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心肌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心肌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作者:蒋倩吴玉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28期【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心肌淀粉样变性的临床指征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传导阻滞与心律失常情况、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心外脏器受累与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6例患者误诊率达83%,5例死亡,死因主要有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全身多个器官衰竭等。
误诊是导致病患生存期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结论:依据患者临床指征,综合心电图和心脏彩超、腹壁脂肪活检等特征性改变,提高认识水平,可尽早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改善病患预后和提高生存期。
【关键词】心肌淀粉样变性;心电图;误诊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8—0134—02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是异质性纤维蛋白沉积于心肌间质,引起以心肌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脏疾病,常被误诊、漏诊或延诊,致使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临床上对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早期识别与诊断将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绵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于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例心肌淀粉样变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肌淀粉样变性的临床指征,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1年10月绵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经腹部皮下脂肪活检确诊为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患者共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51~75岁,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传导阻滞与心律失常情况、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心外脏器受累与病理检查结果。
2 结果2.1 首次诊断结果6例患者因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而就诊于心内科。
入院时,经初步诊断,6例患者分别被诊断为心肌淀粉样变性1例,冠心病2例,心律失常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结核性心包炎1例,误诊率达83%(5/6)。
心肌淀粉样变的诊断标准

心肌淀粉样变的诊断标准
心肌淀粉样变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它可能是一种慢性心脏病,也可能是一种急性心脏病。
在诊断这种疾病之前,必须明确病因以及症状,以便有针对性地治疗。
诊断心肌淀粉样变的常见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病史:问患者曾经有过的症状及可能的触发因素,以及患者的家族遗传史,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史等。
二是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血流变检查、血气分析、血清肌酐测定、血脂测定、电解质检查,以及D-二聚体、血清抗体等等。
三是影像学检查:主要有心脏彩超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心脏超声心动图)、磁共振心脏成像、以及心肌磁共振成像等。
四是心脏血管介入检查:如心脏血管造影,可以帮助明确患者病灶位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有害血栓,以及狭窄部分的程度,从而优化治疗方案。
五是心肌病理检查:这是最准确的诊断标准,可以确切地检测出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淀粉样变。
在有心肌淀粉样变发病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上述各项诊断筛查,以正确诊断病情,并及早治疗。
建议每年定期接受上述诊断检查,及早发现心脏疾病,以便早日治疗,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保护您的心脏健康。
- 1 -。
4例心肌淀粉样变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特点及文献复习

o r h s i l f m 2 0 o 2 1Al o h m i g o e s a od ss b ip yRe u t : l 4 e h c r ig a h u opt r a o 0 5 t 01 . l f t e d a n s d a ml io i y b o s . s l Al e o a d o r p y s
可伴 各种 类 型 的心律 失 常 。该病 易 和其 他心 脏疾
