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赢考网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化学试题(真题)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2024年化学高考复习备考(全国卷专用)

化 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
学 学 科 核
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 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课程目标: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心 的意识: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心 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 素 养 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
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
质和发生的变化,并能解释其原因。
素养水平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根据实验现象辨识物质及其反应,能运用化学符号描述常见简单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
素 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绿色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
养 意识;能较深刻地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化学对
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
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
据
学科 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
素养 统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
核心 价值
指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起到方向引领作用
四翼——考查要求
考 试
基础性
强调学科 主干知识
综合性
依
强调融会
创新性
据
贯通
创新意识和 创新思维
应用型
强调学以
致用
“十四五”时期高考内容改革趋势
• 强化对爱国主义、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构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的考试评价体系。
2011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1高考作文题目汇总【篇一: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1、2011年全国卷1作文(河北广西):期待长大2、2011年全国卷2高考作文题目:[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
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2011年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目 [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新疆]中国崛起的特点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
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2011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目:如何看待乒乓球赛中国夺冠鹿特丹的乒乓球比赛,中国获得了冠军,人们对此看法不一。
有人说,中国有实力,应该得冠军。
也有人说,应该让其他人尝试突破,也拿冠军。
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01(全国卷新教材)(解析版)

预测2024年高考试卷突出了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a23V51O16S32K39A.有2种含氧官能团NaHCO溶液反应产生C.可与3【答案】B【解析】A.10-羟基喜树碱中含有羟基,羰基和酯基三种氧官能团,故.该分子的手性碳如图所示,,只有.过渡金属的氮化物和碳化物都表现了较好的催化性能,由碳晶胞边长为b nm)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化物甲的化学式为WCB.晶体甲中与W原子距离最近的W原子有8个CuA.放电时,Na+向2-x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C.充电时,转移2mol电子时,阳极增重D.充电时,总反应可能是【答案】C向正极迁移,正极反应式为A.催化剂因S覆盖表面或进入空位而失效,高温灼烧后可继续使用B.反应Ⅰ为:2H++S2-+*O=H2O+SC.反应过程中只有硫元素被氧化正确;A .曲线1L 表示—()2-lgc AB .c 点溶液中:()(+2c Na =2c H A ⎡⎣C .()-1a12K H A =10①仪器a的名称为VOCl的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步骤Ⅰ生成2(2)步骤Ⅱ可在如下图装置中进行。
①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②实验开始时,关闭2K,打开1K,其目的是。
当时(写实验现象开2K,充分反应,静置,得到固体。
(3)测定产品纯度的形式存在,然后用则其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答案】(1)三颈烧瓶252V O N +(2)a d e f g b c→→→→→→排尽装置中的空气cVM【答案】(1)增大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2)0.5(3)2VO3-+2H+=V2O5+H2O(4)1使NH+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增大转化为(4)反应()()()()222CO g H O g CO g H g ++ 的Arrhenius 公式为aln E R k C T=-+(其中a E 为活化能,k 为速率常数,1kJ mol -⋅。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全国甲卷(无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甲卷化学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Zn 65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B .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C .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D .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8.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2--+342SiO +4F +6H =SiF +3H OB .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3+2+2Fe +3Cu=3Cu +2FeC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2-2--+23223S O +2Cl +3H O=2SO +4Cl +6HD .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2-2-4334CaSO +CO =CaCO +SO 9.我国化学工作者开发了一种回收利用聚乳酸(PLA )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其转化路线如下所示。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LA 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降解反应B .MP 的化学名称是丙酸甲酯C .MP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羧基的有3种D .MMA 可加聚生成高分子3CH [2n CH C ]||-3COOCH10.四瓶无色溶液432323NH NO Na CO Ba(OH)AlCl 、、、,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2011年贵州考区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1年贵州考区高考化学试题分析【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形成,以及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的不断推广和实施,为高考命题指明了方向。
