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最后一头战象》是一本动物小说,作者是沈石溪。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我今天读了一本名叫《最后一头战象》的书感受很深。
作者在十六岁时刚好遇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城里的青少年通通被赶到农村安家落户,她也在母亲和姐妹的哭泣中告别上海,来到云南西双版纳一个叫曼广弄的傣族寨子。
亲眼目睹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动物故事。
有一次,我爬到树上掏鸟窝一不小心却碰落了马蜂窝,愤怒的大马蜂追的我无处躲藏。
我忠实的猎狗奋不顾身的冲上去,朝空中吠叫扑咬,使得我能趁机逃脱,而我的猎狗却被马蜂蛰死了。
还有一次,我被一群别名红狼的豺狗围困在一棵孤零零的大树上,整整两天滴水未进。
粒米未沾;饿得快虚脱了,最后,村长领人把我救了出来。
我读完这本书后发现自己过去对动物的理解很肤浅。
动物并不是仅为人类活在地球上的,它们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弱肉强食的生活圈。
完全可以在丛林法则的舞台上塑造动物的本体形象。
动物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的种种虚伪的表现,可以毫无遮掩的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为一体的原生态生命。
这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感受。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在这个寒假中,我阅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一本书。
这本书是沈石溪写的。
这本书是本动物小说,主要写了大象和猪还有熊的故事。
其中令我最难忘的是《棕熊的故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由于熊妈妈被猎人关在了笼子里用铁链锁住,小熊被作者和同伴收养在观察站。
后来,熊妈妈从观察站领回自己的小宝贝。
可是,有一次因为捕猎,熊妈妈受了重伤再一次把小熊交给观察站收养,最后熊妈妈因患重病去世了。
这篇文章写出了母爱的伟大,也写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
当读到母熊为保护孩子和猎豹打斗的场景,我的心不由得颤动了一下,为这伟大而无私的母爱鞠了一躬。
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想起了以前我和妈妈的一件事。
记得那一次,妈妈买了一个黄灿灿的大柚子回家。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5篇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5篇《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暑假里,我读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一文。
读完,我久久不能从文中走出来,我的思想还沉浸在文中所展现的一幕幕场景中。
文章讲了象兵与日寇在西双版纳浴血奋战,八十多头战象只有一头生还,于是,人们就挖了一个坑,把死去的战象埋进了这个坑里,并把这个坑取名为:百象冢。
好心肠的村民把这头光荣的战象养了起来,取名“嘎羧”。
有一天,嘎羧好像预感到了死神的到来,向主人要回了象鞍,与村民依依惜别,上路了。
作者和波农丁跟踪这头战象,原来,“嘎羧”是去了那个埋战象的百象冢,把自己埋在了那儿。
读到这里,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怜悯、悲伤、感动等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不,更多的是对“嘎羧”的敬意!它老了,但它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战争不在了,但是“嘎羧”作为一名战士的雄心仍在啊,于是,它没去我们以为它会去的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而是与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一起埋在了百象冢,生不能在一起,死也一定在一起,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样的忠诚,这哪是一头战象呀?这分明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呀!曾经我认为动物是弱者,是需要我们呵护的弱者。
可是现在,我知道动物像我们人类一样有感情有尊严,像我们人类一样竭尽全力地生活着,奋斗着,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
我们对它们不仅要爱护,更要尊重,这是嘎羧——一头战象给我上的震撼的一课。
作文《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2我们六年级上册23课有篇叫《最后一头战象》的课文,作者是沈石溪。
梁老师建议我们去看,寒假回家后我就迫不急待的认认真真的读了这篇文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了日寇侵占了缅甸,在战斗中,战象都陈亡了,在民工搬运战象尸体时,发现了幸存的战象,名叫嗄羧,过了二十几后,它在临死之前重新找到并披挂上象征身份的象鞍,走了一天一夜,来到战友埋葬的地方——百象冢,在旁边挖了一个坑,把自己埋在了那里。
在这篇文章里,嗄羧被村民治好伤后就在寨子里生活,它整天优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大象有灵性,在嗄羧快不行了的时候,它绕着寨子走了三匝,对救活它,收留它,并养活它的寨子表达了一种恋恋不舍的心情。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通用25篇)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通用25篇)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通用2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篇1在我的眼里,象的高大魁梧不过是它的假面具,它们温顺、可爱、呆呆傻傻,不懂人情世故,甚至有些愚蠢、迟钝。
读完《最后一头大象》,我彻底改变了对它们的看法,发现了它们可爱又可敬的一面:有情有意,有爱有恨,充满了人情味。
