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 第1讲 经纬网 学案

合集下载

(锁定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锁定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考纲导向思维导图考情导引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地理空间定位、方向的判读、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短航线的确定、比例尺的计算;有时也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特征的表述。

考点一经纬网及其应用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5________稍扁、□6________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 地球仪、经线与纬线(1)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7________,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地轴与极点: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为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极点,地轴指向□8________的为北极点,另一点为南极点。

如下图所示:(3)经线与纬线□9________,两条正对着的经线(经度球仪上,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按照劣弧进行判断。

(4)图解经纬线(5)经度与纬度1416(7)纬度区划分与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①纬度区划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极,以30°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纬度区,0°~30°为低纬,有回归线穿过;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有极圈穿过。

②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赤道:最长的纬线、纬度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无地转偏向力、全年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地表的最北界、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太阳直射地表的最南界、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北极圈: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南界、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圈: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北界、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

命题探究对接高考命题角度一利用经纬网定“位置”[经典例题]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部分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系列第一章 第一节 经纬网与地图 复习学案

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系列第一章 第一节 经纬网与地图 复习学案

第一章地理基础必备第一节经纬网与地图课标要求命题趋势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

1.基础性考法: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

2.综合性考法:利用经纬网进行相关计算,分析区域特征。

3.创新性考法:以带有经纬网的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空间定位、距离估算、方向判断,突出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

考点1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约6 378千米)略大于极半径(约6 357千米),故地球的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经纬线和经纬度:(1) 经线和纬线。

项目经线纬线形状半圆圆(极点除外)长度长度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相互关系相交于极点相互平行(极点除外)指示方向南北东西(2)经度和纬度。

项目 经度纬度 度数分界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度数划分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分别为东经(E)和西经(W)(0°和180°无东西经之分)赤道向北、向南各划分90°,分别为北纬(N)和南纬(S)(0°无南北纬之分)经纬度计算 经度差:同为东经或者西经,度数相减;分别为东经和西经,度数相加纬度差:同为南纬或者北纬,度数相减;分别为南纬和北纬,度数相加【填绘】填写相关地理数据【点拨】(1)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

(2)23°26'(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66°34'(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

【思考】在地球仪的侧视图和俯视图中,经纬线的表现形式有何不同?提示:①侧视图中横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竖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

②俯视图中圆弧线为纬线,从圆心出发的射线则是经线。

经纬网的应用1.定“对称点”位置:(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南北纬相反,数值相等。

如图中A 点(40°N,20°W)与B 点(40°S,20°W)。

202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1.1地球与经纬网

202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1.1地球与经纬网
①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 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图中的 A(40°N,20°W)与B(40°S,20°W)
②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数之和为 180°,东西经相反,纬度相同。如图中 的A(40°N,20°W)与C(40°N,160°E)。
③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数 之和为180°,但东西经相反;纬度数相 同,但南北纬相反。如图中的A(40°N, 20°W)与D(40°S,160°E)。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 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66.5°N B.60°N C.53°N D.40°N
必备知识:经纬网较长距离的计算。 思维构建:同一经线上两点间纬度每隔1°的距 离约为111千米,时速650千米的飞机飞行1小时不 可能超过6°。
对称点经纬度的判断
球面两点间最短距离
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 过两点大圆的劣弧
两点经度和为180°时 同为北半球
向北过北极点再向南 南半球同理
4
1、说出从3到1的飞行方向 2、说出从2到4的飞行方向
1、说出从甲到乙的飞行方向 2、说出从乙到丙的飞行方向
1、东西经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 2、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3、东西经、东西方向的判断 4、经纬网地图距离计算方法:两点同在经线上、纬线上、 不在同一经线或纬线上 5、普通地图距离计算:看比例尺,等距计算 6、对称点的判断:关于赤道、关于地轴、关于地心 7、最短航线的判断
分属于东经和西经的两条经线,经度之和等于180时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知识拓展
东、西经和东、西半球范围不同
纬线的特点(形状、长度、方向、相互关系)
除南北极点外纬线形状为圆形,纬度 越大,纬线圈周长越小,指示东西方 向并相互平行。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经纬网与地图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经纬网与地图