学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为己任,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高,而最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同时以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本文将对2011年贵州考区高考化学试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考试题;贵州考区;分析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发展,学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实施。
高考更应该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服务。
纵观2011贵州考区高考化学试题,是以书本为依托,立足化学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强化化学知识的运用,考题的设置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相适应,正是素质教育思想和精神的体现。
一、试卷机构分析2011年贵州考区高考化学试题,由8道选择题和4道大题组成,分值108分,占理科综合的36%,这三项在最近几年均无变化,十分稳定;只是涉及到的各个考点分值每年都有微小的变化。
近三年的考试大纲来看,高考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潜能。
考题以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的性质为载体,命题对化学用语、化学基本定律、化学研究的方法、化学实验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这一考题特点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相适应。
二、试题分析1.注重教材知识高考化学试题的命题,是以教材为依托,因此许多考题都给学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有效第消除了学生对高考的恐惧。
如2011年第27题无机化学推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反应及其特殊化学反应的知识和判断,同时考查基本的化学用语相关的计算实验现象等;如生活常实对温室气体、以及铝热反应等;铝热反应的实际用途在教材中,是以一副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如果学生留意了教材中的那幅图,那么结合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就能够找准题目的突破口,准确的、快速的找到题目中问题所涉及到的具体答案。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模拟卷(浙江专用)08(考试版)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模拟卷()黄金卷08(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Na 23 Mg 24 Al 27 Si 28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r 52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Ga 70 As 75 Br 80 Pd 106 Ag 108 Ba 137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水泥B.碳化硅C.橡胶D.塑料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r4s4pA.溴的简化电子排布式:[]25B.1丁醇的键线式:C.ClCl形成的p-pσ键模型:D.水的VSEPR模型:3.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属于强电解质B.厨房油烟污渍可用热的Na2CO3溶液清洗C.Na2CO3又称食用碱D.Na2CO3是泡沫灭火器的主要成分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阴极B.容量瓶和分液漏斗使用前均需查漏C.滴定实验前,需用所盛装溶液分别润洗滴定管和锥形瓶D.试管和烧杯均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佩戴护目镜,以保护眼睛B.图①:可用于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C.图①:可用于硫酸钠的焰色试验D.图①:牺牲阳极法保护钢铁设备的示意图6.一种用氢气制备双氧水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在化合物中钯(Pd)均以+2价形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①①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①中HCl为还原产物C.反应①中每产生1mol [PdCl2O2]2,转移2mol电子D.[PdCl4]2和HCl均为该反应的催化剂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个CH键断裂B.0.1mol丙烯酸(CH2A个σ键C.含0.5mol Cr2O72的酸性溶液与足量H2O2反应生成,转移电子数4N AD.0.2mol FeCl3完全水解形成的Fe(OH)3A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氨基酸均为无色晶体,熔点较高,难溶于乙醚B.在碱催化下,苯酚和甲醛可缩聚成网状结构的热固性酚醛树脂C.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D.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B.Mg(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Mg2++2HCO3+2OH=MgCO3↓+2H2OC.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Cu2++2Cl+2H2O Cu(OH)2↓+H2↑+ Cl2↑D.酸化的FeSO4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2++O2+4H+═4Fe3++2H2O10.磷酸奥司他韦可以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其结构如图所示。
近五年高考化学真题分析

1全国Ⅰ卷化学结构特点2高考命题规律与题型解读2014~2018年高考全国卷I 化学试题考查点对比表32019年高考命题趋势1.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命题趋势(1)化学基本理论的主干知识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知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2)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仍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虽然18年没有考查,但是仍旧属于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3)以工业生产为背景,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主线的综合性试题将再次出现。