病混 淆 , 预后 差 。早 期诊 断 , 时治疗 对 改善 预后 及 至关 重要 。心 内膜 心肌 活检 刚果 红染 色 阳性 偏光 显微 镜 下呈 苹 果绿 双 折 射是 诊 断 C 的金 标准 [ A 1 J 。 但 心 内膜心 肌 活检 开展 不普 遍 ,无创 诊 断方 法 在
分 析有 助 于提 高心 肌 淀 粉 样 变 的诊 断 率 。 关 键 词: 粉样变性 ; 肌 ; 淀 心 超声 心动 图 ; 电 图 心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 05 2 1 )3 0 3— 4 1 10 2 (0 2 O — 14 0 0
中图分类号 :52 R4. 2
心 电图分 析包 括 : 节律 、 导异 常 、 电压 ( 传 低 全
部 肢 体 导 联 电 压绝 对 值 ≤O5 . mv或 胸 导 ≤1 my . ) 0 和假 性梗 死波 形 ,即 E G≥2个 相邻 或 相关 导联 C
反 流 .三尖瓣 少 量反 流 ,升主 动脉稍 宽 ( 余见 表
1 。E G: 性心律 , 性 早搏 , 内传 导 阻滞 , ) C 窦 房 室 肢
d i 03 6 /i n 1 o 一 o 52 1 .3 0 o : . 9 . s . 1 o 2 . 20 . 2 1 9 js o 0 0
心肌淀粉样变性

2、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由于负性肌力作用 而慎用。地高辛通过淀粉样纤维与细胞外膜结合, 敏感性和毒性增加,应禁用或慎用。
3、伊布利特和胺碘酮可治疗心房纤颤,对有症状 的心动过缓和高度传导阻止,应安装起搏器治疗。
• 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
• 指淀粉样物质在心肌内沉积,临床上常表现为限 制性心肌病/难治性心力衰竭,伴或不伴各种类型 传导阻滞。心脏淀粉样变性多见于各种系统性淀 粉样变性。
• 以往医学界一直认为淀粉样变性是不治之症,心 脏受累后预后更差。近10年来新的治疗方法已能 成功阻断少数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发展,改善部 分患者临床表现,但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改善不 显著。
2 化学性质分类
根据淀粉样蛋白质前体物质的化学性质分类: • 免疫球蛋白轻链AL (Aκ Aλ )导致的原发性淀粉样
变性,; • transthyretin(ATTR:甲状腺运载蛋白)相关的遗传
性淀粉样变性; • 老年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 反应性(继发性)AA淀粉样变性; • β2微球蛋白(Aβ2M)导致的透析相关的淀粉样变
性。 其中原发性AL淀粉样变性最常见心脏淀粉样变性, 其次是ATTR型遗传性淀粉样变性和老年性系统性 淀粉样变性,其余两种类型少有心脏受累。
3 病理生理
由于淀粉样物质浸润并在间质沉积,导致细胞代 谢、钙离子转运、受体调节的改变和细胞水肿。
• *早期为心脏舒张功能障碍以后发展到限制性心肌 病,最后发展为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4、心脏淀粉样变者心脏内血栓及抗凝治疗:美国
明尼苏达州一家心血管研究所研究显示:TEE(食道 超声)检查 AL型者心脏血栓形成率35%,其他类型 淀粉样变心脏血栓形成率18%,合并AF心脏内血栓形 成率可达72%。本研究表明抗凝可显著降低心脏内血 栓形成风险,但此类患者淀粉样蛋白沉积可继发血管 壁脆弱及凝血功能障碍,抗凝加重出血,因此抗凝前 应权衡
心脏淀粉样变患者的心脏超声特点(全文)

心脏淀粉样变患者的心脏超声特点B XX:1005-0515(20XX)12-397-02淀粉样变性是某些不能溶解的纤维状蛋白在组织细胞外沉积,同时引起组织器官代谢、结构改变和功能损害的系统性疾病。
心脏淀粉样变则是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脏,对心脏结构功能造成影响,表现为浸润型心肌病样改变。
心脏淀粉样变以中老年居多,如若中老年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应行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明确诊断。
1 资料1.1 临床资料取我院门诊或住院部的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共8例,时间为20XX年1月~20XX年6月,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44~68岁,平均58岁。
从发病到确诊1个月~20年。
全部病人均经肾、胃肠道或腹壁脂肪活检,刚果红试验呈阳性,证实为心脏淀粉样变性。
1.2 方法使用lodSSD 17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2.5MHz。
患者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和心尖搏动点稍内侧处,猎取左室长轴和短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室壁厚度,观测心肌回声,测量左室舒张功能: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E)和晚期()最大峰值速率,E峰下降时间(DT),肺静脉血流收缩期(Ps)、舒张期(Pd)和新房逆向波(P)峰值。
1.3 推断标准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由二尖瓣和肺静脉血流频谱形态进行推断:2 结果超声表现为限制性心肌病特征,左房增大,左室腔可正常或减小;室间隔、左右室壁、房间隔均增厚;左室壁呈对称性肥厚,左室顺应性降低;小到中等量的心包积液;心肌超声组织特征为小斑点或颗粒状星点样回声。
3 讨论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细胞体液系统性疾病。
多蛋白复合体是其沉淀物质的主要成分,沉积于机体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壁,之后逐渐侵蚀至细胞间,累积而引起器官结构改变,功能障碍等病变。
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其沉积部位。
心脏淀粉样变性是沉淀物质沉积在心脏部位,造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本组病例均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体循环淤血的临床表现为主。