Hale Waihona Puke 乙丙极地经纬网图的判读
(2) 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上,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
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小于 180°的劣弧进行判断。
类型
方格状经纬网图
弧线式经纬网图
图示
一般依据自转方向判定东西方向,依据与
一般可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
具体定位
(2) 经度的确定 ①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则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为西经(如乙图 中既有东经又有西经,丙图中只有西经)。 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其中一条经线的经度为 x,则与它正相 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 y=180°-x(除 0°和 180°外,x、y 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③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区别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n1
为原来比例尺的1-n1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n12
2. 在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2) 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为“千米”,千米
换算成厘米时要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则要减五个“0”。
以南为南半球
①___3_0_°__纬线是中、低纬度界
线;__6_0_°__纬线是中、高纬度界
①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线。
②__1_8_0_°经__线____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②23°26′(回归线)是热带、温带
界线,66°34′(极圈)是温带、寒
带界线
3.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1) 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 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计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经纬网的应用PPT学习教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经纬网的应用PPT学习教案

P
弧PF长度约为 1665 千米。
第9页/共18页
例1: 某人从赤道以北40km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
D 正北、正西各走100km,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
A
F
α
AB为40千米,BC为60千米;
α< β
B
DF为100千米;CD为100千米; C与D的经度差=A与F的经度差;
第14页/共18页
考点三 比例尺大小与缩放
1、比例尺大小
思考: 甲、 乙哪幅图所 用比例尺更 大?
第15页/共18页
2、比例尺缩放
设原比例尺为k (1)放大到n倍 则新比例尺为k*n ;
图幅面积放大到n2 (2)缩小到1/n 则新比例尺为K*(1/n); 图幅面积缩小到(1/n)2
第16页/共18页
【答案】C
第17页/共18页
(1)、纬度判南北
①两地都北纬,数大在北;两地都南纬,数大在南

②两地一北纬一南纬,北纬的点在北
③北极的四周都是南方,南极的四周都是北方
(2)、经度判东西
纬线圈
(“劣弧定向”原则)
A
B
①两地同东经,数大在东;两地同西经,数大在西 ;
②两地分别一东经一西经: 两地经度和< 180 ° ,东经度的地点在东; 两地经度和> 180 ° ,西经度的地点在东; 两地经度和= 180 °第7,页/共不18分页 东西。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经纬网的应用
会计学
1
考点一 经纬网的判读—定位 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
A: 20°N , 20°E B: 30°S , 20°W
第4页/共18页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学案1经纬网与地图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学案1经纬网与地图

学案1 经纬网与地图【学习目标】:1.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的图例和注记【以图导学】一.经纬网及其应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直于纬线的弧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经度纬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180°~20°W为西半球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线)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3、经纬网的应用(1)经纬度的判读图1中A点经纬度为;图2中G点经纬度为。

(2)半球划分及半球位置的确定①图1中的0°纬线(或赤道)(纬线)是南北半球的界线;图2中显示点所在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之一,另一条界线是 (经线)。

②图1中D、E两点位于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图2中位于西半球的区域是 (甲、乙)。

(3)方位的判断(相对位置的确定)A在B的方,A在C的方,B在E的方,H在E的方。

(4)经纬线长度及经纬网格面积比较①图1中赤道上AB之间与经线上AC之间的长度相比,AB AC(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图2中经纬网格甲和乙面积相比,甲乙(大于、小于或等于)。

(5)最短航线的选择①沿最短航线从C到D,先向方向走,然后再向方向走,其最短距离约为 km。

②沿最短航线从G到H,其运动方向是先向,后向。

二.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典例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5 km 1∶500 000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3)比例尺大小表示的实地范围内容精确度大小详细高小大简略低【课堂探究】探究一:经纬网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稿(第1讲)地球仪和经纬网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稿(第1讲)地球仪和经纬网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稿(第1讲)地球仪和经纬网常德市七中 罗瑾 编地球仪和经纬网基础知识梳理与整合疑难解析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1.形状:地球并非标准的正圆球,而是一个两极地区稍扁,赤道地区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三轴椭球体,赤道半径6378km ,极地半径6357km ,平均值的运确实是:(6378×2+6357)÷3=6371km 。

2.证明地球是球状形状的依据 (1)地球的卫星照片,(2)环球航行,(3)月偏食, (4)站在海岸边的人们看远航归来的轮船,总是线看到其桅杆, (5)站的位置越高,看得越远,(6)不同纬度太阳高度不同(古埃及拉托色尼的测量方法), (7)在北半球不同纬度的地点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3.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1)昼夜的产生: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

(2)纬度地带性的产生:球体导致不同纬度带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据此把地球划分成五个温度带。

(3)测量(建立大地水准面):精确测量必须建立“三轴椭球体”的大地水准面。

4.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 (1)为生命存在和进展提供条件:地球足够大,才能吸住大气。

