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微原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

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

干燥保藏法 将菌种置于土壤、细纱、滤纸、硅胶等干燥材料 上保藏。 如砂土管保藏法,适用于放线菌、芽孢菌和某些真 菌保藏,保藏时间几至几十年。
几种常用菌种保藏方法的比较
方法名称 斜面低温保藏法 石蜡油封存法 主要特点 传代培养,4℃保藏 石蜡油隔绝空气,室温或 4℃保藏 沙土管作载体,干燥器中抽 真空,室温或4℃保藏 适用范围 各种微生物的短期保藏。 各种微生物的中短期保藏, 不适用某些能分解烃类的菌 种。 产孢子微生物和芽孢细菌的 长期保藏,不适用对干燥敏 感的微生物 保藏期 1-6个月 1-2年
微生物学
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基本概念
1、微生物的纯种分离:
将多种混杂的微生物,经某种技术或方法分离 或纯化的过程。
2、微生物的培养物(culture):
在人为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 群体。 纯培养物(pure culture):在人为规定的条件下 培养、繁殖得到的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


1、传代培养保藏方法
①斜面低温保藏法
方法:菌种管置4℃冰箱保藏,定时传代 原理:低温下,微生物代谢强度明显下降 。 低温可减缓生长速度,单细胞仍有一定的活动条
件,一般4~6个月必须传代一次。
优点:方便,不受条件限制,各类微生物均可。 缺点:时间短、传代多、易退化。
②石蜡油低温保藏法:
原理:在长好的斜面菌上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 达到菌体与空气隔绝,使菌处于生长和代谢停止状态, 同时石蜡油还防止水分蒸发,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一、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
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
微生物污染,其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被称为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的结构
1)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 G+菌细胞壁是一层,厚约 20~80nm ,由肽聚糖网架 结构填充磷壁质和少量脂类 组成。其中肽聚糖含量高, 约占细胞壁重的40%~90%, 且网状结构致密。 肽聚糖(peptidoglycan): 由N-乙酰葡萄糖胺(NAG)、 N-乙酰胞壁酸(NAM)和短肽 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结构的 大分子化合物。
真正的核,有核膜、核仁 1至数条,与RNA、组蛋白合 80S(细胞质中),70S(细胞器中)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 线粒体、高基体、内质网等 线粒体上 多聚糖,几丁质 10~100μ m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原核微生物 “三菌”、“三体”和古生菌 真核微生物 真菌、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 非细胞生物 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 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
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 在细胞结构上的根本区别

Table2-1
原核微生物
拟核,无核膜、核仁 1条 70S 二分裂 无 无 细胞膜上 肽聚糖、磷壁质 1~10μ m
生物性状
核 DNA 核糖体 细胞分裂 有性生殖 细胞器 呼吸链 细胞壁成分 大小
真核微生物

三、细菌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细菌的结构可分为一般 结构和特殊结构两部分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拟核 细胞质 内含物 特殊结构: 荚膜、芽孢、鞭毛和纤毛 等部分。
(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层的一层坚韧而略具弹性 的结构。约占细胞干重的10%~25%;在一般光学显微 镜下不易观察到。
(二)杆菌(Bacillus)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2-特殊结构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2-特殊结构

鞭毛flegellum
某些细菌长在体 表的长丝状、波曲 的附属物。
鞭毛细丝:鞭毛球蛋白
三条丝状亚基 一条鞭毛 细丝
钩形鞘:蛋白质亚基组

基体:套管作用
实用文档
根据鞭毛的位置和数目,对细菌分类
(1)单端单生鞭毛菌 只在菌体的一端生有一根鞭毛
,如霍乱弧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rescens);
实用文档
研究芽孢的意义在于:
– 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 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
– 以是否能消灭芽孢作为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合 理性的最重要的指标;便长期保存。
芽孢不易着色,但可用孔雀绿染色。
实用文档
芽孢着生的位置依细菌种的不同而不同 能产生芽孢的细菌属不多,最主要是好氧的 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厌氧的梭状芽孢杆菌 属(Clostridium),其中的所有细菌都是具有 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球菌中只有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 产芽孢。 弧菌中只有芽孢弧菌属(Sporovibrio)产芽孢 。 螺菌中的孢螺菌属(Sporospirillum)也产 芽孢。 芽孢的有无、形态、位置及大小是细菌分类 鉴定依据之一。
实用文档
(4)芽孢中的2,6-吡啶二羧酸 (dipicolinic acid简称DPA)含量高,为 芽孢干重的5%~15%。在芽孢中合成 大量营养细胞和不产芽孢的细菌体内没 有的DPA-Ca,不少学者认为,芽孢形 成过程中,Ca2+与DPA随即螯合使芽 孢中的生物大分子形成一种稳定而强耐 热的凝胶,芽孢表现耐热性,而当芽孢 萌发形成营养细胞时,DPA消失,耐热 性也随之丧失。
菌落(colony)
以母细胞为中心的、肉眼可 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 胞群体。

