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1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第1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第1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1、需求量:人们愿意购买的并且有能力购买的物品的数量2、需求定理:物品的代价越高,其需求量越小,代价越低,需求量越大。

3、需求的价格弹性:指价格变化一个百分比所导致的需求量的变化的百分比。

即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4、供给量:人们愿意提供的、并且能够提供的物品的数量。

5、供给的价格弹性:指价格变化一个百分比所导致的供给量的变化的百分比,即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6、供求均衡:指供给的力量与需求的力量相等时的状态。

7、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即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8、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其所付出的价格的部分。

因为消费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效用支付价格,而在此之前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大于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效用。

9、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的所得大于其边际成本的部分。

因为生产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成本定所有商品的价格,而在此之前的商品的边际成本都低于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成本,此低于部分是生产者的额外收入。

10、替代效应:因为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人们多消费这种商品,少消费其他相关商品,这就是替代效应。

11、收入效应:因为商品价格的下降使得人们的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影响人们的商品消费,这就是收入效应。

12、收入消费曲线: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可能线与相应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接线,它是各种不同收入条件下,消费者的最佳购买组合的轨迹。

13、恩格尔曲线:是描述收入增加与商品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的变化引起需求量怎样的变化。

14、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15、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者在一系列可能的市场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西方经济学上册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上册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均衡条件
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
用P表示价格, 表示需求量,
需求函数可表示:
均衡条件: =
市场均衡的价格 应该满足下列
供给函数可表示:
条件:
α、β、η、γ和δ是表示需求和
从中解得:
供给行为的参数且都大于0
P m P
PE
m

一个动态经济模型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经济理论化模型
经济模型(特别是数学模型)
常常被用来表示经济理论所
研究的经济现象之间的依存
关系及其结构。对供求机制
运行基本原理的分析给出了
西方经济学在理论构建过程
中所采用的模型化方法及基
本结构。
三步骤:
① 模型构建;
② 模型求解及对性质的判
断;
③ 对均衡模型的比较分析
经济模型的结构
Q js s(p )
m
m
j 1
j 1
s
Q
j s j( p )
第三节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的含
均衡价格

和均衡数

市场均衡
经济模型
的变动
的结构
一个动态
经济模型
均衡的含义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体系中一个特定
的经济单位或者经济变量在一系列
变量x变动的百分比
Y Y
X X
需求价格弹性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应于该
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1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1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P
P
P
P1
D1
O
D2
O
D
O
Q11
Q1
Q2
Q11 Q11 Q21
Q
(a)
(b)
(c)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的概念
二、供给规律
三、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五、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一、供给的概念
• 供给的定义
– 供给意愿
– 供给能力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 供给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三、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
• 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P
P2
P1
E1
D3
D1
D2
E2
S
供给不变条件下,需求增加,需求
曲线水平右移,市场均衡由E1变动为 E2;需求减少,需求曲线水平左移,
P3
E3
市场均衡由E1变为E3。
O
Q3
Q1
Q2
Q
三、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
• 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P
S3 S1 S2
P
P
D
o
Q
(b)
二、需求规律
• 需求曲线的特例
P
D
(c) 在这一情形中,消费者的需求量 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 低档品-公交车
Q
o
(c)
三、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 消费者的偏好
• 偏好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喜好程度,它极大地影响着消费者对该
商品的需求。
•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收入决定了其支付能力,从而也决定了对商品 的需求量。

《西方经济学原理》学生课后练习解答

《西方经济学原理》学生课后练习解答

《西方经济学原理》(上册)作业解析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弹性3. 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解答: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

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

换句话说,市场处于均衡的条件是,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

静态分析亦称为均衡分析。

它讨论均衡状态是如何决定的。

例如,在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上,市场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使得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

如果价格太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相对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数量不足,生产者不能实现在该价格下的目标,从而就会降低价格;相反,如果价格太低,消费者的需求量相对于生产者的供给量过剩,消费者就不能购买到想要(且买得起)的数量,从而就会提高价格。

