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目标
复习地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准备高考并取得理想的成绩
策略和方法
1.制定复习计划
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包括专门的地理复习时间段
分解课程内容,制定每周的复习重点,确保全面复习
2.多角度学习
阅读地理教科书,理解每个章节的要点和重要概念
参考地理辅导书或资料,扩展知识面,深入了解各个主题
利用互联网资源,观看相关视频讲解或参与在线讨论,加深理解
3.制作复习资料
制作复习笔记,总结每个章节的重点和关键概念
制作思维导图,帮助整理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
制作彩色地图,标注重要地点、地理现象和特征,提升记忆效果
4.做题巩固
完成每个章节的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刷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要求,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策略
定期参加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找出不足之处
5.合作学习
组织小组复习,相互讨论,分享复习经验和解题技巧
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地理学习活动,与他人互动学习
6.注重实践与实地考察
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参加地理考察活动,亲身感受地理现象和地貌特点
上网查询或观看相关纪录片,了解真实的地理实践案例和研究成果
总结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是为了备战高考,需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多角度学习、制作复习资料、做题巩固、合作学习以及注重实践与
实地考察。

通过有序的复习和巩固,相信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加油!。

(完整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完整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2017.8一、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尤其是新课标卷,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以考试动向为依据,以年级组、教研组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有效的进行。

地理学科一直是文科生的瓶颈,高三复习更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梳理知识,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

二、复习进度自2017年8月30日-----2018年2月31日教学内容:(包括节假日约26周,每周5课时 130课时)时间内容重点知识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8.30 第一讲1、地球(重点: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断、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近航线的判断、两个日界线的应用、区时计算)8.31—9.5 第一讲2.地图(重点:地图上方向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计算、综合应用)9.6—9.11 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重点:地球的普通性、特殊性,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9.12—9.13第一次月考9.14--9.20第三讲地球的运动(重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黄赤交角及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9.21—9.27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球表面形态9.28—9.30 第二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0.8—10.11 第三讲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10.12—10.14第四讲气候类型及其判读10.15—10.18第五讲水循环和洋流10.19--10.20 第二次月考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0.21—10.24 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四单元10.25—10.26第一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0.27--10.30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0.31—11.3第三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4—11.7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11.8—11.10第二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单元城市与环境11.11—11.14 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11.15--11.16第二讲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单元区域产业活动11.17—11.20 第一讲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11.21--11.23 第二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1.24—11.27 第三讲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1.28--11.29第三次月考12.01--12.05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四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2.06—12.08产业活动与人地协调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12.09—12.14 第一讲区域的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12.15—12.20 第二讲区域经济联系第二单元12.21—12.24 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开发与保护12.25—12.27第二讲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12.28—12.30 第三讲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1.02—1.04 第四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1.05--1.08第三单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以专题形式1.09--寒假前第四部分区域地理力争下学期开课前以专题形式完成选修《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三、复习思路本阶段以单元复习为主,准备按下列步骤进行:(1)看:看教材、看练习册上的知识板块、看原来的听课笔记。

高三一轮地理复习计划

高三一轮地理复习计划

高三一轮地理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高三地理复习应根据本校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要突出抓思维教学,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研究高考题,分析相应的应对策略,要更新复习理念,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益。

简单说就是:依纲务本、全面复习、狠抓基础、培养能力;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分类推出、抓弱补缺;启发诱导、培养思维、知识建构、精讲精练;二、时间及内容的安排:1、一轮复习一般在2月底3月初完成。

2、材料以一本资料为依托,同时编制符合学情的教案。

3、每专题进行一次专题过关测验。

4、每周可以进行一次小考卷训练。

5、内容安排:由于复习时间很紧,因此对复习的三轮策略调整为两轮,其中一轮不变,时间适当顺延,一轮中体现二轮的专题思想,二三轮合并更侧重考前模拟训练,同时复习内容不再以课本单元为序安排,而是在充分分析考纲、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照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按学科知识体系重新整合复习内容。

三、一轮复习在板块复习中注重渗透地理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的培养。

1、自然地理的复习方法——借鉴理科学习方法①理解原理,强化迁移②建构知识体系,把握逻辑与规律③通解同法,多题归一,以不变应万变熟练掌握地理原理,加强灵活应用训练①地球运动原理和规律②大气运动原理和规律③水体运动原理和规律④地壳及地表物质运动原理和规律建议在复习中做到:①建构知识框架。

通过表格、网链形式使书本在脑海中条理清晰。

(二轮注重删繁就简,深化知识间的有机联系)②精选经典题,以题带法,归纳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和规律,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争取收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效果。

注重基本思路,熟练通法通解:“突出方法永远是高考试题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备考中重视“通法”,重点抓方法渗透。

2、人文地理的复习方法试题特点:以区域为背景,以图像为载体,围绕热点和能力考查设计情境,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以及对人地关系的评价与反思。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第一天:地理基础知识回顾1. 复习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复习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和地球的运动。

