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与中国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民俗文化

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民俗文化

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民俗文化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传统服饰和民俗文化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传统服饰和民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展示中国人民智慧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通过探讨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和与民俗文化的紧密关系,来展现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

最早的中国传统服饰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时期,那时人们主要使用动物皮毛来制作衣物。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多次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周朝时期,中国的传统服饰开始有了一些规范和区别。

贵族阶层的服饰采用华丽的刺绣和丰富的颜色,以彰显其尊贵地位。

而平民百姓则更多地选择简单而实用的服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传统服饰逐渐融合了各个朝代的元素。

宋朝的服饰注重庄重和雅致,明朝则强调色彩的丰富和对称的设计。

清朝时期,服饰逐渐趋向统一,呈现出更加大气磅礴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服饰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服饰与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统服饰往往是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都会有特定的服饰要求。

以春节为例,中国人会穿上传统的汉服或旗袍,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追忆。

在婚礼、丧葬等重要场合,人们也会着传统的礼服,以示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此外,中国的传统服饰在戏曲表演、舞蹈、武术等艺术形式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戏曲剧目中,演员们身着不同朝代的服饰,通过服饰的包容性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三、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

无论是刺绣、织锦还是缎纹,都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精益求精。

传统服饰的色彩也是其魅力所在。

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红色往往是主导色调,因为红色在中国文化中寓意喜庆和幸福。

此外,中国服饰中的喜鹊、蝴蝶等图案,也赋予了服饰更多的生动和灵气。

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民族文化

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民族文化

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民族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传统服饰。

传统服饰是一种历史积淀的文化符号,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承载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介绍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民族文化。

一、汉服与华夏文明汉服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起源于华夏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地位。

汉服以其简练而端庄的设计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崇尚和谐、克制的审美观念。

汉服的裁剪注重尊重人体曲线,舒适而优雅,展现出古代汉族人民的华贵与庄重。

同时,汉服的颜色和图案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二、少数民族服饰与多元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同样令人称道。

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代表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

例如,蒙古族的传统服装中采用了牧民生活中的动物皮毛,颜色鲜艳且图案独特;藏族的传统服装则以肃穆的纯色和精湛的刺绣工艺闻名;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则展现了西域文化的独特风采。

这些少数民族的服饰不仅是他们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象征,同时也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更加多元丰富。

三、传统服饰与现代社会尽管现代社会的服装已经日新月异,但传统服饰依然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国家和人民对民族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拾传统服饰,作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新认识和传承。

不少中国人在婚礼、节日等重要场合依旧选择着传统服饰,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同时,传统服饰也逐渐融入到时尚设计中,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得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四、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保护与传承传统服饰是一个重要任务。

鉴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服饰面临着消亡或变质的风险。

为了保护传统服饰,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同时加大对传统服饰的研究和传承力度。

此外,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也应共同努力,通过举办展览、推广活动等方式提升人们对传统服饰的认识和兴趣,并将其传承给下一代。

中国的传统服饰与礼仪文化

中国的传统服饰与礼仪文化

中国的传统服饰与礼仪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服饰和礼仪文化的国家。

这些传统服饰和礼仪不仅代表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底蕴,还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传统价值观的承袭和传承。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服饰和礼仪文化的起源、演变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播。

一、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中国人用兽皮和植物叶子做成简单的衣物。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服饰逐渐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和不同朝代的服饰风格也有所差异。

1. 唐装:唐装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服饰之一。

它起源于唐朝(618年-907年),在世界服饰史上享有盛名。

唐装以宽松舒适为特点,男性常穿长袍和紧身裤,女性则穿着宽袍、长裙,并搭配发饰。

2. 清装:清装是清朝(1644年-1912年)的传统服饰。

清装注重肥胖和宽大的特点,男性常穿长褂和长裤,女性则穿着宽袍、宽裙,并用丝绸或锦缎装饰。

3. 官服:官服是中国古代官员的服饰,具有特殊的身份象征。

官服包括头巾、袍子、帽子、腰带等,其颜色、款式和花纹都与官员的级别和职务有关。

4. 汉服: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饰演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它起源于汉朝(202年BC-220年AD),以尊重传统和追求优雅为宗旨。

男性穿戴襦裙、袍子,女性则穿戴宽袍、翻领衣、长裙等。

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穿着,它还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它代表了对于温文尔雅、和谐与秩序的追求。

二、传统礼仪文化中国的礼仪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体现。

中国人民在各个方面都注重礼仪,包括日常生活、社交场合、婚嫁、丧葬等。

传统礼仪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道德准则,反映了中国人民尊重他人和追求和谐的品质。