当供求力量相抵时,市场价格倾向于保持不变,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比较静态分析的目的则在于揭示影响均衡的因素发生改变时如何使得均衡状态发生变动,其变动方向如何。

例如,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将导致均衡价格提高,该结论即为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

4. “需求曲线越陡,价格弹性就越小;需求曲线越平缓,价格弹性就越高。

”这句话对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解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借助如下关于点弹性的公式: 点E P =-d d Q P P Q在上式中,P 和Q 一起对应着需求曲线上的既定点,而d Q /d P 是这一点上需求量关于价格的导数,即需求曲线的斜率,所以上述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该点处的性质有关。

根据这个公式,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弹性值不仅取决于需求曲线的斜率,而且与需求曲线上的特定点有关系。

在P和Q给定的条件下,需求曲线斜率d Q/d P的绝对值越大,即需求曲线相对于价格轴越陡峭、相对于数量轴越平缓,价格弹性值就越大;反之,需求曲线相对于价格轴越平缓、相对于数量轴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西方经济学原理》学生课后练习题解答

《西方经济学原理》学生课后练习题解答

《西方经济学原理》(上册)作业解析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弹性3. 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解答: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

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

换句话说,市场处于均衡的条件是,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

静态分析亦称为均衡分析。

它讨论均衡状态是如何决定的。

例如,在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上,市场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使得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

如果价格太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相对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数量不足,生产者不能实现在该价格下的目标,从而就会降低价格;相反,如果价格太低,消费者的需求量相对于生产者的供给量过剩,消费者就不能购买到想要(且买得起)的数量,从而就会提高价格。

当供求力量相抵时,市场价格倾向于保持不变,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比较静态分析的目的则在于揭示影响均衡的因素发生改变时如何使得均衡状态发生变动,其变动方向如何。

例如,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将导致均衡价格提高,该结论即为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

4. “需求曲线越陡,价格弹性就越小;需求曲线越平缓,价格弹性就越高。

”这句话对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解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借助如下关于点弹性的公式: 点E P =-dd Q P P Q在上式中,P 和Q 一起对应着需求曲线上的既定点,而d Q /d P 是这一点上需求量关于价格的导数,即需求曲线的斜率,所以上述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该点处的性质有关。

根据这个公式,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弹性值不仅取决于需求曲线的斜率,而且与需求曲线上的特定点有关系。

在P和Q给定的条件下,需求曲线斜率d Q/d P的绝对值越大,即需求曲线相对于价格轴越陡峭、相对于数量轴越平缓,价格弹性值就越大;反之,需求曲线相对于价格轴越平缓、相对于数量轴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习题一、单选题1.在得出某彩电的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中不会使其需求曲线移动的是()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相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答案: B解析: 某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其销售价格和需求数量的组合。

当商品本身价格变化时,会导致本身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在需求曲线上移动。

而除了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外,其他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化会导致需求曲线移动。

也就是B 选项对应商品本身价格移动带来的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其他选项是除了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商品需求曲线的移动。

2.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当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在未来会出现价格上涨时,则对该物品的当前需求会()。

A.减少B.增加C.不变D.以上三项均有可能答案: B解析:预期未来涨价,现在会增加需求。

3.苹果汁和橙汁是替代品,如果橙汁的价格上升,将会导致()。

A.苹果汁的需求量增加B.苹果汁的需求量减少C.苹果汁的需求增加D.苹果汁的需求减少答案: C解析: 苹果汁和橙汁是替代品,意味着当橙汁价格上涨,消费者会选择苹果汁。

苹果汁的需求增加而不是A选项的需求量增加,原因是需求量增加是商品本身价格下降导致的,而苹果汁的价格没有变化,除了价格变化导致的是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化。

<4.鞋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鞋的价格上升,将会导致()。

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答案:B解析: 鞋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说明鞋是正常商品,鞋的价格上升,导致供给量增加。

