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重金属元素在平菇栽培过程中的迁移特性初探
香菇和平菇中几种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并 对实验室结果 给予健康风 险评估 。方法 :采用原子荧 光分光光度法对平菇 和香菇 中砷 ( A s ) 、镉 ( C d ) 、汞 ( H g ) 三种重金属元素 的质量
分数进行测定 。结果 : 本次试验检测结果 显示 : 平菇中砷 ( A s ) 、镉 ( C d ) 、汞 ( H g )的质量分数 分别 为 ( 0 . 1 5 2 ± 0 . 0 8 ) m g / k g , ( O . 3 0 8 ± O . 0 7)
c d ,H g w 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a t o mi c a b s o r p t i o n s p e c t r u m a n d a t o m i c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 Re s u l t : T h e h e a v y me t a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w e r e ( 0 . 1 5 2±O . 0 8)mgk g f o r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第l 0 卷 第3 4 期( 总 第2 8 0 期) 2 0 1 3 年1 2 月 综 合 医学 Z o n g h e y i x u e
培养料中重金属元素对金针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金 针 菇 ( lmmuiav lt e ) 属 担 子 菌 亚 门 、层 菌 Fa l eui s n p
盛 、粉 孢 子 少 、菌 落 均 匀 的 菌 种 进 行 多 次 提 纯 复 壮 。
1 . 原 种 制 作 .2 2
纲 、伞 菌 目、 口蘑 科 、冬 菇 属 (lmm l a Fa ui )或 金 钱 菌 属 n (otb ̄ ,是世 界 上 已达 到 工 业 化 生 产 规 模 的 食 用 菌 之 C Z i) y
一
选 择 的 栽 培 袋 规 格 为 1c 3 c 培 养 基 配 方 为 :麦 5mx 0 m。
粒 9 % 、石 灰 1 ,水 适 量 , 含 水 量 6 % 。 麦 粒 处 理 好 后 9 % 5
。
目前 , 国 内外 的 食 用 菌 科 技 人 员 和 生 产 企 业 在 金 针 菇
人 工 栽 培 、菌 种 选 育 、工 厂 化 生 产 、液 体 发 酵 等 方 面 做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并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进 展 l 但 关 于 培 养 料 中 重 金 l l ,
1 栽 培 试 验 . 3
1. . 1试 剂 准 备 3
试 验 用 水 均 为 无 离 子 水 ,试 验 用 酸 均 为 优 级 纯 酸 ,其
他试 剂为 分析 纯 。
影 响 食 ( ) 用 菌 产 量 和 品 质 的 事 件 时 有 发 生P 药 l 此 ,培 。因 养 料 的 优 劣 直 接 影 响 食 用 菌 生 产 和 菇 农 的 利 益 。 为 确 保 食
个 处理 ,每个 处理 1 5个 菌 袋 。 选 择 栽 培 袋 规 格 为 1c 3 c 5 mx 0 m。 培 养 料 配 方 为 棉 籽 壳
通过平菇菌丝的吸附对重金属的去除论文

通过平菇菌丝的吸附对重金属的去除摘要本研究探讨平菇吸附电位(宏真菌)去除水中存在的铜,镍,锌和铬。
不同的操作参数比如pH值,生物量的剂量,平衡时间,搅拌强度,温度和初始金属离子浓度会有不同的影响。
其中对Ni (II), Cu (U)和Zn (II)最大吸附的pH范围4.5〜5.0,而对Cr (VI)离子,最好的结果是实现在pH值为2.5。
吸附平衡增益要接近150分钟。
没有显著吸附效益的温度范围是20- 25 C。
对Cu (H) , Ni ( H) > Zn (II)和Cr (VI)吸附的最大容量真菌分别为8.06mg/g ,20.40mg/g ,3.22mg/g 和10.75mg/g 。
FTIR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分析指出参与吸附过程的为胺(-NH2)和羧酸(-COOH )群。
简单的调整朗格缪尔和Freundlich 等温线模型被用于解释吸附现象。
对真正的电镀废水的吸附能力,对Cu(H),Ni (U)、Zn (II)和Cr (VI)离子的吸附,真菌容量分别为 2.73mg/g ,8.45mg/g ,0.88mg/g 和 4.45mg/g。
此外,循环反复多次使用平菇是评估它的吸附效能,但研究结果指出,在一定程度上,对回收能力下降。
关键词:吸附;电镀废水;重金属;宏观真菌;平菇一、简介工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是环境的关键挑战。
在各个行业,电镀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个行业丰厚的利润。
与其他行业,电镀使用更少的水,因此产生小体积的废水。
然而,它有高度的毒性,因为它有有害金属的Ni (II)的存在,Cr (III / IV ) 和Cd (II )。
