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9加几 练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练习课教学反思(最新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练习课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练习课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练习课教学反思篇一:一年级数学《9加几》练习课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9加几》练习课教学反思上完了《9加几》的练习课,感触很多,我及时进行了反思,当初在设计《9加几》练习课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9加几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
学生已经知道运用数一数的方法和凑十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因此设计该课程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情景教学法,主要特点如下: 1、联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延伸本单元的主题,继续运用情景羊村运动会,喜洋洋用气球布置羊村的情景,让学生充分观察列示解决问题,把学生通过闯关的形式赢得羊村运动会的门票,进到羊村,参观吃美食等一个完整的故事,使学生对本节练习课充满兴趣。
通过羊村运动会的小故事,把9加几的教学知识运用到其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各个教学环节没有打破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减少了教师组织课堂的时间与精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列举出9+1到9+9的算式,让学生直观来观察这些算式之间的规律的关系,简单渗透函数的思想,学生通过观察,能发现一个加数变大,和也会随之增大。
以及熟练运用凑十法。
通过村长出题,学生回答的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一年级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
3、在进行了一些基础练习和巩固之后,开始出示一些提高性的题目和口算,让学生通过本课所得的规律等来熟练运算9加几。
最后出示了一个水果沙拉会,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在来算口算吃水果,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最后让学生完成书本上的题目,由思考转到实践中来,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课程的设置我做到趣味性参与性生活化。
但是在课堂中留给学生书写的时间不是特别充足,只完成书中的题目,应该在扩展方面做到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桃子,没有突出扩展方面,所以锻炼学生思维的提高值得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在此方面多些改进。
《9加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PT课件(第8.3课时)

10
巩固练习
摆一摆,算一算
14 4
16 16
巩固练习
做一做
9 + 1 + 2 = 12 9 + 3 = 12
9 + 1 + 5 = 15 9 + 6 = 15
9 + 1 + 8 = 18 9 + 9 = 18
巩固练习
做一做
9+
2 = 11 4 = 13 6 8
2 4
3 0
3 6
4 2
4 8
5 4
7
7
1 4
2 1
2 8
3 5
4 2
4 9
5 6
6 3
8
8
1 6
2 4
3 2
4 0
4 8
5 6
6 4
7 2
9
9
1 8
2 7
3 6
4 5
5 4
6 3
7 2
8 1
新知探究
× 123456789
11
2
4
3
9
4
16
5
25
6
36
7
49
8
64
9
81
新知探究
正方形数
新知探究
活动1:
1. 找一找,找到位置送回家。 2. 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3. 贴一贴,完成作品贴到展板上。 4. 赏一赏,欣赏其他作品。
×123456789 1 2 3 4 5 6 7 8 9
新知探究
→横看
×1 2 3 4 5 6 7 8 9
1123456789
2
2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9加几》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9加几》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内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9加几》。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以及“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的运用,并迁移到“8加几”、“7加几”等后续学习中,为学习更复杂的加减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9加几时的应用,能正确、熟练地进行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凑十法”在9加几中的应用,并能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凑十法”进行9加几的计算。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及“凑十法”的基本概念,但将“凑十法”应用到9加几的计算中还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方法的引导和练习的巩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开始上课,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
- 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学习主题:“9加几”。
-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9加几的情况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实例。
2. 新课探究- 情境引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苹果篮,里面有9个苹果,再拿出几个苹果问学生:“如果我再加入3个苹果,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 探究过程:- 引导学生用学具(如小棒)进行实际操作,模拟9加3的过程。
- 小组合作讨论,尝试找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 分享并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如:数数法、凑十法(9和1凑成10,再加剩下的2)。
- 巩固练习:出示几道类似的题目(如9+2、9+4等),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分享计算过程。
3.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发现“9加几”的加法规律,并尝试总结。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课件

3
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9+7=16
10
1
6
你还能从图中提 出哪些数学问题?
看大数,分小数, 凑成十,算得数。
火车火车哪里开?
9 6= 9+ +4= 3= 7= 2= 9 + 8= 9= 5=9107
1
6
16
9
10
3
1
2
12
9
10
8
1
7
17
11
14
15 13
17
12 18
16
看大数,分小数, 凑成十,算得数。
9+7= 16
先放进1盒凑成 10,10+3得13。 1,2,3….12, 13,一共有13 盒。
9,10,11,12, 13,一共有13 盒。
盒子里有9盒
牛 奶 牛 奶 牛 奶 牛 奶 牛 奶 牛 奶 牛 奶 牛 奶 牛 奶
盒子外有4盒
牛 奶 牛 奶 牛 奶 牛 奶
10盒
3盒
9+4=13
10
?盒
学习目标:
学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 初步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思 维能力。
什么是凑十法?
凑十法是计算加减法的一种基本 思想,我们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看 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余。
9+(1)=10
9+1+4=(14)
9+1+1=(11)
9+1+7=(17)
1
3
10 8 □
10
10+9= 10+5 =
10+ 6 = 10+4=
10+8 =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9加几(第1课时)-3学习任务单

与快捷,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3.在探究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前学习准备
圆片、小棒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请你结合图,或者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学习任务二】
摆一摆,算一算。
【学习任务三】
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连起来。
经历9加几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凑十法体会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初步渗透转化思想3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
学期
上
课题
9加几(第1课时)
教科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第1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9加几(凑十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9加几(凑十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9加几(凑十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主要涉及第九章第三节“9加几”的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凑十法”的概念,掌握“9加几”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凑十法”熟练进行“9加几”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方法。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凑十法”进行“9加几”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际情景,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9个苹果,又买了几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9加几”。
2. 讲解“凑十法”: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9加几”的算式,如“9+6”,然后向学生解释“凑十法”的原理,即“9加1等于10,然后再加5等于15”。
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计算过程。
3. 例题讲解:给学生展示几个“9加几”的例题,如“9+7”、“9+8”,并运用“凑十法”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凑十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9加几”的练习题,如“9+6”、“9+7”,并引导学生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巩固练习: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些“9加几”的题目,让学生快速回答,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凑十法”的掌握。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凑十法”在计算“9加几”时的运用,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9加几(凑十法)”板书内容:9 + 1 = 109 + 2 = 119 + 3 = 129 + 4 = 139 + 5 = 149 + 6 = 159 + 7 = 169 + 8 = 179 + 9 = 18七、作业设计(1)9 + 6 =(2)9 + 7 =(3)9 + 8 =2. 请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9加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9加几(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1. 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9加几的应用。
教学重点:1. 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9加几的应用。
教学难点:1. 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9加几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卡片、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讲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边讲解边演示。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9加几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部分学生对9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其次,课堂练习题的难度可以适当提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挑战精神。
最后,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以上不足,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适当提高课堂练习题的难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挑战精神。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9加几练习课》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9加几练习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9加几练习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对9加几的认识和计算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但是,对于9加几的情况,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9加几的概念,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9加几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9加几的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和理解9加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和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通过实物、图片和动画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3.练习与交流: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巩固和提高9加几的计算能力。
4.应用与拓展: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