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第一学期期末评卷质量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化学

初三化学质量分析李建军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化学试题质量分析李建军一、基本情况本期学校安排我担任初三级一、二、三班的化学教学,这三个班共有学生137人,本次考试中共及格93人,及格率为68%,优秀45人,优秀率为33%,三个班的人均分为66.4分。
考试整体情况不是令人满意,特别是三班及格率太低,一班优秀率偏低。
二、试题分析1、试题范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第七单元的内容。
2、本次化学试卷共设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四种题型,试卷满分100分。
3、试卷突出基础性、加强应用性、开放性、渗透教育性;其题量适中,结构科学、合理、难易程度基本适当;为教师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学,查缺补漏,强化薄弱环节,弥补不足,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了依据,也为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有目标的进行下一步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自身存在问题本次全县统考统一阅卷。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下列主要问题:1.“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
反映出教学目标还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分层次教学。
因此下一学期的教学应更多地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争取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所提高。
2.基础题得分不高,技能题得分又低。
反映出教与学过程中“双基”落实的不好。
规范要求不严(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法指导不够。
3.题目立意稍微变化,得分率明显降低。
反映出教法不灵活、情境不新颖、知识迁移的范围小,知识综合应用的视角小等问题。
4.能力与方法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中,学生的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普遍薄弱。
5.体现学科素养的题目得分不高。
主要表现为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对题意的理解不够透彻;表述实验现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论不准确,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计算数据处理能力较差。
反映出教与学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训练不足,方法指导不够。
四、今后改进方向1.加强对课标、教材、学生、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研究(1)加强对课标和教材的研究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学生求知的原材料,因为离开了教材的教学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今后要加强教材研究,理解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呈现方式,发现教材中素材的内涵,挖掘学科思想和方法,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2011-2012六年级上册数学质量分析

贤昌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科期末检测质量分析一学期期末检测及评卷工作已经结束,现将本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检测分析如下:一、试卷评析本次考试命题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组合图形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共六项。
试题能紧紧围绕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数学教材的教学范围进行。
试题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题量适当、范围全面、难度适宜,为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平台。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一)填空,共12小题,总分26分。
没有满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7—10分之间。
学生基础知识很差,行列分不清楚。
比和比值学生没有掌握。
圆周率和面积的计算很差。
学生分不清小数、百分数,成数的大小,无法进行比较。
工程问题有1﹪的同学掌握,利息问题有2﹪的同学掌握。
(二)判断题共5小题。
第1小题a是自然数,它的倒数是1∕a,有90%的学生做错。
第2、3、4、5小题,80%的学生做对。
(三)选择题共5分。
有70%的学生基本掌握,30%的学生没有掌握。
(四)计算共35分。
第一题为直接写出得数,本小题学生大多数都能正确解答,也有少数学生没有把结果化为最简分数。
第二小题为计算下面各题,包括简算,共17分。
本题正确率为65%,有部分学生因不会简便运算而被扣分,只有少数学生不会计算。
第三小题为解方程,共6分,本小题学生大多数都能正确解答,得分率较高。
第四小题为列式计算,共6分。
本题包括两个小题,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解答。
从总体来看,本大题学生发挥较好。
第五大题主要是检测学生对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大部分学生都错在对直角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搞不清楚直角三角形的高究竟在哪里,有些同学知道了圆的周长,求不出圆的半径。
学生对组合图形面积没有掌握好。
第六题为解决问题,从整体上看,1、2小题大部分学生会做,3、4、5、6题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做,特别是5题很多学生列方程没有写出设,第6题只算出总的边长,没有算出长、宽、高,有的甚至连长方体的体积怎么算都不知道。
2011--2012年第一学期班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教学中遇到重点词语,可以展开专项练习,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积累运用
语言表达与运用方面的试题,题型丰富多样,角度新颖,强调学生的语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尤其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
学生灵活性欠
加强类似练习
继续加强以语言运用为中心,避免了学生语言机械操作,给予学生以发挥特长和张扬个性的空间。
写作天地
作文是学生比较熟悉且也是驾轻就熟的题。
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写作。所写的作文能按要求去完成。
失分的原因
1有的学生文章修辞运用不够妥当。
2、一些学生完成作文后没有认真检查,导致用词错误。
积累美文片段、积少成多等知识。自如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1、范例指导2、加强手写作ຫໍສະໝຸດ 练习。四、假期分层作业设想
1、语文的C的那位学生只完成六年级积累、阅读、练字部分。
2011—2012年第一学期班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班级:六年级(4)班学生人数:44参考人数:44填表人:陈勇
二、成绩统计
等级
A
B
C
人数
26
17
1
所占百分比
59%
39%
2%
三、情况分析
测试内容
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学生普遍性问题(错题本)
