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合集下载

音乐剧《猫》赏析

音乐剧《猫》赏析

猫剧赏析猫,一部经典的传世之作,它是英国作曲家安德烈·洛伊·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据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的诗集老讲讲世上的猫谱曲的音乐歌舞剧;该剧讲述了猫族举行一年一度猫会的场景,在这样一个神圣的时刻,所有的猫都以跳舞和歌唱的形式来讲述它们自己的故事,然后最终由猫领袖——一只长寿的猫,来决定哪一只猫可以升天获得重生;此剧为了传情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人物可谓丰富多彩,情节趣味跌宕,音乐或动感欢快或唯美动情,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节拍都与猫的性格和故事情节丝丝入扣,更加上精心打造的舞台、精致的妆容和各色各样的服饰,这些都是这部音乐剧的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因素;人物欣赏就选取几个我喜欢的做欣赏:剧中有一只全身雪白的母猫,叫做Victoria,它应该是全剧中最有爱心的一只猫,每当猫群都在排斥“魅力猫”时,唯有它向“魅力猫”伸出了援助之手,只是每一次都被“保姆猫”给制止了;它在剧中没有歌唱部分,多以舞蹈来表现人物性格,它的舞姿柔韧、缓和,平衡性要求高,那样缓慢的动作可谓表现出了它温和善良的一面;与安静温和的Victoria形成鲜明对比的也许就是“摇滚猫”了;还记得他一出场时那两声慵懒的叫声和不屑一顾的表情,把“摇滚猫”——Rumtumtugger的傲慢表现的十分到位;它肩上的长毛,表现出一种贵气和不可轻易挑衅的高调;那舞蹈和富有磁性的演唱都将这只奇怪,孤高,不可一世,但又深受雌性喜欢的猫表现的淋漓尽致;名曲欣赏:剧中的一首名曲memory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随着它安静平和的曲调,讲述了一只被称为“魅力猫”的动人故事;“魅力猫”—— Grizabella,曾经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只猫,可是它厌倦了猫群的生活,离开了猫族去到了人类的世界;但是,它并没有因此感到快乐,当她最后回到猫族的时候,它已经变的蓬头垢面,落魄不堪,再也没有了昔日的“魅力”;所有的猫们都厌弃、远离、歧视它;不属于任何一处的它,只能整日和memory度过;有过昔日辉煌又有如今糟粕的她,深情地唱出了她对幸福与生活的感悟和体会,触动了猫们的心灵,唤起了猫族对她深深的同情和怜悯,最终她获得了升天重生的机会;memory的确是一首不同凡响的歌曲,那提琴组挥弦拉出了的阵阵悲伤深深地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魅力猫”的表演者是有英国音乐剧“第一夫人”之称的依莲·佩姬,那一双水灵动人的眼睛,更让人从内心对“魅力猫”产生了怜悯 ;虽然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写的“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坚强的表达,但由演唱者带有一丝微笑的唱出这句歌词的时候,却那样地让人心痛,让人不敢去想在这微笑的背后隐藏了多少的心酸和悲痛,这样的坚强又是经历了多少伤心才换来的;当歌曲到达高潮时,伴奏突然由低音提琴巧妙的切换到了高音提琴,将歌唱者所表达的情绪升华到了极点,道出了“魅力猫”内心深深的渴望:Touch me 靠近我吧It is so easy to leave me 离开我是如此的容易All alone with the memory 就让我独自留在凄凉的回忆里Of my days in the sun 回想那些曾经灿烂的时光If you touch me 但如果你靠近我You’ll understand what happ iness is 你就会了解什么是幸福Look, a new day has begun... 看,新的一天,已经到来……她渴望猫族能够接纳它,渴望得到温暖,渴望重获幸福,毕竟这些都是她曾经的所有;只可惜当她拥有幸福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等它一去不回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它的珍贵和甜蜜;整个舞台之前的欢快,都在memory的音符下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孤寂,无尽的伤痛和无助的坚强;似乎之前的欢乐和愉悦的场景都是为了突显“魅力猫”的孤苦伶仃和不幸而做的铺垫;可怜的Grizabella,对着月光尽情的歌唱,呼喊和宣泄吧除了memory你已一无所有,在回忆中体会幸福的滋味吧。

