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学案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

合集下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899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

2.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2 000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率领,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在被义和团围困。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并到处烧杀掠夺,无恶不作。

3.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八国签订了《》,其主要内容是:①经济:清政府赔偿白银亿两,以税收作担保;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清政府拆毁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到铁路沿线要地。

④外交:划定北京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中国完全沦为。

例1.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大国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从()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D.活动时间的长短例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D.保证禁止中国人民参加一切反帝活动2.《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练习l.1900年春,联合发动侵华战争的是()A.英法联军B.美英联军C.八国联军D.联合国家军队2.八国联军中的“八国”是指()A.俄、英、美、日、德、意、奥、法B.俄、意、美、日、德、奥、法、葡C.俄、英、美、日、德、法、意、荷D.英、法、德、意、美、日、俄、西班牙3.八国联军刚踏上中国土地就遭到惨败的一次战役是()A.定海之战B.镇海之战C.廊坊之战D.威海卫之战4.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在慈禧太后带领下仓皇逃跑的皇帝是()A.咸丰帝B.同治帝C.光绪帝D.道光帝5.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权益是()A.开埠通商B.割地C.赔款D.驻兵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同之处在于()A.清政府战败求和B.中同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中国人民被剥夺了自卫权利7.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20世纪初的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8.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赔款数目最多的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9.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B.赔款白银4.5亿两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0.下列外国列强的侵华战争中,侵略军攻占北京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1.阅读下列材料: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

历史第五课导学案

历史第五课导学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授课:曹六平,杨帆时间:一、学习目标: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掌握《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目标:二、教学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三、自学指导:1.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①年月,为镇压,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率领,进犯,在被义和团围困,死伤惨重。

②年月,八国联军攻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分析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直接:。

根本:。

3.《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年,清政府同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①经济上:;②政治上:;③军事上:;④外交上:。

危害:。

四、课堂达标1.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镇压义和团运动B.维护清王朝统治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D.迫使清政府妥协2.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3.1902年一位美国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认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表明当时:()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4.如果你担任历史纪录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美国使馆在举办舞会B.各国使馆林立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外国军队5.下列条约中,不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A.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6.下列条约中,使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辛丑条约》在影响上有何特点()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8.八国联军刚踏上中国土地就遭到惨败的一次战役是()A.青浦大捷B.慈溪战斗C.黄海战役D.廊坊战役9、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入北京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0、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不同点是()A、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B、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而发动C、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权力D、列强联合发动11、1900年6月,八国联军由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进犯北京。

原创2: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原创2: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说一说:结合史实说一说马克思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提示:国家要发展、人类要前进,就不能固步自封。今天,我们已经打 开国门,拥抱世界。强国之梦,腾飞中华,已在我们这一代中变成现实!

第5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史实, 2.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3.分析《辛丑条约》的签定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
让我们走进历史,翻开中国军民抗击英、俄、日、美、 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的一页,去领略那英勇悲 壮,令人震撼的一幕。
小结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规定中国人不准居住的在东交民巷不平等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是( D )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八国联军向北京进发
1、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 1900年6月
2、八个国家: 俄英法美 日意德奥
阅读下面图片
外义 国和 军团 队和 发清 生军 激在 战东
郊 民 巷 与
义和团手执大刀同侵略军搏斗 大为沽打口击守敌军人在义抗和击团联破军坏舰铁队路的和进电攻线
义和团运动
观看下列图片,叙述八国联军的罪行 北京城八在国八外联国国军联侵屠军略杀的者义炮逮和火捕团下的民燃义烧和团民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材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八国联军、义和团、清政府之间的关系,学会整理历史发展线索的方法。

通过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

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境引入教师出示教材p20导入框中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歌谣,提问:这是有关什么历史事件的歌谣?对该事件你了解哪些知识?鼓励学生尝试回答,小结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清朝末年,我国有 4.5亿人,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有一个的赔款数量也达到4.5亿两,意在让每一个中国人赔一两。

这是哪一个条约呢?这个条约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签订的?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寻找答案吧。

自主探究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学生在阅读课文、自主探究时,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互对探究的结论,同学之间进行互助学习。

(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要求学生将主要知识点在课本上划出,标记有疑问的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5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5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5课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主要涉及到“八国联军侵华”这一历史事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关于这场战争的知识点。

一、战争原因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期,英、法、德、美、俄、日、义、奥等八个国家先后侵入中国,掠夺了大量的财富。