不是供给增加,这和需求与需求量区别的原因是一样的。

商品本身价格变化,引起供给量的变化,反映在需求曲线点的移动。

除了商品本身价格的因素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反映供给曲线的移动。

5.彩电行业工人工资的提高,将会导致()。

A.彩电供给曲线左移,并使得彩电价格上升B.彩电供给曲线右移,并使得彩电价格下降C.彩电需求曲线左移,并使得彩电价格下降D.彩电需求曲线右移,并使得彩电价格上升答案: A.解析:彩电行业工人工资是成本,影响供给。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马工程教材”》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马工程教材”》

2
5
8
11
14
17
价格与需求
量的组合点 A
B
C
F
G
H
表1 李太太一家本月对苹果的需求表
由表可知,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李太太对苹果有一个需求量。
11
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需求曲线
在坐标系里用曲线表示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价格(元/千克)
AA B
各点表示每一价格下所 需求的商品数量。
C D F G
Qd DP
➢ 需求作为价格函数的一个具体例子
Qd P
13
第一节 需求
二、需求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
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
格的下降而增加的趋势。P,Q;P,Q。
P A 特征:向右下方倾斜。 原因:1.价格改变,消费者 转向其它商品消费。
什么是需求?
刚需 需求萎缩
提振需求
需求的来源是什么?
指向具体的满足事物
需要
欲望
具备购买能力
需求
7
一、需求的概念
第一节 需求
1.需求(Demand)的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
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有效需求=(购买)欲望+(支付)能力。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
Q
S j

Sj P
j 1
j 1
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生产同一种商 品的所有生产者的供给量之和构成市场 供给量,市场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 对应关系即为市场供给。
38
第二节 供给
五、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一、单项选择题1、均衡价格随着(D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下降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2、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 )A、减少 B 、保持不变 C 、增加D 、以上都有可能3、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C )A、减少 B 、保持不变 C 、增加D 、无法确定4、供给曲线是表示(A )A、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B 、供给量与需求之间的关系C、供给量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D、供给量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5、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B )A、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6、供给的变动引起(D )A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 、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C 、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D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7、限制价格的运用会导致(D )A 、产品大量积压B 、消费者随时可以购买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产品C 、黑市交易D 、以上都不对8、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是( B )A、支持价格B、限制价格C、领先价格D、歧视价格9、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A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 、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10、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常数?( D )A、土壤的肥沃程度B、技术水平C、棉花的种植面积D、棉花的价格11、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B )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12、如果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突然增加,同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我们可以预料( D )A、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B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C、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产量下降D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13、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贝U 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D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14、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15、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D )A 、供给增加B 、供给量增加C 、供给减少D 、供给量减少16、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B )A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 、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D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17、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A )A 、产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B 、该产品是优质品C 、该产品是供不应求D 、该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18、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D )A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19、在下列商品中,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通过降价来增加总收益的商品是( A )A、化妆品 B 、面粉C 、药品D 、食盐20、需求无限弹性可以用(B )A 、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表示B 、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示C、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表示 D 、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表示2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 A )A 、适当降低价格B 、适当提高价格C 、保持价格不变D 、提价还是降价要视情况而定22、当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大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供给
– 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 生产者的目标 • 生产的技术水平 • 生产成本 • 生产者可生产的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 政府的政策因素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节 供给
–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 供给量的变动
– 供给量增加 – 供给量减少
• 供给的变动
– 供给增加 – 供给减少
– 均衡价格论和劳动价值论
• 无法解释供求相等时的价格 • 无法解释生产力水平与均衡价格的关系 • 从需求角度解释价格把价值论引向效用论 • 从供给角度解释价格把价值论引向生产费用论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六节 本章评析
– 供求分析和市场调节
• 优点
– 有助于解释市场运行的许多现象 – 对分析资源配置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节 供给
–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节 供给
– 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 生产者的供给
QSj =Sj(P),j=1,2,…,m
• 市场供给 • 市场供给函数
m
m
QS= QSj S j (P)
j 1
j 1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 均衡价格 • 均衡数量 • 不均衡状态
– 超额需求 – 超额供给
•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市场均衡的变动
• 需求变化
– 需求增加 – 需求减少
• 供给变化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规律
• 需求规律的表示 • 需求规律的原因 • 需求曲线的特例
– 垂直直线 – 水平直线 –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规律
• 需求曲线的特例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 消费者的偏好 •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
–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 支持价格
– 定义 – 例子 – 作用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
–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 限制价格
– 定义 – 例子 – 作用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
– 税收效应分析
• 向销售商征税
弹性系数 y / y
x / x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 需求的价格弹性
• 定义 • 公式
EP=-
Q P
Q P
• 解释 • 类型
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完全弹性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类型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 缺点
– 可能出现低效率的市场失灵 – 自发调节的盲目性可能引发经济波动 – 自发调节的结果可能导致不公平
谢 谢!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节 供给
– 供给的概念
• 供给曲线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节 供给
– 供给规律
• 供给规律的含义 • 供给曲线的特例
– 垂直直线 – 水平直线 –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节 供给
– 供给规律
• 供给曲线的特例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经济模型的结构
• 建立模型
– 行为方程 – 定义式 – 均衡条件
• 模型求解 • 对解的比较分析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 弹性的概念 – 需求的价格弹性 – 其他需求弹性 – 供给弹性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 弹性的概念
• 弹性定义 • 弹性公式
第二节 供给
– 供给的概念 – 供给规律 – 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 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节 供给
– 供给的概念
• 供给的定义
– 供给意愿 – 供给能力
• 供给表 • 供给函数
QS=S(P) QS=γ +δP
Qs=S(P;T;P1,P2,…,Pn;r1,r2,…,rn;Pe;Pc)
第一章 需求、供给 和均衡价格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需求 供给 市场均衡 弹性 供求分析的应用 本章评析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的概念 – 需求规律 – 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 征税前状况 – 征税后状况 – 比较分析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
– 税收效应分析
• 向消费者征税
– 征税前状况 – 征税后状况 – 比较分析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
– 弹性和收入
• 需求富有弹性的情况
– 薄利多销
• 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
– 菜贱伤农
– 需求的价格弹性
• 影响因素
– 商品的重要程度 – 商品可替代的程度 – 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 调整时间的长短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 需求的价格弹性
• 弧弹性