原因分析
学法建议
教学改进措施
写字
试卷干净,学生能认真
书写。全部钢笔作业。
快乐阅读
课外阅读占两篇。课内阅读一篇。
分配比列还可以,题目难易程度也可以。
发现有的
第一篇阅读《孔子游春》的第三小题说从短文中找一个词语说孔子是怎样的人?学生大多答答的是:“善施教化”“德行”可发现答案却是唯一的——真君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回民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化学学科任教班级九(1、5)任课教师张梅
1、基本情况
本试卷在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的基础上,避免了盲目的拔高。
而在对双基的考察又采用了多样的考察形式,避免了知识的简单重复和技能的机械组合的记忆模式,对于今后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2、命题质量评价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试题内容更为科学性,更注重将课本的知识与生活,社会科学中化学问题的联系。
2、试题的探究性增强,与去年相比,此类题目的量有所增加。
3、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
4、试题突出考查化学用语及语言表达能力。
完成化学用语,全卷共设计了7分,如:23题(1)、26题、27题(2)。
同时,11题、19题和28题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相关信息。
21题考查元素符号、分子式、离子符号等化学用语和活性炭用途,得分率为73%。
22题考查分子式意义的应用,得分率为75%
五、存在的问题
1、学生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
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造成的失分现象非常普遍。
2、化学用语表达不规范、文字表达能力差。
如:元素符号的书写大小写字母问题,错字、别字,物质化学式书写张冠李戴等,
六、教学改进措施
1、注重实验,重视观察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的培养;
2、重视过程教学,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重视精选习题,提高练习质量;。
2011-2012年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在各级领导的精心安排下,在各校的大力配合下,在各位阅卷教师的认真工作下,灞桥区2011-2012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已圆满结束。
现结合各校反馈的信息,将本次的考试做出以下三方面的分析:一、试卷分析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试卷严格按照中考要求,综合考查了九年级上学期全部至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二次函数的图像,考查的知识点全,覆盖面广,难易程度适中,能够客观真实的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所以本次考试试卷是一份质量高、灵活度大的能力兼水平测试卷。
二、试题分析根据近几年的出题动向及各章节的分值分配,在所有人的精心研究下,本次考试在考试范围广,知识点多的情况下,仍然按照中考的比例进行了各章节考点合理的分配,现对各章的分配情况统计如下:由以上统计的分数显示,本次在按中考的指导下,针对本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侧重考查了几何证明,二次函数考查的较少,其他各章节考查的比重大致相同,考查较为全面,到位。
三、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章节 题 型 题 号 分 值 总 分空 间 几 何(上册) 第一章 第三章证 明4,6,8,10,14,16 18 23 25 每题各3分 本题6分 本题9分 本题12分45分 (上册) 第四章 视 图 2 20 本题3分 本题7分 10分 (下册)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7,11 21 每题各3分 本题8分 14分代 数 运 算(上册) 第二章 一元二次 方 程 1 17 22 本题3分 本题5分 本题8分 16分(上册) 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 5,15 24 每题各3分 本题10分 16分 (下册) 第二章二次函数 9,13 每题各3分 6分 概 率 (上册) 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 3 19 本题3分 本题7分 10分 统 计(上册) 第六章频率与概率12本题3分3分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试题的拟制工作,为了能够真实有效的考查本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真实水平,让本区每位教师对所教学生及整个灞桥区学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1-2012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质量反馈一、试题整体情况: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这张试卷注重人文性,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人文性体现在给学生必要的提示,每道题都要求很细致,避免非知识非智慧非数学错误的产生,还体现在试卷的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
二、学生答题情况:本次期末考试,,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第一题,我会填。
共有10个小题,包括20以内数的认识和组成,数序,整时和半时的认识,比较大小等知识点。
学生主要在第6小题上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读题和审题能力不强,这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如果不认真读题和审题,就会出现错误,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第二题,我会算。
只有一个小题,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细心程度,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好。
第三题,我会数。
此题有两个小题,第1小题是对立体图形的认识的考察,有的同学没有观察仔细,太马虎。
第2小题考察学生的立体感,这题同学们做的还都可以。
第四题,我会画。
共有三个小题,第1小题是对物体的分类的检验,尤其是(2)小题错的比较多,他们搞不清楚按什么分类;第2小题是比较,第2幅图错的多;第3小题,是对钟表的考察,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画出所给定的时间点,做的还算不错。
第五题,我会做,解决问题。
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看图列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明白图意,然后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有数数时出错,因而列式出错,另一个是单位出现错误,由于题中没有明确的单位,只有图片,因此部分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单位,这与平时训练少有一定的关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并注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单位的意义。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测试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共5页】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测试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xx-xx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测试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本次考试卷主要有六类题型:填空、判断、选择题、计算题、作图题、应用题。