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4、芽孢的组成和结构
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

(二)细胞膜
• 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
层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明薄膜。 ①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
主要包括 磷脂
糖类
少量核酸

②细胞膜的结构

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的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
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
认为:膜是由球形蛋白 与磷脂按照二维排列方 式构成的流体镶嵌式, 流动的脂类双分子层构 成了膜的连续体,而蛋 白质象孤岛一样无规则 地漂流在磷脂类的海洋 当中。
•采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蓝细菌 •中的羧酶体.

(五)拟核(核区)和质粒
•拟核:由大型环状双链DNA纤丝不规则地折
叠或缠绕而构成的无核膜、核仁的区域。

拟核
•细菌DNA:
长度:一般为:1—3mm 例:大肠杆菌的DNA长约1mm 。 生长迅速的细菌在核分裂之后细 胞往往来不及分裂,所以细胞中常 有2—4个核,而生长缓慢的细菌 细胞中一般只有1—2个核,不在 染色体复制时期一般是单倍体。

(三)间体
•由细胞膜内褶形成的一种管状、层状或串状物, 一般位于细胞分裂的部位或附近。
间体
间体的功能:
▪参与隔膜形成 ▪与核分裂有关 ▪分泌胞外酶的地点

(四)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胞质:是在细胞膜内除核区以外的细胞物质。
•主要成分: •
•细胞质功能: •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酶系 ,是营养物质合成、转化 、代谢的场所。

①核糖体
• 是分散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状结构,由核糖体核 酸(占60%)和蛋白质(占40%)组成。

微生物 课件 02细菌

微生物 课件 02细菌

G+菌肽聚糖单体
Gˉ菌肽聚糖单体
Figure 8.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eptidoglycan sheet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G = N-acetyl-glucosamine; M = N-acetyl-muramic acid; L-ala = Lalanine; D-ala = D-alanine; D-glu = D-glutamic acid; L-lys = L-lysine. This is one type of murein found in Gram-positive bacteria. Compared to the E. coli peptidoglycan (Figure 7) there is L-lys in place of DAP (diaminopimelic acid) in the tetrapeptide. The free amino group of L-lys is substituted with a glycine pentapeptide (gly-gly-gly-gly-gly-) which then becomes an interpeptide bridge forming a link with a carboxy group from D-ala in an adjacent tetrapeptide side chain. Gram-positive peptidoglycans differ from species to species, mainly in regards to the amino acids in the third position of the tetrapeptide side chain and in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interpeptide bridge.

微机原理第二章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第二章习题答案

《微处理器系统原理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第二章习题解答2.2 选择题(1) 下列无符号数中最小的数是( A )。

A.H(1,1011,0101)(01A5)B.B(3764)C.D(2590)D.O(2) 下列无符号数中最大的数是( B )。

A.B(10010101)B.O(227)C.H(96)D.D(143)(3) 在机器数( A )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补码B.原码C.补码和反码D.原码和反码(4) 定点8位字长的字,采用2的补码形式时,一个字所能表示的整数范围为( A )。

A.-128~+127 B.-127~+127C.-129~+128 D.-128~+128(5) 若下列字符码(ASCII)中有奇偶校验位,但没有数据错误,那么采用偶校验的字符码是( D )。

A.B.C. D.(6) 单纯从理论出发,计算机的所有功能都可以交给硬件实现。

而事实上,硬件只实现比较简单的功能,复杂的功能则交给软件完成。

这样做的理由是( BCD )。

A.提高解题速度B.降低成本C.增强计算机的适应性,扩大应用面D.易于制造(7) 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相比,编译程序的优点是( D ),解释程序的优点是( C )。

A.编译过程(解释并执行过程)花费时间短B.占用内存少C.比较容易发现和排除源程序错误D.编译结果(目标程序)执行速度快(8) 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D )。

