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薪金新税率表

合集下载

2022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22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22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2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已经发布。

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税率表由原来的9级调整为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

以下是具体的税率表: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0-元之间的,包括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元之间的,包括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5、工资范围在-元之间的,包括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6、工资范围在-元之间的,包括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7、工资范围在-元之间的,包括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8、工资范围在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修订后的新税法主要对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一是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5000元;二是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三是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年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调整为元,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作了调整。

近日,XXX发布了一则通知,宣布个税纳税期限由原来的7天延长至15天,这一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方便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

此外,通知还明确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以便更好地规范个税征收工作。

最新工资税率表

最新工资税率表

最新工资税率表1. 简介本文档介绍了最新的工资税率表,包括适用范围、税率档次、计算方法等内容。

了解工资税率表对个人和企业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准确计算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确保税务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适用范围最新的工资税率适用于中国境内的个人和企业居民。

个人所得税适用于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和各类经营所得,企业所得税适用于企业的利润所得。

3. 税率档次以下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最新税率档次:3.1 个人所得税税率档次适用税所得额税率不超过3,000元3%超过3,000元至12,000元10%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20%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2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30%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35%超过80,000元45%3.2 企业所得税税率档次适用税所得额税率不超过10万元5%超过10万元至30万元10%超过30万元至100万元20%超过100万元25%4. 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4.1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适用税所得额和对应税率进行逐级累进计算。

以下是个人所得税计算的示例:假设个人的收入为30,000元,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如下:-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应缴税额为:3,000 * 3% = 90元-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应缴税额为:(30,000 - 3,000) * 10% = 2,700元总计个人所得税为:90元 + 2,700元 = 2,790元4.2 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适用税所得额和对应税率进行计算。

以下是企业所得税计算的示例:假设企业的利润为50万元,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方法如下:- 不超过10万元的部分,税率为5%,应缴税额为:10万元* 5% = 5,000元- 超过10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税率为10%,应缴税额为:(50万元 - 10万元) * 10% = 4,000元总计企业所得税为:5,000元 + 4,000元 = 9,000元5. 注意事项在使用最新的工资税率表进行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个人所得税计算时应考虑个人的免税额、扣除项等个人情况,具体计算请参考税务部门相关规定。

综合所得税率表

综合所得税率表

综合所得税率表税前收入(人民币)税率0 - 5000 3%5000 - 8000 10%8000 - 17000 20%17000 - 30000 25%30000 - 40000 30%40000以上 35%综合所得税是指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对个人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征收的税款。

根据中国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是一项按照法定标准计算和征收的税金,根据个人收入的不同,税率也有所区别。

根据综合所得税率表,对于税前收入低于5000元的纳税人,税率为3%。

这意味着纳税人在申报纳税时,需将其收入减去5000元来计算税款。

例如,一个纳税人的税前收入为4000元,那么实际纳税额计算如下:税前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4000 - 5000) * 3% = 0元当税前收入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时,税率为10%。

同样以税前收入为6000元为例,计算应纳税款如下:税前收入:6000元应纳税额:(6000 - 5000) * 10% = 100元当纳税人的税前收入超过8000元至17000元时,税率为20%。

例如,税前收入为12000元的纳税人应缴纳税款如下:税前收入:12000元应纳税额:(12000 - 8000) * 20% = 800元如果税前收入超过30000元至40000元,税率将上升至30%。

以35000元的税前收入为例,计算应纳税额如下:税前收入:35000元应纳税额:(35000 - 30000) * 30% = 1500元对于税前收入高于40000元的纳税人,税率将达到最高水平,即35%。

例如,税前收入为50000元的纳税人应缴纳税款如下:税前收入:50000元应纳税额:(50000 - 40000) * 35% = 3500元综合所得税率表的制定旨在根据纳税人的不同收入水平,合理分配税负。

税务部门根据税率表计算个人所得税,并要求纳税人定期申报纳税并缴纳相应的税款。

最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最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
1410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级数 1 2 3 4 5
经营所得税税率表
全年应纳所得税额税率(%)Fra bibliotek不超过30000元
5%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10%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30%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35%
速算扣除数(元) 0
1500 10500 40500 65500
最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 1 2 3 4 5 6 7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及综合所得税税率表
全年应纳所得税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不超过36000元
3%
0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级数 1 2 3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率表
全年应纳所得税额
税率(%)

