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适用于铁路发展的PTN光网络
PTN技术在石家庄电力县域通信数据网的应用探讨

PTN技术在石家庄电力县域通信数据网的应用探讨摘要:ptn技术是以分组交换为核心,面向分组业务的新一代传送网技术。
现在以mpls-tp为主流的ptn技术已在电信网络中逐步推广应用,其不断完善的oam网络保护及可扩展性已经满足电信级网络的要求。
在电力通信网中广泛部署ptn网络的技术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本文对石家庄电力县域通信数据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ptn技术的县域通信数据网组网方案。
关键词:ptn技术电力通信网0 引言随着电力数据业务需求的逐渐增长,对数据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对数据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量越来越大,电网运行安全越发重要。
目前,以mpls-tp 为主流的ptn技术已在电信网络中推广应用,并在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上海市等电力公司地试点应用,ptn技术的oam网络保护及可扩展性已经满足电信级网络的要求。
本文结合石家庄电力调度交换网络,重点对ptn技术在石家庄电力农网通信网的应用进行探讨。
1 ptn技术1.1 ptn技术定义ptn(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技术是以分组交换为核心,面向分组业务的新一代传送网技术。
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加适合于ip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管道;点对点连接通道的保护切换可以在50ms内完成,可以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继承了sdh技术的操作、管理和维护机制,具有点对点连接的完整oam,保证网络具备保护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完成了与ip/mpls多种方式的互连互通,无缝承载核心ip业务;网管系统可以控制连接信道的建立和设置,实现了业务qos的区分和保证,灵活提供sla等优点。
1.2 ptn组网技术原则ptn技术主要包括两类,分别为从ip/mpls发展而来的t-mpls/mpls-tp技术和从以太网发展而来的pbt-te技术。
PTN在电力通信承载网中的应用

PTN在电力传输网络中的应用企业网事业部内部讨论张凯欣2011年6月1日目录写在前面 (3)一.PTN技术背景 (3)二.PTN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意义 (6)三.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干什么 (9)四.PTN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2)五.我们可以做什么 (15)六.结束是开始 (15)写在前面此文写在电力通信承载网进展的转折时期,众多主流传输设备厂商别离针对性推行自己的PTN技术,希望能够在那个时期从头占据电力通信承载网市场之时。
用意在于梳理目前电力通信承载网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探讨目前PTN技术在电力通信承载网应用的可行性、技术方案和进展方向、和瑞斯康达在PTN电力市场上的机遇。
一.PTN技术背景PTN是此刻城域网传输的热点技术。
PTN技术的进展离不开全世界运营业务IP化的进展。
运营商的语音业务转型和宽带业务增加速度使原有的城域网无法知足高带宽额IP业务进展的需求。
目前的要紧采纳城域传送网MSTP/SDH,承载以小颗粒TDM业务为主的2G基站和少量集团客户业务,随着FTTH、FTTB、VOIP 等,业务IP化和大颗粒化,致使城域网将由要紧承载现有E1/STM-1(2M/155M 速度)TDM业务慢慢转向承载FE/GE(10M/100M/1000M速度)IP业务。
城域网技术需要由现有“以TDM电路互换为内核”向“以IP分组互换为内核”演进。
3G和全业务竞争,致使城域网不仅承载2G/3G语音和数据业务,还需承载集团客户和家庭业务。
城域网需要扩大规模并考虑多业务统一承载。
关于基站和高价值集团客户等高价值业务和一般集团客户和家庭宽带等低价值业务,需要合理选择组网技术。
增强关于大规模数据业务的操纵和治理TD-SCDMA空口精准时钟和时刻同步需求,致使城域网需要提供更高精度的同步信号传送能力。
改造现有MSTP/SDH网络本钱较高。
新建分组化城域网应考虑1588v2等同步功能在如此的背景下,运营商开始考虑一种新的城域承载网技术来替代MSTP/SDH,于是PTN开始崭露头角。
浅谈PTN和OTN传输设备的优劣势及发展趋势

DCWTechnology Study技术研究23数字通信世界2023.101 PTN和OTN的基本概念和架构1.1 PTN的基本概念和架构PTN (Protocol Termination N ×32)协议是一种用于传输多个通信流的传输协议,主要应用于传输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类型的通信流。
PTN 是一种基于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技术的包交换网络,可以在传输层和网络层之间提供高效的传输服务。
P T N 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用户侧接口、M PLS 核心和网络侧接口。
其中,用户侧接口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接口,包括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Ether net 等接口;MPLS 核心负责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网络侧接口将(数据包)转换为光信号,实现光纤传输[1]。
1.2 OTN的基本概念和架构OT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协议是一种基于光纤的传输网络,适用于广域网和局域网等大规模、高速率的通信应用场景。
OT N 协议支持多个通信流的传输,并提供了灵活的网络管理和管理维护功能。
OTN 是一种基于光传输技术的传输网络,主要用于传输大容量数据。
O T N 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ODU (O pt ical Data Unit )、OTU (Optical Transport Unit )和光信道。
其中,ODU 是数据传输的基本单元,用于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OTU 用于将ODU 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光信道则负责将光信号传输到接收端[2]。
2 PTN和OTN的技术原理2.1 PTN和OTN的技术原理略有不同(1)传输方式不同:OTN 传输方式为点到多点模式,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在线路上插入多个站点,实现多个通信流的传输。
SPN网络与PTN网络融合思路探讨

