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祖父的园子【第2课时】
2祖父的园子 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祖父的园子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本单元有4篇课文《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还有一篇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以及语文园地组成。
此前的教材中,已经安排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等语文要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本单元意在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祖父的园子》一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园子中的景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生活。
课文将感情蕴含在园中景和园中事中,课后的“阅读链接”补充了整本书的结尾,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文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
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也积累了一些方法。
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的乐园,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的一方天地。
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学生们亲身经历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加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感受祖父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祖父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2、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尝试仿写。
3、通过课文和课后阅读链接的阅读,感受我对祖父的怀念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与难忘。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感受祖父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祖父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知识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知识点教材分析:1、“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2、文章用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艳、动感十足的画面。
第一、二自然段是由白的、黄的、大红的、金粉的蝴蝶、金的蜻蜓、绿的蚂蚱、各色鲜艳的花组成的一幅色彩丰富绚丽而富于生气的画。
第十三自然段则是一幅流动的画,“我”看见黄瓜摘来吃,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随着作者文字的描述,一个个画面一一展现,在画面自然转换中,读者能够充分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3、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嬉戏生活。
4、本文善用寄情于景,寄情于物。
5、作者语言选择很有意思,大量使用短句表达情感。
文中选择短句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自由快乐的感情,读来流畅自然,轻快灵动,亲切感人。
作者介绍: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萧虹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识。
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我会写:蝴:蝴蝶、蝴蝶结、蝴蝶花蝶:蝴蝶、蝶泳、彩蝶、招蜂引蝶蚂:蚂蚱蚱:蚂蚱、蚱蜢樱:樱桃、樱花拔:拔草、拔剑、选拔、拔河、出类拔萃(cuì)瞎:瞎闹、瞎忙、瞎想、眼瞎、黑灯瞎火铲:铲地、铲平、铲土、铲菜、铲除、铁铲割:割草、割掉、割断、割舍、忍痛割爱承:承认、承担、承载、承重、继承、承包拴:拴马、拴住、拴牢、拴线、拴束瓢:水瓢、瓢泼、瓢虫、瓢饮逛:游逛、闲逛、逛街、逛公园形近字:蝴(蝴蝶)湖(湖水)拔(拔草)拨(拨打)瓢(水瓢)飘(飘落)多音字:晃:huǎng明晃晃、huàng摇晃结:jiē结果子、jié结束近义词:漂亮——美丽、闪烁——闪耀存心——故意、特别——非常随意——随便、阴凉——凉爽反义词:新鲜——陈腐、漂亮——丑陋承认——否认、黑暗——光明随意——拘束、阴凉——炎热理解词语:【明晃晃】光亮闪烁。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
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2.《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课时)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选自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园子中的景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生活。
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与依恋。
课文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趣,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
运用拟人、排比,语言整齐而优美。
课题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是园子给了萧红自由欢乐、幸福的童年,是园子承载了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
园子中的两个人物,“我”如此的调皮、捣蛋,在园子里瞎闹、尽情玩耍;祖父慈祥,非常宠爱我,只要我开心,祖父就是快乐的。
祖孙二人互为对方快乐的源泉,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课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在园子中小萧红是自由的,园中的万物也是自由的,正因为心是自由的,所以眼中的物也是自由的。
教学时要紧紧扣住这条情感线索,展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受作者内心的感受。
课后的“阅读链接”是《呼兰河传》的结尾,表达了对祖父、对园子、对已逝去事物的深切怀念之情。
文中不厌其烦地讲述祖父与“我”的变化,表达出“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复使用“……了”的句式,表明祖父离世后,那些让“我”快乐的东西也都一一离开,表达了对美好的一切终将逝去的惆怅。
教学时,要借助“阅读链接”引导学生从整本书的视角重新审视课文,纵观作者一生的经历后再回看课文,感受作者对祖、对祖父的园子深深地眷恋与怀念之情,感受“祖父的园子”是作者童年的乐园,更是她一生的精神家园。
学情分析:1.从课文内容看,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的乐园。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一方天地。
祖父的园子中的各种趣事,城里的孩子非常向往这样无拘无束的生活。
乡下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祖父的园子》通过描写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子里干活、游戏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
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至賊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
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2020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2 祖父的园子 第二课时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 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 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 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 灵的自由,爱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 “我”的人生。
课堂作业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新鲜(变质) 存在( 消失)
细读品味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 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 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 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 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
细读品味
不同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 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 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 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 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 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作者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活
泼好动,做事不专一;感受到园子里 的植物和动物给“我”带来极大的快 乐。
细读品味
讲解我帮祖父浇水
①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 同?
