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备考疑难题汇总

合集下载

2013年上半年考题汇总(最终版)讲解

2013年上半年考题汇总(最终版)讲解

2013年上半年考题汇总一、填空题1、在输气管道沿线,用压缩机对管道天然气(增压)的站,称为压气站。

2、气体在一定压力下析出第一滴水时的温度,称为(水露点)。

3、天然气计量必须遵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检验、检定规程。

4、气体试压,当试压压力大于3MPa时,分三次升压: 在压力为 1/3 试压压力时,稳压30min进行检查;然后继续升压至( 1/3 )试压压力时,再停止( 30 )min进行检查;最后升至试压压力并稳压。

停止升压期间应检查管线压力有无异常现象。

5、在规定的压力和温度下,任意质量气体的体积与该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按理想气体定律计算的气体体积的比值,称为(压缩因子)。

6、输气管道起讫点及沿线按输送工艺需要而设立的站场,称为(输气站)。

一般包括首站、末站、中间清管站、压气站、分输站及配气站等。

7、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特有的一种现象。

任何结构尺寸的离心式压缩机在某一转速下,都有一个流量的低限和压比的高限。

低于流量(低限)和超过压比(高限)时,机组开始激烈振动,并伴有异常吼叫声。

8、清管球(器)外径大于管道内径的值与管道内径的百分比,称为(过盈量)。

9、(地下储气库)是利用天然地质构造,如:枯竭的油气田、含水层和盐层等,将天然气以气态形式储存的设施。

10、管输天然气气质指标,总硫≤( 200 )mg/m3,硫化氢≤( 20 )mg/m3。

11、水露点在最高操作压力下,水露点应比最低输送环境温度低( 5 )℃。

12、在最高操作压力下,烃露点应(不大于)最低输送环境温度。

13、SY/T5922 2003 《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中气体体积的标准参比条件是( 101.325 )KPa, ( 20 )℃。

14、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测定应按GB/T 11061执行。

15、天然气硫化氢的测定应每(月)一次,硫化氢含量的测定及仲裁应按GB/T 11060.1执行。

16、天然气(二氧化碳)的测定应每月一次,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应按GB/T 13610执行。

2013年1月深圳事业单位行测及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分开版-一般类(自己整理)

2013年1月深圳事业单位行测及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分开版-一般类(自己整理)

2013年1月深圳事业单位行测及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般类第一部分:数量关系1、25,50,76,103,131,( )A.143B.160C.150D.1512、0.1,1,3,300,0.01,10,0.04,( )A.4B.40C.0.4D.4003、2,4,4,0,16,( )A.4B.40C.0.4D.2565、1,2,3,10,39,( )A.52B.96C.196D.2526、1/4,2/5,5/7,1,17/14,( )A.25/17B.26/17C.25/19D.26/197、11,13,22,38,61,( )A.88B.89C.90D.918、77,49,28,16,12,2,( )A.10B.20C.36D.4511、某学校学生排成一个方阵,则这个方阵共有学生( )人。

A.272B.256C.240D.22512、蓝、黄、绿三个球,从左到右顺序排序,有( )种排法。

A.4B.6C.8D.1013、某种商品的标价为220元,为了吸引顾客,按9折出售,这时仍可盈利10%,则这种商品的进价是( )元。

A.180B.190C.200D.21014、公司总部下发年终奖励基金给某下属单位,经理决定把它全部奖励给甲、乙、丙三位优秀员工,原本打算按甲、乙、丙比例为4:3:2的方案进行分配,最终经理决定根据实际贡献按甲、乙、丙比例为5:4:3分配奖金,结果某人得到的奖金比原有方案多出1万,则奖励基金总额为( )万元。

A.36B.24C.18D.1216、某校参加军训队列表演比赛,组织一个方阵队伍,如果每班6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4个班的同学参加;如果每班7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3个班的同学参加,那么组成这个方阵的人数应为( )人。

A.200B.196C.190D.18819、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6,D是AC的中点,E是BD的中点,则四边形CDEF的面积是( )A.10B.5C.20/3D.1520、甲、乙两车往返于A、B两地之间,甲车去时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回来时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