全面地考查了学生所需掌握的各部分内容。
通过这次考试,发现大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错,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的很快,一些代数的知识,图形的面积,统计观念学生掌握不错。
试卷既关注了双基,又能考查能力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喜悦。
本次考试具体情况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本次我校六年级共有52人参加考试,基本情况见下表(表略):就本校六年级学生而言,这个成绩还比较理想,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本次命题重视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过程的考察,这次检测的范围内容全面,难度不大,为进一步明确我校六年级数学教学的成绩与不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特别应注意探索型、开放型、阅读、理解型等题的训练。
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断地适应各种类型的题目。
二、试卷分析1、测试突出知识生活性与教育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在本次考试中,很多的考题很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第一大题的第9小题结合马上到来的春节打折问题出题。
把知识的考查溶入富有生活味与教育性的题材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教育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教育了学生期末复习时,在看书和做题的同时,要注意勤于思考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提高成绩注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2、测试突出知识基础性与全面性试卷能对六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考核,数与代数、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的考查知识均能有机地涵盖在其中,较好地突出了基础性与全面性。
所占的比例比较适中,考虑到广大学生的知识水平。
3、测试突出方法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经验下,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知识的灵活性和学生针对问题所想出来的解决策略。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小学高年段语文期末质量分析1

xxx小学高年段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分析一、考试基本情况二、试题整体情况分析:本次期末测试内容很全面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
这份试题,其内容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
汉字、词语、成语句子、古诗、篇章等方面有机融合,是一份难度不大,题目较灵活的试卷。
三、答题整体情况分析1、看拼音写汉字。
这一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基础字词的积累情况。
出错较少,但有个别不会拼或粗心的现象,可见同学们对拼音的掌握能力不强,这也是他们经常写错别字的原因。
2、正确查字典,关于“张冠李戴”中“戴”的部首和具体的哪一笔画,很多学生没有弄清楚。
3、补充成语,并按要求写成语。
要求补充的成语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是很简单的,失分不多,但也有极少数人因为马虎出错,说明同学们对成语的出处、用途、类别等掌握不佳。
4、用关联词语连句。
学生平时练习较多掌握的好,但还是没有较好的掌握用法。
5、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些题形平时都训练过,只要细心都能做对。
但也有一些同学很大意,没有申审清楚题目就写了。
以后应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6、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
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应该是最简单的,但还是有令人不满意的现象。
竟然有不少同学出错,主要是错别字多,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平时的基础知识没有落实好,只注重背诵,而轻视了字的过关。
7、课内阅读是考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有少数同学对课文内容和老师讲过的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已有所遗忘,大多数做得还不错。
8、课外阅读,短文篇幅不算太长、浅显易懂,大部分同学做得较好,然而有少数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回答问题抓不住关键,或是没有深入阅读把文章意思理解透彻。
9、习作表达,作文题目内容较宽,大家都有话可写。
从整体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畅所欲言,表达了真情实感,能够引起读者共鸣;二是语句通顺流畅,一气呵成;三是中心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英语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执笔:杨永恒中教二级2012年1月12日
一、试题评价:
本次八年级英语试题完全按照中考题型命制。
力图达到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发挥试卷的教育测量和教学评价作用,进而引领八年级英语教与学的正确方向。
本次试题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避免了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灵活性强,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适合大部分学生,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兼顾了语法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
总之,该套试题,难易度适中,考查全面,是一套非常好的试题。
1、试卷结构: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20分,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听力(25分)其中第一大题,听句子,选答语(5分),第二大题,听对话(10分),第三大题,听短文(10分)。
第二部分:笔试(95分)选择填空(10分),完形填空(10分),阅读理解一共有三篇(25分),完成句子(10分),短文填空(10分)任务性阅读(5分),完成对话(10分),书面表达(15分)
2、试题特点:
本试卷听力难易适度,情景性较强;选择填空紧扣教材,注重知识点和语法运用;完型填空注重综合运用,注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及一些语法在文章中的具体运用;阅读文章综合性强,与学科衔接紧密,如A,C篇文章;完成句子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词汇短语的能力以及对所学语法的掌握情况;短文填空注重学生对短文的理解后,选词填空并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任务性阅读注重学生对语篇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以及在阅读中逻辑推理的能力考查;完成对话,语境性较强,与课文衔接紧密;书面表达:谈论我的梦想(I want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非常贴近课本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很有科学性和时代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下笔可写,有话可说。
