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新部高三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48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 由磁铁间存在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2。
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合力大小为6 N,则F1和F2的大小可能是( )A。
F1=2 N,F2=9 NB. F1=4 N,F2=8 NC。
F1=1 N,F2=8 ND. F1=2 N,F2=1 N3.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的四个受力示意图中能正确反应物体受力情况的是()A。
B. C。
D.4. 如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 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B. 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C. 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D。
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5。
如图甲所示,一长为的轻绳,一端穿在过O点的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未知的小球,整个装置绕O点在竖直面内转动。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F与其速度平方v2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图象函数表达式为B。
重力加速度C。
绳长不变,用质量较小的球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斜率更大D. 绳长不变,用质量较小的球做实验,图线b点的位置不变6. 如图所示,甲、乙传送带倾斜放置,并以相同的恒定速率v逆时针运动,两传送带粗糙程度不同,但长度、倾角均相同.将一小物体分别从两传送带顶端的A点无初速释放,甲传送带上小物体到达底端B 点时恰好达到速度v;乙传送带上小物体到达传送带中部的C点时恰好达到速度v,接着以速度v运动到底端B点.则小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A. 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比在乙上的大B. 小物体与甲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比与乙之间的大C. 两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D。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重点班含解析.docx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17届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重点班)(解析版)一、选择题(共48分,1・9单选,10-12多选,选不全得2分)1.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RIA 和m B ,且mA>rriB ,整个系统处于 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 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 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 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e 如何变化()(设V 的方向为正方向),剩余部分的速度为() 叩 _ ITIV _ Mv _ inv M _ m * M _ ID m _ M • M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 b 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速度时间图象,已知 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止确的是( )A. a 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 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血时刻a 车在前,b 车在后C. t 「t2汽车a 、b 的位移相同A. B. C. D. 2. 物体物体物体0角变小的高度降低, 的高度升高, 的高度不变, 质量为M 的原子核, 0角不变 0角不变 0角变小 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它以速度v 放出质量为m 的粒子A. 3. PQ 物体 A A 8CI的高度升高,D. a、b车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4. 如图(a)所示,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有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且仅在屯场力的作用下,沿AB由点A 运动到点B,所经位置的电势随距A点的距离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在A、B两点的速度v A<v BB. A、B两点的电势4)A<(|)BC. 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Ep A>Ep BD. A、B两点的电场强度E A>E B5.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找出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在0点对准前方的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0与A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别是Vi、v2> v3,打在挡板上的位置分别是B、C、D, AB: BC: CD=1: 3: 5.则“、V2、巾之间的正确关系是()A. Vi: v2:V3=3: 2: 1B. Vi: v2:V3=5: 3: 1C. Vi: v2:V3=6: 3: 2D. Vi: v2: v3=9: 4: 16. 如图所示,用a、b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一金属板,发现当a光照射时验屯器的指针偏转,b光照射时指针未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増大a光的强度,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减小B. a光照射金属板吋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负电C. 增大b光的强度,验电器指针偏转D. 若a光是氢原子从n二4的能级向n=l.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5的能级向n二2的能级跃迁吋产生的7.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等大异向的F】、F2分别同时作用于A、B两个静止的物体上,已知m a<m b,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同时撤去两力,以后两物体相碰并粘为一体,则粘合体最终将()A. 静止B.向右运动C.向左运动D.无法确定&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池与定值电阻Ro、滑动变阻器R串联,已知Ro=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r.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 端向b端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路中的电流变小B. 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变大后变小C.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小D. 定值电阻Ro上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9.