A.便于读写数据B.减小机箱的体积C.便于系统升级D.解决存储容量、价格和存取速度之间的矛盾(9) 在多级存储体系中,cache-主存结构的作用是解决( D )问题。

A.主存容量不足B.主存与辅存速度不匹配C.辅存与CPU速度不匹配D.主存与CPU速度不匹配(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虚拟存储器技术提高了计算机的速度B.cache与主存统一编址,cache的地址空间是主存地址空间的一部分C.主存是由易失性的随机读写存储器构成的D.cache的功能全部由硬件实现(11) 在CPU与外设之间设计接口电路的目的主要有( ABCD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二章 细菌概述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二章  细菌概述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细菌与外界环境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性
• 掌握:细菌的毒力、感染的概念、感 染的类型 • 熟悉:感染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 了解:细菌的侵入数量及侵入门户
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细菌的致病性是指细菌侵入机体、生长繁 殖、破坏组织、引起病理变化的特征。 •细菌的致病性是指能引起机体疾病的性能 •具有致病性的细菌叫致病菌或病原菌。
全身性感染的几种常见病理表现
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带菌状态:在显性或隐性感染痊愈后,病菌未立即消 失,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仍在体内继续 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者,称为带菌状态。 处于带菌状态的机体称带菌者。 带菌者经常或间歇排出病原菌,成为重要传染源之一。
∴及时检出带菌者并进行隔离和治疗,对于控制传染病 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表面结构:指位于病原菌表面的、能帮助细菌发挥侵袭力 的菌体结构。表面结构包括荚膜、菌毛等。
荚膜:本身没有毒性,但它具有抵抗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 噬和消化作用,抑制体液中杀菌物质对细菌的破坏作用 ,保护细菌使其繁殖。 菌毛(类) :本身没有毒性,但它帮助细菌粘附(吸附) 与细胞表面,细菌感染的先决条件是要附着(固定)在 皮肤粘膜表面上。菌毛就像“苍子”的“毛刺”一样, 粘附(吸附)在衣服表面。
2、内毒素
概念:是G-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类脂A),只有当菌 体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后,才能释放出来。
内毒素特点: ⑴毒性较弱 ⑵选择性毒害不明显,引起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基本相同 。主要有:①发热反应,②白细胞反应,③内毒素血症 与休克,④DIC 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简称LPS),耐热,故不易被热、 蛋白酶等破坏。 ⑷主要是G-菌产生。 ⑸抗原性弱,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⑹内毒素免疫原性弱,经甲醛处理后不能制成类毒素。

