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下《回收废电池》word知识拓展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回收废电池 》word教案 (4)

回收廢電池教學目標1. 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並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
2. 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
3. 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能自己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重點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難點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教學設計(一)創設情境,實踐感悟1. 師:今天上課之前,老師想讓同學們看一段錄影。
(播放課件:瀋陽市大東區有一位年過六旬的王大爺,從退休後開始在社區內義務回收廢電池,一直堅持了十年,他的行為令人敬佩。
)2. 師:王爺爺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回收廢電池,你們知道為什麼嗎?誰來說一說?3.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博士,讓他告訴你們其中的奧秘。
(放課件:廢電池中含有金屬和廢棄的液體,這些物質會對土壤、對水、對人產生直接的影響。
一顆紐扣大小的電池可以污染60萬升水,這些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1. 出示王爺爺三個月回收廢電池情況統計表。
觀察統計表,提出數學問題,並進行估算。
(1)師:根據統計表你能提出哪些問題?(2)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出兩個問題解決。
①一月份和二月份一共回收多少節廢電池?②一月份和三月份一共回收多少節廢電池?(“二月份和三月份一共回收多少節廢電池”是連續進位元加法,這部分內容放入下一課時,“三個月共回收多少節廢電池”將在以後的學習中逐步解決。
)3. 師:在計算之前請同學們估算出每個問題的結果,並說一說估算的方法。
師:剛才同學們估算了這兩個問題的結果,那麼你們估算得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就來算一算吧!4.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學生獨立計算。
(2)四人小組內交流演算法。
(3)全班彙報。
5. 與估算結果比較,使學生瞭解正確地估算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
6. 師:比較這兩個豎式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生:相同點:(1)都是加法運算;(2)列豎式時都是相同數位對齊;(3)計算時都從個位加起。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2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2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回收废电池中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及相关环保知识。
2. 认识各种类型的废电池,了解废电池回收的要求。
3.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回收废电池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回收废电池中的具体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废电池实物或图片、教学PPT、黑板等。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废电池的危害和回收的意义。
2. 新课导入:介绍废电池的分类、回收要求及环保知识。
3. 数学问题:提出与废电池回收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解决回收废电池中的实际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讲解重点难点。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2. 主体部分:废电池的分类、回收要求、环保知识、数学问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与废电池回收相关的数学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调查周边废电池回收情况,撰写调查报告。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满意。
2. 学生反思: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本节课通过讲解废电池回收的意义和环保知识,让学生了解回收废电池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解决与废电池回收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5.2回收废电池 》word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回收废电池 4设计者:张喜英教学内容: 回收废电池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用过电池吗?什么时候用到电池呢?(学生自由说)师:对呀,电池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可是用过后的废电池却有很大的危害。
(课件出示)看看以下这段文字: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的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教师讲解)师: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发表想法)揭示课题:对,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集中回收废电池,不随便丢弃。
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板书:回收废电池)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1)师:同学们,希望小学从本学期开展了回收废电池的环保活动。
这是二年级各班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课件出示统计表)(2)观察统计表,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指名说)(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三个问题。
“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和“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算一算。
(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列出算式,教师板书:102+87=看算式,试着估算它们的和大约是多少。
(课件出示估算过程,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师:那么到底你们估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就来算一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算法。
(课件演示拨数,引导学生说出各种的计算方法)全班试着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5.《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和回收废电池的重要性。
2.通过操作实物、图形和文字等形式来感受数据的呈现形式。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分组合作。
4.理解简单的倍数概念。
教学对象本设计适用于二年级学生。
教学重难点1.掌握废电池回收中与数学有关的一些概念2.体会数据的表达形式,初步感受数据的呈现方式。
教学内容设计1.激发兴趣:教师向学生讲解“废电池污染环境”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废电池回收的兴趣。
2.引入画面:教师放映回收废电池的图片,介绍回收废电池对于环境的重要性。
3.概念讲解:(1)废电池是什么?(2)做坏了的电池叫做废电池。
(3)扔在自然环境里的废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废电池可以回收再利用。
4.实物演示:出示电池的实物,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比较电池的轻重,以及正极和负极的区别。
