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食物作物,但它往往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方法。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并分点列出如下:一、病害的防治方法:1. 枯萎病:枯萎病是马铃薯的常见病害之一。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的种植密度、保持田间的良好通风等。

2. 霜霉病:霜霉病对马铃薯的破坏性很大,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及时采用药剂喷雾进行预防和控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严格清洁田间工具等。

二、虫害的防治方法:1. 蚜虫:蚜虫是马铃薯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会导致马铃薯的生长不良和减产。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虫品种、定期翻腾土壤、合理使用生物农药等。

2. 马铃薯夜蛾:马铃薯夜蛾会危害马铃薯的叶片和茎部,造成严重的减产。

防治方法包括安装灯光诱虫器、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喷雾、改变作物的生长季节等。

3. 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幼虫啃食马铃薯根部和茎部,造成马铃薯的减产和损失。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过度生长的马铃薯植株、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等。

三、综合防治方法:1. 定期巡视:农民应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危害和症状。

这有助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有效减少损失。

2. 混作栽培:农民可以适度采用混作栽培的方式,将马铃薯和其他庄稼植物混合种植。

这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免疫力。

3. 种植健康种薯:选择健康种薯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健康种薯能够降低病虫害的传播风险,确保产量和质量。

4. 土壤改良: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可以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虫害能力。

添加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和微生物制剂等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强马铃薯的免疫系统。

5. 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虫害能力,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农民应该按照土壤肥力情况进行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施肥。

总结起来,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涉及病害和虫害两个方面。

对于病害的防治,农民可以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喷洒药剂等。

马铃薯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然而,由于其生存环境广泛,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因此,对于马铃薯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识别常见的马铃薯病害1. 马铃薯晚疫病晚疫病是最常见的马铃薯病害之一,主要侵害马铃薯的地下茎部分。

其特点包括叶片转黄、干枯、腐烂,地下茎呈现黑褐色。

在防治晚疫病方面,可以采取农药喷洒、早熟栽培等综合治理措施。

2. 马铃薯黑腐病马铃薯黑腐病主要由烟草野生茎黑腐病菌引起,其特征是马铃薯地下茎患处呈现黑褐色,有恶臭味。

在防治方面,可以进行消毒、深耕、翻土等措施,以减少病原体存活的机会。

3. 马铃薯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特点是在马铃薯块茎表面形成黑色斑点,严重时可导致马铃薯变软腐烂。

在防治炭疽病方面,可以选用抗性品种进行种植,并注意加强农田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二、识别常见的马铃薯虫害1. 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是马铃薯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马铃薯的地下茎为食,会导致马铃薯减产。

为了防止甲虫的侵袭,可以在田间采取施加农药、定期翻耕等措施。

2. 马铃薯象甲马铃薯象甲是马铃薯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以马铃薯块茎为食,导致马铃薯受损。

为了防治象甲虫,可以使用具有毒杀作用的农药,或者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寄生性线虫等。

3. 马铃薯蚜虫马铃薯蚜虫又称为桃蚜虫,是一种以植物汁液为食的害虫。

在大量繁殖时,会导致马铃薯凋萎、叶片卷曲等。

为了控制蚜虫的扩散,可以采取农药喷洒、灌溉正常等综合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措施在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中,综合施策是最有效的方法。

具体措施如下:1.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在种植时,选择具有一定抗病虫害能力的马铃薯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农田管理:加强农田的管理,保持良好的排水条件,防止水分积聚,减少病害的滋生。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虫害能力,尽量减少使用过量肥料,以免引起病害滋生。

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农药防治

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农药防治

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农药防治种植土豆需要进行农药防治来预防和控制多种害虫、病害和杂草。

以下是常见的土豆农药防治措施及其使用情况的详细介绍:一、害虫防治:1. 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是其主要害虫之一,可通过使用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毒死蜱、敌敌畏等。

在播种前或幼苗阶段使用种衣剂,对土壤中的甲虫幼虫起到初期防治作用。

在盛花期和盛果期使用叶面喷洒剂进行防治,以控制成虫的数量。

2. 蛴螬:蛴螬主要危害土豆的地下茎,可通过土壤喷洒剂进行防治。

如马拉硫磷、氯仿磷等。

3. 马铃薯斑潜蝇:马铃薯斑潜蝇危害马铃薯的地下茎和茎叶。

封闭式土壤处理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使用三氟氯氟褪拉蚜胺等土壤喷洒剂进行针对性防治。