淀粉样变心肌病超声诊断的初步探讨

淀粉样变心肌病超声诊断的初步探讨文章内容:722003,01.18,.15—356/[文章编号]1002—0179(2003)01—0072—01淀粉样变心肌病超声诊断的初步探讨唐红,刘淑华,饶莉,黄承孝,查爽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41)[中图分类号]445.1;542.2[文献标识码]淀粉样变心肌病是淀粉样物质沉积在心肌组织内引起的心肌功能紊乱性疾病,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与遗传因子有关,后者继发于结核,类风湿关节炎,肿瘤性,慢性化脓性或消耗性疾病.淀粉样变主要累及心,肾,肝,脾,肌肉,皮肤和胃肠道,多见于中老年,病变可为全身性或局部性.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四型:原发性全身性淀粉样变;继发性全身性淀粉样变;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淀粉样变性;家族性心脏淀粉样病变.临床表现:无力,发热,消瘦,紫癜,巨舌,淋巴结肿大,肝脾大,腹痛,腹泻,心悸,气急,心脏扩大,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肾病和周围神经病变[1].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肌细胞内,心肌发生变性,萎缩,坏死致使心肌僵硬,顺应性和收缩力下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心电图检查;低电压,—改变,窦性心动过速为常见表现,部分病例有传导阻滞,早搏和心房纤颤.线胸片:心脏无明显改变,心包积液时心影扩大.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大小正常或偏小,其余房室长大;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对称增厚,其内出现散点状增强回声,该回声可能来自淀粉样组织和胶元组织形成的结节:心肌重量增加;房室瓣和乳头肌可能增厚,增粗,回声增强,导致瓣膜关闭不全,血液返流;约半数病人心包腔出现液性无回声区.本病少见,临床和超声医师对此病可能认识不足,影响及时作出诊断和正确治疗.我们近期发现2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1例1女,30岁,因咳嗽,咯痰,心累,气促2月,加重4天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双下肺叩浊,呼吸音减弱,心率120次/分,双下肢无水肿.2001年11月首次检查诊断为中量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继后2次检查,除心包积液外尚见左房轻度增大,室间隔增厚,左室收缩性能降低,有僵硬感,未提示诊断意见(图1).临床诊断:多浆膜腔积液,怀疑缩窄性心包炎,采用抗结核治疗,未获效果.后因疑及心肌淀粉样变,经心肌活检证实为本病.1.2例2女,50岁,因胸痛,咳嗽2月,心累,气促,乏力,双下肢轻度水图1,图2.四腔心切面均可见心包积液.室间隔增厚.内有颗粒状回声肿0天,线胸片疑为心包积液,于2002年5月15日以结核性心包炎收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慢性病容,颈静脉充盈,右下肺ⅱ乎吸音减弱,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肝脾扪诊满意,双下肢轻度水肿.胸片:心脏增大,双肺纹理增多.人院后3天检查:双房增大,左心室偏小,室间隔明显增厚,内见散在颗粒状增强回声,左室游离壁亦增厚,各瓣口均有少量返流,心包少量积液,左室收缩功能轻度降低;右侧胸腔积液,肝大.诊断意见:考虑心肌受累疾病,可能为心肌淀粉样变(图2).生化检验:总蛋白116.3/,白蛋白28.7,球蛋白87.6/.全血图:红细胞2.83×10/,血红蛋白86,血小板183×19/'白细胞2.85×9/.,中性粒细胞49%,淋巴细胞49%.凝血图: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为16.8秒.骨髓穿刺报告: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最后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心肌淀粉样变.2讨论2.1超声诊断的价值和诊断要点马文珠等…1986年在国内最早报道1例4岁男性生前经心肌活检诊断的淀粉样变心肌病.淀粉样变心肌病的临床表现颇似限制型心肌病,诊断比较困难,确立诊断有赖于心肌活检,后者为有创性检查.危险性较大,不宜轻易施行.心电图,胸片和血液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检查可发现一些特异性改变,结合病人有心室充盈障碍,顽固性心衰等临床表现,心电图有房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难于用其他原因解释者,须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本文例1在超声检查后未能提示诊断的原因分析:检查者当时对本病的临床和超声表现认识不足,仅注意到心包积液和室间隔与左室游离壁增厚,未认识到心肌淀粉样变的回声特征.例2检查时由于对本病的认识得到提升,注意观察本病的特征性声像改变,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提出了诊断意见.超声检查的提示,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联系病人的临床情况,进行了骨髓穿刺,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多种检查结果,认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心肌淀粉样变的诊断可以确立.2.2鉴别诊断①限制型心肌病:本病以心内膜和心内膜下心肌纤维组织增生,心室擘硬化为基本病理改变,致使心室腔变小,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收缩功能正常或轻度下降,最后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其表现与淀粉样,受心肌病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有以下几点区别:限制型心肌病的室壁回声增强主要在心内膜和心内膜下,而淀粉样变心肌病表现为心肌中散在点状或圆形增强回声;前者无室壁肥厚和心包积液,后者室壁明显肥厚,约半数合并心包积液;前者心室舒张功能受损重,后苦收缩功能受损重.