2.元素及化合物的命题趋势预计在2019年的高考命题中,单独考查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题目将会减少,重点会以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综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知识,结合学科知识命题的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1)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相关类型的题目依然会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将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与化学实验、基本原理相结合,可能会涉及沉淀溶解平衡(碍的相关计算)和物质的除杂、提纯、检验等。
(2)氯、氮、硫等非金属元素的命题热点将会集中在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物质间的转化、相关离子的检验和定量计算等方面。
3.有机化学的命题趋势高考对有机化学部分的知识考查形式比较稳定,预测19年高考将延续这样的命题风格,难度会有所下降,试题会具有以下的特点:(1)考查的重点将仍是对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对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等。
(2)对物质性质的考查依然会出现,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知识的覆盖面也大,常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四个选项分别从四个层面进行设计,主要命题角度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考查甲烷、乙烯、苯、乙醇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二是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三是考查简单的有机实验,包括有机物的除杂与鉴别等;四是简单有机化工原料的制取方法及应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4.实验试题的命题趋势(1)选择题依然会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装置、仪器的选用等知识点进行重点考查。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卷 湖北卷(含答案)

3.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蒸馏法分离 和
B.过滤法分离苯酚和 溶液
C.萃取和柱色谱法从青蒿中提取分离青蒿素
D.重结晶法提纯含有少量食盐和泥沙的苯甲酸
4.化学用语可以表达化学过程,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 的形成:
B.亚铜氨溶液除去合成氨原料气中的 :
A.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 减小
B.理论上生成 双极膜中有 解离
C.阳极总反应式为
D.阴极区存在反应
15.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纳米“分子客车”,能装载多种稠环芳香烃。三种芳烃与“分子客车”的结合常数(值越大越稳定)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芳烃
芘
并四苯
蒄
结构
结合常数
385
3764
176000
A.芳烃与“分子客车”可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发明
关键操作
化学原理
A
制墨
松木在窑内焖烧
发生不完全燃烧
B
陶瓷
黏土高温烧结
形成新的化学键
C
造纸
草木水浸泡树皮
促进纤维素溶解
D
火药
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
一、选择题
1.室内有一根直尺,无论怎样放置,在地面上总有这样的直线,它与直尺所在的直线( )
A.异面 B.相交
C.平行 D.垂直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无论尺子所在的直线与地面所在平面是相交、平行或是在平面内,在地面所在的平面总可以找到与尺子所在直线垂直的直线.故选D.
2.已知直线l、m,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若α∥β,l⊂α,则l∥β
B.若α∥β,l⊥α,则l⊥β
C.若l∥α,m⊂α,则l∥m
D.若α⊥β,α∩β=l,m⊂α,m⊥l,则m⊥β
答案 C
解析 对于选项C,直线l与m可能构成异面直线.故选C.
3.设有如下三个命题:
甲:相交直线l、m都在平面α内,并且都不在平面β内;
乙:直线l、m中至少有一条与平面β相交;
丙: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
当甲成立时( )
A.乙是丙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乙是丙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乙是丙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D.乙既不是丙的充分条件又不是丙的必要条件
答案 C
解析 当甲成立,即“相交直线l、m都在平面α内,并且都不在平面β内”时,若“l、m中至少有一条与平面β相交”,则“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成立;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则“l、m中至少有一条与平面β相交”也成立,故选C.
4.设A,B,C,D是空间四个不同的点,在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若AC与BD共面,则AD与BC共面
B.若AC与BD是异面直线,则AD与BC是异面直线
C.若AB=AC,DB=DC,则AD⊥BC
D.若AB=AC,DB=DC,则AD=BC
答案 D
解析 ABCD可能为平面四边形,也可能为空间四边形,D不成立.
5.右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①BM与ED平行;
②CN与BE是异面直线;
③CN与BM成60°角;
④DM与BN垂直.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如图,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到原来的正方体,显
然BM与ED为异面直线,故命题①不成立;而CN与BE平行,故命题②不成立;又四个选项中仅有选项C不含②,运用排除法,故应选C.
6.(09·全国,理)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E 为AA1中点,则异面直线BE与C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连接BA1,则CD1∥BA1,于是∠A1BE就是异面直线BE与CD1所成的角(或补角),设AB=1,则BE=,BA1=,A1E=1,在△A1BE 中,cos∠A1BE==,选C.
7.已知直线m、n及平面α,其中m∥n,那么在平面α内到两条直线m、n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可能是:(1)一条直线;(2)一个平面;(3)一个点;(4)空集.其中正确的是( )
A.(1)(2)(3) B.(1)(4)
C.(1)(2)(4) D.(2)(4)
答案 C
解析 如图1,当直线m或直线n在平面α内时不可能有符合题意的点;如图2,直线m、n到已知平面α的距离相等且两直线所在平面与已知平面α垂直,则已知平面α为符合题意的点;如图3,直线m、n所在平面与已知平面α平行,则符合题意的点为一条直线,从而选C.