如图所示,物体A、B经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绳连接在一起,A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此时B匀速下降,A水平向左运动.由此可知()B. 物体A做加速运动C. 物体A和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减小D. 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10•〃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在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绕月飞行,如图所示.已知〃嫦娥二号〃的质量 为m,远月点Q 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运行到Q 点时它的角速度为3,加速度 为a,月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它在远月点时对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11.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半径为R 且内壁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左侧靠墙角,右侧靠一质量为皿2的物块.今让一质量为m 的小球自左侧槽口 A 的正上方h 高处从静止开始落下,与圆弧槽相切自A 点进入槽内,则以下结论屮B. 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C. 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半圆槽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12. —质量为m 的小球套在倾斜放置的固定光滑杆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悬挂 于0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将小球沿杆拉到与弹 簧水平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下滑,当弹簧位于竖直位置时,小球速度恰 好为零,此时小球下降的竖直高度为h,如图所示.若全过程中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且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动能最大黑…+h) 32A. 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 若小球能从C 点离开半圆槽, 则其一定会做竖直上抛运动B. maC. 正确的是(QmB. 当小球沿杆方向的合力为零时小球动能最大C. 在小球自开始下滑至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弹簧所做的功小于mghD. 在小球自开始下滑至滑到最低点的过程屮克服弹簧所做的功等于mgh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13. (8分)为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经查资料得知,弹簧的弹性势能E p=|kx2,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某同学就设想用压缩的弹簧推静止的小球(质量为m)运动来探究这一问题.为了研究方便,把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做实验,让小球在弹力作用下运动,即只有弹簧推力做功.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首先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轻质弹簧竖直挂起来,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小球,静止时测得弹簧的伸长量为d.在此步骤屮目的是要确定弹簧的劲度系数k, 用m、d、g 表示为屮乙接着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这根弹簧水平放在桌面上,一端固定,另一端被上述小球压缩,测得压缩量为x,释放弹簧后小球被推出去,从高为h的水平桌面上抛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距离为L•则小球被弹簧推出过程的初动能Eki二 ,末动能Ek?二・弹簧对小球做的功W二(用m、x、d、g表示). 对比W和Ek2 - Ek】就可以得岀〃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即在实验课差允许的范围内,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14. (12分)如图a为利用气垫导轨(滑块在该导轨上运动吋所受阻力可忽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请结合以下实验步骤完成填空.(1)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至水平.(2)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扌当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祛码的总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用游标卡尺测出扌当光条的宽度I,见图b, I 为cm.(3)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释放滑块,要求祛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屯门2.读出滑块分别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的挡光时间和At2・(4)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可以确定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祛码)的总动能分别为H讦—和%二—•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 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AEp二(己知重力加速度为g)•比较和 , 若在实验谋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即可认为机械能是守恒的.三.计算题(共32分,其中15题11分,16题10分,17题分)15. (空分)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接有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t变化的电压U AB,两板间电场可看做是均匀的,且两板外无电场,极板长L=0.2m,板间距离d二0.2m,在金属板右侧有一边界为MN的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磁场,MN与两板间中线00,垂直,磁感应强度B=5XW3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有带正电的粒子流沿两板中线00,连续射入电场中,己知每个粒子的速度v o=105m/s,比荷-^=108C/kg,ITI重力忽略不计,每个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时间极短,此极短时间内电场可视作是恒定不变的.求:M(1)在t=0.1s时刻射入电场的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在MN上的入射点和岀磁场时在MN上的出射点间的距离为多少;(2) 带电粒子射出电场时的最大速度;(3) 在t=0.25s时刻从电场射出的带电粒子,在磁场屮运动的时间.16. (10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质量M二2kg的长木板,木板上表面与固定的竖直弧形轨道相切•一质量m=lkg的小滑块自A点沿弧面由静止滑下, A 点距离长木板上表面高度h二0.6m.滑块在木板上滑行t"s后,和木板以共同速度v=lm/s匀速运动,取g=10m/s2.