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高频考点易错点
经济生活复习易混易错知识点分析

经济生活复习易混易错知识点分析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2.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
(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3.劳动产品和商品都反映社会关系。
(劳动产品不反映社会关系)4.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目的是追求利润,扩大商品的销路)5.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6.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看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
(物价持续上涨,供不应求)7.信用卡的使用说明货币发展进入了信用货币的阶段。
(信用卡是一种电子货币,信用工具。
)8.汇率反映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并不反映经济情况。
)9.汇率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10.外汇储备的增加标志着我国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外汇储备的增加综合国力明显提高)11.本国币值贬值,必然导致该国进口贸易总额下降。
(不是必然)12.买方市场呈现的特征之一:价格便宜,消费者竞相购买。
(买方市场消费者有利)13.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价值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14.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15.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固定地充分一般等价物)16.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17.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流通手段)18.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不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量)19.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是通货膨胀引起。
(物价上涨不一定引起通货膨胀)20.通货紧缩表现之一货币不断贬值。
(升值)21.货币成为财富的一般代表是因为货币是商品有价值。
必修一《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1.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
(×)(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6.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7.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8.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9.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力)10.金银纪念币的本质是商品(×)(金银纪念币是商品,是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11.Q币是商品,它可以充当支付手段。
(×)(Q币是特殊商品,是虚拟货币,代表一种服务,不是货币,没有货币的职能。
)12.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
高三冲刺《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第一单元1、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2、无价值的一定无使用价值。
×(非商品的物品无价值但有使用价值)3、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有价值。
×(见上条解释)4、无使用价值的一定无价值。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使用价值自然不会有价值)5、货币是伴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的。
×(商品产生早于货币)6、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7、任何人不能同时拥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生产者拥有使用价值,消费者拥有价值。
)8、质量好的商品一般都贵,这说明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使用价值没有直接关系)9、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无价值一定不是商品。
√(一定程度上,商品和价值的外延是一样的。
)10、商品交换的基础(为什么能交换)是使用价值,商品交换的本质是劳动交换。
×(为什么要交换是需要使用价值,为什么能交换是因为价值,后半句正确)11、一切商品都能充当价值尺度。
√12、货币作为财富在国家之间转移,充当支付手段的功能。
×(充当的是世界货币的职能)13、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
×(信用工具)14、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应该是银行信用卡)15、抑制通货膨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该举措是应对通货紧缩的)16、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商品的特有属性是价值)17、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是没有价值)18、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就行业而言,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价值总量无关)19、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
打印《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归纳

《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归纳1.人民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纸币没有价值,本质是货币符号)2.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
(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3.劳动产品和商品都反映社会关系。
(劳动产品不反映社会关系)4.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目的是追求利润,扩大商品的销路)5.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6.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看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
(物价持续上涨,供不应求) 7.信用卡的使用说明货币发展进入了信用货币的阶段。
(电子货币)8.汇率反映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9.汇率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10.外汇储备的增加标志着我国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综合国力明显提高)11.本国币值贬值,必然导致该国进口贸易总额下降。
12.买方市场呈现的特征之一:价格便宜,消费者竞相购买。
13.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价值)14.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反比)15.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无关正比)16.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都成反比。
(正比)17.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18.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固定地充分一般等价物)19.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20.商品价格的高低,一般地说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的价值大小成正比。
(反比)21.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其公式是商品━━商品。
(商品━━货币——商品)22.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流通手段)23.对商品实行最高限价可能导致产品供过于求。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

《经济生活》xx易混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的xx观点(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注意: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商品还有价值这个属性)(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质量))与商品的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注意: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具有价值)(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注意: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商品价值量”的xx观点(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注意:某企业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无关,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注意:商品价格下降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注意: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3.”货币”的xx观点(1)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注意: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注意:应该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3)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注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因为货币出现前就有金银存在了。
货币天然是金银才是对的)(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注意:执行价值尺度是观念中的货币)(5)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注意:物价上涨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只有当物价全面持续上涨才会引起通货膨胀)4.“价值规律”的xx观点(1)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注意: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互相制约。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价值才是)2.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前错后对)4.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使用价值不同。
(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6.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无关,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7.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
(商品价值量不变)8.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9.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10.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1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执行价值尺度的是观念中的货币)12.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不一定会引起通胀)13.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
(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4.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互相制约。
(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15.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16.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17.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不一定每次都一致,而是经常不一致)18.价格由购买力决定。
(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19.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20.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2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
经济生活易错点