歌剧《卡门》赏析

歌剧《卡门》赏析

歌剧《卡门》赏析《卡门》是一部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的作品,是一部真正综合概括了19世纪抒情艺术的歌剧,也是一部在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

文章通过对比才及其作品的分析阐述了歌剧《卡门》的音乐特色。

作曲家比才的代表作品——歌剧《卡门》,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并且久演不衰的作品。

作为法国杰出的作曲家,比才是浪漫主义终结和现实主义兴起的接力者,尼采曾称他为“地中海的太阳”,也曾受到李斯特的高度赞扬。

(一)内容介绍四幕歌剧《卡门》是梅拉克和阿莱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这部歌剧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歌剧之一,也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它以其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丰富巧妙的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的戏剧性发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卡门》是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它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并且集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

《卡门》的音乐始终紧密配合着舞台动作,中间没有静止的音乐场景。

剧中进行曲、咏叹调、舞曲等交替出现,乐曲爽朗流畅,具有炽热的西班牙音乐特色。

所有这些音乐又通过严谨的戏剧逻辑组合为一体,紧凑而简练,表现了真实的生活,使其成为雅俗共赏、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一部伟大作品。

这部歌剧还包含了许多首在音乐会最常见的选曲,最着名的是序曲和“哈巴涅拉舞曲”,重要唱段如“米剀拉的咏叹调”、“花之歌”和“斗牛士之歌”等都是歌剧文献中最精彩的部分。

这部歌剧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比才通过对女主人公卡门独立不羁的性格刻画,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自由,体现了他对全部生活的坚定信念。

(二)作品分析《卡门》虽然描写的是爱情、欲望、嫉妒、仇恨的悲剧,但因为剧中有大量的对话,所以它的体裁是喜歌剧,可见当时的歌剧和喜歌剧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从内容来考虑,而完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比才的最大优点,也是他最深刻的独特性,就是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因素:民间因素、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并成功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作品的一致性是最先引人注目的特点。

