设备结合使用:地源热泵可以与其他能源设备如太阳能、风能等进行结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地质勘探:地源热泵需要通过地下热源来实现供暖和制冷,因此需要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地下的岩层、土壤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热源,并准确地确定地源热泵的井深和井径等参数。

2.井施工:地源热泵需要通过井从地下获取热能,井的施工是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井的施工涉及到井的钻探、井壁护结构、井套管等工艺,施工难度较大。

此外,由于地下的地质条件不同,井的施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遇到坚硬岩层、岩溶地貌等问题,施工难度更大。

3.管道敷设:地源热泵需要通过管道从地下热源传递热能到建筑物内部,管道的敷设是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管道的敷设需要考虑到敷设深度、保温材料、管道的连接方式等因素,施工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4.建筑物适配:地源热泵需要与建筑物的供暖、制冷系统进行适配,包括供暖、制冷设备的选择、管网的设计等。

建筑物的适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包括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能源需求等因素的考虑。

5.运行维护: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维护也是一个难点。

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各个组件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包括井的清洗、泵的检修、管道的保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HP系统设计基础资料
总平面的水文地质、地表情况 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成分调查报告 地表水应用调查报告 地下水系统试验井的调查报告 垂直地下换热器系统试验孔调查报告 水平地下换热器试验坑调查报告 监视井 水的质量
空调冷热负荷
分区负荷
高峰负荷-用于地下换热器设计
平均负荷
总能耗计算
北方
南方
-1.1
12.8
26.7
35
GWHP/℃
北方
南方
4.4
10
--
29.4
GCHP系统设计步骤
决定地下性质(钻试验孔洞) 确定管道管径、尺寸、孔洞分析、回填 计算所需孔洞长度及布置孔洞 设计外部集管 系统的阻力计算及水泵的选择 设计清洁系统
GCHP系统地下换热器设计
地下换热器埋管形式
土壤有效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
土壤有效导热的一般表述
e f (t, ,, e, Sr)
含水率
密度 饱和度 Sr 土温 t 空隙比 e
e f (,)
探针测量试验原理
2
r
2
1
r r
1 a
0, 0
r
,
0
r ro , 0
r 0
2ro
r
cw
d w d
qL
美国制冷学会(ARI)的水-空气热泵标准
ARI320 水源
ARI325 地下水源
ARI330 地源闭式环路



21.1
10/21.1
0
29.4
10/21.1
25



21.1
21.1
21.1
26.7/19.4
26.7/19.4
26.7/19.4
GCHP系统的选择
考虑地下换热器所需的地表面积 考虑地下管道的承压
1.8
3.8
6.2
8.2 10.0
土壤有效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
Fig.1 土
Fig.2 砂
Fig.3 土砂比1:2
Fig.4 土砂比2:1
土壤有效导热系数的分形研究
Section Plane of Soil Sample 1 Section Plane of Soil Sample 2
剖面固体颗粒分布分维
▪ 面积测量尺度—— X j ▪ 固体颗粒面积—— S j ▪ 无标度空间
℃。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42.00 44.00 46.00
供水温度(℃)
GSHP系统设计
GSHP系统设计基础资料 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 室内空调设备的选择 室内空调系统的设计 GSHP系统的选择和设计步骤 GCHP系统地下换热器设计
塑料管直径的选择
管道要大到足够保持最小输送功率 管道要小到管内流动为紊流 内径小于50mm,管内流速0.6~1.2m/s 内径大于50mm,管内流速小于1.8m/s
地下换热器换热量-地下负荷 地下换热器长度
单位管长换热量35~55W/m 同济大学试验单位管长换热量40~60W/m
GCHP系统地下换热器设计
地热资源的利用
目前,建筑节能开展得如火如荼,地源热泵 系统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系统,正受到前所 未有的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由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 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GSHP 系统综述
GSHP系统术语 GSHP系统类型 GSHP系统与常规家用空调系统的比较 GSHP系统的优点 GSHP系统的关键技术 大地初始温度场分布 埋地换热器传热数学模型
0
R 2 = 0.8617
-0.5
-1
-1.5
-2
-3 -2.5 -2 -1.5 -1 -0.5 0 lg(d i /d max )
土壤样品1 粒径分布规律
0.5 lg(m i /ms )= 0.7605lg(d i /d max )+ 0.0297
0
R 2 = 0.962
-0.5
-1
-1.5
-2 -2.5
GSHP系统的关键技术
埋地换热器传热模型的研究 回填材料的研发 土壤热源热泵系统的合理配置 土壤热物性的研究
大地初始温度场分布
Ts
(z, )
Tm
Aexp[ z( aT
1
)2
] cos [2 T
(
0
z 2
( aT
1
)2
]
埋地换热器传热数学模型
2t r 2
1 t r r
ql
3
1 a
t
-3 -2.5 -2 -1.5 -1 -0.5 0 lg(di/dmax)
土壤样品2粒径分布规律
土壤结构的分形模型
SX
土壤微结构空间分布
1
2
1/2
S X 1/2
微结构分形模型
土壤样品有效导热系数的分形表述
土壤样品1
e
0.756 0.446X 0.017 0.236X 2.0 1.181X 0.017
0.051
土壤样品2
e
0.708 0.461X 0.010 0.266X 2.2 1.431X 0.010
0.031
土壤样品 1
λe (W/m K )
1.4
1.2
1
0.8
0.6
0.4
0.000001 0.00005 0.0001 0.0005 0.001 0.005 0.01 0.05 1
4
Degree day法 Bin法
Hour by hour法
DeST
负荷频率表
地下负荷
Qs
夏季高峰总负荷
(1
1 COPc
)
Qw
冬季高峰总负荷
(1
1 COPh
)
室内空调设备的选择
水-空气水源热泵机组
GCHP系统使用 GWHP和SWHP系统使用
分类 进入水温(℃)
供热 供冷 进入空气温度(℃) 供热(干球) 供冷(干/湿球)
地埋管换热器放热量实验
对于特定的地埋管换热器,在保持其他量不变的情况下, 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井深放热量随着供水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通过最小
二乘法拟合可以得到单位井深放热量随供水温度的变化 关系式为:y = 217.26Ln(x)-743.29
式中,y为单位井深放热量,w/m井深;x为供水温度,
单位井深放热量(w/m井深)
本实验所处地点为同济大学 文远楼,原理图如右图所示
1-单U型地埋管; 2-恒温水箱; 3-电加热器1; 4-电加热器2; 5-球阀; 6-水泵; 7-止回阀; 8-铂电阻温度计; 9-水表; 10-潜水泵;
11-Y型过滤器。







