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 相伴有你——写在《中国核工业》 杂志改版一周年暨出版100期之际

合集下载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稿12篇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稿12篇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稿12篇篇一律的是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象的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个年代的格言。

稍微颜色亮丽一点的衣服根本没人敢穿,一不小心就会引来指责。

当时百姓生活水平有限,衣服的数量也很少。

用当时的话讲,叫“艰苦朴素”。

听爸爸说那时候只有过新年的时候家里才会给买新衣服,平时的衣服都是家里较大的孩子穿小了给下一个孩子,然后下一个孩子穿小了,在给下一个,衣服也是破了在缝缝补补继续穿。

那时小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可以买新衣服,买了新衣服的小孩子们都可以高兴到晚上睡不着觉。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服饰迎来春天。

一些西方的服饰开始进入中国,并且形成了一种社会潮流。

20世纪80年代穿着“的确良”白衬衫的女青年显得那么单纯,和那个时代一样。

到80年代中期,城市里开始流行红裙子,女孩子们脱去了暗淡的外衣,穿着色彩鲜艳的编织毛衣,留住美丽,一场时装的革命正在悄然而来。

时髦的男青年一边跳着霹雳舞,一边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时尚”。

喇叭裤,包紧了臀部,裤脚管很大,像喇叭,兼具扫地功能。

随后,连体裤、哈伦裤、健美裤、蕾丝裙、中性套装、露脐装……各领风骚几个月。

时尚,就是一阵风,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90年代以后,中国服装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世界的同步。

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

人们的服饰也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刚建国时,人们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就是走路,那时候物资缺乏,自行车更是少之又少,在靠票购物的时代,就算是有票也难求一辆自行车。

人们出去要走很久的路,去亲戚家上午出发往往下午才到,交通工具的缺乏和发展落后,更是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因而大多数的人往往选择不出去。

到20世纪70年代末,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老百姓,绝不会梦想有一天会开上私家车。

芳华十载,踏歌而来 砥砺漫漫,春华秋实——记《中国核电》十年

芳华十载,踏歌而来 砥砺漫漫,春华秋实——记《中国核电》十年

中国核电第11卷第1期2018年3月EAR POWER芳华十载,踏歌而来砥砺漫漫,春华秋实—记《中国核电》十年王丹,S树超,白佳(中国原子能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核电》杂志社,北京100048)I摘要:《中国核电》杂志创翁¥200§年4W#来,象齒部投穡量由8(1篇增至4W余篇:,理事会成员单,位由43家发展至66家,发行量居核领域科技期刊前列。

10年来,无论是策划专栏专刊,还是开展学术交流® 动;无论是完-审稿制度,还是探索新媒体发展模式,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展望.未来,杂志将在内容形式、錄青管理等方面继寒:奸拓创銳,更好地为广大核科揉|作者、核,电企事业攀偉服务》关键词:中国梭电;创刊十年;办刊经验;品牌建设;新媒体中图分类号:G237..#_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_16_17 风-e〇D.M?3_DOI:10. 12058/zghd. 2018. 〇1»002Ten Years of Youthful Age Accompanied by Tears and Happiness in Witness of Our Growth and Achievement, but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Forge Ahead with Painstaking Efforts-----"Ten Y e a r s’H isto ry o f M/c/e a r P o th e rW A N G Dan? G A O Shu-chao? BAI Jia(China N uclear P ow er magazine, China A tom ic Energy Publication & Media Co. , Ltd. , Beijing 100048)I Abstract:China Nuclear Poxver was first issued in January 2008. Over the past 10 years, the magazine hasexperienced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of growth, plateau, and leaps and bounds. The annual contribution increased from 80 up to more than 400. The number of directorate member units increased from 43 to 66. The circulation ranks at the top of nuclear scientific magazines nationwi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all aspects such as planning for special columns or issues, academic exchange, copy editing system, and new media development mode.Looking out for the future, the magazine will continuously innovate in terms of format, composition, contents and operation, and better serve the readers and nuclear power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s.Key words:nuclear power; magazine operation experience; publication for 10 years; new mediaCLC number:G237. 9 Article character:A Article ID:1674-1617 (2018) 01-0002-03i《中国核电> 初长成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造核电站,经 过近30年的发展,在核电人才队伍建设、技术研发、工程管理、电站运营、设备制造、安全监督和对外合作等方面都积累了•富的经验,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具备了规模发展的条件。