5.小组活动:废电池的回收(1)教师分组,让小组听取回收废电池的注意事项。
(2)统计小组内所带来的废电池数,并通过图形呈现出来。
(3)讨论不同小组内废电池数的大小,启示学生深入理解简单倍数的概念。
6.数学知识延伸:(1)了解百分号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学习如何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
(3)掌握如何计算回收率。
7.语言训练:学生彼此间交流,并就废电池回收问题进行讨论。
总结教学中小组活动是本课程的亮点,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也能启发学生尝试更多的主动创新思维方式。
通过对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学生不仅仅是了解废电池的危害,收获了简单倍数的概念,同时更重要的是,有了更为全面了解生活和保护环境的思维。
北师大版数学二下《回收废电池》知识拓展

保护自然环境——相关资料据统计,地球上共有各类动物150万种,有的动物与我们和平相处,有的动物却常常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不是病毒主动袭击了人类,而是人类惊动了病毒,为何?过去人类杀虐野生动物是平常事,从原始人类的茹毛饮血到文明时代的野味大餐,野生动物竟成了人类食物链中的“重磅”环节。
时至今日,即使出现像爱滋病、非典这样的沉痛教训,人类也没有全然放下屠刀。
那么,为了不再看到野生动物那绝望的眼神,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为了我们这个共同的地球家园,作为世界的主宰力量,人类应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如何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人和动物,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尽管许多疾病和动物有关,但真正的肇事者恰恰是人类自己。
传染病如同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使地球上的“自然之主”遭遇杀身之祸。
在被病疫困顿无果的情况下,人确实显得促狭和小气,动物无语,但事实如此。
更多的人喜欢动物是源于自私,而不是源于审美。
更多的人在对待动物这件事上充分地暴露了人的丑陋,人类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无助的动物。
牛是疯牛病的宿主,杀牛;鸡是禽流感的宿主,杀鸡;狗是黑死病的宿主,杀狗;去年10月,广东传闻狂犬病多发,使得数十万只狗惨遭棍棒屠戮。
当人们发现并怀疑果子狸是引起非典的“元凶”,是非典的宿主时,广东省灭杀1万余只果子狸的举动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非典的肇事者到底是动物还是人类?杀果子狸是否违背动物保护原则?……千百年来果子狸一直生活在荒郊野外,与人类“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如果人类不侵入果子狸的领地,与果子狸保持距离,SARS冠状病毒是不会自动传染给人类,是人类的无知和贪婪使许多人越过了雷池,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与果子狸“亲密”接触,导致了SARS这一史无前例的灾难。
SARS真正的“元凶”不是果子狸等一些野生动物!而是吃食野生动物的野蛮陋习、宰杀和经营野生动物的不法行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张知彬认定,疫病的蔓延根源于人类无节制的开发自然,向大自然索取,污染了水、空气,砍伐了大量的树木,打破了人、动物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人类遭到自然界的惩罚也是必然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5.2《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5.2《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解决回收废电池的情境问题,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学习如何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废电池回收的情境,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 掌握乘法口诀。
- 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 废电池模型或图片。
- 乘法口诀表。
- 实际问题情境图。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利用废电池模型或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废电池回收的意义吗?”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学习新知1. 利用实际问题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2.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并尝试用乘法口诀解决。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巩固乘法口诀。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1. 给学生发放实际问题情境图,让他们独立尝试解决。
2. 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答疑惑。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1.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乘法的意义和应用。
2. 提问:“你们觉得乘法口诀难记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记忆?”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记忆方法。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乘法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乘法的意义和口诀。
- 实际问题情境图。
- 解题步骤和答案。
作业设计- 布置与废电池回收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
- 设计一些乘法口诀的记忆游戏,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废电池回收的情境,让学生学习乘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图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三位数加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小组内成员的年龄总和。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使用计数器等教具,演示三位数加法的基本原理。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三位数笔算加法的概念和步骤,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看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解释,比如使用教具、动画等,希望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他们小组合作,积极讨论,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三位数加法的理解。在讨论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新思路和创新方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将三位数加法的运算规则应用到不同情境的问题解决中。
举例:
a.难点突破:使用数线、计数器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进位过程,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进位加法的操作。
b.应用难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如改变加数的大小、增加加数数量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三位数加法的应用。
c.误区指正:指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如进位后忘记加到下一位、计算顺序混乱等,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识别并改正错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三位数笔算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下回收废电池示范教学方案

