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体居住空间设计2011

合集下载

立方体空间设计

立方体空间设计

立方体空间设计
要求:在20CMx20CM的平面内作纵横四等分米字网格,同时在垂直方向升起20CM,构成20x20x20CM的立方体空间(垂直方向亦分为四等分),选择平面切割图形作为基本几何框架,利用水平与垂直分隔产生一系列子空间,通过子空间之间空间界面的不同设置使它们组合为有组织的整体。

实质:根据平面图形构思空间的住组合关系,以此为目的选择合适的界面。

要点:1,所有子空间的总体组织关系
2,单一的两个或若干个空间之间的空间关系及与之相关的界面;
3,关注其间的逻辑关系;
一,单个空间的限定:
1,通过水平面限定
2,通过垂直面限定
3,限定与围合程度
二,空间关系与组合:
1,内含、穿插、邻接、过渡等关系
2,集中、线型、放射、簇群、网格式组合模式
三,树立积极的造型意识,整个立方体空间内所有子空间均拥有同等的意义与价值。

四,实体最多只能出现一个,
五,在统一的秩序控制下,尝试追求空间形态的丰富与变化(大小、方向、层次、比例),同时应达成统一、完整的群体形态。

六,用卡纸按1:1比例制作整体模型、1:2比例的分层模型,模型底板60cmx35cm。

要求模型制作细致、精确。

七,以精确的正投影方式描述立方体空间的特征,包括各层平面、四个立面、两个剖面,要求先以轴线定位,再绘制材料厚度(假定为1.5毫米),剖断线和投影线明显区分,平、立、剖面比例1:2.5 , 图纸尺寸为650x450 ( 图框线尺寸,不含裁纸边)
八,时间进度安排:11-27(周四)讲课布置作业;1月5日交图;。

立方体堆积住宅

立方体堆积住宅

立方体堆积住宅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土地的供给日益短缺,如何提高土地占用效率,成为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立方体堆积住宅这一设计理念应运而生,该设计理念通过一种新型的住宅建筑形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从而缓解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压力。

本文将对该设计理念进行探讨和分析。

立方体堆积住宅的设计原理
立方体堆积住宅是一种新型的住宅建筑形式,其设计理念是将多层建筑中每一层看作一个立方体积木,再将一些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堆积在一起形成一座住宅建筑群。

与传统的住宅设计不同,立方体堆积住宅通常采用模块化建造,既可以实现住宅的标准化生产,还能大大加快施工速度。

立方体堆积住宅的优点
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传统的住宅建筑设计采用的是单一居住单元,占
地面积比较大,而立方体堆积住宅采用模块化建造,可以把多个住宅单元组合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极大地节约建筑材料。

立方体堆积住宅采用模块化建造,可以大大减
少建筑材料的浪费,降低建筑成本。

3.构建多样化的室内空间。

多个立方体组合在一起,可以构建出多样化
的室内空间,以满足不同住户的需求。

4.提供丰富的景观效果。

构建多个立方体,从而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效
果,加强了室外空间的景观感受,提高了住宅的品质。

立方体堆积住宅的应用实例
立方体堆积住宅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既可以应用于单个住宅小区,也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的城市公共住宅项目。

下面所列出的数个应用实例,展示了立方体堆积住宅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实例一:。

立方体的体积

立方体的体积

立方体的体积立方体是一种三维图形,它的所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角都是直角。

立方体的体积是指它所包含的三维空间的大小,通常用立方单位来表示,如立方厘米、立方米等。

计算立方体的体积是一项基本的几何计算,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立方体的体积以及一些应用实例。

一、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对于边长为a的正方形,它的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 a^3其中,V 表示立方体的体积,a 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这个公式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直接算出它的体积。

二、立方体的应用实例立方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几何体。

以下是一些立方体的应用实例:1. 家具设计在家具设计中,需要考虑不同尺寸的立方体如何组合在一起,以达到最佳的功能和美观效果。

2. 容器设计立方体的空间利用率很高,因此在容器的设计上也很常见。

例如普通的纸箱、塑料盒子等。

3.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立方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几何体。

例如方形的窗户、几何体雕塑等都需要用到立方体的计算。

三、立方体体积计算实例以下是一些立方体体积计算的实例,可以更好地理解立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1、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立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解:根据公式:V=a^3,代入a=5,得到 V=5^3=125,所以这个立方体的体积是125立方厘米。

2、一个边长为2米的立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解:因为单位是立方米,所以需要将边长换算成米,即2米=200厘米。

然后代入公式:V=a^3,得到V=200^3=8,000,000,所以这个立方体的体积是8,000,000立方米。

四、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立方体的定义、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应用实例。

掌握了立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三维空间中的物体,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带来便利。