考研数学一真题解析 2013汇编

考研数学一真题解析 2013汇编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一)试卷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已知极限0arctan limkx x xc x →-=,其中k ,c 为常数,且0c ≠,则( )A. 12,2k c ==-B. 12,2k c ==C. 13,3k c ==-D. 13,3k c ==【考点分析】:无穷小的比较,同阶无穷小,洛必达法则的应用。

【求解过程】:D0arctan lim k x x x x →-=210111lim k x x kx -→-+(洛必达法则)=22101lim k x x x kx -→+=23011lim k x x kx -→+=301lim k x kx -→ 由于c 为常数,则k-3=0,即k=3,因此13c =。

【方法总结】:此类题目为典型的基础题,历年真题中出现若干次,也是一种经典的练习题目,此类题目解题方法比较固定,无非就是,洛必达法则,等价无穷小代换和泰勒公式的使用,读者对这类题目只要打好基础,多多练习即可;若此类问题解决不好,一定要充分的复习基础,考研数学基础第一。

2.曲面2cos()0x xy yz x +++=在点(0,1,1)-处的切平面方程为( ) A. 2x y z -+=- B. 0x y z ++= C. 23x y z -+=- D. 0x y z --=【考点分析】:切平面方程求法。

【求解过程】:A一个曲面在某个点的切平面方程,核心就是该点处的法向量。

法向量为(F x ,F y ,F z )F x =2sin()1x y xy -+=1F y =sin()x xy z -+=1- F z =1y =求得法向量为(1,-1,1),因此2x y z -+=-。

【方法总结】:同样是考查基础的题目,详情见高数(同济版下册)98页,关于切平面和切线的求法要熟练,教材中例题和本题十分相似,不再赘述。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篇: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课程代码:0016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l分,共30分)1.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则和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过程的管理职能是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指挥职能D.控制职能2.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可划分为三种形态:激情、应激和A.心境B.心情C.心态D.心智3.不要主观臆测和单凭内省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而应当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认识事物,实事求是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环境并找出人行为结果的真正心理原因是管理心理学研究应坚持的A.联系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具体性原则4.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被后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古利克5.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A.泰勒B.梅奥C.马斯洛D.洛斯奇6.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属于对物的知觉的A.形状知觉B.运动知觉C.时间知觉D.空间知觉7.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它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标志出来,是知觉的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8.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常受以往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知不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

这是社会知觉的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心理定势现象9.从能力测验的观点看,能力可分为实际能力和A.特殊能力B.潜在能力C.认知能力D.创造能力10.以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为例,业务技术能力、人际关系与协调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的要求与差异也非常明显。

中层管理者偏重于A.技术能力B.人际协调能力C.管理能力D.组织、协调能力11.适宜从事社交、政治、经济、军事、地质勘探、推销、节目主持人、演说家等工作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12.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良好的政策与管理、良好的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生活条件等因素归为A.情境因素B.保健因素C.激励因素D.工作因素13.麦克莱兰提出的激励理论是A.需要层次论B.成就需要理论C.强化理论D.双因素理论14.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影响激励程度的因素主要是期望值和A.需要B.动机C.人格D.效价15.小张毕业后参加应聘考试时十分紧张,感觉到自己呼吸困难、血压升高。

2013年1月考研管理类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精选版篇123.doc

2013年1月考研管理类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精选版篇123.doc

2013年1月考研管理类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问题求解1、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计划10天完成任务,实际提前2天完成,则每天的产量比计划平均提高了( )A 、15%B 、20%C 、25%D 、30%E 、35%2、甲乙两人同时从A 点出发,沿着400米的跑道同向均匀行走,25分钟后,乙比甲少走了一圈,若乙行走一圈所用的时间需要8分钟,则甲的速度为( )米/分钟。

A 、62B 、65C 、66D 、67E 、693、甲班共有30名学生,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全班平均成绩为90分,则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至多有( )个。

A 、8B 、7C 、6D 、5E 、44、某公司工程由甲单独可以60天完成,由甲、乙两公司共同承包需要28天完成,由乙、丙公司共同承包需要35天完成,则由丙公司承包完成该工程需要的天数为( )天。

A 、85B 、90C 、95D 、105E 、1255、已知)10)(9(1)3)(2(1)2)(1(1)(+++++++++=x x x x x x x f ,则=)8(f ( )A 、91B 、101C 、161D 、171E 、181 6、甲乙两商店同时购进一批品牌电视机,当甲店售出15台时,乙售出10台,此时两店的库存比为7:8,库存差为5,则甲乙两店总进货量为( )台。