西方音乐鉴赏-音乐剧《猫》

西方音乐鉴赏-音乐剧《猫》

音乐剧《 音乐剧《猫》诞生缘起
原著:诗集《 原著:诗集《Old Possum Book Of Practical Cats》 Cats》 原作:T.S.Eliot 原作:T.S.Eliot 原制作:Cameron 原制作:Cameron Mackintosh 作曲:Andrew 作曲:Andrew Loyd Webber 作词:T.S.Eliot(部分为Trevor 作词:T.S.Eliot(部分为Trevor Nunn & Richard Stilgoe) Stilgoe) 原导演:Trevor 原导演:Trevor Nunn 原编舞:Gillian 原编舞:Gillian Lynne 伦敦西区首演: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一日 百老汇首演:一九八二年十月七日(于Winter 百老汇首演:一九八二年十月七日(于Winter Garden Theater演出) Theater演出) 英国诗人T.S.Eliot写于一九三九年的诗作《 英国诗人T.S.Eliot写于一九三九年的诗作《Old Possum Book Of Practical Cats》 Cats》 (《以猫为主题的预言故事》)是他为了孙子而创作的故事。和他的其他作品相比, 以猫为主题的预言故事》 该诗语言简单易懂,诙谐幽默但又发人深省。这部作品伴随着韦伯(Andrew 该诗语言简单易懂,诙谐幽默但又发人深省。这部作品伴随着韦伯(Andrew Loyd Webber)渡过了他的童年时代,出于对那时的记忆,韦伯于1977年开始着手改编它, Webber)渡过了他的童年时代,出于对那时的记忆,韦伯于1977年开始着手改编它, 经过四年的漫长的创作过程,就有了后来的《 经过四年的漫长的创作过程,就有了后来的《猫》。Andrew Loyd Webber改编 Webber改编 T.S.Eliot的诗作,本来是为了在由他创办的Sydmonton艺术节中演出,而不是一开始 T.S.Eliot的诗作,本来是为了在由他创办的Sydmonton艺术节中演出,而不是一开始 就是一部完整的音乐剧(其实《 就是一部完整的音乐剧(其实《猫》也不能称作一部“完整”的音乐剧);于 也不能称作一部“完整” Sydmonton艺术节演出后,由于得到不错的回响,Andrew Sydmonton艺术节演出后,由于得到不错的回响,Andrew Loyd Webber便打算将其改编 Webber便打算将其改编 为电视影集或是歌曲集;没想到却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与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oyal 为电视影集或是歌曲集;没想到却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与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出身的导演Trevor Nunn、编舞Gillian Lynne和制作人 Company)出身的导演Trevor Nunn、编舞Gillian Lynne和制作人 Cameron Mackintosh等三人合作,在T.S.Eliot遗孀瓦莱里·艾略特(Valerie Eliot) Mackintosh等三人合作,在T.S.Eliot遗孀瓦莱里·艾略特(Valerie Eliot) (她在出席1980年爱德蒙顿音乐节(Edmonton Festival)时,她听到了公演的由艾略 (她在出席1980年爱德蒙顿音乐节(Edmonton Festival)时,她听到了公演的由艾略 特的诗改编而成的歌曲,于是她带给韦伯许多艾略特没有发表的诗和故事,其中包括 一首《魅力猫-格里泽贝拉》 一首《魅力猫-格里泽贝拉》。这是一首对于孩子来说太悲伤的诗,所以艾略特没有把 它收入诗集。后来这首诗成为全剧的中心和灵魂,就有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 它收入诗集。后来这首诗成为全剧的中心和灵魂,就有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猫》 的经典曲目《回忆》 的经典曲目《回忆》)提供未公开诗作的帮助下,将这部趣味横生的诗集改编为一部 独立的音乐剧。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音乐风格浅析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音乐风格浅析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音乐风格浅析下面是关于电影电视的论文,欢迎借鉴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音乐剧(musical)是以戏剧(尤其是剧本)为基本,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的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传达理念的表演艺术娱乐产品。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音乐剧要融合各类舞蹈和相应的舞台效果。

在20世纪,“音乐剧”这种表演方式也就比歌剧或舞剧更具有吸引力。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deParis又名《钟楼怪人》)1998年9月16日首演于法国巴黎。

在其后的几年演出里创造出直接观众四万多人的记录,还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巡演,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英国的伦敦、瑞士的日内瓦、黎巴嫩的里本、意大利的米兰、俄罗斯的莫斯科等。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获得的奖项:在法国获得过“最佳演出年度奖”、“最佳曲目年度奖”、“最佳世纪歌曲观众奖”;在加拿大魁北克获得过“最佳年度演出奖”、“最佳唱片奖”、“最佳导演年度奖”、“最佳圣堂歌曲奖”;在摩纳哥获得子“世界音乐法语唱片最佳销售奖”。

剧中的单曲《美人》(或译《美丽佳人》)更是获得世界音乐奖,被众多著名歌手翻唱。

《巴黎圣母院》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立于音乐剧首列。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是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1885)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改编而来。

在法裔加拿大人吕克?普拉蒙顿(LucPlamondon)与意大利人李查德?科西安蒂(Rich Cocciante)的合作下,忠于原作,联手把它搬上了音乐舞台。

这部音乐剧生动地表达出原著中对人道主义仁爱精神的颂扬,对封建制度的揭露和抨击以及对教会人物的恶行在道德精神上的谴责。

与20世纪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相比,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有极大的不同,有人甚至称其为另类音乐剧。

评论家则认为,《巴黎圣母院》一剧将引领当代音乐剧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韦伯式音乐剧的阴影中走出来。

歌剧魅影各唱段赏析

歌剧魅影各唱段赏析

歌剧魅影各唱段赏析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一部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音乐剧,自1986年首次上演以来,一直备受观众的喜爱。