《居住空间设计》课件

《居住空间设计》课件
总结词
简约至上,强调自然与和谐
详细描述
日式风格以简约、自然、和谐为特点,大量运用天然材质,如竹、木、纸等。典型的日式风格采用低矮的家具、和纸 、榻榻米等元素,营造出清新脱俗的居住空间。
案例
某公寓的日式风格客厅,采用简约的家具、竹帘和绿植,呈现出宁静致远的氛围。
其他风格
总结词
多元化与跨界融合,满足个性化需求
窗帘、床品
01
选择与家具和陈设品相协调的窗帘和床品,增强整体效果。
地毯
02
选择合适的地毯,增加空间的温馨感和舒适度,同时起到隔音
、保暖的作用。
靠垫、抱枕
03
利用靠垫、抱枕等软装饰品,为居住空间增添色彩和层次感。
05 居住空间的绿化与景观设计
室内植物的选择与布置
室内植物选择
根据空间大小、光照、湿度等条件选择适合的室内植物,如吊兰、 绿萝、蕨类等。
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
设计应满足居住者的生活需求,同时 也要注重室内环境的视觉美感。
人性化与舒适性
充分考虑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人体工 程学原理,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
环保与节能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室内 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创新与个性化
在满足基本功能和审美需求的基础上 ,注重创新和个性化设计,打造独特 的居住空间。
次卧室
供其他家庭成员休息和睡 觉,布局可根据需求进行 调整,但同样需考虑隐私 和舒适性。
衣帽间
为主卧室和次卧室提供储 物空间,可设置衣柜、鞋 柜等。
辅助功能区
卫生间
书房
提供洗浴、如厕功能,需考虑洗脸盆 、马桶、淋浴等设施的布局,以及采 光、通风和清洁。

居住空间设计案例欣赏

居住空间设计案例欣赏

设计程序与方法
1.设计任务书…… 2.房间总平面图 3.社会调研 ⑴现场踏查; ⑵家庭人口构成、性别、年龄; ⑶民族和地区的传统、特点和宗教信仰; ⑷职业特点、工作性质和文化水平、业余爱好、生活方式、 个性特征和生活习惯; ⑸经济水平和消费取向; ⑹社会关系、交往人群、周边环境。 4.设计说明(设计分析、整体策划) ⑴根据调研资金定位 ⑵使用功能布局合理 ⑶风格手法 ⑷材料工艺 5.资料搜集
1、居住空间发展简史
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山洞、地穴、树上、猛犸骨小屋、三角窝铺) 奴隶社会——青铜时代 (石砌小屋、泥土小屋、砖砌小院、砖瓦套宅) 封建社会——火药时代 (亭、台、楼、阁、榭、 宫殿) 资本主义社会——钢铁时代(高楼大厦、住宅区) 社会主义社会——半导体时代(超高层、组装房屋) 社会主义社会——电子时代(智能住宅) 社会主义社会——信息时代(????)
人体尺寸与设计尺度
人际距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 在室内空间中个人环境常需与人进行交流、接触时,要进行人际距离 的选择。因此对不同的人,由于其具有不同民族、宗教信仰、性别、 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所以应采取的人际距离各有差异。 人类学家爱德华 .T.霍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根据 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类为:亲密距离; 个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在室内设计中以阅览室的座位为例, 如果座位间距过于紧凑,以至出现以不亲密的形式进入他人亲密距离 之内,则会造成个人的空间领域被侵犯,给他人的学习和心理带来压 抑、不安。
居住空间设计
概述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和家庭生活的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方体建筑方案

正方体建筑方案

正方体建筑方案在城市建筑中,正方体建筑是一种常见且经典的设计方案。

正方体建筑的形式简洁、直观,给人一种稳定、坚固的感觉。

本文将从外观、内部空间、功能性及可持续性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正方体建筑方案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正方体建筑的外观简洁大方。

正方体是一个四个等边的六个面组成的几何体,它的形态鲜明而简单,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和修饰。

这种简洁的外观给人以美感和视觉冲击力,同时也更容易在城市中被人们注意到和记住。

正方体建筑在线条的处理上通常采用直线、棱角明显的设计,给人一种现代简约的感觉,非常适合现代城市的氛围。

其次,正方体建筑的内部空间合理且利用率高。

正方体的内部空间很容易分割和布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例如起居区、就餐区、工作区等。

正方体的立面面积相对较小,与其他形状的建筑相比,正方体建筑所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另外,正方体建筑的楼层平面相对规整,容易实现各种功能的布局,也方便了建筑设备的布置和维护。

第三,正方体建筑具有较好的功能性。

由于正方体建筑的形式简洁明了,所以在其内部空间的布置上比较适合实现多种功能。

无论是办公场所、商业设施还是住宅区,都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来满足需求。

此外,正方体建筑也方便了建筑的升级和改造,使其能够适应新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增加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最后,正方体建筑方案在可持续性方面具有优势。