《最后一头战象》向我们讲述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重新披上当年与它浴血奋战的象鞍,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缅怀往事,凭吊战场。
当人们都以为它会去象冢时,它却没有选择祖先留下的神秘象冢,而是出人意外地选择与曾经自己浴血奋战的伙伴葬在了一起。
这是一头历经了战火、硝烟、死亡和鲜血的战象,这是英雄的象征!它用生命与忠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现在,它选择了属于自己的死亡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死亡的尊严与神圣。
它是一名伟大的军人,它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象为人类保卫家园,把生与死的选择抛在了脑后,它们值得我们尊敬。
象的这种情怀,使我把目光转向了身边的人和物: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战士……他们同样任劳任怨,无私付出,值得我们去尊敬,去感恩。
读着读着,我有了一种冲动,我要像大象一样,努力学习,保卫国家,做一头新世纪勇猛的“战象”!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经历了岁月沧桑的百象冢在我眼里闪烁着华贵的光泽,如金子般耀眼!我不禁被“这最后一头战象”所感动,在这“最后”的感动中,让我们向大象敬礼!为它们的英勇,为它们的忠诚,为它们的无私,为它们的友善……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篇2合上沈石溪写的《最后一头战象》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闭上眼,嗄羧那永远闭不拢的象嘴,一长一短的象脚,皱得像脱水丝瓜的皮肤,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我眼前,苍老的嗄羧在村寨里倍受尊敬和照顾,只因为它是战象,至于它的战绩,这可要从几十年前说起了……要说几十年前,嗄羧也是一头叱咤风云的战象,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日寇,日本侵略者吓得鬼哭狼嚎,丢盔弃甲。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通用15篇)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通用15篇)《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最后一头战象》的作者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书中写了三种不同的动物,分别是——象、熊、猪。
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想,使我深切的感受到,人与动物大自然的深切友谊。
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猪。
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是饰演着笑柄的形象。
猪的脏是人尽皆知,猪的懒惰在动物界也是出了名,猪的愚蠢似乎也有据可考,可我还是喜欢猪。
也许你们会问,我为什么喜欢猪?其实,是这样的––在古时候,猪是富有的象征。
徒手捉猪以示勇敢之意,不能捉猪便视为怯懦。
猪是十二生肖之一,猪年出生的孩子,民间称为金猪娃娃,有吉祥康福之意。
书中作者以野猪跳板、野猪囚犯、野猪王三件事情来描写猪。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野猪王。
文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叫做黑旋风的小猪仔,它活泼可爱,调皮勇猛,感恩戴德,莽撞的性格也给“我”惹了不少的“好事”,但最后都化险为夷,也报答了“我”的养育之恩。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猪的老实和倔强,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人与动物的真切情谊。
我喜爱有灵性的动物,更喜欢富有哲理的动物小说。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2沈石溪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大王,他写过很多小说,如《最后一头战象》、《鸟奴》、《再被狐狸骗一次》、《七条猎狗》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最后一头战象》,《给大象拔刺》是这本书中的第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赤脚医生在去巡诊的途中,遇到了一头青年大公象和一头母象,赤脚医生被拖到它们的巢穴旁,挽救了一头受伤小象的生命。
为了感谢赤脚医生,大象一家在一个月后送给他一只比冬瓜还大的野蜂窝(里头蓄满了金黄色的蜂蜜),表示感谢。
这位赤脚医生在治疗小象的病时,受尽了千难万险,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坚强的冲了上去,坚持到最后,使小象一家重新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读到这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时,不要怕,要冷静的思考面对,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这个故事,我还懂得了,做人一定要乐于助人,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交到更多真正的朋友。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0篇)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0篇)《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今天,我阅读了一本书,叫《最后一头战象》。
这本动物小说,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感动。
这本《最后一头战象》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名著。