为了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几个物理化学的方法正在全球范围内[14]使用,但是这些方法在他们的含金属废水的应用程序本质上是有问题的[5]。
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石灰凝血、反渗透和溶剂萃取是去除水中金属的常用方法。
然而,缺点不完全去除,试剂成本和能源需求,有毒废物的产生需要小心处理,开发一个新的成本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势在必行⑹0 以上两种方法的吸附是一个很好的替代。
食用菌对镉、铅、汞、砷生物富集状况研究进展

摇 摇 镉、铅、汞、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 构和世 界 卫 生 组 织 联 合 专 家 委 员 会 ( Joint FAO / IAEA / WHO Expert Committee) 界定为对人体存有潜 在毒性的元素。 现阶段,矿藏采冶、工业三废、汽车 尾气、污水灌溉、污泥重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等人 类活动极度繁杂,导致环境中镉、铅、汞、砷的污染日 益严重。 通过食物链并经口摄食是人体对环境中有 害污染物最主要的暴露途径,所以食品中污染的镉、 铅、汞、砷被认为是典型有毒元素[1] 。
根据近几年的文献报道,整理了 67 个食用菌分 类的子实体中镉含量水平,见表 1。
表 1摇 食用菌子实体干重中镉含量 Tab. 1摇 Cadmium contents in dry weight of edible mushroom fruiting bodies
mg / kg
编号
食用菌种类
< 0郾 5 0郾 5 ~ 1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海拔 76 ~ 6 740 m, 属于低纬高原。 全省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植被 丰富,适宜野生菌的分化生长。 据悉,全球已知的食 用菌有 2 000 多种,我国已鉴定的共有 966 个分类 单元,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的野生食用菌有 882 种, 年均采获量约 10 万 t,是当之无愧的“ 野生食用菌 王国冶。 本团队立足云南的食用菌产业,对云南野 生食用菌有害矿质元素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 和深入研究[3 -6] 。 本文主要就近几年食用菌中有毒 元素镉、铅、汞、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特别关注 了野生食用菌中镉、铅、汞、砷的研究现状,以期对食 用菌的综合利用和安全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重金属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迁移、积累特征

重金属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迁移、积累特征许瑞广,贾建丽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学院, (100083)E-mail:lucky_xrg@摘要:重金属不是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而是一种对作物有积累性危害的污染物质。
重金属一旦污染农业生态系统,很难降解、去除。
重金属对土壤污染后,可导致农产品产生残毒,并可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从而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
本文就农业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与积累特性进行综述,并以汞为例做具体阐述,旨在提醒人们关注重金属的危害,采取积极措施提早预防1。
关键词:重金属;农业生态系统;迁移;积累1.前言重金属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类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污染物。
它与其他许多种类的化合物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重金属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相反地生物体可以富集重金属,并且可以把某些重金属转变成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
这些污染物的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日本曾经在50年代前后出现“水俣病”和“骨痛病”,并且查明这些病分别是由汞和镉污染所引起的“公害病”以后,重金属的环境污染问题倍受关注。
存在于土壤和植物中的这些重金属元素含量具有明显差异,表1提供了一般无机元素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浓度[1]。