这部音乐剧以法国巴黎歌剧院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神秘的魅影和一位年轻歌剧歌手之间的爱情故事。

歌剧魅影中的唱段充满激情和情感,每一首歌曲都深深地吸引着观众,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歌剧魅影中的各个唱段进行赏析,探讨其音乐和情感上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歌剧魅影中的开场曲《歌剧魅影》。

这首歌曲以庄严的音乐和悲伤的旋律揭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

歌曲中的男女合唱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歌剧院的热爱和对歌剧魅影的神秘感。

这首歌曲通过宏伟的编曲和动人的旋律,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紧张而悲壮的氛围,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感到担忧。

接下来,让我们来聆听一下Christine在剧中的第一次独唱《天使的歌声》。

这首歌曲以柔美的旋律和清澈的嗓音展现了Christine的天赋和美丽。

在这首歌曲中,Christine表达了对歌剧院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执着,同时也展现了她对未知力量的恐惧和好奇。

整首歌曲充满了梦幻和渴望,让人感受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

而在歌剧魅影中,魅影的独唱《魅影的音乐》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首歌曲以男高音的嘹亮声音和悲伤的旋律,展现了魅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

在这首歌曲中,魅影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歌曲充满了悲情和力量,让人不禁为魅影的命运而感到心痛。

除此之外,歌剧魅影中的合唱曲《夜晚的歌声》也是一首令人难忘的经典。

这首歌曲以宏伟的编曲和悠扬的旋律,展现了歌剧院内外的繁华和神秘。

在这首歌曲中,男女合唱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音乐和爱情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未知力量的恐惧和好奇。

整首歌曲充满了热情和激情,让人仿佛置身于歌剧院的璀璨之中。

最后,让我们来聆听一下歌剧魅影中的经典合唱曲《歌剧魅影之歌》。

《悲惨世界》音乐赏析

《悲惨世界》音乐赏析

《悲惨世界》音乐赏析《悲惨世界》是一部著名的音乐剧,由克劳德-米歇尔·施恩伯格作曲,阿兰·布伦布尔作词,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该音乐剧首演于1980年,至今仍然备受观众喜爱。

它以其深刻的故事情节、动人的音乐和精湛的演绎而闻名于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悲惨世界》的音乐进行赏析,探讨其音乐风格、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

首先,我们来谈谈《悲惨世界》的音乐风格。

这部音乐剧的音乐风格多样,融合了古典、流行和民谣等不同的音乐元素。

施恩伯格的音乐既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又兼具柔美和细腻。

他巧妙地运用了管弦乐器和合唱团,营造出宏大的音乐氛围,同时又通过简单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打动人心。

这种多样性的音乐风格使得《悲惨世界》具有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不仅吸引了古典音乐爱好者,也吸引了流行音乐和音乐剧爱好者。

其次,我们来谈谈《悲惨世界》的情感表达。

这部音乐剧的音乐充满了情感,每一首歌曲都表达了角色们内心的挣扎、痛苦和希望。

比如,《我梦见了一生的幸福》中让-瓦尔简的悲伤和对未来的渴望,《空椅子》中芳汀对马吕斯的深情告白,《星星之火》中学生们的激情呐喊,每一首歌曲都深刻地展现了角色们的情感世界。

施恩伯格的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表达音乐本身,更是为了表达角色的情感,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们的内心世界。

最后,我们来谈谈《悲惨世界》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部音乐剧,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悲惨世界》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通过讲述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光辉。

施恩伯格的音乐巧妙地表达了这种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使得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深刻的思考和表达使得《悲惨世界》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不朽的音乐经典。

综上所述,《悲惨世界》是一部充满了音乐风格多样、情感丰富和艺术价值深远的音乐剧。

音乐剧《弄臣》赏析

音乐剧《弄臣》赏析

成绩:论文题目:音乐剧《弄臣》赏析课程名称:外国音乐作品赏析授课教师:王旭院(系):国际艺术学院年级、班:08级8班学号:080200818姓名:钱悦音乐剧《弄臣》赏析1851年3月11日在威尼斯费尼斯歌剧院,《弄臣》被正式地展现在大众眼前,它是根据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剧本《逍遥王》改编而成。