正方体建筑由于其外部形态简单,减少了建筑外部表面的装饰和修饰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正方体建筑的结构一般较为稳定,可以更好地承受自然灾害,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另外,正方体建筑也便于实施节能和环保措施,例如通过建筑的方向摆放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和自然光线。

综上所述,正方体建筑方案在外观、内部空间、功能性及可持续性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势。

它的简约大方的外观给人以美感和视觉冲击力,内部空间的布局合理且利用率高,各种功能可以得到满足,而且正方体的形态也非常适合实施节能和环保措施。

居住空间设计特点的理解

居住空间设计特点的理解

居住空间设计特点的理解居住空间设计特点是指在设计居住空间时所遵循的一些原则和特征。

这些特点旨在创造一个舒适、实用和美观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下面将从功能性、人性化、美观性和可持续性四个方面来解释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

一、功能性功能性是居住空间设计的首要特点。

居住空间的设计应符合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舒适的起居空间。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居住者的活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合理分配空间功能,使其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例如,厨房、卫生间、卧室等功能区域的设置要合理布局,方便使用,减少居民的移动距离和时间成本。

二、人性化人性化是居住空间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人性化设计将人的需求置于首位,关注人的舒适感和生活习惯。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

例如,设置无障碍通道、安全扶手、儿童活动区等,以提高住户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

三、美观性美观性是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

美观的设计可以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给人以愉悦感。

在设计中要注重色彩搭配、材质选择和装饰布局,使整个空间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同时,要注重细节处理,使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设计的独特之处。

四、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当今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趋势和特点。

可持续性设计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追求环保、节能和低碳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节能降耗、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建筑材料的选择等方面。

例如,采用太阳能供热、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居住空间设计特点包括功能性、人性化、美观性和可持续性四个方面。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特点,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环境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创造出一个舒适、实用、美观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只有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同时,才能真正实现居住空间的设计理念。

立体空间知识点归纳总结

立体空间知识点归纳总结

立体空间知识点归纳总结立体空间是指具有三个维度的空间,这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所具有的特征。

在几何学中,立体空间是指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向的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知到立体空间的存在,比如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办公室、公园等都是立体空间。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中,立体空间的概念也被广泛运用,比如雕塑、建筑设计等都需要考虑立体空间的特性。

立体空间的概念立体空间是指具有三个维度的空间,这意味着它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向。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立体空间可以用三维坐标系来描述,其中x、y和z轴分别表示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方向。

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用三维图形来表示立体空间,比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都是常见的三维图形,它们都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向。

在立体空间中,我们可以用三维坐标来描述空间中的任意一点,比如点P(x, y, z)表示空间中的一个点,其中x、y和z分别表示点P在x、y和z轴上的坐标。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各种几何运算,比如计算点的距离、线段的长度、面积、体积等。

立体空间的特征1. 三维度:立体空间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向,这是它与二维空间的主要区别。

在立体空间中,物体不仅可以在平面上移动,还可以向上或向下移动,这使得立体空间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2. 体积:立体空间中的物体都具有一定的体积,这是因为它们不仅存在于平面上,还存在于垂直方向上。

在立体空间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体积来描述物体的大小,比如盒子、圆柱体、球体等都有自己的体积。

3. 视角效果:在立体空间中,物体的外观会随着观察者的视角而改变。

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是物体的投影,而不是真实的物体。

在不同的视角下,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视角效果。

4. 透视关系:立体空间中的物体会受到透视关系的影响。

在远处的物体看起来会比较小,而在近处的物体看起来会比较大,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是物体的投影。

透视关系使得立体空间中的物体具有立体感,也使得物体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更能够表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方体居住空间设计
一、内容:在长、宽、高均为8米的立方体中,构筑居住生活空间。

二、要求:
1.受力构件不得超过8m×8m范围(水平)。

2.二层楼板面积不得小于32 平米,且不能超出8m×8m的范围(水平)。

3.屋顶的高度可不在8m限高范围内(垂直)。

4.上下层内须有楼梯联接,且不能超出8m×8m的范围(水平)。

三、目的:
培养空间意味塑造的能力
通过对功能和流线的组织进一步理解空间的功能性特点以及功能与“行为”的关系
对尺度的把握和理解
四、成果:
1.图纸:
各层平面1:50
四个立面1:50,1:100
两个剖面1:50
2.模型:
五、评判要求:
整体的创新30%
功能的合理性20%
制图与表现技法20%
结构、构造的合理性、可能性10%
模型的制作20%
六、进度:
7~8(9)周收集资料,理解设计内容;
总体构思,空间塑造与功能组织,完成一草
10~11周进一步的空间解析,造型设计,完成二草
12 周完善整个设计,完成三草
13~14周上板,完成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