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论教师身教的作
谈教师的身教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班主任是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
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
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为人师表李岚清副总理最近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
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地;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
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
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二、身教重于言教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
应该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台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表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活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下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
如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
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敬业精神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
关于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议论文

关于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议论文
韩愈曾言:师者,因此传道受业答疑解惑也。
能为师者,方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能做师者,方要德才兼备,终生学习;能成师者,方要教授人性,叙述理道;能当师者,要能专家教授课业,解答困惑;能担师者,必需教之以礼,授之以渔。
在新世纪,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名师,你必须以身作则,敬业,关心你的同学,重视他们。
在新时代,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你必须热情地对待你的职业,细心地对待你的课业,友好地对待你的朋友,虚伪地对待你的同学。
孔子有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最可贵的是身体力行。
儿童和青年学生,除了向书本学习,主要是向老师学习。
在他们心中,老师的话就是真理,老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老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体现。
教师的榜样很重要。
教师的思想、行为、风格和素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
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一个好的老师,要在“言传身教”之外,高度重视“榜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从老师那里学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作为人类生命的工程师,祖国花朵的园丁,基础教育的学者,优秀人才培养的督导,教师必须谦虚、自信、自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无论何时鼓励自己,都要时刻督促自己跟上高标准。
春天的蚕会一直织到死,每晚蜡烛都会把灯芯抽干。
老师默默无闻,敬业精神更让人敬佩;老师全心全意、吸引着人们的敬佩、迷恋、鼓舞和歌唱。
浅论班主任工作中的“身教”

浅论班主任工作中的“身教”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具体负责班级的日常事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教育,是与学生接触最广泛,沟通最直接的人。
好比从一个孩子的优劣可以看出该生家庭教育的得失一样,班级管理也是反映班主任工作的一面镜子。
一个班级管理的好与差,决定因素还是在班主任。
对学生实施管理,需要师生间的心理磨合和情感的相互认同。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人性化的科学管理,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的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言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纠正缺点、表扬优点、鞭策后进、鼓励先进等都是通过班主任的谆谆教导来实施的。
语言的交流、沟通,可以化解矛盾、消除隔阂、解开情感疙瘩。
“春风化雨”,收到良好的效果。
富于启迪、励志的言教也往往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但另一方面,班主任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又并非是一件件的物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对他们的教育,不仅需要用言教来正确引导,循循善诱;而且还要潜移默化,激发学生自身的潜意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因此,言教之外,还需身教。
1“身教”的意义和作用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说的好,不如做的好”的说法。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身教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身教是言教的最重要补充。
言教虽然直接,快捷,但时间长了,难免会显的枯燥,死板,收效反而不佳。
这就跟再怎么可口的饭菜天天摆在面前也会让人提不起食欲一样,实际管理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班主任不遗余力的反复说教,晓之以理,恩威并施;另一方面却是受教育者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我行我素。
更有甚者阳奉阴违。
究其原因还是言教的方式千篇一律,语言、强调重复过多,学生感到乏味枯燥。
这时,我们不防用身教来补充言教。
教育者通过直观性强,示范作用明显的行为让受教育者反观自省,改正自身的缺点错误。
谈教师的身教示范作用

谈教师的身教示范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道德、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和精神人格的影响者。
教学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不应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应该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方法,以及做人的准则和能够支撑人一生的强大精神动力。
教师劳动的过程,说到底就是教师以自身的思想、情感、信仰、习惯和知识通过各种行为来影响学生的过程,一个好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往往是父母都深感不如的。
如果教师思想进步,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有为事业献身的精神,那么他的学生往往会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由对教师品格的认同进而促成自己道德的同化,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具有很强的内化力和长效性,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那么,在学生心目中,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形象,从调查分析的结果看,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师德高尚,品格高洁教师是构筑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其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
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教育劳动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热爱和忠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不懈追求和奉献。
教师处于全部教育过程的最前沿,不管处于什么环境,面对什么教育对象,负担着什么教育任务,都要始终不渝的追求事业目标,要以自己的高尚品格塑造学生的人格,而教师高尚品格的力量特别表现在他无私奉献的事业心上,强烈的事业心是当好教师的前提。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首要条件,是教师崇高道德情操的基本表现。
高尚的师德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基础,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必须为人师表。
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青年学生,他们正处在思想逐步成熟的时期,有相当大的模仿性和可塑性。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教授知识,而且首先要在人格、品质上给学生良好的影响。
以身作则的优秀教师