求:(1) 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2) 滑块沿弧面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3) 滑块相对木板滑行的距离.2016-2017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重点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8分,1・9单选,10J2多选,选不全得2分)1.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E A 和m B ,且mA>niB ,整个系统处于 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 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 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 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e 如何A. 物体A 的高度升高,e 角变小B. 物体A 的高度降低,8角不变【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根据滑轮不省力的特点可知,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滑轮两侧的绳子拉 力大小F 等于物体B 的重力不变,A 物体对滑轮的拉力也不变.根据平衡条件分析 两滑轮间绳子的夹角,再研究e 的变化情况.【解答】解:系统静止时,与动滑轮接触的那一小段绳子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 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F ]、F2总是相等的,它们的合力F 与b 是一对平衡力,以Fi 、 F2为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mAg=2rriBgsine.绳的端点由Q 点移向P 点 时,由于mA 、mB 的大小不变,故8不变,因此A 卜•降,B 上升.故ACD 错误,B 正确;C.物体A 的高度升高,8角不变 D.物体A 的高度不变,0角变小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抓住平衡后滑轮所受的三个拉力大小都不变.对于动滑轮,平 衡时两侧绳子的拉力关于竖直方向具有对称性.2. 质量为M 的原子核,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它以速度v 放岀质量为m 的粒子 时(设v 的方向为正方向),剩余部分的速度为(【考点】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属于〃反冲〃问题,原子核放岀粒子过程中动量守恒,因此根据动量守 恒直接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原子核放出粒子前后动量守恒,设剩余部分速度为v,则有:mv4-(M -m) v z =0所以解得:『二-右,负号表示速度与放出粒子速度相反.故选:B.【点评】木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要注意该定律的适用条件 和公式中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其矢量性.3. 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 、b 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速度时间图象,已知 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 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血时刻a 车在前,b 车在后C. t 「t2汽车a 、b 的位移相同D. a^ b 车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判断两汽车的运动情况,通过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 积IUV• M - inB.inv M 一 in %D ・ inv~T表示位移判断哪个汽车在前.通过图线的斜率判断加速度的变化.【解答】解:A、由图线可知,a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BC、在t2时刻,两车相遇,在ti-t2时间内,a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则a 的位移大,可知D时刻,b车在前,a车在后.故B、C错误.D、速度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车的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故D 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木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4. 如图(a)所示,AB是某电场屮的一条电场线,若有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且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AB由点A运动到点B,所经位置的电势随距A点的距离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在A、B两点的速度v A<v BB. A、B两点的电势4)A<4>BC. 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Ep A>Ep BD. A、B两点的电场强度E A>E B【考点】电势能;电场强度.【分析】根据4)・x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电场强度,分析场强的变化.由图看出,电势逐渐降低,可判断出电场线的方向,确定电势的高低,由电场力做功正负,分析速度的大小并判断屯子屯势能的变化.【解答】解:AC、可判断出电场线的方向从A到B,电子所受的电场力从B到A, 则电子在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子的动能减小,速度减小, 而电子的电势能增大.即有v A>v B, E PA VE PB•故AC错误;B、由图看出,电势逐渐降低,4>A>4)B,故B错误.D、4)-x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电场强度,由几何知识得知,图彖切线斜率不断减小,则从A到点B场强减小,则有E A>E B・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木题关键要理解4)-t图象的斜率等于场强,由电势的高低判断出电场线的方向,来判断电场力方向做功情况,并确定电势能的变化.5.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找出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Z 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在0点对准前方的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0与A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别是Vi、V2、V3,打在挡板上的位置分别是B、C、D, AB:BC: CD=1: 3: 5.则“、72、V3之间的1E确关系是( )C. Vj: V2: V3=6: 3: 2D. Vj:7 2: V3=9: 4: 1【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小球被抛岀后做平抛运动.由图可知三次小球的水平距离相同,可根据竖直方向的位移比求出时间比,再根据水平速度等于水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就可以得到水平速度的比值.【解答】解:据题知小球被抛出后都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ygt2,解得:皆誓因为hAB: hAC: hAD二1: 4: 9所以三次小球运动的时间比为:ti: t2: t3二血后:寸hac:=1- 2: 3,小球的水平位移相等,由"*可得,速度之比为:1 1 1v x:72: V3=7^: T-:=6: 3: 2;11 t2 5故选:c.【点评】本题是平抛运动规定的直接应用,关键抓住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的时间相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题.6. 