②肥厚型心肌病:本病室壁肥厚多发生于室问隔中:部,使心室(多为左室)流出道变窄甚至梗阻,淀粉样变心肌病室壁肥厚多为对称性,不引起流出道梗阻;前者无心包积液,后者约半数有心包积液;前者舒张功能明显受损,收缩功能正常,后者收缩功能明显受损.③缩窄性心包炎:本病心脏形状怪异,如心包损害主要在房室沟,则心房扩大而心室缩小,与淀粉样变心肌病有相似之处.以下几点可资鉴别:前者心包增厚,回声增强,后者心包无改变;前者室壁厚度正常,后者窀壁增厚,内有散点状增强回声:前者可伴有少量心包积液且多呈局部性,后者非局限性,积液量可达中等量;前者心脏舒张受限,后者心肌收缩性能降低.3参考文献:【1]马文珠.张奇南心肌疾病.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38.[2]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18.(收稿日期:2002—09一)。
心脏磁共振在心脏淀粉样变性中的应用进展

通信作者:龚艳君,E mail:gongyanjun111@163.com心脏磁共振在心脏淀粉样变性中的应用进展侯为洁 龚艳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34)【摘要】心脏淀粉样变性(CA)是指大量淀粉样纤维沉积于心肌细胞外间质,影响心脏结构与功能的一种严重疾病,随着病程进展,最终发展为严重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CA发病率低,目前诊断不足,且与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等引起心肌肥厚的疾病难以鉴别。
心脏磁共振具有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无电离辐射等优势,其中心肌延迟强化、T1mapping、细胞外间质容积、T2mapping、心脏磁共振特征跟踪以及弥散张量成像在CA的临床诊断、疾病分层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作用。
现就心脏磁共振在CA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心脏淀粉样变性;心肌延迟强化;NativeT1;细胞外间质容积;T2mapping;心脏磁共振特征跟踪;弥散张量成像【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3 09 007ApplicationofCardiacMagneticResonanceinCardiacAmyloidosisHOUWeijie,GONGYanjun(DepartmentofCardiology,PekingUniversityFirstHospital,Beijing100034,China)【Abstract】Cardiacamyloidosis(CA)isaseriousdiseaseinwhichalargenumberofamyloidfibersaredepositedintheextracellularmatrixofthemyocardium,affecting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theheart.Withtheprogressionofthedisease,iteventuallydevelopsintosevererefractoryheartfailure.TheincidencerateofCAislow.Atpresent,thediagnosisisinsufficient,anditisdifficulttodistinguishCAfrom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ypertensiveheartdisease,aorticvalvestenosisandotherdiseasesthatcausecardiachypertrophy.Becauseofitsnon invasive,highsofttissueresolution,non radiationandotheradvantages,cardiacmagneticresonancesuchaslategadoliniumenhancement,T1mapping,extracellularvolume,T2mapping,cardiacmagneticresonancefeaturetrackinganddiffusiontensorimagingplayanimportantroleintheclinicaldiagnosis,diseasestratificationandprognosisevaluationofCA.ThisarticlewillreviewtheapplicationprogressofcardiacmagneticresonanceinCA.【Keywords】Cardiacmagneticresonance;Cardiacamyloidosis;Lategadoliniumenhancement;NativeT1;Extracellularvolume;T2mapping;Cardiacmagneticresonance featuretracking;Diffusiontensorimaging 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amyloidosis,CA)是由于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心肌间沉积后,出现心脏形态结构改变、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最终导致难治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限制型心肌病[1]。
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超声特点及诊断效果分析

变 累及 肾脏 的患者有 1 9例 , 占4 7 . 5 %; 病 变累及 到腹部脂肪组织
的有 6例患者 , 占1 5 %; 有 1 0例患者 的病 变累及到直肠黏膜 , 占 总例数 的 2 5 %; 5例 患 者 出 现 口腔 黏膜 的病 变 累及 情 况 , 占 1 2 . 5 %。在游离单 克隆轻链 的含量变化上 ,全 部患者 中有 3 0例