1. 尊敬长辈:中国人讲究尊敬长辈。

常见的行为包括行大礼、行揖、行鞠躬等。

这些行为体现了对长辈的敬重和感谢。

2. 礼尚往来:中国人倡导礼尚往来的原则,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互助。

在社交场合,人们常常互相鞠躬、敬茶、送礼物等,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友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与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与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与礼仪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其中传统服饰与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服饰和礼仪两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与礼仪的特点和意义。

一、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古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的重要体现。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服饰风格和特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服饰注重色彩的运用。

古人有云:“白者为至雅。

”在中国古代,白色有着尊贵与纯洁的象征,因此白色成为贵族喜爱的颜色。

另外,中国传统服饰中还广泛运用了红色、黄色等明亮鲜艳的颜色,这些颜色代表着吉祥、喜庆和祝福。

其次,中国传统服饰注重细节的处理。

从衣襟的纽扣到袖口的褶皱,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具。

丝绸、绣花和金银线的运用,使得服饰更加华丽而富有质感。

再次,中国传统服饰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美。

襟、袖、裤、帽等各个部分的搭配和衣裳的整体形象都要求和谐统一。

通过服饰的组合,体现着个人和社会的品位和身份。

最后,中国传统服饰还有着丰富的寓意。

例如,褶皱的形状寓意着福气连连;刺绣中的花纹代表着吉祥如意等等。

通过服饰的设计,人们可以不言自明地展示自己的身份和愿望。

二、传统礼仪传统礼仪在中国社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们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文明素养的展示。

中国传统礼仪以“礼”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首先,中国传统礼仪讲究举止仪态。

在古代,人们注重的不仅是言谈举止是否得体,更重要的是展示出高雅、从容和自持的风貌。

包括行走姿势、目光、动作等方面都要符合一定的规范。

其次,中国传统礼仪注重尊卑有序。

尊卑有序是中国古代礼仪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传统礼仪中,人们根据社会地位的高低,分别采用不同的称呼、礼仪和待遇。

这种尊卑有序的体现形式既能维护社会秩序,也能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再次,中国传统礼仪强调与他人的交往。

中国古代服装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服装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服装与文化的关系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古代服装在其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服装不只是简单的穿着物品,而是承载了中国文化的许多价值观和传统,其深远的影响力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一、古代服装的起源中国古代服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用兽皮和树皮等原始材料制作出简单的服饰。

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古代服装也逐渐发展起来,分为上下两件、外套和裙子几种基本款式。

最初的服装是为了保护身体不受自然环境的伤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服装不再只是个人的单纯需要,而是逐渐演变为一种身份、地位和文化象征。

二、中国古代服装与文化1. 色彩和图案的寓意中国古代服装的色彩和图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例如,红色常用于婚礼等喜庆场合,代表着幸福和吉祥;蓝色则常用于葬礼等悲痛场合,代表着哀思和悲痛。

此外,图案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龙纹、凤纹、麒麟纹等,都代表着皇权与尊贵、吉祥与祝福。

2. 礼仪和传统中国古代服装在社交场合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服装要体现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家世。

例如,皇帝的服装就必须是金线绣成的龙袍,以表现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富家女子的晚礼服则必须是长裙配以珠宝饰品,才能彰显她们的富贵。

另外,许多传统节日也与古代服装不可分割。

例如,春节期间人们必须穿上新衣服庆祝新年;端午节必须穿上五彩的香囊,以驱除瘟疫和灾难。

3. 美的理念中国古代服装的美学意义也非常重要,它包含了中国传统美学理念的精髓。

例如,中庸之美、以朴为贵、以典为雅等,都被应用于服装的设计和制作中。

这些观念不仅体现在服装的外观上,更融合在服装的材质、工艺和形式之中。

三、古代服装的传承和现代应用中国古代服装的传承一直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地方还保留着传统的制作技艺和手艺人。

近年来,中国古代服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一些设计师将其重新加工和演绎,推出了许多新的时尚款式。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沧桑变迁。

这些传统服饰不仅仅是衣物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文化符号的集中体现。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早期服饰的简约与朴素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的服饰以兽皮、树皮、草编等原始材料制作而成。

这些早期服饰基本上呈现出简约、朴素的特点,注重实用性和保护身体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服饰开始与农耕、手工业的兴起紧密相连。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也逐渐在服饰中体现出来。

例如,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开始采用皮革、毛皮等保暖材料制作服饰;南方地区则以纺织品为主,注重轻便舒适。

二、封建社会的服饰等级制度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服饰逐渐成为区分贵贱、等级分明的象征。