如图所示,用a、b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一金属板,发现当a光照射时验电器的指针偏转,b光照射时指针未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a光的强度,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减小B. a光照射金属板时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负电C. 增大b光的强度,验电器指针偏转D. 若a光是氢原子从n二4的能级向n=l.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5的能级向n二2的能级跃迁吋产生的【考点】光电效应.【分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比较出a、b两光的频率大小,从而比较波长的大小.能级间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解答】解:A、增大a光的强度,单位吋间内发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多,则验电器的指针偏角增大.故A错误.B、a光照射金属板时,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逸岀,金属板带止电,所以验电器金属小球带正电.故B错误.C、用a、b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一金属板,发现b光照射时指针未偏转, 根据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可知b的频率小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增大b光的强度,或增大b光的照射时间都不能使金属发牛光电效应,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不偏转,故C错误;D、因为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则辐射a光的两能级差大于辐射b光的两能1 15级差,因为n=4和n二1间的能级差二尹,1 - E. 1--走E], n=5和n二2间的能级,1 1 _ 21差二yE]-尹E]二-而E], AE>AE Z,则从n二5的能级向n二2的能级跃迁时产牛的,可能是b光.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知道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知道能级间跃迁所满足的规律.7.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等大异向的Fi、F2分别同时作用于A、B两个静止的物体上,已知m a<m b,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同时撤去两力,以后两物体相碰并粘为一体,则粘合体最终将()A. 静止B.向右运动C.向左运动D.无法确定【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动量定理得出两物体碰前的速度,通过动量守恒定律判断粘合体的速度方向.F it F 2t【解答】解:根据动量定理,Fit二rriaVa,F2t=m b v b,解得v二-- ,v b= ----------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 a - m b v b= (m a+m b) v,解得v二0.可知粘合体最终将静止.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木题综合考查了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木运用,难度不大,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碰撞前A、B的速度方向相反.&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池与定值电阻R。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新部高三开学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物体,哪些情况可将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A.甲中研究正在吊起货物的起重机B.乙中研究坐在翻滚过山车中的小孩坐姿C.丙中测量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的周期时D.丁中研究门的运动2.如图所示,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山船B.船山C.河岸流水D.山地面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物体沿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C.子弹出枪口时的速度是800m/s,此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D.火车在福州站停车15分钟指的是时刻4.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B.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5.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的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的眼睛紧盯着车轮边缘上某一点,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应是下图中的()6.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采用的是“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殃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烟雾7.(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B.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D.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可以不断增大8.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像如图1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错误!的结论正确的是( )图1A.0~t1,错误!=错误!B.t1~t2,错误!=错误!C.t1~t2,错误!>错误!D.t1~t2,错误!〈错误!9.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所走的路程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启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10.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则()图2A.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 s和6 sB.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 s,随后向后运动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 s末D.4 s后甲在乙前面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6分)如图所示的四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重点班)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重点班)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