4. 马铃薯蚜虫:马铃薯蚜虫会引起马铃薯叶片卷曲、变黄等现象,严重时会影响产量。

可使用有机磷、吡蚧菊酯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5. 马铃薯毒菌虫:马铃薯毒菌虫危害马铃薯的茎叶,使其发黄、畸形等。

常用的农药有乙氧对硫磷、乙氧对硫菊酯等。

二、病害防治:1. 水泡病:水泡病是土豆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种子传播。

可在种前用75%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进行种衣剂处理。

另外,也可使用多菌灵、草铵螺菌素等进行叶面喷洒。

2.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最具破坏力的土豆病害之一,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可使用22.5%金露津可湿性粉剂、50%烯菌酯等进行防治。

3. 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主要侵害叶片和茎。

可使用72%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烯菌酯等农药进行叶面喷洒。

4. 银斑病:银斑病主要影响马铃薯的地下茎。

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种衣剂处理。

此外,也可使用2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土壤喷洒。

三、杂草防治:1. 干扰素:可通过施用干扰素来防治土豆田中的一些杂草。

干扰素可通过抑制草本杂草的调节物质,控制杂草生长。

使用干扰素可以减少对土豆生长的竞争,提高土豆产量。

土豆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

土豆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

土豆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土豆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一、土壤病害防治技术1.1 象牙病防治技术对于土壤中出现的象牙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技术:1.轮作种植:避免连作,至少三年不种植土豆;2.施用有机肥料:增强土壤肥力,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3.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的传播;4.控制灌溉:避免土壤过湿,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5.使用抗性品种:选择抗性较强的土豆品种种植。

1.2 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根结线虫病是土壤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下面介绍几种防治技术:1.轮作种植:与象牙病相同,轮作是减少根结线虫滋生的重要措施;2.施加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提供丰富的养分,增强植物抵抗力;3.使用熏蒸剂:在病区进行熏蒸处理,杀灭根结线虫;4.挖除病株:及时挖除患病的土豆植株,减少根结线虫扩散;5.控制土壤水分:适当控制土壤湿度,避免过湿过干。

二、病害防治技术2.1 花叶病防治技术花叶病是土豆上常见的病害,以下是几种防治技术:1.选择健康种薯:使用健康无种薯进行种植;2.使用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花叶病特性的土豆品种;3.剪除病叶:及时剪除患病叶片,减少传播;4.组织培养消毒:将种薯进行组织培养,有效杀灭潜伏在种薯中的;5.进行检测:在种植前对种薯进行检测,确保无病种植。

2.2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以下是几种防治技术:1.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晚疫病特性较强的土豆品种种植;2.喷洒药剂:在发病初期喷洒杀菌剂,有效控制病情发展;3.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多,合理施肥可减少病情发生;4.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患病植株,减少病菌传播;5.控制湿度:避免土壤过湿,保持植株干燥。

三、虫害防治技术3.1 叶蝉防治技术叶蝉是土豆上常见的虫害之一,以下是几种防治技术:1.遮蔽网阻挡:使用遮蔽网覆盖土豆田,阻挡叶蝉的飞行;2.黄板防治:在田间设置黄板,吸引和捕捉叶蝉;3.喷洒农药:在成虫密集的区域进行喷洒农药;4.疏损施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疏松土壤,减少病虫害发生;5.清理杂草:清理田间杂草,减少叶蝉的滋生和寄生。

马铃薯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影响。

下面是马铃薯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1. 霜霉病霜霉病是马铃薯上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

主要特征包括叶片上出现灰色至黑色斑点,逐渐扩大形成羽状斑块。

严重感染时,叶片会枯黄、枯萎甚至脱落。

防治霜霉病的方法包括:-定期除草、保持地面整洁,减少病害的传播。

-使用抗霜霉病品种,如“雅尔特”、“卡塔琳娜”等。

-喷洒有效的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等,定期进行防治。

2. 白粉病白粉病是马铃薯另一常见的病害。

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和茎部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受害部位严重时会变黄、干枯。