在封建时代,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大阶层,每个阶层都有其独特的服饰。

皇族贵族的服饰华丽豪华,常采用丝绸、金边、龙纹等装饰,以彰显其独特的地位和尊贵的身份。

士人的服饰则正式而朴实,注重庄重与端庄。

农民和工人的服饰则力求舒适耐穿,更多地注重实用性。

三、民国时期的变革与融合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对传统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顺应现代化进程,中国人民的服饰逐渐西化,开始引入了西方的服饰元素。

男性开始穿着西装、长裤,女性则更多地选择穿着旗袍等西式服饰。

然而,尽管如此,中国传统服饰的元素仍然得以保留和传承。

例如,在旗袍等服装中,设计师融合了传统绣花、刺绣等元素,将西方与东方的审美进行巧妙的融合。

四、当代中国的服饰创新与复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传统服饰也得到了重新发现与推崇。

许多设计师从传统服饰中寻找灵感,将其融入到现代时尚设计中,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服饰风格。

在当代的舞台、电影、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中国传统服饰的身影。

这些服饰不仅为表演艺术增添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也成为世界各地观众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窗口。

中国古代的服饰与服装文化

中国古代的服饰与服装文化

手饰:如手镯、 戒指等,材质 多为金银玉器, 也有象牙、珊 瑚等珍贵材料
第四章
中国古代服饰的 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对服饰的影响
儒家强调服饰的礼 制性,主张以礼来 规范人的言行举止, 提倡“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 强调服饰的庄重与 严谨。
儒家重视服饰, 要求人们遵守相应 的服饰规范。
色彩丰富:中国古代服饰的色彩非常丰富,包括红、黄、蓝、绿等多种颜色。
色彩搭配:在色彩搭配上,中国古代服饰注重和谐统一,通常采用相近的颜色搭配,营造出柔和、优雅的效果。
色彩象征意义:不同的颜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代表喜庆、吉祥;黄色代表皇权、 尊贵;绿色代表生机、活力等。
染色技术:中国古代的染色技术非常先进,采用天然植物、矿物等材料进行染色,使得颜色更加鲜艳、持久。
添加文档副标题
中国古代的服 饰与服装文化
汇报人:
目 录

添加 目录标题




中国古代服 饰的发展历 程
中国古代服 饰的特点与 风格
中国古代服 饰的文化内 涵
中国古代服 饰的传承与 创新
第一章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服饰的 发展历程
商周时期的服饰
材质:以丝麻织物为主,开始出现丝织品 款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 色彩:以红色、黄色为主,图案精美 用途:礼仪、祭祀等正式场合穿着
隋唐时期的服饰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 美追求。
隋唐时期的服饰在制作工艺和材质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如丝绸、锦绣等材质的广泛 应用,体现了当时纺织技术的卓越成就。
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介绍:
1.汉服: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起源于商周时期,历经汉、唐、宋、明等朝代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服的特点是宽松、舒适、典雅,注重面料和绣花工艺的精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2.唐装:唐装是唐代时期的传统服饰,以其宽松、华丽、大气的特点而闻名。

唐装的特点是宽袍大袖、高腰束腰、色彩斑斓,常常用金线、银线、珠片等装饰,体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开放。

3.旗袍: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一种,起源于清朝时期,是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

旗袍的特点是紧身、修身、高腰、开叉,体现了女性的曲线美和优雅气质。

4.中式礼服:中式礼服是中国传统婚礼、宴会等场合的传统服饰,包括龙袍、凤袍、唐装、旗袍等。

中式礼服的特点是华丽、庄重、典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贵与典雅。

总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所了解的中国古典服饰与文化经过12周的《服饰与中国文化》课程的学习,我收获多多。

在了解一些基本的中国古典的服饰特点的基础之上,还加深了对服饰与中国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

我深受其影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绝非空穴来风。

谈到文化,服饰是必须要提到的。

文化与服饰息息相关的,因为一个时代的文化会引领当代服饰的发展,而服饰的历史与现状反应了当代的文化发展方向。

中国的服饰历史是长久的、多样的,当然反应出中国古典文化的悠久历史。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文化,对于文明的历史,服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通过中国古典服饰的了解与鉴赏是学习感受中国源远流长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以下为我此学期在本课程中了解到的相关知识。

一.古典服饰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近一百年来,中国人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上世纪初的长袍马褂旗服到二三十年代的中山装旗袍(如下),从六十年代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到八十年代的夹克喇叭裤以至到现在的时装,服饰的变化之快令人炫目,而服饰变化的背后则是文化的变化。

中国的这一百多年的历程,基本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这种学习几乎是全方位的,从一开始的科学技术,到后来的政治制度,以至生活方式,而服饰亦成了其中一项。

由于中国在近代的贫穷落后,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质疑自己传统的文化,进而产生了一种文化的自卑,于是在
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加以否定,无论精华还是糟粕,统统舍弃,从五四到文革,中国的传统文化破坏殆尽。