昨日慢慢地听了一遍,虽然存在语言的障碍,但男女高中音浑厚的声音及其声音所表现的嬉笑怒骂彻底征服并感染了我。

每一出歌剧都有其故事的线索和发生的背景,《弄臣》自然也不例外,那我们先从字面的意思解释一下什么是“弄臣”。

“弄臣”其实就是为帝王所宠幸狎玩之臣的意思。

英文名称是:Rigoletto而本剧的作曲则是…意‟威尔第。

作曲家威尔弟为这部歌剧写了一首很短的前奏曲,冰冷的铜管音色和不协和的和声由此奠定了充满了不祥之兆的悲剧气氛。

这首前奏曲为整个剧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随着音乐的深入故事的情节也娓娓道来。

故事是十六世纪意大利曼都瓦城发生的事,该城的公爵是一位风流潇洒的年轻贵族。

他所豢养的弄臣是个上了年纪的驼子。

为了娱悦公爵,弄臣除了要哭笑逗乐和百般阿谀之外,他还得常常物色美女来满足公爵贪色的本性。

甚至当这种事发生在弄臣的妻子和女儿的身上的时候,弄臣还会嘲弄那些愤怒的丈夫和悲痛的父亲。

最后所有的报应终于降临在弄臣的身上。

而他所珍爱并且怕被人发现的女儿,也成为天谴之下的牺牲者。

这个歌剧从华丽的宫廷盛会开始,一步步地推向悲剧的高潮。

故事的情节虽然没有脱离欧洲上层社会的纸醉金迷的影子,但是巧妙地人物关系,及其悬念性的结尾确十足是一出好剧目的体现。

剧中人物出场次序鲜明首先是主公曼图亚公爵亲王(男高音),依次是弄臣里戈莱(男中音),接着是弄臣可怜的女儿吉尔达(女高音),然后依次是弄臣的女儿切普拉诺朝臣伯爵(男低音),切普拉诺太太(女中音),蒙泰罗内伯爵 (男低音),史巴拉夫刺客 (男低音) ,乔瓦娜保姆 (女中音) ,博尔萨朝臣 (男高音),玛达莲娜刺客之妹 (女中音) ,贵妇、朝臣、待卫、仆厮等。

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

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

《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背景介绍不可辨驳,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改编自雨果的超级IP着作《悲惨世界》,但也推动书籍《悲惨世界》成为了人们心中不朽的着作,两种艺术形式互相成就。

推动彼此成为不朽的传奇。

音乐剧从20世纪开始就成为了舞台上闪耀的一颗明星,当然音乐剧《悲惨世界》已经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有一丝后不见来者不可撼动感。

音乐剧《悲惨世界》以法国半个世纪的历史为背景,在历史的长河中用一个社会中极其不起眼的小人物冉.阿让去揭露历史的现状,歌词深刻干练,音乐丰富多样,仔细观赏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极大享受。

情景简介那是十九世纪的巴黎,贫困潦倒的冉.阿让为了自己妹妹的孩子活下来不被活活饿死,选择了去偷面包,结果被不知人间饥渴的法官判处了19年的牢狱苦役,出狱之后的冉.阿让依旧的无以生存,陷入多年以前的走投无路的困境,但上帝还没有完全地将这个悲惨的人物忘记,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了他过夜,但贫穷再次让他犯下了错误,填饱肚子抓住偷走了主教的银器潜逃。

后被警察沙威逮捕,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

让冉.阿让免于逮捕,主教的行为再一次触及到了阿让的良知,感化了阿让,化名马德兰,决定开始新的人生,十年的时间造就了阿让,使他成为了成功的商人并成为了马兰德市市长,沙威警察再一次的出现,一心想要找阿让的麻烦。

在此期间阿让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惨经历,并承诺要照顾私生女柯赛特,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警察沙威看在眼里,一系列的行动让沙威开始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最后经不住内心的考验选择了用死亡那个来终结犯下的错误。