而在1900年6月,中国民众和清政府发动了义和团运动,试图抵抗外国列强的侵略。

但是,这场起义被八国联军镇压,导致战争爆发。

二、战争过程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从天津进入北京,开始对北京进行猛烈轰炸。

随后,在联军的支持下,清政府决定向义和团宣战,并开始对民众进行屠杀和迫害。

随着战争不断升级,中国民众和义和团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由于武器装备和士气等因素的差距,他们还是被八国联军击败了。

然后,联军继续向其他中国城市进军,掠夺了大量财宝。

三、战争的结果八国联军在中国大规模屠杀和掠夺的行为引发了世界各地的反感。

与此同时,这次战争让中国民众对西方列强深恶痛绝,促进了爱国主义的发展。

而在清朝政府的弱化中,这更加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大量重要事件。

四、战争影响八国联军的侵华行为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清朝政府因无力抵抗八国联军而更加衰弱;在经济方面,联军掠夺了大量中国财富,使得中国的经济更加落后;在社会方面,则引发了中国爱国主义的发展,成为中国民族主义意识的重要里程碑。

总之,在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中,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事件。

通过这个反面的例子,我们更能深刻了解和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国家独立、民族尊严和和平发展等重要价值观。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班级姓名小组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2.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 15分钟)(一)自学教材 12分钟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2. 八国联军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请你说出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及八个国家。

3. 面对列强的侵略,义和团和清政府分别是怎样做的?各自的结果如何?4.《辛丑条约》何时签订?其内容(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及影响分别是什么?(二)自主检测 2分钟1.“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A.廊坊阻击战B.威海卫战役C.虎门战役D.黄海大战2.小林参加CCTV的“开心词典”节目网上答题活动,他回答的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他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瑷珲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三)我的疑惑 1分钟二、合作探究(15分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探究思考】(1)联系上面的图片,说出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说明了什么。

(2)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统治者做出了怎样的举动?这又说明了什么?材料二【探究思考】(3)《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4)《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界有何不同?(5)结合材料一、二,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三、当堂训练(10分钟)1.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 .镇压义和团运动B .维护清王朝统治C .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D .迫使清政府妥协2.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时间: 侵略者: 经过: 结果:
《 辛 丑 条 约 》
时间:
内容:
影响: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 背景: 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要进一步征服和控制中国 时间:1900年~1901年
侵略者: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①八国联军由西摩尔率领,进犯北京 经 过 ②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包围,死伤多人 逃回天津 ③随后攻占天津,1900年8月,攻占北京 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 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 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 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中增加了新的 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 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侵略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侵略新疆
反抗
林则徐、关天培英勇抗敌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黄海大战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1840—1842)
开始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大大加深半殖 民地化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学案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案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班级姓名组号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师寄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主备人:定稿时间:审核人:________使用时间:________编号:________学习目标1、知识: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

掌握《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2、能力:理解甲午战争引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借口绞杀义和团出兵侵华,结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讨论分析《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3、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02年前的国耻与苦难,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坚决反抗外侵的优良传统。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学习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学习难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温故知新:1、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阅读p 20“导言框”, 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

义和团在反教会斗争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3、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他们便拼凑八国联军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2.侵华起止时间:_________年—__________年目的、侵华国家、军队名称:_______________领队人:________________之战1900年8月,_______陷落,慈禧3.侵华过程:______大捷太后和光绪帝出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定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述本课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然后阅读课文提示,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

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

上面的歌谣就是当时传唱的。

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拼凑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二)指导学生完成学案预习导学:一、八国联军侵华学生回答
讲述“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强调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取得廊坊狙击战的胜利,挫败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所谓“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

义和团在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00年 8月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这是继四十年前(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后,北京城又一次为列强所占领。

(复习比较北京两次被列强占领的史实)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三)指导学生完成学案预习导学:二、《辛丑条约》学生回答
教师应提醒学生,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国家,除出兵中国的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之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共十一国。

教师应讲明两个问题:(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条约的主要内容,教材列举了四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归纳记忆。

第一,经济上,“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

第二,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第三,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第四,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对条约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而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本课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可以简单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进行列表归纳,结合活动与探究1进行小结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四)学生完成当堂检测
四、板书设计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
2、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二、《辛丑条约》
1、参与《辛丑条约》签订的国家及签订时间
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3、《辛丑条约》的严重危害
五、教学反思
指导学生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危害性的认识。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