回收废电池教学目标:1.借助口算或数线、计数器等直观模型,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加法的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2.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估算的作用。
3.结合具体情境,能提出三位数加法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课之间,我们先来算一算下面各题。
280+60=530-400=390+500=1600-500=950-90=670+80=1200-500=1280+70=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复习整百数、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学习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1. 观察情境图。
师: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生1:二年级(1)班回收122节废电池。
生2:二年级(2)班回收77节废电池。
生3:二年级(3)班回收149节废电池。
生4:200节废电池可以奖励10把手电筒,240节废电池可以奖励1个足球。
师:请你尝试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生2:三个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设计意图:本环节帮助学生读懂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并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师: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生1:(1)班和(2)班总共不超过200节电池,得不到奖励。
生2:(3)班一个班就有149节,加上(1)班肯定超240节,能得到1个足球。
生3:把(2)班的77看作80,(3)班的149看作150,80+150=240(节),所以总共不超过240节,能得到10把手电筒。
设计意图:本环节使学生体会估算在计算和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的估算技能,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和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自然环境——相关资料
据统计,地球上共有各类动物150万种,有的动物与我们和平相处,有的动物却常常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不是病毒主动袭击了人类,而是人类惊动了病毒,为何?过去人类杀虐野生动物是平常事,从原始人类的茹毛饮血到文明时代的野味大餐,野生动物竟成了人类食物链中的“重磅”环节。
时至今日,即使出现像爱滋病、非典这样的沉痛教训,人类也没有全然放下屠刀。
那么,为了不再看到野生动物那绝望的眼神,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为了我们这个共同的地球家园,作为世界的主宰力量,人类应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如何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人和动物,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尽管许多疾病和动物有关,但真正的肇事者恰恰是人类自己。
传染病如同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使地球上的“自然之主”遭遇杀身之祸。
在被病疫困顿无果的情况下,人确实显得促狭和小气,动物无语,但事实如此。
更多的人喜欢动物是源于自私,而不是源于审美。
更多的人在对待动物这件事上充分地暴露了人的丑陋,人类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无助的动物。
牛是疯牛病的宿主,杀牛;鸡是禽流感的宿主,杀鸡;狗是黑死病的宿主,杀狗;去年10月,广东传闻狂犬病多发,使得数十万只狗惨遭棍棒屠戮。
当人们发现并怀疑果子狸是引起非典的“元凶”,是非典的宿主时,广东省灭杀1万余只果子狸的举动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非典的肇事者到底是动物还是人类?杀果子狸是否违背动物保护原则?……千百年来果子狸一直生活在荒郊野外,与人类“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如果人类不侵入果子狸的领地,与果子狸保持距离,SARS冠状病毒是不会自动传染给人类,是人类的无知和贪婪使许多人越过了雷池,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与果子狸“亲密”接触,导致了SARS这一史无前例的灾难。
SARS真正的“元凶”不是果子狸等一些野生动物!而是吃食野生动物的野蛮陋习、宰杀和经营野生动物的不法行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张知彬认定,疫病的蔓延根源于人类无节制的开发自然,向大自然索取,污染了水、空气,砍伐了大量的树木,打破了人、动物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人类遭到自然界的惩罚也是必然的。
有一点我们应该正视:非典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灾难,更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
“天上
飞的不吃飞机翅膀,地上跑的不吃汽车轮胎,4条腿的不吃桌子,2条腿的不吃同类”,这曾是广东人津津乐道的一大快事。
据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粗略统计,深圳人平均每天要吃掉近20吨、多达30多个种类的野生动物。
广州市每日蛇肉买卖交易量高达10吨左右。
而在上海每年有近1000吨的野蛇、50多吨野生蛙类和5万多只野鸟成为盘中“美餐”。
狂吃野味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野生动物的种群迅速锐减。
据统计,素有“鸟类王国”之称的海南省,20年前有350种鸟,如今只剩下不足210种。
虽然医学家一直忠告,野生动物可能携带有害物质,但是这仍然不会妨碍人们对其口福的锲而不舍的追求。
更有“高贵”人士,为显示自己的品味和地位,以吃珍稀动物为荣。
然而相关实验已经证实,一些流行疾病的爆发与人类捕杀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不无瓜葛,当人们为满足口腹之欲饕餮野味时,病毒的魔瓶也被一次次打开。
如今,不知道有多少动物种类在人类的牙齿下濒危甚至灭绝,自然科学家估计,每天都有数十个物种灭绝,这种进程因人类的活动而大大加快。
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国际联盟罗列了截至1996年为止的5205个物种的“红色警告名单”。
他们全部面临灭绝的命运。
原因很多,包括自然栖息地被毁、引进的物种和人类捕猎带来的破坏。
许多物种如大象、犀牛、野虎、大熊猫、鸟类等动物,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它们都将面临恐龙般的命运。
据最新统计表明:目前有180种哺乳动物物正处于濒危状态,其中四分之一处于极度濒危;182种鸟类也已处于濒危状态,其中八分之一濒临灭绝。
由于鸟类和哺乳类体型大,引人注目,所以它们的濒危状态更容易引起重视,但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鱼类、昆虫和植物正在我们身边悄悄的灭绝…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在仅存的1亿个物种中,鸟类每2年灭绝一种,兽类每一年就消失一种。
今后的趋势是,植物将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灭绝,动物每天减少一种。
如此惊人的速度,人们不禁要问,这仅存的1亿物种在地球上还能生存多久?据悉,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7000万年,人类才不过300万年。
依照目前利用资源的速度,现在的地下能源仅够用170年,170年以后人类会怎样,还有300万年吗?
当然,“死者不能复生”,动物的悲剧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何况还有许多即将离人类而去的许多珍稀动植物。
如大熊猫,野外仅存1000只左右;白鳍豚,不超过100只;白臂猿,野生存量50-70只;华南虎,仅余50只在动物园中;
指猴:1966年见过9只,命运不详。
值得提醒的是:中国西藏野骆驼的数量已经少于大熊猫!当所有动植物都被人为地灭绝时,孤独的人类还能生存吗?当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找配偶时,当最后一只未留下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难道人类还不应该看到自己的结局吗?
和谐相处,让动物回到它们祖先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