祖父是往菜上浇,“我”是拿着 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 扬。
细读品味
②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 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
大Z老师深知育人先正己的道理,懂得教师务必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我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勇于解剖自我,分析自 我,正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发展中提升自我,努力使自我不被新时期浪潮所淹没,以便使自我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
在教学中,认真钻研、吃透教材,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用心开拓教学思路,把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潜力,同时,虚心向同组老师请教,向领导、专家请教,使自我在教学方面博采众长、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大Z老 师多次担任校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课的教学任务,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
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一练: 请运用动作描写把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写具体。
课堂小结 《祖父的园子》作者萧红主要回忆了童年时
代在祖父园 子里的快乐生活,充满了童真,童 趣,包含了真情实感。体会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 由与快乐及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这是课后第1题哦!
○默读课文。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 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 我还追蜻蜓、摘吃黄瓜、捉玩蚂蚱等。
祖父的园子是一个色彩丰富、充满生命气息、自由自在、 富有童话色彩的园子。
讨论交流: “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
mà
笔顺:
音序:M 结构:左右 偏旁:虫 笔画数:9 形近:妈妈 码数 好吗 组词:蚂蚱
zhà
蚱
笔顺:
音序:Z
结构:左右
偏旁:虫 笔画数:11
形近:昨天 作业 爆炸
组词:蚱蜢 蚂蚱 蚱虫
wēng
笔顺:
音序:W 结构:左右 偏旁:口 笔画数:13 形近:翁婿 瓦瓮 蓊郁 组词:嗡嗡 嗡响 嗡嗡声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 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运用拟人、排比修辞,写出园子里的花、鸟、 虫是自由快乐的,是无拘无束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 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其实也处处表现了 “我”的自由自在。
十七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一共出现几个“笑”?说明祖父是一个 怎样的祖父?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 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 吗?”
在这段对话里,出现了三个“笑”: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
举例:
她又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 睛盯着蝴蝶,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 脚尖小心翼翼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 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 把头靠在手缝上看,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又急又气撅着小嘴, 双手往腰上一插,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guàng
笔顺:
音序:G 结构:半包围 偏旁:辶 笔画数:10 形近:诳语 圣诞 诓人 组词:逛街 瞎逛 闲逛
“我”在园中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让我们走进课文 看看吧!
讨论交流:
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
▲ 色彩丰富 ▲ 充满生命气息 ▲ 自由自在 ▲ 富有童话色彩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
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
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 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为什么“我”会有“大树发出声响”“土墙都会回答”的感受呢?
因为在“我”的眼中,园子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健康漂亮的, 一切都充满了活力。“拍一拍手”大树仿佛会发出声响,“叫一 两声”土墙好像会回答。可见,孩子的眼中,一切事物都有情感, 都有情趣,把“我”的童真童趣形象地表达出来。
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样样都有”可见花园里昆虫种类很多, 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孩子扳着手指头给 人显示她的富有,那种满足、得意、炫 耀的神态跃然纸上。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 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 的。
描写了蝴蝶、蜻蜓、蚂蚱等昆虫 的色彩丰富。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 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我”跟随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 “我”并非真正地劳动,而是儿童的天性——爱模仿, 甚至还很淘气,把菜籽踢飞。这些行为表现了“我”的 天真幼稚、顽皮可爱。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 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祖父拔下锄头杆的举动表现祖父对 “我”什么的感情?
