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粤教版_高三语文复习_必修4_文言知识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 兵也”? (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劝学》
文言文知识梳理
32
一、通假字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輮”通“糅”,使…弯曲 “有”通“又” “暴”通“曝”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本性, 这里指天生的资质
二、古今异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兼词,于此 助词,不译
焉
且焉置土石
兼词,于何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代词,代 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这件事
四、 词类活用
其曲中规 积善成德 非能水也 曲,形容词 善,形容词 水,名词 名词 曲度 名词 动词 善行 游水 状,每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
作者回顾:
•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 贾生。少有才名,18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 称。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 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李商隐有 诗道:“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 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古文、反对骈文,(内容上) 提倡“文以载道”。
五、特殊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状语后置) 季氏将于颛臾有事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状语后置) 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 3、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 而于邦内谋动干戈 5、是谁之过与 (判断句) 6、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 7、何以伐为 (宾语前置)
必修4文言文复习
《孔孟两章》(《季氏将伐颛 臾》、《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节选)、《过秦 论》、《师说》、《谏太宗十 思疏》
粤教版语文必修三、四 文言文回顾

三、之
1、蚓无爪牙之利
四、而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树之以桑
3、寡人之于国也 4、寡人之民不加多
2、不患寡而患不均
3、弃甲曳兵而走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重点翻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就理智而又清醒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了。
君子疾夫舍曰预知而必为之辞。
能施展才能则居其位,否则就不要去(当那个官)。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如果这样,本国以外的人不归顺,就加强(礼乐)等文教和(施行)德政 从而使本国以外的人前来。
寡人之于国也
一、实词
1、或百步而走 2、树之以桑 3、填然鼓之 4、河内凶 或:有的人;走:逃跑 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填然:形容鼓声,象声词 凶:名词作动词,遇到饥荒
必修四第四单元
文言文知识回顾 content
重点实词
词类活用 重点虚词
重点翻译
content
重点实词
1、故远人不服 7、陈力就列 8、金就砺则利
2、是谁之过与
3、填然鼓之 4、木直中绳 5、虽有槁暴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9、则修文德以来之
10、輮使之然也 1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2、或五十步而走
Add your ti之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文言文知识回顾 content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过秦论 师说
季氏将伐颛臾
一、实词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1、指有军事行动 2、责备 2、无乃尔是过与 3、名词作动词,找借口 3、必为之辞 4、本意为兵器,代指战争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5、加强 5、则修文德以来之 二、翻译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粤教版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分解

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
这个道理,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 归服
荒年/暴躁 ,不吉祥 寡人之于国也 黄河/泛指河流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
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
不加多,何也?”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数目 )
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shuò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 cù ,密 )
4.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三项是( A )
①谨庠序之教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
患贫而患封地不/安家庭。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
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
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
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
萧墙之内也。”使动用法,使…安定
使动用法
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
(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
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
(wàng)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通“斑”,花 白
名作动,称王
生养死葬没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制止,约束
通”途”,道路
开粮仓“,赈狗济彘百食姓 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 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粤教版 高三语文复习,必修四 文言知识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不必贤于弟子
23
词类活用
惑而不从师 吾从而师之 圣益圣, 圣益圣,愚益愚 位卑则足羞 小学而大遗 好古文
动词, 惑,名词 动词,有疑难问题 意动, 师,意动,以…为师 为师 圣人, 圣,愚,形容词 名,圣人,愚人 卑,形容词 名词, 名词,卑贱的人
使动, 学习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动,使…学习 名词,小的问题, 小,大,形容词 名词,小的问题, 大的问题 好,形容词 动词, 动词,喜爱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验,对照检查;反省
今:探究并领会
蟹六跪而二螯 金就砺则利
古:腿,蟹脚 今:下跪动作
古:金属,这里指刀斧之类的金属砍削器 今:一种贵重的金属 古:托身,安身 今:把理想、希望、感情等 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古:特指长江、黄河; 今:泛指一切河流 古:鸟兽的爪和牙 今:多指供驱使而帮助作恶的人
(老师) 老师) (学习) 学习) 请教老师) (请教老师) 乐师) (乐师)
道