防治白粉病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白粉病的品种,如“保护者”、“芬迪拉”等。

-提高通风条件,保持马铃薯生长环境的干燥和透气。

-喷洒有效的杀菌剂,如乙酰唑酸锌等,以控制病害的发展。

3. 疫霉病疫霉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之一,也被称为坏疽病。

主要以地下茎块为主要受害部位,表现为褐色斑点,渐渐变为黑色,并有腐烂的现象。

防治疫霉病的方法包括:-使用无病害的种薯,避免病害的传播。

-增加土壤通风,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如敌草灵等。

4. 疮痂病疮痂病是马铃薯的常见病害之一,病害表现为地下茎块被粉尘状的菌丝包裹,形成黑色疮痂。

严重时,地下茎块会腐烂并受害部分扩大。

防治疮痂病的方法包括:-选择健康的种薯,避免病害的传播。

-保持马铃薯生长环境的干燥和透气。

-合理施肥,增加植株的抵抗力。

马铃薯常见的病害包括霜霉病、白粉病、疫霉病、疮痂病和褐斑病。

选择抗病品种、保持生长环境的卫生和湿度适宜、喷洒杀菌剂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治这些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Z i x u n t a i马铃薯是传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不断推出新的脱毒种薯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有了不少的提升,但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不可小看的,现在正是马铃薯病虫害田间防治的主要阶段,现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就我地区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和综合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一、早疫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

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大斑。

病菌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该病易发生流行。

综合防治要点:1、加强栽培防治,增施有机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作物抗病力。

2、发病初期用科能600-800倍、灭菌宝500-800倍、锌而浦500-800倍、细星500倍、施疫安600-800倍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二、晚疫病该病叶片、茎、薯块均可受害,通常在开花前后出现病症。

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渍状绿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边缘为水渍状,有一圈白色霉状物,在叶的背面长有茂密的白霉并形成霉轮。

干燥时病斑变褐且脆,无霉层。

晚疫病的流行与气候条件、生育阶段密切相关。

结薯后如遇连绵阴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病害在10天内可传遍全田,损失严重。

综合防治要点:1、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拨除,地面撒施石灰。

2、发病初期选用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三、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该病造成薯块变小、产量锐减、品质下降。

马铃薯病毒病是毒源不同,症状表现为普通花叶病、重花叶病、皱缩花叶病、卷叶病、纤维块茎、丛枝等不同症状。

普通花叶病由马铃薯X病毒侵染致病,条斑花叶由马铃薯Y病毒侵染致病,皱缩花叶病由(X+Y)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

病毒在病薯中越冬,下年产生病株,借蚜虫或汁液磨擦健株进行再侵染。

高温、干旱年份蚜虫发生量大病害发生重。

(完整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无删减范文

(完整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无删减范文

(完整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病虫害防治引言马铃薯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然而,马铃薯病虫害在种植过程中经常成为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科学有效的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并提供一些防治措施。

一、常见的马铃薯病害1.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与症状马铃薯晚疫病由半知菌属真菌引起,主要通过孢子传播。

感染的症状包括叶片上的水渍、暗绿色斑点和腐烂。

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 合理轮作- 定期喷洒药剂2. 马铃薯早疫病病原与症状马铃薯早疫病由水霉菌引起,病原主要通过孢囊和卵孢子传播。

感染的症状包括叶片上呈现水渍和暗绿色斑点。

防治措施- 清除感染的植株- 合理灌溉-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3. 马铃薯黑腐病病原与症状马铃薯黑腐病由细菌引起,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感染的症状包括叶片和块茎上的黑色腐烂。

防治措施- 防止受伤和病菌侵入- 块茎的消毒处理- 喷洒有效的杀菌剂二、常见的马铃薯虫害1. 马铃薯蚜虫病虫为害与症状马铃薯蚜虫主要以叶片为食,造成叶片黄化和卷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供应。

防治措施- 定期巡查,发现早期虫害- 合理使用昆虫杀手- 积极控制蚜虫的寄生性天敌2. 马铃薯甲虫病虫为害与症状马铃薯甲虫以马铃薯叶片和幼苗为食,造成叶片的腐烂和凋落,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防治措施- 建立甲虫诱捕装置-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 合理灌溉和施肥3. 马铃薯斑点叶甲病虫为害与症状马铃薯斑点叶甲以叶片为食,造成叶片的斑点和凋落,给植株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防治措施- 修剪病叶- 喷洒合适的杀虫剂- 增加天敌的数量三、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种植抗病、抗虫的马铃薯品种- 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防止病虫害的持续流行- 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虫源- 定期巡查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注意使用安全和环保- 积极引入天敌,增加生物防治力度-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防治水平结论马铃薯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保证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提高。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物作物之一,然而,由于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和增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范围内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之一。