3. 复习地球的经纬度和相关概念。

4. 复习地理学中的尺度和比例。

5. 复习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相关概念。

第二天:自然地理环境1. 复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和生物圈。

2. 复习地球的气候和气候要素。

3. 复习全球气候区划和气候类型。

4. 复习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

5. 复习地球的地貌和土壤。

第三天:人文地理环境1. 复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复习人口地理学和人口变动的影响。

3. 复习农业地理学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4. 复习工业地理学和工业发展的影响。

5. 复习城市地理学和城市化的影响。

第四天:经济地理1. 复习地理区位和区位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复习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3. 复习产业的分类和发展。

4. 复习交通运输的影响。

5. 复习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天: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1. 复习人地关系的概念和影响。

2. 复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 复习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4. 复习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原则。

5. 复习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挑战。

第六天:地理技能和地图1. 复习地理信息技术和GIS的应用。

2. 复习地理调查和问卷设计。

3. 复习地图的制作和使用。

4. 复习地理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5. 复习地理实地考察和实践技能。

第七天:综合复习和总结1. 复习重点知识点和难点。

2. 解答地理考试常见的题型和技巧。

3. 进行地理试卷模拟考试。

4. 总结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5. 制定地理复习计划的规划和调整。

南阳二中2017届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南阳二中2017届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南阳二中2017届地理一轮复习备考计划高三地理备课组成员:王菱惠贤何振成邹冲司玉山贾武强2017届地理一轮复习备考计划一、指导思想一轮复习要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紧紧围绕近五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研究命题方向及导向变化及时更新复习理念,以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狠抓学生基础知识完善和基本技能提升,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益。

二、工作目标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做到教材主干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学会读图、画图、用图,提高图文转换能力。

3、关注高考热点,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实例。

4、熟练重点题型,全面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答题规范化程度。

5、优等生克服弱科短板限制,力争进入高分层。

三、情况分析1、学生现况:高二文科圆梦、英才班基础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培优、普通班整体比较薄弱。

班级内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参差不齐现象。

2、学情分析:地理是一个文理兼备的学科,既需要像其它文科一样大量理解记忆,又需要像理科一样推理计算,相对来说难度较大。

地理学科本身又不是中招必考科目,城区的学校尚好,在很多县乡初中地理课就是一个模糊的存在,直接导致学生初中地理部分差距明显,继而衍生出学习中的畏难情续。

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地理规律和原理,以及一些基础的读图解题方法和技巧。

但仍然呈现出知识不牢、分析能力不高、答题习惯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好在我们这一届文理分科较早,为本次一轮复习赢得了宝贵时间。

所以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组的兄弟姐妹也做好下大工夫,下苦功夫的准备,一轮复习要做到稳扎稳打,夯实学生基础,力争不给二轮复习和高考留隐患。

四、具体措施(一)明确复习目标,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切入点自然地理部分是基础和重点,考察侧重在基本规律和原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高考中较难的题目主要是涉及此处,虽然较难但规律性强,复习中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利用典型例题和各类图形来强化学生对基础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工作计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地理一轮复习教学工作计划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20XX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为依据,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成绩,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梳理知识体系,构建知识框架。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三、教学进度1. 第一阶段:通读教材,梳理知识体系(1个月)2. 第二阶段: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训练(2个月)3. 第三阶段: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强化训练(1个月)四、具体措施1. 精心备课,充分挖掘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

2. 处理好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3.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4. 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6. 加强课外辅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7.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分析考试情况,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分析考试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4.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 教学参考书:20XX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3. 多媒体教学资源:地理教学课件、视频、图片等4. 课外辅导资料:地理习题集、模拟试卷等通过本学期的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工作,我们相信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成绩将得到显著提高,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复习时间:安排每天一定的时间进行地理复习,建议每天至少1-2小时,周末
可以适当增加复习时间。

2. 制定复习内容:根据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和教材,制定详细的复习内容。

可以根据知
识点、章节或题型进行分类。

3. 整理笔记:将每个知识点的重要内容整理成笔记,可以根据不同章节或题型分类整理。

同时,要结合实例和图表,帮助记忆和理解。

4. 复习刷题:根据教材和高考模拟试卷,逐个章节进行刷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
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5. 重点复习:重点复习高频考点、易错知识点和热点问题,注意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6. 自测与评估:定期进行自测,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可以用错题本记录学习中出现
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7. 多维度复习:除了读书笔记和刷题,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参与讨论、做思维导图、制作概念卡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复习,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8. 多维度练习:参加地理竞赛、解析地理新闻和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
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9. 定时复习:定期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以防遗忘,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0. 适时休息:合理安排复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以上是一份基本的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具体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祝你考试顺利!。

高三地理一轮三大复习方法

高三地理一轮三大复习方法

高三地理一轮三大复习方法高三地理一轮三大复习方法复习高三地理的方法一1、复习应选择一本栏目设计新颖的参考资料。

不要盲目地追求参考书的数量,因为每本参考书的编写都是依据教材,形成一个独立的高三地理体系,如果参考书过多,反而会使知识失去系统性。

2、复习要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加强对主干知识的梳理,对概念、原理等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高三地理知识网络图。