然而在我看来,科技虽有先进落后之分,而文化则无先进落后之别。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力渐渐强盛,人们也逐渐富裕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国人的自信开始恢复,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开始重新审视,而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服饰也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2001年在上海举办的APEC会议上国家领导人带头穿上了唐裝,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二.古典服饰的意义和作用的深远的
现代服装的讲求的主要是穿着者的舒适,美观,以及行动的方便等方面,而传统服饰的内涵与功能则要丰富的多。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产生了一个独特的设计观,即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的,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这种设计观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学著作《考工记》中就已记载,《考工记》说:“天有时,地
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工匠就已意识到,任何工艺设计的生产都不是孤立的人的行为,而是在自然界这个大系统中各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天时乃季节气候条件,地气则指地理条件,材有美为工艺材料的性能条件,而工有巧,则指制作工艺条件。

对服装而言,则指服装的着装季节,着装环境,及衣料的质地和剪裁手法,只有这四者和谐统一,才有精妙设计。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服装就如同一种符号,古代社会中服装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一个人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就是“礼”的表现。

《礼记》中对衣着等级作为了明文规定:“天子龙衮,诸候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候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以此人为责也。

”《周礼》中记载:“享先王则衮冕,表明祭礼,大礼时,帝王百官皆穿礼服。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服装的“礼”性功能亦有精辟见解。

如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其与其封建等级制度的捍卫者的形象密不可分的。

这种“礼”的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如孔子曾宣称“恶紫之夺朱也”(《论语阳货》)因为朱是正色,紫是间色,他要人为地给正色和间色定各位,别尊卑,以巩固等级制度,历史上“白衣”、
“苞头”、“皂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丽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

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三.服饰文化及发展历史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

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美国人类学家英菲有论断:“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

”要了解中国服饰那多样的款式、独特的风采、鲜明的色泽和精湛的工艺,首要的课题就应该浅知一点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服饰文化发展轨迹,这样才能通过浏览,去着意开开掘中华服饰文化的底蕴。

新中国建立后的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成就,已经把服饰文化的源流,科学地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阶段。

在此以前更遥远的时间,人类开始用捕猎所获的兽皮来掩盖保护身体和保暖。

夏天则拣取树叶遮掩阳光免受炎热。


标志着人类刚脱离了动物境界,原始服饰出现的雏形。

而山顶洞人遗存中发现的利用缝纫加工为特征的服饰文化。

这时候的衣饰已不再是简单的利用自然材料,而演变成合乎人类生活需要的构造,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源流,若从古典中寻找,总会将其归结于三皇五帝。

如战国人所撰吕览和世本记述,黄帝时“胡曹作衣”;或说:“伯余、黄帝制衣裳。

”这个时代,从考古发掘的文化遗存对照,应该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内出土的实物有纺轮、骨针、纲坠等,又出土有纺织物的残片。

我国中原甘肃出土的彩陶上的陶绘,已将上衣下裳相连的形制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四.民族文化与传统服饰
当今的世界是个全球化的世界,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矛盾也日益尖锐,各国大都在积极致力与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作为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在经过了一个世纪的迷茫,困惑与自我否定后,正日趋自信与成熟。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那是因为看到了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但如果仅仅是经济实力的增强,那这句话是不确切的,只有物质与文化都发达了,才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

如何复兴民族文化?一些有识之士怀着一种文化自觉,已经在开始进行摸索。

而其中的一个方向是通过对传统服饰的恢复,从而来复兴承载在服饰上的传统文化。

于是,从2003年起开始有人穿着自制的汉服上街了,而更多的人通过网络
聚集在一起,讨论如何通过恢复传统服饰来复兴民族文化并积极地投入实践。

然而传统服饰复兴之路并不平坦,穿汉服上街的人常常会被人误会成日本人或韩国人,而即使知道这是民族传统服饰的人也常常会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质疑传统服饰是否方便日常
生活,其实这并不成为问题,对传统服饰的恢复并不排斥现代服装,平常工作上班,可以穿现代时装,但在一些传统节日或重要场合,则可以穿传统服饰。

在这方面,日本和韩国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对传统服饰的恢复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入手,也必须以此为中心,否则,就服饰而服饰,恢复传统服饰只能转变为一场COSPLAY秀,而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也没什么关系了。

如下图为当今时代服饰。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

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几乎是从服饰起
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的内涵。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与服饰是不可分割的。

通过对中国传统服饰的欣赏可以很好的去了解中国文化,其中充满了琳琅满目的服饰气息和浓厚的古典文化氛围。

对服饰与中国文化的学习,收获多多,满意多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