排水管


某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 器试验原理图
▪ 样品2
▪ 试验数据
e 0.684W / m K
▪ 分形计算数据 X 0.5mm2, e 0.692W / m K X 1mm2, e 0.679W / m K
热响应实验
热响应实验的理论基础是开尔文 的线源理论,以下公式描述了线 源理论,热响应实验就是在此公 式基础上进行土壤热参数计算的
水系统其他装置设计
空调系统全年运行能耗分析
▪ BIN 参数 ▪ 全年动态负荷计算
▪ GSHP系统全年运行能耗计算 ▪ 热泵机组的能耗 ▪ 埋地换热器侧循环水泵能耗 ▪ 室内侧冷冻水循环水泵能耗 ▪ 空调末端设备能耗
▪ ASHP系统全年运行能耗计算
风冷热泵机组能耗 风侧换热器风机能耗 冬季除霜能耗 ▪ 室内侧冷冻水循环水泵能耗 ▪ 空调末端设备能耗
地 钻下孔换间热距器—的相钻邻孔孔数洞最小间距n 44.050v0mWdi2 ,W 机组水流量
地下换热器的孔深
根据钻孔数确定,一般为40~90m
地下换热器阻力计算
沿程阻力
局部阻力采用当量尺度法
Rm
0.1582
0.75
d 0.25 i
v 1.25 1.75
地下换热器环路水泵选型
地下换热器水管承压能力校核
4
2 0
lgS= 0.9792lgX + 0.0897 R 2 = 0.9162
-2
-4
-4 -3 -2 -1 0 1 2 3
lgX
土壤样品2自相似分布规律
土壤样品粒径分布自相似规律
l g (m i / ms ) lg(mi/ms)
0.5 lg(m i /ms )= 0.5817lg(d i /d max ) + 0.3321
GSHP 系统综述
地源热泵系统 (GSHP)
土壤耦合热泵系统 (GCHP) 地下水热泵系统 (GWHP) 地表水热泵系统 (SWHP)
系统比较
常规家用空调系统
GSHP系统 供热模式
GSHP系统 制冷模式
GSHP的优点
❖低运行费用,比传统空调系统节能25~50% ❖多余过热蒸汽经减温装置,夏季向用户提供 免费热水,冬季热水加热的费用减半 ❖低噪声,运行安静 ❖不受室外温度波动影响,高效,运行稳定 ❖对环境影响小,绿色环保 ❖提供优质的室内热舒适环境 ❖低维护费用,为传统空调系统的1/3 ❖用于区域供热、供冷,调节性高 ❖经久耐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 ❖结构紧凑,无外挂设备,美观大方
0, t t0
r
d2 , ql
3
2r
t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