他们让核工业精神薪火相传——东华理工大学传承与发展核工业精神纪实

他们让核工业精神薪火相传——东华理工大学传承与发展核工业精神纪实

他们让核工业精神薪火相传东华理工大学传承与发展核工业精神纪实□本刊记者甘甜通讯员朱天星秋日,东华理工大学抚州校区,94岁的宋金如老 教授按时走出家门,沿着太谷路走向她的"稀有散装 实验室"。

路旁的大樟树高耸入云,那是当年学校从 山西搬迁至江西建校时栽种的。

"我们从太行走来,扎根在红土地上,伴随着核工 业前进的步伐,在艰辛中奋斗成长;我们投身国防军 工现代化建设,在创业中铸就辉煌……"校歌勾勒出 了该校的不凡出身。

从1956年创办的太谷地质学 校,到20世纪60年代因"追逐"铀矿迁至抚州,再到如 今的东华理工大学,作为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校,东 华理工大学每年为核工业系统和国家经济建设与社 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人才。

同样源源不断产生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先进人物 典型。

9月7日,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名单 揭晓,来自东华理工大学的李荣同教授,继宋金如、周义朋两位教授之后,荣膺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称号。

东华理工大学也成为江西省唯一连续三 届有教师获此殊荣的教育单位。

三位老师身上迸发出的光和热,是偶然还是另有 原因?为什么先进人物群雕在这所学校相继产生?“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做好’’东华理工大学前身是我国第一所核军工机密学 校——太谷地质学校。

学校创建之际,正值建国之 初,时势维艰;霸权欺凌,耀武核弹。

我国的核事业要 起步,最重要的就是培养新中国第一代核地学方面的 专业技术人员。

1956年,100多名教职工接受秘密调 动任务,聚集到太行山下,太谷小城,开始了我国铀矿 地质人才的培养工作。

1959年9月,学校又迁至江西抚州。

时值自然灾害时期,生活极度困难,"一顶蚊帐,两只大瓷碗,是我报到后分配到的所有资产。

”1960年 9月,该校第三届本科生叶诗龙第一次走进位于抚州上旬刊的校园,眼前的大学与他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竹篱笆 围起的校园里仅有两栋楼,学生宿舍、食堂都是临时 搭起的简易房,道路基本是泥巴路和煤渣路。

历史将铭记他的功绩——缅怀原二机部老部长刘杰

历史将铭记他的功绩——缅怀原二机部老部长刘杰

历史将铭记他的功绩——缅怀原二机部老部长刘杰
张伟星[1,2]
【期刊名称】《中国核工业》
【年(卷),期】2018(000)012
【摘要】当原二机部部长刘杰永远离开我们的噩耗传来,我感到非常震惊,复杂的心情难以言表。

刘杰,这个我崇敬的名字,从我一进入核地质事业开始,就已经深深地印入了脑海。

他是中国核工业的卓越领导人,为我国核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也是我国核地质事业的开创者,一直十分关心我国铀矿地质事业的发展,鼓舞激励着铀矿地质战线每一个人奋勇前行。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张伟星[1,2]
【作者单位】[1]原中核总地质总局;[2]中核集团原办公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5
【相关文献】
1.在二机部工作的13年对我意义重大——核工业98岁老部长刘杰访谈实录 [J], 叶娟
2.我与知识分子的情缘--原二机部副部长李觉访谈录 [J], 王晨香;杨阿卓
3.中央决策成就了一代核工业人的骄傲与梦想--原二机部部长刘杰访谈录 [J], 杨阿卓;杨志平
4.在他心中,责任重于泰山——深切缅怀核工业老部长刘杰 [J],
5.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民政部开展“八进沂蒙”系列活动 [J], 本刊;武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与时代同进步_与有色共成长

与时代同进步_与有色共成长

60中国有色金属1983年6月,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有色金属》杂志诞生了。

40年初心如磐,40年铅华积淀。

40年来,《中国有色金属》杂志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同频共振,讴歌有色行业在伟大时代中的变革与梦想,成为我国从有色金属大国走向强国的历史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

刚刚过了不惑之年的我,正好与《中国有色金属》杂志同龄。

而年幼时无意中结下的不解之缘,使得这本杂志在40年的岁月长河中始终伴随着我成长,成为我最好的“老师”。

初识·启蒙最初接触到这本杂志是在小学,当时我正在学习写毛笔字,母亲是一名云锡工人,为我收集了有着不同字体刊名的报纸杂志,其中就有《中国有色金属》杂志。

当时杂志的刊名还叫《有色金属工业》,在临摹封面字体时,我发现在杂志内页里还有许多插图,我清楚记得有一幅工程机械的图片,两个机械臂高举,像极了变形金刚,我立即剪下来贴在笔记本里带到学校,小伙伴们看到后羡慕地竞相传阅,让我在班级里着实“嘚瑟”了一把。

