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练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始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1、工商业改造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2、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3、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三大改造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6、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A.互助组B.家庭个体劳动C.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化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行赎买政策B.成立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一国两制”4、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

工人:改善 了劳动条件; 拥有了保障; 提高了生产 积极性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 业者:每年定 期可以拿到年 息、红利,同 时他们也成了 自食其力的劳 动者
社会:实现了和平过渡,维护了社会的稳 定
三、三大改造的完成
(1)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转变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①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 业上产的发展;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 要。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④农业合作化的 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2)时间: 1953年-1956年 (3)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
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 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所 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利息。年息 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赎买”政策
国家: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 义改造的创举
二、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三、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新民主义社会转变为
社会主义社会。
五、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 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 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 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共8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共89张PPT)
2、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从1954年起,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
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
概念解读: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国家先是通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
导入新课
上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 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 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 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是 怎么回事呢?他为什么要交给国家?他又是如何 交给国家的?学完本课大家就会明白!那么,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三大改造》。
思考问题
(1)土改后,农民(张老汉)还存在哪些困难 (2)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有哪些变化? (3)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思考问题
(1)土改后,农民(张老汉)还存在哪些困难 (2)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有哪些变化? (3)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1)缺资金、 缺劳动力、缺生产工具,难以抵御自然 灾害,一家一户也无法解决水利问题...
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背景)
思考问题
(1)土改后,农民(张老汉)还存在哪些困难 (2)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有哪些变化? (3)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1)缺资金、 缺劳动力、缺生产工具,难以抵御自然 灾害,一家一户也无法解决水利问题...
原因
(2) 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得 到了恢复和发展。②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 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5、阶段小结
背景: 原因)
形式:
农 业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

赎买政策Βιβλιοθήκη 实现和平过渡乐松生 同仁堂经理 率先实行公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 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私合营 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荣氏第二代 荣毅仁 荣氏第一代 荣德生
荣氏第三代 荣智健
三、三大改造的完成
1、时间: 1956年底 2、意义: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 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不足: 三大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 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
转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制
知识结构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总结回顾
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方法对此进 行改造?什么时候改造进入高潮? 3、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实 现了什么巨大的历史转变?有什么 重大的历史意义?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方法: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成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 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从1954年起
公私合营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阅读课文后,思考并回答:


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方法对此进行 改造? 3、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完成 了什么巨大的历史转变?有什么重大的 历史意义?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 (26张PPT)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 (26张PPT)

结果
1956年,毛 泽东在看农 民写给他的 丰收报喜信
农业合作化实 现后,农民代 表向党中央毛 泽东报喜
刘老汉的第二件烦心事儿
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帮助刘老汉的女儿呢?
刘国范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啦,可是 他又高兴不起来了,原来,刘国范的 大女儿早年进城,开了个手工作坊, 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女儿 一家的生活的举步维艰。
上海市工商业者家属代表写保证 书表示拥护私营
方式
1956年1月15日,南京市各行各业参加游行申请公私合营,资本家和私营业主高举“跑步 进入社会主义”的标语。
结果 公私合营
1955年上海信大祥绸布店 换上了公私合营招牌。
1955年上海市信大祥棉布 商店实行公私合营
1955年永安公司批准公私合营 后职工们积极进行资产清点
1
农业互助组——一般由几户至或十几户组成,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
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但由于换工互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
作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社员集体劳动,劳动产品统一进行分配。
1949年 笑逐颜开
原因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1950年,刘老汉的生活又有了巨变,让他更加喜出望外,会是什么事情呢? 土地改革,终于能够得到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这件事情会使全村人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 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干劲 儿十足地的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 刘国范一家乐开了怀!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全县、全 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刘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 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准备大干一场了!

