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4》汉字趋势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4》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识字4》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其中“倒、摔、推、茶、净、饼、短、种、圈、套”10个生字要求会写。
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了解多音字“一形多音义”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真书写汉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5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其中10个。
难点:了解多音字的特点,并做到阅读时细心辨认,准确认读,正确理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师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一组。
(或相关的教具)学生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识字4,小朋友赶快看看课文,能发现什么秘密吗?对啦,今天我们要学的字都有两个读音,像这样同一个字形,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就叫“多音字”。
(板书:多音字)[设计意图]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与文本对话,首先应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激起学生的识字愿望。
二、学习新课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2. 同桌交流。
3. 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4. 检查自学情况(1)读课文。
(可用指名读,开火车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读准,读的过程中注意及时评议、正音。
)“摔、填、闲、短、圈”都是三拼音节;“净、饼、种”都是后鼻音。
(2)认读前三组多音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倒”字这组可通过动作演示帮助理解。
“空”和“干”这两组可用造句的方法帮助理解。
5. 识记部分生字字形。
(倒摔推茶净饼)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识记这些生字?小组合作交流,看看谁的办法最好?汇报学习情况。
“倒、净、饼”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推”字可与“谁”、“准”等字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
“茶”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
“摔”字笔画较多,要重点指导。
(可放大右边的“率”字,多范写,多书空几次,也可以鼓励学生想出更好的办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4 1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 1教案湘教版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其中“倒、摔、推、茶、净、饼、短、种、圈、套”10个生字要求会写。
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多音字“一形多音义”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15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其中10个。
2.难点:了解多音字的特点,并做到阅读时细心辨认,准确认读,正确理解。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识字4,小朋友赶快看看课文,能发现什么秘密吗?对啦,今天我们要学的字都有两个读音,像这样同一个字形,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就叫“多音字”。
(板书:多音字)二、学习新课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2.同桌交流。
3.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1)读课文。
(可用指名读,开火车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读准,读的过程中注意及时评议、正音。
)“摔、填、闲、短、圈”都是三拼音节;“净、饼、种”都是后鼻音。
(2)认读前三组多音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倒”字这组可通过动作演示帮助理解。
“空”和“干”这两组可用造句的方法帮助理解。
5.识记部分生字字形。
(倒摔推茶净饼)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识记这些生字?小组合作交流,看看谁的办法最好?汇报学习情况。
“倒、净、饼”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推”字可与“谁”、“准”等字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
“茶”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
“摔”字笔画较多,要重点指导。
(可放大右边的“率”字,多范写,多书空几次,也可以鼓励学生想出更好的办法。
)三、指导书写1.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倒、摔、推、净、饼”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重点指导“摔”字。
“茶”是上下结构,第七笔竖钩在竖中线上。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练习1.游戏;摘苹果游戏2.比赛认读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
倒摔推茶净饼2.听写词语:倒茶、推开、摔倒、干净、饼干、空气、空闲。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识字4》汉字结构

汉字结构汉字结构上的自然流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异体字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同一个字不同的书写形式越来越多;②笔画的模式越来越多;③书写方式越来越多。
汉字在起源之时,实际上是一幅幅逼真的图画,各个部落甚至各个人在写这些字,或者说画这些画时,都可能不一样,所以每个字的写法有很多种。
这种现象在商代甲骨文中仍然非常明显。
例如,甲骨文中“尊”字的写法至少有20种,“羊”字写法至少有45种。
一个字多种写法相互之间称为异体字。
在汉字结构变革过程中,新的字体取代了旧的字体,旧的字体中各种写法往往同时也被废止了,即消除了许多异体字。
但是对于新的字体而言,通过自然演变,在民间又有简化、草化、快写、随便写的现象、要求和趋势,由于各地、各时、各人在简化、草化、快写、随便写时没有统一的规矩,国家又一直没有制定汉字书写的标准,所以一个汉字又产生多种写法,出现了新的异体字。
此外,由于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不断增长,现有的字往往不够。
因此,就会另造一些字来,由于各个时期各个人造的字往往没有经过专门的机构进行审查就流传开来了,有些字实际上是表示同一个意思,这就又增加了异体字出现的机会。
在字体方面,汉字也发生过较大的流变。
例如,隶书走上历史舞台不久,其笔画经过自然流变,形成了楷书。