以身作则的优秀教师教师是社会的栋梁,是塑造未来的重要力量。
作为教育者,身为优秀教师的标准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成为学生的榜样。
优秀教师能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引导学生,从而塑造他们的品格,培养他们的能力和道德修养。
本文将探讨以身作则的优秀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并以不同角度分析其具体表现。
首先,以身作则的优秀教师在道德品质上给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
优秀教师意味着秉持高尚的道德准则,对学生及他人都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教师在课堂内外都应具备诚实守信、正直宽容的品质,以此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例如,当学生犯错时,一位优秀教师会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去对待,并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从而让学生积极面对并改正错误。
其次,以身作则的优秀教师在学术能力上有着突出的表现。
他们不仅在知识领域具备扎实的基础和广博的视野,同时也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不断创新和改进。
这样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努力和专注必不可少。
优秀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如何学”,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善于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另外,优秀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学生的综合成长,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倾诉和倚靠的对象,给予他们在学业、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优秀教师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需求、问题和困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和良师益友。
最后,以身作则的优秀教师还应具备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职业素养。
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只有将个人发展与教育责任相结合,教师才能给学生树立更好的榜样。
优秀教师应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综上所述,以身作则的优秀教师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师德师风论文。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幼儿园师德师风论文。
以身立教,为人师
表
提高道德修养。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幼儿的价值观和行为惯。
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幼儿的榜样。
同时,幼儿园也应该加强师德教育,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
二)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幼儿园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守职业操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维护教育公正。
同时,幼儿园也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和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评价和监督。
幼儿园应该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评价和监督。
评价体系应该包括教育教学质量、师德师风、教师个人素质等
方面,评价结果应该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以作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参考。
四)加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应该加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各种培训和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让教师更好地适应幼儿教育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幼儿园也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关爱和支持,让教师更加有动力和信心去肩负起育人的重任。
浅谈教师以身作则

浅谈教师如何以身作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职责.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则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体现.青少年模仿性很强,常把教师做为自己模仿的对象。
不仅在思想道德、学习工作上,而且连教师的衣着打扮、神态举止都模仿教师,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必须明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责任,以自己高尚的行为去影响带动青少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回忆往昔,放眼现代,无论哪一个有理想、有智慧、品德高尚、富于创造、勇于开拓的人才的成长哪一代仁人志士、民族英雄的出现,不是教师用自己丰富的思想和智慧教育与引导的结果?不是教师用炽热的感情、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感染和熏陶的结果!展望未来,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每个教育工作者肩上。
这就要求广大人民教师要有崇高的道德责任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自己优良的思想品德去影响学生,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
一名教师要达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境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呢?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人民教师是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而要以坚定的政治方向去影响学生,就更要求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自己的高尚行为去影响带动广大青少年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所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的人生理想是为人师表的核心,是构成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师政治素质对青少年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教师的立场、观点、信念都对青少年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论文【六篇】