该病由真菌引起,主要侵袭马铃薯的叶片和茎部。

为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选择抗性品种:选用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2. 药物喷雾:及时喷雾芽孢霉素等药物,以控制病害的扩散。

3. 土壤消毒: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杀灭潜伏在土壤中的病菌。

4. 清除病株:将已感染的植株及时清除,以避免病害的传播。

二、马铃薯斑点病马铃薯斑点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特征是在叶片上出现明显的斑点。

为了预防和控制马铃薯斑点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健康种薯:选用无病害的种薯进行种植,以避免病毒传播。

2. 虫害防治:加强马铃薯田间的虫害防治,以减少病毒媒介的虫害数量。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加植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病毒的几率。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马铃薯叶片,一旦发现斑点,及时进行控制。

三、马铃薯蚜虫害马铃薯蚜虫是马铃薯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植物汁液为食,严重的危害了马铃薯的生长。

为了防治马铃薯蚜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瓢虫、蚁狮等,来控制蚜虫数量。

2.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控制蚜虫的繁殖和扩散。

3. 清除杂草: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减少蚜虫的栖息地。

4. 间作种植:马铃薯与一些具有蚜虫防治作用的作物进行间作,减少蚜虫的侵害程度。

综上所述,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措施,从防范和控制的角度出发,确保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同时,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最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科研成果,不断优化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效果,保障农民的利益和粮食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马 铃 薯 晚 疫 病
马 铃薯 黑胫 病 主要 依 靠 带 菌 种 薯 传 播 ,通 过 伤 口侵 人 。 其 发病 与温 度 和 湿 度 有 密 切 关 系 , 高 温 利 于 发病 , 土 壤 过 湿 时 也 易 引 起薯 块 大 批 腐 烂 , 造成严重的侵染。
2 . 防治 措 施 ( 1 1 选 用 无 病 种 薯 或幼 壮薯 整薯 播 种 。