宋朝发明了印刷术,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笔画发生进一步的自然流变,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
随看文化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西方文字字体的影响下,汉字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仿宋、扁宋等。
这些字体一般用电脑而不是手来“书写”,所以又可统称为“电脑字体”。
此外,为手写之便捷以及书法艺术的开拓,人们还创造出行书和草书等多种书写方式。
行书的结构和楷书基本相似。
草书的结构虽然和楷书差别较远,但是草书一般只作为一种书法,或者作为一种速记方式,在信息交流中应用较少并常遭排斥。
汉字是是我国古代先民发明的记载工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课件剖析

cháng jiāng
长江
晴空 眼睛 寒冷 东海
温暖 瞄准 冻结 黄河
晾晒 眺望 冰雪 长江
晴空
晾晒
温 暖温暖
瞄准
眼睛 ( )的眼睛
眺望
注视 紧盯 仰望 俯视 遥望 东张西望
晴空 温暖 晾晒
日 一般和太阳有关
目 一般和眼睛有关
眼睛 瞄准 眺望
太阳照耀日字旁 眼睛瞄准目字旁
连线
• 温暖的 • 寒冷的 • 凉爽的
冬天 秋天 春天
• 瞄准 • 眺望 • 晾晒
远方 衣服 目标
选择正确的读音
1、冬天,河里的水结(jiē jié)冰了。
2、春天,我家的桃树开花结 (jiē jié)果了。
成语角:
海沸江翻 一片汪洋 波澜壮阔 惊涛骇浪
谚语角:
• 夜里星光明,明天依旧晴。 • 下雪不冷,化雪冷。 • 雪后三天寒。
长江:我国第一大河,全长 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南 边境唐古拉山脉,流经西藏、 四川、云南、重庆、湖北、 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 省市自治区,在上海市吴淞 江附近入东海。
• 寒冷 冻结 冰雪
• (两点水的字与冰冻有关)
• 东海 黄河 长江
(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
江河湖海三点水, 水儿结冰两点水
第一课时
晴空 眼睛 寒冷 东海
温暖 瞄准 冻结 黄河
晾晒 眺望 冰雪 长江
qíng kōng wēn nuǎn liàng shài
晴空 温暖 晾 晒
yǎn jīng
眼睛
hán lěng
寒冷
miáo zhǔn
瞄准
dòng jié
冻结
tiào wàng
眺望
小学二年级识字4

运用开火车读词的方式复现生字,使生字的识记及时得到巩固,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是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先整体观察,再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习惯。
2、除了“拔苗助长”,你们还知道哪些成语?
这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成语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些新的成语。
学生在文中找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成语并说出来。
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成语
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成语故事导入,用简单的话语阐明成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4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教师让学生谈谈哪个字最难读。师生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难字。侧重“渠、障、彰、泰、益”的识记。可灵活采用编字谜、读儿歌、形近字比较等方法。
8
5
4
8
三、感知成语,巩固识字
多种形式再读课文,把生字放在文中进一步巩固。
师生对读。
生生对读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了这些词语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针对这三组成语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组学生能大只懂得意思,采取让学生说一说的方法来感知。第二组成语是可以用画面来展示的,就让学生通过看图来感知。第三组则借助“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帮助学生有所理解。
科目
语文
课题
识字4
设计者
第三组
教学对象
小学二年级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优质】语文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识字4》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寿命最长的一种文字之一,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汉字产生的时间,还难以断定。
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铜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商代的字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了,最初产生文字的时代必然远在商朝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于夏代。
距今约四五千年以前的时代。
二里头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所出土的陶符中,能够见到许多类似物象的图画文字。
在此基础上,这些图画文字与陶器花纹中的表意图案演变为记词字符。
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成为一种文字体系。
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时,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左右。
起源:汉字其中的一种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种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号。
前者有序地演变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刻划符号系列;后者则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象。
到龙山文化后期,父系社会基本确立,该时期出现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成组的刻符。
这些刻符,有与大汶口陶器图象相同或相象者,也有与西安等地的刻符相象者。
这些刻符可能是当时的雏形前汉字系统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处于中国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诞生的前夕,夏朝应该是正式的汉字系统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对汉字的发扬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汉字也有可能是仓颉所造。
可能是仓颉根据鸟,兽,虫的脚印所改编的。
不过这只是传说的一种。
具体还需经过科学考证。
甲骨文甲骨文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
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
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