微生物学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微生物学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长度均为直径的几倍。0.2~1.25×0.7~8μm。 (3) 螺旋菌以长和宽表示:0.3~1×1~50μm(长
度是菌体两端间的距离,而不是真正的长度)。
细菌细胞大小的重要生物学意义
细菌菌体微小,大小随种类不同差别很大,有的与最大的病毒 粒大小相近,在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有的与藻类细胞差不 多,几乎肉眼就可辩认,但多数细菌属于二者之间。测量细菌 大小的常用单位是微米(micrometer μm) 。
细菌电子显微镜照片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用测 微尺测细菌大小
不同细菌大小的比较
最小的细菌只有50nm,最大的 可长达200~500μm,但一般不超过 几微米。
引自Gregory N.Stephanopoulos ,2003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杆菌(bacillus)
杆状的细菌称为杆菌。
引自Gregory N.Stephanopoulos ,2003
杆状细菌的排列方式 常因生长阶段和培养 条件而发生变化,一 般不作为分类依据。
概述
细菌细胞(个体)的形态构造 及其功能
细菌的群体形态
〖概述〗
1、细菌(bacteria) 指真细菌。一类细胞细短(φ约0.5μm,长度约0.5~ 5μ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 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细菌是微生物的一大类群,在自然界分布广、种类多。 到处寄生和腐生,尤其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大量细菌活动、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菌落、菌苔, 粘稠,具臭、酸败等气味;液体中生长会使液体变混 浊、或产生沉淀、或液面漂浮头白发色和气手沫指上。的细菌
其他形状的细菌
球菌(coccu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段寄存器 段寄存器: 4个16位段寄存器CS、DS、SS、ES。 用来识别当前可寻址的四个段,不可互换的使用。
CS——Code Segment Register 代码段寄存器 用来识别当前代码段(程序一般放在代码段)。 DS——Data Segment Register数据段寄存器 用来识别当前数据段寄存器。 SS——Stack Segment Register堆栈段寄存器, 用来识别当前堆栈段。 ES——Extra Segment Register附加段寄存器, 用来识别当前附加段。
寄存器组 AH AL BH BL CH CL DH DL SI DI BP SP
8088 编程结构
AX BX CX DX
DS ES SS CS
IP
BIU
地 址 加 法 器
BIU和EU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
(1) 当指令队列有一个空字节时, BIU自动把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中 (2) 执行部件总是从指令队列前部 提出指令去执行。 (3) 如果在执行指令的过程中, 需要访问内存或I/O端口, EU会请求BIU去完成存取操作。
8086/8088的“栈”存储区的示意:
“栈”存储区的段地址在SS中,栈顶指针(地址)在SP中。 栈顶的物理地址=(SS)*10H+(SP),当(SP)=FFFFH时为””栈 从 底” 栈 : 高位(大)地址 区 取 数 据 SS*10H+SP 栈顶 向 (SP) 栈 区 64K空间 存 数 据 (SS) 低位(小)地址 :
数据暂存器 指 令 队 列 总线 接口 控制 电路 指令译码器
运 算 器
EU
PSW标志 寄存器
执行部件控制电路
由于有指令队列的存在,在EU执行指令的 同时,BIU种技术为流水线技术。
流水线技术的工作原理:
BIU
取指 取指 取指
取指 取数
取指
EU 等待 执行 执行
2.2 80x86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
2.2.1 8086/8088CPU的功能结构 微处理器内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 内部寄存器阵列 用来寄存参与运算的数据(8位),常可以连成寄 存器对(16位)用来存放操作数地址。 16位专用寄存器 如: 程序计数器PC,堆栈指针SP (2) 累加器和算术逻辑单元 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场所, 运算结果 标志触发器记忆 或送某个寄存器等等。
3.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的概念和关系
由于8086/8088的内部总线为16位,而外部地址总线为20位。 16位内部总线 20位地址总线
AH BH CH DH AL BL CL DL
SI DI BP SP
AX BX CX DX
DS ES SS CS IP
地 址 加 法 器
地址总线AB
地 数据总线DB 址 译
例2:设 ( SS)=3F00H, (SP)=0060H堆栈和指针如下图: 堆栈是内存开辟的一个特殊数据区,一端固定,一端 浮动,严格按照后进先出的工作原则。
数据总线 (SS)=3F00H 00000H D7~D0 1 M X 8位存储体 (SP)=60H ...... A19~A0 FFFFFH A19~10 地址总线 a1 a0 栈底 4EFFFH ...... 3F060H 3F000H
2. 8086/8088的编程结构
1). 总线接口部件BIU (Bus Interface Unit) 2). 执行部件EU (Execute Unit)
寄存器组 AH AL BH BL CH CL DH DL SI DI BP SP
8088 编程结构
AX BX CX DX DS ES SS CS
