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体空间设计
立方体空间设计

立方体空间设计
要求:在20CMx20CM的平面内作纵横四等分米字网格,同时在垂直方向升起20CM,构成20x20x20CM的立方体空间(垂直方向亦分为四等分),选择平面切割图形作为基本几何框架,利用水平与垂直分隔产生一系列子空间,通过子空间之间空间界面的不同设置使它们组合为有组织的整体。
实质:根据平面图形构思空间的住组合关系,以此为目的选择合适的界面。
要点:1,所有子空间的总体组织关系
2,单一的两个或若干个空间之间的空间关系及与之相关的界面;
3,关注其间的逻辑关系;
一,单个空间的限定:
1,通过水平面限定
2,通过垂直面限定
3,限定与围合程度
二,空间关系与组合:
1,内含、穿插、邻接、过渡等关系
2,集中、线型、放射、簇群、网格式组合模式
三,树立积极的造型意识,整个立方体空间内所有子空间均拥有同等的意义与价值。
四,实体最多只能出现一个,
五,在统一的秩序控制下,尝试追求空间形态的丰富与变化(大小、方向、层次、比例),同时应达成统一、完整的群体形态。
六,用卡纸按1:1比例制作整体模型、1:2比例的分层模型,模型底板60cmx35cm。
要求模型制作细致、精确。
七,以精确的正投影方式描述立方体空间的特征,包括各层平面、四个立面、两个剖面,要求先以轴线定位,再绘制材料厚度(假定为1.5毫米),剖断线和投影线明显区分,平、立、剖面比例1:2.5 , 图纸尺寸为650x450 ( 图框线尺寸,不含裁纸边)
八,时间进度安排:11-27(周四)讲课布置作业;1月5日交图;。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光与影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E
作业要求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E1 主题
压抑后,豁然开朗的空间感受
……山口潜行始隈墺,山开旷望旋平陆。…… ——王维《桃源行》
选择一句(首)诗或 一段散文,以其所表达的 主旨意境或空间意象作为 立方体空间的主题,并由 此展开练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空间语言:句子
多个空间的组织
D
多个空间的组织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D1 集中式
D
多个空间的组织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D2 线式
D
多个空间的组织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D3 组团式
D
多个空间的组织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D4 网格式
E
作业要求
E
作业要求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E1 主题
②、两个物体之间的形态 对比
③、两个物体之间的虚实 对比
C
两个空间的组合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C2 交叠
①、两个空间的地位均等
②、两个空间具有从属关 系
③、产生了新的空间
C
两个空间的组合
课题13:立方体空间设计
C3 邻接
①、对等空间的邻接 邻接界面的变化
②、不对等空间的邻接 大小、高低、错位
立方体状如何在设计中起到美化作用?

立方体状如何在设计中起到美化作用?一、立方体状的美化设计立方体状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形状,它具有简洁、均衡、稳定的特点,因此在设计中经常被运用来起到美化的作用。
1. 简洁而不简单的外观立方体状设计的首要特点便是其简洁的外观,它的几何形态不仅令人一目了然,也符合现代人对设计的简约理念。
而在简约中蕴含的却是设计师精心的艺术构思,优雅而高级。
2. 均衡的空间分布立方体状设计拥有均衡的空间分布,每个面都得到了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让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与平衡。
这种和谐感会直接传达给观者,产生一种稳定、安心的感觉,进而提升空间的美学价值。
3. 稳定的视觉效果立方体状的设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它所带来的坚实感使人们产生一种安全感与信任感。
无论是在建筑设计中的柱子、墙面,还是在室内设计中的家具、陈设品等,都能通过立方体状的设计表达出稳定可靠的视觉效果。
二、立方体状的应用领域及效果立方体状虽然简单,却在多个设计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美化作用。
1.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立方体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外立面、结构体系、柱子等。
其强烈的几何感与线条美,能够增加建筑的整体美感,使建筑更加醒目且富有现代感。
2. 室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立方体状的家具、灯具等物品能够给人带来稳定、均衡的感觉,增强空间的整体感。
此外,立方体状的柜子、盒子等收纳用品也能够提升室内整洁度,达到美观与实用的双重效果。
3. 平面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立方体状常被用于图标、标志、插图等元素的设计中,以增强其稳定感与均衡感,使整个设计更具力量感和内聚力。
三、立方体状的美学价值分析立方体状在设计中起到美化作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其简洁、均衡、稳定的特点,还有其背后蕴含的美学价值。
1. 几何形态的美立方体状作为一种纯净的几何形态,本身具有一定的美感。
它的直线与面的组合,赋予了人们一种舒适感和愉悦感。
2. 简约美的追求立方体状的设计风格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简约美的追求。
其简单而不失精致的外观,能够让人在繁杂的生活中找到平静与宁静。
立方体互动教案:学生之间互动,体验立方体在不同空间中的变换和运动