SPN网络与PTN网络融合思路探讨摘要:在新的互联网发展时期,5G移动网络的覆盖将逐渐快速部署。
根据一段时间5G网络的建设实施情况,有效的验证了SPN技术的有效性、先进性,而PTN网络在此之前承载了3G、4G网络,考虑网络的演进过程以及PTN网络、SPN网络的网络特性,如何很好的整合PTN和SPN网络资源,合理的搭建PTN、SPN融合架构,是未来传送网发展必须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5G网络;PTN网络;SPN网络;融合;演进引言SPN采用以太网络为核心,可以对传输通道带宽进行有效的补足。
通过各种技术的高效整合,可以保证软硬件管线的高效分割,实现L0到L3的多层次服务。
通过 SDN的集中化管理,可以建立一个高效、开放、敏捷的网络化运行系统。
一、SPN面向5G的解决方案概述SPN体系结构采用L0到L3多层次体系,集成器件采用了光电集成技术,以SDN为基础,可保证不同地区的多功能协同工作。
L2、L3包保证了高效的网络连通性,为MPLS-TP的高效运行提供支持。
L1传输层能够有效地发展光纤界面的Ethernet传输优势,采用PAM4的灰光纤模块及以太网彩光 DWDM组网技术。
在承载战略层次,SR-TE技术可以对 PathSegment进行有效的补充,并将终端保护和双向通道应用的标准化,使得SR-TE能够与MPLS-TP OAM协议相兼容,促进网络总体运维效率全面提升,确保 SR得到有效改善,转化为电信传输的源路由技术。
在具体控制层次上,在规划的设计思想时,应突出管控一体、集中为主、分布为辅的思想,并将 SDN的成功导入。
从目前 SPN的发展状况来看,它可以充分利用电信级保护和 PTN运营的优点,同时可以实现以 SDN为基础的集权管理,增强各种业务的动态发展。
二、PTN升级演进能力分析PTN网络的主要特点包括:内核以IP分组为内核,主要承载运营级以太网业务,通过电路仿真机制支持TDM、ATM 等传统业务。
PTN技术及组网应用探讨

2P N 的 特 点 T
1P N是一种 以面向连接的分组 技术为内核的技术 , )T 它统计复用能力强大 , 带宽利用 率高 , 更适应分组业务突发性强 的特点 。 2 P N以承载电信级 以太 网业务为 主, )T 兼容 T M、 T D A M等业务的综合传送技术 , 具有严格 的Q s 具有 多业务统一承载能力 、 o , 端
到 端 的组 网 能力 。
3P N )T 具有高效可靠 的网络保护能力 , 高精度 的分组 同步 , 的网管功能 , 到端 的业务管 理 、 增强 端 层次化 O M及 电信 级保护等 A
传送 特性 , 易于管理 、 可管控。 4 P N在城 域范 围内业务分 布密集且应用广 泛 , 本低 , )T 成 具有灵活 的加 载软件 的能力 , 持续演进 能力 强 , 能够满足较 强的 网络
O M功能 , A 避免广播 包的泛滥 ; 新增 IT G标 记来 标识一个业 务实例 ; -A 使用 Poie MA rvdr C+V A L NI D进行业 务的转发 , 具有面 向连 接 的特征 , 实现 电信级 网络所需要 的一些特征 , 包括保护 倒换 、 o 等 电信 级传 送网络 的功能 ; QS 用大量交 换机替代路 由器 , 除了复 消
Vo No1 a u r 01 l 8, . J n ay2 2
Te + 6 5 5 9 9 3 6 0 6 h 8 — 5 — 6 0 6 5 9 9 4 1
P N技 术及 组 网应 用探 讨 T
凌 中 敏,燕
(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长沙 4 0 0 ) 10 0
T MP 以承载 I A M、 D 以太 网等业务 , — I S可 P、 T T M、 其不 仅可以承载在 P H S H/T D /D O H物 理层上 , 还可 以承载在 以太网物理层 上 。它 解决 了传统 S H在 以分组交换为主的网络环境 中暴露出效率低的缺点 , D 是得 到大家认可 的分 组传送技 术。
PTN技术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PTN技术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作者:张博洋来源:《名城绘》2019年第01期摘要:随着铁路和大数据信息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通信网对光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铁路通信传送网必须朝IP化、宽带化、综合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将PTN技术应用在铁路通信网络中,可以改造现有的网络通道,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随着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的提高,PTN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会使铁路通信变得更加快捷和安全。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PTN技术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PTN技术;铁路通信;应用1、PTN技术概述伴随着铁路通信业务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其对于数据带宽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传统的SDH通信技术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严重制约了铁路通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于是PTN技术应时代要求而生,其传送单位主要基于分组基础上,主要业务为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对TDM、ATM以及IP等各种业务能够进行有效兼容。
同时有效的继承的MSTP运用维护理念,将MSTP和MPLS的双重优点进行有效融合。
可以说,PTN技术日将成为了下一代网络分组业务中重点承载技术。
PTN技术之所以日将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诸多优势:(1)PTN技术将SDH和MSTP技术的全部优势进行了有效继承,属于大带宽技术。
其单端口就可以实现100GE和400GE。
相比较于MSTP的10G大带宽,其带宽提升幅度显而易见。
(2)PTN分组交换的统计复用技术以及层次化的QOS计算,真正做到了分组软硬管道,能够提升数据业务承载统计复用的效率,同时能够实现关键价值业务的刚性承载体验。
(3)PTN的保护功能达到了50ms,切实提升了通信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4)PTN技术运用了MPLS-TP,属于面向连接的组网技术。
这种采取端到端的组网方式,能够有效解决连接问题,也能够实现其他更为复杂的传输业务。
(5)PTN能够支撑时钟同步解决方案,能够更好的促进铁路行业GSM-R朝向LTE演进。
利用PTN搭建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网络传输通道