写的是一头战象去世前、去世后的故事,主人公就是这头战象--------嗄羧。
我非常投入的读这本书。
我觉得嗄羧很可怜,二十四岁被赶去当战象,在战场差点死亡,成了一头残疾象,脖子歪得厉害,象嘴永远闭不拢,整天滴滴答答地淌着唾液;一条前腿也没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来踬踬颠颠;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像脱水的丝瓜;岁月风尘,两支象牙积了厚厚一层难看的黄渍。
虽然战争给世界带来灾难,但是嗄羧戴着曾经在战场上用过的象鞍去找象冢。
我对它肃然起敬。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它虽然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称之为人的人所没有的高尚情怀。
在它行即将辞世的时候,它忘不了这片它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特意跑到这儿来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2今天,我们学习了《最后一头战象》后,明白了许多道理。
我喜欢段嘎羧要走消息像长了翅膀似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嘎羧送行许多人泣成声村长嘎羧脖子上系了条洁白纱巾四条腿上绑上了黑布老人和孩子手里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嘎羧嘴边也没吃只喝了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通过消息像长了翅膀似传遍全寨说明了人们都关心嘎羧从许多人泣成声体会人们都想让嘎羧走舍得说明了大家对有着深厚感情嘎羧绕着寨子走了三圈看得出也舍得寨子里村民嘎羧头重情、重义大象想念自己战友把自己埋葬昔日和自己并肩作战战友身边我们心位品德高尚重情义英雄读《最后一头战象》我读出了一种战象的品质,我读出了一头战象的风采。
《最后一头战象》让我明白了,动物身上也有人的感情,它们和人类一样,有怀旧的情感,有感恩的心。
故事中的幸存者——嘎羧,知道自己将要死亡的时候,不辞路途辛苦返回到百象冢,和其他的战象埋在了一起。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3《最后一头战象》,读了这篇文章,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我。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5篇)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5篇)《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动物也是有感情的,从嘎羧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作为一头战象,嘎羧勇敢坚强,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不退缩,不畏惧,负伤累累,却坚强地活了下来。
作为最后一头战象,它将信任交予人类,与人类为友,和人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个庞然大物心里也有着与人类一样感情,这是一头善良的象。
象是有灵性的动物,他虽然身体庞大,但它的心也是柔软而敏感的.。
嘎羧与它的同伴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家园,它们的血肉挡不住敌人的子弹,但它们却懂得,用温暖美好的心灵筑起坚不可摧的城墙,这才是真正的英雄!生命的意义很深、很沉。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被自己赋予不同的意义,动物拥有生命的意义,也绝不仅仅是匆匆地来到这个世界走了一遭。
嘎羧,嘎羧的同伴,他们都背负着战象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无所畏惧地在战场上搏杀,他们用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来诠释自己的意义——英雄无畏,英雄有情!《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2我非常喜欢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所以在暑假我就读一本他写的《最后一头战象》。
我原以为象的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不过在读了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的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我。
《最后一头战象》讲述的是:1969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寨子时,见到了曾经与日寇作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它已经有50岁了。
沈石溪与它成为了好朋友。
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嘎羧突然非常有精神,它向养象人波农丁要回了一双一直废弃的'象鞍,让波农丁帮它穿上,沈石溪和波农丁悄悄的跟在后面,嘎羧没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几十年前作战的地方———哪里埋了八十头当年在抗战中死去的战象。
嘎羧挖了一夜德尔坑,黎明时它静静的躺在坑中和他的战友永远的聚在一起。
读了这本书,我非常的感动,大象都知道忠诚和责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
象、它们的友情有如此的力量,象让我万万没想到,它们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动人、更长久。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22篇)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22篇)最终一头战象读后感1传奇大象在生命的最终时刻会凭借神奇力气的指引来到象冢,和他的家人掩埋在一起,嘎羧是缅甸的一头战象,在一次抗日战斗中,他的伙伴们都死在了战场上,只有他幸存了下来,战斗结束后,人们为死去的大象设立了百象冢。
26年后,嘎羧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前,戴上了自己战斗时用过的象鞍,和村里的人们一一告辞,一个人踏上了孤独的旅程。