工资薪金税率表

工资薪金税率表

工资薪金税率表工资薪金税率表是指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款的计算标准及税率。

以下是中国大陆地区适用的工资薪金税率表。

1.适用范围和计税方法:(1)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国大陆境内工作的个人在岗位工资、薪金所得。

(2)计税方法:工资、薪金所得以季度为一个计税期,计税期内的个人综合所得额以2042元为起征点,超过2042元的部分按照以下税率计税。

2.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级数适用税率(%)1 不超过36000元部分 32 超过36000元不超过144000元部分 103 超过144000元不超过300000元部分 204 超过300000元不超过420000元部分 255 超过420000元不超过660000元部分 306 超过660000元不超过960000元部分 357 超过960000元部分 45举例说明:某人的工资所得为15万元,则其综合所得额为:(15 0000 - 5000)× 12 = 168000元超过144000元的部分为:168000 - 144000 = 24000 元应纳税款为:36000 × 3% + (144000 - 36000)× 10% + 24000 × 20% = 26520元注:1.个人综合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1-减除费用率)2.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收入-减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3.扣除费用标准为:基本减除费用=5000元/月,减除费用的性质为非税收入,不计入个人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工资薪金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和缴纳是每年的5月至6月和11月至12月,纳税人可以通过税务部门推出的网上申报或线下申报的方式进行。

以上是中国大陆地区适用的工资薪金税率表及其计税方法,纳税人需要根据自己的所得额和计税期进行申报和缴纳税款。

速收藏个税扣除标准2023税率表

速收藏个税扣除标准2023税率表

速收藏个税扣除标准2023税率表个税扣除标准2023税率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2023年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和税率表如下: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率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36000元 3 0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率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36000元 3 0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3 超过144000元的部分 20 7120三、经营所得税率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5 0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5 135053 超过14400元至3675万元的部分 35 4788.75 5455 8875 3.67 ÷(1+5%)=148.75 =÷(1+1%)=199.75 =÷(1+1%)=299.75 =÷(1+1%)=399.75 =÷(1+1%)=499.75 =÷(1+1%)=899.75 =(2-99)÷(1+1%)=899.75 =(2-99)÷(1+1%)=899.75 =(2-99)÷(1+1%)=899.75 =(2-99)÷(1+1%)=899.75 =(2-99)÷(1+1%)=899.75 =(2-99)÷(1+1%)=899.75 =(2-99)÷(1+1%)=899.75 =(2-99)÷(1+1%)=899.75 =(2-99)÷(1+1%)=899.75 =(2-99)÷(1+1%)=899.752023年的个税扣除标准及税率表可以在国家税务总局的官方网站或APP上查询并下载。

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3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所示: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哪些收入需要交个人所得税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项目包括: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既个人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

三、个人所得税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2023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最新)

2023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最新)

2023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最新)2023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元):02、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税率:10%;速算扣除数(元):25203、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税率:20%;速算扣除数(元):169204、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税率:25%;速算扣除数(元):319205、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税率:30%;速算扣除数(元):529206、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税率:35%;速算扣除数(元):859207、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0000元:税率:45%;速算扣除数(元):181920年度汇算的内容年度汇算的内容2022年度终了后,居民个人需要汇总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后,适用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数,计算年度汇算最终应纳税额,再减去纳税年度已预缴税额,得出应退或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

具体计算公式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年度汇算不涉及财产租赁等分类所得,以及纳税人按规定选择不并入综合所得计算纳税的所得。

个税APP显示的收入跟实际情况不一致怎么处理?1.如果当您发现自己的“任职受雇信息”出现了不认识的扣缴单位,可在个人所得税APP“个人中心”——任职受雇信息——选择该扣缴单位,在右上角点击“申诉”,申诉类型选择“从未任职”,填写补充说明点击“提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9750元的部分
35
14750
注:1.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成本、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的部分
45
13,505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2011.9.1以前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5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两千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1
不超过15000元的
不超过1425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
30
9750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税率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新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2011.9.1以后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旧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2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