1、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侧重于公有制经济在 所有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 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 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 用。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侧重于其在国民经济 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 的作用。
类别 比较点
公司的资本
有 限责 任公 司
资本不必划 分为等额股份,股东 转让出资必 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
意,出资转 让比较困难
股 份有 限公 司
资本必须划 分为等额股份,并以 股票形式表 现,上市公司股票可
以自由流通 、转让
《经济生活》易错点
1、凡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吗? 添加了三聚氰胺的产品 2、对货币职能的辨别。 标价、价格/购买、买卖、保存/赊销、利
息、税款、工资/国际收支、国际结算 3、把外汇汇率和人民币汇率混同,人民币升值比贬值好吗? 例子
4、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宏观调控等
5、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认识不清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等。 (4)公司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兼并。 (5)公司要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6)-----------------------
18、只要是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收入?
19、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在实现公平中的具体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 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等。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1.中国无偿捐赠给海地, 智利的救灾物资是商品。
(×)自然界中的阳光, 空气, 水也是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救灾物资是无偿捐赠的,没有用于交换。
自然界中的阳光, 空气, 水既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用于交换。
)2.商品及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
(×)(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3.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运用价值。
(×)(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缘由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7.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8.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确定价格,运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9.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力)10, 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缘由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须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应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高频考点易错点一、货币1. 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 (2013·高考,6B)提示×。
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 )(2012·新课标全国卷,12①)提示×。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因而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如币值稳定)才可以代替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3.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 )(2015·高考,31A)提示×。
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的购买力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利于生活质量提升。
4.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
( )(2015·高考,31C)提示×。
通货膨胀意味着经济过热,生产者投资欲望增强。
5.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 ) (2014·高考,3C)提示×。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二、价格1.《管子·轻重篇》提出“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揭示了货币流通量的多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反比例的规律。
( )(2015·高考,34B)提示×。
货币流通量的多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正比例。
2.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 )(2014·新课标全国Ⅱ,12①)提示×。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3.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 )(2014·新课标全国Ⅱ,12③)提示×。
价格是商品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价值越大价格越高,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格。
4.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 ) (2014·高考,24A)提示×。
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 )(2013·高考,1②)提示×。
水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6.不同位置的球票是替代品,降低普通区(6~20排)球票的价格会增加VIP区(1~5排)球票的销售量。
( )(2015·高考,32④)提示×。
降低普通区球票的价格会增加普通区球票的销售量,减少VIP区球票的销售量。
三、消费1.职工工资逐年增长,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 ) (2014·高考,32①)提示×。
一般情况下,收入提高,恩格尔系数会降低。
2.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 )(2012·高考,9D)提示×。
生存资料消费不可缺少。
3.机器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 ) (2015·高考,2B)提示×。
机器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是社会消费水平。
4.社会保障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 (2014·高考,6A)提示×。
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
5.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 ) (2014·高考,24B)提示×。
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直接目的,消费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四、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相同、相互促进。
( ) (2014·高考,25①)提示×。
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公有制是主体。
2.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 )(2014·高考,25②)提示×。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3.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 )(2014·高考,2②)提示×。
土地经营权流转,只是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权,并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11·高考,8D)提示×。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 )(2013·高考,25②)提示×。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五、企业与劳动者1.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 ) (2015·高考,5B)提示×。
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盈利。
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2.互联网应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 ) (2015·高考,5A)提示×。
互联网应用有利于企业发展,但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3.满足市场需企业成功的关键。
( ) (2015·高考,5B)提示×。
满足市场需企业成功的因素之一。
4.独特的技术是占有市场份额的决定性因素。
( ) (2015·高考,4C)提示×。
独特的技术有利于增加市场份额,但不一定是占有市场份额的决定性因素。
5.价格优势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
( ) (2014·高考,9B)提示×。
企业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6.机器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就业率。
( ) (2015·高考,2C)提示×。
机器人的使用会节约劳动力,不利于扩大就业。
六、投资与融资1.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储蓄意愿。
( )(2013·新课标全国Ⅰ,15①)提示×。
居民储蓄存款高,意味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太完善。
2.股票投资的收益取决于企业经营状况。
( ) (2015·高考,25A)提示×。
股票投资的收益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而不是取决于企业经营状况。
3.我国股票发行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会使股票价格越来越偏离企业实际经营状况。
( ) (2015·高考,25C)提示×。
这一改革并不会使股票价格越来越偏离企业实际经营状况。
4.股市是经济风险的避风港。
( ) (2012·高考,8C)提示×。
股票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商业保险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投资。
5.开通“沪港通”意在杜绝两地股票市场投机交易。
( )(2015·高考,7③)提示×。
开通“沪港通”并不能杜绝两地股票市场投机交易。
6.国债的风险高于储蓄存款。
( ) (2012·高考,25B)提示×。
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其风险低于储蓄存款。
七、个人收入分配1.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是在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 )(2015·高考,25B)提示×。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这属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现。
2.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要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 )(2014·高考,26④)提示×。
应该是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 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 )(2014·高考,26①)提示×。
应该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可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2014·大纲全国卷,26A)提示×。
财政转移支付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整,而不是初次分配。
5.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 )(2013·高考,1④)提示×。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性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八、财政1. 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幅度提高税率。
( )(2014·新课标全国Ⅰ,16A)提示×。
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2.国家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属于货币政策。
( ) (2014·高考,26B)提示×。
国家对光伏产业实行补贴,是通过国家财政实现的,属于财政政策。
3.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 )(2013·新课标全国Ⅱ,12D)提示×。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
4.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 )(2015·高考,32①)提示×。
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加,可能会出现财政赤字。
5.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加,能够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 )(2015·高考,32②)提示×。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但不是基础性作用。
九、税收1.上调烟草消费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 )(2015·高考,8②)提示×。
上调烟草消费税不会调节个人收入,但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2. 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的税收起征点,直接效果是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 )(2012·高考,25D)提示×。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直接有利于增加人们的实际收入。
而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则直接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
3.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流转税、行为税。
( )(2012·高考,5B)提示×。
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
4.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问题。
( )(2012·高考,17③)提示×。
应该提高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来解决小微企业的三难问题。
5.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 ) (2013·高考,3A)提示×。
推行刮奖发票是为了鼓励消费者索要餐饮发票,这有利于减少税收流失。
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 )(2015·全国Ⅰ,13③)提示×。
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并不意味着“降低商品价格”。
2.针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等问题,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
( ) (2015·全国Ⅰ,14①)提示×。
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是企业采取的措施,不是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3.为治理空气污染,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 ) (2014·新课标全国Ⅱ,14B)提示×。
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属于行政手段而不是经济手段。
4.为解决低价药物的供给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生产低价药物企业经营管理干预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