【 中图分类号】 R 4 4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8 ( c ) 一 0 1 8 7 一 O 2
心脏 淀粉样变是 因为淀粉样的蛋 白质 物质大量沉 积在心肌
计分析 。
2 结 果
组 织内而造成 的一 种心肌疾病 ,这种疾病较 为少见 ,但 危害极 大。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为 。 心脏淀粉样 变 引发 的疾病死 亡率极 高【 】 1 , 且 在发病 的早期不 容易被 发觉 , 临
通 过心外组织活 检 , 4 0例患者 , 刚果红染 色均为 阳性 , 证实 为淀粉 样变性 。另外 , 心外脏器活检患者具体 的受 累情况为 : 病
床诊 断也较为复杂和困难 , 极 易出现误诊 。 为 了探讨心脏淀粉样
变 的心脏超 声特点及诊断效果 , 从2 0 1 0年 4月一 2 0 1 3年 4月 间 在该 院接受 临床及病 理检查并最终确诊 为心脏淀粉样 变性 的患
20 1 3
— —
N 0. 2 4
Ch i n a &F or ei g n Me d i ca l Tr ea t me n t
影 像 与 检 验
口固 — — ■ ■ 譬 翟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毛强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四川乐山614000)〔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40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归纳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效果。
结果心脏超声诊断结果更接近于预设值,与心电图检查相比,诊断符合率、诊断敏感度及检查结果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05)。
结论在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中应用心脏超声可较好地反映出病变的位置、范围等信息,当心内膜下出现反光增强现象时,应怀疑为心脏淀粉样变,避免发生遗漏,为后期的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心脏超声;心电图;心脏淀粉样变;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45.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 -2376 (2017) 16 -0019 -02淀粉样变形主要是指由于蛋白折叠异常造成纤维性淀粉 蛋白在机体内诸多器官及组织含有的细胞外区所诱发的疾病,目前已知至少18种蛋白可诱发淀粉样变,比如,纤维蛋 白原Aa、脂蛋白A、轻链免疫球蛋白等[1]。
心脏淀粉样变是 指在心肌内发现纤维性淀粉蛋白沉积,可造成心肌功能不同 程度障碍,在临床发病率一般不高,但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复杂化特点,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这与治疗方案的制定 及预后有直接关联,检查措施多样,比如,超声心动图、心 脏活检及心电图等,其中心脏淀粉样变诊断的金标准是心肌 活检。
本研究以我院40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 讨了心脏超声的应用情况。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40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 25例,女I5例;年龄为42 ~T3岁,平均(57.5 ± 15.0) 岁;病程3 ~9年,平均(6.0 ±2. 5)年;本研究以病理活检 结果为金标准。
1.2方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时,对患者左心室内径等指标进行记录,同时开展心肌活检,记录病理诊断结果。
其中,本研究检查 仪器为MyLabSx+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检查探头 频率2.5 ~ 3.5 MHz;若受检者身形瘦小,频率范围可提升 至3.5 ~5.0 MHz;心电图检查采用十二道心电图机(型号 ECG-3312B,浙械注准20152220013);心肌活检钳(型号 504 -300L,美国Cordis公司生产,国药管械(进)字2001 第3070903号);开展上述检查前均需安静休息10 min,先 检查体表心电图,休息20 m m后常规开展心脏彩超检查;再次安静休息30 mm后开展心肌活检。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符合率,及两种检 查措施的检查结果,以及左心室内径等数据差异;记录患者 病变累及情况、心电图及超声检查情况。
分析两种诊断方式 的敏感度、特异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i± s表示,行《检验。
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两种诊断方式的符合率对比心电图检查中,完全准确11例,占27.5%;部分准确 19例,占47. 5%;不准确10例,占25.0%;总准确30例,收稿日期:2017 -03 -152.2 两组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比较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21 ±2.01) min,创口愈合时间 (42.36 ±5.69)d;宫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3.56±1.98)min,创口愈合时间(41. 96 ±4.98) d。
宫腔镜组手术时间、创口愈 合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〇.〇5)。
3 讨论宫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中的一种,随着宫腔技术的不断 发展,宫腔镜电切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各种宫颈良性疾病的 重要手段。