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A1、CC1的中点,则在空间中与三条直线A1D1、EF、CD都相交的直线( ) A.不存在 B.有且只有两条
C.有且只有三条 D.有无数条
答案 D
二、填空题
9.已知a、b是异面直线,下列命题:
①存在一个平面α,使a∥α,且b∥α;②存在一个平面α,使a⊥α且b⊥α;③存在一个平面α,使a⊂α,且b与α相交;④存在一个平面α,使a,b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其中正确命题是________.
答案 ①③④
10.在正方体ABCD-A′B′C′D′中,过对角线BD′的一个平面交AA′于E,交CC′于F,则
①四边形BFD′E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②四边形BFD′E可能是正方形;
③四边形BFD′E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
④平面BFD′E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D.
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答案 ①③④
解析 如图,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可知:BE∥FD′,ED′∥BF,∴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①正确;它不可能是正方形,否
则BE⊥平面A′ADD′,∴②错误;又∵四边形BFD′E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为四边形ABCD,∴它一定是正方形,∴③正确;
当E、F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时,EF⊥平面BB′D,∴此时面BFDE ′垂直于面BB′D.∴④正确.
11.在图中,G、H、M、N分别是正三棱柱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表示直线GH、MN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有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
答案 (2)、(4)
解析 如题干图(1)中,直线GH∥MN,
因此GH与MN共面;
图(2)中,G、H、N三点共面,但M∉平面GHN,
因此直线GH与MN异面;
图(3)中,连接MG,GM∥HN,
因此GH与MN共面;
图(4)中,G、M、N三点共面,但H∉平面GMN,
∴GH与MN异面.
所以图(2)、(4)中GH与MN异面.
三、解答题
12.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2,AD=1,点E、F、G分别是DD1、AB、CC1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1E与GF所成角的大小.
解 连结B1G,EG,B1F,CF.
∵E、G是棱DD1、CC1的中点,∴A1B1∥EG.
∴四边形A1B1GE是平行四边形,∴B1G∥A1E.
所以∠B1GF(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A1E与GF所成的角.
在Rt△B1C1G中,B1C1=AD=1,C1G=AA1=1,∴B1G=.
在Rt△FBC中,BC=BF=1,∴FC=.
在Rt△FCG中,CF=,CG=1,∴FG=.
在Rt△B1BF中,BF=1,B1B=2,∴B1F=.
在△B1FG中,B1G2+FG2=B1F2,∴∠B1GF=90°.
因此,异面直线A1E与GF所成的角为90°.
13.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和AA1的中点.
求证:(1)E、C、D1、F四点共面;
(2)CE、D1F、DA三线共点.
证明
(1)如图,连结CD1、EF、A1B,
∵E、F分别是AB和AA1的中点,
∴EF∥A1B且EF=A1B,
又∵A1D1綊BC,
∴四边形A1BCD1是平行四边形,
∴A1B∥CD1,∴EF∥CD1,
∴EF与CD1确定一个平面α,
∴E、F、C、D1∈α,即E、C、D1、F四点共面.
(2)由(1)知EF∥CD1,且EF=CD1,
∴四边形CD1FE是梯形,∴CE与D1F必相交,设交点为P,
则P∈CE⊂平面ABCD,且P∈D1F⊂平面A1ADD1,
∴P∈平面ABCD且P∈平面A1ADD1,
又平面ABCD∩平面A1ADD1=AD,
∴P∈AD,∴CE、D1F、DA三线共点.
14.
如图所示,设A是BCD所在平面外一点,AD=BC=2cm,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1)若EF=cm,求异面直线AD和BC所成的角;
(2)若EF=cm,求异面直线AD和BC所成的角.
解 取AC的中点G,连结EG、FG.
∵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EG∥BC且EG=BC=1cm,
FG∥AD且FG=AD=1cm
∴∠EGF即为所求异面直线的角或其补角.
(1)当EF=cm时,由EF2=EG2+FG2,得∠EGF=90°.∴异面直线AD和BC所成的角为90°.
(2)当EF=cm时,
在△EFG中,取EF的中点H,连结GH,
∵EG=GF=1cm,
∴GH⊥EF,EH=FH=cm,
∴GH==cm
得∠GFH=∠GEH=30°,
∴∠FGE=120°,其补角为60°.
∴异面直线AD和BC所成的角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