(道理)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风尚) 年相若也,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道德学问) (道德学问) 余嘉其能行古道 做法) (做法)
21
传授) 传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流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惑 (疑难问题)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疑难问题) 惑矣 糊涂) (糊涂) (才能) 才能) (高明) 高明)
30
安 信 当 董
虚词 连词, (连词,来) 以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介词, (介词,用) 虽董之以严惩 连词, 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连词,来) 古今异义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凡百元首 古:“以之为”的简略,即 以之为”的简略, 把它当作” “把它当作” 今:认为 古:帝王 今: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粤教版必修四文言文字词句归纳总结各课的答案

二、古今词义(参教材P107)
1.河内凶。 河:黄河;今义:泛指河流。词义扩大。 2.请以战喻。 请:请允许我。今义:常用于对方,如“请坐” 3.七十者可以衣帛矣。 可以:常用作两个词,“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今义: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4.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来表示选择。
2.弃甲曳兵。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3.分崩离析 崩,倒塌;析,分开。形容国家或团体四分五裂,不可收拾。
4.祸起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祸乱发生在内部。
5.既来之,则安之。 本指已经来了,就要使人安心住下去。现多指既然来了,就要安 下心来。
一、词类活用
《劝学》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用心一也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助词“之”表定语后置。
四、一词多义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终止)
绝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以为妙绝
(与世隔绝) (到了极点)
4.假舟楫者,……而绝江河 (横渡)
1.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有力的弓)
强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强壮,强健)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金就砺则利
金:金属。 今:黄金
6.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求学的人。 今: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7.而绝江河
绝:横渡。
今:尽,完了。
8.劝学
劝:劝勉、鼓励。 今:规劝
三、特殊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判断句、状语后置句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蟹六跪而二……用心躁也。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粤教版必修四文言文字词句归纳总结各课的答案

以
五、难句翻译 1.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1.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周任有言曰 则将焉用彼相矣? 则将焉用彼相矣?
——周任说过: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则担任(那个)职位,不能为样做就不要去担任 周任说过: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则担任(那个)职位, 周任说过 那一职位。(盲人)摇晃着要倒下,(辅助者)却不去扶持,(盲人)跌倒了,( 。(盲人 ,(辅助者 ,(盲人 ,(辅助 那一职位。(盲人)摇晃着要倒下,(辅助者)却不去扶持,(盲人)跌倒了,(辅助 却不去搀扶(他起来),那么还要用那个辅助的人干什么呢? ),那么还要用那个辅助的人干什么呢 者)却不去搀扶(他起来),那么还要用那个辅助的人干什么呢?
六、出自本课的成语及意思 1.五十步笑百步 1.五十步笑百步 今多用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 今多用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有情节的轻重之别 2.弃甲曳兵。 2.弃甲曳兵。 弃甲曳兵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3.分崩离析 3.分崩离析 倒塌; 分开。形容国家或团体四分五裂,不可收拾。 崩,倒塌;析,分开。形容国家或团体四分五裂,不可收拾。 4.祸起萧墙 4.祸起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祸乱发生在内部。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祸乱发生在内部。 5.既来之,则安之。 5.既来之,则安之。 既来之 本指已经来了,就要使人安心住下去。现多指既然来了, 本指已经来了,就要使人安心住下去。现多指既然来了,就要安 下心来。 下心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3.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非我也,兵也? 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粤教版必修四文言文整理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总结《季氏将伐颛臾》【古今异义】1、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古:把…作为;今:认为)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有军事行动;今:有事请)【一词多义】1、过过犹不及(超过)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过于)是谁之过与(名词,过错)无乃尔是过与(动词,责备)且尔言过矣(形容词,错误的)过故人庄(动词,拜访)2、是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名词,正确)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指示代词,这)不知木兰是女郎(判断词)无乃尔是过与(倒装的标志,助词)唯利是图(倒装的标志,助词)夫如是,故远人不服(代词,这样)3、夫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指示代词,那)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发语词)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指示代词,那)【词类活用】1.既来之,则安之(形容词的使动) 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动词的使动)【特殊句式】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语后置)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状语后置)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4、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5、何以伐为?(宾语前置)6、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古今异义】1、然而(古:这样(做)却…;今:可以,却)2、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可以凭借;今:可以、能够)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4、是亦走也(古:逃跑;今:步行)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专指黄河;今:河流)【一词多义】1、于寡人之于国也(对于)移其民于河东(到)无望民之多于邻国(比)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和,跟,同)2、以请以战喻(用)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树之以桑(用)申之以孝悌之义(把,用)3.