他首先来到他曾经战斗过的战场,回忆过去,最终来到了“百象冢”,在这里死去。
读完这个故事,我很感动,大象和人类相处特别友善,离开村子时,与村民依依不舍的告辞,战斗中关心人们爱护家园,牺牲自己的生命。
大象虽然是一种兽类,也有深厚的情感,虽然战斗已经结束26年了,但他还没有遗忘自己的职责,也没有遗忘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伙伴,在生命的最终一刻,他选择了掩埋着自己伙伴的“百象冢”。
我盼望人类能够善待动物,把动物当伴侣一样对待〔个别除外〕,假如没有了动物,地球也将最终走向灭亡!最终一头战象读后感2《最终一头战象》沈石溪,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也是中国最优秀的动物小说。
沈石溪在曼广弄寨插队落户时,参与过抗日战斗的嘎羧以是一头五十岁多的战象,它曾经在抗日战斗中杰出变现,八十多头战象全部倒地只有它幸存了下来,嘎羧是功臣,治好它之后人们不让它搬重物、找吃的,它成天到东家拿串香蕉到西家要桶水。
有一天,它预感到死亡的降落,背上它的象鞍就前往神奇的象冢,这件事情就像长着翅膀一样飞遍了全村,全村人都给嘎羧献上了美味的食品,它只喝了一点凉水,就走了,人也散了,沈石溪和波农丁跟在嘎羧后面,找到了那所谓的象冢,那就是掩埋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百象冢!从中我知道了每头象天生都有预感自己死期的功能,每头象都知道人类,想要他们发达的门牙。
最终一头战象读后感3读了沈石溪先生的《最终一头战象》,我心中久久不能平复。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通用24篇)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通用24篇)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通用2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篇1寒假里,一位宋阿姨送我一本书,书的名子是《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是沈石溪。
阿姨送我的时候说:“这本书特别好,读完后她都感动哭了。
”回家后我就迫不急待的认认真真的读了这篇文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了日寇侵占了缅甸,在战斗中,战象都陈亡了,在民工搬运战象尸体时,发现了幸存的战象,名叫嗄羧,过了二十几后,它在临死之前重新找到并披挂上象征身份的象鞍,走了一天一夜,来到战友埋葬的地方——百象冢,在旁边挖了一个坑,把自己埋在了那里。
在这篇文章里,嗄羧被村民治好伤后就在寨子里生活,它整天优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大象有灵性,在嗄羧快不行了的时候,它绕着寨子走了三匝,对救活它,收留它,并养活它的寨子表达了一种恋恋不舍的心情。
全寨的男女老少也都拥到打谷场为嗄羧送别,许多人都泣不成声,村长在它脖子上系了洁白的纱巾,在四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送给它吃的,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凉水。
说明它很难过,它知道自己要离开了,吃不下东西。
嗄羧是一头很重情义的大象,它很想念和自己一块战斗的战友,所以它把自己埋在了并肩作战的战友身边,它是我们心中一位非常重情义重感情,而且品德高尚的战斗英雄。
大象能做到这样,我们人要做的更好。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篇2象,是泰国的国宝。
在大家眼中也是老实,稳重的象征。
大象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似铜铃般的眼睛,每一个地方既笨拙又可爱。
可是看起来笨笨的大象,其实聪明得很呢!在《给大象拔刺》中就有写着“好聪明的象啊,好像查过档案是的。
知道我是赤脚医生。
”象是怎么知道"我"是医生?难道观察到医生要背个药箱?其次,“它们捉我来时为了替小象看病……”在小象右前脚受伤时,并没有不知所措,盲目的自己给小象治病,而是把“我”请来给小象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但它只是动物。
不过,在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情感。
课文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
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滩缅怀往事,凭吊战场。
最后,它来到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
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长眠的,但它没有。
我想它一定是无法割舍战争时光,无法忘记战友们。
它告诉我们历史不能重演,而历史也不能忘记。
这是一头纯洁的战象。
嘎羧的心里,不是对功名的渴望,不是对自己战绩的骄傲自豪,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慈爱的波农丁,是善良的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与安宁。
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做到永恒,但是,我们必须要守护自己最珍惜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心灵的净土。
嘎羧比我们更早懂得这一点,因此,它二十六年来一直怀有纯洁的心。
在它那为所有人动容的壮举面前,我们都是那么渺小。
这也是一头忠诚的战象。
忠诚是因为它临死时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头战象,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
当我读到课文中的这句话,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中我读懂了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忠诚,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
读了这篇课文,令人回味无穷,促人深省,动物居然有如此的高尚情怀,我真是佩服!
六年级:崔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