此后,但凡母亲带回报纸杂志,我就先把《有色金属工业》挑出来翻看其中的插图,遇到“高大威猛”的就剪下来,不知不觉中笔记本已贴成了厚厚的一本。

后来在舅舅那里得知这些图片中的矿山大型机械都是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矿山广泛应用,但在国内还很少见。

舅舅是一名云锡矿工,一说起工作就是打眼放炮、翻渣钉道。

舅舅告诉我,锡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个旧地区早在西汉就有锡矿开采史,而云锡矿山发展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故有“千秋锡业 百年锡矿”的荣光。

舅舅还说,锡矿有质软、延展性强、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蚀、无毒等特点,是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宝藏,云锡始终致力开发利用这一造福人类的绿色金属。

幼时的我虽然还不能理解这些话的内涵,但或许在那时,投身有色金属行业的种子就深深埋在我的心里。

相伴·成长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2007年,24岁的我告别学生时代进入职场,成为一名光荣的云锡矿工。

寄语大全之期刊创刊周年寄语

寄语大全之期刊创刊周年寄语

期刊创刊周年寄语【篇一:创刊一周年寄语】主题:激扬文字,共同成长——《xxxx》创刊周年寄语丽景属春余,清阴澄夏首。

又是一年春夏之交,又是一岁春花夏木。

伴随着《xxxx》第n期的铿锵足音,6月1日,我们迎来了她的周岁生日。

协力襄集腋,翼翼承厚裘。

厂报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值此《xxxx》周岁之际,本报编辑部谨向创刊以来为刊物进行策划指导、提出宝贵建议和提供优秀素材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万里征途远,秣马再起程。

站在厂报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创刊宗旨,为公司全体员工奉上最及时、最准确的企业资讯,用博大的胸怀思考感悟,用潇洒的笔触抒发情怀,用满腔的热情续写奋发有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本报编辑部二〇一三年六月一日【篇二:创刊寄语】●创刊寄语——万马竞逐,勇为冠驹。

一个喜气洋洋的日子,在所有冠驹人的企盼中,我们的怀着炙热的心情创办了《物流崛起》。

我们准确地把握着物流发展的脉搏,在持续地学习、发展、追赶、奋斗、再造、创新中与客户共同成长与壮大。

我们秉承“宣传创造价值”的创刊理念,以“展风貌,增效率”为目的,诚挚地为所有的客户服务。

《物流崛起》是一份企业内刊,您通过它——了解公司的管理理念、核心价值;了解冠驹员工的身边事;畅想您的感情与温情;展现您的竞争强项、提升能力、成功地闪烁各种经历与风采……《物流崛起》是一个互动的平台,您通过它——直接与冠驹人交流思想,碰撞心灵的火花,实现自身的梦想。

《物流崛起》是一个蕴藏量丰富的家园,您通过它——牢固地扎根、健康地成长、理性地发展、延续地成功;积极思考职业的生涯、品味动感的物流生活、砥砺团体奋斗的意志、展示个人的忠诚、启迪您潜能的智慧;当然,您还可以与我们分享您的精彩、快乐与成功。

《物流崛起》是一扇永不关闭的窗户,它可以出神入化地展现企业的形象,张扬冠驹人豁达、深邃、锐进、创新的企业形象。

物流之冠誉满八桂九洲,千里良驹飞越五洲四海!广西冠驹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物流崛起》1■关注冠驹项目—■信息与服务2007年4月28日至4月30日,公司吕董事出席了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南京市政府在江苏南京主办的“2007年中国物流百强企业高层论坛暨国际物流峰会”。

创刊周年贺信 贺函

创刊周年贺信 贺函

创刊周年贺信贺函
尊敬的《XXX杂志》编辑部:
随着时间的飞逝,我们迎来了《XXX杂志》创刊X周年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在这个欢庆的时刻,我谨代表XXX公司,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问候!
《XXX杂志》作为业界的佼佼者,一直以来秉持着专业、严谨、创新的办刊理念,为广大读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内容和信息服务。

在创刊X年里,你们不断推陈出新,锐意进取,打造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栏目和报道,树立了行业标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信赖。

值此创刊X周年之际,我们衷心祝愿《XXX杂志》越办越好,事业蒸蒸日上!希望你们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开拓创新,为读者带来更多有价值的资讯和服务。

同时,我们也期待与《XXX杂志》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再次祝贺《XXX杂志》创刊X周年快乐!祝愿我们的合作更加紧密,友谊长存!
此致
敬礼!
XXX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记录,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写在改版一周年前夕