(2)为人类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地球表面积达5.1亿平方千米,其中3.61亿平方千米是海洋,1.49亿平方千米是陆地。

二、纬度和经度的本质属性地球仪和经纬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地半径:6357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赤道部位略鼓,两极部位稍扁的三轴椭球体地球仪地球仪的形状:标准的正圆球 地轴和两极,地轴倾斜66°34′的角。

地轴北极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邻近。

经纬网 经纬网的概念:经线和纬线相互交错成网状 经纬网的意义 确定各点间的相互位置和相对方位 确定地表任意地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经纬网 纬线和纬度纬线的概念:垂直于地轴的切面与球面的交线 纬线的特点 指向性:指向东西方向不等性:赤道最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平行性:所有纬线相互平行形状:一条纬线自成一个圆圈,称为纬线圈 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起始线(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90度 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线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纬度小于30度为低纬,30~60度为中纬,大于60度为高纬重要的纬线:赤道、南北回来线、南北极圈经线和经度 经线的概念:过地轴的切面与球面的交线 经线的特点 指向性:指示南北方向 等长性: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汇聚性:所有经线都能汇聚于南北两极 形状:一条经线呈半圆状,正相对的两条经线构成 大圆圈,称为经线圈,经度和180°经度的划分:以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度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度。

[备考资料]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专题1考点1 经纬网的判读.doc

[备考资料]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专题1考点1 经纬网的判读.doc

自然地理篇专题一地球与地图考纲展示命题探究考点一经纬网的判读1.地球上有相对方向和绝对方向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

2.东西半球并不是依据东西经度而划分的为了照顾大陆的完整性,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为界划分出了东西半球。

其中从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为东半球的范围。

3.地球上的点并不都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地球上的北极点和南极点都只有一个方向。

在北极点上只有南方;在南极点上只有北方。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

1.P点的地理坐标为( )A.(30°N,80°E) B.(30°S,80°E)C.(30°N,80°W) D.(30°S,80°W)答案 C解析根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可知,P点地理坐标是(30°N,80°W)。

2.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 )A.(60°N,80°E) B.(60°S,100°E)C.(30°S,100°E) D.(60°S,80°W)答案 B解析同理可知M点的地理坐标是(60°N,80°W)。

根据“对跖点”的规律可知,二者的经度相差180°;纬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

由此可知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60°S,100°E)。

下图为“部分地区经纬网图”。

读图,回答3~4题。

3.C点在D点的(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答案 B解析据图可知C的地理坐标是(60°N,135°E),D的地理坐标为(0°,135°W),故C点在D点的西北方向。

4.从A点飞往B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C.先东北再东南D.先正北再正南答案 D解析据图可知A点的地理坐标是(60°N,135°W),B点的地理坐标是(60°N,45°E),A、B两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故两者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经线圈所在的劣弧长,其方向是先向正北,过极点后再向正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轮复习必修一部分
第1讲经纬网及其应用(教师版)
编写人:金雪莲修订人:高三地理互研组
【考纲解读】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理解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掌握经纬网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经纬网的应用。

【教学难点】经纬网的应用。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类比法、启发式讲解法、读图指导法
第一部分知识清单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中间略鼓的椭球体。

2、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km,极半径为6357km,平均半径为6371km。

二、地球与地球仪
1、地球仪上的要素
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是假想轴,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关系是都穿过地心且相互垂直。

两极(极点)地轴与地球的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那点为北极点,与北极点相对的是南极点
赤道地球表面到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
地球上最大的圆。

地心地球的中心
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网络,用于定位
2、经线与纬线之间的特点
纬线经线形状圆半圆数量无数条无数条
长度赤道最长,为4万千米,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到南北极点缩小为极点均相等,为2万千米。

两条相对的经线圈可以组成一个圆,长度为4万千米。

相互关系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的纬线圈所在
的平面都与地轴垂直)
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两点同在一条纬线上方向为正东
或是正西,以劣弧来定向)
南北方向(两点同在一条经线上方向为正
南或是正北)
特殊的线纬线中5条特殊的线:
赤道为最长的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
º26′)和南北极圈(南北纬66°34′)均
用虚线表示
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

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

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3、经度和纬度
纬度经度
概念
纬度就是某纬
线上的点与地
心的连线与赤
道平面的夹角
的度数。