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个)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多次)数罟不入洿池(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天运)4.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笔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系向牛头充炭直(名词,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直接)5.发百发百中(把箭射出去)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显露,表现)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派遣)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放)主人忘归客不发(启程,出发)6.兵非我也,兵也(兵器,武器)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草木皆兵(军队)7.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胜过,超过)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谷不可胜食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8.之寡人之于国也(主谓之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察邻国之政、邻国之民(助词,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主谓之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做动词:王无罪岁、树之以桑、然而不王者、衣帛食肉、填然鼓之、养生丧死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谨庠序之教【特殊句式】一、状语后置1、树之以桑2、申之以孝悌之义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二、判断句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非我也,岁也。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文言知识整理(古今异义篇)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文言知识整理(古今异义篇)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文言知识整理(古今异义篇)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直到-另提一事)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请,希望-将要、将军;以为:把……作为-认为)3.三岁食贫(多年-实际年龄)4.女也不爽(差错-爽快愉悦)5.反是不思(这,誓言-判断句中的表肯定)6.彤管有炜(形容词词头-有无的有)《诗经两首》7.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特指古代皇帝)8.春与秋其代序(依次替代-代序言的文章)9.昔三后之纯粹兮(美德,完美-不搀杂别的成分;副词,表不容置疑)10.夫唯捷径以窘步(邪出的小路-近路)11.唯夫党人之偷乐兮(结党营私的小人-同一个党派的人)《离骚》12.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受拘束和限制)13.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爱-值得怜悯与同情)1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各种运输往来和邮递通讯事业的总称)15.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儿女亲事-男女结婚的事情)16.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无论如何-务必、一定)17.守节情不移(遵守府里的规则-妇女忠贞)18.本自无教训(教养-从错败中取得知识)19.妾不堪驱使(使唤-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20.感君区区怀(真情挚意-很小)21.自可断来信(来送信的使者-寄来的书信)22.处分适兄意(处理安排-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23.便利此月内(吉利-方便)24.蹑履相逢迎(迎接-奉承,拍马)25.勿复重纷纭(麻烦-多而杂乱)26.多谢后世人(多多劝告-多多感谢)27.共事二三年(一起过日子-在一起工作)28.承籍有宦官(做官的人-太监)《孔雀东南飞》29.泣涕零如雨(眼泪-鼻涕)30.泣涕零如雨(落下-数的零头或空位)31.相去复几许(距离-动词,到)32.人生几何(多少,多久-几何学)3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满足-讨厌)《汉魏晋诗三首》34.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14.孔孟两章通假字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实词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对)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从,在)固而近于费(和,同,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在)寡人之于国也(对于)夫夫颛臾(那)夫如是(发语词)相则焉用彼相矣(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词)相夫子(辅佐,动词)而危而不持(却,表转折)固而近于费(又,表并列)安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定)既来之,则安之(使…生活安定)古今异义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古:把…当作今:认为是社稷之臣也古:此,这,代词今:表判断有国有家者古:诸侯国的封地叫“国”,士大夫的封地叫“家” 今:国,国家;家,家庭,人家陈力就列古:就,充任;列,职位今:到队列去或百步而后止古:有人今:或者词类活用无乃尔是过与过,名词动词责备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动养生丧死无憾生,死,名词动词,生者,死者树之以桑树,名词动词栽种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动词重视衣帛食肉衣,名词动词,穿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动词统一天下王无罪岁罪,名词动词,归罪15.劝学通假字輮以为轮“輮”通“糅”,使…弯曲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本性,这里指天生的资质虚词而而青于蓝(表转折,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并列/递进,并且)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并列/递进,并且)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可译为“地”)而见者远(表转折,但)而神明自得(表因果,就,于是)锲而不舍(表转折,但)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并且)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善假于物也(对)焉风雨兴焉(于之,从…)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于)以輮以为轮无以至千里(用来…的办法)实词劝学(劝勉,勉励)木直中绳(符合)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干)(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反省)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站着)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清楚) 假舆马者(借)(车)而致千里(到达)而绝江河(横渡)不积跬步(半步,古人把跨出一只脚叫“跬”)驽马十驾(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雕刻)用心一也(专一)用心躁也(浮躁)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验,对照检查;反省今:探究并领会蟹六跪而二螯古:腿,蟹脚今:下跪动作金就砺则利古:金属,这里指刀斧之类的金属砍削器今:一种贵重的金属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托身,安身今: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而绝江河古:特指长江、黄河今:泛指一切河流蚓无爪牙之利古:鸟兽的爪和牙今:多指供驱使而帮助作恶的人词类活用其曲中规曲,形容词名词曲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状,每天非能水也水,名词动词游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状,在地面上,在地下用心一也一,数词形容词专一輮使之然也輮,动词名词弯曲的办法积善成德善,形容词名词善行16.