之后阿让将柯赛特抚养长大,在法国大革命的炮火中救出了柯赛特的心上人,并将看做自己亲生孩子的柯赛特交付给了年轻人,并选择在婚礼上失踪,只是因为内心中逃犯的身份让他在隆重的场合上显得无比怯懦。

歌词赏析作为史诗派的先河,但是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词极其的简洁易懂,不需要任何高深的理解,不不必揣摩深意。

在开始的Starring(in order of appearance)中,开始以厚重的中音啊来拉开篇章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天可怜见悲惨世界低头等死俯首认降烈日荼毒此处是人间炼狱十年内老死无望曲子开始工人们愤愤唱着歌,一边不断的劳作控诉这黑暗的现实,工人们一刻也不得闲,只要敢怠慢一分钟,头顶的皮鞭就会落在身上,在劳累和疼痛的折磨下唱出了低鸣声啊,奠定了一种极其悲惨的氛围,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正如歌词中演唱的人间炼狱,等死无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在这学期的西方经典音乐剧课程里,我们学习观看了很多部世界世界名剧。

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

在老师对这些戏剧的讲解后,使我对西方戏剧产生了兴趣,我们在不知觉间已经与音乐剧亲密接触了整整一个学期。

从一开始的仅仅听过《猫》和《歌剧魅影》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对于音乐剧有了些更深入的了解,越是了解越发喜爱,西方音乐剧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以前从未深入涉猎,基本不曾了解的美妙世界。

《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

人物性格鲜明,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来突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

唱段刚开始,是芳汀的主题。

芳婷的“我曾有梦”,她的梦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

而当芳婷即将死去,向冉阿让托孤时两人的对唱也让人不禁心痛。

她不愿死去,更不愿让珂塞特孤苦伶仃。

当她唱到“告诉珂塞特我爱她,我会在醒来后看见她”时带着哭腔,仅这一句,就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临终前的不舍和恳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心碎都难!芳汀主题概括而言,就是被爱遗弃、渴望爱、为爱牺牲、将爱交讬。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

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

这些性格分别用不同的主题旋律表现出来以后,显得格外鲜明。

以前有朋友曾经讨论过音乐与语言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音乐不是不可言说,像音乐剧《悲惨世界》这样,把音乐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毕竟,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

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

在音乐的国度里,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民族的差异,更没有语言的障碍,这是一种心灵的融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体现吧。

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有其出色的艺术功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而《悲惨世界》则同时兼备了这两点。

不可否认,《悲惨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剧。

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歌剧魅影》,不仅给我以视觉的冲击,而且结构和音乐也给我记到的震撼和感动!
《歌剧魅影》的结尾处给我留有一个疑问,刚开始看到魅影从镜子中走后,我觉得魅影应该是死了,因为他不曾接触过这个世界,他除了歌剧院哪里都没去过,无法生活,可最后回到现实,墓碑前的花,那是克莉斯汀和魅影“信物”除了魅影不会是别人,真的挺让人迷惑的;再就是克莉斯汀到底爱没爱过魅影,劳尔把音乐盒放到克莉斯汀墓碑前,说明这对她很重要,但同时那又是魅影心爱的东西,给人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让大家有不同的感受。

天生的丑陋和残酷的现实使得魅影变得冷漠无情,用暴力来反抗这个世界,但其实他也渴望被大家接受、认可,在最后克莉斯汀对魅影说“你不是孤单一人”就是很好的说明了魅影内心的恐惧,其实也就是说当时人们以貌取人,歧视他人的一种社会风气,不论他是否才华出众,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悲观,要积极面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要事事激进,学会安慰、鼓励自己。

对于我这样学音乐表演专业的来说,音乐剧给我的视觉冲击很强烈,我喜欢那种场面,佩服演员的唱
功、表现力,有时那种华丽的场面、动人的故事,真的是会让我回味很长时间。

其实仔细看来很多音乐剧中都极其注重舞蹈的表现,大多都运用芭蕾舞、现代舞,用舞蹈的形式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想法,不再仅仅用歌唱的形式。