二、答卷分析:
听力部分:大部分学生得分为18--20分,问题多出现在第8、10、12、14、19、20小题上,可见听对话上显得略差,尤其对时间和路途方式,所干
事件获取信息能力差。
第一题:单项选择,共10个小题,所测试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语法。
考查学生在句子层次中对语法、词汇和习惯用语的掌握情况。
覆盖面比较广,涉及到冠词、介词、名词所有格、近义词、反身代词,固定短语、固定句型、非谓语动词、现在完成时、反意疑问句十个方面。
大部分学生得分为7—9分,问题多出在第23、26、27、29、30小题上,学生表现出理解判断稍差,尤其对现在完成时few 和 a few的理解和运用几句意理解不够透彻,语法知识掌握不太牢固,固定句型如:encourage sb to do sth,keep sb doing sth的运用辨析能力差,对句型稍欠巩固。
第二题:完型填空:本题共10空1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为7--8分,答题效果总的来说令人满意,问题为第33(as的词义理解)、34(上下文理解)、35(语意理解,可用排除法选择),表现为学生的分析理解判断能力需强化训练。
第三题:阅读理解:本题共三篇文章,共25分,大部分得分在18--21分之间,由于理解判断上的错误,Passage A,学生多在45小题上出错;Passage B,生单词和理解难度稍大,学生多在49、50小题上出错;Passage C,内容较Passage B易,有40%的人全对,其余问题多出在55小题上,表现为理解及判断能力稍差。
第四题:完成句子:此题共5小题10分,学生答题情况差,大部分学生得分在4--6分之间,问题多出现在第1小题学生对on one’s way home因记忆不准确在way 后加to,第3小题对join与take part in的区别不清楚,第4小题look不知道用单三式,第2小题的情况还可以,但部分同学在时态上错误频频,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
不得不说,试题的改变,增强了知识性和语法性,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打击较大,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第五题:短文填空:共10分,今年的新题型,内容较易,但学生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得分在4—6分之间,问题多出在4、5、6、8、9、上,许多同学只选对词但未注意形式,一些根本未理解文意,胡填或不填。
主要还是缺乏大量练习和方法指导。
第六题:任务型阅读:共5分,根据内容补全句子,内容较易,学生完成好,大部分得分为4分,问题较集中于第1、4小题上,缺乏理解和应变能力。
第六题:补全对话:本题共有两个对话,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用日常交际用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共10分。
Dialogue A为有关问路和指路的话题,5空7选,内容通俗易懂,学生得分在3-5分之间,问题多出在第2、3小题上,表现为不会根据上下文和答句进行逻辑推理;Dialogue B为关于购物的对话,填出五个句子,内容较易,但很灵活,不容易得分,学生得分为2--4分,第7、8、10小题问题较多。
表现表现为对购物的交际用语缺乏巩固和运用,但总体效果还是很不错。
第七题:书面表达: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根据实际生活的体验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书面表达的能力。
该题选择了一个考生都熟悉的:谈论我的梦想,以I want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为题写一篇短文。
由于老师们的训练扎实,大部分学生得分较高,在9--12分之间,95%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0分作文很少,只有8人左右。
其中也出现一些不足:单词拼写错误,要点不全,时态运用错误,跑题,中文式英语或简单的单词罗列等。
三、教学反思:
1)好的方面:
有关于基础知识的试题学生做得较好,说明老师们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阅读方面,学生的正确率在72%左右,说明大部分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较强,补全对话正确率在75%左右,说明学生对一些日常交际用语掌握较好。
书面表达全方位提高,突破了以往的难点。
听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2)突出问题:
听力失分较多出现在听对话上,特别是一些数字和时间,错误较严重,说明学生只注重听的表面现象,缺乏在听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理解、思考、判断的能力;选择题失分也多存在于一些语法运用题上,完成句子和短文填空,综合性、知识性、语法性太强,给中等及中等以下学生阻力太大,书面表达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语法性错误,纯粹是一些中文式的表达方式等。
3)原因分析:
部分学生缺乏大量的听力训练,语法知识掌握较差,对语法的概念,尤其是时态方面非常模糊,平时中下层次学生对阅读方法及技巧的训练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主动提问,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
教师要帮助他们归纳英语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训练他们学习英语的毅力等,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加强听力训练,攻克学生的听力难点,尤其是听前准备:阅读全题,预测所听内容;听力进行中,边听边做笔记,细心推敲判断;听完后,果断抉择。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和科学的听力方法。
3、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语言知识和完成句子是中考必考题型,这是从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出发而设置的。
我们注重听说读写,但也不能忽视语法。
从答题反馈情况看,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依然薄弱,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在语法及课外阅读上花气力。
同时还应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尤其是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4、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在我们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流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应注意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真实、地道的英语,这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该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5、加强阅读教学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要多选用内容健康,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短文,要教会学生略读和扫读等方法,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进行短文填空和任务型阅读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分析能力。
6、在教学中还应注意英语习惯的表达法及其思维训练,特别注意习语和固定短语,并使其学以致用,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7、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耐挫力和抗难力,使他们坚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