复习时不仅要依靠老师的引导,更要自我消化,围绕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整理、归纳,并通过适当的课时练习进行巩固,分阶段进行单元综合检测。

复习高三地理的方法二1、在很多高三同学中都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搬来各种各样的教辅书猛做习题。

我认为,地理学科的学习不能一味扎入题海,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意思就是,在你高三地理相对薄弱了环节,你可以采取一定的题海战术,做出“手感”来。

当然,也不能盲目的使用。

做完题目,对完答案,错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找老师询问,参考答案有时只能“参考”,不一定完全正确。

复习高三地理的方法三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

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做高三地理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

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及答题技巧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⑸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情况分析:
1.教师情况:我校东西校区担任高三地理教学的共五位老师,均有带高三的工作经历,责任心强,整体师资力量较强。

2.学生情况:本届东西高三文科有重点班,普通班,学生间成绩差别比较大,低差面较广,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解题能力不够理想。

二、备考依据:
初.高中10本地理教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历年《地理学科考试大纲》参考资料《三维设计》
三、工作目标:
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课标.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着眼课标,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课标,把握重点。

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

知识系统化。

4、注重总结。

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分析。

(2)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都要对近五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

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3)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

要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做到集体备课常态化,发挥集体的智慧。

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第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

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最好能记录下来形成课后随笔。

在反思中求进步。

(4)精选、精练、精评
根据学校和年级的安排,每周要有课时练,每个单元有小测验。

首先,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

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

其次,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试题在合适的时间布置下去。

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

而且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频、快。

题不在多,关键要精。

然后,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

(5)课外辅导要灵活。

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

关注目标学生,重视补缺补差,重点班有希望的地理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班级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五、工作分工
1赵艳红负责复习思路,教学设计,教学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练习和试卷的收集整理。

2张少锋负责练习和试卷的组建,复习计划的制订,教学进度的统一。

3贺翠峰主任负责素材搜集与信息处理。

4董应勇老师、卫欣丽老师负责资料整理及印刷。

六.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
九月份:一轮复习
考点1地球知识(2课时);
考点2地图(4课时);
考点3宇宙中的地球(1课时);
考点4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课时);
考点5地球的运动(5课时)
考点6地球计算(4课时);
考点7地球的圈层结构(1课时)
十月份:一轮复习
考点8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3课时);
考点9气压带和风带(3课时);
考点10气候类型及判读(2课时);
考点11常见的天气系统(2课时);
考点12全球气候变化(1课时);
考点13自然界的水循环(1课时);
考点14洋流系统(1课时);
考点15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课时);
考点16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课时);
考点17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课时);
考点18河流地貌的发育(1课时);
考点13—18的测试与讲评(1课时);
考点19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课时);
考点20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课时);
考点21人口的数量变化(1课时);
考点22人口的空间变化(1课时);
考点23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
考点2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考点25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
考点26城市化(1课时);
考点27农业区为选择(1课时);
考点28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考点29以畜牧以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考点30工业区为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
考点31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
考点32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1课时);
考点3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
考点34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1课时);
考点35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
考点36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
十二月份:一轮复习
考点37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课时);
考点38地理信息技术在区与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课时);考点39荒漠化的防治(2课时);
考点40森林的开发与保护(2课时的前);
考点41能源资源的开发(2课时);
考点42河流的综合开发(2课时);
考点43区与农业发展(2课时);
考点4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2课时);
考点45资源的跨地区调配(2课时);
考点46产业转移(2课时);
一月份:一轮复习
考点47世界地理概况(1课时);
考点48世界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1课时);考点49世界分区(西亚和北非东)(1课时);
考点50世界分区(欧洲和北亚)(1课时);
考点51世界分区(北美和拉丁美洲)(1课时);
考点52世界分区(大洋洲和两极地区)(1课时);
期末考试
二月份:一轮复习
考点53中国地理(政区、人口和民族)(1课时);
考点54中国地理(地形、气候)(1课时);
考点55中国地理(河流、湖泊、自然资源)(1课时);
考点56中国地理(农业、工业)(1课时);
考点57中国地理(交通、商业和旅游业)(1课时);
考点58中国地理(分区地理)(2课时的前1)
考点58中国地理(分区地理)(2课时的后1);
半月考及讲评(2课时)
三月份
系统复习及第一次模拟考试
七、方法指导
高三地理学习与复习的内容多而杂,而且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初高中的教材中。

往往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因此高中地理分支宜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1)自然地理一般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
(2)人文地理的复习教师要善于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复习。

引导学生将复习中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体验对知识的运用;
(3)区域地理的复习,则要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关键是设置好问题,适当结合热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思考问题。

在复习必修内容时,对相关初中内容进行补充,并在必修复习过程中适当添加世界地理一天一图训练。

(4)选修模块要突出重点,不在琐碎的知识上下工夫,在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等方面有所侧重,强化教学与训练。

课本内容的复习要做到考纲具体化、内容考点化、考点题目化、题目典型化、答案规范化。

2016年3月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