关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论文【六篇】【篇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论文摘要: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两句,“受、授”二字之别,既精准体现老师进行“传道解惑”教书育人、文化思想教育深层次抽象性的一面,又精准表达了其对“彼童子之师”只教书不育人或重教书轻育人行为的排斥与不满。
关键词:教书育人《师说》为韩愈散文名篇,文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经典名句,其中“受”字课本解释为:“受”,同授。
(苏教版2023年6月第6版);“受”,通“授”授。
其简单说法,让人颇不理解。
既然受,同授,为何不直接写为授?“受”是个象形字。
林义光《文源》云:“受,相授受形,授受二字,古皆作受。
但韩愈却在《师说》中区分“受”“授”二字,后文“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写为“授”?作为文学大家,其遣词造句确定务求精准,这样说来“受”“授”二字之别,是有其深意的。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得回到文章《师说》及相关、背景中去。
韩愈,祖籍昌黎,由于昌黎汉家出名,所以后人也称他“韩昌黎”。
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勤奋好学,自学成才。
25岁时,他是一个成功的同学。
29岁后,他被任命为国家自建酒祭和民政部部长助理。
在他的一生中,他的整个中年生活都是失败的。
在文学史上,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提倡者。
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浮华明丽文风的余绪,努力探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形式之美,忽视思想内容的骈体文流行,文章多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束缚了人的思想。
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文章重在传播思想,言之有物。
他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之类的的口号。
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很多人都跟着学,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文风,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古文运动”。
当时,古文运动的一个紧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师身教的作用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论语》至今还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当我还是学生时,接触《论语》还是在语文课本中,现在从事教师职业后,重新拾起《论语》,对其中的一些话语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这里主要谈谈作为一名教师的我对“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从某个角度来看可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榜样作用。
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教师个人范例,对于青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用阳光。
”而从词源上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可见,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行为会成为学生效仿的目标。
那么,教师身教对学生会起些什么样的作用呢?我想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讨论。
一、教师身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常影响着学生对老师的印象。
一个专业知识深、业余知识广的教师必然在谈吐上有所表示。
教师对待知识采取不断学习、汲取的态度也会带领着学生不断汲取知识,开拓学习领域,而且是以一种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态度去学习,教师自身拥有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也会模仿,形成自身的良好学习习惯。
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学习
从来没有捷径,它的好成果通常是由许多因素一点一滴慢慢累积的,这些因素有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而且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受老师自身行为的影响,因而教师身教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教师身教更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老师想要求学生待人礼貌、谈吐文雅、举止端庄,那自己必须先做到,否则这样的教育就相对缺乏说服力。
教师待人礼貌,对待学生温柔耐心,对待同事友好,对待上司尊敬,这会给学生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良好示范,从而使学生对待老师尊敬、有礼貌,对待朋友友好、亲切,使学生的行为更加符合规范。
同时教师得体的衣妆也会规范学生的穿着打扮,教师上课时的语调、手势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可见教师先规范自己,树立好一个榜样,以身传教,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且是以积极、主动的方式欣然接受。
三、教师身教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身教带给学生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是非智力因素的。
教师自身行为所表达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常会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老师在以身传教的过程中通常会向学生传达一种他自身的道德观念,而学生也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这种道德观念。
教师对教书的负责,对学生的负责也常常体现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中,甚至学生可以从老师当时说话的语气、表情中判断出教师的
部分心理。
因而教师的行为常常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而且相比言教而言,身教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更大,毕竟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学生的观察之中的。
教师必须发挥身教的积极作用,给学生一个好的思想影响。
四、教师身教更有利于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优良班风
相比言教而言,身教是一种更加温和、持久、更有效的方式,真可谓“无声胜有声”。
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重要的是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持续得更加持久,学生对教师的一次说教可能并不会放在心上,而对于老师的屡次说教则会表现出不耐烦。
但身教则是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
而且身教比批评、责骂、训斥表现的更加温和,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从而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学生对待老师尊敬的同时又带着轻松的心态,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唠叨,也不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怕”的情绪,这更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使得教师能更轻松、方便地进行班级管理。
教师的职业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他们往往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
教师的高尚言行、完美品德,是学生直接模仿和接受感化的来源。
孔子说:“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而且,实践证明,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是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使学生受到熏陶
和效仿。
因而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可以是积极也可以是消极的,作为一个教师,承担的责任绝对是重大的,自身道德上的不足,或是行为上的一点差错,就有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最终误人子弟。
要想正确发挥教师身教的积极作用,教师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做到严谨治学,言行一致、待人礼貌、谈吐文雅、衣着整洁、举止端庄,真正做到以身传教,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