某条经线与赤道平面
的交点与地心的连线
和0°经线与赤道平
面的交点与地心的连
线之间夹角的度数为
该经线的经度。

划分
方法
由赤道(0°纬线)向南或者向北各划
分90°
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或者向西各划
分180°。

书写
规范
先写北纬或南纬再写度数:北纬45°
先写度数再写字母:45°N 、45°S
北纬后面跟N,南纬后面跟S。

0°不分南北纬,后面不用跟N或S
先写东西经再写度数如: 东经15°西经78°
先写度数再写字母符号如: 15°E、78°W
东经后面加E,西经后面加W.
注意:0°和180°不分东西,不用跟E或W
分布
规律
纬度变化的规律纬度最大为90°
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是南纬
或者北纬越向
北越大,南纬
越向北越小。

经度变化的规律:顺地球自转方向(即自西
向东),东经在增大,西经在减小)
半球
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作为分界线,分为北半球和南半
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
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以160°E和20°W为界线来划分东西半球,
160°E~180°~20°W为西半球,
20°W~0°~160°E为东半球。

特殊
经纬

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
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
带、寒带界线
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4、经纬网的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距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在经纬网上确定对称点:对跖(zhí)点是指以地心为对称的地表两点。

互为对跖点的两个点具有以下特征:纬度相等,但是半球相反(即N和S是相反的)。

经线的关系是互余(和为180°),但是东西经相反(即W和E是相反的)。

三、经纬网的应用
▲(一)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1、判定南北方向(见图7)
(1)两点同位于北半球,纬度越大越北(如A、B点)
(2)两点同位于南半球,纬度越大越南(如C、D点)
(3)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在北,南半球在南。

(如A、D点)
★2、判定东西方向(见图8)
(1)当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且都出现在图形中时。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实际判断中取两点间的劣弧段来确定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是在劣弧前面的点为东,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劣弧后面的点是为西,。

(2)当两点不在同一条纬线上时
进行图形转绘,在180°W、0°、180°E之间画出两条经线,
若两点之间的经度差<180°,则在东侧的为东,
若两点之间的经度差>180°,则在东侧的为西。

如图8,AB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同减异加。

3、确定相对位置
在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作如下判断,例如A既在B的南边,
又在B的西边,则A在B的西南方向,以此类推。

4、判断方向时的图形转绘技巧
在图9中画出AB两点的经度和纬度,再判断出方向。

A(50ºN,60ºW),B(65ºS,60ºE)。

5、几种特殊情况
①A、B两点位于同一条纬线圈上,则A在B的正东或者正西。

②A、B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则A在B的正南或者正北。

③在经纬线均出现的地图中,沿经线画出南北方,沿纬线画出东西方。

(注意:在沿经线画南北方时,要分清楚南和北,指向南极的为南,指向北极的为北,找出南北就可以确定东西方。


▲(二)、利用经纬网来定距离和范围。

1.纬度1°的经线长:纬度1°的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每度(111㎞/°)。

2.经度1°的纬线长: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赤道处最长,大约是111千米每度(111㎞/°)。

而递减的时候存在的规律。

某纬度为α的纬线上经度1°的弧长≒111㎞/°×cosα
3.定范围
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格可大致判断区域面积的大小。

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

在纬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多,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少,表示的范围就越小。

▲(三)、利用经纬网确定最短航线
1.最短航线(大圆航线)
在地球表面上各航路点间的最短连线。

地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间大圆的劣弧。

2.大圆:球面上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和球面的交线,因其为球面上最大的圆而得名,球面上任意两个大圆相互等分。

地球上的常见大圆有:所有的经线圈、赤道、晨昏线
3.规律:①两点在同一个经线圈上,最短航线沿经线圈的劣弧航行。

②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最短航线向该半球的高纬度突出。

③两点同在晨昏线上(最短航线沿晨昏线航行)
第二部分思维导图
第三部分任务清单
序号
题目所在位置
完成
情况
序号
题目所在位置
完成
情况
1 一轮资料P1思考探究110 针对训练P3 题目13.14
2 一轮资料P1思考探究211 针对训练P4 题目15
3 针对训练P2 题目1.212 一轮资料P3 例一
4 针对训练P2 题目313 针对训练P4 题目15
5 针对训练P2 题目4.514 针对训练P4 题目16
6 针对训练P2 题目6.715 一轮资料P3 例二
7 针对训练P3 题目9.1016 针对训练P4-5 题目17~22
8 针对训练P3 题目1117 一轮资料P4 例三
9 针对训练P3 题目1218 课后:题组通关1-7、课时作
业13
第四部分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