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大地B.太阳C.自身D.步行的人2.如图所示,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从北京开往天津的一列高速列车的速率B.研究绕月球运动的“嫦娥二号”卫星的运行姿态C.体操运动员在单杠比赛中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B.长春市十一高中7:20学生开始上课,其中“7:20”指的是时间C.仁川亚运会200 m的赛跑中,运动员跑完全程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相等D.速率为瞬时速度的大小,速率是标量4.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图1A.甲是指位移,乙是指平均速度B.甲是指路程,乙是指平均速度C .甲是指位移,乙是指瞬时速度D .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度5.如图2所示,小球以v 1=3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t =0.01 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A .100 m/s 2,方向向右B .100 m/s 2,方向向左C .500 m/s 2,方向向左D .500 m/s 2,方向向右图26.如图3所示是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N 到M 的过程中,A 的平均速率最大B .三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 图3C .三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不相同D .到达M 点时A 的瞬时速率最大7.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2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 /2,后1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 ,则物体在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 .3v /4B .3v /2C .vD .2v /3 8.2015年1月13日6时30分,随着4名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乘坐临沂舰舰载交通艇,迅速驶向附近海域的“振华8号”商船,首次采取特战队员随船护卫方式的护航正式开始,当地时间2015年1月15日中午,刚刚执行完第805批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成功将“振华8号”重大件运输船安全护送至解护点.若护航编队的舰艇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时30分”指的是护航开始的时刻B .“6时30分”指的是护航的时间C .研究护航编队的舰艇在整个护航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时可把它们视为质点D .以某一舰艇为参考系,其他舰艇都在运动9.如图所示为A 、B 两质点的v -t 图象.对于A 、B 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A 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B 与A 的运动方向相反B .质点A 和B 的速度并不相同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A 、B 的位移相同D .不管质点A 、B 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10.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一定等于位移大小C.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等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11题6分、12题8分、13题11分、14题11分、15题12分、16题12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 G=________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 G=________m/s.12.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如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 cm、x2=7.5 cm、x3=13.5 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13.在上海的高架道路上,一般限速80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Δ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2小题,48分)1. 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B. 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C. 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只要正确应用物理公式其结果就一定是用这个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的D. 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并不一定同时确定单位关系【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选项A正确;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选项B正确;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只要正确应用公式,其结果就一定是用这个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的,选项C正确;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单位关系,选项D错误;故选ABC.考点:单位制2. 一个质量为m=1 kg的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时刻起物块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若力F1、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物块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 )A. 物块从t=0时刻开始运动B. 物块运动后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最后匀速运动C. 物块加速度的最大值是3 m/s2D. 物块在t=4 s时速度最大【答案】C【解析】A项: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f m=μmg=0.2×1×10N=2N,物体第1s 内,满足F1=F2+f m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点晴:本题考查质点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注意看清力随时间的变公关系,分时间段进行分析。
3. 一皮带传送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v足够大,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已知滑块与皮带之间存在摩擦,当滑块放在皮带上时,弹簧的轴线恰好水平,若滑块放到皮带上的瞬间,滑块的速度为零,且弹簧正好处于自然长度,则当弹簧从自然长度到第一次达到最长这一过程中,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 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 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滑块放到皮带的瞬间,弹簧正好处于自由长度,滑块受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产生向左的加速度,随物体向左移动弹簧伸长,对物块有向右的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随物体向左移动,弹簧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当时速度最大,物体仍向左运动,弹力大于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随物体向左移动,弹簧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由以上分析可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情况是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2018-2019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8-2019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A.时间B.加速度C.质量D.密度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量的是()A. 长度质量加速度B. 长度质量物质的量C. 长度质量时间D. 质量时间速度3、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处于平衡状态。