EP=-
Q P
Q P
=- Q2 Q2
Q1 Q1
• 点弹性
P2 P1 P2 P1

EP=-
lim
P0
Q P
Q P
=- dQ dP
P Q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 需求的价格弹性
•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变化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 其他需求弹性
• 需求的收入弹性
– 定义 – 公式
Em=
Q m
Q m

Q m
m Q
– 分类
奢侈品
必需品
低档品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 其他需求弹性
• 需求的交叉弹性
– 定义 – 公式
EC=
QA PB
QA = QA PB PB PB QA
– 分类 替代关系 互补关系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 供给弹性
• 定义
• 公式
QS ES= P
QS P
QS P
P QS
• 分类
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完全弹性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 供给弹性的分类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 供给弹性
• 影响因素
– 生产者调整供给的时间 – 生产者使用的生产技术类型 – 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
–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 税收效应分析 – 弹性和收入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六节 本章评析
– 供求分析的理论缺陷 – 均衡价格论和劳动价值论 – 供求分析和市场调节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六节 本章评析
– 供求分析的理论缺陷
• 不切实际的假设 • 没有真正说明均衡的实现问题 • 仅仅只是一种局部均衡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六节 本章评析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的概念
• 需求的定义
– 购买意愿 – 购买能力
• 需求表 • 需求函数
Qd=D(P)
Qd=α–βP
Qd=D(P;Pr;P1,P2,…,Pn;Pe;Pc;m)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的概念
• 需求曲线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 供给增加 – 供给减少
• 需求和供给共同变化 • 供求规律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节 供给
– 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均衡的含义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 市场均衡的变动 – 经济模型的结构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均衡的含义
• 均衡 • 供求均衡 • 供求均衡的变动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
QiD =Di(P),i=1,2, …, n
• 商品的市场需求 • 市场需求函数
n
n
QD =D(P)= QiD = Di (P)
i1
i 1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