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2: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2: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区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依据?
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 客观精神:人之外的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存在即被感知 ——英.贝克莱
(三)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
形态
基本观点
主观 唯心 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 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 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一切唯心主义者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回答都是错误的, 但从哲学的发展过程看,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 和发展了辩证法,对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因此,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唯心 主义全盘否定。
二元论 ——如同一人骑二马
④“心外无物”,天地万物依赖人的灵明。——明朝.王守仁
⑤“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英国.贝克莱
——主观唯心主义
⑥“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已。”——马克思
自主探究:
——辩证唯物主义
(1)上述唯心主义观点有什么区别? (2)简要辨析上述唯心主义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四)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其一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其二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全面、联系、发展
片面、孤立、静止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 原是什么
唯心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世界的 状态是 怎么样
辨证的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的
辨证的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的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政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新人教必修4)

政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新人教必修4)

1995年,有位做木材生意的外地老板在这里建起了 这栋小楼,当时的建筑成本就有100多万元。哪知这栋楼 建好不久,木材商的独生儿子就遇到了车祸,妻子从此一 病不起。木材商只得把楼房低价卖了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谁知楼房的第二任主人住进去不久,生意就做砸了, 于是再次把这栋楼低价卖了。
再后来,这栋楼又换了第三任主人,另外还有四五任租 住的房客,但不知为什么,那些人只要住进这栋楼,不是 生病,就是生意做不下去,或者遇到稀奇古怪的事。 直到两年前,这栋楼换了第四任主人后,人们才听说 这栋楼“闹鬼”,楼里面半夜三更经常会听到“鬼”哭 和错牙的声音。这样一来,敢住这楼的人就更少了,这 楼空了一年多,卖不掉也租不出,所经验认定别人吗? 你又希望别人如何看你?
4、你能列举有关主观唯心主义的成语或 典故吗?
5、你能列举生活中客观唯心主义的例子 吗?
有关主观唯心主义的成语或典故: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智子疑邻、
揠苗助长、 掩耳盗铃、按图索骥
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
手机短信 :“心里有个谜?难解?难算?遇疑难, 快 快求支灵签,让神明指点你迷津吧!”
读书本P13,判断古今中外哲学家的著名哲学观点,属于 哪个哲学派别? 1、“心外无物” ————(明)王守仁(阳明)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缜(南北朝) 3、“道生万物。” ——老子 4、“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黑格 尔
5、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2、“星座占卜”“运势分析”“姓名测未 来”。下列观点中与这些思想根本一致的有 ( ) ①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②存在即被感知 ③上帝创世说 ④理生万物 A、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3张PPT)
【思考与探究12】把运气、理和天看作世界 的主宰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17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 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 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 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先进,有人 认为,人类也不过是更先进一点的机器人罢了。
【思考与探究8】你认为这些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这些属于什么样的哲学观点?
唯物主义的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世界本原:世界是物质的,把物质归结为几种具体物质形态 , 如 水 、 火 、 气、土。
2.合理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主义。本质上是正确的。 ( 特 别 注 意 古 代 朴素唯物主义是公元前人们关于世界本原的认识,注意哲学的时代性)
3.局限性:主观猜测,缺乏科学依据(跟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程度有关系);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局限 性
1.没有科学依据 2.把物质归结为具体 的物质形态
1.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2.具有机械性、形而上 学性和历史观上唯心 主义的等。
相同 点
承认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版高 中政治 必修四 课件2.2唯物 主义和 唯心主 义(共23 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版高 中政治 必修四 课件2.2唯物 主义和 唯心主 义(共23 张PPT)
唯心主义的形态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版高 中政治 必修四 课件2.2唯物 主义和 唯心主 义(共23 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版高 中政治 必修四 课件2.2唯物 主义和 唯心主 义(共23 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件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9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件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9张PPT)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就是一味追求物质 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物质享受的人;唯心 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 远大理想的人。
◎你同意上述材料对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纵上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 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 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否则会造成混乱。

物 近代形而上

学(机械) 唯物主义
义 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 A.具有猜测性,
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 B.没有科学依据;
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C.把物质归结为物
本质上是正确的
质的具体形态
丰富和发展 了唯物主义
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 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具有机械性、形而 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 唯心主义
辩证法的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 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 的观点。
(四)、反对二元论的错误观点
即把物质和精神看作 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
笛卡尔
把物质看成离开 精神而客观、独 立存在的时候, 坚持了唯物论
把精神看成离开 物质而独立存在 的时候,就属于 唯心论。
? 怎样才能结合在一起呢
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C.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 的哪种基本形态
1 、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 、世界一切运动都是从这地方到那地方,
并且都是原子在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 、世界联系、发展、并充满矛盾的世界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互动探究 中国科协曾经就中国公众对未知现象等有关问题的看法进行抽样 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人相信算命。此次调查样本覆盖全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为18—69岁成年人。课题负责人 指出:随着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 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科学 的旗号迷惑和欺骗公众。如“计算机算命”“幸运数字”“星座命运” 等各种命运预测的迷信活动如今招徕了一些笃信者。 (1)我们周围是否存在材料中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这些现象的危害,说明青少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
不 同 点
局限 性
但是没有科学依 据;把物质归结为具 体的物质形态,把复
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 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

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
义等局限性
相同点
都是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形态,都认为物质是世 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如图所示:
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2)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为什么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斗争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存在着“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但从哲学派别上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因为在哲学史上,从来没有游离于唯
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 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
的主观精神

2019版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件: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pptx

2019版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件: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pptx