由于宫腔镜电切术能够对病变部位准确定位,且 操作简单,使其在宫颈疾病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宫腔镜电切术相比于以往的手术治疗,电切刀在患者宫 颈内探人距离更深,而且通过灯光的照射,能够对宫颈管内 的病灶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再利用环形电极将病变组织清除 干净。
术后,再通过滚球电极将患者创面进行凝血、止血,患者预后效果好。
本研究结果可知,对宫颈良性病变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其术中出血量、手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均少于宫颈环形电 切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宫颈良性病变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 创口小、出血量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王义蓉,孟运莲.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在宫颈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J].泰山医学院学报,2〇14, 36 (5):393 -於4. [2]朱俊美,靳东芳,白小英.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〇W,8(I2):35.[3]李洪颖.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〇14, 23(10):90 -91.[4]曹杰.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效果初步评定与护理[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 3 (8):181 -182.[5]王晓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 33 (11) : 91 -92.—19—占75.0%。
心脏超声检查中,完全准确21例,占52. 5%;部 分准确17例,占42. 5%;不准确2例,占5.0%;总准确38 例,占95.0%。
心脏超声检查符合率明显高于心电图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〇.〇5)。
2.2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分析病理检查中,病变累及肾脏11例,病变累及脂肪15例, 病变累及直肠黏膜13例。
心电图检查中,病变累及肾脏8 例,准确率为72.7%;病变累及脂肪12例,准确率为80. 0% ;病变累及直肠黏膜9例,准确率为69. 2%。
心脏超 声检查中,病变累及肾脏10例,准确率为90. 9%;病变累 及脂肪14例,准确率为93. 3% ;病变累及直肠黏膜12例,准确率为92. 3%。
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心电图诊断,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〇.〇5)。
2.3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分析心电图诊断敏感度为73. 5%,特异度为76.4%;心脏超 声诊断敏感度为93. 8%,特异度为73.1%。
心脏超声诊断敏 感度明显优于心电图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〇.〇5)。
2.4两种诊断方式表现分析心电图检查中,表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状态患者14例,占35.0%;伴有胸前导联低电压10例,占25.0%;假性梗 死Q波16例,占40.0%。
心脏超声检查中,左心室收缩末 期内径为(33.21 ±6.32) mm,舒张末期内径为(42.29 ± 2.53) mm。
左心房增大患者7例,占17.5%;心内膜下心肌 颗粒样反光增强患者14例,占35. 0% ;合并心包积液患者 19 例,占47. 5%。
3讨论心脏淀粉样变指的是细胞外区沉积不溶性淀粉样物质,造成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多属于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对患 者心脏的正常代谢造成严重影响,易引发水肿,危害患者的 身心健康。
心脏淀粉样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一般男性患 者多于女性患者。
本研究中男性患者稍多。
心脏淀粉样变主要临床表现为气促、心悸、血压下降、脉搏微弱等,而且具有心肌细胞萎缩、传导系统的纤维化等 病变,可继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甚至引发血栓栓塞等,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多无典型临床表 现,比较容易发生误诊、漏诊情况,耽误最佳治疗时机[2]。
研究发现,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临床表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包 括受累器官、浸润范围等因素。
心脏淀粉样变可分成原发性 及继发性,其中原发性淀粉样变患者大都合并多发性骨髓瘤,且常累及心脏;若为继发性淀粉样变,则较少累及心脏。
因此临床诊断非常重要,不仅可明确诊断心脏淀粉样变,还可 确认属于原发性,或属于继发性。
心脏淀粉样变多经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理 活检进行检查并诊断。
其中病理活检虽然准确率较高,活检 组织来源地较多,如腹壁脂肪及直肠致癌等,但属于有创检 查,而且存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肢端导联在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心脏淀粉样变经肢体导联检测结果为低电压,假性梗 死Q波,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心肌因血压持续居高不下 造成心室壁厚度不一。