立方体互动教案:学生之间互动,体验立方体在不同空间中的变换和运动立方体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三维图形,是由六个正方形面组成的六面体。
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通过互动教学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方体的变换和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立方体互动教案,让学生之间互动,体验立方体在不同空间中的变换和运动。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立方体的基本属性,了解立方体不同的旋转轴、角度和方向,从而加深对立体几何的认识和理解。
具体而言,学生将学会:1.理解立方体旋转轴的概念和原理,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不同的旋转角度和方向。
2.理解立方体变换的概念和原理,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立方体的运动和变换。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立体几何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立方体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立方体旋转轴的概念和原理。
让学生了解不同旋转轴和旋转角度对应的不同变换方式,从而加深对立体几何的认识。
2.立方体的变换和运动。
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掌握立方体的变换和运动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空间中的立方体变化和变形。
3.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展示和合作来实现互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方体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来理解和掌握立方体的知识。
1.教师的讲解。
教师将通过图像和视频来讲解立方体的旋转和变换原理,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加深理解。
2.小组讨论和展示。
学生将分成小组,讨论和展示不同的立方体变换和运动方式,从而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3.动手实践和模拟。
学生将通过动手实践和模拟来掌握立方体旋转和变换的知识,加强对立体几何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流程本教案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讲解立方体的旋转和变换原理。
教师将通过图像和视频来讲解不同旋转轴和旋转角度对应的不同变换方式,让学生了解立方体的变换和运动方式。
solidworks空心立方体

solidworks空心立方体【引言】SolidWork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领域的三维建模软件,其强大的功能和易于上手的操作使得它成为了众多工程师和设计师的首选。
在SolidWorks中,我们可以轻松地创建各种形状的实体模型,包括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等。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SolidWorks创建一个空心立方体模型。
【正文】一、创建立方体首先,我们需要打开SolidWorks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零件文件。
在左侧的工具栏中选择“立方体”工具,然后在绘图区域中绘制一个立方体。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我们可以设置立方体的尺寸和位置。
为了创建一个空心立方体,我们需要将立方体的厚度设置为0。
二、创建内部空间接下来,我们需要在立方体内部创建一个空间。
为此,我们可以使用“切割”工具。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与立方体相同大小的立方体,然后将其移动到立方体的中心位置。
接着,我们选择“切割”工具,并将其应用于立方体和内部立方体。
这样,我们就成功地在立方体内部创建了一个空间。
三、修整模型现在,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一些修整,以使其看起来更加完美。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倒角”工具对立方体的边缘进行倒角处理,使其更加圆润。
接着,我们可以使用“填充”工具将立方体的表面填充为我们想要的颜色或纹理。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渲染”工具对模型进行渲染,使其看起来更加逼真。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创建了一个空心立方体模型。
在SolidWorks中,我们可以轻松地创建各种形状的实体模型,并对其进行各种修整和处理。
无论是机械设计还是产品设计,SolidWorks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各种创意和想法。
立体构成设计说明范文

立体构成设计说明范文一、设计理念。
立体构成设计是一种通过将不同形状、材质和颜色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设计方法。
在这种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各种立体元素,如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等,来表达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
立体构成设计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空间的变化,可以为人们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思维启发。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将以立体构成设计为主题,通过对不同形状和材质的运用,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和创意的空间环境。
我们将通过对空间的分析和理解,结合用户的需求和偏好,设计出一个独具特色的立体构成空间,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二、设计要点。
1. 立体元素的选择和运用。
在立体构成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立体元素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将根据空间的特点和功能需求,选择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立体元素,如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等,来打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
通过对立体元素的精心搭配和组合,我们将创造出一个具有动感和变化的空间氛围,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2. 色彩和光影的运用。
在立体构成设计中,色彩和光影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我们将通过对色彩的精心搭配和光影的运用,营造出一个富有层次和变化的空间环境。
我们将选择明亮而活泼的色彩,通过对光线的控制和反射,创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为用户带来愉悦和舒适的空间体验。
3. 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在立体构成设计中,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将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分区,创造出一个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空间环境。
我们将通过对空间的分析和理解,设计出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空间布局,为用户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使用体验。
三、设计效果。
通过对立体构成设计的精心设计和施工,我们将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和创意的空间环境。
我们将通过对立体元素、色彩和光影的精心搭配和运用,营造出一个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空间氛围,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我们相信,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立体构成空间,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理想场所,为用户带来愉悦和满足的空间体验。
幼儿园大班《立方体》数学教案设计意图(