用芭蕾舞展现音乐剧的时候,往往都是那种皇家贵族的场面,给人高贵、典雅的视觉;用现代舞是,多用来展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内心,动作较为自由、夸张。

随着舞蹈的深入发展,音乐剧中更多的加入群舞场面,来烘托当时的社会场景,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在逐步完整化。

在上这门课之前,我以为音乐剧和歌剧只是叫法不一样,现在才知道原来两只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音乐剧和歌剧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力都很大的戏剧样式。

它们之间虽然是相对独立,但又可以看两者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联系
歌剧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最早的歌剧是以古希腊神话传说故事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比较简陋。

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终于相对定型为正歌剧,19世纪是歌剧最丰硕的收获时代,当今歌剧舞台上的名剧大多出现于这一时期。

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在“歌剧”词采释义中说“: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戏剧形式有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乐剧、音乐剧等类型。


音乐剧这种诞生于20世纪的大众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综合性、通俗性、娱乐性、多元性、灵活性、现代性和商业操作性等特征。

舞台呈现形式的通俗和完美,给予当代观众全方位的审美体验和愉悦,越来越受到全世界观众的欢迎和戏剧艺术家的青睐,成为20世纪最重要、发展最快的文化成果。

音乐剧与歌剧两者之间存在某些相同点。

首先,从综合成分来剖析:歌剧与音乐剧都是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同时容纳了文学、诗歌、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其他成分。

它们在音乐上很丰富,包含了声乐、器乐,声乐中又包含了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

尤其是音乐剧,它把传统歌剧、轻歌剧以及近代的流行音乐整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现代都市气息。

其次,从音乐剧多元化的发展源流来追溯:早期的音乐剧确实是从欧洲古典歌剧中吸取了大量的艺术养分,从中借鉴了它的情节、独特的展开方式以及音乐的喜剧风格与创作手法等等。

不可否认,音乐剧在很多方面都与歌剧存在着某种关系,但它又因独立的艺术品位和个性而区别于歌剧,尤其是传统歌剧。

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说歌剧具有典雅性,音乐剧则具有世俗性。

歌剧一向追求高贵、华丽、壮观、严肃、厚重的艺术品格,所以歌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以前大多在宫廷表演,属于“贵族化”的艺术。

现在歌剧一般也是在有权威的华丽的剧院演出,观众着装要特别讲究。

音乐剧则以现代、通俗、灵活、新颖、精美为追求目标,既强调艺术性又强调商业性。

它的观众主要都是都市市民,属于“平民化”、“大众化”的艺术。

音乐剧一般都是在百老汇或伦敦西区的商业剧院上演,观赏音乐剧是都市市民一种休闲方式,这与观看歌剧有所不同。

音乐剧紧跟时代潮流,引导着时代时尚和流行风潮,灵活吸收各种艺术元素,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综观音乐剧与歌剧,两者虽然存在异同,但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其中所包含的艺术魅力。

在选修这门西方经典音乐剧课之前,对音乐剧的认识可以说只是表面的,就只知道音乐剧是在舞台上的,看过的少之又少。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音乐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每次上完课都好想把一节课讲的那部完整的看完,总
觉得意犹未尽。

现在闲暇的时候喜欢上上网搜音乐剧看了,不再是电影电视剧的看了;没事喜欢听听那些音乐剧的音乐,不再只是流行歌曲了。

我想音乐剧带给我们不会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多的是给我们以心灵的触动,让我们得到的远不止是音乐、舞蹈上的,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到了不同领域的不同知识,对我们的成长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以前练琴真的是单纯性的把技术拉好,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情去演绎,现在我觉得每一个曲子都是一个故事,都有生命,每一部作品都应该让人有震撼的感觉,就像音乐剧一样,应该把这首曲子所想表达的带给试听的人,让他们也真真切切能感受得到相同的感情,音乐剧真的给我触动很大,对我以后对音乐与演奏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