A 、75B 、82C 、85D 、100E 、1257、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BC DE BC AC //,3,4==,已知梯形BCDE 的面积为3,则=DE ( )A 、3B 、13+C 、434-D 、223 E 、12+ 8、点)4,0(关于直线012=++y x 的对称点为( )。

A 、)0,2(B 、)0,3(-C 、)1,6(-D 、)2,4(E 、)2,4(-9、在52)13(++x 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 )A 、5B 、10C 、45D 、90E 、9510、有一项工程,一名熟练工单独需要10天完成,每天的报酬为200元,一名普工单独完成需要15天,报酬为120元。

2013年1月MBA联考数学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2013年1月MBA联考数学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点 A,要求隧道长度最短,已知 AB 长为5km,则所开凿的隧道 AD 的长度约为
6.
某商店举行店庆活动, 顾客消费达到一定数量后, 可以在4种赠品中随机选取2件不同的
1 6
3
赠品,任意两位顾客所选的赠品中,恰有1件品种相同的概率是 (A) 7. (B)
2
1 4
(C )
1 3
(D)
1 2
(E)
2 3
3.【答案】C 【解析】 小于 6 的素数只有 2、3、5;又由题意知只有当去、最小学龄儿童为 5 岁时,其他 两名小孩的年龄分别为 11 和 17 满足都是质数和等差的条件,故他们的年龄之和为 5+11+17=33,故正确答案为 C. 4.【答案】A 【解析】 因每行为等差,每列为等比,可得:
5 2 3 2 ( ) ( ) 5 3 x 1, a ,y 4 ,z 4 ,故 x y z 2 . 5 3 2 4 2 2 8 8 3 5 x
2
(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16.
a a b a (a b )
(1)实数 a 0 (2)实数 a, b 满足 a b 17. 有偶数位来宾。 (1)聚会时所有来宾都被安排坐在一张圆桌周围,且每位来宾与其邻座性别不同。 (2)聚会时男宾人数是女宾人数的两倍。 18. 售出一件甲商品比售出一件乙商品利润要高。 (1)售出5件甲商品,4件乙商品共获利50元。 (2)售出4件甲商品,5件乙商品共获利47元。 19. 已知数列 a n 为等差数列,分差为 d ,a a 1 a 2 a 3 a 4 1 2 ,则 a 4 0 (1) d 2 (2) a 2 a 4 4 20. 甲企业今年人均成本是去年的60% (1)甲企业今年总成本比去年减少25%,员工人数增加25%。 (2)甲企业今年总成本比去年减少28%,员工人数增加20%。 21. 该股票涨了 (1)某股票连续三天涨了10%后,又连续三天跌10%。 (2)某股票连续三天跌了10%后,又连续三天涨10%。 22. 某班有50名学生,其中女生26名,已知在某次选拔测试中,27名学生未通过,则有9名 男生通过。 (1)在通过的学生中,女生比男生多5人。 (2)在男生中,未通过的人数比通过的人数多6人。 23. 甲企业一年的总产值为 (1) (2) 24.

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2013年1月真题答案详解

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2013年1月真题答案详解

一、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题型 题量每题分值共计选择10 2 20填空 15 2 30计算题2 8 16综合题 2 12 24应用题 1 10 10二、各章节题型分布(2013年1月真题)小题 (50分)大题 (50分)题型章节小题部分大题部分分值(平均) 选择填空计算综合应用第一章2 3 1 18 第二章2 3 1 22 第三章1 2 1 14 第四章2 3 1 22第五章1 02第六章1 02 第七章1 2 6 第八章1 1 12第九章1 276分24分三、各章考点题型章次小题部分大题部分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1.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2.概率的基本性质3.古典概型4.条件概率、乘法公式5.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6.事件的独立性1.事件的独立性2.全概率公式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1.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2.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3.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函数性质及计算4.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及其计算5.正态分布及其计算6.简单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1.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性质及计算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1.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性质、边缘分布律2.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性质、边缘概率密度函数3.随机变量的独立性1.求边缘分布律以及边缘概率密度函数2.判断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1.期望与方差的性质与计算2.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3.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期望与方差4.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性质及求法1.期望与方差的性质与计算2.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求法四、常考题型(2013年1月真题为例)全国2013年1月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试题课程代码:04l8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3年1月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3年1月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3年1月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计算分析题6.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无分。