快乐入睡
活
课文主旨
本文回忆了自己在祖父的园子里干活、游戏 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 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 的怀念。
通过动作描写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文章运用“摘、丢、追、采、捉、绑”这一系列典 型的动作描写,使“我”的动作展现在读者面前,把 “我”在园子里摘吃黄瓜、追蜻蜓、捉玩蚂蚱的过程 写得格外具体。
还在笑。祖父和“我”说话的时候,被我的幼稚行为逗得一直在
笑,说明祖父是一个慈祥、有耐心、宽容、童心未泯的祖父。
这一段中运用“摘、丢、追、采、捉、绑”等动词,从“我” 这些动作中,写出了“我”在园子中一刻也不停息,想干什么 就干什么,“我”对园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
我并不细看,……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 追蜻蜓了。……跟着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把蚂蚱腿用线绑 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 滩上的蚌壳一样。
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大榆树的高大?
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入手,用富 有诗意的语言,生动描写大榆树的高大和 充满活力。
讨论交流:
“我”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 子里玩耍的哪些情景?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 里面转。
总领全段,是全段的中心句。
写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明晃晃”一词改为“五颜六色”好不好?
不好。“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 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 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园中事物的满心喜 爱。如果改为“五颜六色”,只是表现色彩的 丰富多样,则不能传达出这种感情。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 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 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 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长的草里是 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
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
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
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因为……所以……”这一句式表现了孩 子的天真可爱,喜欢事物的原因就是这么 简单。结果子的喜欢,不结果子的好像不 存在。
因为我太小,祖父拔下锄头杆,让“我” 单拿着“头”铲地,表现祖父体谅我,不愿让 “我”太劳累,表现他对“我”的疼爱。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 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伏在”“乱钩”这些动作生动形 象地表现了“我”的举止天真可爱, 趣味盎然。
2 祖父的园子
第 二 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品读借景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重点) 3.学习作者通过动作描写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难点)
会写字
hú
笔顺:
音序:H 结构:左右 偏旁:虫 笔画数:15 形近:猢狲 湖水 米糊 组词:蝴蝶 蝴蝶花 蝴蝶装
运用比喻修辞,把蜜蜂比作小毛球, 形象地写出了蜜蜂的形态。“胖乎乎, 圆滚滚”生动表现了作者对蜜蜂的喜 爱和自己满心的快乐。
花园里面有什么昆虫?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些昆 虫的?
花园里有蝴蝶、蜻蜓、蚂蚱、蜜蜂。作者不仅着眼于 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 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推荐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 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 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 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 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 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 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这一段中反复出现的是“愿意”“就”这两个词。作者反复 运用这些词语,表面上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果、玉米生 长和蝴蝶飞舞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其实是作者把自己的自由 快乐、无拘无束的心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面,通过拟人化的描写 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借景抒情,清新自然。
通过借景抒情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睡了。
表现了“我”玩累后以地为床,以天为 被,快乐入睡的情景。多么悠闲、多么畅快, 进一步表现“我”对园子的热爱。
课文结构
祖
园中景物:昆虫样样都有、树有活力
怀
父 的 园 子
栽花、拔草、铲地、浇菜 园中活动
快 乐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自
一切自由:花、鸟、虫、倭瓜、黄瓜、玉米、蝴蝶 由
念 童 年 生
yīng
樱
笔顺:
音序:Y
结构:左右
偏旁:木 笔画数:15
形近:婴儿 红缨枪 鹦鹉
组词:樱花 樱桃 樱花树
bá
笔顺:
音序:B 结构:左右 偏旁:扌 笔画数:8 形近:拨弄 泼水 长途跋涉 组词:拔河 拔草 拔毛
xiā
笔顺:
音序:X 结构:左右 偏旁:目 笔画数:15 形近:豁然 管辖 割草 组词:瞎子 眼瞎 瞎闹
chéng
笔顺:
音序:C 结构:框架 偏旁:乛 笔画数:8 形近:永远 湖水 丞相 组词:承认 奉承 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