其中一个力4N,向北;另一个力3N,向东;那么第三个力()A.5N,向东北B.5N,向西南C.7N,向东北D.7N,向西南4、有三个力大小分别为3 N、7 N、9 N,则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 19 N、0B. 19 N、1 NC. 9 N、2 ND. 13 N、0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B.运动的汽车具有惯性,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C.向东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由于惯性,乘客会向西倾倒D.匀速前进的火车上,原地起跳的乘客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6、一物体受绳拉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为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7、在弹性限度内,一根劲度系数k=500N/m的弹簧受到50N的压力,则其长度()A.压缩了0.1m B.伸长了0.1mC.压缩了10m D.伸长了10m8、如图所示,一小孩用80 N的水平力推重力为200 N的木箱,木箱不动;当小孩用10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当木箱被推动之后,小孩只要用9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以下是对上述过程作出的计算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木箱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 NB .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90 NC .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80 ND .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9、如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 点,下端悬挂一个重为10N 的物体A ,B 是固定的表面光滑的圆柱体。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重点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重点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教师在黑板上画圆,圆规脚之间的距离是25cm,他保持这个距离不变,让粉笔在黑板上匀速的画了一个圆,粉笔的线速度是2.5m/s.关于粉笔的运动,有下列说法:①角速度是0.1rad/s;②角速度是10rad/s;③周期是10s;④周期是0.628s;⑤频率是10Hz;⑥频率是1.59Hz;⑦转速小于2r/s;⑧转速大于2r/s.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结果是全部正确的( )A. ①③⑤⑦B. ②④⑥⑧C. ②④⑥⑦D. ②④⑥⑧【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半径R=25cm=0.25m,线速度v=2.5m/s,所以:角速度,②正确;周期T==0.2π=0.628s,④正确;频率f==1.59Hz,⑥正确;转速,⑦正确;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 时钟正常工作时,时针、分针、秒针都在做匀速转动,那么()A 时针的周期为1h,分针的周期为1 min,秒针的周期是1sB 时针尖端的转速最小,分针次之,秒针尖端的转速最大C 秒针每隔1 min与分针相遇一次D 秒针的角速度是分针的60倍,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60倍【答案】B【解析】时针运动的周期为T1=12h,分针的周期为T2=1h;秒针运动的周期为T3=60s;故A错误;根据公式ω==2πn,转速n∝,故时针尖端的转速最小,分针次之,秒针尖端的转速最大,故B正确;根据公式ω=,分针与秒针从第1次重合到第2次重合,存在这样的关系ω1t+2π=ω2t,即t+2π=t根据该关系求出所经历的时间t=min.故秒针每隔分钟与分针相遇一次,故C错误;根据公式ω=,角速度ω∝,故分针角速度是时针角速度的12倍,秒针角速度是分针角速度的60倍,故D错误;故选B.3.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物体线速度相等,角速度一定也相等B. 甲、乙两物体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C. 甲、乙两物体周期相等,角速度一定也相等D. 甲、乙两物体周期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线速度相等,根据知,角速度不一定相等,还与半径有关.故A 错误.角速度相等,根据知,线速度不一定相等,还与半径有关.故B错误.若周期相等,根据,知角速度相等.故C正确.周期相等,根据,知线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还与半径有关.故D错误.故C正确.考点:匀速圆周运动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知道.4. 如图所示,卫星A、B、C在相隔不远的不同轨道上,以地球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同.若在某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则当卫星B经过一个周期时,下列关于三个卫星的位置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个卫星的位置仍在一条直线上B. 卫星A位置超前于B,卫星C位置滞后于BC. 卫星A位置滞后于B,卫星C位置超前于BD. 由于缺少条件,无法比较它们的位置【答案】B【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和牛顿运动定律,有:,,由于.所以,当卫星B经过一个周期时,卫星A位置超前于B,卫星C位置滞后于B,故选项B正确。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的耗散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观过程是没有方向性的B. 能量守恒表明,节约能源是无意义的C. 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D.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遵循的普遍规律【答案】D2. 热现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能量耗散现象.所谓能量耗散是指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无法把流散的能量重新收集、重新加以利用.下列关于能量耗散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量耗散说明能量不守恒B. 能量耗散不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C. 能量耗散过程中能量仍守恒,只是说明能量的转化有方向性D. 能量耗散过程中仍遵从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反过来,内能也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答案】C【解析】能量耗散的过程中能量向品质低的大气内能转变,但是总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但有方向性,故A错误,C正确.能量耗散过程体现了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故B错误.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的方向性,机械能可以自发地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故D错误.故选C.3. 传统电脑产生电磁辐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