临床检测时很容易忽视这两个特点,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心脏淀粉样变多累及皮下组织及肾脏。
因此,若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疑似心肌疾病时,需考虑 是否存在心脏淀粉样变,此时开展血清生化检验及组织活检,并结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不错的选择。
心脏淀粉样变患者超声表现为左心室游离壁回声、间隔 颗粒点回声[3]。
若间质间沉积淀粉样蛋白增多,则易早二行 心室顺应性减低,患者常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僵硬心脏 综合征,尤其是僵硬心脏综合征患病率接近50%。
有关学者 采用超声对心脏淀粉样变患者进行检查,发现患者的射血分 数减低,平均左室室壁厚度> 15 mm,舒张功能指数> 0.778,表明患者预后较差。
心脏超声检查的典型结果是,心 脏淀粉样变患者主要表现为室壁明显增厚,这种现象多因高 血压合并心肌疾病所致,造成心室肥厚的差异[4<。
本研究中,40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由心 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以病理活检诊断为金标准,心脏超声诊 断准确率较高,可见心脏超声检查在心脏淀粉样变患者诊断中 的应用价值更高,一般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可将心电图与超 声结合使用,可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生误诊现象。
超声心动图 具有无创、有效及能够随时跟进的优点,临床接受度良好。
据医学研究发现,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中绝大多数均存在 轻重不等的心室舒张功能下降,致使其心脏处于舒张期时,二尖瓣处血流在充盈早期/晚期均呈下降及升高趋势,而且随 着病情继续恶化,心脏顺应性也随之减弱,病变累及范围已 经扩大,比如瓣膜、心包积液等,继续恶化,甚至可波及肾 脏、脂肪及直肠黏膜等部位。
本研究中经超声检查显示,心 脏淀粉样变累及肾脏检查准确率90. 9%、脂肪93. 3%、直肠 黏膜92. 3%。
综上所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应用心脏超声可起到较好 作用,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过程中,发现心内膜下呈 心肌颗粒状,而且存在反光增强现象,应重点考虑心脏淀粉 样变,可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技术,有 利于预后,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舒燕,姜荣建,程标,等.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起声及心电图特点[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〇13,22 (1): 92_95.[2]苏洪安,働群,庞熙楹.心脏起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 20 (9): 95-96.[3]张清.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起声及心电图特点[J].影像技术,2016, 28 (2) :21 -22.[4]赵平.心脏起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 3 (33): 28, 30.[5]韩昕妍.心脏起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 23 (18) :86 -87.Effect of Cardiac Ultrasound in Cardiac Amyloidosis Mao Qiang. Leshan Geriatric Disease Hospital, Leshan Sichuan 614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ardiac ultrasound in cardiac amyloidosis.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cardiac amyloidosi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electrocardiogram and cardiac ultrasonography.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cases. The results of the two examination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ECG,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test results were more satisfactory than those of EC G in different diagnostic methods (P <0.05) . Conclusion Cardiac ultrasonography can reflect the location and extent of the lesion in cardiac amyloidosis. When the reflex enhancement phenomenon occurs in the endocardium, it should be suspected that the amyloidosis of the heart should be missed and the diagnosis should be avoided. Rate, for the latter part of the treatment to provide the basis.【K eyw ords】Cardiac ultrasound; Cardiac amyloidosis;Application effect—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