马 铃 薯 早 疫 病
1 . 症 状 及 发 生 规 律
马铃 薯 早 疫 病 病 原 菌 属 半 知茵 类 。 早 疫 病 菌 源 可 以在 植
现 出不 正 常 的 、 凹陷的 、 大小不一的 、 紫 褐色 的 区域 。
2 . 防 治措 施
株 残体 或 其 他 寄 主植 物 上 生 存 。病 菌在 潮 湿 的 情 况 下( 降雨 、 灌溉 、 长 时 问 露 水1 , 在 受 感染 的 植物 表 面产 生孢 子 , 其 存 活 温 度范围广, 并 南风 力 传 播 。早 疫 病 产 生 的孢 子 比 晚疫 病 少, 通 常 比晚 疫 病 发生 早 , 但 其 生 长传 播 却 更 少 地 依 赖 于 叶片 表 面 的 长时 间 潮 湿 而且 发展 速度 较 慢 。 早 疫病 的受 害 部 位 最 初症
长, 保 证植株 需要的水肥 条件, 促 进 植 株 生 长健 壮 , 提 高 其 抗
病能力。
小, 心 叶黄 化 、 变小、 卷曲, 茎基部及根部变黑 、 腐烂 。 腐烂 处 有 臭味。 病 株 极 易 从 土 中 拔 出, 多半死亡。 病 薯 从 脐部 开 始 变 黑 ,
向髓 部 呈 放 射 状 扩 展 , 并产生黏液, 有臭味。
马 铃 薯 晚 疫 病 的症 状 在 不 同 地 区 及气 候 条 件 下 各 不 相
同, 但 在 大 多数 情 况 下 , 最 初 的症 状 是 暗 绿 色 圆 形 浸 水 的 小 斑 点, 经 常 出 现 在 较 底 层 的 植 株 叶 片 上 以及 围绕 在 叶尖 和 叶 缘
上, 然 后 再 向 整个 叶 面扩 散 。 在 潮 湿 的 环 境 中 , 叶 片的 背 面 可 能 会 有 白色绒 毛 出现 在 病 斑 的 边 缘 。 受 侵 染 的 块 茎表 面会 呈
( 2 ) 收获后深耕灭茬, 减 少 翌 年初 侵 染 源 。 ( 3 1 马铃薯封垄后, 植 株 生 长稳 定 期 开 始 , 每隔 1 0天 喷 施 1 次 保 护 性 杀 菌 剂 一 百菌 清 7 5 %- n l 湿性粉剂 6 0 0 ~ 8 0 0倍 液 。
在田问发现早疫病症 状时及时喷施治疗性杀 菌剂 8 0 %代 森 锰锌 可湿性粉刺 8 0 0倍 液 或 6 4 %杀 毒 矾 可 湿 性 粉 剂 5 0 0倍 液, 每 7灭喷 1玖, 共 喷 3次 。
植保 1 } : 肥
Z i i 》 戡将《 艚 鸵i
马铃薯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王 秀珍
黑 龙 江 省 萝 北县 引进 人 才管 理 中心
马铃薯易受早疫病 、 晚疫病 、 黑 茎 病 危 害, 对 产 量 和 质量 造 成 严 重 影 响 。 尤其 近几 年引 进 的 大西 洋 、 夏 波蒂 等早 熟 马 铃 薯 品 种 更 容易 受 到 马铃 薯 黑 胫 病 、 早疫病 、 晚疫病的侵害, 从 而 对 产 量 和 质 量 造 成 严 重 的影 响 。 为 了将 损 失 降 低 到 最 小 程度, 必 须 采 取 相 应 的 防 治 措 施 。现 针 对 常 见 病 害 的症 状 及 发生 规 律 , 提 出相 应 的防 治 措 施 , 以期 指 导 萝 北 县 马 铃 薯 生 产
马铃 薯早 疫病 的 症 状 通 常 在 植 株 处 于 逆 境 时 期 易 发 生 . 而这 些 逆 境 经 常 来 自于 缺 肥( 如 缺 氮 及 其 他 营 养) 、 气 温偏高 、 植株 缺 水 、 生长衰弱。
2 . 防 治 措 施
( 1 ) 加强栽培管理。 要 尽 可 能减 少 马铃 薯 在 逆 境状 况 下生
达到 优 质 高 产 的 目的 。

或 灌 溉 的 值 株 在 密 集的 叶 冠 底 下 形 成 一 个 潮 湿 凉 爽 的 微 环 境, 该病 也 会 发 生 。病 原 能 够 在 叶 片 中迅 速 传 播 , 侵入 健康 的 叶 片组 织 , 产生新生孢子。一旦植株受到感染, 感 染部 位很 快 会 产生 可 由空 气 和 水传 播 的孢 子 , 进 行 再 度传 染 。
状 是 有 角 的 黑 色 小 斑 点, 随 着 受 害 部 位 的扩 大成 熟 , 病 斑 逐 渐
( 1 1 播种健康种子, 种薯最好单收 、 单存 、 单藏 。
( 2 ) 监控 天气 状 况 , 尤 其 是 8月 , 以便 在 需 要 时 采取 预 防措
施。
( 3 ) 开 花 前 后 定 期 喷施 保 护 性 杀 菌 剂~ 百 菌 清 7 5 % 可 湿 性 粉刹 6 0 0倍 液 , 当环 境 有 利 于 病 害 发 生 时 , 使用 5 8 %甲 霜 灵
变 成 一 系 列 凸 凹 不 平 的 同 心 圆 ,在 叶 缘 处 有 褪 色 的 枯 黄 组
织。
锰锌可湿性粉剂 8 o 0倍 液 或 6 4 %杀 毒 矾 可 湿 性 粉 剂 5 0 o倍
液 进 行 系统 性 防 治, 每 隔 7天 喷 1次 。尤 其 在 植 株 快 速 生 长
期, 植 株每 隔几 天会 成 倍 地 生 长, 所 以 关 键 在 于 预 防 新 生 叶 片 受 到病 菌孢 子 的侵 染 。 三、 马 铃 薯 黑 胫 病 1 . 危 害 症 状 及 发 生 规 律 属 细 菌性 软 腐 病 害 , 侵 染茎和块茎, 种薯从发芽到生长 看 期均可被侵染, 而 以 幼 苗 最 多 。最 明显 的 症 状 是 病 株 明 显 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