现在有的生产厂商推出了绿色电脑,这里“绿色电脑”指的是( )A. 绿颜色的电脑B. 价格低的电脑C. 木壳的电脑D. 低辐射、低噪声的环保电脑【答案】D【解析】“绿色电脑”指的是低辐射、低噪声的环保电脑,D正确,4. 在交通运输中,常用“客运效率”来反映交通工具的某项效能.“客运效率”表示每消耗单位能量对应的载客数和运送路程的乘积,即客运效率= .一个人骑电动自行车,消耗1 mJ(106 J)的能量可行驶30 km.一辆载有4人的普通轿车,消耗32 0 mJ的能量可行驶100 km.则电动自行车与这辆轿车的客运效率之比是( )A. 6∶1B. 12∶5C. 24∶1D. 48∶7【答案】C【解析】客运效率η=,电动自行车的客运效率:,轿车的客运效率:,η1:η2=:=24:1.故选C.5. “绿色、环保、低碳”是当今世界的关键词,“低碳”要求我们节约及高效利用能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重点班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48分)1.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新型的节能光源。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 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并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C. 牛顿认为在足够高的山上以足够大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D. 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2. 质量为m=20 kg的物体,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
0~2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反,2~4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
g取10 m/s2,则( )A. 拉力F的大小为100 NB. 物体在4 s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120 WC. 4 s内拉力所做的功为480 JD. 4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320 J3. 如图所示,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由此可知( )A. 从B到C,小球的机械能减小B. 从B到C,小球的电势能减小C. 从A到B与从B到C小球的运动时间一定相等D. 从A到B与从B到C小球的速度变化量相同4. 美国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证实了GW150914是两个黑洞并合的事件。
GW150914是一个3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和一个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并合事件。
假设这两个黑洞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做圆周运动,且这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
若该黑洞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各自质量不变且不受其它星系的影响,则关于这两个黑洞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两个黑洞运行的线速度大小始终相等B. 这两个黑洞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始终相等C. 3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和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6∶29D. 随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这两个黑洞运行的周期也在减小5. 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B. 夏季与冬季电线杆对电线的拉力方向不变C. 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D. 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6. 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 )A. 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 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C. 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D. 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7. 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 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F=1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则地面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分别为( )A. 6 N,3NB. 1 N,1 NC. 0,1 ND. 0,2 N8.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两木块之间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两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个木块间的距离为( )A. L+m1gB. L+(m1+m2)gC. L+m2gD. L+9.将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动能E k、重力势能E P与其上升高度h间的关系分别为如图中两直线所示,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为0.15kgB.小球的质量为0.20kgC.小球受到的阻力(不包括重力)大小为0.50ND.小球受到的阻力(不包括重力)大小为0.25N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闭合开关S后,若减小R的阻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B.电压表的示数一定增大C.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D.R1上的电压一定减小1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带正电的物块,在其右侧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