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金文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整体识字课《识字四》_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整体识字课《识字四》_人教新课标【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快乐的夏天”为内容主题,包括《识字四》《古诗两首》《荷叶圆圆》《夏夜多美》《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
其中,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天气气象常识的。
《识字4》写了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
就语言文字运用主题来看,《识字4》中出现的小动物多是昆虫,都带有“虫字旁”,以此为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再整合本单元其他形声字,拓展虫子旁的形声字编成儿歌学习实践,进一步巩固运用形声字识字的方法,集中识字,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感受夏天的美好!本课应基于完成“明确单元主题、单元内容构成,能借助拼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等学习任务的单元导读课之后。
【单元目标】1. 运用形声字规律形旁理解字义、熟字带生字、偏旁归类、生活中识字等方法认识本单元的二类字,学会正确、美观地书写本单元的3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识字4》,背诵《古诗两首》《荷叶圆圆》以及《要下雨了》一文中喜欢的部分。
3.认识形声字,学会用“形旁表义”的规律识字,练习用“是”“正呢”的句式说话。
【本节课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整合单元生字,开展多种形式的识字活动: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归类识字等认识本单元的35个生字。
3.拓展阅读儿歌《别伤害小生命》【学习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
突破:对本单元35个生字重新整合编成儿歌学生自主利用形声字规律识字。
【教学设计】师: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夏天!生自由回答。
二、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及其他方式识记生字。
1.播放课内插图,找到生字,发现识字规律。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把谁吸引来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57页,把小动物的名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师:都有哪些小动物?(生答,师出示生字,带拼音)(指名读生字)师:你的声音太响亮了,小动物们害羞的躲起来了!(只出示生字)你还会读吗?生读。
湘教版第二册《识字4》教学设计

湘教版第二册《识字4》教学设计湘教版其次册《识字4》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悉14个生字, 并能娴熟的扩词。
2.诵读韵文,积累词语。
3.自主识字,师生相互沟通。
4.激发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悉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识记字形。
教学过程:一、读文。
1.自由拼读儿歌,把书后生字在课文中用圈圈起来,并多读几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儿歌,老师引导读。
3.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4.角逐读,分组角逐,评比优胜组。
5.读着读着,你发觉了什么?二、识字。
1.观看黑板上的字,仔细拼读,你发觉了什么?“请”、“请”、“晴”、“睛”、“情”、五字中“请”、“清”、“情”、“晴”的音节完全相同,只是声调不同。
而“睛”与刚才四字的韵母相同,但声母却不相同。
2.找伴侣。
(同桌进行,老师读汉字字音,小伴侣找出这些汉字,比比谁找得又快又对。
3.在刚才的识字过程中,你还有几位伴侣忘了看,他们正翘着嘴巴不愉快而兴奋呢?4.识记“眼”、“事”、“好”。
5.同桌相互沟通,熟读它们。
三、扩词。
1.把生字找伴侣。
2.同学试着给“请”、“清”“情”“晴”找伴侣。
3.请(请坐)睛(眼睛)情(事情)晴(晴朗)4.同学读词。
其次课时湘教版其次册《识字4》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书写8个生字。
诵读韵文,培育语感。
2.自主,合作,师生相互沟通。
3.激发同学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正确规范书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把握形声字的特点。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
教学过程:一、开火车读生字。
二、写字。
1.我们已经把握了这些字的读音,现在进行顺练书写。
2.指导写“请”、“清”、“情”、“晴”、“睛”。
它们的右边都是“青”字,只是左边不相同,即偏旁不同。
特殊强调“晴朗”的“晴”和“眼睛”的“睛”,“晴朗”即有太阳,所以是“日”字旁,“眼睛”即目,所以是“目”字旁。
3.同学们相互沟通其它记字行的方法。
4.在这些字中,消失了几种新的部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趋势
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
根据史实,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
汉字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
汉字的改革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完成的;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
汉字的自然流变有时间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多样化,造成异体字越来越多,字音读法不同,字义发生变化,导致了汉字不统一、不规范。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演变后,人们必须对汉字进行改革,使得汉字规范化、统一化。
此外,汉字不可能一产生就很完美,就能满足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会主动地改革汉字,使得汉字满足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需要。
而当改革的措施推广之后,汉字又开始新一轮的自然流变。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
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路走出来之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修缮之后,路又渐渐发生一些变化,如变宽、变直、损毁,或者出现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缮。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路渐渐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新的道路,如铁路、高速公路等等。
修路相当于汉字的改革,而路渐渐自然变宽、变直、损毁、分支等变化,相当于汉字的自然流变。
这两种变化过程有着不同的性质、趋势、规律和作用,因此过去我
们笼统地把这两种变化放在一起讨论汉字的历史演变,得出的一些结论,如“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难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