(3) 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定时及各种控制信号 产生电路 把用户程序中的指令一条条译出来, 然后以一定 时序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4) 总线接口部件 生成CPU要访问内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
1
40
1. 8086/8088性能指标 Intel 系列 的16位CPU 外部地址总线20位 双列直插式封装 40根引脚 工作频率为4.77MHz ~ 10MHz 工作电源+5V
主要功能 负责与存储器、I/O接口传递数据的具体完成: (1)从内存取指令,送到指令队列;
(2)配合执行部件从指定的内存单元 或I/O端口取 数据; ( 3)将执行部件的操作结果送到指定的内存单元或 I/O端口。
说明: 指令队列 8086 的指令队列为6个字节, 8088 的指令队列为4个字节。 BIU 具有预取指令的功能,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 的数据结构。 不论是8086还是8088都会在执行指令的同时从 内存中取下一条或几条指令,取来的指令放在指令队 列中. 指令执行顺序 顺序指令执行:指令队列存放紧接在执行指令后 面的那一条指令。 执行转移指令: BIU 清除指令队列中的内容,从 新的地址取入指令,立即送往执行单元,然后再从新 单元开始重新填满队列。
8088 编程结构
.执行部件EU
寄存器组
构成部分: 8个16位寄存器: AX、BX、CX、DX SP、BP、DI、SI 1个标志寄存器PSW 1个算术逻辑运算部 件ALU 主要功能 执行部件负责指 令的执行。 (包括算术、逻辑运 算,控制命令等)
AH BH CH DH SI DI BP SP
AL BL CL DL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
2.1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地址总线 AB
存 储 器 I/O 接 口
输 入 设 备
输 出 设 备
CPU
I/O 接 口
数据总线 DB 控制总线 CB
构 成 部 件
微机的硬件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
输入/输出设备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系统相连;( 输入/输出接口 简称I/O接口 ) 各部件通过总线连接。
AX——(Accumulator)作为累加器。 它是算术运算的主要寄存器, 所有I/O指令都使用这一寄存器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
BX——Base用作基址寄存器使用。 在计算内存储器地址时,经常用来存放基址。 CX——Count可以作计数寄存器使用。 在循环LOOP指令和串处理指令中用作隐含计数器。
DX——Data可以作为数据寄存器使用。 一般在双字长乘除法运算时, 把DX和AX组合在一起存放一个双字长(32位)数, DX用来存放高16位; 对某些I/O操作DX可用来存放 I/O的端口地址(口地址 256)。
由上图看出,微机与外部交换信息通过总线控制。 采用三总线结构AB、DB、CB.三组总线: 地址总线 AB(ADDRESS BUS): 若有16位,则A15~A0,单向,可寻址 216=64KB内存单元。A7~A0,可寻址 28=256外设 端口。 数据总线 DB(DATA BUS): 若有8位, 则D7~D0 ,双向,实现CPU 与内存 单元或I/O 端口的数据传送。 控制总线 CB(CONTROL BUS): 传送控制信号。
段寄存器
控制寄存器
4.寄存器的用途 通用寄存器: (1)数据寄存器 AX、BX、CX、DX 作为通用寄存器。 用来暂存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操作数,结果或其 它信息。 访问形式:可以用16位的访问; AX、BX、CX、DX。 或者可以用字节(8位)形式访问, 它们的高8位记作 : AH 、BH 、CH 、 DH 。 它们的低8位记作 : AL 、BL 、CL 、DL 。
关于存储器地址寻址的小结: 1)程序(指令序列)、数据都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分类存储在 存储器中,CPU需要分时地不断地从存储器中获得指令/数据或 存储数据,所以需要“寻址”。 2)汇编指令中所用的地址编码为16位,被称为是逻辑地址; 8086/8088外部地址总线为20位,即实际的地址编码为20位,被 称为是物理地址。逻辑地址和段代码寄存器中的内容一起经过 BIU中的地址加法器后被自动转换成物理地址。 3)获得指令的地址为:(CS)*10H+(IP),路径是:存储器指 令队列指令译码器。 4)获得数据的地址为:(DS/ES/SS)*10H+逻辑地址,路径是: 存储器 寄存器。 5)逻辑地址和段代码寄存器中的内容都是可以通过指令修改的, 修改逻辑地址其寻址的范围仅为64K,而修改段代码寄存器, 则寻址的范围可达整个物理存储空间。
源变址寄存器 Source Index 目的变址寄存器 Destination Index 基址指针寄存器 Base Point 堆栈指针寄存器 Stack Point
通 用 寄 存 器
指 针 寄存器
数据段寄存器 Data Segment 附加段寄存器 Extra Segment 堆栈段寄存器 Stack Segment 代码段寄存器 Code Segment 指令指针寄存器 Instruction Pointer 状态标志寄存器 Processor Status Word
地址总线AB 地
、、、 指令1
指令2
指令3 指令4 、、、 数据1 数据2 数据3 、、、
数据暂存器 指 令 队 列 总线 接口 控制 电路
数据总线DB
址 译
运 算 器
控制总线CB


指令译码器
PSW标志 寄存器 执行部件控制电路
CPU
总线
内存
总线接口部件和执行部件 可并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指令的提取和执行分别 由BIU和EU完成。
执行 等待 执行 时间
8086/8088 寄存器汇总:
AH BH CH DH SI DI
AL BL CL DL
AX BX CX DX
累加器 Accumulator 基数寄存器 Base 计数寄存器 Count 数据寄存器 Data 变 址 寄存器
数 据 寄存器
BP SP DS ES SS CS IP PSW
、、、
指令1 指令2 指令3 指令4 、、、 数据1 数据2 数据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