第5课 三大改造 知识点

第5课 三大改造 知识点

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 改造背景。

-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分散经营难以解决水利问题、抵御自然灾害,也不能合理使用耕地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等,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 改造形式。

- 农业合作化。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 改造过程。

- 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发展阶段。

- 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是农民在个体经济基础上建立的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集体劳动组织。

-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取消土地分红,实行按劳分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

4. 改造结果。

-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 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但个体手工业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在生产和销售方面遇到许多困难,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 改造形式。

- 走合作化道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 改造过程。

- 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为生产合作。

开始时组织手工业供销小组或者供销合作社,这是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组织形式。

然后发展为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形式。

4. 改造结果。

- 1956年底,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 改造背景。

- 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

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需要将其纳入社会主义轨道,以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2. 改造形式。

- 公私合营。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

三大改造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三大改造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结合如图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从1953年起对哪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 改造?其改造主要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行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采取的方式) 农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 业:公私合营。
【解读图表 把握变化】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
5.“这一独创性经验,不仅争取到了大多数民族资本家的配合,有利于接受改造, 而且能继续发挥私营工商业的积极作用。”其“独创性经验”指的是( B )
A.孤立富农 C.互助作
B.和平赎买 D.没收资本
6.如图所示为1956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 )在各领域所占的比 例。这意味着( C )
项目 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商业零售 95.8% 4.2%
工业产值 100% 0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各种经济成分比例情况。 我国私有制经济成分的比例小,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比例大。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 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
某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涮羊肉嚼不烂了;
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烤鸭也不好吃了……”此材料表明三大改造( B ) A.造成了产品质量的普遍下降
B.存在着过急过粗过快的问题
C.遭到所有资本家的强烈抵制
D.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10.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社会发生了20世纪以来继伟大的辛亥革命后又一次历史 性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识读图片 明确方式】 材料一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 历史第5课 三大改造 (共14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 历史第5课 三大改造 (共14张PPT)
材料 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 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 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 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 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 告》
三大改造——【农 业】
材料 随着工业建设和城市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 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 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 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三大改造——【农 业】
1955年10月4日至1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届六中全 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到1958年春在 全国大多数地方基本上普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实现半社会主义 合作化。会后,农业合作化运动急速发展,仅3个月左右的时间 就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 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到农户总数的87.8%,基 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 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三大改造——【手工业】
背景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手工业生产小组
组织 ➢手工业供销生产社
形式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方法 从供销入手,实行生产改造
步骤 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
结果 1956年底改造基本完成
三大改造——【资本主义工商 业】
官僚资本企业—— 一并没收
外资在华企业—— 直接接管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农民 个体手工 改造前 占有 业者占有
私人资本家 私
占有

改造后 集体所有 集体所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私合营的成果
者一 公九 私五 合六 营年 申上 请海 书工 商 业
公私合营的成果
天津第一家公私合营金融机构
公私合营的成果
亨达利钟表公司
中国辽菜楼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师我国著名的重要名牌老店,创办于 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 而闻名好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 党和人民政府繁荣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 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 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 作为受皮公私合营 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 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 的高度赞扬。公私和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 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 为我国最著名的重要企业之一。
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化
农民为农业合作社挂牌
报名参加合作社。
农业实现合作化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手工业的改造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 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主要采取 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到里1956年底, 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 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
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 立的标志是 三大改造的完成 。
5、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主要把分散 个体农民 组织 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集体化 , 走 农业生产合作社 和共同富裕 的社会主义道路。
巩固练习

选择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第五课
三大改造
农业的改造 手工业的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三大行 业的社 会主义 改造
1、农业: 2、手工业:
3、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的改造
时间: 原因: 形式: 结果:
从1953年到1956年底 1、土地改革后,农业仍然是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2、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业改造基本完成。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时间:1954年--1956年 形式:公私合营 政策:和平赎买,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 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 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 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合营,企业的 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 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 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 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 过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商标
同仁堂的新貌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 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 在什么缺点?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 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 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 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
三大改造的不足之处
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也存在着要 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 点。
C
巩固练习

动脑筋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 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 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1、三大改造的含义:三大改造是指对____、____、____的 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把____转变为____。 3、时间:从____年到____年底。 4、农业改造的原因?(1、2、) 5、农业改造的形式是建立____。结果:1955年底,全国掀 起____的高潮。 1956年,农业改造基本完成。 6、手工业改造形式:_______________ 7、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形式:______。政策:_______,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8、三大改造的影响(意义)?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 向毛泽东送喜报。
赎买的形式有两种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 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 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 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 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 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 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 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 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