如图所示,在物块与弹簧接触后直至向右运动到弹簧压缩量最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一直做减速运动B.物块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C.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向左D.物块运动到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可以保持静止12.如图所示,两个电荷量、质量均相同的带电粒子甲、乙以不同速率从a点沿对角线方向射入正方形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甲粒子垂直bc离开磁场,乙粒子从ad边的中点离开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则A.甲粒子带负电,乙粒子带正电B.甲粒子的动能是乙粒子动能的16倍C.甲粒子所受洛伦兹力是乙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2倍D.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是甲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2倍二、填空题(20分)13. 如图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直流电源B.交流电源(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B.改变小车的质量在不挂重物且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A.打点计时器不打点B.打点计时器打点(3)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如图所示.实验中,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________,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__.14. 为描绘小灯泡L(2.5V 1.0W)的伏安特性曲线,某同学根据如下可供选择的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电路还没有完全接好).A.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l)B.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3k)C.滑动变阻器(200,0.3A)D.滑动变阻器(5,2 A)E.电池组(电动势约3V,内阻未知)F.开关,带夹子的导线若干G.待测小灯泡(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填“C”或“D”),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尚未连接好的电压表连入电路中_________.(2)在该同学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极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两个不当之处:I.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正上述两个不当之处后,他在测量中发现,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不能取到较小值,其原因可能是导线________(填图中导线代号)没有连接好.三、计算题(32分)15. (10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某点固定一轻质弹簧,A点左侧的水平面光滑,右侧水平面粗糙,在A点右侧5m远处(B点)竖直放置一半圆形光滑轨道,轨道半径R=0.4m,连接处平滑. 现将一质量m=0.1kg的小滑块放在弹簧的右端(不拴接),用力向左推滑块而压缩弹簧,使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2J,放手后,滑块被向右弹出,它与A点右侧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 =10m/s2,求:(1)滑块运动到半圆形轨道最低点B处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2)改变半圆形轨道的位置(左右平移),使得被弹出的滑块到达半圆形轨道最高点C处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等于滑块的重力,问AB之间的距离应调整为多少?16. (12分)如图所示,长方体平台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平台ab边上L1=1.2m,bc边长L2=3.3m,be边长L3=0.8m。
平台表面光滑,以平台表面倾角α为原点建立坐标系,ab边为x轴,ad边为y轴。
一个质量m1=0.2kg的小球静止在平台表面的顶角a处,某时刻小球以v0=3m/s 的初速度开始运动,v0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同时小球受到一个沿y轴的水平外力F1,F1=5y(N),当小球到达bc边上的P点时撤去外力F1,P点的坐标是(1.2m,0.8m)。
在小球到达P点的同时,平台顶点c正下方f点处一个滑块以速度v在水平面上开始匀速直线运动,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要保证滑块匀速运动需要给滑块一个斜向上的外力F2,滑块的质量m2=0.2kg,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结果在小球落地时恰好与滑块相遇。
小球、滑块均视为质点,取g=10m/s2.sin37°=0.6。
求:(1)小球到达P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小球落在水平面的位置离f点的距离d;(3)滑块运动的速度v和外力F2的最小值.17. (10分)如图所示,电场中的A、O、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两点到O点距离均为d。
过O点的竖直虚线ab左右两侧分别为匀强电场,方向如图所示,空间中各点场强大小相等。
设O点电势为零,A、B点电势.一个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粒子从O 点左侧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后,粒子以O点为中心在直线AB上做往复运动,已知粒子运动过程中最大电势能为E m,且,不计粒子的重力。
求:(1)电场中各点的场强E的大小;(2)粒子从释放到第一次回到释放点所需时间T。
参考答案1.C2.B3.A4.D5.D6.D7.C8.A9.AC10.AD11.BC12.BD13.【答案】(1). (1)B (2). (2) A (3). B (4). (3) mgX2(5). (X3-X1)/2T【解析】(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B正确;(2)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把木板一段垫高,让小车滑下,当小车匀速运动时,就意味着摩擦力抵消了,故选:A;此时应当让打点计时器打点,因为打点计时器也会有摩擦力,故选:B;(3)由于近似认为拉力等于重力,所以根据可知,拉力做功为;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14【答案】(1). (1) D(2). 电路见解析;(3). (2) 连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4).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移至b端(5). (3) 3【解析】试题分析:为方便实验操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选择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时,滑片应置于分压电路分压为零的位置.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时,电压与电流可以从零开始变化,如果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电压与电流不能从零开始变化.(1)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D.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即小灯泡的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接近电流表内阻,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2)由电路图可知,在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滑片没有移到分压电路分压为零的位置即滑片没有置于b端.(3)实验时,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不能取到较小值,滑动变阻器被接成了限流接法,由电路图可知,导线③没有接好.15.【答案】(1)6N;(2)4m或6m.【解析】试题分析:(1)从小滑块被释放到到达B点的过程中,据动能定理有W弹- μmg·x =mv C2(1分)滑块在圆周轨道B点处,有(1分)把W弹= ΔE P ="2" J等数据代入,解得F N =" 6" N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N,方向竖直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