幼儿园大班《立方体》数学教案设计意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六章《空间的认知和测量》,详细内容为立方体的认识。
立方体是三维空间的基本形状之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立方体的基本特征,培养空间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立方体,了解立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十二条棱的长度相等,八个顶点等。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立方体,并描述其特点。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能利用立方体进行搭建和组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方体的特征及其运用。
教学重点:立方体的认识、观察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立方体模型、立方体拼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个立方体模型、彩色积木、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神秘的礼物(立方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观察和猜测。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立方体,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2)讲解立方体的概念,让幼儿了解立方体的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
(3)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立方体的不同视角,让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立方体。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利用立方体模型,讲解如何数立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通过立方体拼图,让幼儿亲身体验立方体的特征。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利用彩色积木搭建立方体。
(2)在画纸上画出立方体,并用彩笔进行装饰。
(1)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搭建立方体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引导幼儿思考立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箱子、魔方等。
六、板书设计1. 立方体的概念和特征。
2. 立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3. 立方体的不同视角观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色积木搭建一个立方体,并画出其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答案:见附图。
2. 家庭作业:寻找生活中的立方体,并描述其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对立方体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空间构成作业

空间认知与设计
——建筑范例分析
1提要:
对优秀建筑案例的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正确的观察分析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设计观和建筑观。
掌握建筑分析的方法,可为我们提供一种深入学习理解优秀建筑的工具,由此为设计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想法。
2内容:
在读懂所选择的优秀建筑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选择八个以上的分析要素进行分析。
(1)建筑环境
(2)基本体块组合:加法,减法……
(3)材料肌理、色彩
(4)空间流线序列
(5)空间的围合与限定
(6)几何关系
(7)平面组合,例如从重复到独特,从单元到整体,对称与均衡……
(8)立面分析
(9)功能分区:动、静,私密性,交通与使用空间……
(10)建筑日照、采光分析
3要求:
以三人为一合作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文献(杂志、书籍、互联网)选择一栋规模、性质合适的建筑实例,并加以分析。
在过程中鼓励小组内的积极讨论。
(1)建筑体块模型1:60(可适当变化,鼓励表达环境)(2)A2单幅(594mm*420mm)图一张:横向构图,钢笔绘制,构图自定。
小组三人共同完成。
(3)模型照片至少3张:正立面、侧立面、鸟瞰……
(4)时间:18周前交图(注:照片附于图上)和模型。
模型评分完毕不保存,学期末返还。
2011/11/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方体空间设计
要求:在20CMx20CM的平面内作纵横四等分米字网格,同时在垂直方向升起20CM,构成20x20x20CM的立方体空间(垂直方向亦分为四等分),选择平面切割图形作为基本几何框架,利用水平与垂直分隔产生一系列子空间,通过子空间之间空间界面的不同设置使它们组合为有组织的整体。
实质:根据平面图形构思空间的住组合关系,以此为目的选择合适的界面。
要点:1,所有子空间的总体组织关系
2,单一的两个或若干个空间之间的空间关系及与之相关的界面;
3,关注其间的逻辑关系;
一,单个空间的限定:
1,通过水平面限定
2,通过垂直面限定
3,限定与围合程度
二,空间关系与组合:
1,内含、穿插、邻接、过渡等关系
2,集中、线型、放射、簇群、网格式组合模式
三,树立积极的造型意识,整个立方体空间内所有子空间均拥有同等的意义与价值。
四,实体最多只能出现一个,
五,在统一的秩序控制下,尝试追求空间形态的丰富与变化(大小、方向、层次、比例),同时应达成统一、完整的群体形态。
六,用卡纸按1:1比例制作整体模型、1:2比例的分层模型,模型底板60cmx35cm。
要求模型制作细致、精确。
七,以精确的正投影方式描述立方体空间的特征,包括各层平面、四个立面、两个剖面,要求先以轴线定位,再绘制材料厚度(假定为1.5毫米),剖断线和投影线明显区分,平、立、剖面比例1:2.5 , 图纸尺寸为650x450 ( 图框线尺寸,不含裁纸边)
八,时间进度安排:11-27(周四)讲课布置作业;1月5日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