过秦论通假字孝公既没“没”通“殁”,死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合从缔交,相举为一“从”通“纵”“举”通“与”,帮助,支持秦有余力制其弊“弊”通“敝”,困顿不堪赢粮而景从“景”通“影”锄耰棘矝“棘”通“戟”百有余年矣“有”通“又”多义词之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赵奢之朋制其兵(这,指示代词)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聚之咸阳(它们,代词)因因遗策(沿袭)因利乘便(趁着)因河为池(凭借)制制其兵(统帅)秦有余力制其弊(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兵制其兵(军队)收天下之兵(兵器)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 追亡逐北(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 势致万乘之势(势力)攻守之势异也(形势)利因利乘便(便利的机会) 陈利兵而谁何(锋利)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蒙故业,因遗策(遗留下来的)古今异义当是时也古:这,此今:判断词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内古:黄河今:指一般江流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吝惜今:喜爱于是六国之士古:在这时今:连词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古:军队今:指隶属于军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血流漂橹古:大盾牌今:划船的工具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今:猛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古:举起今:振动因河为池古:护城河今:水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古:深不可测今:指意外情况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今:山东省词类活用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名词状,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动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动合从缔交交,动词名词联盟尊贤而重士重,形容词动词尊重追亡逐北亡,北,动词名词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动履至尊而制六合履,名词动词登上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动以愚黔首愚,使动子孙万代帝王之业也帝王,名词动词称帝为王瓮牖绳枢瓮,绳,名词动词以…为…将数百之众将,名词动词率领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形容词动词,缩小,减弱(国力)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动词安置次序朝,使动17.师说通假字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句读之不知“读”通“逗”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多义词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爱其子(人称代词,自己)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示代词,那)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中助词,舒缓语气) 吾师道也(助词,表陈述语气)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助词,表停顿)于师不必贤于弟子(比)而耻学于师(向)不拘于时(受,被)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自,从)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于比)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表疑问) 生乎吾前(于,在)师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吾师道也(学习)或师焉,惑不焉(请教老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乐师)道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德学问)余嘉其能行古道(做法)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惑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惑矣(糊涂)贤其贤不及孔子(才能)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吾从而师之古:两个词,跟随(而)今:表因果的连词今之众人古:普通人今:大家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对少儿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惑而不从师惑,名词动词有疑难问题吾从而师之师,意动,以…为师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名词,圣人,愚人位卑则足羞卑,形容词名词卑贱的人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动,使…学习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名词,小的问题,大的问题好古文好,形容词动词,喜爱18.晏子治东阿通假字属托不行“属”通“嘱”并曾内敛“曾”通“增”,增加仓库少内“内”通“纳”,缴纳,纳税再拜便辟“辟”通“避”,退避实词景公召而数之曰(责备)寡人将大诛于子(惩罚)景公许之(答应)于是明年上计(向上级述职)货赂不至(钱财。
赂,财物)愿乞骸骨(请求退休)子强复治东阿(勉强)寡人无复与焉(参与,干预)古今异义子退而自察也古:自我反省今:亲自考察属托不行古:不执行今:不可以于是明年上计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便事左右古:君主身边的近臣今:方位名词词类活用臣请死之死,为动,为…而死以利贫民利,使动,使…获利反以罪臣罪,名词动词,怪罪19.谏太宗十思疏通假字振之以威怒“振”通“震”,震慑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实词长臣闻木之长者(生长)固必先固其根本(使…牢固)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稳固)安思国之安者(安定)信信者效其忠(诚实)当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董虽董之以严惩(监督)虚词以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来)虽董之以严惩(介词,用)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连词,来)古今异义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以之为”的简略,即“把它当作”今:认为凡百元首古:帝王今: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路人今:走路必固其根本古: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重要的部分则纵情以傲物古:放纵情思,放纵感情今:尽情词类活用君人者君,名词动词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下,方位名词动词居于…之下必固其根本固,使动,使…牢固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使动,使…安定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动惧馋邪馋邪,形容词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动择善而从之善,形容词名词,好的建议何必劳神苦思劳,使动,使…疲倦人君当神器之重重,形容词名词重大地位不念居安思危安,危,形容词名词安定的情况,危险的情况简能任之能,形容词名词有才能的人乐盘游乐,意动,以…为乐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虚心,使动,使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