专栏·安全与视频利用PTN 搭建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网络传输通道尹鹏1,李双良2(1.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务部,甘肃兰州730000;2.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392)摘要: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是保证铁路车站及沿线运营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铁路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现状,以及分组传送网(PTN )的技术优势,得出采用PTN 搭建视频监控系统网络传输通道的可行性。
分别针对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阐述视频监控系统搭建网络传输通道的PTN 技术方案。
该方案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灵活等特点,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PTN ;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网络传输通道中图分类号:U285;U2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3X (2022)03-0139-05DOI :10.19549/j.issn.1001-683x.2021.11.23.0030引言铁路作为国家客货运输的大动脉,铁路安全被视为重中之重。
在列车、线路或者站台、卸货场等场所出现突发情况时,铁路管理人员可通过监控摄像头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并通过相关系统及时作出应对。
因此,为保证对车辆、人员等的实时监控和应急处理,高速、安全的网络传输通道必不可少。
在现阶段,铁路搭建视频监控的网络传输通道主要采用交换机、收发器、无源光纤网络(PON )或视频光端机进行组网,利用光纤形成树形、链形网络[1]。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上述组网方式的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例如:因设备交换容量和接口数量不足导致的传输卡顿、无法扩容等问题;因技术局限性导致的无法管理、无法保护等问题[2]。
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搭建主要分属于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两大方面。
其中,当信息系统作为承载网络时,主要是在车站范围内进行布设,如候车大厅、广场、重要道路、卡口及办公区域等,其特点是范围大、点位多、组网多样[3];当通信系统作为承载网络时,主要是在铁路沿线基站、机房之间的区域进行布设,其特点是距离长、点位多,基本采用链形或环形组网。
PTN网络结构优化方法探讨

市区汇聚层的结 构进行进一步细分是解决市区汇 聚层 日
跳纤过多等问题的出现,P N网络 日益庞大复杂,因 T
此势必需要经历一个边建设边优化 的过程。尤其是在网 络结构方面 ,需要探索和总结 出一套不 同于 S H 的优 D
增减调整普通汇聚环结构即可 , 不会对骨干层造成影响。
全管道进 出,出局管孔数 ( 各出局方 向管孔数之和)应
在1 8~3 L 6孑之间。
在 O N骨干层建设 之初 ,通常 只有一个 O N骨 T T
干层的平面 ,这时可将波道对半分配在不同光方向的机
2 P N O N组 网 T+ T
处理能力 ,各有侧重 ,相得益彰 ; ()O N骨干层与 P N汇聚层之间采用双 节点连 2 T T
骨 干层 由核心节点 和骨干 汇聚点组成 ,主 要采用 O N 技术,以环 型或网状 结构为主 ; 通汇聚层 由骨 T 普
干汇聚点和普通汇聚点组成 ,主要采用 P N 技术,以 T
环型结构为主 ,环上节点数量建议为 4~6个。
论 P N 网络结 构的优化方法就不能孤立的只谈 P N本 T T
身 ,还必须考虑到与之相连 的其他层 面的优化与调 整。
在每个汇聚大区内选择 2~ 4 个各方面条件都较好的汇 聚节点 ( 也可是核心节点 )作为骨干汇聚点,其余汇聚
点为普通汇聚点。可以看 出,骨干汇聚点类似于 “ 县生
下面本文就对大规模 组网中的几个关键部分的网络结构
负责汇 聚和疏导本汇 聚大 区内普通 汇聚点收敛 的各 类 业务 ; 普通汇聚点负责汇聚和疏导本汇聚区内各 类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