1.要了解某班级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单位是( )A.5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正确答案:D解析:构成统计总值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2.下列选项中,属于价值指标的是( )A.发电量B.进出口总额C.粮食产量D.高铁通车里程正确答案:B解析: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反映事物价值量的指标。

3.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B.产品销售量C.出生人口数D.银行储蓄余额正确答案:D解析:时点指标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时刻的数量状况。

4.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A.企业数B.职工工资C.家庭总收入D.劳动生产率正确答案:A解析:离散变量在其变动范围内,只能用整数表示,在两个相邻的变量值之间不能有其他数值。

5.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最适宜的调查方法是(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正确答案:B解析:抽样调查既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可以提高资料的时效性,而且能取得比较正确的全面统计资料。

因此,产品质量检测最适宜采用抽样调查。

6.调查人员利用电话同受访者进行交流而获得信息的调查方法属于( )A.观察法B.报告法C.询问法D.实验法正确答案:C解析:询问法包括访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座谈会。

7.甲地与乙地人均生产总值之比属于(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正确答案:B解析:比较相对指标:某总体的某项指数指标/另一总体的该项指数指标。

8.某商场2010年和2011年销售额分别为100万元和150万元,与2010年相比,该商场2011年销售额增长速度的算式是( )A.B.C.D.正确答案:C解析:增长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D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阶级斗争D.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A.辩证法 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5.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理在气中,理随事变C、富贵在天,死生由命D、理在事先,事随理变7.“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D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6.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D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复合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D、理在事先11.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D )A、是否坚持唯心论B、是否坚持辩证法C、是否坚持唯物论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3、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 D )A、主张物质的决定作用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无法驳斥唯心主义狡猾的诡辩D、不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点15、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 D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7、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 A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27、列宁关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 B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28、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存在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可知性32、时间具有一维性,这是指它的( C )A、可变性B、无限性C、不可逆性D、连续性33、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没有语言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这种观点属于( C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历史唯心主义38、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指出,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是一种( C )A、唯心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C、牛顿力学理论D、相对论40、古诗说“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D )A、是客观的B、是有限的C、是可知的D、是相对的4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

”这是( B )A、主张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4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B、辩证否定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6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46、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

这说明( B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47.“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B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55.量变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D )A、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B、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C、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D、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56.量变中的局部性部分质变是( B )A、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B、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C、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D、事物的量和质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59.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D )A、事物的积极方面B、事物的消极方面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60.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 C )A、既保留又继承B、彻底抛弃C、既克服又保留D、矛盾的调和64.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B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65.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C )A、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过程的特殊性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看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性D、只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没有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70.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它的理论依据是( D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72.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

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D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74.“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

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D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D、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7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桔子等的关系是( A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80.“或然率”是指( B )A、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B、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5、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B )A.先验论B.反映论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不可知论7、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在认识论上说明( B )A.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11.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B )A.概念、判断、推理 B.抽象性、间接性C.感觉、知觉、表象 D.形象性、直接性14、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 C )A.概念、判断、推理 B.抽象性、间接性C.感觉、知觉、表象 D.形象性、直接性15.实际工作中,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错误在于( D )A.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把认识理解为主观思维的自我运行过程 C.混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D.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6、我们感觉到一个苹果的形状、大小、颜色、轻重、气味、滋味和软硬等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个苹果的整个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B )A.感觉B.知觉 C.表象 D.概念18、哲学史上有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长期争论不休,对它们的正确评价是( D )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C.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D.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19、认识论上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B )A.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B.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C.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D.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20.认识论上经验主义的错误在于( A )A.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B.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C.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D.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21、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A.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和先验论的对立C.反映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22、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D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23、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 C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差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27、“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这是( C )A.唯物主义客观真理观 B.辩证真理观C.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观 D.形而上学真理观2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是( A )A.前者认为真理具有相对性,后者不认为真理具有相对性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就是绝对正确C.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D.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30.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是( C )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C.认识的辩证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矛盾运动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31.我们承认一切知识的相对性( B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可以防止认识发展受到阻碍而僵化C.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D.必然归结为相对主义32、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A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同时只有一个34、“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无济于事。

”这说明( A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41、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 D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4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D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44、“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