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
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
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精神的作用,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3)上述观点没有正确认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因而
是错误的。
-5-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知识目标 (1)识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含义。 (2)理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3)学会判断什么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什么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区 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2.能力目标 培养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10-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例题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 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11-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围绕着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用什么 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而形成的。它们的对立不是独立 存在的,而是始终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相结合的。在历史上,存 在过形而上学与唯心主义的结合,也出现过辩证法与唯心主义的结 合;存在过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的结合,也出现过辩证法与唯物主 义的结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件: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件: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基础知识梳理

1 2 3 4
束 -6-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B.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 C.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D.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答案:B
)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基础知识梳理

1 2 3 4
思维脉络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基础知识梳理

束-3-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展开的。 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基础知识梳理
束 -7-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它(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案:B
)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基础知识梳理

1 2 3 4
束 -8-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游山玩水时对友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 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 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其( ) ①肯定了人对花的感觉和能动作用 ②否认了自然现象的客观 性 ③把人对花的感觉和花的客观存在等同起来 ④认为人对花 的感觉决定了花的存在,意识决定物质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27张PPT)

具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历 史观上的唯心主 义等局限性。
(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有了进一步的
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
其一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x射线,放射性现象
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
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

其二是电子的发现。这一发现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物质 单位,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可以随 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
谢谢!
Ⅲ.辨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 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 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堂探究三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 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 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 气,已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 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 物之理。
辨证的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的
辨证的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的
课堂小结:
唯 物 主 义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


于从 属
主 义
根本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合理性
三种形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根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两种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形而上学
课后作业
《名师1号》课时练习四第1—12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⑴ 识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含义;区分唯物主义的 三种基本形态, 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⑵ 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属于从属地位。 ⑶ 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 点是唯心主义的。 能力目标: 能识别不同的哲学派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 义形态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基 本 观 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 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 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 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
1、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黑格尔)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3、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图)
• • • • • 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缺陷和不足在于:
①陷入了二元论
②没有科学依据,具有直观性、猜测性
③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原子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②③
D
2、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 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 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 据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 A 主义等局限性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心主义二种形态比较表 基 本 观 点 基本 形态 主观 唯心 主义 客观 唯心 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 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 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 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主观精神:一般是指“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客观精神:指“人之外”的神秘的意志力量(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神)
疑邻盗斧
人有忘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 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 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 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分歧,是围绕 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的问题展开的。
辩正误,说道理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 求什么?” 民工:“打工。家住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 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问:该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正确吗?请谈谈你 的看法(提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答:不正确。 (1)唯物主义者承认物质(存在)决定意识(思维),但也追 求精神的满足: 唯心主义者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2)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唯一标准。 ★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A
B、都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C、都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D、都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5、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派 生物;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 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柏拉图则认为,现 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下列对黑格 尔、朱熹以及柏拉图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 A、都属于唯心主义 B、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C、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都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 哲学派别
3、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 有能动作用,这是( ) • A、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 C、近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 D、古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者的共同之 处在于: A、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形而上学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对世界的本原 是什么的分歧 唯心主义 从属 对世界的状态 怎么样的分歧 辩证法 形而上学 近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从属”二字表明: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两个“基本”
十九世纪末,约翰· 汤姆在原子里发现了电子。这 下,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大为被动,因为:既然原 子是不可分的,那么电子就不是物质的,而只能 是精神的粒子;进而,电子是在原子里发现的, 则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那么物质的原子就是 由精神的电子组成的。这样,唯物主义所谓的物 质本原,不过是精神的电子组成的了。这个逻辑 上的悖论,标志着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破产。于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诞生了。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6、“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7、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图) 8、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9、心想事成。
主观唯心主义
1、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
2、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3、心外无物(王守仁) 4、“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5、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6、心想事成。
10. 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客观唯心主义
1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 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 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2.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13. 我思故我在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4.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15.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
基本形态
基本观点
优点/局限性
只是一种猜测,没 有科学根据。把物 质归结于具体的物 质形态 具有机械性,形 而上学性和历史 观上的唯心主义 等局限性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 的基本规律,反映了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 要求,反映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Ⅰ.古代朴 ①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素唯物主 ②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义 Ⅱ.近代形 而上学唯 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 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 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 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Ⅲ.辨证唯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 物主义和 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历史唯物 主义
1、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
2、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黑格尔) 3、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4、心外无物(王守仁)
哲学两大 基本派别

本 观 点 (含 义)
唯物主义
决定 , 先有 后有 , 是本原的, 是派生的。 决定 , 先有 后有 , 是本原的, 依赖于
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根本对立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 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 决定物质。
古代 朴素 唯物 主义
2、认为世界是物 质的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原子:英国化学家约翰· 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他发 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 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 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 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 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 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 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思 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 括和认识成果。
1.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主观唯心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2.牛顿的“微粒说”、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 主义
3.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和派生物。 客观唯心主义
4.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5.上帝创世说。 客观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6. 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7. 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9.古印度“四根说” :地、火、水、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6. 世界的存在就是机械运动。任何的存在物,包括人、动 物和其它,其规律就是机械规律。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
(1)哲学上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
世界是什么? 世界怎么样?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 辨证的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辨证的 形而上学的
请回答: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 主观 犯了从( )出发的错误,
这属于( 主观唯心主义 )世界观。
风动?幡动?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 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 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 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 “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 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 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 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6、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为看 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 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就是著名的“心外无物”。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 观点一致的是() • ①我思故我在②气者,理之依也③人的理性为自然 立法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⑤存在就是被感知 ⑥物是观念的集合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 评析:“心外无物”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者关系: 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的回答不同 而形成的。
◆两个“分歧”(或“对立”、“斗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对世界状态的回答不同 二者关系: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