记录,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写在改版一周年前夕

记录,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写在改版一周年前夕
佚名
【期刊名称】《环境》
【年(卷),期】2005(000)012
【摘要】@@ 2005年,<环境>进行全新改版.做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环保先锋媒体,传播先进环境文化的首选刊物,自此成为<环境>的美好愿景和前进的引擎.【总页数】2页(P2-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记得——写在5·12一周年前夕 [J], 计文
2.一路前行相伴有您写在《中国核工业杂志改版一周年暨出版100期之际 [J], 《中国核工业》编辑部
3.写在迎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前夕——给编委的一封信 [J],
4.立法是为了执法--写在<<会计法>>实施前夕 [J], 蔡安金
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在上海市文联艺术团成立一周年前夕 [J], 周渝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人
而 言 是不 ,
同寻常的 一
年 这一 ,
年所 有
的 梦想与 荣光 都有足
够的份 量值得颂 扬
;2 0 0 8
《中 年 于 ,Βιβλιοθήκη 国核 T_-
业 》而 言 亦 是 充 满 探 索 的 一 .
年 这一 ,
年我们 所有的努 力 大都如
愿 以 偿 感激 之 情也 一 .
直在我们 心
中激
荡 。
回 想年初 改 版 时 我 们 心 怀 忐 忑 而 一


年 间 来 自读 者 的 声
音 又 让 我们 信 心 倍 增 一


封 封 赞许 的 邮件 一 、
个个勉励 的 电话
直抵 我们 内心
让 我们 倍 感温 暖


同 时 来 自集 团 公 司 各 级 领 导 ,
的认
可 与勉励



时无
刻 不 在感动 和鞭
策 着我 们

对此 我们 ,


心 怀 感激

谭镧 的 坚 持 和 历 练 中不 断 成嚏长 日 臻 成 熟 J




路 前行 相伴有您


《中 国 核 工
业 》杂 志 编 辑 部 将 把
我们 的每一


爱与
支持




续探
索与
前进
的动


让 我们
~黝
磐 继续 共同 见 证 中 国 核 工 业 美
牲 的明天。

+ ,
j
I



了 大 爱 … … 在 “ 月 度 观 察 ” 栏 目 中 我 们 紧跟 时 事 深 度 分 析 了 有


关政 府部 门将如 何加 快推进 央企 整合 重组 : 大 雪 灾凸显 出的煤
电 困局 中 核 电 将 担 当 何 等重 任 … … 在 “ 核 史钩 沉 ” 栏 目 中 我 们


深 情缅 怀 了周恩 来总理 为 我 国核 事业 发展 作 出的 丰功 伟绩 . 回
顾 了 “ 五 厂 三 矿 ” 在 我 国核 事业 中的 重 要 地 位 …

此外
资 “
讯”



管理
” 和 “ 报 道 ” 等板 块 从

同侧

凸现
了杂志的广度 和 深度 。


我 们窍不 在断 实《=中践 国着 改核 版工宣业言藁中 的志承改诺版— — 一周纪 录年历暨程出 版引 领1 0发0 期 之 际 .
展。
变 “

不 再是 年初 时的期许和 可 能
而 是 我们 不 断提 升品 质



适 应读 者阅读 需求的 必 然选择 。


一一 路各 前.j 行丁 相 伴# 有.] 您§ 一 日 了 U 。
《中 国 核 工

》1 【)(】期



了核 工
业 在 改 革 中前 进 的 足 迹

记 录 了 有 识 之 士 关 于 如 何 发 展 的 理 性 思 考 其 自身也 在 .


年终盘点 时发现 我们 一 年 来的努 力 不 仅 使 杂志在形 式上 .

“ 增 了 色” 更 是 在 内容 上 “ .
出 了彩 ”
:在 “ 本 期 关 注 ” 栏
目中 我们 ,
探 寻 了 中国核 工

集 团旗 下 的科研
院 所如
何 为战略
而谋 、
加速
发展 :




爱的核
T
_
-
业 人 在 抗 震 救 灾 中是 怎 样 无 私 地 奉 献
时 间 总在回 眸中 ,
变得 清晰 而 短 暂 。
不 经 意 间 , 《中 国 核 工
业 》杂 志 改 版 就 一
周年
了又 ,
恰 逢 《中 国 核


》杂 志 作 为 机 关 刊
出版 10 0 期—

2 0HD8
岁末 众 多时 间 坐标 的 重 叠 不


由让 人
感慨
万千 。
2008
年 于核 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