表1 几种无机元素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浓度范围植物土壤(mg/kg)植物(mg/kg)砷 0.1~40 0.1~5硼2~100 30~75镉 0.1~7 0.2~0.8铜2~100 4~15氟 30~300 2~20铅2~200 0.1~100猛 100~4000 15~100镍 10~1000 1锌 10~300 15~200 关于什么是重金属,目前尚没有严格的统一的定义。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密度在大于4或5以上的金属,约有45~60 (如金(Au)、银B(Ag)、铜(Cu)、铅(Pb)、锌(Zn)、镍(Ni)、钴(Co)、镉(Cd)、铬(Cr)和汞(Hg)等。
从化学的元素周期表中来看,系指原子序数大于20的过渡族元素都称为重金属;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重金属主要是指Hg、Cd、Pb、Cr 以及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如 Zn、Cu、Co、Ni、Mn、Mo等一般元素。
铬胁迫下平菇对铬的富集及生长特性研究

铬胁迫下平菇对铬的富集及生长特性研究铬胁迫是指在铬污染环境中,植物受到铬离子的作用,导致对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平菇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类,对于其对铬的富集和生长特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对铬污染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使用价值。
为了研究平菇对铬的富集特性,实验设置了不同浓度铬溶液对平菇进行处理,探究了不同浓度铬对平菇生长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高浓度铬胁迫下,平菇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根系生长受到较大影响。
随着铬浓度的增加,平菇的生物量减少,并且根部和地下部分的形态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根部长度和地下部分鲜重均显著降低。
这说明,平菇对于高浓度铬污染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平菇对铬的富集能力相对较强。
随着铬浓度的增加,平菇对铬的含量逐渐增加。
在铬浓度较低的条件下,平菇对铬的富集能力较弱,而在铬浓度较高的条件下,平菇对铬的富集能力明显增强,表现出良好的铬富集性。
平菇主要通过根部对铬离子的吸收来实现对铬的富集,而随后将铬积累到地上部分。
研究还发现,平菇对铬胁迫的响应机制主要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来实现。
在铬胁迫下,平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这可以有效减少铬离子对细胞的氧化伤害。
平菇的丙二醛(MDA)含量也有所增加,说明铬胁迫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氧化应激作用。
铬胁迫下平菇对铬的富集能力较强,但对高浓度铬污染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平菇主要通过根部吸收和地上部分富集铬离子。
铬胁迫下,平菇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来应对氧化应激。
此研究为了解平菇对铬污染环境的响应机制和提高平菇的铬富集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降低平菇重金属含量的栽培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降低平菇重金属含量的栽培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8fa4f3b80eb6294dc886cd5.png)
专利名称:一种降低平菇重金属含量的栽培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叶建强,陈丽新,蓝桃菊,黄卓忠
申请号:CN201911027942.8
申请日:20191028
公开号:CN110622776A
公开日:
2019123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平菇重金属含量的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种植领域。
该栽培方法将培养基装袋,灭菌冷却至室温,接入菌种后,采用书写纸封口,进行培养,在袋式栽培模式下,采用书写纸代替常规的报纸封口,可显著提高菌丝生长速率,增加产量、子实体个数,增加重金属安全性,提高经济效益。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地址: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74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雪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无土栽培蘑菇未必富集重金属

无土栽培蘑菇未必富集重金属作者:暂无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4年第1期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则“蘑菇最好少吃一点”的博文引发消费者忧虑,博文称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特别强,不可以多吃。
专家解释,蘑菇确实可以富集重金属,但目前市场上的蘑菇多是无土栽培,因此不会富集土壤重金属。
网传一位自称曾游学苏黎世大学医院病理所的医生接触到一位研究真菌的博士。
据该博士透露,蘑菇不能多吃,每月最多可以吃200克,因为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特别强,几乎所有重金属,如铅、汞、镍都会富集在蘑菇中,但人体却没有排出重金属的机制,时间长了,这些重金属就会在肾小管内聚集,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肾小管的坏死。
这名医生还称,看到新苏黎世报的一篇报道说,在乌克兰、德国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地区,专家开出的处方就是大力种植蘑菇,以富集被放射线污染地区的重金属和有害金属,使该地区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
传言出现后,江苏省农科院的食用菌研究专家对农科院种植的各种菌类进行了重金属污染的调查,结果没有发现任何一个菌种出现重金属超标的现象。
专家介绍,虽然目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工栽培的蘑菇根本就不种在土壤里,而是利用秸秆等种植蘑菇,因此蘑菇重金属超标的说法不适用于所有蘑菇。
蘑菇是我们对可食用大型真菌的俗称,包括蘑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很多品种。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蘑菇室主任邓德江表示,蘑菇确实有很强的吸附重金属的能力,野生蘑菇的金属含量肯定要高。
不同城市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不同,因此不同城市的野生蘑菇的重金属含量高低也会不同。
邓德江说,这个说法针对的应该是野生蘑菇,在土壤里吸收营养的过程中也吸收了金属。
而我们现在吃的蘑菇,大多是人工栽培的,不会积累重金属。
博文中还写道,“人体没有排出重金属机制”最终导致肾小管坏死,这一说法被不少专家驳斥,即使蘑菇或其他食用菌中含有微量重金属,这些重金属的形态与环境污染或大气污染中的重金属形态完全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 镉、 汞、 砷 4 种重金属在培养料
200 mg/kg; 镉添加量设置为 0.1、 0.5、 1、 2、 20 mg/kg;
平菇 (Pleurotus ostreatus) 是河南省食用菌主栽 品种中规模较大的种类, 其肉质肥厚, 味道鲜美、 营 养丰富, 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价值的食用菌。食用 菌子实体中重金属超标问题已成为食用菌产品质 量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 培养料中重金属元素严重 影响了食用菌的质量, 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国 内外对食用菌富集重金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子实 体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及安全性评价 [1,2]。近年来 因培养料受重金属污染而影响食用菌产量和质量 的事时有发生, 直接影响了菇农的利益和食用菌生 产的发展。研究通过在培养料中添加不同质量浓 度的铅、 镉、 汞、 砷等 4 种有害重金属栽培平菇, 研究 培养料中重金属含量对平菇子实体安全性的影响 和平菇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迁移规律, 以期为平菇 安全生产提供可靠建议, 为确保食用菌质量安全, 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属的含量均较少, 但子实体对铅、 汞、 砷的富集系数 种有害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依次为汞 >砷 >铅 >镉。子 菌》 (NY/T 749—2012) 标准限量值。
重金属 元素 镉 Cd 砷 As 铅 Pb 培养料 ( / mg㊃kg-1) 0.07 0.01 0.03 子实体 ( / mg㊃kg-1) 0.11 0.12 0.23 -
2017 (6)
生 理 生 化
dible fungi
4 种重金属元素在平菇栽培过程中的迁移特性初探
陈建芳 阎淑滑 郑云峰 王志颖 陈小丽 郝晓昭
(濮阳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濮阳 457000)
摘
要
试验以河南省栽培规模较大的平菇作为研究
对象, 在培养料中人为添加一定量的铅、 镉、 汞、 砷四种 有害重金属, 研究这 4 种重金属在平菇栽培过程中的富 集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 培养料中重金属含量直接影 增加而增加; 在未人为添加重金属的情况下生产的平菇 子实体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平菇对铅、 镉、 汞、 砷 4 种有 害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各有差异, 其中砷在平菇栽培 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能力最强, 当栽培料中砷添加量为 0.10 mg/kg 时, 平菇对砷的富集系数最高, 达到 630%。 关键词 重金属 平菇 富集 迁移 文章编号 1000-8357 (2017) 06-0025-02 响平菇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 并随着培养料中添加量的
2
2.1
结果与分析
未人为添加重金属情况下平菇子实体重金属 25
生 理 生 化
dible fungi
2017 (6)
的迁移特性
子实体测定结果表明, 平菇栽培料中 4 种有害重金
未添加重金属的栽培料生产的平菇
最高, 为 10%, 此时子实体中镉质量浓度为 0.01 mg/kg。 由表 3 可知, 在试验浓度范围内, 平菇子实体的镉含 量随培养料中镉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平菇子 实体对镉的富集作用却逐渐减弱。 2.2.3 性 平菇栽培过程中重金属汞的富集与迁移特 平菇子实体和废菌棒中的汞含量测定值如表 4
薯 200 g, 琼脂 20 g, 葡萄糖 20 g, 蒸馏水 1000 mL, pH 自然。原种培养基为麦粒 98% , 石膏 2% , 料含水量 60% 。栽培料培养基为棉子壳 98% , 石灰 2% , 料含 水量 60%。 1.2 试验设计
中添加量分别设 5 个, 铅添加量设置为 10、 20、 50、 100、 汞添加量设置为 0.1、 0.5、 1、 2、 20 mg/kg; 砷添加量设 置为 0.1、 1、 5、 10、 15mg/kg。共 20 个处理, 每个处理 3 个重复, 每个重复 25 个栽培袋, 以在相同条件下, 不 添加重金属的培养料为空白对照, 分别在废菌棒、 平 菇子实体中采集样品, 检测 4 种重金属元素含量[3]。 1.3 栽培方法 栽培试验在濮阳市农业科学院实
较大。未人为添加重金属情况下, 平菇子实体对 4 实体中 4 种重金属含量均没有超过 《绿色食品食用
表 1 未人为添加重金属情况下平菇子实体重金属的迁移特性 子实体富集 系数/% 157.14 -
所示。在试验浓度范围内, 平菇子实体中汞含量随 培养料中汞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汞质量浓度很 低时平菇子实体对汞的富集作用相对较强。当培 养 料 中 汞 的 添 加 量 为 0.10 mg/kg 时 , 富集系数达 340%, 此时子实体中汞含量为 0.34 mg/kg, 已超过绿 色食品标准 (Hgɤ0.20 mg/kg) , 因此生产上一定要对 栽培料中的汞含量进行严格的检测。
菌室, 常规发菌管理, 待料袋长满菌丝后移至出菇
先风干处理, 然后 80ħ 烘干至恒重, 用粉碎机粉碎 过 30 目。 1.4.2 1.4.3 栽培料样品的前处理
采集的子实体样品
接取样, 80ħ烘干至恒重, 用粉碎机粉碎过 30 目。 样品检测分析
废菌棒的培养料直
参考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即 GB/T 5009.12—2003 《食
4 种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分别
1
1.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 平菇菌株: 黑平 99, 引自河南省科
品中铅的测定》 ; GB/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
定》 ; 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 定》 ; 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 定》 , 每个处理设 3 个重复。富集系数计算公式: 金属的含量ˑ100%。 富集系数=子实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培养料中重
验室进行, 采用熟料袋栽, 袋规格 17.25 kg。封口绳系口, 一端接种, 接种麦
粒种 25 g。在超净工作台中接种, 接种后转移至发 房进行出菇管理。出菇采用割口出菇的方式, 把接 种一端环割, 并搔去菌种及老菌皮。 1.4 1.4.1 样品重金属检测 子实体样品的前处理
学院。母种培养基 (常规 PDA 培养基) 为去皮马铃
收稿日期: 2017-06-28 一稿; 2017-08-18 修改稿。 基金项目: 河南省现代农业 (食用菌) 产业技术体系 (编号: S2013-09-G02) 。 作者简介: 陈建芳, 副研究员,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 栽培岗位专家, 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联系电话: 13939327289。E-mail: 1833937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